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活動教案(推薦)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實踐活動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實踐活動教案1
一、活動目標: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體驗事件發(fā)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2.使學生學會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
3.使學生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進行比較。
三、活動過程:
以連環(huán)畫的形式來展示活動的過程。
(一)示范游戲
1.體驗確定現象與不確定現象,列舉所有可能的結果。(運用組合的知識,判斷哪些和不可能出現,哪些和可能出現。)
2.教師提出游戲規(guī)則,學生猜想結果。11個可能結果中教師選5個,學生選6個,學生錯誤地認為贏的可能性比教師大。
3.開始游戲。學生總是輸,產生認知沖突,從而引起進一步探索的欲望。
(二)小組內游戲,探索結論。
通過小組內游戲的方式,進行實驗,利用統計的方式呈現實驗的'結果,初步探索教師總能贏的原因。要引導學生在實驗的結果中尋找統計學上的規(guī)律。
(三)理論驗證
通過組合的理論來驗證實驗的結果?梢杂貌煌姆绞絹磉M行組合,讓學生探討每個和所包含的組合情況的多少與這個和出現的次數之間的關系。
四、師生共同小結本次活動。
本次活動通過讓學生猜想、實驗、驗證等過程,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自主探索,解決問題,既發(fā)展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實踐活動教案2
今年5月17日是第二十五次全國助殘日。為開展好第二十五個助殘日活動,壽光市人民政府和教育局專門為此下發(fā)了通知文件,為了貫徹落實上級有關通知精神,特制定我校第二十五次全國助殘日活動方案:
一、活動主題: 關心幫助殘疾人,實現美好中國夢
二、活動宗旨:
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扶弱助殘的傳統美德,逐步形成全社會都來理解、關心、 幫助殘疾人的良好氛圍,營造扶殘助殘的社會風尚;增強殘疾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信念,促進特教事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三、活動安排:
(一) 開展有針對性、有深度、有影響力的宣傳報道,加強人道主義思想的宣傳教育,并通過多種形式支持特教學校的教學活動,為殘疾人接受教育創(chuàng)造條件。
1.以開展“全國助殘日”活動為契機,緊緊圍繞活動主題,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廣播、板報、宣傳欄、橫幅、標語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政府為幫扶貧困殘疾人和保障殘疾人基本生活而采取的積極政策和有力措施,深入報道扶殘助殘先進集體與個人的動人事跡,引導學生進一步關注、關心殘疾人,積極營造有利于殘疾人事業(yè)發(fā)展的.良好社會環(huán)境。
2.進行一次國旗下講話。在助殘日前以全國助殘日為主題進行一次國旗下講話,號召全體師生積極參加助殘活動。
3.召開一次主題班會。以班級為單位組織一次以“全國助殘日”為主題的班會,內容可以為介紹全國助殘日的由來和意義,或以“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我身邊的殘疾人故事”等為主題,讓學生更多地了解殘疾人、關心殘疾人、幫助殘疾人。
(二) 突出主題,采取有效措施,關心幫助殘疾人。
1.通過倡議書的形式,廣泛發(fā)動,積極開展“關心幫助殘疾人,實現美好中國夢”助學活動,鼓勵和動員全班師生積極參與。對身邊的殘疾人,不歧視,不躲避,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兄弟姐妹,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通過書信交往,節(jié)假日看望等活動,與他們交朋友,溫暖他們孤寂的心靈。
2.要加強對“愛心助殘”活動的領導,廣泛宣傳情系殘疾兒童、奉獻一份愛心、幫扶殘疾人的重要意義。本著自愿的原則,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激發(fā)廣大師生員工參與“愛心助殘”活動的熱情,切實做好助殘工作。
3.開展與貧困殘疾學生“結對幫扶”活動;學校組織志愿者助殘活動,將助殘活動納入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之中,統籌安排,致力于為殘疾人多做好事,多辦實事,著力推動助殘工作深入有效地開展下去。
3.幫助一位身邊的殘疾人。以班級為單位,在助殘日前后動員學生深入了解身邊的殘疾人的人生經歷、生活境況,為他們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
(三)結合“助殘日”活動開展情況,評選一批“愛心助殘”先進個人。
四、有關要求:
1.提高認識。全體師生要深入領會上級文件精神,積極參加助殘日相關活動,培育愛心,促進成長,打造“愛心如皋”、“愛心校園”。
2.加強組織。各處室、班級對照上級文件要求認真組織落實,要精心設計和組織好相關活動,通過活動真正起到育人作用;顒咏Y束后,相關部門和班級要及時將活動成果記入教師業(yè)務檔案和學生成長檔案。
3.強化宣傳。在活動中,各處室、各班級要善于發(fā)現典型、樹立典型、表彰典型。通過各種新聞媒體廣泛宣傳,爭取社會廣泛關注和大力支持。
實踐活動教案3
一、活動背景
中國的茶文化有著豐富的內涵和外延,有關茶葉的神話傳說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神農嘗百草和后來各個歷史時期有關茶葉美麗的傳說,這些無一不滲透著中華民族對茶葉的特殊情感。
常言道:喝茶治百病,防癌又美容;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近些年來,國內外學者對飲茶與人類健康的關系十分關注,F已知茶葉中含有450多種化學物質,如生物堿、茶單寧、芳香物質、維生素、茶多糖等等。飲茶可以補充人體必需的一些微量元素,對人體某些疾病也有防治作用。經研究表明,飲茶可降低人體血液粘稠度,防止血栓形成,減少毛細管的通透性和脆性以及降低血清膽固醇和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并有抗衰老和增強免疫力的功效。多喝茶水可以使人興奮,有強心、利尿、收斂、殺菌、消炎等作用,長期喝茶水,能消除疲勞、增強記憶力,等等。
恩施州利川市**鄉(xiāng)位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華中天然植物園——星斗山北麓。鄉(xiāng)境奇峰羅列,群山綿亙,清流激蕩,海拔680—1751米,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年均氣溫14.4℃,年均降雨量1441.6毫米。土壤肥沃,陽光充足,氣候條件優(yōu)越。連接318、209國道的248省道貫穿全境,上通巴蜀,下連湘粵。全鄉(xiāng)人口3.8萬人,國土面積328.5平方千米,茶園面積5.4萬畝,茶葉年產量8.5萬擔,產值7100萬元,年人均茶葉收入1800元。
**鄉(xiāng)茶葉生產歷史悠久,是宜紅茶的主要產區(qū)之一,是恩施州第二大茶葉產區(qū),被湖北省農業(yè)廳授予“十大茶葉名鄉(xiāng)名鎮(zhèn)”和“生態(tài)農業(yè)基地”稱號。
這生態(tài)的家園,這可觀的收入,可以使人生活高枕無憂?蛇@茶葉是吃喝入口的東西,人們在茶葉生產過程中還有許多欠缺,特別是衛(wèi)生問題。
二、活動目標
1、讓學生了解我國歷史悠久的茶文化知識,懂得家鄉(xiāng)“生態(tài)茶園”的優(yōu)勢,爭當“生態(tài)茶園”小衛(wèi)士。
2、通過學生的影響,讓廣大群眾愛茶、種茶、制茶、經營茶、研究茶,以茶致富,以茶為榮。
3、讓學生體驗生活、熱愛生活,在生活中體驗美、發(fā)現美、追求美、創(chuàng)造美。
4、讓學生學會收集、分析、處理信息,在科技教育活動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在科技教育活動中增長見識、磨練意志。
5、培養(yǎng)學生關注社會,服務民眾的意識。
三、活動實施
。ㄒ唬┗顒訙蕚
1、提供背景知識,創(chuàng)設情景,給學生上一節(jié)圖文并茂的有關我國悠久歷史茶文化的課,讓學生對茶有所了解,生成濃厚的活動興趣。
2、教給學生科技活動的`方法,讓他們學會上網查詢資料、收集整理信息,學會同伴合作,學會尋求專業(yè)引領。
3、組織學生討論制定調查內容、方式、時間、地點、規(guī)模以及相關的物質準備,做好調查研究的準備,。
。ǘ┗顒臃桨
1、組織領導:
組 長:胡*勇 **小學校長
指導教師:吳*芳 **小學少先隊大隊輔導員
技術專家:胡*雄 **鄉(xiāng)特產服務站站長
活動顧問:向*舉 **中心學校政工干事
2、活動對象:
**小學少先隊大隊部全體成員、403班全體同學。
3、活動時間:
20xx年9月至11月。
4、預期成果:
⑴喜愛寫作的同學能以茶為題呤詩作對寫文章。
⑵喜愛書畫的同學能以茶為題揮毫潑墨照照片。
⑶愛好文學的同學可以制作手抄報。
、仁煜る娔X的同學可以制作演示文稿。
、赡芨枭莆璧耐瑢W可以舉辦一場主題晚會。
⑹組織宣傳小分隊到街頭義務宣傳,向村民贈送相關資料,喚起茶農茶葉生產過程的衛(wèi)生意識。
⑺將整理出來的資料匯總,寫出調查報告,將調查報告演示文稿放到主題網站上。
、虒懗沙h書上交有關部門。
。ㄈ⒒顒訉嵤
第一階段:走近“生態(tài)茶園”(活動時間:4個周)
1、確立主題(上一節(jié)“茶情”教育課)。
2、組成活動小組。
。1)資料搜集小組:一部分同學在圖書室查閱有關茶葉悠久歷史的文化知識資料,了解茶葉與人類密切的關系。另一部分同學通過網絡查閱“生態(tài)茶園”的相關知識,了解家鄉(xiāng)“生態(tài)茶園”建設的情況。
(2)采訪小組:
、賳挝徊稍L小組:以農技站、村委會為主要采訪對象。
、诮诸^采訪小組:以“茶販子”為主要采訪對象。
、鄞迕癫稍L小組:以茶農為主要采訪對象。
、芄S采訪小組:以茶葉加工企業(yè)為主要采訪對象。
3、編制小組分工表。
說明:“采訪內容”以茶葉衛(wèi)生生產過程為主。
4、聘請小組指導教師。
⑴制作聘書,準備紅領巾。
、茷橹笇Ы處燁C發(fā)聘書,佩戴紅領巾。
5、制定小組活動計劃。
、怕犎≈笇Ы處煹囊庖,進一步明確組內分工。
⑵和指導教師制定活動計劃書。
6、分頭行動,開展調查。
第二階段:走進“生態(tài)茶園”(活動時間:4個周)
1、交流調查采訪情況,初步整理成調查報告。
2、帶領學生到茶園參觀,體驗采茶的樂趣,通過文字、照片、錄像、繪畫等形式進行記錄。
3、帶領學生到茶葉加工廠和茶農家參觀茶葉加工過程,了解茶葉加工的流程,通過文字、照片、錄像、繪畫等形式進行記錄。
4、征集活動成果(文字、照片、錄像、繪畫、歌舞、相聲、小品、電腦演示文稿等形式)
第三階段:共建“生態(tài)茶園”(活動時間:2個周)
1、召開一次成果匯報會(以大隊活動的形式邀請全校師生參加)。
2、組織街頭義務宣傳,向群眾贈送宣傳資料。
3、將整理出來的資料進行匯總,制作一個主題網站,將相關資料放到網站上。
4、寫出倡議書上交有關部門。
第四階段:關注“生態(tài)茶園”(活動時間:2個周)
1、制作回訪調查表。
2、對第一階段的采訪對象進行回訪。
3、制作回訪演示文稿,并將其放在主題網站上。
4、通過媒體對此次主題教育活動進行宣傳報道。
四、活動總結
收集活動成果,進行活動反思,聽取專家建議。
實踐活動教案4
教學目標:
1、通過實踐活動幫助學生體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感受生活中有許多問題可以用數學方法解決,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經驗,學習與他人合作交流,積累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2、通過解決實際問題,更好地掌握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教學重點: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經驗
教學難點: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或多媒體,小黑板
教學過程自我加減
一、導入新課。
假日里同學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小隊活動,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出示書中58、59頁圖)(板書課題:假日小隊)
二、新授。
1、看圖說一說在這個假日里同學們開展了哪些活動?
(表演、拍照、澆樹、收廢電池等。)
2、從圖中數一數唱歌的有多少人?伴奏的有多少人?根據這兩個條件你能提出用加法算的問題嗎?還能提出用減法算的問題嗎?書中提出了什么問題?你會解答嗎?
。▽W生解答,集體交流時說說解題思路。)
提問:剛才我們看到的這個節(jié)目是今天假日活動的第幾個節(jié)目?在它后面還有幾個節(jié)目?求一共有多少個節(jié)目該怎樣算?為什么?
(學生解答,集體交流時說說解題思路。)
3、老師手指“照相處”提問:這邊的.同學在干什么?你知道一卷膠卷有多少張嗎,他們已經照了多少張?還有多少個小朋友沒有照?剩下的膠卷夠其余每人照一張嗎,為什么?
。▽W生解答,集體交癟時說說解題思路。)
4、老師手指“澆水處”提問:這邊的同學在干什么?他們倆一共要澆多少棵樹?還有多少棵小樹苗沒有澆;求已經澆了多少棵,該怎樣算?為什么?
。▽W生解答,集體交流時說說解題思路。)
5、讓我們再去看一看收廢電池這一組的同學今天收獲怎樣?說說她們各收了多少節(jié)電池?根據這三個條件,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分小組討論,集體交流、匯報討論結果。
。ㄕl收得最多?最多的比最少的多收多少節(jié)?三人一共收多少節(jié)?等等。)
教學過程自我加減
6、你們開展過假日小隊的活動嗎?你能解決活動中的哪些實際問題?
分小組討論,集體交流,匯報討論結果。
三、師生共同談收獲。
四、小結。
“愉快的假日小隊”活動即將結束,同學們真是收獲不少,希望下次假日活動再見。
第八課時作業(yè)設計。
1、一年級同學有32人,其中有10人去參觀片展覽,還有多少同學沒有去?
2、學校體育組有40人,合唱隊有58人,美術組有20人。
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五、板書設計:
假日小隊
六、教學反思
實踐活動教案5
教學準備:
不同規(guī)格不同顏色的紙若干張。
教學流程預設:
一、導入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出示折紙作品展覽,大家覺得這些折紙作品怎么樣?看完這些作品你有什么想法?你想知道些什么?
2、學生邊看邊思考問題,學生談一談參觀后的感想。
二、實踐
(一)提出問題,動手實踐
1、以小組為單位研究同學們提出的問題,設計折紙作品。
2、以小組為單位選擇對稱圖形的折紙圖案,共同尋找對稱圖形折紙規(guī)律。
3、自己動手折紙,在折的過程中互相研究共同尋找規(guī)律。
。ǘ┏晒故九c評價
1、以小組為單位選1—2個問題向全體同學匯報。
2、向全班同學展示自己的`優(yōu)秀作品,并簡單說說自己的設計思路。
3、小組進行互評,師生互評。
三、總結與交流
1、今天的收獲是什么?。
2、通過今天的活動你們對《折紙》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如果你有興趣還可以利用網絡資源收集資料,繼續(xù)研究探討。
第二課時:打繩結
活動目標:
1、讓學生認識到繩結是勞動人民是勞動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摸索和總結出來的非常實用的勞動本領之一。
2、教會學生掌握幾種常用的繩結法。
教學重難點:
教會學生掌握幾種常用的繩結法。
實踐活動教案6
一、教育活動的目標。
知識目標:學生通過研究,了解如何站起來紙張,探索影響紙張站起來穩(wěn)定的因素,了解生活中其他物品的穩(wěn)定性和這些因素的關系。
能力目標:在比較實驗中養(yǎng)成學生觀察和傾聽的習慣。在研究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可以用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在生活中應用的能力。
過程和方法:本次活動通過三次淺入深的實驗,使學生熟練掌握實驗的操作步驟,充分考慮各種因素的影響,合理設計比較實驗,驗證自己的推測是否正確。
感情、態(tài)度、價值觀:在活動中,學生用實驗法、比較法等科學方法確立問題的觀念,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團結合作的意識、嚴格的科學態(tài)度和不斷探索的精神。
三、教育準備。
教師準備:教材、連接線的紙、大小相同的紙、高度不同的紙、重量不同的.紙、底面積不同的紙、風扇。
學生準備:剪刀,尺子。
四、教育流程。
1.創(chuàng)建情景,確定主題。
教師從小游戲引進本課。有趣的現象是連接線條的紙站在桌子上,引起學生對紙的興趣。然后,用普通的紙重復實驗,結果完全不同,引進課題站起來。
2、發(fā)現問題,自主探索。
(1)讓紙站起來。
揭開課題后,首先教師提出了讓紙站起來的要求。學生根據要求進行活動,想盡一切辦法站在桌子上。教師把比較有特色的作品放在講臺上,讓同學們想想。這樣的平面紙是怎么站起來的?改變紙的形狀,可以讓紙站起來。這種方法。
(2)使紙站得更穩(wěn)定。
①紙站更穩(wěn)定與形狀有關。
教師根據上一個實驗內容提出了更難的要求?凑l想的方法能使紙站更穩(wěn)定,為什么要這樣做?的雙曲馀弦值。’的雙曲馀弦值。學生完成作品后,首先在組內進行第一次選拔,每組推薦一個作品在班上展示。
接下來,讓同學們猜猜,哪部作品站得更穩(wěn)?為什么?這時,學生提出的意見是自己的推測,引導學生討論如何用科學的方法證明。之后,學生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方法,在不斷的疑問和完善中,總結了實驗步驟。各組派的代表按照實驗程序驗證推薦的作品,得出結論-紙站更加穩(wěn)定與形狀有關。
、诩堈靖(wěn)定與高度、重量、底面積有關。
學生推測紙站更穩(wěn)定與什么因素有關?總結為高度、重量、底面積三個要素。各組選擇研究內容,以前的方法驗證。各組展示驗證過程,揭示結論,穩(wěn)定紙張。
因素有形狀、重量、高度、底面積。
、墼谏钪械膽
結合讓紙“站”穩(wěn)的四個因素,聯想到生活中的其它物品。教師首先講述自己遇到一個問題!扒安痪梦覄倓偘峒,為了裝飾房間,買了一個漂亮的花瓶,還有一些富貴竹。誰知,我把竹子插到花瓶里的時候,花瓶總是東倒西歪的站不住!睂W生針對這一具體問題,提出解決的方法。
教師出示生活中的其它物品,請學生觀察“這些物品通過改變什么因素達到穩(wěn)定的目的?”學生列舉生活中類似的例子。
五、活動延伸
學生通過本次活動了解形狀、高度、重量、底面積這四個方面不但是影響紙“站”穩(wěn)的因素,而且也影響著其它物品的穩(wěn)定性。通過改變其中任何一個因素都可以達到更穩(wěn)定的目的,從而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讓學生能夠將學到的知識應用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實踐活動教案7
一、活動目的
1.通過民間采風活動,了解農村民間文化,拓寬文化視野,提高人文素養(yǎng)。
2.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和探究意識,同時提高合作意識和社會交往能力。
3.在語文學習活動中,運用美術、音樂、勞技、計算機等多學科知識收集整理民間文化,批判繼承民間文化,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
二、參加人員
五年級6班全體學生。全班共分四組,組長別自定
三、實施過程
(一)前期準備:
1、課堂上老師向學生介紹一些民風民俗民間文化,啟發(fā)學生對民風民俗以及民間文化藝術產生興趣。
2、分組合作:可以分為民間故事收集整理小組、諺語警句格言歸納小組、民間剪紙藝術欣賞小組、風土鄉(xiāng)情攝制小組等,并要求各小組根據采風的內容的不同,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準備相應的設備,對可能遇到的困難作好充分的準備。
3、各小組分頭利用課余時間走村串巷到民間采風,并做好相關記錄。
4、民間故事收集小組將收集整理出來的優(yōu)秀民間故事制作成手抄報,諺語警句格言歸納小組將采集的諺語警句歸類編輯制作成電子演示文稿,民間剪紙藝術欣賞小組制作成果展示版,風土鄉(xiāng)情小組拍攝制作“李萬鄉(xiāng)村風情”錄相片。
(二)成果展示:
主持人導入:近期,我們走村串巷,流連于鄉(xiāng)村的田野風光,穿行于古老而優(yōu)秀的民間文化之中,開展了“民間采風”綜合性語文學習活動。今天,各個小隊來進行成果展示和活動匯報。
1.妙手加工,獨放異彩
由民間故事收集小組介紹收集整理“李萬鄉(xiāng)村民間故事”的情況。
小主編(學生a): 介紹小隊組建過程、收集整理及制作手抄報的整個過程。
小編輯(學生b):給大家講二至三個自己收集整理的優(yōu)秀的民間故事。
小美編(學生c): 介紹手抄報整體設計及藝術加工。
小主編(學生d):介紹收集民間故事的經驗和感受。每篇習作都各有特色,各有魅力,由此可以看出同學們不同的審美觀和創(chuàng)造性。古老的傳說,經過我們的妙手加工,煥發(fā)了時代的色彩。
2、諺語警句,寓理其中
由“諺語警句”小組匯報收集“諺語警句格言”制作電子演示文稿情況。
學生:我們實地考察,我們網上搜索。
組長介紹收集資料的方法、組員簡要匯報各自收集的內容以及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諺語警句或采集中最感動的一件事;全組制定電子演示文稿,展示制作成員。
3、剪刀生花,美化生活
民間剪紙藝術欣賞組出示成果展示版,并當場演示簡單的剪紙工藝。
剪紙在民間的流行,往往伴隨著生辰、婚嫁、喜慶節(jié)日和日常生活。屋里院內都要進行裝飾,窗戶上貼得花蓬蓬、門畫楹聯紅彤彤,色鮮花艷,迎風飄拂的五彩門箋更增加了節(jié)日的氣氛。
4、鄉(xiāng)村風情,樂而忘返
鄉(xiāng)村風情小組介紹“李萬鄉(xiāng)村風情”錄相片的制作情況。
小制片人(學生A): 介紹小隊組建過程及外景拍攝活動情況。
小攝影師(學生B): 播放中解說自拍的李萬風光景點錄相“李萬鄉(xiāng)村風情”。
小導游(學生C): 出示展板 ; 介紹展板上的景點照片及特點。
焦作山水美不勝收,云臺山水天下獨絕。焦作近幾年的山水旅游讓這座古老又年輕的城市變得更靚更麗,也讓焦作人的生活更美更甜。不必說奇妙無比的.神農山,美侖美奐的青天河;不必說奇絕險峻的青龍峽谷,也不必說走向世界的云臺山水……來到泉州,領略一番這里的鄉(xiāng)村風情,也會讓你流戀忘返。
在創(chuàng)建山水旅游城市中,借助她特有地理和區(qū)位優(yōu)勢,似乎一夜之間變成了江南水鄉(xiāng)。這時有魚米水鄉(xiāng)的陣陣蛙鳴,也有碧波萬頃映日荷塘,陶淵明筆下的良田美池在這里不再是幻想,飄然欲仙的花之君子更讓心馳神往,一個又一個美麗而古老的傳說故事久久難以忘懷……
主持人:走出三味書屋,來到生活的百草園,我們發(fā)現,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是一棵永遠不老的常青樹,這棵樹上有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化精華,這棵常青樹也需要我們不斷地時代之水去澆灌……
有關資料: 1、泉州民間故事手抄小報;
2、民間剪紙作品圖片;
3、“諺語警句”電子演示文稿;
4、“泉州風情”錄相照片。
活動收獲
學生感悟1:我發(fā)現,我成功,我創(chuàng)造,我快樂
第一次感受到我們生活中充滿了這么多的文化和藝術,第一次感到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如此美麗,想想靈泉陂那位須發(fā)皆白的老人仍聲如洪鐘地給我們講述靈泉的傳說,靈泉寺的來歷,靈泉寺蘊育的歷史和文化,真讓人感動。再想想,我們?yōu)榱俗屵@個美麗的故事,我們幾易其稿,將故事講給父母聽,講給老人聽,直到人人滿意為止。我們編印的手抄報獲得全校師生的認可,其間流下了多少心血和淚水,只有我們自己知道。(史娟)
學生感悟2:凝聚產生力量,團結誕生興旺
看到中央電視臺一個個精彩的節(jié)目,總幻想將來自己也能走進中央電視臺。這次我們拍攝的10分鐘的鏡頭,10個人整整用了兩周時間,其間矛盾、困惑、淚水,真的是愛恨交織。制作電視節(jié)目,最重要的是合作,難怪中央電視臺經常播放這個廣告:凝聚產生力量,團結誕生興旺。(張豆)
收獲3:采風如同蜜蜂釀蜜,不僅要付出辛勞,而且要付出智慧。工作是辛苦的,同時又是快樂的。
收獲4:整理材料不僅訓練表達力,還培養(yǎng)了想象力;
收獲5:蘊于生活中的美要我們親自去挖掘。
師手記:
一、課前引導
泉州的民間文化的蘊藏量是很豐富的,許許多多的山嶺、河流、古建筑、歷史人物都附著美妙的傳說,飽經風霜的老人普普通通的話語里卻蘊含著深奧的人生哲理……千百年來,那美麗的田園風光一直為文人所稱頌,民風民俗鄉(xiāng)音鄉(xiāng)情是歷代不朽的絕唱;那些優(yōu)美的民間傳說在人民群眾中廣泛流傳,那些閃爍著智慧光茫的諺語警句經久不衰,今天,讓我們這些土生土長農家子弟繼承和發(fā)揚這些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讓我們一起到民間去采風。
二、實施指導
通過課前引導激發(fā)學生興趣之后,學生能自主結合然后制定出一個切實可行的采風計劃是取得這次語文綜合性學習成功的關鍵。教師可以給出學生一些范例,或讓學生學生上網查閱有關資料,指導每一個小組都制定出一個詳細、周密、針對性強而又有創(chuàng)意的采風計劃。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分組分類指導?梢灾攸c指導民間故事收集整理小組的學生強化耳聽心記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材料的分析判斷能力。有的學生可能會遇到這種情況:民間故事聽起來津津有味,寫出的卻干癟枯燥。這時要引導學生合理布局謀篇、選詞造句,讓學生展開聯想的雙翅,作出合乎情理的想象,進行藝術再創(chuàng)造。
諺語警句格言難于收集,教師和學生一起不厭其煩、不恥下問地探訪“能人”可以激勵學生克服畏難情緒,避免半途而廢。真正從藝術的角度鑒賞剪紙藝術,可能一時學生無從下手。引導學生歸類、比較后學生會豁然開朗。攝制小組最吸人注目,難度也最大。他們按計劃跑了整整兩天,拍了很多鏡頭,回去一看,卻無從下手,結果一切又從頭作起。家用攝像機無法剪裁,必須周密地計劃好攝制的每一個景點、路線、角度、時間,然后再配上恰當的解說。
三、課后感悟
民間采風活動實現了綜合性學習生活化的目標。學生或獨立整理一個美麗的傳說,或合作編輯一張小報,從被動走向了主動,由個體轉向了合作,其他課程相互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緊密結合。
實踐活動教案8
教學目標:
1、能夠把自己介紹的產品說明書中的一兩個方面的內容寫清楚。
2、培養(yǎng)學生自己評改習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把介紹的內容寫清楚。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評改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大家按照上節(jié)課介紹的.產品說明書,下面把它寫下來把,能把其中的一兩個方面寫清楚就可以了,注意語句的完整、通順。
二、寫作。
三、評改。
1、指名讀一讀自己的習作,自己發(fā)表見解。
2、全班同學幫助修改。
3、獨立修改。
四、作業(yè):向自己的家人介紹自己寫的說明書。
1、個別省說說查字典的步驟。
2、小組訂正。
3、根據個人情況小組進行比賽形式,鼓勵多組詞。
。1)邊讀邊畫出使用說明書的幾個方面。
。2)把你畫的和同組共同分享。
。3)全班交流。
4、分組介紹,分類匯報。
5、默讀、思考、討論。
6、小組內練習說然后每組選出一名推銷員介紹自己的產品。
實踐活動教案9
活動背景
1. 中秋節(jié),農歷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又稱秋節(jié),仲秋節(jié),八月節(jié)。中秋節(jié)又稱團圓節(jié),由家人團聚,團圓,和睦相處,達到社會和睦,民族團結,國家統一!昂I仙髟,天涯共此時”月圓之日,又是親人團聚,團圓之時。自古以來,團結,團聚,慶豐收,就是中秋節(jié)的主題
2. 活動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了解中國傳統節(jié)日中秋節(jié)的由來以及民間習俗紀念的內涵。了解中華民族的節(jié)日文化習俗,能對節(jié)日形成一個正確的`認識
2. 過程與方法
初步引導學生學會有目的的搜集材料,整理材料,分析材料
通過查閱書籍,報刊以及網絡等資料了解并解決問題
能使用多種方式獲取資料,合理整理資料,對資料進行歸類
3.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通過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識,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通過與同學的合作交流,養(yǎng)成良好的口語交際能立于主動學習的能動性
通過動手做月餅提高勞動技能與操作能力,體驗成功的樂趣
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發(fā)團結互助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感
了解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和寶貴的財富
活動實施
1, 實施時間:20xx年2月--------4月
2, 實施方法:一,利用網絡,電視,書籍等獲取信息
二,調查訪問,開展調查研究
三,親自動手實驗,學習做月餅
3, 實施過程
第一階段:啟動階段
從已知到未知,激發(fā)探究興趣
1, 談話確定總課題和分課題
(1) 從古詩《靜夜思-----李白》及有關中秋節(jié)幻燈片引出節(jié)日,展開討論,激發(fā)學生深入調查的興趣。
(2) 引導學生在討論中確定調查內容產生子課題。
(3) 把學生提出的問題寫在黑板上,引導學生歸納問題,篩選可行性的問題并形成調查課題: 總課題:子課題:1. 節(jié)日來歷2. 節(jié)日習俗3節(jié)日故事4節(jié)日詩詞5節(jié)日食品6節(jié)日物品
2. 建立課題小組,設計小課題研究方案
(1)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等自由組合成研究小隊,確定各小組組名,分6個小組調查
(2)以小組為單位,初步討論,設計子課題的活動方案
3. 交流課題方案,指導完善
實踐活動教案10
教學目標
1.通過大家來鍛煉這一生活情境,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從生活中來,能提出相關的問題并解決.
2.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觀察能力和思考問題的能力.
3.通過情境教學,激發(fā)學生的數學興趣.
教學重點
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從生活中來,能提出相關的問題并解決.
教學難點
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從生活中來,能提出相關的問題并解決.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
(一)談話引入
下個星期,有代表團來參觀我們學校,哪位同學想當小小解說員,帶領客人們參觀我們美麗的校園?
。ǘ┏鍪緢D片:學校平面示意圖
教師提問:
1.如果你是解說員,你都想給大家介紹學校的什么地方?
2.在這些地方,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3.你們提出了這么多的數學問題,很多問題是關于操場的,大家都喜歡到操場上活動.
你最喜歡哪種活動?
二、活動二
(一)出示圖片:大家來鍛煉
1.分組學習
觀察圖:圖上都有誰?在干什么?
2.獨立填空.
3.匯報交流:說一說你是怎么填的?
。1)這里有5棵樹.
(2)有(10)名隊員參加足球比賽.
。3)這里有(3)排樹.
。4)有三個人跳繩,又來了一個小朋友,一共有4人.(3+1=4)
。ǘ┓纸M討論研究:根據圖中的內容還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問題:
1.一共有幾棵樹?(5+10=15)
2.一共有幾盆花?(3+4+3=10)
3.跳繩的和跑步的一共有幾人?(3+10=13)
4.踢足球的比做操的.多幾人?(10-4=6)
5.爬鐵架子的比跑步的少幾人?(10-3=7)
6.做操的比跳繩的多幾人?(4-3=1)
7.共有10人跑步,有4個女孩,有幾個男孩?(10-4=6)
…
三、小組活動
上體育課時,分小組到校園里走一走、看一看,想想能夠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和其他組交流。
實踐活動教案11
教學目標:復習本單元學過的生字,增加學生的詞匯量。學習給熟字加上一部分帶出新字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結合語境理解字義的能力。使學生體會表達方法,學習欣賞好詞佳句,培養(yǎng)語感。
教學重點:復習生字,積累詞匯
教學難點:用詞語造句,體會字義
查閱資料:字典
教學具準備:投影
教學課時數:2
第1課時
教學目標:復習本單元學過的生字,增加學生的詞匯量。學習給熟字加上一部分帶出新字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結合語境理解字義的`能力
讓學生獨力完成,教師適時地給予指導。
一.給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組成本單元學過的生字,再組成詞語。
1.自己試著做一做。
2.全班交流。
3.脫離本單元的限制,看看還能組成哪些字?
二.給下面句子中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把序號寫在括號里。
1.自己做,可以兩個人商量。
2.全班訂正。
三.照樣子組詞語,然后選擇一個造句。
1.自己做,小組內交流。
2.小組派代表匯報。
四.有感情地讀一讀,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1.自己先讀一讀。
2.指名有感情地讀,其他學生閉眼想像。
3.說說自己的感受。
4.摩仿例句,造一個排比句。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通過查字典、默讀等形式讀短文,根據問題會思考尋找答案,提高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默讀思考能力
教學過程:
1、閱讀短文,
2、按后面的要求做。
3、閱讀短文,用字典自己解決生字,快速讀懂短文內容。
4、為什么小螞蟻的舉動被稱為壯舉?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5、想想短文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6、質疑。
7、閱讀短文感受寫法。
口語交際:介紹一個你知道的動物的趣聞。同學之間互相交流:可提問、解釋、補充、評議。
第三、四課時
教學目標: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無拘無束的寫我所想,敘我真情,開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拓展思維空間。
教學過程:
1、放一些音樂,讓學生閉上眼感受音樂所表達的意思,隨意發(fā)揮,自擬題目。
注:當學生欣賞音樂時,教師不必給學生提示,這樣更好的開拓學生思維,避免限制學生思維,寫出千一律。可多放幾首音樂,供學生自由選擇。
2、內容具體、清楚。注意表達自己的情感。
3、集體點評
4、自己修改
5、佳作欣賞(學生找出優(yōu)點)
實踐活動教案12
目標要求
1.教給學生制作賀卡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審美情趣。
2.通過寫賀詞,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溝通師生情感,激發(fā)學生對老師的尊敬和熱愛。
準備工作
1.卡紙、彩紙、剪刀、膠水、彩筆等用具。搜集精美的圖案。
2.錄音機、磁帶。
3.課前查閱有關教師節(jié)來歷和意義的資料,摘抄記錄一些有關“歌頌老師”的語句。
活動過程
1.激情導入。
。1)討論交流課前查閱的資料內容和自己摘抄的語句。
。2)同學們,有人說,教師猶如一支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有人說,教師是春蠶,吐絲去編織美麗的綢緞。老師們把一切都獻給了我們。教師節(jié)快到了,你們想準備送什么禮物給自己敬愛的老師呢?老師看誰的提議好!
。3)學生交流討論,確定贈送的禮物。
同學們,師恩難忘,我們應該用自己的雙手和誠心,自己動手制作禮物送給我們敬愛的老師們。我提議我們今天每人做一張賀卡,來作為教師節(jié)的禮物送給自己敬愛的老師,大家說好嗎?
。▽W生:好!板書:自制賀卡)
2.學做賀卡。
。1)介紹賀卡樣式的.制作方法。
。ㄍ队俺鍪纠蠋熥灾频膸讖堎R卡)
①討論:仔細觀察,這幾張賀卡包括哪些內容?
。◣熒〗Y:包括“賀卡封面”、“賀卡主題”、“賀詞內容”三部分)
、谥笇В和瑢W們,老師的這幾張賀卡,精美嗎?要想做張式樣好的賀卡,就得多花心思,仔細揣摩?梢园芽垖φ,也可以經過剪、裁、貼制作一張更為特別的賀卡。
。ń處熤v解制作的方法和步驟)
(2)學生試制賀卡(可播放音樂)。
請同學們按照老師介紹的方法,自己試著做一張賀卡。
(學生試制,老師巡視指導)
。3)設計賀卡封面。
賀卡的樣式做好了,下面我們應該給這張賀卡配上精美的封面和圖案了,請大家拿出自己收集的一些圖案,可以把它們畫上去或剪貼上去,也可以自己想象圖案,來制作賀卡的封面。
、賹W生繪制賀卡封面。
、诮處熝惨曋笇А
、弁队俺鍪緦W生做的賀卡,評價激勵。
3.學寫賀詞。
(1)比較賀詞,力求情真意切。
老師這兒有兩種賀詞,你們比一比,哪一種寫得好?
。ㄍ队俺鍪緝煞N賀詞。第一種是一些較為簡單的幾句祝賀語;第二種是一些蘊含著對教師感激和愛戴的優(yōu)美語句。)
(學生觀察討論)
。2)學生試說。
教師節(jié)快到了,你最想對自己敬愛的老師說些什么呢?
、僦该麑W生說說。
、趯W習小組互說,老師巡回指導。
。3)寫賀詞。
、賹耄捍蠹艺f的不但投入,而且都包含對老師的敬佩之情,現在就請大家把自己所說的寫下來,送給敬愛的老師!
。▽W生擬訂賀詞,教師巡回指導)
、诮涣饔懻。
·讀一讀。賀詞寫好了,誰愿意在班里面把它讀一讀?
。ㄖ该麑W生讀賀詞,教師相機指導)
·改一改。請大家按照剛才修改的方法,把自己所寫的在學習小組里相互改一改。力求寫的通順,優(yōu)美!
。▽W生交換賀詞修改,教師巡回指導)
·寫一寫。賀詞都擬訂好了,也改好了,同學們把自己的賀詞謄寫到賀卡上,記。∵@是送給老師的賀卡,字可要寫的漂亮哦!
·投影出示兩張式樣新穎、賀詞優(yōu)美的好賀卡,表揚激勵。
4.學寫信封。
。1)導入:賀卡做好了,我們如何把自己親手做的賀卡寄到老師之手呢?
。2)指導信封的填寫方式。
第一步:郵政編碼的書寫。
第二步:地址及收信人的填寫。
第三步:貼郵票。
。▽W生練習書寫信封,老師巡回指導。)
5.同學們,今天你們親手做了一張賀卡,送給你們所敬愛的老師。我想當老師們收到你們的賀卡時,一定非常的高興,為人們自豪,回家后就讓我們行動起來吧!把你們的賀卡快快寄到老師們的手中,好不好?
(學生齊說:好。
實踐活動教案13
一、教學目標:
1、理解人與自然環(huán)境的相互依存關系,了解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一些問題。
2、與他人平等地交流與合作,學習搜集、整理、分析和運用信息;嘗試合理地、有創(chuàng)意地探究生活中的問題。
3、關愛自然,確立環(huán)保意識,并愿意保護環(huán)境。
二、教學設想:
1、豐富經驗形成價值觀。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fā)展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guī)范的價值觀。
2、學生主動探究。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fā),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fā)現和解決問題。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知識自我建構,道德認知得到內化,道德情感得到培養(yǎng),道德意志得到鍛煉,道德行為得到訓練,使思想品德課教學真正走向素質教育。
3、充實教學內容,拓展教學空間。教學內容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qū)實際有機聯系起來;關注社會,充實課程內容,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教學空間不局限于學校和課堂,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獲得經驗,逐步提高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
三、活動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地球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激發(fā)環(huán)保的激情
四、教學具準備:
1、有關環(huán)境保護的書籍、報刊;
2、有關的教學媒體及資料;
3、電腦網絡。
五、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引趣激情。
1、學生在課前已了解了自己生活地區(qū)的環(huán)境狀況,引導學生分析這些狀況并感受,哪些環(huán)境你喜歡?哪些環(huán)境你不喜歡?為什么?
2、學生回答后想一想,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值得我們在這節(jié)課(板書:環(huán)境保護)的學習中來討論。
3、學生提出問題后整理這些問題。(為什么有些地方能保持優(yōu)美的環(huán)境,而某些地方卻不能保持呢?為什么環(huán)境污染會那么嚴重?社會上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不保護環(huán)境?我們國家的環(huán)境污染有多嚴重?現在國家對環(huán)境整治有哪些措施?面對這些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二)探究問題,體驗感悟。
1、四人小組討論:這些問題,我們該到哪里去尋找答案?四人小組共同分析剛才提出的問題,尋找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2、各小組探究后匯報結果,全班學生討論后達成共識。(一系列的問題需要運用一系列的方法去解決,上述這些問題,有的可以從課本中尋找答案,有的可以從課外書刊以及電腦網絡中尋找答案,有的需要去社會進行觀察、實踐、調查、訪問?)
3、學生以合作小組的方式,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探究,多方面去分析問題、探索答案,多角度尋求方法,多途徑解決問題。
(三)解決問題,明理導行。
經過合作小組的協作探究,最后在班級中匯報、反饋,解決問題,明白道理(保護環(huán)境十分重要——地球是人類的家園,破壞生態(tài)平衡會制造環(huán)境污染;人類要珍惜地球資源?我國的環(huán)境污染情況——水污染和用水的極大浪費;大氣污染嚴重;土地沙化?現在國家對環(huán)境整治的措施——農村改水、改廁;創(chuàng)建國家環(huán)境保護模范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從而指導行為(天天環(huán)保,從小事做起——隨手關閉水龍頭;不亂扔廢棄物;參加一次環(huán)境保護義務宣傳活動;節(jié)約紙張、回收廢紙?)。問題的發(fā)現和提出,經常意味著一個新領域的開辟。以問題作為突破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激發(fā)學生的道德情感,為學生的道德內化打下基礎。
實踐活動教案14
教學內容
1:籃球傳球基本動作(雙手、胸前、頭上、勾手傳球等)
2:籃球運球基本動作(高、低、體前、背后運球等)
二:教學目的
1:通過本節(jié)課學習,達到熟悉球性,使學生更加深刻了解認識籃球基本動作重要性。
2: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作和勇于拼搏的精神。
三:教學步驟
1:課堂常規(guī) (5分鐘)
(1)運球繞球場3圈 (2)游戲搶西瓜
2:傳球基本動作的講解示范練習 (重點) (14分鐘)
(1)簡介籃球來歷及比賽的基本組成部分 (附表一) (2)傳球基本動作示范
3:運球基本動作的.講解示范練習 (10分鐘)
(1)幾種基本運球動作的示范講解 (2)運球中出現各種動作與同學們分析講解練習
4:游戲--------趣味搶籃板球 (8分鐘)
(1) 培養(yǎng)同學們反應能力,移動速度
5:課堂小結
四:教學方法
1: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探索性學習
2:運用觀察法、自創(chuàng)法、突出學生學習與啟發(fā)式幫助
附表一: 傳球 (紐帶)
進攻 運球 (方式)
投籃 (唯一得分手段)
籃球比賽 搶籃板球 (進攻條件)
正面防手
防手
側面防手
夾擊防手
背面防手
實踐活動教案15
活動目的:
通過認識“0”,變變“0”,說說“0”、演演“0”、使學生從觀察中發(fā)現“0”,想象“0”,從而激發(fā)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布置學生觀察生活中圓形的事物。
2.每個學生準備3張大小不同的圓。
3.錄音帶。
4.有關頭飾。
活動過程:
1.在輕快的音樂聲中,戴著“0”頭飾的3位同學跳著優(yōu)美的舞姿走上講臺。
。1)激趣引題——認識“0”
4位同學一起問:“朋友們”你們知道我是誰嗎?
生1:你們是漢語拼音中的A、O、E的“喔”
生2:你們是我們數學中的“零“
生3:你們是英語教師的“歐“
齊唱英語歌:A、B、C、D、E、……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0”既是漢語拼音中的“喔”,又是數學中的“零”,還是英語教師的“歐”,它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名字呢,因為它是奇妙的“0”(板書課題:奇妙的“0”)
師:現在我們來作一個比賽,瞧瞧,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圓圓的?看誰說得又快又對(優(yōu)勝者獎一面紅旗)
學生回答:桌子、籃子、足球、乒乓球、太陽、桔子……
師:同學觀察得很仔細,生活中,圓圓的東西可多啦!
戴:“0”頭飾的一個同學站出來說:“不過,我們光禿禿一個圓,一點也不好看,同學們,你們能把我打扮得漂亮些嗎?
二、主動探索——變變“0”
師:現在請同學們拿出我們手中的筆和我們準備好的4個圓開始畫畫,把它們打扮得漂亮一些好不好?(動手過程中播放音樂,教師走動觀看5分鐘后)
師:同學們個個都是聰明的小畫家,想象力豐富極了,把一個個光禿禿的“0”打扮得真漂亮。
三、自主參與——說說、演演“0”
師:現在我們請小畫家們把畫介紹給大家。(分成四組,請出代表依依進行)
第一組:
生1:我在“0”上畫了十二條短線還畫了時針和分針,你們看,圓就楊了手表,它的.作用可大啦。請看小品《珍惜時間》。
師:同一年級的兩個學生,在同一所學校讀書長大后為什么A能楊為科學家,而B卻沒有成就。
生2:因為A能珍惜時間,認真學習,而B卻報著明日復明日的態(tài)度,只顧頑玩,浪費了學習的大好時光。
師:這信同學說得真好,時間對每個人來說是很富貴的,我們要珍惜時間,學習更多的知識將來為祖國的建設作貢獻。
師:看第二組把“0”變成了什么?
生1:人把零變成了乒乓球、籃球、足球,人最喜歡踢足球,我的理想是長大了當一保國家運動員,長期以來,中國足球處于低谷狀態(tài),從未入選奧運,2008年北京申奧成功,給中國足球帶來巨大機遇,能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看見中國足球的身影是我們最大的心愿,現在我一定要努力學習,強健體魄,為中國足球沖出亞洲,走向世界添磚加瓦,圓2008年的北京足球夢。
師:那第三小組又把“0”變成了什么?
生1:大家看我把“0”變成了太陽,點子、籃子……那都是圓變的。我還在這圓的外面加兩條弧線,嘿,圓就變成了一口井,請看表演《井底的小青蛙》
師:你們知道青蛙為什么臉紅了呢?
生2:因為青蛙原來坐在井里夸自己的畫得最棒,想單獨介紹給大家.師:好,那我們一起來失常吧!
生3:我在圓上用簡筆畫勾出我們班小朋友圍成的圓狀,變圓就像我們班的同學和中間的老師組成的團結向上的大家庭。
師:對呀,我們的班級圍成一個圈,我們的學校那么多班級圍成一個大圓,我們的祖國、地球、宇宙圍成一個更大、更奇妙的圓。(出示祖國、地球、宇宙、圍成的圖形。)讓我們用智慧和才干建設美麗的家園,不久的將來,我們不會乘上火箭飛上宇宙,飛向美好的未來。
全班齊唱:《跨世紀的一代》,4位同學上臺伴舞。活動結束。
【實踐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實踐活動教案08-28
綜合實踐活動教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案04-13
綜合實踐活動教案11-13
綜合實踐活動教案09-24
大班實踐活動教案03-15
綜合實踐活動的教案11-06
小學實踐活動教案01-08
綜合實踐活動的教案05-31
中學綜合實踐活動教案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