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語文教案【匯總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小珊迪誠實、善良的品質,認識到資本主義制度的罪惡,從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的感情。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通過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詞語。
3.練習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用歸并自然段的方法,給課文分段。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教學重點
繼續(xù)練習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用歸并自然段的方法,給課文分段。
教學難點
學習小珊迪的美好品質,認識到資本主義的罪惡。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指導預習,學習生字新詞。讓學生通過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詞語。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教學重點
通過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詞語。
三、教學難點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教學過程
。ㄒ唬┱勗拰胄抡n。
同學們,你們人人都有幸福而美好的童年。在家里,得到爸爸、媽媽的親切愛撫;在學校里,得到老師和同學的熱情關心。一年四季都有漂亮的衣服穿。天天生活在祖國溫暖的大家庭中。而小珊迪沒有幸福的童年,在饑餓和痛苦中掙扎,但他卻有純潔美好的心靈。小珊迪有什么樣的品質?我們學習課文。
。ǘ┲笇ьA習。
1.認真讀課文,利用字典學習生字,理解新詞。
2.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ㄈz查學生預習情況。
1.指名讀生字詞:
(1)正音:
本課中的“纏、侍、質”是翹舌音,要讀準。
還有些字聲母讀起來易錯,或因字形相似易讀錯,教師應給予提醒。如:
珊:sh1n不讀s1n,裸lu%不讀k8。
。2)課文中有的生字是多音字。教師要注意讓學生讀準這些字在課文中的讀音。如:便bi4n,軋y4。講課中教師可以采用讓學生給多音字組詞的方法,作鞏固練習。
如:
2.指導學生分析字形結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填表法作分析字形結構練習。
。1)填下表
。2)課堂討論識記重點字的方法。
在分析字形結構的基礎上,讓學生討論識記重點字的方法。比如:“質”,最后一筆是點,不要寫成捺。有的字可以用舊字換一部分的方法,記住字形,并注意與形近字比較,加強記憶和理解。如:“糾”字是舊字“叫”把“口”字旁換成“纟”旁。“侍”字,把舊字“待”的“彳”旁換成“亻”旁就是“侍”!疤汀弊,舊字“淘”把“氵”換成“扌”旁。
還有的字是舊字加偏旁。如:“幾個”的“幾”加上“饣”就是“饑餓”的“饑”字!败垺弊质恰 ”加上“車”旁,就是“軋斷”的“軋”。
。3)擴詞
柴:柴草、柴垛、火柴、木柴。
糾:糾正、糾察、糾纏。
乞:乞食、乞討、乞憐。
猜:猜跡、猜測、猜想。
。4)組詞
。5)近義詞
乞求--請求 誠懇——真誠
3.理解詞語
。1)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詞語質疑。
。2)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語。
以“猜想”和“斷定”為例,分以下幾步完成。
、俑兄n文的用法。要求學生劃出課文中帶有“猜想”和“斷定”的句子,并思考“我”根據(jù)什么猜想自己可能上當了,又根據(jù)什么斷定他不是那種人。
、诶斫庠~義。讓學生明確“斷定”是根據(jù)一定的事實作出的判斷,排除其他可能性;“猜想”則是根據(jù)一定的事實作出的估計、猜測,不排除其他可能性。
、圩儞Q詞序。課文原句中,“猜想”和“斷定”都在后半句,要求學生把它們放在前半句。說成:“我猜想可能上當了,因為我等了很久,也不見他回來!薄拔覕喽ㄋ皇悄欠N人,因為我想到他那誠懇的面容和使人信任的神情!
④課內遷移。出示下列句子,評議“猜想”、“斷定”用得是否正確。
a 天很冷,小男孩的身上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單衣,瘦瘦的小臉凍得發(fā)青,一雙赤腳又紅又腫,我斷定他一定是冷極了。
b 可憐的小珊迪躺在一張破床上,看到我,難受地哭了,我斷定他已經(jīng)快死了。
、菅a充句子。
c 老師今天沒來給我們上課,我猜想( )。
d 我斷定體育課在室內上,因為( )。
通過以上五步訓練,以感知、理解到運用,由易到難,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參與了訓練過程。
。3)出示重點詞語,讓學生鞏固練習。
乞求:請求給予。
飽受饑寒:形容飽受饑餓寒冷的折磨。
。ㄋ模┏踝x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帶著問題讀課文。
課文講的是什么事?事情是怎樣發(fā)生,又是怎樣發(fā)展的?結果如何?
2.再讀課文,了解寫作順序和主要內容。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小珊迪誠實、善良的品質,認識到資本主義制度的罪惡,從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的感情。
2.練習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用歸并自然段的方法,給課文分段。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二、教學重點
練習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用歸并自然段的方法,給課文分段。
三、教學難點
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重點詞句的意思和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學習小珊迪誠實、善良的品質。
四、教學過程
(一)讀課文,理清脈絡。
1.老師范讀課文,提出思考題,讓學生邊聽邊思考,從而對課文有個初步的印象。
(1)課文有多少個自然段?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學生聽完老師范讀后,對課文有個整體的印象和初步的了解,可以歸納出:
。1)這篇課文講的是在資本主義社會里,小珊迪靠賣火柴維持他和弟弟的生活,在一次換零錢穿過馬路的時候,他不幸被馬車軋斷雙腿,悲慘死去的故事。
。2)全文一共有17個自然段。
教師小結:全文17個自然段寫出了小珊迪的悲慘的命運,但同時也向我們展示了小珊迪誠實、善良的美好心靈。哪些事情體現(xiàn)了小珊迪的誠實、善良的品質?這樣教師通過談話,引入下一步驟的學習。
(二)學習課文的1~10自然段。
1.引導學生小聲地讀課文,思考:
站在“我”面前的小男孩什么樣?說明他的生活處境如何?
學生通過讀課文,找出重點詞句回答上述問題。老師出示兩個句子讓學生對比品讀。
投影:
①一個小男孩走過來,他身上穿著一件單衣,小臉凍得發(fā)青,一雙腳凍得通紅。
、谝粋小男孩走過來,他身上(只)穿著一件(又薄又破的)單衣,(瘦瘦的)小臉凍得發(fā)青,一雙(赤著的)腳凍得通紅。
教師采用先省略后補充的方式,讓學生從中品味重點詞在文中的作用。當學生讀后,發(fā)現(xiàn)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只”、“又薄又破的”、“瘦瘦的”、“赤著的”這些詞語后,一個饑寒交迫、生活境遇艱難的窮苦孩子的形象就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表現(xiàn)得十分具體、形象。語言的感情色彩也更加強烈了。這也是下文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基礎。
2.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小珊迪要“我”買他火柴的那些話,這些話語又說明了什么?
要求學生分角色朗讀,讀出小珊迪賣火柴時由“請”到“請求”再到苦苦哀求的話,體會此時小珊迪已受凍挨餓到了難以忍受的程度。
從小珊迪的外貌,可以見其“寒”,從其賣火柴時“請”、“請求”、“乞求”的語氣可以見其“饑”,而且不是一般的“寒”和“饑”,而是“飽受饑寒”。
3.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如此一個受凍挨餓到了難以忍受的程度的孩子,此時換零錢沒有回來,“我”會產(chǎn)生什么想法呢?
投影出示重點句,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看那孩子的面孔,看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又斷定他不是那種人。
讓學生討論、思考:
。1)“斷定”是什么意思?
。2)“那種人”指的是什么人?
。3)“我”怎樣斷定他不是那種人?學生經(jīng)過討論,所得出的結論為理解和概括小珊迪的'品質搭了一座橋。
“斷定”是下結論的意思。
“那種人”指的是用行騙的方法得到別人的憐憫,品質低劣的人。
進一步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文小珊迪的外貌和他賣火柴時的語氣理解:
“我”是根據(jù)什么斷定他不是那種人?讓學生理解到:“我”是根據(jù)他的面孔和神情斷定他不是那種人。聯(lián)系上文,他的面孔是“瘦瘦的小臉凍得發(fā)青,”再聯(lián)系他的穿著,就可以知道他是一個非常窮困、不得不在嚴寒中賣火紫,靠勞動謀生的孩子,不是那種靠欺騙詐取錢財?shù)娜;他的神情從請求到乞求,迫不及待地要把火紫賣給“我”,并且不惜降低價錢,也說明了他不是那種人。
4.總結第1~10自然段的段意。
白天,小珊迪要“我”買他的火柴。
5.指導學生復述第1~10自然段。
課文第1~10自然段寫了三點:①從小珊迪的外貌說明他極其寒冷;②從小珊迪要“我”買他的火柴時的語氣說明他極其饑餓。③從小珊迪換零錢沒有回來,引起“我”的種種猜想。按照這個順序學習復述課文的第1~10自然段。
。ㄈ┮粋先令,引起了“我”對小男孩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究竟他是個怎樣的孩子?這樣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學習課文的第11~16自然段。
1.默讀課文,思考:
小珊迪是在什么情況下叫弟弟給“我”送來買火柴找回的零錢的?
通過學生讀課文,自己思考,集體討論,讓學生知道小珊迪是在被軋傷,帽子、火紫和另外幾個便士丟失,而且在自己面臨死亡的情況下,還讓弟弟前來,把保存下來的四便士送還給“我”。
再讀課文,教師進一步啟發(fā)學生:這表現(xiàn)了他什么美好的品質?
從他換零錢、受傷、還錢的一系列動作行為表現(xiàn)了他誠實守信的品質。這個事情說明“我”的判斷是正確的,有道理的。
2.品讀重點詞句:
投影出示:
珊迪聽了,目不轉睛地看著我,好像表示感激。
學生讀句子,思考討論:
“目不轉睛”什么意思?聯(lián)系上下文思考:小珊迪為什么會這樣看著“我”,他臨死前最掛念的是什么?
學生經(jīng)過討論知道了:“目不轉睛”的意思是不轉動眼珠地看。
引導學生深入討論:珊迪在臨死前最掛念的是他的弟弟。聯(lián)系上文理解:小珊迪和他的弟弟是孤兒。小珊迪慘遭車禍,在那個社會里,無人過問,足見社會的冷酷和不平等。小珊迪臨死前擔心的是他弟弟將來的生活。他的話,表達了他對弟弟的愛、深深的擔憂和絕望。珊迪的話,深深地觸動了“我”,“我”決心照顧小利比。當小珊迪聽了“我”的回答后,“目不轉睛”地看著“我”,說明他對“我”寄予無限的希望!澳坎晦D睛”體現(xiàn)著一種托負,一種信任,一種感激。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思考:小珊迪臨死最牽掛的是弟弟,而不是病危中的自己,看出了他的什么品質?
4.總結課文的第11~16自然段。
通過晚上發(fā)生的事:小珊迪的弟弟替他把換來的零錢交給買主,并且交待了沒及時送錢的原因,在傷勢嚴重瀕臨死亡時還想著這件事,說明他是一個誠實的孩子。他臨死還在牽掛弟弟,看出他是一個善良的孩子。課文寫了晚上發(fā)生的事,“我”對珊迪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5.練習復述,指導復述第11~16自然段。
課文的第11~16自然段寫了小珊迪的美好品質。復述時要強調:從其換零錢、受傷、還錢的一系列動作行為顯其誠實;從其臨死前對弟弟的關心顯其善良。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的內容,學習小珊迪誠實、善良的品質。從而對學生進行熱愛社會主義的教育。
2.練習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用歸并自然段的方法,給課文分段。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二、教學難點
理解珊迪的優(yōu)良品質。
三、教學重點
練習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用歸并自然段的方法,給課文分段。
四、教學過程設計
。ㄒ唬⿲W習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飽受饑寒的小珊迪死了,但他的美好的品質,將永遠打動人們的心。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這是對全文的總結。
。ǘ⿴ьI學生在弄懂每個自然段意思的基礎上,學習按事情發(fā)展順序,用歸并自然段的方法給課文分段。
1.投影三段的段意,讓學生找出課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寫下面的內容?
。1)小珊迪要“我”買他的火柴。
。2)小珊迪換好零錢往回跑,發(fā)生了車禍。
。3)小珊迪的美好品質永遠給人以教育。
2.根據(jù)三段的段意內容,歸并目然段分段。
全文共分三段:
第一段(第1~10自然段):小珊迪要“我”買火柴,“我”沒有零錢,小珊迪去換零錢,卻沒有回來。
第二段(第11~16自然段):小珊迪受了重傷,派他弟弟來送找的零錢,“我”對珊迪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第三段(最后一個自然段):珊迪的悲慘遭遇令人同情,他的美好品質永遠給人以教育。
3.指導學生找一找分段的依據(jù):
。1)按時間分:找出表示時間變化的詞:
第一段表示時間的詞:有一天。第二段表示時間的詞:晚上。第三段表示時間的詞:直到今天。
。2)按地點轉移:找出表示地點變化的詞:旅館門前和旅館里。
。ㄈ┲笇褪稣n文。
在一段一段復述的基礎上,進行全文復述,最后再用自己的話把整個故事講給別人聽。要求要懷著對小珊迪的深切同情,用被他的美好品質深深打動的心情,來講這個故事。讓每一個聽故事的人也受到教育。
(四)總結全文,領悟寫法。
投影出示文章的中心句:飽受饑寒的小珊迪的美好的品質,將永遠打動人們的心。
啟發(fā)學生思考:
1.文章為什么要先寫?zhàn)嚭,再寫其品質?
2.為什么要把這兩者放在一個完整的故事中寫?
讓學生理解:這是事情發(fā)展的順序決定了的。因為家里窮,所以才飽受饑寒;因為饑寒,所以才賣火柴;因為急于賣火柴,所以才發(fā)生了被車撞倒的災禍;因為發(fā)生慘劇,所以才讓弟弟去找“我”交還零錢;因為“我”被其誠實的行為所感動,所以才親去探望,才親睹了小珊迪臨終囑托的感人一幕。這些情節(jié)都是按照事情的發(fā)展順序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地寫下來的,先后有序,層次井然,不能顛倒。另外,寫?zhàn)嚭黄鹊奶幘掣芡滑F(xiàn)其高尚美好的心靈,小珊迪的誠實和善良正是在殘酷的現(xiàn)實、巨大的慘痛中放射出更加美麗的光彩。
語文教案 篇2
知識目標:朗讀全詩,感悟詩中的詩句的深刻含義。理解“山”和“!彼N含的意思,聯(lián)系生活,進一步理解思想感情,感悟人生。
能力目標:反復朗讀,品味語言,提高欣賞詩歌的能力。
情感目標:相信理想可以實現(xiàn),要為之不懈奮斗。
教學重點:順暢地朗讀這首詩,感悟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掌握文章主旨。
教學難點:理解詩中“海”和“山”所蘊含的深刻意義。
教學方式:朗讀,討論分析,合作學習。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第1課時:重點是朗讀全詩,整體感知課文,初步學會如何朗讀、齊讀,討論第1節(jié)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學情分析:人教版新課程改革教材,各個單元以專題形式出現(xiàn),第一單元專題:怎樣面對人生的困難與不幸。對剛入中學的初一學生來說,這首詩很有吸引力,尤其是在詩的第一節(jié),詩人以孩子的口吻敘述,容易調動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
2、導語設計1:同學們,如果我們不是生活在古老悠久,充滿魅力的首都北京,而是生活在大山里,每天抬頭可見的只有高聳入云的大山,蒼蒼茫茫,連綿不斷,你會想到什么呢?(課件播放大山的畫面),由同學的回答,導入新課:同學們的想法和詩人王家新小時候的想法是不謀而合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位從大山里走出來的詩人根據(jù)自己成長的歷程寫的一首詩《在山的那邊》。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二頁第一課《在山的那邊》。
導語設計2:同學們回憶以下,你的童年有過怎樣的幻想?導入新課。
3、作者簡介和題解:王家新,1957年出生在湖北省山區(qū)---武當山下,一直到1978年讀大學才走出大山。1982年畢業(yè),到師專任教。后來為更高的追求,又在1992年到英國,1994年回國到北京教育學院任教。本詩是作者“小時候”的真實寫照。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齊讀課文,讀準字音,利用工具書,、詞典解決字詞(投影)
提出齊讀課文的要求。
癡想chī 隱秘yǐn 鐵青tiě 凝成níng 誘惑yu 喧騰xuān 扎下zhā 漫濕màn 一瞬shùn間
3、學生自己讀課文,讀出語氣,思考: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
提出朗讀課文的要求。(如何讀出語氣和感情)
同學回答,互相補充。
第1節(jié)詩,寫了我童年時候的想望和困惑,現(xiàn)實中“山”和“海”;
第2節(jié)詩,寫了我長大后的拼搏和奮斗,山”和 “!笔抢硐胫械木辰。
三、朗讀、分析第1節(jié)
1、 自己大聲讀(要求讀出語氣來,體會作者感受)
2、 投影出示下列問題,分組討論,合作學習。
(1)這一節(jié)寫作者什么時候的事?
(2)“我”想了些什么?怎么做的?結果怎樣?
(3)為什么說“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同學們通過想象思考)
。4)這里“山”與“!狈謩e指什么?
討論明確:(1)童年時。 (2)山外世界,爬到山頂看海,沒看見海,看到“在山的那邊,依然是山”;“我”哭著回來了。 (3)“我”沒看見大海,看見的依然是山,非常沮喪、失望,看到山也好像“鐵青著臉”嘲笑“我”。擬人手法。 (4)現(xiàn)實中的山,也是一種阻礙他們想實現(xiàn)的實際生活的世界。大海,一個想象中世界。
四、作業(yè):讀一讀寫一寫 每個詞一行,每行5遍。
第2課時:重點是討論第2節(jié)詩,感知全詩內容,感悟人生。
教學過程:
一、字詞擂臺賽,檢查字詞的掌握情況。略
二、朗讀第2節(jié),思考、分析:
1、 自己大聲讀(要求讀出語氣來,體會作者感受。)
2、 投影下列問題,分組討論:
。1)這一節(jié)中的“山”與“!庇种甘裁?
。2)指名朗讀“因為我聽到還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一次次漫濕了我枯干的心靈……”你怎樣理解這些詩句?
。3)指名朗讀“在山的那邊,是海嗎?……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你對這些詩句如何理解?
討論明確:(1)“山”重重艱難險阻,“!崩硐刖辰纾ā坝眯拍钅傻暮!币竭_理想境界,必須歷盡千辛萬苦,有堅定信念,百折不撓。 (2)作者相信理想是可以實現(xiàn)的,渴望理想的實現(xiàn)。理想日日夜夜在心中激蕩,鼓舞“我”不懈地奮斗,滋潤著心靈;充實而有活力,給“我”鼓舞,令“我”激動?莞桑簩硐氲目释#3)相信人生存在著一種更高的境界,相信在翻過無數(shù)座山后,終會攀上這樣一個頂峰,相信在歷盡磨難后,那最終的“海”終會照亮我們的眼睛。
三、聯(lián)系生活,感悟人生
1、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圍繞: 要不怕困難,才能實現(xiàn)人生理想。)
2、詩人的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的呢?
引導學生理解:詩的語言是非常凝練而又有豐富內涵的。
3、 小組合作學習:請找出你喜歡的并認為含義深刻的詩句細細品味,或者你最喜歡的一句,說明理由。你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也畫下來一起討論,互相交流?凑l的眼睛最敏銳,能發(fā)現(xiàn)美,能發(fā)現(xiàn)問題。
引導、點撥:
。1)、“鐵青著臉”這句詩非常形象,“我”本希望看見大海,結果好不容易爬上了山頂望見的依然是山,“我”真是大失所望,沮喪極了。
。2)、怎么看出“我”是好不容易爬上了山頂? “終于”這個詞可見爬上山頂費了很大力氣,花了不少時間。這正是詩的語言特點:用形象的語言來表達詩人主觀的感受。正如杜甫的詩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备袀臅r候,看見美麗的花也像在流淚一樣。
(3)你能讀出這種感情么?
“媽媽,那個海呢?”(師故意帶著怨恨的口吻朗讀) 主要是疑惑不解,因為媽媽一般不會欺騙自己的孩子,“我”沒看到海就很疑惑又很失望的問媽媽。在這里主要是失敗之后仍不灰心,繼續(xù)尋找、追求。你用這種心情把這句詩讀一下。
。4)難點: “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卻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飄來的東西是很輕的,怎么會下深根?
點撥:“種子”比喻媽媽給“我”的信念,然而童年的認識畢竟是膚淺的,所以說是飄來的。后來“我”不懈努力,這種信念就在“我”心中扎下深根。可見,理想的樹立也需要日積月累,像滴水穿石那樣才能讓他扎下深根。那么,在朗讀時,應該怎么讀?
那么,在朗讀時,應該怎么讀? 全班齊讀,體會讀法。“飄”和“扎”都作重音處理。
“一次又一次”,強調了“我”失望次數(shù)多;“又一次次”,強調了“我”的努力,不灰心;“一座座”,說明“我”遇到的困難非常多。
。5)如果對這些困難估計不足會怎么樣? 從這句詩你得到什么啟示?
在生活中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期望一舉成功,一旦失敗就灰心喪氣,不要企圖一舉成功,要能承受住失敗和挫折,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6)為什么說“枯干的心靈”?
說明要實現(xiàn)理想必須經(jīng)歷失敗,“我”對理想的非常渴望。只有理想能滋潤“我”的心靈,使“我”的心靈不再枯干,而變得充實而有活力。
“是的!人們啊,請相信在不停的翻過無數(shù)座山后,在一次次的戰(zhàn)勝失望之后,你終會攀上這樣一座山頂,而在這座山的那邊,就是海呀,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边@句詩很有人生哲理,當理想實現(xiàn)的時候,人們是多么興奮、驚喜啊! 可見,遇到困難時,理想能激勵我們戰(zhàn)勝困難。
4、寫作特點:1、運用象征手法,意象壯闊,意蘊豐富。2、詩歌語言凝練,含義深刻。
四、在深入理解了詩的內涵的基礎上,全班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五、延伸與拓展:
詩人成長中的艱難探索一定早已打動了成長中的你。在你的生活學習中,一定也有無數(shù)座山,等著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說說這首詩給你的啟示。
同學自由暢談。
六、結束語:
沒有遠大的理想就沒有不懈的追求,正是在艱難曲折的求索過程中,我們的人生才充實而有意義。正如歌中所唱“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失敗和痛苦也是人生的一筆寶貴財富。對剛跨進中學大門的同學們來說,有很多困難正等著你,其中最大的一座山就是你自己,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大家有沒有信心?好,那就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克服重重困難,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
七、布置作業(yè):請你把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用文字表達出來,以“我終于見到了大海”為題寫一段話。
八、板書設計:
在山的那邊
王家新
“!薄硐刖辰
象征
“山”——重重艱難險阻
教學反思:在進行內容學習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
1、如何拿書,2、齊讀的要求即如何讀出語氣和感情,3、齊讀的要求,4、學生分組討論的要求。
“導”、“引”較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參與,使學生合作、自主、探究學習,在寬松、愉悅的氛圍中達成學習目標。通過朗讀指導,引導學生充分注重朗讀的外化要求以及朗讀的內化要求,并將兩者有機的結合,引導學生反復地朗讀,認真地品味語言,不斷地揣摩,學生從中感悟,得到熏陶,形成語感。現(xiàn)代教學媒體進一步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力圖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懂得祖國哺育我們成長,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認知目標: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本課5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重點:看懂圖意,并結合圖理解字詞。
教學難點:體會詩的第二句包含的意思。
教學準備:投影、課件、小卡片
課時目標:
情感目標: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懂得祖國哺育我們成長,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認知目標:學習生字,指導書寫“土、兒”。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看懂圖意,并結合圖理解字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你們喜歡自己的家嗎?
2、你們喜歡在家里干什么?
二、看圖了解圖意
1、有四個小伙伴也想找到自己的家,他們是誰呢?
2、投影圖片:白云小鳥魚兒種子
3、白云的家在哪兒呢?誰來幫助它找到家?小鳥的家在哪兒呢?誰來把它送回家?魚兒呢?種子呢?
4、揭示課題:家(正音,分析字形)
三、初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要求聽準課文里的每個字音。
2、自由讀課文,一邊讀課文一邊看看課文里有幾句話?
3、檢查自讀情況:
(1)說說課文一共有幾行?有幾句話?
(2)分句指讀,評議。
(3)齊讀課文。
4、再自由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
四、理解課文
1、剛才我們把白云、小鳥、魚兒、種子送回了家。那么它們在家里生活的好嗎?生活的快樂嗎?下面我們一起去問問它們。
2、多媒體演示:藍天白云圖。
(1)白云在家里快樂嗎?為什么?
(2)指導朗讀。
(3)藍天還是誰的家呢?
(4)說話提示:藍天是白云的.家,也是()的家。
3、多媒體演示:鳥兒在樹林中飛翔、覓食、筑巢。說說鳥兒在家里快樂嗎?
(1)小鳥在樹林里生活多么愉快,讓我們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2)說話提示:樹林是鳥兒的家,也是()的家。
4、引導學生觀看動畫,自讀三、四行,讀后交流。
(1)為什么說小河是魚兒的家,泥土是種子的家?
(2)練習說話。朗讀。
5、剛才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了第一句話,這一句話比較長,我們連起來把它來讀好,注意連貫和停頓。
(1)這句話把藍天、樹林、小河、泥土比成了白云、小鳥、魚兒、種子的家。它們有了自己的家,該是多么幸福啊!小朋友,你們能把這句話背誦出來嗎?
(2)自由背誦,指背。
6、我們每個小朋友也有一個共同的家,那就是——(出示:祖國)
(1)什么叫祖國?
(2)我們祖國的名字叫什么?
(3)投影: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形圖,地形圖里有景色。
(4)看了之后,你想說什么?
(5)引導交流:祖國是一個巨大的花園,我們就是花園里的花朵。
7、祖國大花園里有溫暖的陽光,有清新的雨露,有肥沃的土壤。我們都生活在祖國這快土地上,所以祖國就是我們的——家。
8、齊讀第二句話。
五、學習生字
1、出示:土兒
2、指導書寫。
3、學生描紅,臨寫。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通過第一節(jié)語文課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認識學習語文的重要性。
2、使學生在日常學習語文的過程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習語文的方法。
教學設計興趣引導,穿插形式多樣的學生活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師】同學們,我今天先給你們講一個笑話,聽完后,看你們能受到什么啟發(fā)?
“《大肥雞》。〖板書:《大肥雞》〗故事是這樣的:在廣州有一間北方飯店,專門煮一些適合北方人口味的飯菜來招待客人。店里有一位女服務員,她是廣州人,但她的普通話說得不好。有一天,有位北方老漢來到飯店里吃飯。他剛坐下,那位女服務員就對他說:“老大爺,你想去(吃)什么?”〖板書:去(吃)〗那位老漢因為聽不明白她說的普通話,以為那位女服務員問他去什么地方?老漢心里想:有沒有搞錯,我是來這里吃飯的,為什么要問我去什么地方呢?后來,老漢明白了女服務員的普通話可能說得不標準,所以自己聽錯了。于是老漢就說:“有沒有包子?”女服務員聽了馬上說:“報紙(包子),有!”〖板書:報紙(包子)〗她很快拿了一張報紙給老漢。老漢被弄得哭笑不得,心想:“這報紙,我怎樣吃呢!”后來,老漢又問:“有大肥雞嗎?”女服務員熱情地說:“搭飛機,還早呢,去(吃)過飯也不遲!薄及鍟捍蠓孰u(搭飛機)〗
二、學習語文的重要性
【師】聽完這個故事以后,你能夠受什么啟發(fā)呢?
【生】①普通話說得不好會鬧出笑話;
②學好普通話非常重要;
、酆闷胀ㄔ拰τ谖覀兡軠蚀_的表達語言有很大的幫助。
【師】歸納總結
普通話說得好與不好,不單是語言表達準確與否問題,而且關系到我們的寫作水平問題,
舉例:有個學生在作文上寫有這樣一句話:“我在家里足足等了他五個字,他才來到!痹捴械摹白阕恪焙汀拔鍌字”是什么意思,讓人費解。原來這個學生是用口語寫作。這句話應該這樣說:“我在家里整整等了他二十五分鐘,他才到來!比绻晃宦牪欢自挼娜寺犃诉@句話,就好像丈二的金剛——摸不著頭腦。因此,如果要準確地表達語言,學好普通話是很必要的。
因此,我們一定要學好普通話,學好語文知識。如果我們作為新世紀的中學生連自己祖國的語言也學不好,說不好,甚至還鬧出笑話,那么自己也會覺得臉上無光。
三、學習語文的方法
【師】讓學生各抒己見,談一下自己對學習語文的想法。(四人一小組討,時間兩分鐘)
【生】略
【師】歸納總結
學習語文首先要克服兩種不正確的態(tài)度:
、僖环N是懶散,漫不經(jīng)心,認為語文學習就是那么回事,學了長進不大,不學也不會考不及格,與其白花功夫作無謂的付出,不如痛痛快快地學其它課程。
②另一種是急于求成,不愿做細致瑣碎的積累工作,企圖一日吃個胖子,幻想著一朝一夕十天半月語文水平就能有很大的提高。必須克服這兩種心理,否則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師】歸納總結學習語文的方法
。ㄒ唬├斫
語文學習固然要多看課外書籍,多讀好文章,多看報紙,甚至標語、廣告,“處處留心皆學問”,但是有些同學因為對所學的東西一知半解,或者根本不理解。
【學生課堂活動】
讓學生背誦小學時學習過的兩首古詩,看看是否理解?(男女同學分別朗誦)
【師】找兩位學生分別解釋兩首詩的意思。ㄒ晃荒型瑢W,一位女同學)
【師板書】
“每逢家節(jié)倍思親”
“渭城朝雨輕塵”
【學生課堂活動】
改正寫錯的字!
“倍”會寫成“備”、“被”,,“輕塵”會寫成“清晨”,我想同學們如果真正懂得這句詩的意思,是不會產(chǎn)生這種錯誤的。所以學習語文的時候一定理解,要多問幾個為什么!這樣才不會鬧出笑話!
。ǘ┳R記
【學生活動】請同學們談一談自己的`記憶方法。
【師歸納總結】
、佟皟啥宦劥巴馐隆保洃浀臅r候要專心志致。②“口讀千遍,不如手寫一遍”。
、墼诶斫獾幕A上背誦,才能夠記的長久。④將背誦看作是一種樂趣,是一種享受。
【學生活動】
試著背誦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操作過程】
①集中精力,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里背后這首詩。
、谳p松課堂氣氛,聽支音樂“相見時難別亦難”,加強記憶。讓學感覺到學習語文的樂趣。
。ㄈ┻\用
【師】你知道學習語文主要都能運用在哪些方面嗎?
【師】歸納總結
聽:能聽懂別人的發(fā)言,掌握其要點,以便能進行對話。
說:能用普通話,發(fā)音準確、清晰,姿態(tài)大方,語言簡潔、連貫。
讀:①能用普通話準確、流利、有語調、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谀芗凶⒁饬δx課文,能大體了解課文思路和中心意思及各部分之間的聯(lián)系。
、勰芙柚⑨尯凸ぞ邥斫庠~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含義和作用,感知文章語言所表達的意義和情味,知道文章的精妙所在。
、苣茉诶斫夂痛Φ幕A上展開聯(lián)想并進而進行比較。
寫:從某種意義上說,知識積累的多少和運用的好壞,主要在作文中體現(xiàn)出來。我們可以將我們學過的優(yōu)美的詞語,精美的名詞警句,文章的謀篇布局,一些新的思想應用在我們的寫作中。
【學生課堂活動】要求學生當堂根據(jù)自己所學的知識,用一句話還形容老師。
要求:①思考兩分鐘;②語言要流暢。
。ㄋ模w納總結
學習語文的方法還有很多,如:“課文預習法”、“課堂筆記法”、“課文分析法”、“閱讀法”、“略讀法”、“精讀法”、“作文材料積累法”、“作文題材提煉法”、“作文仿作法”、“作文修改法”等等。課外的“讀報法”、“信息借鑒法”等等。
當然這些方法不單單是由老師來總結,同學們也可以自己動手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語文的方法!
四、要求本學期學習語文的要求:
1、每天寫一篇日記,或記錄當天看到的文章中名詞雅句,或抒發(fā)內心所思所想,或進行文學練筆,或評述班級發(fā)生瑣事。將自己生活學習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寫下來。
2、每日一篇練字。
3、上課時要認真聽課,做好聽課筆記,在課本上做記號,批注。
4、作業(yè)書寫端正、清楚,格式正確;獨立按時完成;及時訂正錯誤。
5、課前預習,課后復習。
6、不動筆墨不讀書。要求每周要讀一篇精美的文章,做好讀書筆記
7、關心周圍世界,閱讀課外讀物,收聽、收看新聞。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豐富學生的詞匯,積累詞語。
2.仿寫比喻句,感悟優(yōu)美、生動的表達。
3.誦讀古詩,培養(yǎng)語感。
4.認真寫字,感受漢字的形體美,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5.學辦手抄報,培養(yǎng)語文綜合實踐能力,培養(yǎng)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1.積累詞匯,積累語言。
2.感受漢字形體美,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3.學辦手抄報,學習合作。
[教學難點]
1.仿寫比喻句,培養(yǎng)語感。
2.學辦手抄報,樂于表達,學會合作。
[教學準備]
1.實物投影儀。
2.錄音機,音樂磁帶。
2.課件:動畫人物阿凡提。
3.詞語卡;田字格小黑板。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課件出示動畫人物阿凡提。
師:小朋友,你們看,阿凡提大叔來了!他說要到小朋友的語文樂園來做客,大家歡迎嗎?我們都知道阿凡提最愛動腦筋想問題,等一會兒可不要被他難倒!
二、詞語超市。
1.課件或卡片出示詞語。
師:啊,這么多詞語,都是我們在課文中見過的。阿凡提想聽聽我們班小朋友是不是會讀這些詞語。
2.自由讀詞語。教師巡視,看看學生是否需要幫助。
開火車讀詞語,糾正讀錯的字音。
3.復習了解詞義。有哪個詞你不懂嗎?阿凡提可以告訴你。
4.現(xiàn)在,你們要把這個詞語超市里的詞語搬到自己的詞語庫去。只要你會用這個詞語,就說明你擁有它了。誰能用其中的一兩個詞語說句子?
三、讀讀寫寫。
1.師:剛才,我聽到有的小朋友用“閃亮的珍珠”說句子,說:“小露珠在小草的葉子上滾動,像一顆閃亮的珍珠!闭f得多美呀!這是課文中的話,因為它太美了,所以小朋友們都喜歡。我們自己也來學說、學寫這樣的句子好嗎?
2.課件出示“讀讀寫寫”的兩個句子。讀句子,討論,說說句子的特點。
引導:兩個句子中都有個“像”字,而且都是把一樣事物比作另一樣事物。這樣的句子,叫做比喻句。
3.仿寫比喻句。
。1)師:阿凡提要和小朋友比賽,看誰會寫比喻句。你們有信心嗎?
。2)同桌互相說一說比喻句。
。3)指名說,大家評議說得對不對、好不好。注意引導比喻恰當,把話說完整,盡量說得生動、具體。
。4)師:阿凡提沒想到小朋友們說出了這么多優(yōu)美、生動的比喻句。他覺得小朋友比他更聰明!
。5)把你說得最好的一個比喻句填在書上。
教師巡視,看學生是否寫正確,及時糾正錯字和語病。提醒學生把字寫工整,注意寫字的姿勢。
四、閱讀欣賞。
1.剛才逛詞語超市和寫比喻句,大伙兒有點累了吧,F(xiàn)在,我們休息一下,來欣賞音樂,老師還給你們朗讀一首你們很喜愛的古詩。(師配樂朗誦《賦得古原草送別》。)
2.課件投影古詩和插圖。學生讀詩。
師:這首《賦得古原草送別》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寫的。(指導讀詩題。)很多小朋友會讀這首詩的前四句,但是后四句就不熟悉了。大家看著這首詩,自己讀一讀。不會讀的地方可以問老師或同學。
3.指名讀。糾正讀音:盡jìn侵qīn翠cuì荒huāng萋qī
4.再讀詩,看圖,想象詩所描繪的景象。師引導:我們仿佛看見原野上,草兒茂盛地生長著。一條古道通向遠方,詩人和他的朋友在這兒依依惜別……
5.說一說你最喜歡這首詩的哪一句,為什么喜歡這一句,把這一句多讀幾遍。
6.比一比誰先把這首詩背下來。自己背,小組里背,表演背誦。
五、寫字板。此文轉自淘.教。案網(wǎng)
1.師:我們差點把阿凡提給忘了。聽,阿凡提說——嗨,小朋友,聽說你們的字寫得好,請你把剛才背的詩的前四句寫出來,讓我學習學習吧。
2.投影寫字板上的字。仔細觀察怎樣把這些字寫好。
3.指導書寫。
(1)指名說“離”的筆順,注意最后兩筆是撇折、點!耙啊弊詈蟛灰鄬懸黄病!盁弊笳覍,火字旁最后一筆是點。
。2)看清重點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練習寫字。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不正確的書寫姿勢。
4.評選“書寫優(yōu)美與姿勢端正獎”,阿凡提給他獎一顆紅星。
第二課時
語文生活:我們來辦手抄報
一、談話激趣,認識手抄報。
1.同學們都見過報紙,有的.讀過報紙。你們知道嗎?我們自己也可以辦報!我們把想說的話、想告訴大家的消息寫在或畫在紙上,就成了手抄報。今天,我們就來學辦手抄報。
2.投影幾張手抄報。說說這些手抄報辦得怎么樣。
引導:手抄報要設計好哪兒畫畫、哪兒寫字;字要寫工整;畫上了顏色更漂亮。有的手抄報有題目,寫的話和畫的圖與題目有關。
二、小組分工。
1.三到四個同學組成一個小組。
2.小組商量辦報時的任務分工。要求人人必須有任務。
教師巡視指導:可以是三個同學分別寫、畫、設計,也可以由兩位同學寫或兩位同學畫,或其他分工。
3.小組匯報分工情況。
三、動手辦報。
1.激發(fā)興趣,提出目標:現(xiàn)在,輪到同學們大顯身手了。我們開始辦報,每個小組合作辦一張。老師也和你們一起辦,不懂的地方我們一起商量。最后,我們要評出最佳合作小組和字跡工整獎、最佳寫話獎、最佳美術獎、最佳設計獎。
別急,我們一步一步來。先設計好辦什么內容,哪兒寫什么,哪兒畫什么。
2.小組討論怎樣設計。由負責設計的同學匯報。對有創(chuàng)意的及時鼓勵。
3.小組辦報。
教師與學生一起辦報。指導學生寫話和畫圖。指導字寫正確、工整,話寫完整,寫字姿勢端正。
四、展示評價。
1.展示所有手抄報,評論哪張報辦得好,好在哪里。
2.評出各獎項,獲獎的同學獎勵一面小紅旗。
五、小結談話。
今天,看到同學們學會了辦手抄報,我真高興,今后我們還可以多練習,會越辦越好的。更值得祝賀的,是大家已經(jīng)學會合作了。我們合作學習、做事,可以互相幫助、取長補短,使我們的學習進步,事情也辦得更好。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2-12
語文的教案10-17
語文教案12-12
語文教案12-12
語文教案12-13
語文教案12-11
語文教案12-11
語文教案12-11
語文教案12-09
語文教案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