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三年級數學教案:《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教案

三年級數學教案:《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教案

時間:2024-06-06 07:41:50 教案

三年級數學教案:《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數學教案:《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年級數學教案:《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教案

  一、教學內容

  主要是三位數加、減三位數,加減法的驗算。

  以前這部分內容與萬以內的加減法(一)共同編排在第四冊。

  和九義教材相比,有以下變化:

  1.原來把求比一個數多或少幾的數的問題編排在這一單元,F在這部分內容在三冊已經出現。

  2.原來按不連續(xù)進位――連續(xù)進位、不連續(xù)退位――連續(xù)退位的順序編排,現在基本不教學不連續(xù)進位和不連續(xù)退位,改革的步子更大。

  3.原來把加法驗算、減法驗算分別編排在加法和減法部分,并且驗算的方法單一(加法只能用交換加數的方法驗算,減法只能用差加減數的方法驗算),F在把加減法驗算結合編排,更突出加減法的互逆關系,并且驗算的策略更加多樣化。

  4.根據課標要求,萬以內的加減法限于三位數以內的加減。更多位數的可以用計算器計算。

  5.對于算理,不再借助直觀圖,也不再用動態(tài)的豎式計算過程來幫助學生理解。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計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

  2.使學生能結合情境進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識和能力。

  3.理解驗算的意義,會進行加減法的驗算,初步養(yǎng)成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三、編排特點

  1.結合解決實際問題教學計算。

  (1)加法:計算中國部分野生動物的種數。

  (2)減法:云南旅游。

 。3)加減法驗算:購物。

  2.加強估算。

  加法和減法都是先估算再精確計算。

  3.體現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1)計算500-185時體現算法多樣化。

 。2)加減法驗算策略的多樣性。

 。3)加減法的法則歸納不再給出現成的結論,而是讓學生討論得出。

  4.讓學生運用遷移類推能力進行計算。

  *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不進位加、不退位減不單獨出現例題。

  *三位數加三位數,和是四位數的情況也不單獨出例題,只在練習中出現。

  *三位數減三位數,被減數中間有0的計算過程,讓學生利用前面的計算方法自己完成。

  四、具體編排

 。ㄒ唬┘臃

  1.主題圖

  (1)通過四類動物全球已知種數、中國特有種數、瀕危和受威脅種數的統(tǒng)計,一方面為后面的計算問題提供信息,另一方面對學生進行環(huán)境教育。

 。2)等學生學會后面的計算方法后,可以回過頭來讓學生選擇這個統(tǒng)計表中的信息,再提出一些問題進行計算,充分利用主題圖。

  2.例1(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連續(xù)進位加,和超過100)

 。1)從主題圖中提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計算方法。

  (2)對于筆算加法的注意事項與進位的思想和技巧,學生已經掌握,這兒主要是讓學生利用遷移類推來學習連續(xù)進位加,并為后面的三位數加三位數連續(xù)進位加奠定基礎。

  (3)不再借助直觀圖幫助學生理解算理。

  3.例2(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連續(xù)進位加)

  (1)題材仍是從主題圖中抽取出來的。

  (2)先估算后精確計算,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培養(yǎng)判斷結果合理性的習慣和能力。

 。3)把例2的連續(xù)進位加的原理類推到三位數加三位數,加以一般化(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的體現。

  4.P18“做一做”

  最后一題是三次連續(xù)進位加,和超過1000,要求學生運用遷移類推進行計算。

  5.練習五

  有各種形式的計算,從加數的位數來說,有三位數加兩位數的,也有三位數加三位數的,從進位的次數來說,有不進位的,有一次進位的,兩次、三次連續(xù)進位的。從形式來講,有單純計算的,也有結合實際問題計算的,還有改錯題。

  第9題,體現了很大的開放性。如果不考慮路程只考慮路線,可以采用多種走法,然后再根據路程選擇最近的路線。要使整個路線最短,就要每段局部路線最短,其中,從家到郵局,從郵局到書店都只有一條路線,而從書店到超市的兩種走法中,回到郵局再去超市的走法更近,從超市回家的路線中,不經過學校的走法是最短的。在比較兩條路線的路程長短時,可以讓學生根據實際需要采取估算的策略,如要比較75+329和440的大小,可以用80+330估算,要比較410+125與510的大小,只要想410+100=510即可。

  (二)減法

  1.例1(一般的三位數減三位數的連續(xù)退位減)

 。1)借助于云南之游的情境,一方面,為自然地從實際生活中提出數學問題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另一方面,也為學生提供了一定的學習地理知識的機會。如,昆明的標志性旅游景點是石林、大理是三塔、麗江是玉龍雪山。教師在教學時也可以向學生介紹這方面的知識。

 。2)三個插圖體現了不同的層次。第一個圖中給出三個城市的相對位置及昆明到大理、昆明到麗江的路程,第二個圖給出故事的具體情境,這是不涉及到時間、速度的最簡單的行程問題,給出了出發(fā)點、終點、此刻位置、相對距離等要素,很自然地提出問題。第三個圖是一個線段圖,是把實際問題數學化的一種方式。從這個圖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各種條件(如行走的方向、昆明到大理和麗江的路程、求的是什么,等等。)

 。3)也是先估算再精確計算。教材上只是給出一種估算的策略,實際教學中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估算策略,如520-150。

 。4)筆算的詳細過程教材沒有給出,而是讓學生運用以前學過的退位減法知識,通過小組討論來進行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5)和加法一樣,教材上也沒有借助直觀的操作和動態(tài)的退位過程圖來幫助理解算理。

  2.P23“做一做”

  可以提出各種問題,加法和減法都可以。

  3.例2(被減數十位是0的連續(xù)退位減)

 。1)在例1的基礎上改變數據。

 。2)教材上只列出豎式,具體計算讓學生自己完成,編排意圖同前,都是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自行解決計算問題。

  4.例3(被減數是整百數的連續(xù)退位減)

  在這兒,教學的重點不是連續(xù)退位減的計算方法,由于學生已經具備了被減數中間有0的連續(xù)退位減的技巧,在這兒不作重點講解。重點是體現算法多樣化的思想,教材上提供了三種不同的算法,并鼓勵學生想出更多的算法。

  5.練習六

  編入了連減、加減混合的題目,如第2、3題。

  第6題,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要考慮三個點相對位置的不同可能情況,根據小明家、小紅家在學校的同側或異側,可以分別列出減法和加法算式。

【三年級數學教案:《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教案】相關文章: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11-03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09-16

《萬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教案03-06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15篇02-26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教案07-21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教案03-08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學反思12-01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學反思07-12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