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學前班數學教案

學前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4-06-25 10:25:28 教案

【通用】學前班數學教案1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前班數學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通用】學前班數學教案15篇

學前班數學教案1

  活動目標⒈能正確的感知數字7,知道它們能表示物體的數量。

  ⒉能安靜的.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話,以及能情緒愉快的參加小組活動的習慣。

  活動準備音樂磁帶《黑貓警長》、老鼠卡片若干、小河若干條。

  活動過程㈠游戲捕魚⒈教師:今天天氣真好,貓媽媽帶你們一起出去玩吧!看我們來到哪里。浚ㄐ『樱┳屛覀円黄饋磲烎~吧!

 、矀別幼兒講述釣了幾條魚,并送到相應的籃子里。

 、臣w送魚。

  ㈡認識數字7⒈教師:小鴨子想吃魚,我們看看來了幾只小鴨子?小鴨子和小魚哪個多?小鴨子能吃飽嗎?那有什么好辦法?《添上一只鴨子》,又游走一只小鴨子,現在哪個多?要讓他們數量一樣多有什么好辦法?《去掉一條魚》

  ⒉教師:數字7象什么?數字7除了表示7只小鴨還可以表示什么?

 、缬螒蜇堊嚼鲜螈苯處煟郝,誰的聲音?(老鼠)教室里有許多的老鼠,請寶寶幫忙用添去的方法抓身上幼個點子的老鼠。

 、灿變翰僮鳍杪犚魳吠嬗螒颍ㄘ堊嚼鲜螅┙虒W反思:

學前班數學教案2

  教材分析:

  10是一個特殊的數,既是計數的結果,又是計數單位,在計算中以10來進位和退位,所以是小朋友認數的一個重點內容,也是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礎。

  本節(jié)課知識點多,容量大,面對厭靜好動的低齡兒童,我力求為學生營造一個怡人、精美的課堂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中獲取新知。

  教學目標:

  1、認識和掌握10的數數;認、寫10;理解1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以內數的大小。

  2、在認識、感受10的過程中初步建立數感,發(fā)展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發(fā)散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初步理解“10個一就是一個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對學好數學有信心。

  教學重點:

  讓學生通過實踐探索、合作交流,會獨立認、寫10,并掌握10以內數的順序。

  教學難點:

  數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孕伏“10個一就是一個十”的思想。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具盒、智慧星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點數復習

  1、出示課件,引導幼兒進入情境

  小紅帽遇到大灰狼,回答相鄰數問題。

  2、點數奶奶家的門牌號碼:1—9

  二、跟隨情境,學習新知

  1、師:奶奶家已經有9個小朋友等著和小紅帽玩呢!

  初步了解9的后面是10。

  2、出示直尺,直觀感受10以內數的順序關系。

  3、分別出示摩托車和自行車,比較大小。

  4、情境教學10的分解。

  5、幼兒動手操作擺小棒練習10的組成。

  6、“兩個數湊成十”游戲。

  教師說一個數,學生說一個數,兩個數組成10。

  同桌兩人做游戲,說數并出手指,兩個同學出的手指數合起來是10。

  三、探索發(fā)現,書寫表達

  1、10的寫法和0~9這些數的寫法有什么不同?

  2、誰能說說你會怎么記住它?(學生先嘗試說說,教師再小結)

  3、在田字格里練習寫10,并把好的貼在“作品欄”里。

  4、用“10”說一句話。

  四、熟悉題型、鞏固練習

  1、填空

  2、連線

  3、涂色

  五、師幼游戲、感受快樂

  1、操作:捆小棒

  師:我們走過山洞就來到了小辣椒的家里,辣椒哥哥想讓我們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請同桌兩人合作完成。然后告訴學生我們通常把10根捆成一捆,就是一個十,讓小朋友舉起“一捆”說:10個一就是一個十。

  2、游戲:“找朋友”

  教師拿出一張數字卡片,說:“我是1,誰是我的好朋友?”

  手拿能和它湊成10的卡片的幼兒快速說:“我是9,我是你的好朋友!

學前班數學教案3

  活動要求:

  認識、比較物體的粗細,懂得"粗細"的比較是相對的。

  活動準備:

  教師演示用的4種不同粗細的物體(小棒、牙簽、蠟筆和水彩筆)幼兒標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強的`為7種不同粗細的物體,能力中等的為5種不向粗細的物體,能力差的為3中不同粗細的物體)(牙簽、小棒、蠟筆、記號筆、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認識粗細

  1、請幼兒用自己盒內的東西穿木珠提問:你在玩木珠的過程中發(fā)現什么了?(牙簽、小棒穿進,蠟筆等沒穿進)2.尋找原即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小棒、牙簽細,蠟筆粗)3.小結:原來東西有粗和細之分。

  二、比較粗細出示小棒師:剛才我們玩了穿木珠的游戲,有的東西穿進去了,而有的東西沒有穿進,那么小棒剛剛穿進了,它是粗的還是細的?

 。1)若回答細的,則出示牙簽,讓幼兒比較(2)若回答粗的,則出示蠟筆,讓幼兒比較那么這支筆到底是粗還是細。

  得出結論:

  一樣東西是無法比較粗細的,要兩樣東西才能比較出租和細。

  三、利用粗細不同的物體排序師:你們盒子里的東西有粗有細,那么我們來幫他們排上隊1.幼兒操作任意排2.提問(1)你是怎么排的?(從粗一細,從細一粗)(2)你是怎么排出來的?

  3、師生共同小結(1)先找出最細的,然后找出最粗的,剩下的兩個進行比較、依次排隊。

 。2)從盒中先找出最細的,放在第一,然后再在盒中找出最細的,放在第二,反復運用這個方法依次排隊4、請幼兒采用互換方法比較一種方法排列。

學前班數學教案4

  活動內容:比一比(練習冊)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能夠用兩種物體進行比較。

  2、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相等與不等。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1、教師彈音樂組織幼兒安靜入座。

  2、復習5以內的數字。

  基本部分:

  一、教師指導幼兒觀察圖畫。

  1、孩子們:圖上畫的'這些生活用品你們都認識嗎?認識

  2、有衣服、牙刷、杯子、

  3、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數一數每種物體的數量是多少?用數字幾來表示?數完之后把每種物體的數量分別寫在下面。

  二、學習〉和 〈 符號

  1、孩子們:請你們看一 看比一比第一副圖,是什么和什么在進行比較?是衣服和衣架進行比較。分別來數一數它們的數量是多少?(指導幼兒先連線,再比較)衣服有2件用2來表示,衣架有3把用3來表示,2比3小,所以2 〈

  3 讀 作2小于3。

  主備:鄧維

  復備:王媛媛

  2、牙刷有2把,杯子有3個,牙刷比杯子少,杯子比牙刷多,所以就是3〉2,讀作3 大于2。

  三、教師指導幼兒做練習冊。(描紅)

  四、游戲:〈排隊點名〉

  請5個小朋友側身對全班同學,教師叫某個同學出列不稱其名,只說他排在第幾或倒數第幾的小朋友出列。 做對了,全班小朋友鼓掌說:某某,做對了。 板書設計:

  比一比(多少)練習冊

  3>2

  3大于2 2

  2小于3

  主備:鄧維

  復備:王媛媛

  教學反思:由于本課是練習,所以幼兒能比較快的掌握,只是在幼兒做作業(yè)的時候,提醒幼兒保持畫面的整潔就行了。

學前班數學教案5

  1、能給物體按一種特征進行分類,并嘗試說出同類物體的共同特征。

  2、 了解標記的含義,對符號有一定的敏感性。

  3、喜愛操作探究,能積極主動地思考并嘗試提出自己的分類標準。

  物質準備:“小熊的一家”的'衣、褲、鞋子、襪子和手套;分類盒、分類標記(顏色、大小、季節(jié));摸箱;花片;

  創(chuàng)設情境:叮叮叮,鬧鐘響,小熊一家要起床。衣褲鞋襪擺放好,依次分類有主張。

  1)師出示“小熊的一家”中的衣、褲、鞋、襪,請幼兒觀察后說出分別有些什么物品,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從顏色、大小等來說。

  幼兒每說出一種不同特征,師就出示相應的特征標記,如幼兒說有紅色、藍色……師就出示相應顏色標記,并小結:它們顏色不同,按顏色來分就可以分成紅色的、藍色的……

  2)幼兒探索,師巡回指導。

  3)師幼兒交流小結,請具有不同分類特征的幼兒各一名,分享自己的分類過程與結果。

  分組活動:

  第一、二組:做《操作冊》第2冊第3頁的活動“停車場:。

  第三、四組:玩“摸摸、猜猜、分分“游戲。將各色雪花片和彩色珠子放入摸箱,小組中每人輪流玩具,猜猜自己摸到的是什么,可能是什么顏色,按一種特征進行分類。

學前班數學教案6

  什么是“湊十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親密,

  四*六一起走。

  五五湊成一雙手。

  一加九,十只小蝌蚪,

  二加八,十只花老鴨,

  三加七,十只老母雞,

  四加六,十只金絲猴,

  五加五,十只大老虎。

  看到9想到1,

  看到8想到2,

  看到7想到3,

  看到6想到4。

  看到大數加小數,

  先把兩數換位置。

  20以內的進位加法

  一:

  孩子要牢記“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

  二:

  湊十法簡便易行,思考過程有“一看(看大數),二拆(拆小數),三湊十,四連加”。

  三:

  看大數,分小數,湊成十,加剩數。

  退位減法

  1、退位減法要牢記,先從個位來減起;

  2、哪位不夠前位退,本位加十莫忘記;

  3、如果隔位退了1,0變十來記。

  連續(xù)退位的減法

  1、看到0,向前走,看看哪一位上有;

  2、借走了往后走,0上有點看作9。

  練一練

  例1、8+5=?

  解析:加法8+5,看到8就想到2,因此5可以分成2和3,8和2組成10,10+3=13,所以8+5=13。

  例2、15—9=?

  解析:

  法1:15可以分成10和5,10—9=1,再用1+5=6,所以15—9=6;

  法2:9可以分成5和4,15—5=10,10—4=6,所以15—9=6。

學前班數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加深幼兒對10以內數的認識概念。

  2、培養(yǎng)幼兒準確數數的能力。

  3、加深10以內數添加"1"或去掉"1"的關系。

  活動準備:

  盤子、糖果、數字卡片

  過程一:復習讀數,數數

  1、全班齊讀數字卡片

  2、指名兩人讀數,讀得熟練的給予鼓勵

  3、1個1個地數,數到20

  4、2個2個地數,數到20

  5、5個5個地數,數到20

  6、10個10個地數,數到100

  7、全班說出10以數內的單數和雙數

  過程二:導入游戲(請客人吃糖)

  教師:小朋友你們家里經常來客人嗎?你們是怎樣招待的呢?

  幼兒:經常有客人來,我拿水果、倒茶招待......(幼兒盡情地說)

  教師:好,看來小朋友們對客人都很熱情,今天我們舊來做一個游戲。

  板書:《請客人吃糖》。當主人的一定要大方!客人也不能貪吃呀!好不好?想玩嗎?

  幼兒:好,想玩。

  教師:老師一邊示范一邊講游戲規(guī)則,我也給大家已經分成可幾個小組,每組選一個小朋友當主人,其他的都是客人,主人根據客人需要糖的個數跟客人發(fā)糖,客人先想好要幾個,不能都吃同樣的糖(數字都在10以內的,發(fā)給大家的糖不能吃)。

  教師:游戲開始,把裝有糖的盤子發(fā)給主人,每組小客人挨著說出"我要幾個"主人就按客人的要求發(fā)給他們。教師逐個巡視。

  幼兒:數一數是不是給自己要的糖一樣多,雙邊活動。

  教師:小客人,你們看看你的主人發(fā)的糖對不對,如過不對就給主人說:"還少幾個或多幾個"補發(fā)后可以繼續(xù)另選主人再做一次(略)

  過程三:讀教材(翻開數學教材第8頁)

  老師:剛才這個游戲大家玩得開心嗎?

  幼兒:開心。

  老師:主人給客人發(fā)糖都非常準確,客人也很小心,大家都做得很好,現在翻開書,指導看懂圖意,圖上的小朋友他們要吃的糖和發(fā)給他的糖對不對,大家?guī)退麄償狄粩怠?/p>

  幼兒:小朋友邊數邊回答:"小東少了一個,小強多了一個,小剛少一個。"

  教師:小朋友看得很仔細,那么小東還要添幾個才是他們要吃的糖(1個)、小強呢(多了一個)小剛呢?(少了1個)你們都能干,有你們的'幫助,他們都吃到了自己需要吃的糖,笑得多么開心!

  幼兒:動手幫圖上的小朋友添上或劃掉。老師巡視教師:現在請小朋友來和老師做一做游戲,小朋友說要幾個,老師故意多發(fā)一個或少發(fā)一個啟發(fā)他對不對,還差或還還多幾個。反復幾次。

  教師:小結:好了,今天做游戲大家都很棒,數數非常準確,還知道了添一個或劃掉一個和自己的一樣多。

  過程四:休息全班做拍手游戲。

  過程五:平均分糖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想吃糖嗎?想吃多少?

  幼兒:想吃。我要7個,我要3個......

  但是有的貪吃了,你們都是乖孩子,老師一定是公平的,每人都吃同樣多(4個)好嗎?

  幼兒:好教師:那么你們數一數你手里的糖和老師要你們吃的糖多呢還是少?

  幼兒:根據自己的數說說,主人端著盤子多了就拿出來,少了就添上,教師逐個巡視,加已點撥。

學前班數學教案8

  教學目標:

  1、加深幼兒對10以內數的認識概念。

  2、培養(yǎng)幼兒準確數數的能力。

  3、加深10以內數添加”1“或去掉”1“的關系。

  活動準備:

  盤子、糖果、數字卡片

  過程一、

  復習讀數,數數

  1、全班齊讀數字卡片

  2、指名兩人讀數,讀得熟練的給予鼓勵

  3、1個1個地數,數到20

  4、2個2個地數,數到20

  5、5個5個地數,數到20

  6、10個10個地數,數到100

  7、全班說出10以數內的單數和雙數

  過程二:

  導入游戲(請客人吃糖)

  教師:小朋友你們家里經常來客人嗎?你們是怎樣招待的呢?

  幼兒:經常有客人來,我拿水果、倒茶招待......(幼兒盡情地說)

  教師:好,看來小朋友們對客人都很熱情,今天我們舊來做一個游戲,板書:《請客人吃糖》。當主人的一定要大方!客人也不能貪吃呀!好不好?想玩嗎?幼兒:好,想玩。

  教師:老師一邊示范一邊講游戲規(guī)則,我也給大家已經分成可幾個小組,每組選一個小朋友當主人,其他的都是客人,主人根據客人需要糖的個數跟客人發(fā)糖,客人先想好要幾個,不能都吃同樣的糖(數字都在10以內的,發(fā)給大家的糖不能吃)。

  教師:游戲開始,把裝有糖的盤子發(fā)給主人,每組小客人挨著說出”我要幾個“主人就按客人的要求發(fā)給他們。教師逐個巡視,幼兒:數一數是不是給自己要的糖一樣多,雙邊活動。

  教師:小客人,你們看看你的主人發(fā)的糖對不對,如過不對就給主人說:“還少幾個或多幾個”補發(fā)后可以繼續(xù)另選主人再做一次(略)過程三:

  讀教材(翻開數學教材第8頁)老師:剛才這個游戲大家玩得開心嗎?幼兒:開心。

  老師:主人給客人發(fā)糖都非常準確,客人也很小心,大家都做得很好,現在翻開書,指導看懂圖意,圖上的小朋友他們要吃的糖和發(fā)給他的糖對不對,大家?guī)退麄償狄粩怠?/p>

  幼兒:小朋友邊數邊回答:“小東少了一個,小強多了一個,小剛少一個!苯處煟盒∨笥芽吹煤茏屑,那么小東還要添幾個才是他們要吃的糖(1個)、小強呢(多了一個)小剛呢?(少了1個)你們都能干,有你們的幫助,他們都吃到了自己需要吃的糖,笑得多么開心!

  幼兒:動手幫圖上的'小朋友添上或劃掉。老師巡視

  教師:現在請小朋友來和老師做一做游戲,小朋友說要幾個,老師故意多發(fā)一個或少發(fā)一個啟發(fā)他對不對,還差或還還多幾個。反復幾次

  教師:小結:好了,今天做游戲大家都很棒,數數非常準確,還知道了添一個或劃掉一個和自己的一樣多。過程四:

  休息

  全班做拍手游戲。過程五:

  平均分糖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想吃糖嗎?想吃多少?

  幼兒:想吃。我要7個,我要3個......

  但是有的貪吃了,你們都是乖孩子,老師一定是公平的,每人都吃同樣多(4個)好嗎?

  幼兒:好

  教師:那么你們數一數你手里的糖和老師要你們吃的糖多呢還是少?

  幼兒:根據自己的數說說,主人端著盤子多了就拿出來,少了就添上,教師逐個巡視,加已點撥。

學前班數學教案9

  一、活動目標:

  1、復習得數是3以內的加法,4以內數的組成。

  2、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讓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嘗試自己列出得數是4的加法算式,嘗試自編得數是4的加法應用題。

  二、活動準備:

  3以內加法算式卡、數卡4,蘋果、梨圖片4張,每個幼兒4個蘿卜,4朵花,蘑菇圖片4張,兔媽媽、小兔頭飾,布置好活動場景。

  三、活動過程:

  隨《十個數字跳舞》音樂,做手指游戲。

  (一)、 復習得數是3以內的加法,復習4的組成

  1、游戲"開火車"復習得數是3以內的`加法。

  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很喜歡看動畫片,《動畫城》節(jié)目你們看過嗎?動畫城里的聰明屋有位金龜子姐姐,她呀今天邀請我們到聰明屋去做客,她呀要看一下誰是最聰明的小朋友,現在我們就到聰明屋去吧!怎么去呢?我們坐火去吧!我們的火車幾點開?(出示加法題卡)嘿嘿!我們的火車幾點開?我們的火車2點開……。

  2、游戲"又有蘋果、又有梨"復習4的組成嗚…….火車開到了聰明屋,看看,金龜子姐姐他們拿什么來招待我們呢?導出"又有蘋果又有梨"的游戲,一個蘋果幾個梨?(3個)……。

  3、游戲"對數"剛才小朋友們對得真好,老師也來考考你們,我們來對數,舉起你們的小小手,我出1,你出幾?(3),1和3合起來就是4……。

 。ǘ(chuàng)設情景,在操作中嘗試寫出得數是4的加法算式金龜子姐姐說:"你們都很聰明",現在我要請你們到智力迷宮玩,去智力迷宮前,我們必須學會一種新本領才能去,學什么本領呢?

 。ㄍ脣寢寧椭芰Σ畹男⊥弥v解列式)。

  我們的蘿卜豐收了,你們高興吧!我們來開個慶祝會吧!我們去采花來裝飾一下,我們每個寶寶都采到了花,一共采了幾朵(4朵),我們把手里的花舉起來,看看兩只手上的花交換位置合起來還是幾朵花?(4朵),兩只手上的花雖然交換了位置,但是它們的和沒有變,請兔寶寶將加法算式寫在答題卡上,寫完之后把答題卡舉起來,小兔互相檢查一下你寫對了嗎?今天,我們學會了新本領又可去智力迷宮玩,來,我們鼓鼓掌、嘿嘿,我真棒!

  三、活動延伸

  金龜子姐姐還想看看哪個小朋友最愛動腦筋,用老師提供的蘑菇圖片,自己試著編加法應用題,注意編加法應用題要講一件事,出現兩個數,提一個問題,問一共有多少?合起來是多少?

  活動自評:

  從活動中發(fā)現,幼兒對操作很感興趣,幼兒有創(chuàng)新意識,但少數幼兒還是不會寫出算式,我認為對于這些幼兒,老師日;顒又卸嗉右詡別指導,他們一定會成功。

學前班數學教案10

  快樂碰一碰

  活動目標:

  1、復習6以內數的組成,能正確地記錄分合方法。

  2、進一步感知數的互補關系。

  3、在活動中,獨立思考,認真書寫。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學習過6以內數的組成。

  2、物質準備:

  教具:記錄紙和筆。

  學具:(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筆人手一支。(2)組成連線:做成各種小動物形狀的底紋,頂部寫有6以內的總數,其他地方分為兩排,可以使組成總數的數字或點子。

  活動過程:

  1、快樂碰一碰。

  ◎“碰球”游戲。教師和幼兒共同玩“碰球”游戲,復習6以內各數的組成。

  ◎找朋友碰一碰。請每個幼兒自己做一張5以內的數卡,貼在胸前,聽音樂《找朋友》唱歌: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個號朋友,握握手,碰一碰,我們合起來就是6。邊唱邊拍手找朋友,找到朋友后與他握握手,碰一碰身體。唱完以后還要再說一說:×和×合起來是6。

  2、操作活動。

  ◎填空格。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觀察分合式填空格。

  ◎幫瓢蟲找花。觀察花盆上的算式和瓢蟲身上圓點的數量,請你連線幫瓢蟲找花。

  ◎給鄰居涂色。觀察樓房里居住的動物,請你用相同的顏色給他們的鄰居涂色。

  ◎看算式填空格,進行5以內的加減運算。

  ◎數一數動物的數量,圈出相應的數字。

  3、活動評價。

  ◎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活動過程及結果。

  ◎對能獨立思考,按要求認真書寫的`幼兒給與表揚和肯定。

  小老鼠的魔方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正方體,知道正方體的一些基本特征。

  2.在操作活動中,努力學會獨立完成制作正方體的任務。

  3.體驗參與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教具:正方體正方形學具:《幼兒用書》各種長方體及正方體的物品

  活動過程:

  一、初步認識正方體

  師:老師這有一個大魔方,請你看一看它是什么形狀的?

  幼:正方形(正方體)教師把正方形和正方體進行比較。

 。1)師:請你看一看這個魔方的面是什么形狀的?(正方形),所有的面都是正方形嗎?

 。2)再來比一比,這么多面它們的大小都一樣嗎?

 。3)數一數,這個魔方有多少個面?(6個)

  師:像這樣的形狀就叫正方體。

  小結:正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

  二、鞏固學習

  師: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很多東西,請你去找一找,哪些東西是正方體(驗證)

  三、操作練習

  制作正方體。

  四、拋骰子游戲

學前班數學教案11

  一、教學目標:

  1.學習5的分解和組合

  2.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5的'分解和組合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數字歌導入

  2.復習2,3,4的分解與組合

  3.學習5的分解與組合

  4.做練習

  四、作業(yè)布(置:把5的分解與組合寫5遍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學前班數學教案12

  活動目標:

  1、通過看圖列算式,學習8的加減法。

  2、用較準確、完整的語句講述算式的含義。

  3、學會口編8的加減法應用題,培養(yǎng)幼兒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

  教學準備:

  共4副圖,第1副大森林背景圖。第2副兔子圖,以兔子裙子的顏色、兔子裙子的蝴蝶結、兔子頭上的花、兔子的耳朵是否豎著。第3副小朋友栽樹圖。第4副花叢中的小蜜蜂。

  教學難點:

  從整幅圖里找出它們的不同。

  教學過程:

  一、復習8的組成

  現在老師想和你們玩一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碰球》老師和你們碰球的數字合起來要是8

  師:嘿嘿!我的1球碰幾球?

  生:嘿嘿!你的1球碰7球。

  合:1和7合起來是8,8可以分成1和7。(方法同上,說出8的其它分合式)

  小結:剛才我們說的`是幾的分合式?(8的分合式)。出示8的各種分合式。

  二、學習8的加減法

  1、(出示森林圖)你們看,這是什么地方?(森林)今天老師想帶你們到森林去郊游,你們想不想去?(想)可是,森林里的老虎大王聽說你們要來,它設了幾道關卡,要你們來闖關,如果闖過了,就到森林去郊游,如果沒有闖過,就不能進去。你們說:“有沒有信心闖過去”。

  2、(出示第二幅圖兔子圖)請小朋友看屏幕,老虎大王的第一道題來了。草地上有一群可愛的小兔子,這些兔子都是一樣的嗎?(不一樣)那些地方不一樣?請幼兒舉手回答:(有的兔子頭上有花,有的兔子頭上沒有花;有的兔子裙子上有結子,有的兔子裙子上沒有結子;有的兔子耳朵是豎著的,有的兔子耳朵沒有豎著;有的兔子的裙子顏色不一樣,有紅的、有藍的)。如:那我們就看頭上有花的兔子有幾只?(6只)頭上沒花的兔子有幾只?(2只)那這道題要我們算的是什么呢?(要我們算的是一共有幾只兔子)。哪一位小朋友幫忙把算式列出來?板書(6+2=8),請一位小朋友告訴大家為什么這么列?為什么要用6+2=8,(6表示兔子頭上有花的數量,2表示兔子頭上沒花的數量,8表示總數)。

  教師講解:這幅圖告訴我們頭上有花的兔子有6只,頭上沒有花的兔子有2只,要我們算的是什么?要我們算的是一共有幾只兔子。我們就要把6只頭上有花的兔子和2只頭上沒有花的兔子合并在一起,合并在一起的方法是什么方法?(加法)用這個+號把它們加起來。(全體把算式讀一遍)

  請小朋友還是根據兔子的頭上有花和兔子頭上沒有花看能不能列別的加法算式?(能)請小朋友舉手回答(2+6=8),你是根據什么規(guī)律列的算式?(交換規(guī)律)、小朋友真棒,現在我們已經列出了兩道加法算式。請小朋友再認真觀察圖片,看還能不能列出得數是8的加法算式。根據幼兒回答,老師分別列出8的加法算式:

  3+5=8、5+3=8;1+7=8、7+1=8;4+4=8。小朋友說的很好,老虎大王很高興,說你們第一關過了,請你們進入第二關。

  3、(出示第三副圖小朋友栽樹)提問:圖上有誰?(小朋友)小朋友在干嘛?(栽樹)小朋友們都非常愛這些可愛的動物,為了讓它們的家園變得更美好,所以每年的春節(jié)他們都要舉辦一次植樹活動,今年老虎大王請他們每人栽8棵樹。你們看,他們都栽到8棵樹沒有?(沒有)那我們就來幫忙算一下,看看小朋友們各自還要栽幾棵?那我們就按順序從戴帽子的小朋友開始。老虎大王要他栽幾棵?(8棵)那他栽了幾棵?(3棵)誰能根據這個條件列出算式?(8—3=5)誰能告訴老師,為什么要把8放在前面?(因為8是總數)為什么要減3?(3是栽了的數量,也是一個部分數)5表示什么呢?(5表示還沒栽的數量)。

  老師講解;總數已經告訴我們了是8,這個小朋友栽了3棵,這個3就是一個部分數,那我們求的就是另一個部分數,用總數減去一個部分數等于另一個部分數。現在我們已經幫這個小朋友算出了他還要栽5棵樹。那我們也幫其他的小朋友算一算,看看他們各自還要栽幾棵樹?接著看第二位小朋友,她栽了幾棵?(1棵)她的速度慢一些只栽了1棵,到底她還要栽幾棵呢?請列算式:8—1=7,她還要栽7棵才能完成老虎大王布置的任務。再看看這位小朋友,請小朋友認真看圖再列算式:8—2=8、8—5=3、8—7=1、8—4=4。(把算式讀一遍)

學前班數學教案13

  活動要求:

  認識、比較物體的粗細,懂得"粗細"的比較是相對的。

  活動準備:

  教師演示用的4種不同粗細的物體(小棒、牙簽、蠟筆和水彩筆)幼兒標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強的為7種不同粗細的物體,能力中等的為5種不向粗細的物體,能力差的為3中不同粗細的物體)(牙簽、小棒、蠟筆、記號筆、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認識粗細

  1、請幼兒用自己盒內的東西穿木珠提問:你在玩木珠的過程中發(fā)現什么了?(牙簽、小棒穿進,蠟筆等沒穿進)

  2.尋找原即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小棒、牙簽細,蠟筆粗)

  3.小結:原來東西有粗和細之分。

  二、比較粗細出示小棒師:剛才我們玩了穿木珠的游戲,有的東西穿進去了,而有的東西沒有穿進,那么小棒剛剛穿進了,它是粗的還是細的?

 。1)若回答細的,則出示牙簽,讓幼兒比較。

 。2)若回答粗的,則出示蠟筆,讓幼兒比較那么這支筆到底是粗還是細。

  2.得出結論:一樣東西是無法比較粗細的.,要兩樣東西才能比較出租和細。

  三、利用粗細不同的物體排序師:你們盒子里的東西有粗有細,那么我們來幫他們排上隊

  1.幼兒操作任意排。

  2.提問(1)你是怎么排的?(從粗一細,從細一粗)

 。2)你是怎么排出來的?

  3、師生共同小結

 。1)先找出最細的,然后找出最粗的,剩下的兩個進行比較、依次排隊。

 。2)從盒中先找出最細的,放在第一,然后再在盒中找出最細的,放在第二,反復運用這個方法依次排隊4、請幼兒采用互換方法比較一種方法排列。

學前班數學教案14

  活動目標

  1、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并列出相應的算式,從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達的數量關系。

  2、理解交換規(guī)律,懂得運用互換規(guī)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積極探索數學活動,樂于講述探索結果。

  活動準備:

  1、教具:城堡圖一副(分為三層,每一層分別有表示7的加法的三副圖,用紙覆蓋)、水果單一張。

  2、學具:城堡圖人手一份、水果單人手一張。

  活動重點:

  看圖學習7的加法活動難點:能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并列出相應的算式活動過程:

  一、開火車:

  復習7的組成師:城堡王國的國王邀請我們去他的國家玩,你們愿意嗎?那讓我們快點乘上7次列車(出示數字7)出發(fā)吧。

  師:嘿嘿,我的火車X(1)點開,你的火車X點開?

  幼:嘿嘿,我的火車X(1)點開,我的火車X(6)點開。

  二、情境感知--登城堡:

  看圖學習7的加法

  1、師:看,城堡王國已經到了,國王說了,他在城堡里藏了許多的問題想考考我們小朋友,那我們就先去這座最大的城堡去看看好嗎?

  2、師:我們先登上城堡的'一樓,原來這層樓上有三幅圖,誰愿意來講講呀?

  國王想考我們的是看了這三幅圖誰能列出一道算式?回答出來后就可以上二樓、三樓。

  3、幼兒操作師:

  那我們每人都去一個城堡回答問題吧,速度慢的呢,可以只在一樓回答,速度快的可以去二樓三樓。別忘了把你的答案寫的清楚一點。

  4、總結:

  師:你剛剛碰到了什么問題?(用三句話表達三幅圖)你是怎么回答的?(幼兒列的算式)老師記錄請幼兒觀察這些算式"它們有個小秘密,看誰能先找出來?"師總結:這些算式的得數都是7,而且都是加法,那么這6道算式就是7的加法算式。

  師:象1+6=7、6+1=7這兩道算式數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數不變,所以看到1+6=7馬上就想到6+1=7,我們把他們稱為朋友題,同樣我們看到2+5=7就會想到什么呢?

學前班數學教案15

  認識單雙數是幼兒園大班開學時期重要內容,在生活中我發(fā)現幼兒生活內容不斷豐富,但對單雙數的實際意義并不理解,經常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有關單雙數的錯誤,為了讓幼兒正確處理生活中有關單雙數的問題,我設想能不能設計一節(jié)活動運用“洞洞板”這一教具,使每個幼兒都能參與其中,注重幼兒自主探索,通過設置多種游戲情景,創(chuàng)設寬松有趣生動的環(huán)境,使幼兒在說說、想想、玩玩中學習單雙數,建構初步的數概念,于是我構思了本節(jié)活動。

  活動目標:

  1復習5以內的單雙數,通過活動學習10以內的單雙數,理解單雙數的含義。

  2通過探索操作區(qū)分單雙數,在尋找發(fā)現規(guī)律中發(fā)展辨別能力

  3.在游戲活動中,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復習5以內的單雙數,通過活動學習10以內的單雙數

  活動難點:通過探索操作區(qū)分單雙數,在尋找發(fā)現規(guī)律中發(fā)展辨別能力

  活動準備:

  1.洞洞板學具

  2.數字卡片

  3.小火車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師幼隨音樂開火車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二.基本部分(一)出示小火車圖片,以數字和點卡復習5以內的單雙數

  1.師:小朋友們,今天有好朋友也坐上了小火車和我們一起做游戲,那我們請它出來吧!

  2.出示第一列小火車圖片,打開第一扇窗戶,師:好朋友就藏在火車里面,打開第一扇窗戶我們可以看到什么?1有好朋友嗎?它是單數還是雙數?

  .教師小結:孤孤單單沒有朋友的數字1是單數。

  3.分別打開第二扇和第三扇窗戶,以提問形式復習5以內的單數。

  4.教師總結:原來我們把剩下一個沒有朋友的數叫單數。

  5.出示第二列小火車,打開第一扇窗戶,師:看到什么?2有朋友嗎?它是單數還是雙數?

  教師小結:成雙成對的有朋友的數字2是雙數。

  6.打開第二扇窗戶,以提問形式復習4是雙數。

  7.教師總結:原來我們把兩個兩個有朋友的數叫雙數。

 。ǘ┯變杭w操作,探索方法找出規(guī)律并學習6—10的單雙數

  1.幼兒第一次集體嘗試,:探索在洞洞板上區(qū)分單雙數的方法

  (1)幼兒在學具中取出5個棋子插在洞洞板上第五行

  教師:選擇你喜歡顏色的棋子插在洞洞板的第五行

  提問:誰有方法能在洞洞板上區(qū)別5是單數還是雙數?

  (2)幼兒分組操作探索方法,教師巡回指導

 。3)幼兒說一說自己找到的不同方法并在教師的演示板上嘗試

  提問:你有什么好辦法?誰還有不一樣的方法?

  2.教師總結并示范重疊的方法

 。1)教師在演示板上示范重疊的方法.

 。2)教師小結:我們可以讓棋子寶寶去找朋友,棋子寶寶找朋友找到朋友抱起來,棋子寶寶找朋友找到朋友抱起來,棋子寶寶找朋友剩下一個沒朋友,5是單數。

  3第二次集體操作:在洞洞板上找出6是單數還是雙數,(1)師:選擇你喜歡顏色的六個棋子,插在洞洞板的第六行,用剛才學過的方法區(qū)分6是單數還是雙數。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一邊展示幼兒在洞洞板上操作結果,一邊提問:6是單數還是雙數?為什么?

 。4)師幼驗證,幼兒學習6是雙數。

  4.幼兒第三次集體操作:在洞洞板上找出7——10的單雙數

 。1)教師:小朋友們真聰明,還有很多的數字想請大家?guī)兔,找一找它們是單數還是雙數。

 。2)幼兒在洞洞板上插出7—10的棋子,運用重疊的方法找出這些數字的單雙數。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一邊展示幼兒在洞洞板上操作結果,一邊提問:又找到了哪些單數?哪些雙數?為什么?

  (5)師幼在演示板上驗證,幼兒學習7—10的單雙數。、

  5.教師出示數字棋子,幼兒進一步理解10以內的單雙數。

  (1)提問:哪些數字寶寶是單數?哪些是雙數?

 。2)將單數和雙數數字分別排排隊,幼兒進一步理解10以內的單雙數。

 。3)教師總結:原來13579是單數,246810是雙數。

  (三)送棋子寶寶回家

  (1)教師:棋子寶寶已經和我們玩了這么久的游戲,也有一點累了,現在就把它送回家。

  (2)幼兒集體操作,先收單數棋子,再收雙數棋子。

  (3)教師在巡回指導,如有問題及時糾正。

  (四)游戲"猜猜樂"

 。1)教師:老師邀請了一些棋子繼續(xù)和我們玩,來玩一個“猜猜樂”的游戲!

 。2)教師講游戲規(guī)則:

  老師的手里有一些棋子,會把它們藏在左手和右手,請你們猜一猜我的手里棋子數量是單數還是雙數。

 。3)師幼玩游戲,鞏固10以內單雙數。

  三.結束部分

  師幼隨音樂開火車回家,根據幼兒取桌子上的數字作為座位號,根據不同座位號,選擇單號車或雙號車入座,離開活動室

  活動延伸:在區(qū)角活動中,投放棋子學具、數字卡片讓幼兒自由選擇操作,在鞏固復習10以內單雙數的基礎上再進行拓展延伸。

  教學反思:

  本活動是一個注重操作性、游戲性、延伸性的教學活動,寓教育于游戲之中,10以內單雙數是一個比較難理解的教學內容,通過活動設計的層層,內容由淺入深,通過幼兒自主操作學具,探索、思考、建構數學知識,優(yōu)化教育策略提升教育行為。首先活動其主要的目標是:1.復習5以內的單雙數,通過活動掌握10以內的單雙數

  2.通過操作區(qū)分單雙數,在尋找發(fā)現規(guī)律中發(fā)展辨別能力。

  根據目標,活動是這樣展開的:首先,在活動的開始部分,師幼以開火車的.形式進入活動室,激發(fā)了幼兒游戲的興趣,幼兒坐回座位,師:小朋友們。今天有好朋友也坐上了小火車和我們一起做游戲,那我們請他出來吧!出示小火車圖片,由于小火車的制作將數字和點卡都藏在窗戶里,為幼兒設了懸念,既可以激發(fā)幼兒進一步參與活動的熱情。同時復習5以內的單雙數為下面的環(huán)節(jié)做鋪墊。由于有點緊張的關系,在這一環(huán)節(jié)語言顯得不是很簡潔,略顯的有一點拖沓。不過幼兒復習的目的還是達到了。接下來,幼兒探索方法,找出6—10的單雙數。在探索方法的過程中,很高興的是部分幼兒很快就發(fā)現了重疊的方法,整體幼兒學習的很快,并且在教師提示中很快正確找到6—10的單雙數。我覺得幼兒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積極主動的操作,探索,而且大部分幼兒能夠用比較完整清晰的語言把結果表述出來。緊接著教師演示環(huán)節(jié),師幼一起驗證,幼兒的積極很高,掌握的情況比較理想,最后的梳理總結就比較輕松,送棋子寶寶回家,猜猜樂游戲復習鞏固單雙數才更有效,更利于游戲的開展。最后以開火車回家,幼兒按單雙號入座,離開活動室。

  總的來說這節(jié)活動的目標基本達到了,但在活動中我也發(fā)現了一些問題:

  1.由于練習操作常規(guī)時間比較短,幼兒操作洞洞板學具的常規(guī)還不是很好,出現的細節(jié)錯誤比較多,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活動進行的節(jié)奏,以及課程內容的挖掘。

  2.教師還應多讀教材,多思考設計環(huán)節(jié)是不是緊貼目標,是不是有效環(huán)節(jié),是不是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規(guī)律,要善于思考,舉一反三。

【學前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學前班數學教案03-29

學前班數學教案01-29

學前班數學教案免費02-17

學前班數學教案優(yōu)秀06-27

學前班數學教案15篇02-15

學前班數學教案(15篇)02-24

學前班《區(qū)分左右》數學教案11-21

學前班數學教案:認識梯形09-29

(必備)學前班數學教案優(yōu)秀04-22

幼兒園學前班數學教案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