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時間:2024-04-22 08:15:51 教案

小班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篇1

  目標:

  1.體驗邀請和被邀請的快樂。

  2.用可以讓同伴愉快的動作有節(jié)奏地向朋友打招呼。

  3.有感情地學唱歌曲。

  4.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準備:

  請一個大班的幼兒戴上頭飾,扮演小熊。

  音樂磁帶《一二三四五六七》

  指導:

  一、小熊做朋友。

  1.小熊出場,(一副孤單單、愁眉苦臉地)唱: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

  2.幼兒和小熊打招呼,告訴小熊:“我在這里,我在這里!”

  3.小熊和幼兒根據(jù)歌詞對話,小熊念上句,幼兒答下句,并用點頭、揮手、拍肩等動作回應小熊。

  4.有這么多朋友和小熊打招呼,小熊的心里覺得怎么樣?

  5.小熊高興地告訴大家:我找到了許多好朋友。

  二、學唱找朋友的歌

  1.教師邊彈邊唱,幼兒傾聽全曲。

  2.鼓勵幼兒帶著愉快啊的情緒齊唱兩遍。

  3.小熊和幼兒一起唱,邊唱邊做打招呼的動作。

  4.啟發(fā)幼兒運用不同的動作和表情表現(xiàn)“我在這里,我在這里”,要求有節(jié)奏,每兩拍做一下動作。

  三、邀請朋友跳個舞

  1.(播放音樂磁帶,小熊樂呵呵地邀請一個朋友跳舞)小熊是怎么請朋友跳舞的?

  2.請一位幼兒做邀請者,有禮貌地請小熊跳舞,然后再去邀請其他幼兒一起跳舞。

  教學反思

  首先,本課的導入是先讓幼兒跟著鋼琴有節(jié)奏的做拍手律動,目的是穩(wěn)定幼兒的注意力,然后以‘一只孤獨的小鴨’展示給幼兒,讓幼兒用語言來表達小鴨因為沒有朋友,所以感到孤獨,但大多數(shù)幼兒不能夠說出‘孤獨’回答的是:“小鴨在洗澡”在這各方面是我的引導有誤,應該讓幼兒只觀察小鴨的表情,前面出現(xiàn)的引導的話語有些多余,并沒有達到想要的結果。然后戴上小鴨頭飾以‘孤獨小鴨’的身份向幼兒表演找朋友的場景(請三位幼兒事先準備好一段:在這里,在這里,你的朋友在這里)一邊表演一邊反復唱歌曲3~4遍。目的是:1、為學新歌《我的朋友在哪里》做好一個鋪墊作用。2、告訴幼兒找到了朋友的(跟好朋友在一起是最快樂的'一件事)。聽課的反饋:“這個環(huán)節(jié)設計很好,不僅讓幼兒直觀地看到怎樣找朋友,還激起幼兒學習歌曲的積極性!

  其次,我又以朋友的身份向幼兒發(fā)起找朋友的,這時幼兒在上一段的表演中已有一些學歌的基礎,所以大部分的都能接上我的歌。然后我再通過碟片讓幼兒完整地學習歌曲3遍,幼兒跟著老師一邊唱一邊進行有節(jié)奏地打節(jié)拍。在此環(huán)節(jié)中,老師們提出:“教師應該一邊彈琴一邊教”然而我出于教師背對幼兒、怕幼兒亂的原因,所以我選擇了前者。當幼兒熟悉了歌曲之后,我請個別幼兒到前面來玩‘找朋友’的游戲。目的是:1、讓幼兒進一步感受歌曲。2、鍛煉幼兒大膽地在同伴面前進行表演。然后我再通過平時幼兒快快樂樂在一起的一些課件,勾起幼兒回憶與朋友在一起開心的片段,發(fā)起幼兒再次對找朋友的欲望。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排序的方法裝扮設計衣服,運用不同的材料進行表現(xiàn)。

  2、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zhì)。

  活動準備:

  衣服紙樣人手一份、雙面膠、記號筆、銀筆、剪好的小花花和 蝴蝶結、水彩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導入主題

  1、小朋友們都穿著漂亮的衣服,這些衣服是哪里的.?誰做的呢?為什么都不一樣呢?是誰設計的?你們想當小小設計師嗎?今天老師請來了小貓咪來做客,但是,小貓咪的衣服上沒有圖案一點都不漂亮,那么今天我們也來當一名設計師好不好?給小貓咪的衣服設計一下好看的圖案好不好。

  二、觀察比較,引導發(fā)現(xiàn)

  1、材料:展示老師的作品看看是誰把這些衣服設計得打扮的這么漂亮啊?

  2、花紋:黑筆寶寶畫了什么花紋啊?

  銀筆寶寶幫衣服裝上了閃閃發(fā)亮的銀光燈

  小朋友還能想出什么花紋?

  3、邊觀察,邊演示

  1)撕去衣服上的雙面膠,粘上剪好的小花花或蝴蝶結

  2)用黑筆寶寶畫上的花紋、周圍的花紋、中心花紋

  3)用銀筆寶寶點綴,畫上閃閃發(fā)亮的銀光燈

  三、創(chuàng)作表現(xiàn)

  1、小朋友想不想自己給小貓設計衣服?

  2、教師重點指導

  1)粘小花花時,要一小塊一小塊粘

  2)畫花紋時,要畫得大些,鼓勵幼兒創(chuàng)造想象不同的花紋

  3)先畫花紋再裝扮

  4)顏色和材料的運用要用排序的方法

  四、展示交流

  " 活動反思 以談話形式導入主題,增加幼兒對本節(jié)課的興趣。在觀察時,因為是小班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小朋友東張西望,只有幾個小朋友回答了問題。老師示范的時候,小朋友都很感興趣,都想試一下,

  活 動 流 程 "展示幼兒的作品,體驗設計制作衣服的快樂,講出設計的理由。

  五、總結

  小朋友給小花貓設計的衣服都很漂亮,小花貓非常喜歡,謝謝小朋友。

  活動反思:

  在粘小貼花時,小朋友有的撕不開,都撕爛了,我應該在講課時,告訴小朋友怎樣撕小貼畫。有的小朋友都把小貼花貼一塊了都疊了起來。

  課后小結

  在這節(jié)課中,幼兒非常喜歡,特別是粘畫和畫花紋的時候,但是語言不是很簡練,語言要精練。設計活動要有趣味性,讓小朋友喜歡。我要上好每節(jié)課,認真?zhèn)湔n,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

小班教案 篇3

  設計思路:我選擇這節(jié)課是因為這首兒歌簡單易懂,能夠讓幼兒很快的就可以記住了,兒歌里的小雞和青蛙它們的叫聲及動作又是孩子在生活中常見的,我個人覺得通過這首兒歌可以讓幼兒清楚的知道動物與人類之間是好朋友的關系,是可以一起玩游戲。這節(jié)課還有最后一個創(chuàng)編的環(huán)節(jié)可以發(fā)揮孩子的想象力也是非常不錯的。

  重點:這節(jié)課的重點是讓孩子準確的發(fā)好“嘰,呱”“你和我我和你”這些字的發(fā)音,還要讓孩子喜歡跟讀兒歌并創(chuàng)編兒歌,學習用形體動作和聲音模仿動物。

  難點:這節(jié)課的難點是讓孩子準確的發(fā)好“嘰,呱”“你和我我和你”這些字的發(fā)音,小班的孩子年齡都比較小,要讓孩子準確的發(fā)好這些音還是有一點困難的。還有最后一個創(chuàng)編的環(huán)節(jié)要充分發(fā)揮孩子的想象力對小班孩子來說也有一定的困難。

一.活動目標

  1.喜歡跟讀兒歌并創(chuàng)編兒歌。

  2.學習用形體動作和聲音模仿動物。

  二.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了解小雞,青蛙等常見的小動物的叫聲。

  物質(zhì)準備:小雞,青蛙,小狗,小貓等的圖片。

  三.活動過程

  師幼互相問好

  談話引入:小朋友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好朋友來我們班級做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是誰吧?

  1.猜猜是什么動物

 、 教師先后扮成小雞或青蛙,讓幼兒猜猜是什么動物?

  師:嘰嘰嘰(呱呱呱)小朋友們聽聽老師扮演的是什么小動物?

  請小朋友們來和老師一起模仿小雞和青蛙的.叫聲。

  2.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學習兒歌《你和我,我和你》

 、俳處熌顑焊,鼓勵幼兒大聲念,讓幼兒注意“嘰,呱”的發(fā)音。

  師:我們在來學習一下這首《你和我,我和你》,請小朋友在念的時候要把小雞嘰嘰嘰的嘰和青蛙呱呱呱的呱念好來。

  ② 請小朋友學習小雞和青蛙的動作,注意青蛙跳的動作要控制高度,避免受傷。

  師:小雞和青蛙是怎樣的呀?青蛙跳的時候不要跳的太高,不然青蛙會摔倒的,知道嗎?

  3.幼兒分組表演,加深理解

 、賹⒂變悍2組,根據(jù)教師出示的圖片表演該動物的特征,那組表演最快最準確為勝利。

  師:現(xiàn)在老師要切西瓜啦,切成2半,這一半為老虎隊,哪一半為獅子隊。比比哪組最快最準確的最棒。(教師在黑板上貼有獅子,老虎的圖片)代表兩對。

 、 教師依次呈現(xiàn),小貓,小雞的圖片

  師:瞧,這又是什么動物。請小朋友們出來學學看誰學的最像。《小貓喵喵喵,小狗汪汪汪,》

  4.完整念兒歌

 、僖龑в變和暾顑焊瑁攸c突出“你和我,我和你“

  師:我們把這首兒歌完整的念一遍,在念的時候把你和我,我和你念的很好聽。

 、 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兒歌如“小雞嘰嘰嘰換成小貓喵喵喵,青蛙呱呱呱換成小狗汪汪汪。然后請小朋友上來表演。

  你和我,我和你,你學小貓喵喵喵,我學小狗汪汪汪,你和我,我和你,喵汪喵汪喵喵汪。

  四.結束

  師:小朋友的表演非常棒,現(xiàn)在讓我們想想它們還有那些好朋友還沒有來,我們一起去我們找找它們吧?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幾種動物的食性,喜歡聽故事。

  2.初步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和記憶力。

  3.引導幼兒感受朋友友好相處的快樂。

  4.在感知故事內(nèi)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5.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重難點:

  了解幾種動物的食性,喜歡聽故事。

  了解幾句常用的禮貌用語并學會運用。

  活動方式:

  集體和個別結合進行

  活動準備:

  物質(zhì)準備:小熊、小貓、小狗、小兔頭飾;小魚、肉骨頭、蘿卜圖片;課件。

  知識準備:了解有關動物習性。

  活動過程:

  一、導入(2分)

  教師出示課件,引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二、展開:(11分)

  1.引導幼兒看圖、聽故事、了解故事內(nèi)容。

 。1)出示小熊圖片及各種食物圖片。

  “今天小熊請客,準備了好多好吃的,他要請誰呢?”

 。2)教師利用課件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提問:故事的名字?故事中有誰?

  (3)用毛絨玩具設置情境,邊講故事邊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提問。

  小貓來了,小貓怎樣說?小熊要請他吃什么?

  小狗來了,小狗怎樣說?小熊要請他吃什么?

  小兔來了,小熊怎樣說?

  三個小動物出現(xiàn)的順序是怎樣的?最后對小熊說什么?為什么要這樣說?

  (3)教師扮演熊,分別讓幼兒當小貓、小狗、小兔表演故事,引導幼兒主動使用禮貌用語“你好”“謝謝”。

  2.請幼兒分角色表演,學說禮貌用語。

 。1)教師請幾名幼兒戴上動物頭飾,分別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2)教師講故事,鼓勵扮演小動物的幼兒模仿小動物進行對話。

  三、結束:(2分)

  講評幼兒的表現(xiàn)。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選自主題五:我的動物朋友中的次主題三能干的`小動物。

  小班語言故事《小熊請客》是優(yōu)質(zhì)課評比時選的內(nèi)容,通過第一輪教學,發(fā)現(xiàn)孩子興趣還是挺高的雖然這個教材很老了,在活動中,我先讓孩子們討論會請誰?通過食物大部分幼兒都能猜出。然后讓幼兒學習故事,知道有禮貌的重要性。表演游戲時大家很興奮。在新課標、新理念的支撐下,我對這一課的教學也做了一些嘗試,發(fā)現(xiàn)效果還可以。

  小百科:熊是食肉目熊科動物的通稱,熊平時還算溫和,但是受到挑釁或遇到危險時,容易暴怒,打斗起來非常兇猛。

小班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要去理解沉與浮的關系是有相當?shù)碾y度,所以設計了浮起來和沉下去這兩個人物形象來貫穿。本活動是通過猜一猜、想一想,讓幼兒運用已有經(jīng)驗進行猜想和判斷,讓他們主動建構知識經(jīng)驗,來驗證自己剛才的猜想,從而調(diào)整自己的認識,并讓幼兒懂得了要得出結論必須以客觀事實為依據(jù)。最后出示沉浮兄弟,讓幼兒根據(jù)沉浮兄弟的特征送水果,也讓沉浮兄弟驗證幼兒分類的結果,在愉快的分享中結束本活動。

  教學目標:

  1、觀察水果在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獲得物體沉浮的經(jīng)驗。

  2、認識標記“↑、“↓,能根據(jù)沉浮標記簡單分類。

  教學重點:

  通過水果實物在水中做實驗,初步理解沉與浮的關系為重點。

  教學難點:

  在理解沉與浮的基礎上,能認識標記“↑、“↓,并進行簡單分類為難點。

  課前準備:

  1、 各類時令水果若干。

  2、 “↑與“↓的標記各一。

  3、 沉浮兄弟頭飾各一。

  4、 盛水容器若干。

  5、 籮筐兩只。

  教學過程:

  一、猜猜誰會沉下去,誰會浮上來。

  1、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兩位小客人。老師準備了許多水果來招待這兩位小客人。你們看,都有些什么水果。(請客)

 。ㄓ變阂灰恢刚J水果。)

  2、師:“今天要來的兩位小客人非常奇怪,哥哥叫浮起來,專吃浮在水面上的水果,你們看吃多了浮在水上的水果,嘴巴都往上翹了(師出示標記‘↑’);弟弟叫沉下去,專吃沉在水底下的水果,你們看吃多了沉在水下的水果,嘴巴都往下垂了(師出示標記‘↓’)。我們可不要學他倆。

  師:“可是不行呀,如果沉浮兄弟吃錯了水果,就要拉肚子,所以我們要幫兄弟倆把水果分出來。

  二、浮起來又沉下去。

  1、師:“小朋友,你們想一想,這些水果放在水里,哪些會浮起來,哪些會沉下去呢?幼兒自由討論后回答。

  2、師:“剛才小朋友們各有各的說法,我們也不知道到底哪些水果放在水里是沉下去的,哪些水果是浮起來的,F(xiàn)在就請小朋友每人拿一樣水果,放到水里去試一試,看看你拿的水果在水里到底是沉是浮。

  三、幼兒實驗,并把自己的實驗結果告訴小朋友聽。師巡回指導,幫助幼兒正確運用“沉和“浮來表述。

小班教案 篇6

  目標:

  1、引導嘗試發(fā)現(xiàn)用兩種不同的物品敲擊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并嘗試固定的句型進行描述。

  2、培養(yǎng)幼兒集中注意、安靜傾聽他人講述的。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相關的小圖片若干;供幼兒操作的材料幾種,如:小鈴、杯子、小碗、勺子等。

  2、經(jīng)驗準備:幼兒玩過碰一碰的,對物體碰撞所發(fā)出的.聲音有一定的感性經(jīng)驗。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感知、理解句型

  1、出示圖片兩只小手,引起幼兒的

  師:瞧,這是什么呀?對了,是兩只小手,你看看小手在干什么呀?

  引導幼兒看看說說,嘗試用以下句型:小手親小手。集體練習和個別練習相結合。

  2、小手親一親之后所發(fā)出的聲響,初步感知句型。

  師:小手親小手會發(fā)出什么聲音呢?讓我們一起來試一試,然后再來告訴大家。

  幼兒自由探索。

  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注意象聲詞的合理運用。引導幼兒試著用完整的句子來描述:小手親小手,拍拍,拍拍拍。

  二、進一步鞏固句型

  我的小手親得可真開心,現(xiàn)在我的小腳也想來親一親了,你們的小腳想不想也來親一親?(出示小腳的圖片),我們的小腳可以親什么地方,會發(fā)出什么聲音呢?小朋友自己來做做看。幼兒分散活動,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的表現(xiàn)。

  在幼兒講述自己的活動之后,教師出示“地板”圖片,問:你們看,的小腳親了什么地方?引導幼兒觀察,并鼓勵幼兒用剛才學過的句型來講述:小腳親地板,咚咚,咚咚咚。集體練習結合個別練習。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03-24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8-24

小班教案(精選)08-30

小班教案(精選)09-03

(精選)小班教案09-06

小班教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