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直線傳播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整。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光的直線傳播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光的直線傳播教案1
【學習目標】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為哪兩類?
2、理解光沿直線傳播及其應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多少?
【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光的直線傳播實例
難點:光的直線傳播實例分析
【學習過程】
自主預習:
1、光源定義:叫光源。
自然光源,如太陽等;
人造光源,如篝火等。
月亮是否是光源?說明理由:
2、光能夠在空氣、水、玻璃等物質里傳播,這樣的物質叫做傳播光的介質。光也能夠在真空中傳播。
3、規(guī)律:光在什么條件下是是沿直線傳播的?
4、應用:舉例說明哪些是利用了光的直線傳播
①:XX
、冢篨X
③:XX
、埽篨X
5、光速:光在中傳播速度最快,光在真空中速度C= m/s= km/s;
光在空氣中速度約為。
展示交流
1、光是如何傳播的:
活動1:在生活中,你們見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嗎?舉例說明
。厶骄浚莨獾闹本傳播的條件
。1)光可以在哪些物質中傳播?
。2)光在這些物質中是沿什么路徑傳播的?
。3)光總是沿著這樣的路徑傳播嗎?有沒有條件限制呢?或者說這些物質有什么共同特點?……
活動2: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
光的直線傳播在實際生活中有什么應用?
[練習]
、倌軌蜃陨戆l(fā)光的物體叫光源。月亮光源。自然光源:太陽、星星、螢火蟲、燈籠魚等。人造光源:火把、電燈、蠟燭等。
、诠庠谥醒刂本傳播。(影子、日食、小孔成像等)
光線:為了表示光的傳播情況,我們用一根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徑跡和方向,這樣的直線叫光線。光線是真實存在的嗎?
2、光速:
光的傳播速度到底有多大呢?很早以前就有人感興趣,讓我們先來看一個自然現(xiàn)象:打雷時閃電和雷聲實際是同時發(fā)生的,我們先聽到雷聲還是先看到閃電?這說明了什么?
由于光的傳播速度很大,所以測定光的傳播速度是非常困難的。第一個測量光速的科學家是伽利略,但遺憾的是他失敗了。后來經過幾代科學家的不懈努力,測出的`結果一次比一次精確,現(xiàn)在公認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m/s,常用字母c表示。(光的傳播不需要介質,也就是光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活動3:閱讀課本37頁“科學世界”部分回答下列問題
“光年”什么意思?是什么的單位?
1光年=3×108m/s×(365×24×3600)s=9.4608×1015m=9.4608×1012km
[練習]
、酃獾膫鞑ニ俣龋赫婵罩械墓馑偈怯钪嬷凶羁斓乃俣,C= 。(水中是真空的3/4,玻璃中是真空的2/3),光年是單位(也就是光在1年內傳播的距離)。
合作探究:
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解釋相關現(xiàn)象)
影子:在光的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體,在物體后面光不能進入的區(qū)域就產生了影子。
日食和月食:
典例示范
例1:如圖,某人在路燈下,請畫出它的在地面上形成影子的光路,并標出影子的位置
變型1:人走路經過一盞路燈的過程中,其影長的變化情況是
A、先變長后變短B、先變短后變長C、逐漸變長D、逐漸變短
當堂訓練
1、圖10是一幅電視截屏照片。描述的是在08年春節(jié)晚會上的一個場景。位于幕布后面的表演者利用自己的一雙手做造型,觀眾在幕布上看到的是人物或動物栩栩如生的各種姿態(tài)。這個節(jié)目利用了光在__________中沿直線傳播的道理。
2、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_______km/s。光在中的傳播路線是直的.
3、圖2所示的四個情景中,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光的直線傳播教案2
一、教學內容:課本P69-72的內容。
二、學習目標:
1.通過本節(jié)教學,讓學生知道光源。
2、了解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及其應用。
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
三、教學重點:
1、認識發(fā)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光的直線傳播。
2、知道光在真空(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是3x108m/s。
四、教學難點:
運用光的直線傳播的知識解釋實際現(xiàn)象
五、教學準備:
激光筆、水槽、玻璃磚、帶有小孔的硬紙板、蠟燭等。
六、教學過程
。ㄒ唬┬抡n引入
教師提問:人們能看見東西的條件是什么呢?人們能看見東西必須要有光,而且光必須進入人的眼睛,引起人們的視覺。那是不是我們看到的所有的物體都能夠自己發(fā)光呢?(學生在回答的時候,教師要因勢利導,讓學生說出自己會發(fā)光的物體)
。ǘ┻M行新課
1、光源
學生閱讀教材P69的內容,引入光源定義:能發(fā)光的物體稱為光源。
讓學生自己列舉身邊的光源有哪些?然后給光源進行分類。
光源分類:
。1)自然光源:如太陽、螢火蟲、水母等。
。2)人造光源:如蠟燭、霓虹燈、白熾燈等。
討論:月亮是不是光源?鏡子呢?
注意:光源指的是能夠自行發(fā)光的物體,而有些物體本身不發(fā)光但由于它們能反射太陽或其他光源射出的光,好像它們也是在發(fā)光一樣(像月亮、珍珠等),不要認為它們是光源。
例題:月亮、太陽、點燃的火把、鏡子,其中都屬于光源的一組是()
A.太陽和月亮B.月亮和鏡子C.太陽和鏡子D.太陽和點燃的火把
我們知道了什么是光源,那光源發(fā)出的光究竟是如何傳播的呢?
2、指導學生認識光的傳播
[實驗1]光在水中傳播:用燒杯裝適量的水,讓激光筆垂直于水面射入水中(在水中滴入少許紅或黑墨水),觀察光在水中的傳播路線。
[實驗2]光在玻璃中傳播:讓激光筆挨著玻璃磚照射,觀察光在玻璃中的傳播路線。
匯報實驗,討論:以上現(xiàn)象證明什么?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光在同種均勻透明的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3、光的直線傳播的特性在實際中有什么應用呢?
(1)激光準直:用激光器發(fā)出激光,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保證掘進方向不變。
。2)檢查排直隊、打靶瞄準時要“三點一直線”等。
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現(xiàn)象: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知
道發(fā)生日食時太陽、地球、月球的排列順序)、小孔成像等。
例題:一人沿公路步行,在經過一盞路燈的過程中,燈光照射到人身上所形成影子的長度變化情況是()
A.逐漸變長B.先變短,后變長
C.逐漸變短D.先變長,后變短
4、光的傳播速度
想一想:雷雨天,我們是先看到閃電還是先聽到雷聲?這是為什么?
閃電和雷聲是同時發(fā)出的,但是光的傳播速度要比聲音的傳播速度快得多,所以我們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
學生閱讀課本光的傳播速度。
光的傳播速度很大,光在真空(或空氣)中傳播速度是3×108米/秒,而在其它的介質中均要減小。如: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為真空中3/4。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為真空中的2/3。
并讓學生自己把光在不同的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和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的傳播速度進行比較。
拓展:光年是長度的單位,請計算光在1年內傳播的距離。
s=vt=3×108m/s×3600s/h×24h/天×365天/年×1年=9.46×1015m=9.46×1012km
5、練習反思教材第71的“動手動腦學物理”的第1-4題。
6、課堂總結
教師:誰能把這節(jié)課給大家總結?(學生總結,教師補充。)
7、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光的傳播
1、光源:能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
2、光的傳播路徑
結論:光的同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3、現(xiàn)象的解釋
(1)影子的形成(2)日食、月食
4、原理的應用
。1)影子游戲(2)排隊看齊(3)瞄準射擊(4)打隧道
5、光速真空:3×108m/s(速度最大)
光在空氣中的速度>光在水中的速度>光在固體中的速度
6、光年(長度單位)
1、對教學內容的反思
本節(jié)內容采用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思路,從學生最常見的現(xiàn)象入手,引出問題進行探究,然后結合探究過程再介紹探究成果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使他們學會如何從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問題,如何恰當?shù)谋磉_問題,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進行拓展與遷移,有利于開闊學生的眼界,感受科學探究的意義,從而進一步體驗成功探究的喜悅,激發(fā)繼續(xù)學習的熱情。
2、課后反思
本節(jié)所采用的教學方法的目的是使學生學會如何學習這節(jié)課的內容,在以往的教學中常常只是簡單作介紹,但是本次教學提供了些器材,并給學生適當?shù)臅r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動手動腦,經歷實驗過程并在其中去想、去說、去做、去探索物理實驗中所反映的物理本質。“發(fā)現(xiàn)”了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的傳播特點。
通過探究光的直線傳播規(guī)律,學生初步體會到了“提出問題──實驗探究──得出結論──解釋現(xiàn)象──應用結論”的科學研究方法。
光的直線傳播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并掌握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
。2)了解光的直線傳播規(guī)律在社會生活與生產中的一些應用。
。3)了解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3×10(8 次方)m/s。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與實驗,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設計實驗的能力;
。2)經歷“光是怎樣傳播的”探究過程,培養(yǎng)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能領略色彩斑斕的光之美,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
(2)認識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
。3)引導學生應用“光沿直線傳播的規(guī)律”解釋一些簡單的自然現(xiàn)象,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讓學生意識到光的世界既神奇美麗,又有規(guī)律可循,而且利用這些規(guī)律能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自然,改善生活質量,提高工作效率。
教學重點
通過實驗,探究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的傳播特點。教學難點
探究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的傳播。
【教學資源】(材料、工具)
激光源、果凍一個、軟橡皮管一根、帶形狀不同孔的紙板兩張、蠟燭、大頭針幾枚、平面鏡一面、白屏一張、水、玻璃杯等。
【教學過程】(過程、結構)
一、新課引入
、傥覀?yōu)槭裁纯梢钥匆娢矬w?物體有光線射入我們的眼睛。例如:陽光、日光燈、電視等。
、趯W生 探討 :光線是如何傳播的?
二、新課教學
1.光源
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
例如:學生舉例上面的光源能分成幾種類型?(可以有多種分類方法)例如:自然與人造光源,熱與冷光源等
2.探究光的傳播
、僖龑W生應用桌面上的器材,通過開放性實驗探究得出:光在空氣、水、以及果凍這些介質中沿直線傳播,但在兩種介質的界面上要發(fā)生偏折。
。蹎栴}一]同學們剛才看到了許多光沿直線傳播現(xiàn)象,但是光總是沿直線傳播嗎?
(先開放性分組實驗,然后小組間交流實驗結果)
方法一:用激光筆發(fā)出光束向滴了少量墨水的水中投射,可以看到光在水中沿直線傳播。
方法二:用激光筆發(fā)出光直接照射果凍,發(fā)現(xiàn)光在果凍中沿直線傳播。
方法三:將激光射過拉直了的橡皮管,但橡皮管彎曲就無法射過。
方法四:將幾枚大頭針插在一條直線上,眼睛沿這條直線看去只能看到第一根針。
方法五:將激光沿白屏從空氣斜射入水中,可以看到光在空氣和水中的路徑都是直線,在空氣和水的界面上發(fā)生了偏折。
組織學生歸納得出:光在空氣、水、果凍、玻璃中沿直線傳播;但在兩種介質的界面上發(fā)生了偏折。
、诮處熝菔竟庠诜蔷鶆蛱撬袀鞑サ膶嶒。得出光在同種非均勻介質中路徑發(fā)生彎曲。
。蹎栴}二]這兩個現(xiàn)象說明光必須在同種介質中才沿直線傳播,但光在同種介質中光就一定沿直線傳播嗎?
用多媒體播放日出景象,引導學生歸納出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2.介紹光線的概念
表示光的傳播方向的帶箭頭的叫做光線。強調:光是真實存在的,光線是人們用來表示光的傳播路線的一種方法。因此畫光線時必須用箭頭標明光的傳播方向。
3.應用:解釋自然現(xiàn)象
、偌す鉁手
列舉:站隊,瞄靶,掘進機指引方向等。
②影子的形成
光在傳播的過程中,遇到了不透光的障礙物,在障礙物后邊會影。日食和月食也是影。
③小孔成像
演示:點燃蠟燭置于紙板前,用白紙在后面能找到蠟燭倒立的像,換一個不同形狀孔的紙板重做還能找到蠟燭倒立的像。
4.光的`傳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299792458m/s,近似等于3×108m/s。3×108m/s到底有多快呢?參考科學世界了解光速的快。
三、小結
根據(jù)板書,總結本節(jié)內容,明確重、難點。
四、課后活動:
1、完成資源與評價。
2、課后結合數(shù)學知識利用光的直線傳播知識來測學校旗桿的高度?
3、試一試,制作一架小孔照相機,并用它來觀察蠟燭所成的像,看一看,在什么情況下,蠟燭所成的像放大,在什么情況下所成的像較小?并試著解釋為什么?
4、對日食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上網查詢。
五、課后反思:
(1)學生學會了如何學習, 這節(jié)課的內容,在以往的教學中常常只是簡單介紹了事,但是筆者改變了舊的教學方式,提供大量器材,給學生適當?shù)臅r間,讓他們自己動手動腦,經歷實驗過程,并在其中去想,去說,去做,去表達,去感悟,去探索物理實驗反映的物理本質!鞍l(fā)現(xiàn)”了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的傳播特點。通過探究光的直線傳播規(guī)律,學生初步體會到了“提出問題──實驗探究──得出結論──解釋現(xiàn)象(產生問題的現(xiàn)象)──應用結論”的科學研究方法。這種探究方法,將對今后的實驗研究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2)充分挖掘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 整節(jié)課,學生始終處于積極參與探究的狀態(tài)之中,他們在思考之后,自己能去選取儀器,設計實驗,想到了一些非常有創(chuàng)意的方法。說明學生能獨立地去探索、去實踐。只要給他們充分發(fā)揮的時間和空間,就會激發(fā)起他們的創(chuàng)新潛能。
光的直線傳播教案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理解光沿直線傳播及其應用;
(3)知道光在真空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3×108m/s.
2、過程與方法
(1)、觀察光在空氣中和水中傳播的實驗現(xiàn)象,了解實驗是研究物理問題的重要方法;
(2)通過親身的體驗和感悟,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為后續(xù)學習打基礎。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2)、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樂于參與物理學習活動。
【教學重難點】
重點:光的直線傳播及其應用。
難點:用光的直線傳播來解釋簡單的光現(xiàn)象。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清晨明媚的陽光照進教室,老師看到了同學們一張張的笑臉。試想,如果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我還能看到嗎?這是為什么呢?(夜晚沒有光)即使在白天如果我們緊閉雙眼,仍然什么也看不見,有是為什么?(光沒有進入眼睛)對,其實我們的周圍就是一個光的世界,同學們一定想知道光的奧秘,從本章開始,老師將帶大家一起走入光的世界。
二、新課教學
1、討論光源
那么,生活中的.光都來自哪里呢?(太陽、電燈、蠟燭、手電筒、螢火蟲……)它們有什么共同特征?(能發(fā)光)
光源:能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
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光源?多媒體展示幾種光源,你能把它們作以簡單的分類?(人造光源和天然光源)
討論:月亮、自行車的尾燈是光源么?為什么?
2、研究光的直線傳播
(出示激光手電)老師手中也是一個光源,它發(fā)出的光在遠處有一個亮點,請大家猜測一下,光源發(fā)出的光是怎樣傳播的?(可能是直線傳播的)他的猜想正確嗎?生活中你見過光沿直線傳播的例子么?同學們回答的很好,要想確切的了解光的傳播規(guī)律,還得同學們自己用實驗來研究,實驗時候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多媒體展示):
(1)光可以在哪些物質傳播?這些物質有什么特點?
(2)光在這些物質中傳播有什么特點?
(3)光總是這樣傳播么?有沒有條件限制?
下面請同學們分好小組,利用手邊的器材自己設計實驗進行探究。
光可以在哪些物質里傳播?能否上來給大家演示一下?(學生分別用水、果凍、玻璃等物質上臺演示)
這些物質有什么共性?(透明的)這些透明的物質我們也給它叫做光的傳播介質。
光的傳播有什么規(guī)律?(沿直線傳播)這說明剛剛我們的猜測是正確的。
光線:為了形象表示光的傳播,我們通常用一個帶有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徑跡和方向,這樣的直線我們叫光線。
光一定是沿直線傳播么?
演示實驗(多媒體):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
討論:你又有什么發(fā)現(xiàn)?由此你可以得到什么結論?(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3、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簡單的光現(xiàn)象
(1)影子的形成
光在同種均勻透明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質又出現(xiàn)什么情況?(影子)
多媒體展示影子的形成。
(2)日食、月食的成因(多媒體展示)
(3)小孔成像
4、光速
生閱讀P36,回答:
(1)光在真空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多少?
(2)為什么雷雨天氣的時候先看見閃電后聽到雷聲?
(3)光年是什么單位?一光年和多少?
光的直線傳播教案5
時間: 20xx年11月7日星期三第6節(jié)地點:物理實驗室多媒體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理解光在真空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c=3×108m/s
3.理解光沿直線傳播及其應用教學重點:光的直線傳播。教學難點
用光的直線傳播來解釋簡單的光現(xiàn)象。教學方法
探究法、實驗法、觀察法。教學用具
演示用:激光演示器、盛有水的燒杯,玻璃磚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
課件演示:霞光萬道、晨曦中穿透樹林的道道陽光、節(jié)日夜空中的多彩的光等圖片,讓學生欣賞絢麗景象的同時認識到大自然中有許多光沿直線傳播的例子。
問:我們?yōu)槭裁茨芸吹竭@些絢麗的景象呢?
人們看到物體的條件:要有光進入眼睛。
二、新課講授
。ㄒ唬┕庠
問題:生活、生產中哪些物體可以發(fā)光?
太陽、電燈、蠟燭。手電筒、火把、油燈霓虹燈、鈉燈、汞燈、氖燈、螢火蟲。太陽和蠟燭都是光源,它們有何不同呢?
太陽是有自然光源,蠟燭是人造光源。光源
、倌馨l(fā)光的物體。
、诠庠纯煞譃樘烊还庠、人造光源。
(二)[探究]光是如何傳播的?問:光在介質中是如何傳播的?
引導學生:光在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同學的猜測是否正確呢?下面我們用實驗來檢驗一下。[演示]在暗室里,將一束光射到空氣中,觀察光在空氣中的傳播路徑。指導學生做光在水中和玻璃的傳播的實驗問:剛才在演示實驗中,大家看到什么現(xiàn)象?共同活動得出結論:
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在同種、均勻、透明介質中(板書)。利用上面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使學生認識到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由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在這里可以向學生交待“光線”這個物理學名詞。人們?yōu)榱诵蜗蟮乇硎竟獾闹本傳播,物理學中引入光線的概念。
、俦硎竟獾膫鞑シ较虻闹本叫光線。
、诠饩是帶箭頭的直線,箭頭表示光傳播的方向,如:
。ㄈ┯霉獾闹本傳播解釋簡單的光現(xiàn)象
1、影子的形成
2、小孔成像
3、日食月食
4、激光準直
5、射擊瞄準
6、站隊看齊
。ㄋ模┕馑
[師]雷聲和閃電在同時同地發(fā)生,但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這說明什么問題?
因為光的傳播速度比聲音快。
、俟庠谡婵罩械膫鞑ニ俣仁3×108 m/s.②光在其他各種介質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③光在空氣中的速度可認為是3×108 m/s.三、知識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主要學習了以下幾個問題:
1.光源。
2.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及應用。
3.光在真空中的光速是3×108 m/s,大于光在其他介質中的傳播速度。
四、作業(yè)38頁1、2、3、4
六、板書設計
一、光源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天然光源人造光源
二、光在均勻物質中沿直線傳播光線:用一根帶有箭頭的直線來表示光的傳播方向和路徑,這條直線就叫光線。
三、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
四、光速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 m/s.
光的直線傳播教案6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兩類。
2.理解光沿直線傳播及其應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C=3×108 m/s。
過程與方法
1.觀察光在空氣中和水中傳播的實驗現(xiàn)象,了解實驗是研究物理問題的重要方法。
2.閱讀“科學世界 我們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內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2.通過親身的體驗和感悟,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為后繼學習打基礎。
3.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樂于參與物理學習活動。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光在同一種物質中沿直線傳播;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
【教學難點】用光的直線傳播的知識,來分析解釋一些簡單的光現(xiàn)象。
教學工具
激光筆、水、果凍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神話中傳說王母娘娘拆散了牛郎和織女的幸福家庭,他們化作天上的兩顆星,只能在每年農歷七月初七渡過銀河相會一次,他們能否每年相會一次呢?大家想知道上述問題的答案嗎?
提問:漆黑的夜晚,我們什么也看不見;站在太陽下,緊閉雙眼,仍什么也看不見。這是什么原因呢?
人們要看見東西,必須要有光,而且光必須進入人們的眼睛。陽光使得我們的世界絢麗多彩,光使得我們的生活五彩繽紛。本章我們將學習光的初步知識。
二、新課教學
一、光源
1、讓學生舉一些發(fā)光的東西,生活、生產中哪些物體可以發(fā)光?
2、讓學生閱讀P34部分內容。
太陽、電燈、蠟燭、手電筒、火把、油燈、霓虹燈、鈉燈、汞燈、氖燈、螢火蟲
同學們知道能發(fā)光的物體很多,那么上面的物體有何共同特征呢?
歸納——光源: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它可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3、分析(1)中哪些是光源,哪些不是光源?
4、接著教師介紹人造光源的發(fā)展和使用。
二、光是如何傳播的
1、光在介質中是如何傳播的?
演示1:用小型激光器沿白紙板照射
演示2:用小型激光器照射到水槽中的水中。
。ㄑ菔緯r,為了能看到光路,可以把幾支煙同時點燃,在空氣中形成煙霧,可在水中滴少許牛乳或紅墨水,還可播放動畫教學片.)
為了使學生親身感受光的直線傳播,激發(fā)學習物理的興趣,隨后讓學生自己做一個實驗.
學生實驗:講桌上放置點亮的白熾臺燈,每個學生兩只手各拿一塊帶有小孔的硬紙板,讓眼睛穿過小孔觀察光源.
啟發(fā)學生分析:只有當眼睛、兩個小孔和光源恰好在一條直線上的時候,眼睛才能看見從光源發(fā)出的光.
利用上面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使學生認識到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引導學生得出結果:光傳播路線是直線。
指出:光在同一種物質中(同種、均勻、透明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2、光線:由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我們就可以沿光的傳播路線畫一條直線,并在直線上畫上箭頭表示光的傳播方向。這種表示光的傳播方向的直線叫做光線。用這種方法,就可以把本來看不見的光線及光的傳播路徑用畫圖的方法表示出來,這種圖叫光路圖。
指導學生看教材圖2.1—3同時啟發(fā)學生舉出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舉例.
激光準直、排直隊要向前看齊、打靶瞄準等。
3、用光的直線傳播的知識解釋有關的現(xiàn)象:
。1)影子:大家想一想,在燈光下、陽光、月光、下為什么會出現(xiàn)影子。
——影子的出現(xiàn)不恰恰證明了光在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嗎?如果光能拐彎,它就能繞過物體跑到物體的背后去,物體背光的一方就會亮起來,那還會有影子嗎?
。ㄒ驗楣馐茄刂本傳播的,且光不能穿透不透明物體,所以光射到不透明物體上后,在這個物體的一側就會有一個光照射不到的區(qū)域,這就是影子。)
。2)影子為什么會隨著人與光源位置的改變?試畫圖說明。
。3)日、月食(投影片)
。4)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像;畫圖說明。
三、光速
1、打雷時,雷聲和閃電同時發(fā)生,但我們總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這表明:光速遠大于聲速。
光在真空中傳播得最快:c=3×108m/s,讀作:3×108米每秒。(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物理意義:光在真空中每秒傳播的距離是3×108米。光在其他介質中的速度都比真空中小。(空氣中近似認為3×108m/s)(超光速中微子)
2、練習: 光線AB是同一點光源發(fā)出的光線,請畫出點光源的位置。
3、指導學生看閱讀材料“科學世界 我們看到古老的光”,然后回答以下問題:
、佟肮饽辍笔鞘裁次锢砹康膯挝唬
、谂@尚呛涂椗堑木嚯x是多少km?
③牛郎和織女能每年相會一次嗎?
、転槭裁丛谛稳菀粋數(shù)字很大、很大的時候,常說這是個“天文數(shù)字”?
課后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主要學習了以下幾個問題:
1.光源。
2.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及應用。
3.光在真空中的光速是3×108 m/s,大于光在其他介質中的傳播速度。
光的直線傳播教案7
【教材分析】
光的直線傳播這節(jié)課是人教版八年級第四章第一節(jié)的內容,是初中物理中第一次接觸到“光”的概念。日常生活中學生對光有豐富的感性認識,結合實際和日常生活的應用,使學生對光的直線傳播規(guī)律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激發(fā)學生學習光學的興趣。另外,學生會用光的知識認識自然世界,了解一些天文知識。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可分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理解光沿直線傳播及其應用;
3.了解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3×108m/s。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設計驗證“光是直線傳播”的實驗,體驗探究過程和方法;
2.通過解釋光直線傳播的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能領略色彩斑斕的光之美,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
2.通過對日食、月食成因的教學,進行反對迷信、崇尚科學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光沿直線傳播的規(guī)律。
【教學難點】
利用光直線傳播的原理解釋簡單的光現(xiàn)象。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用具】
電腦一臺、多媒體放映機一部、課件、視頻資源、小型激光器、水槽,均勻和不均勻的玻璃磚各一塊、平面鏡等。
【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欣賞圖片:晨曦中的群山(陽光)、璀璨的煙火(火光)、燈火輝煌的盧浮宮。
提問:沒有光,我們能從大自然中看到這些美麗的景色嗎?光是從那里來的?引出光源的概念。
。ǘ┬抡n教學
1.光源
定義:這些能夠自行發(fā)光的物體叫做光源。
講解:光源又分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太陽、螢火蟲、水母、電鰻等等是自然界中純在的事物,稱為天然光源;開著的燈、點燃的蠟燭等等這些人們制造出來能夠發(fā)光的東西,成為人造光源。
提問:月亮是光源嗎?強調光源的要求為“自行”發(fā)光。
討論:大家身邊能發(fā)光的物體,那些是光源,哪些不是,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2-3分鐘左右,加深對光源的認識。
2.光的直線傳播
提問:光源發(fā)出的光是怎么傳播的呢?
展示圖片:透過樹叢的光束、廣場上空的光束。再聯(lián)系生活中手電筒,激光筆等現(xiàn)象,引導學生總結:光似乎是直的。
提出問題:光是否是沿直線傳播的呢?
設計實驗:驗證光是否沿直線傳播。分四組
實驗1:觀察激光在空氣中和水中的傳播路徑;
實驗2:激光束射到平面鏡上,觀察現(xiàn)象;
實驗3:激光束射到均勻玻璃磚上,觀察現(xiàn)象;
實驗4:激光束射到不均勻玻璃磚上,觀察現(xiàn)象。
引導學生總結實驗現(xiàn)象:
(1)光在不“接觸”其它物體時,是直線傳播的;
。2)光在接觸到鏡面時,會“反彈”;
。3)光在兩個不同物質中傳播時,傳播路徑改變了;
。4)光在不均勻的物質中傳播時,是彎曲的。
總結:光在一般情況下是沿直線傳播的,但是某些情況下光線會“彎曲”。說明光直線傳播需要條件,根據(jù)以上實驗總結出條件:在同種均勻透明物體中。
3.光直線傳播的應用
實例展示:光沿直線傳播應用實例——激光引導挖掘機直線前進以及檢測隧道是否挖直;射擊時利用“三點一線”瞄準目標;排隊時,前面的.擋住了后面的,隊就排直了;小孔成像、影子。
其中,詳細講解小孔成像的原理,通過講解得出小孔成像的兩個特性:小孔成像與小孔的形狀無關;成像的大小與物體和光屏到小孔的距離有關。
詳細講解影子形成的原理,展示影子的藝術圖片和日月蝕的圖片增加學生的興趣,然后講解這些現(xiàn)象形成的原理。
4.光的傳播速度
提問:雷聲和閃電同時發(fā)生,為何先看到閃電?
由于是個經典問題,學生應該都能作答——光的速度比閃電的速度快。首先要教學生總結成科學性的語言: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比聲音快。然后引出到底光的傳播速度有多快呢?
通過對比光的和聲音傳播差異,讓學生復習聲音知識同時對光的傳播特點有更深的理解。讓學生了解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近似于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3×108m/s。對于光的傳播速度總結出5點小知識,讓學生了解常識性知識。
(三)新課總結
1.光源:能夠自行發(fā)光的物體;
2.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3.應用光的直線傳播道理解釋光現(xiàn)象: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等等;
4.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最大,c=3×108m/s。
(四)課堂練習
例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B)
A.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B.光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C.太陽和月亮都是光源
D.光的傳播速度是3×108m/s
例2:太陽光垂直照射到一小的正方形孔上,則在地面上產生光點的形狀是(A)
A.圓形的B.正方形的
C.不規(guī)則的D.成條形的
光的直線傳播教案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兩類。
2.理解光沿直線傳播及其應用。
3、能解釋影的形成和日月食等常見的光的直線傳播現(xiàn)象。
4、記住真空和空氣中的光速c=3×108m/s,并能根據(jù)光速進行簡單計算。
過程與方法
觀察光在空氣和水中傳播、固體中的實驗,了解實驗是研究物理問題重要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養(yǎng)成從生活中學物理的習慣。
2、通過親身的體驗和感悟,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為后續(xù)學習打基礎。3.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樂于參與物理學習活動。
教學重點
光的直線傳播以及應用。
教學難點
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發(fā)生的原因及特點。
教學工具
激光燈、玻璃杯、煙、水、黑墨水、果凍
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
課件向學生展示自然界中光的神奇,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陽光使得我們的世界絢麗多彩,使得我們的生活五彩繽紛。
提出問題:
1、白天,我們睜開眼睛能看到周圍的一切。但閉上眼什么也看不到。說明了什么?
2、白天,我們能看到周圍的一切;夜晚漆黑的屋子里,我們什么也看不見,但在燈光下,我們又可以看書、寫字、這又說明了什么?人們要看見東西,必須要有光,而且光必須進入人們的眼睛。陽光使得我們的世界絢麗多彩,光使得我們的生活五彩繽紛。本章我們將學習光的初步知識。
進行新課
一、光源
學生閱讀課本歸納什么是光源。
1、——光源:正在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它可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Ppt展示生活中的幾種光源。
提出問題:月光皎潔,月亮是不是光源?光彩奪目的鉆石是不是光源?為何我們又能看到它們?學生思考,談論回答
都不是光源。因為它們反射光,光再進入我們的眼睛,所以就看到了它們。
2、光源的分類
按光源的形成分類:可以分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自然光源:太陽、熒火蟲、燈籠魚、斧頭魚、水母等。人造光源:蠟燭、白熾燈、霓虹燈、無影燈等。
3、簡介光源發(fā)展史
4、提出問題:光源發(fā)出的光是如何傳播的呢?
二、探究光的傳播規(guī)律
1、提出問題:光是如何傳播的?(學生回顧科學探究七步驟)
演示實驗一:光在空氣中的傳播路徑演示
實驗二:光在液體中的傳播路徑演示
實驗三:光在固體中的傳播路徑學生觀察回答
2、提出問題:光是否一定沿直線傳播?播放光的直線傳播視頻
得出結論: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三、光線
1、物理學中經常用光線來表示光的傳播情況
2、定義:一條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
說明這種表示方法是物理模型法
3、光直線傳播的應用
。1)影子的.形成:光在直線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體,光不能到達的區(qū)域形成影子。
視頻展示日食月食的成因
。2)小孔成像
四、光速
1、提出問題:為什么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呢?(學生談論、回答)
2、大量事實和實驗表明:光傳播也需要時間。在真空中,光傳播的速度是:c=3×108m/s說明:光在不同介質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空氣中可近似等于真空中的速度(沒有特別說明時)。
五、小結
引導學生小結本節(jié)內容
六、鞏固練習
課件展示相關練習,學生完成
板書設計
第一節(jié)光的直線傳播
一、光源
1、定義:正在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
2、分類:分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二、光的傳播
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三、光線
1、定義:用一條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
2、影子的形成:光在直線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體,光不能到達的區(qū)域形成影子。
四、光速
c=3×108m/s
光的直線傳播教案9
第一節(jié) 光 的 直 線 傳 播
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光在同種物質中沿直線傳播,并能用來解釋簡單現(xiàn)象;
2、知道光線是表示光的傳播方向的直線;
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過程與方法
1、探究光在幾種不同的介質中的傳播的實驗現(xiàn)象,2、了解實驗是研究物理問題的重要方法,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感
1.通過本節(jié)日食、月食成因的教學,對學生進行反對迷信、崇尚科學的科學史觀教育.
2.通過介紹我國古代科學家在光學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3、通過探究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在探究性的物理活動中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樂于參與物理學習活動。
4、結合光速測定的介紹,向學生感受科學家的探索精神。
二
學情分析:生活中,學生對光的各種現(xiàn)象都已經見到過,在教學中請起來學生理解起來可能較容易。
三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光的直線傳播原理;光的傳播速度 難點:運用光的直線傳播的知識解釋實際現(xiàn)象。的玻璃磚、果凍、水、蚊香、可樂瓶。
四
引入新課
師:請同學們打開窗簾,我們看到明媚的陽光照進了教室,老師看到了大家一 張張的笑臉。試想,如果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我們還能看見東西嗎?這是為什么呢?
生:夜晚沒有光,我們就什么也看不見。
師:白天,如果我們緊閉雙眼,仍什么也看不見,又是因為什么? 生:光沒有進入我們的眼睛。
師:對!實際上我們的周圍就是一個光的世界,同學們一定都想知道光的奧秘,從本章開始,老師將帶領大家一起走進光的世界!(板書)五 教學過程(一學時)
1、光源 師:生產生活中那些物體能發(fā)光呢?
生:電燈、火把、手電筒等能發(fā)光的物體。
師:物理中我們把能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板書光源的概念)
自然界中有很多能發(fā)光的物體,它們都是光源,誰能給大家舉幾個例子呢?
生:太陽、閃電、螢火蟲、蠟燭……。
師:夜晚看到的月亮是光源嗎?
生:它本身不能發(fā)光,所以它不是光源。
師:為了使用的方便,人們又研究了人造光源,如:原始人用篝火照明,后來又出現(xiàn)了火把、油燈、蠟燭、現(xiàn)在又有了更方便的各種電燈。人造光源還在發(fā)展和改造。
2、研究光的直線傳播的條件
師:請看老師手中的小激光器,它發(fā)出的光在遠處會打一個亮點(演示),請大家猜測一下,光源發(fā)出的光是怎樣傳播的呢?
生:可能是沿直線傳播的。
師:他的猜想正確嗎?生活中,你們見過光沿直線傳播的實例嗎?
生:見過,比如穿過樹林的陽光就是直的,探照燈的光也是直的。
師:回答的很好,但要想確切了解光的直線傳播的規(guī)律,同學們必須用實驗自己去研究,實驗中要注意思考以下幾個問題:(多媒體)
(1)光可以在哪些物質中傳播?這些物質有什么共同特點?(2)光在這些物質中是沿什么路線傳播的?
。3)光總是沿著這樣的路線傳播嗎?有沒有條件限制呢?
(學生利用已準備好的小激光器、水、牛奶等器材進行實驗,教師指導、點撥)師:光可以在哪些物質中傳播?能否上來給大家通過實驗來說明一下?(學生踴躍上前表演)
生1:光可以在空氣中傳播。(演示激光通過有煙霧的空氣)
生
2、光可以在水中傳播。(演示激光穿過燒杯中的水)
生
3、光可以在牛奶中傳播。(演示激光在果凍中傳播)
師:這些物質有什么共同特點?
生:它們都是透明的。
師:我們把空氣、水、玻璃、牛奶等這些透明物質也叫光的傳播介質。
師:光在這些介質中傳播時有什么規(guī)律?
生:都是沿直線傳播。
師:這說明我們剛才的猜想是正確的。(板書:光在……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師:為了形象表示光的傳播,我們可以沿光的傳播路線畫一條直線,并在直線上畫上箭頭表示光的傳播方向,這種表示光的.傳播方向的直線叫做光線。(板書示范光線的畫法)
注意,光線是人們?yōu)榱诵蜗蟮乇硎竟獾闹本傳播而畫出的帶箭頭的直線,是表示光的傳播的一種方法,實際上是不存在的。(理想模型法)
師:光在空氣這一種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在水中也沿直線傳播,如果光從空氣進入水中,它還沿直線傳播嗎?
。ɡ脤嵨锿队皟x演示光從空氣進入水中的折射現(xiàn)象)
師:這說明光必須在同種介質中才沿直線傳播。但光在同種介質一定沿直線傳播嗎?
這是我們生活的地球,它周圍的這層大氣并不均勻,請看射向地面的陽光還是沿直線傳播嗎?
。ㄔ黾影鍟汗庠谕N、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3、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和解釋現(xiàn)象
師:老師這里準備了三張帶孔的紙板,中間還栓有細線,下面找一位同學來觀察一下燈光,我們看看他看見燈光時細線處于什么狀態(tài)!
(師生配合演示)
師: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
生: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師:光的這種直線傳播的特性在實際生活中有什么應用呢?
生:檢查排直隊,路旁電桿是否直,打靶瞄準時要“三點一線”等等。
師:有一個問題請大家討論,鑿火車隧道時最怕鑿出的隧道不直,用今天的所學的知識有辦法解決嗎?
。▽W生討論方法,教師點撥鼓勵,師生共同做小游戲:,教師模擬激光準直來鑿隧道。)
師:(演示手影)請看,這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光學現(xiàn)象,誰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解釋一下?
。▽W生討論,教師總結:光在直線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體,在物體后面光不能達到的區(qū)域,便形成了影子。)
師:哪位同學能給大家做幾個漂亮的手影呢?(學生積極表演,演示狗、鷹、大雁等手影。)
師:也就是說光在傳播過程中有兩種可能:如果在均勻介質中將沿直線傳播,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體,物體后面便會形成影子。(板書:影子的形成,)
師:你相信月亮真是被狗吃了嗎?
生:不相信。是月食。
師:古人由于知識有限,所以迷信的說法是天狗吃月亮。而實際上用今天所學的光的直線傳播完全可以解釋,誰能來給大家解釋一下?(學生踴躍上前嘗試。)
師:下面老師通過多媒體形象地展示一下發(fā)生日食、月食時太陽、月亮、地球它們三者的位置關系。(分析日食、月食的成因。)
4、光的傳播速度
師:光的傳播速度到底有多大呢,打雷時閃電和雷聲實際是同時發(fā)生的,我們先聽到雷聲還是先看到閃電?
生:先看到閃電。
師:這說明了什么?
生:光的傳播速度比聲音的傳播速快。
師:光的傳播速度很大,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米/秒。(板書)光在空氣中的速度比真空中略小,但也近似認為是3×108米/秒,光在水中、玻璃中的傳播速度比空氣中小,關系是:v水=3/4 c;v玻璃=2/3 c。
三、小結與練習
師:誰能把這節(jié)課給大家總結一下?(學生總結,教師補充。)
練習:同學們都在路燈下走過,會發(fā)現(xiàn)什么有趣的現(xiàn)象?
生:人的影子會發(fā)生長短變化。
師:誰能用學過的知識解釋一下,為什么人的影子會長短變化呢?(學生回答,教師鼓勵,微機輔助。)
六布置作業(yè)
光的直線傳播教案10
核心素養(yǎng)
通過“光的傳播”探究活動,讓學生樂于參與物理學習活動,并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
2、了解光的直線傳播規(guī)律在社會生活與生產中的一些應用;
3、了解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3×108m/s。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光沿直線傳播的規(guī)律教學難點
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教學過程
優(yōu)教提示:教師登陸優(yōu)教平臺,發(fā)送預習任務,學生完成本節(jié)課的預習任務,反饋預習情況。
一、新課引入
課前利用課間休息,滾動播放一組與光現(xiàn)象緊密聯(lián)系的優(yōu)美圖片和視頻:影、倒影、水面下(視深變淺)物體,霞光萬道、晨曦中穿透樹林的道道陽光、白光通過三棱鏡的色散、彩色的肥皂泡、北極光、日暈、日幻……最后將畫面停在“節(jié)日夜空中的多彩的激光”直指本課的主題。讓學生欣賞絢麗天象的同時認識到大自然中有許多光沿直線傳播的例子,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進入這節(jié)課的學習。
二、新課教學
1、探究光的直線傳播的條件
。▋(yōu)教提示:請打開素材“演示實驗:光的傳播)
、僖龑W生應用桌面上的器材,通過開放性實驗探究得出:光在空氣、水、以及果凍這些介質中沿直線傳播,但在兩種介質的界面上要發(fā)生偏折。
[問題一]同學們剛才看到了許多光沿直線傳播現(xiàn)象,但是光總是沿直線傳播嗎?
先開放性分組實驗,然后小組間交流實驗結果
方法一:用激光筆發(fā)出光束向滴了少量墨水的水中投射,可以看到光在水中沿直線傳播。
方法二:用激光筆發(fā)出光直接照射果凍,發(fā)現(xiàn)光在果凍中沿直線傳播。
方法三:將激光射過拉直了的橡皮管,但橡皮管彎曲就無法射過。
方法四:將幾枚大頭針插在一條直線上,眼睛沿這條直線看去只能看到第一根針。
方法五:將激光沿白屏從空氣斜射入水中,可以看到光在空氣和水中的路徑都是直線,在空氣和水的界面上發(fā)生了偏折。
組織學生歸納得出:
、俟庠诳諝、水、果凍、玻璃中沿直線傳播;但在兩種介質的界面上發(fā)生了偏折。
②教師演示光在非均勻糖水中傳播的實驗。得出光在同種非均勻介質中路徑發(fā)生彎曲。
[問題二]這兩個現(xiàn)象說明光必須在同種介質中才沿直線傳播,但光在同種介質中光就一定沿直線傳播嗎?
教師演示:在支架上固定一個薄水槽,其中放置一個白屏來顯示光的路徑,事先配有四杯濃度不同的糖水,將它們按濃度從大到小依次倒入水槽(四種糖水的量按一定的比例),由于各層糖水間相互混合,所以水槽內形成了從上到下濃度逐漸變大的不均勻糖水。將一束激光從透明水槽側面沿白屏表面75°左右的入射角,由最上層溶液斜向下射入非均勻糖水,可見激光路徑在非均勻糖水中向下彎曲。
同時做一個對照實驗,用激光光束斜射入同種均勻的蔗糖溶液中,再對同學們觀察──光的路徑仍是直線。
③引導學生歸納出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2、介紹光線的概念
。▋(yōu)教提示:請打開素材“動畫演示:光線)
由于平時我們見得最多的是光沿直線傳播的情形。所以物理學中就用帶箭頭的直線來表示光的傳播方向。比如要表示電燈的光在空氣中的傳播時,我們就沿光的傳播路徑作一些直線,這種直線叫做光線。
3、應用:解釋自然現(xiàn)象
、儆白拥男纬
。▋(yōu)教提示:請打開素材“拓展視頻:手影)
設問一:請同學們想想;如果電燈的光在傳播的過程中,遇到了不透光的障礙物,在障礙物后邊會有什么東西形成?
演示;在一個圓筒形蛋糕盒的筒口處糊一張白紙,底部的圓洞上固定一個不透光的紙板人,打開后邊的電燈,同學們在屏上可以看到一個人影,讓學生分析人形的形成。
、谌帐
(優(yōu)教提示:請打開素材“動畫演示:日月食視覺效果)(優(yōu)教提示:請打開素材“動畫演示:日食和月食原理)
由影子的成因,順利過度到日食。
設問二:當?shù)厍、月亮和太陽運動到一條直線上,地球處在月亮的影區(qū)時。地球上影區(qū)中的人能看到太陽嗎?這種現(xiàn)象叫什么?
、坌】壮上
。▋(yōu)教提示:請打開素材“演示實驗:小孔成像)
演示:仍然運用前邊的器材,保持電燈不動,用一個大紙板完全遮住圓筒形蛋糕盒底部的進光口。并在紙板上開一個小圓孔。
設問三:如果打開電燈,一部分光將穿過小孔射到屏上,請同學們猜想一下,在屏上將看到什么?
打開電燈,學生觀察屏上的現(xiàn)象以及燈絲的形狀,大家看到什么了?“V”字形的`光斑,燈絲的形狀也是“V”字形的。但是開口和光斑相反。
引導學生分析出小孔成像的原理。
4、光的傳播速度
介紹: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299792458m/s,近似等于3×108m/s。3×108m/s到底有多快呢?
你知道我們平時一眨眼需要多少時間嗎?需要0.1秒,就在你眨眼的工夫,一個以光速飛行的超人,能夠飛行3萬公里。這個距離讓一個普通人不停的走,大約要走250天,可見光速之大。
三、小結
請同學們回想一下,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研究光的直線傳播我們經歷了一個什么樣的過程?
帶領學生回憶:在觀察神奇美麗的光現(xiàn)象的過程中,提出光是否總是沿直線傳播的問題,然后通過實驗探究,在相互交流中概括出了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的結論。并且運用這個結論解釋了一些自然現(xiàn)象。幫助我們更好的認識自然,不僅如此,還可以利用它改善我們的生活,提高工作效率,那么利用它你能做些什么?
四、思維拓展1)射擊時瞄準。
給你一個玩具槍和激光器,你能想到什么?2)激光準直。
安裝高樓電梯時,怎樣使幾十米高的電梯又正又直?
光的直線傳播教案11
教學 重點:
理解光的直線傳播規(guī)律.
教學 難點:
對光的直線傳播條件的認識.
教具:
裝有水的大水槽、激光演示器或激光筆、澆花用噴霧器、方木板、白紙、大頭針、直尺、圖釘
教學 過程 設計:
一、新課引入
方法1:從本章的引言導入新課
首先請同學說明光對人類生活和生產的重要性,說明人看清物體是由于有光進入眼睛引起視覺.然后簡介人類很早就不僅使用自然光源,而且還研究和使用人造光源了.接著按書上圖5-1簡介人造光源的發(fā)展,提出問題“光源發(fā)出的光沿什么途徑傳播?”從而引入新課.這樣引入新課既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進行了勞動創(chuàng)造人類文明觀點的 教育 .
方法2:由學生活動實踐引入新課
課前布置物理實際活動內容“調查光源發(fā)展史”,并要求學生上課時帶來自己準備的光源,上課開始請幾位同學簡介光源發(fā)展(其余同學的資料課下交流展示),展示各自準備的光源,提出問題 “光源發(fā)出的光沿什么途徑傳播?”“我們如何通過實驗進行研究” 從而引入新課.
二、新課 教學
1. 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方法1:由演示實驗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由于生活中光沿直線傳播的可視性較差,學生對光在水和玻璃中沿直線傳播的感性認識也較少,最好能演示給學生看看.
[演示1]用光具盤讓光垂直于玻璃面射入玻璃中(并掠過光具盤),觀察光在玻璃中的傳播路線.
[演示2]用水槽,讓光垂直于水面射入水中(在水中滴入少許牛乳或紅墨水),觀察光在水中的傳播路線.
[演示3]用激光筆照射白墻,看到墻上有一紅斑,但光在空氣中的路徑不可見,用噴霧器在筆和墻之間噴水物,可觀察到激光的傳播路徑.
總結得出結論:光沿直線傳播.
[演示4] 用水槽,讓光斜射入水水中,觀察光在空氣中與水中的傳播路線.
得出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在均勻介質中.
介紹光線是人們用來表示光的傳播路線的一種方法.因此畫光線時必須用箭頭表明光的傳播方向.
方法2:探究式學習(要求學生基礎較好)
給學生提供一定量的器材,如:各種光源、噴霧器、化石粉、檀香(可制造煙霧)、水槽、玻璃等,由學生設計實驗,目的是觀察到光傳播的路徑.
由學生實驗及老師根據(jù)課上 教學 實際情況的補充實驗得出結論: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介紹光線的概念.
2. 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
方法1: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可采取 教師 設計情景或演示實驗由學生來解釋現(xiàn)象的原因.如手影的游戲,激光器的準直等,最后老師簡介日食月食.
方法2:由學生舉出生活中的事例并運用光的直線傳播的原理來分析.
根據(jù)情況可選擇補充如下兩個實驗并組織學生討論:
1)小孔成像.可在課前提前布置,要求學生利用廢包裝桶或盒,制作一個觀察器(底部開有小孔,頂部蒙一片半透明薄紙的屏), 教學 進行到此時,進行觀察.通過小孔成像原因的分析,使學生逐步接觸并理解幾何光學中成像問題的一般分析方法.
2)準直的`實驗.準備三個大頭針,一塊方木板,一張白紙,圖釘、直尺.用圖釘把紙固定在方木板上,在木板上相距一段距離插上兩枚大頭針A,并使其與木板垂直,在某一位置觀察大頭針A,并演視線插上兩根大頭針B、C,使B剛好擋住A,C剛好擋住B,拔去大頭針,用直尺把三只大頭針在紙上扎的小孔連起來,可以看到這三點在一條直線上.
3.? 光速
以 教師 講述介紹為主,可以先提出光傳播是否需要時間這個問題,然后簡介歷史上許多科學家,都思考過這一問題,并想用實驗測出光速.經過許多代科學家不懈的努力,隨著人們物理知識的豐富,解決了許多測量上的困難,才測出了光速.再向學生介紹真空中的光速及在介質中的光速.
三、總結擴展
光是客觀存在的,它在均勻介質中具有沿直線傳播的規(guī)律,因此用光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光線”是抽象出的一種理想化的模型,但光線不是光.運用光沿直線傳播的事實,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許多問題,如栽樹時要使其成一直行,并使我們可以解釋很多自然現(xiàn)象,如日食、月食等,有助于我們破除迷信.
四、 板書 設計
探究活動利用信息學習的探究活動模板【課題】光源的發(fā)展史【組織形式】個人或自由結組【活動流程】
制訂查閱和查找方式;收集相關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結論;評估;交流與合作.【備注】
1、網上查找的資料要有學習的過程記錄.
2、和其他成員交流,發(fā)現(xiàn)共性和差異.
3、提出光源發(fā)展的新方向.實踐探究活動【課題】小孔成像的再認識【組織形式】學生活動小組【活動流程】
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參考方案】
。1)在硬紙板上用錐子扎一個1—2mm的圓孔.晚上點燃一支蠟燭放在小孔前,在硬紙板的另一側的白屏上就能看到燭焰的像.改變屏與小孔的距離,像的大小和亮度有什么變化?
(2)平行于硬板移動蠟燭,屏上像的移動方向與蠟燭的移動方向是否相同?
。3)在不同的硬紙板上分別鉆出不同形狀的孔,
一是三角形、
一是方形,孔的形狀對所成像有無影響?
。4)同一硬紙板上同時有兩個或三個小孔(一是圓孔、一是三角形、一是方形),則光瓶上會出現(xiàn)一個像還是幾個像?形成的像各是什么樣? 【備注】
1)寫出探究過程報告,可以沒有結果.
2)和其他成員交流,發(fā)現(xiàn)共性和差異
3)發(fā)現(xiàn)新問題.
光的直線傳播教案1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并能用來解釋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現(xiàn)象.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知道光在其他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能力目標
1.通過光線的概念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利用物理模型研究問題的能力.
2.通過觀察實驗分析實驗培養(yǎng)學生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分析、概括、推理).
3.通過解釋光直線傳播的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對日食、月食成因的教學,進行反對迷信、崇尚科學的思想教育.
2.通過對我國古代對小孔成像研究所取得的成就,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對學生進行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教育.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jié)的重點是理解光的直線傳播規(guī)律,知道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難點是對光的直線傳播條件的認識.學習時要認真觀察實驗,并注意利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重要現(xiàn)象.如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
教材首先介紹了光源,并通過圖5—1說明光源的確切含義.教材通過對生活中的光現(xiàn)象:汽車頭燈射出的光束、電影放映機射向銀幕的光束等歸納得出光的傳播是直線進行的,從而引出光線的概念;然后以激光準直為例,說明光沿直線傳播現(xiàn)象的應用,影子是生活中的常見現(xiàn)象,教材通過對影子、日食、月食的分析進一步證明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鑒于學生的能力教材并未對日食和月食進行過多的論述,教師要注意加以引導,避免沖淡重點知識的教學.本節(jié)的最后介紹了光速,并指出在不同介質中光的傳播速度不同.
教法建議
1)加強演示實驗
利用激光演示光在空氣、水、玻璃中的傳播情況,再用自然光進行演示,從而得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組織學生討論,由學生舉出應用光沿直線傳播的實例,如:射擊、排隊等.日食和月食的講解可配合以錄像電腦模擬加強感性認識.
2)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解釋現(xiàn)象.
影子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影子是從何而來的呢?這個問題對學生會有較大的吸引力,可利用投影儀做出不同的影像,要求學生利用新學的知識加以解釋,再在教師的指導下對日食和月食進行簡單的說明.增加小孔成像的實驗,并進行討論,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解釋小孔成像的原因.
3)適當設疑 強化概念
光沿直線傳播是有條件的,對此可通過設疑進行強化,并通過演示實驗加以證明.
4)進行學史教育 培養(yǎng)科學探索精神
對光速的教學不要緊限結果,要增加一些學史的知識,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探索精神.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理解光的直線傳播規(guī)律.
教學難點:對光的直線傳播條件的認識.
教具:
裝有水的大水槽、激光演示器或激光筆、澆花用噴霧器、方木板、白紙、大頭針、直尺、圖釘
教學過程設計:
一、新課引入
方法1:從本章的引言導入新課
首先請同學說明光對人類生活和生產的重要性,說明人看清物體是由于有光進入眼睛引起視覺.然后簡介人類很早就不僅使用自然光源,而且還研究和使用人造光源了.接著按書上圖5-1簡介人造光源的發(fā)展,提出問題“光源發(fā)出的光沿什么途徑傳播?”從而引入新課.這樣引入新課既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進行了勞動創(chuàng)造人類文明觀點的.教育.
方法2:由學生活動實踐引入新課
課前布置物理實際活動內容“調查光源發(fā)展史”,并要求學生上課時帶來自己準備的光源,上課開始請幾位同學簡介光源發(fā)展(其余同學的資料課下交流展示),展示各自準備的光源,提出問題 “光源發(fā)出的光沿什么途徑傳播?”“我們如何通過實驗進行研究” 從而引入新課.
二、新課教學
1. 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方法1:由演示實驗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由于生活中光沿直線傳播的可視性較差,學生對光在水和玻璃中沿直線傳播的感性認識也較少,最好能演示給學生看看.
[演示1]用光具盤讓光垂直于玻璃面射入玻璃中(并掠過光具盤),觀察光在玻璃中的傳播路線.
[演示2]用水槽,讓光垂直于水面射入水中(在水中滴入少許牛乳或紅墨水),觀察光在水中的傳播路線.
[演示3]用激光筆照射白墻,看到墻上有一紅斑,但光在空氣中的路徑不可見,用噴霧器在筆和墻之間噴水物,可觀察到激光的傳播路徑.
總結得出結論:光沿直線傳播.
[演示4] 用水槽,讓光斜射入水水中,觀察光在空氣中與水中的傳播路線.
得出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在均勻介質中.
介紹光線是人們用來表示光的傳播路線的一種方法.因此畫光線時必須用箭頭表明光的傳播方向.
方法2:探究式學習(要求學生基礎較好)
給學生提供一定量的器材,如:各種光源、噴霧器、化石粉、檀香(可制造煙霧)、水槽、玻璃等,由學生設計實驗,目的是觀察到光傳播的路徑.
由學生實驗及老師根據(jù)課上教學實際情況的補充實驗得出結論: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介紹光線的概念.
2. 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
方法1: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可采取教師設計情景或演示實驗由學生來解釋現(xiàn)象的原因.如手影的游戲,激光器的準直等,最后老師簡介日食月食.
方法2:由學生舉出生活中的事例并運用光的直線傳播的原理來分析.
根據(jù)情況可選擇補充如下兩個實驗并組織學生討論:
1)小孔成像.可在課前提前布置,要求學生利用廢包裝桶或盒,制作一個觀察器(底部開有小孔,頂部蒙一片半透明薄紙的屏),教學進行到此時,進行觀察.通過小孔成像原因的分析,使學生逐步接觸并理解幾何光學中成像問題的一般分析方法.
2)準直的實驗.準備三個大頭針,一塊方木板,一張白紙,圖釘、直尺.用圖釘把紙固定在方木板上,在木板上相距一段距離插上兩枚大頭針A,并使其與木板垂直,在某一位置觀察大頭針A,并演視線插上兩根大頭針B、C,使B剛好擋住A,C剛好擋住B,拔去大頭針,用直尺把三只大頭針在紙上扎的小孔連起來,可以看到這三點在一條直線上.
3. 光速
以教師講述介紹為主,可以先提出光傳播是否需要時間這個問題,然后簡介歷史上許多科學家,都思考過這一問題,并想用實驗測出光速.經過許多代科學家不懈的努力,隨著人們物理知識的豐富,解決了許多測量上的困難,才測出了光速.再向學生介紹真空中的光速及在介質中的光速.
三、總結擴展
光是客觀存在的,它在均勻介質中具有沿直線傳播的規(guī)律,因此用光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光線”是抽象出的一種理想化的模型,但光線不是光.運用光沿直線傳播的事實,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許多問題,如栽樹時要使其成一直行,并使我們可以解釋很多自然現(xiàn)象,如日食、月食等,有助于我們破除迷信.
四、板書設計
光的直線傳播教案13
課題 光的直線傳播
課型 新授課
教學目標能理解光沿直線傳播及其應用;能理解常見的光沿直線傳播的現(xiàn)象;知道光速是3×108m/s。
過程與方法初步形成發(fā)現(xiàn)問題,形成課題,建立假說,檢驗論證,評價發(fā)展的思維程序;觀察光在空氣、水中傳播的實驗現(xiàn)象,了解實驗是研究物理問題的重要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通過閱讀相關資料,感受我國古代科學的偉大成就,增強對中華民族的科學文明的自豪感。
重點光的直線傳播的探究過程以及光速的應用。能解釋簡單的光直線傳播現(xiàn)象。
難點 光直線傳播規(guī)律的得到及解釋光直線傳播現(xiàn)象。
教學準備衛(wèi)生香(或有煙蚊香)、一空燒杯、一裝有水(滴有少量的牛奶或豆?jié){)、火柴、蠟燭、玻璃磚一塊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師:提前2-3分鐘到教室,用投影儀投影以下文字“激光直射人眼時,會對眼睛有損傷,實驗前、后及實驗中絕對禁止激光直射自己或他人眼睛!”提出問題引入活動:同學們在小學或更早的時候做過手影游戲嗎?
今天讓大家回到童年,重溫兒時的歡樂,誰先來試一試?
教師:大家說他們的表演精彩嗎?
由活動引入問題:我們欣賞了這幾位同學的惟妙惟肖的表演,你能提出與這一現(xiàn)象有關的問題嗎?(思考了一下)
1、光的傳播〖活動〗點燃一支蠟燭,用硬紙片遮住,(能/不能)看到燭光?在硬紙片上開個小孔,(能/不能)看到燭光?〖質疑〗為什么開個小孔后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燭光?坐在什么位置的同學才能看到燭光?〖思考〗通過這一現(xiàn)象可以知道光是怎樣傳播的?
教師:剛才大家提出了好多想要知道的問題,所提的問題都很好。我們今天不可能全把它們研究完,選出其中的兩個來共同探討一下。
2、影是怎樣形成的?
4、影為什么會隨手形的變化而變化?大家猜想一下形成影的原因是什么呢?
教師引導鼓勵:如果在流動的水中插一竹竿,水能繞過插在水中的竹竿而向前流動,光能否像水那樣繞過嗎?
教師:如何證明你的猜想呢?
教師:介紹大家桌子上的器材【有導向地介紹:衛(wèi)生香(或有煙蚊香)、一空燒杯、一裝有水(滴有少量的牛奶或豆?jié){)的燒杯、玻璃磚一塊、火柴、蠟燭、激光筆、三個開有小孔的硬紙板、夾子(大的三個或小的六個)、一根細線】,要求用桌上提供的器材尋找你的證據(jù)。
教師引導:太陽光射進教室時,此時我們看不到光,設想一下,用掃帚將地上的灰塵掃起來,還看到嗎?
教師引導:自然界中大的天文現(xiàn)象……
教師:用投影儀演示日、月食的形成過程(因陋就簡,形象直觀),并投影出它的解釋圖。接著說明其應用——“夏、商、周斷代工程”
過渡:我國古代對光的這種傳播規(guī)律早有記載,最早的是4世紀《墨經》記述了一種叫小孔成像的現(xiàn)象。下面我們重溫一下古人觀察到的現(xiàn)象。
教師:除上述記載外,我國宋代博學家沈括有一部科學巨著,被英國的李約瑟稱為“中國科學史”的坐標,大家知道這部巨著嗎?《夢溪筆談》它里面也有這一現(xiàn)象的描述。
投影:“若鳶飛于空中,其影隨鳶而移,或中間為窗所束,則影與鳶相逆,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給出解釋
投影:作圖給出解釋
第二課時
過渡:
情景設置:兩小孩為光傳播是否需要時間所進行的爭論。關于光的傳播是否需要時間的問題在歷史上還有一段故事。
投影出光速的測定史:伽利略實驗。
閱讀后說明:科學家和我們常人一樣,也會有錯或想不到的地方,生活中要正確對待失敗,正是因為伽利略的失敗,才使得后來的科學家用了很多更巧妙的方法來測定光速。光速到底是多少?現(xiàn)在測得光速為3×108m/s,即每秒鐘光要走3×108m的距離,這個距離相當于繞地球赤道7.5圈
【拓展】無影燈觀察醫(yī)院手術室的”無影燈”,它是將發(fā)光強度大的燈在燈盤上排成圓形。形成一個分布區(qū)域較大的光源,從不同角度把光線照射到手術臺上,即使醫(yī)生的手及器械在燈光與病人手術區(qū)域之間,也只遮住了部分光線,其他燈光仍能照亮被遮擋住的部分。光照到不透光的物體上會在其后留下影子,光完全照不到的地方叫“本影”,有一部分被遮擋的區(qū)域叫做“半影”。無影燈就是使醫(yī)生手術時不在病人手術部位產生本影。
教師小結:
投影:
三、光的直線傳播
1、光沿直線傳播。
2、光速為3×108m/s。
課堂回顧:
1、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2、影子的形成說明。
3、光的傳播速度為m/s。
4、用步槍瞄準射擊時,要求“三點一線”,這是規(guī)律的應用。
5、日食和月食都是光的形成的天文現(xiàn)象,科學家利用天體力學的.方法向前推出歷史上日食和月食發(fā)生的確切年代,再結合古籍中天象的記載,令人信服地確定了的確切年代。完成了工程。
發(fā)散與問題:1、光總是沿直線傳播嗎?
2、光速都是3×108m/s嗎?
3、光如果不是沿直線傳播,而是像水那樣向前流動,我們的生活會有哪些不同?
4、光速如果與現(xiàn)在的聲速相等,與現(xiàn)在相比又有什么不同?教師請學生邊做邊解說。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
1、手是肉色的,為什么影是黑色的?
2、所有的物體都有影嗎?
3、影是怎樣形成的?
4、影為什么會隨手形的變化而變化?
5、手影為何不在黑板上?光可能沿直線傳播。
學生回答:實驗收集證據(jù)學生不會用煙霧來顯示光的傳播方向。
學生交流:學生自己做給其他同學看。
學生列舉生活中的光直線傳播的實例:學生可能沒有舉出日食和月食。
學生活動:用自制的針孔照相機觀察蠟燭火焰的像。
學生交流:可能觀察到屏上的是圓形的,正立的學生計算,給出地球半徑6.4×103km
學生練習鞏固時間允許可讓學生討論,試著回答體現(xiàn)對學生的關懷
讓學生體驗成功教師的指揮、引導作用滲透物理研究的方法——類比。
這時教師的引導作用是不可忽視,同時學生也在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思考,而不是教師強加給他的體驗成功思維發(fā)散與應用物理學與人文科學的結合,體會科學的作用,增強民族自豪感,實施情感目標創(chuàng)設情境,再次進入活動語文與物理的結合,同時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上升為理論,處理好知識與技能的關系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正確對待挫折、失敗,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良好的意志品質。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教學目標在悄然實施。
對知識內容再進行回顧,這樣不但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去想象,而且讓學生的思維從課堂上飛出課外,新問題的出現(xiàn),促使他(或她)進行新一輪的探究。
光的直線傳播教案14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可分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兩類。
2.理解光沿直線傳播及其應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C=3×108m/s 。
過程與方法
1.觀察并體驗光在空氣中、水中、玻璃中傳播的實驗現(xiàn)象,了解實驗是研究物理問題的重要方法。
2.閱讀科學世界:“我們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內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觀察、實驗、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2.通過親身的體驗和感悟,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3.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樂于參與物理學習活動。
2學情分析
學生剛開始接觸物理學科,大部分同學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想去探索神秘的物理世界.
3重點難點
通過實驗,探究光的傳播特點
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教學活動
活動1【講授】光的傳播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光源
多媒體出示迷人的城市夜景圖片。同學們,是什么把我們夜晚城市打扮的如此美麗,如此迷人……
是的,對人類來說,光的意義遠不止這些,那么,它是如何為人類服務的,那就讓我們帶著問題與思考去探索光的神奇與奧密吧。
觀察、思考
回答、談感受
進行新課
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四幅圖片,請同學們觀察它們有一個什么共同點?
我們把這些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
板書:光源:能夠發(fā)光的物體
同學們還知道哪些物體能夠發(fā)光嗎?
很好,剛才同學們說出了好多本身能夠發(fā)光的物體,那么,月亮、鉆石是光源嗎?
我們說的這些光源,同學們能夠根據(jù)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簡單的歸一下類嗎?板書:
能夠自然發(fā)光的物體,叫“天然光源”;
由人類制造的發(fā)光物體,叫“人造光源”。
請同學們說說剛才說過的這些光源中哪些是“天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
我們知道了光是由光源發(fā)出的,那光是沿什么樣的路徑從光源向遠處傳播的呢?播放兩副圖片,請同學們猜想光是如何傳播的?
同學們都猜想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可科學是嚴謹?shù)模瑑H僅靠猜想是不夠的,怎樣檢驗我們的猜想的正確性呢?需要用實驗去檢驗。
首先,請一名同學來和我一起來驗證光在空氣中是不是沿直線傳播。
下面,同學們親自利用桌上的器材看看光在水中是如何傳播的。
最后,我們來觀察一下光在玻璃中的傳播路線又是怎樣的
同學們能總結光的傳播特點了嗎?
。ò鍟海┕庋刂本傳播;
為了形象的描述光的傳播情況,(邊說邊板書)用一根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徑跡和方向,這樣的直線叫光線。(告訴學生實際生活中光是存在的,光線并不存在,它只是物理中的理想模型。)
利用光的直線傳播我們可以解釋生活中的許多現(xiàn)象,誰能說一說?
下面我們先來分析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的影子,誰能解釋影子的形成呢?(邊說邊播放課件給學生以啟發(fā)。)
總結:光是沿直線傳播的,且光不能穿過不透明物體,所以光射到不透明物體上后,在這個物體的一側就會有一個光照射不到的區(qū)域,這就是影子.
好了,下面請同學們來欣賞一段有趣的手影游戲,來輕松一下,可要記住它形成的原因喲!
我們利用手中的材料自己動手做個小制作,看看你能觀察到什么?(注意引導,提醒注意安全)
為什么燭焰的像是倒立的呢。ㄒ龑伎迹┠隳墚嫵龉庑羞M的徑跡嗎?試試看!
(用課件演示光的傳播徑跡)這就是小孔成像,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墨經》中已記載了小孔成像的實驗,并準確的指出了小孔成倒像的根本原因。我們看到的`密林中地面上的光斑就是太陽的像。
利用光的直線傳播我們還可以解釋很多現(xiàn)象,日食和月食的形成留作課下思考題。
我們知道了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同學們能舉例說明哪些用到了光的直線傳播嗎?
光速
打雷時,雷聲和閃電在同時同地發(fā)生,但是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見雷聲。這是為什么呢!
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本36頁,讀完之后能告訴老師什么呢?
(板書)光速:光在真空或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m/s,在水中的傳播速度約為在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約為真空中的2/3。
同學們都說的很好。既然光速如此之快,科學家們是怎樣測出來的呢?這個問題我想留給同學們,感興趣的話可以上網查詢。
課堂小結
回顧本節(jié)課我們學到了光的什么知識?
討論總結
課堂訓練
用我們學到的這些知識來解決問題。(出示課堂訓練)
作業(yè)設計
閱讀科學世界《我們看到了古老的光》
課后反饋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繼續(xù)討論了在烈日下如何防曬,如何愛護身體。
光的直線傳播教案15
第1節(jié)
光的直線傳播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兩類.
2.理解光沿直線傳播及其應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c=3×108
m/s.
教學重點:光的直線傳播.
教學難點:用光的直線傳播來解釋簡單的光現(xiàn)象.
教學用具
激光演示器、盛有水的水槽、手電筒、白熾臺燈、棱鏡、帶狹縫的屏、白屏、兩塊帶有小孔的硬紙板、彩色蠟筆、陀螺、水彩、毛筆、水、白紙.
教學過程
一、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播放一幅幅美麗的城市夜景、絢麗多彩的極光。
同學們欣賞了美麗的城市夜景、絢麗多彩的極光,正是有了這色彩斑斕的光,世界才被打扮得如此美麗,如此迷人。對于光,同學們想知道些什么呢?今天我們先來學習《光的傳播》。
二、推進新課
探究點一
光的直線傳播
1.光源
提問:同學們,剛才我們看到了美麗的山城夜景,那么,這些把山城點綴得如此美麗的光是哪兒來的呢?結合課本中的圖,閱讀課本。然后討論交流。
點評:光是光源發(fā)射出來的。
提問:除了課本上舉的例子,你還知道哪些物體能夠發(fā)光呢?
太陽、星星、月亮、點燃的火柴、點燃的蠟燭、點亮的日光燈、反光的鏡子、點亮的電視機屏幕都能發(fā)光嗎?
點評:月亮、反光的鏡子是不能夠發(fā)光的,星星當中也只有恒星能夠發(fā)光,行星和衛(wèi)星是不發(fā)光的。我們把這些能夠發(fā)光的物體,稱之為光源。
像太陽、螢火蟲、水母這類能夠自然發(fā)光的物體,叫“天然光源”;像點燃的蠟燭、霓虹燈、白熾燈這類由人類制造的發(fā)光物體,叫“人造光源”。
板書:能夠發(fā)光的物體,稱之為光源。
2.探究光的直線傳播的條件
引導學生應用桌面上的器材,通過開放性實驗探究得出:光在空氣、水以及果凍這些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但在兩種介質的界面上要發(fā)生偏折。
提問:同學們剛才看到了許多光沿直線傳播現(xiàn)象,但是光總是沿直線傳播嗎?
(先開放性分組實驗,然后小組間交流實驗結果)
學生實驗:
方法一:用激光筆發(fā)出光束向滴了少量墨水的水中投射,可以看到光在水中沿直線傳播。
方法二:用激光筆發(fā)出光直接照射果凍,發(fā)現(xiàn)光在果凍中沿直線傳播。
方法三:將激光射過拉直了的橡皮管,但橡皮管彎曲就無法射過。
方法四:將幾枚大頭針插在一條直線上,眼睛沿這條直線看去只能看到第一根針。
方法五:將激光沿白屏從空氣斜射入水中,可以看到光在空氣和水中的路徑都是直線,在空氣和水的界面上發(fā)生了偏折。
組織學生歸納得出:光在空氣、水、果凍、玻璃中沿直線傳播;但在兩種介質的界面上發(fā)生了偏折。
演示實驗:
教師演示光在非均勻糖水中傳播的實驗。得出光在同種非均勻介質中路徑發(fā)生彎曲。
提問:這兩個現(xiàn)象說明光必須在同種介質中才沿直線傳播,但光在同種介質中光就一定沿直線傳播嗎?
教師演示:如圖,在支架上固定一個薄水槽,其中放置一個白屏來顯示光的路徑,事先配有四杯濃度不同的糖水,將它們按濃度從大到小依次倒入水槽(四種糖水的量按一定的比例),由于各層糖水間相互混合,所以水槽內形成了從上到下濃度逐漸變大的不均勻糖水。將一束激光從透明水槽側面沿白屏表面75°左右的入射角,由最上層溶液斜向下射入非均勻糖水,可見激光路徑在非均勻糖水中向下彎曲。同時做一個對照實驗,用激光光束斜射入同種均勻的蔗糖溶液中,再讓同學們觀察——光的路徑仍是直線。
引導學生歸納出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由于平時我們見得最多的是光沿直線傳播的情形,所以物理學中就用帶箭頭的直線來表示光的傳播方向。比如要表示電燈的光在空氣中的傳播時,我們就沿光的傳播路徑作一些直線。這種直線叫做光線。
板書: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光線:用一條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傳播徑跡和方向這樣的直線叫光線。
3.光的直線傳播應用
方法1: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可采取教師設計情景或演示實驗由學生來解釋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如手影的游戲、激光器的準直等,最后老師簡介日食、月食。
方法2:由學生舉出生活中的事例并運用原理來分析。
小孔成像演示:仍然運用前邊的器材,保持電燈不動,用一個大紙板完全遮住圓筒形蛋糕盒底部的進光口。并在紙板上開一個小圓孔。
提問:如果打開電燈,一部分光將穿過小孔射到屏上,請同學們猜想一下,在屏上將看到什么?打開電燈,學生觀察屏上的現(xiàn)象以及燈絲的形狀,大家看到什么了?
點評:“V”字形的光斑,燈絲的形狀也是“V”字形的。但是開口和光斑相反。引導學生分析出小孔成像的原理及成像特點。
板書:光的直線傳播現(xiàn)象:影、激光準直、日食、月食、小孔成像。
小孔成像的原理:光的直線傳播。成像特點:倒立的實像。
探究點二
光的傳播速度
提問: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本,讀完之后能告訴老師為什么在打雷的時候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
說明:光的傳播速度比聲速快。光在真空或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
m/s,在水中的傳播速度約為在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約為真空中的2/3。
擴展:光速是很大的。如果一個飛人以光速繞地球運行,在1s的時間內,能夠繞地球運行7.5圈。
教師小結:這里涉及了一個新的物理量——光速,物理學上用符號c表示,它的單位和速度一樣都是米/秒,符號表示為m/s。通過看書我們可以知道在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間最快的速度,c=3×108
m/s,在空氣中,光速也可以近似地看為3×108
m/s,在水中的傳播速度約為在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約為真空中的2/3。到這里我們可以得到光速在空氣、水、玻璃中的大小關系v空氣>v水>v玻璃。
板書:c=3×108
m/s
[說明]光在其他介質中的速度都比真空中的傳播速度小?諝庵械墓馑俳咏谡婵罩械墓馑伲部梢哉J為是3×108
m/s。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大約為真空中光速度的,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大約為真空中光速的。
(4)光年:光在一年內通過的路程。
[注意]光年是一個長度單位而不是時間或速度的單位。
三、板書設計
四、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通過科學探究找到光的直線傳播的規(guī)律,讓學生掌握科學探究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即“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得出結論──交流與評估”的科學研究方法,這為學生今后從事物理研究提供了一個基礎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給學生提供大量器材,適當?shù)臅r間,讓他們自己設計實驗,選擇器材,經歷實驗過程,并在其中思考,交流,動手,探索,感悟。從中會發(fā)現(xiàn)一些非常有創(chuàng)意的方法
初二的學生對光的直線傳播已經積累了許多的生活經驗,比如從手電筒的光,汽車車燈的光,陽光照射過樹林等。為了加深學生的這種認識,因此課前要求每個學生利用易拉罐或薯片筒做一個小孔照相機。我主要的想法是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他們自己動手動腦,經歷制作過程,充分挖掘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讓學進行手影游戲,活躍了課堂氣氛,是學生對光的直線傳播有更深刻的認識。
【光的直線傳播教案】相關文章:
光的直線傳播教案02-25
光的直線傳播教案9篇03-12
光的直線傳播教案(9篇)03-12
光的直線傳播教案11篇02-25
光的直線傳播教案7篇04-01
《光的直線傳播》說課稿12-03
光的直線傳播教學反思03-27
初中物理《光的直線傳播》說課稿12-25
光的直線傳播教學反思13篇03-27
光的直線傳播教學反思(13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