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09-01 10:06:28 教案

語文教案集錦(7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集錦(7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一、領會文中描寫景物委婉細致,用詞準確、生動,比喻形象鮮明,學習抓住特征描寫景物的方法。

  二、朗讀、背誦

  教學時數(shù):兩教時

  教學步驟

  一、復習舊知識,展現(xiàn)春的意境。

  今天,學習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提到春,我們眼前就仿佛展現(xiàn)了陽光明媚,東風蕩漾,綠滿天下的美麗景色,就會覺得有無限的生機,無窮的力量。古往今來,許多文人用彩筆描繪春天,歌頌春天。

  同學們想一想,詩人杜甫在《絕句》中怎樣描繪春色的?(同學背誦:“兩個黃鶴鳴翠柳,一行白簿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油東吳萬里船!保┩醢彩凇恫创现荨分杏质窃鯓用枥L的?(同學背誦:“京口瓜州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蘇舜欽在《淮中晚泊犢頭》的詩中又是怎樣寫春的呢?(同學背誦:“春陽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晚泊孤舟古銅下,滿川風雨看潮生!保

  二、進行比較,激發(fā)興趣。

  以上背誦的詩都是絕句,容量有限,是取一個景物或兩三個景物來寫春的,今天學的散文《春》寫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樹、花、鳥、風、雨等等。作者是怎樣描繪的呢?再說,春就在我們身邊,現(xiàn)在我們就歡樂地生活在陽春三月的日子里,文中寫的這些景物的姿態(tài)、色彩等等你注意到?jīng)]有呢?讓我們細讀課文,領略大好春光,尋找與作者觀察的差距。

  三、學生朗讀全文,要求:

 。保岢鲱A習中不能解決的問題。

  2.文中以迎接春天寫到描繪春天的'美麗景色,再寫到歌頌春天,讀后分分看,哪幾節(jié)寫什么。

  注意正音:

  巢Cháo巢 應和hè 醞釀yùn niàng 暈yùn

  第1節(jié) 迎接春天。(第一段)

  第2至7節(jié) 描繪春天。(第二段)

  第8至10節(jié) 歌頌春天。(第三段)四、講讀體會:

  1.第一段:迎春

 。ǎ保┳髡咭栽鯓拥男那橛哟禾斓膩淼剑磕膫詞明確地告訴我們春天還沒有來到?

  “盼望著,盼望著”。為什么要連用兩個呢?這樣疊用,更能表達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敖庇玫檬譁蚀_,告訴我們春天還未來到。

 。ǎ玻┹p聲讀第1節(jié),體會四個詞尾的作用。兩個“著”,兩個“了”,給我們以非常柔和、親切的感覺。

  第二段:繪春。

  春終于盼來了,大地回春,萬象更新。作者滿懷喜悅的心情,先用一句話對春回大地作了概括形象的描繪,然后再分別作細致的描繪。

  (1)齊讀總寫的一句話“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

  “一切”說明什么?沒有一個例外。

  “然”,是詞尾,表示狀態(tài),樣子的意思。

 。ǎ玻├首x第2節(jié)?倢懘夯卮蟮睾螅确謩e描繪了哪些景物?怎樣描繪的?

  山、水、太陽的臉。

  朗潤:明朗,潤澤!袄蕽櫋笔窃鯓右环榫澳?出示月歷上山景彩色照片;再叫學生看外語課發(fā)的《Lookand

 。螅幔防锏冢保矗胺埃瑁椋欤臁边@幅畫,那個山,就是潤澤的樣子。

  水漲Zhǎng

  “朗潤”“漲”“紅”,非常準確地描繪了春天的山、水、太陽。

  背誦第2節(jié)。

  (3)第3節(jié)寫小草,寫得很細。從哪些方面寫的?哪些詞特別用得好?

  鉆,寫生命力。嫩,寫質(zhì)地。

  綠,寫顏色。滿是的,寫范圍。

  軟綿綿,寫姿態(tài)。

  “鉆”,用得非常好,寫草的旺盛的生命力,人盼望著春天,草從泥土里鉆出來,盼望春天。

  草好,人歡樂。

  朗讀、背誦。

 。ǎ矗┑冢垂(jié)寫什么呢?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再寫什么?一派怎樣的景象?

  樹,花,蜜蜂,蝴蝶,野花。

  眨 z hǎ

  趕趟兒:爭先奔赴目的地的意思。

  寫花的爭春,花的色彩,花的甜味,結(jié)的果實。

  花下是怎樣的情景呢?有一個詞用得特別好,哪個詞?“鬧” “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

  為什么野花會“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沒有明寫風,但風寓在其中;沒有明寫太陽,但太陽寓在其中。比喻用得形象生動。

  細筆描繪了一幅繁花似錦,昆蟲喧鬧,春意盎然的美景,色彩鮮艷,層次分明。

  朗讀背誦。

 。ǎ担┑冢倒(jié)寫風,寫鳥,寫牧童的短篇。怎么寫的呢?

  背誦僧人志南的詩句:“古木陰中系短篷,杖基扶我過橋東。沾衣不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寫風的“撫摸”,風的芬芳醒郁,鳥的呼朋引伴棗叫朋反,引伙伴,短笛的嘹亮。

  鳥的清脆的聲音,輕風流水的聲音,牧童短笛嘹亮的聲音應和著,構成了一首非常動聽的春天交響樂,和諧優(yōu)美,此起彼落。

  朗讀。

  (6)雨中的景色描繪得同樣十分動人,先寫雨的形態(tài),再寫雨中景色。找兩個詞把雨的形態(tài)講出來。

  “細”和“密”。二個比喻形象生動。

  接著寫雨中屋、雨中樹、雨中草、雨中人,怎么寫的呢?

  朗讀第6節(jié),開展想象。

  “綠得發(fā)亮”“青得通你的眼”,把樹木、小草經(jīng)春雨淋浴后的鮮艷色彩描繪得十分逼真!氨啤笔裁匆馑寄?可以在全安石的《書湖明先生壁》詩中找一句話來形容。“兩山排闥送青來”,兩座山好像把門推開,把青送到眼前。燈光給人以溫暖的感覺。

  雨中景是靜的,但靜中又有動,筆筆緊扣春天。

 。ǎ罚┑2到6節(jié)著重寫景,第7節(jié)著重寫人。寥寥幾筆。天上地下,城里鄉(xiāng)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都寫到了。

  一年之計在于春:“計”,計劃。一年中要做的事,一年的計劃,在春天要好好地打算打算。

  工夫:時間。

  朗讀第7節(jié),體會:寥寥幾筆,有景有人,勾出了春光無限好的美景。

 。ǎ福┬〗Y(jié):

  這一部分繪春是全文的重點。細筆描繪,繪聲繪色繪態(tài),繪幼繪靜,語言非常生動。比如說,寫草的生命力,用“鉆”;寫熱烈的氣氛,用“鬧”:寫小草的青,用“逼”。細致的描繪來源于什么?細致的觀察。觀察以后還要怎樣呢?表達出來。要仔細讀書,積累詞語,描繪起來就會形象生動了。

  3。第三段:頌春。

  (1) 朗讀8、9、10節(jié)。

 。2)在給春以后,作者滿懷喜悅的心情來頌春,用了什么手法呢?

  用比喻手法。三個比喻有聯(lián)系有區(qū)別,使春意越來越濃。先喻為娃娃,再喻為小姑娘,最后喻為健壯的青年,從不同角度寫,寫春的成長,把春天的生意盎然、千姿百態(tài)、青春活力描繪得十分動人。五、作業(yè):

 。保b讀全文,仔細體會本文用詞造句的妙處。體會那些像小河里的水流淌一樣的詞句是怎樣從筆端流淌出來的。

 。。 下周去長風公園春游,仔細觀察春景,領略大好春光,寫一篇《春天的歌》,也可自己命題。

  板書設計

  總寫 一切

  山、水、太陽的臉(遠)

  草:鉆、嫩、綠、滿、軟綿綿

  花:開滿,紅、粉.白、甜味兒(樹上、花間、地上)

  繪春 分寫 風:撫摸、醞釀

  雨:細、密

  人:趕趟兒

  頌春 生意盎然 千姿百態(tài)青春活力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道學會寫請假條的意義,初步培養(yǎng)遵守學校請假制度的習慣。

  2、學會本課12歌聲字。理解“請假條、發(fā)燒、按時、制度、冒號、原因、日期、姓名、頂格”

  3、學會寫請假條。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學會12歌聲字;為什么要寫請假條,讓學生知道這是學校的制度。

  難點:掌握請假條的格式。

  教學準備:

  1、投影、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學習課文1、4自然段。

  2、學會12歌聲字。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今天,()同學生病了(或前幾天,()同學有事了),不能來上學,哪怎么辦呢?(出示課題:請假條)學習生子“假”組詞:請假,假日、放假

  二、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1、自由讀課文,標上段落。思考:為什么要寫請假條?怎么寫請假條(不要求回答)。

  2、讀后匯報。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哪個自然段寫了為什么要寫請假條?哪個自然段寫了怎樣寫請假條?

  三、學習課文1、4自然段。

  1、自由讀第1自然段。

 。1)想一想這一段寫什么?讀后口頭回答()把王小華爸爸寫的()念給大家聽。王小華請假是因為()。(應填上:李老師、請假條、頭痛發(fā)燒)

  (2)學習生字:利、華

  (3)齊讀第1自然段。

  2、指名讀第4自然段,說說這段的主要意思。(聽了老師的話,大家知道怎樣寫請假條了。)

  四、指名說說1-4自然段的意思。

  五、學習2、3段中的9個生字。

  1、自學生字,(讀準字音、分清字形,想一想意思。)

  2、檢查自學情況。

  六、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

  七、作業(yè):抄寫生字詞語。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課文第2自然段,學習寫請假條。理解“制度、頂格、日期”等詞語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抽生讀生字卡片

  2、指名說一說每一小節(jié)主要講什么?

  二、學習課文第2自然段。

  1、自由讀讀這一段。思考:老師一共說了幾句話?每一句講什么?(第一句講依照規(guī)定的時間到校上課是每一位同學都要做到的。第二句寫因為生病或因為有事不能來學校上課要寫請假條。第三句寫這是制度。)

  什么是“制度”?(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規(guī)定)“這是”指什么呢?(前面說的兩句話的內(nèi)容。)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這是學校制度”

  這句話的意思。

  2、齊讀這一段。說說為什么要寫請假條?

  三、學寫請假條。

  1、出示請假條。思考:王小華的爸爸帶王小華寫的請假條是怎樣的呢?

  李老師:

  今天王小華病了,頭痛發(fā)燒,不能來校上課。請假一天。

  家長:王利民

  4月10日

  2、自由讀請假條,讀后討論。

  (1)王小花的爸爸寫請假條,現(xiàn)在什么地方寫什么?再在什么地方寫什么?最后在什么地方寫什么?(先在頂格寫向李老師請假,李老師后面寫上冒號;在再換一行空兩格的地方寫王小華音頭痛發(fā)燒,需要請假一天;最后再右下方寫上家長王利民以及時間。)

  (2)王小華生病了請假,為什么在請假條的右下方寫上“王利民”呢?(這張請假條是王小華的爸爸代他寫的)

  3、你們能把這張請假條改成王小華寫的嗎?哪些地方要改一改呢?(“王小華”改成“我”“家長”改成“學生”“王利民”改成“王小華!保

  4、把請假條補充完整。

  李老師:

  今天病了,頭痛發(fā)燒,不能來校上課。請假一天。

  4月10日

  四、作業(yè)。

語文教案 篇3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這節(jié)課一開始,老師做一個舞蹈動作,當你看到這動作時,會聯(lián)想到什么?

  看到海鷗會聯(lián)想到大海,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唱一首與大海有關的歌曲《大海啊,故鄉(xiāng)》。

  漫步在沙灘上,聆聽海鷗鳴叫聲,海風吹拂著臉龐,陣陣的海濤聲將我們帶入無盡遐想,同學們,讓我們乘著小船到大海上漫游一番吧!在欣賞過程中,請大家考慮兩個問題:音樂情緒、力度如何?

  二、欣賞

  問:音樂情緒、力度如何?

  答: 深情、優(yōu)美、力度柔和

  優(yōu)美的畫面、動聽的旋律,同學們想不想唱這首歌?學唱歌之前,介紹作者。

  三、作者介紹

  王立平,著名作曲家,吉林長春人,代表作品有《紅樓夢》、《牧羊曲》、《太陽島上》等,他的音樂作品題材廣泛,格調(diào)清新,表示手法豐富,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個人特色。

  四、教唱歌曲

  1、教師范唱,同學小聲哼唱

  2、音樂知識 ||: :||反復記號

  3、重復演唱,老師范唱,同學哼唱

  4、難點分析

  1=F

  (1)3/4 12 1 76 53 3 -

 。2)3/4 65 411 65 5 - -

  5、欣賞

  問:根據(jù)歌曲的音樂情緒,分成幾個段落?

  答:第一段 樸實、優(yōu)美、回憶自身在海邊生活經(jīng)歷。?

  第二段 音區(qū)提高,充溢激情,是情感的`抒發(fā),表達主人公對大海對故鄉(xiāng)和媽媽濃厚真摯情感。

  6、同學們,大海是寬闊無垠,千變?nèi)f化的,時而溫柔恬美平靜,時而驚濤駭浪,跌宕起伏,潮起潮落,下面我們看二組畫面,從這些畫面,你能看出這時大海是平靜,還是驚濤駭浪呢?

  第一組:溫柔、恬美、平靜。

  第二組:驚濤駭浪、跌宕起伏。

  7、假如用大海的平靜和跌宕起伏表示歌曲情感,如何劃分?

  第一段:平靜

  第二段:跌宕起伏

  8、用歌聲表示歌曲情感

  9、討論:如何用身體語言表示大海平靜與驚濤駭浪?

  五、主題思想

  我們要熱愛大海,熱愛媽媽,熱愛家鄉(xiāng),立志把我們家鄉(xiāng)建設更美好。

  六、同學跟錄音演唱歌曲

  教學反思

  20xx年鹽城市中小學音樂課堂展評活動于4月26日結(jié)束了。對于我這節(jié)課,自身深有感觸,現(xiàn)將教學反思總結(jié)如下:

  一、教師教學方面

  由于是在普通中學開課,在備課時我注意要與音樂基礎知識相聯(lián)系。例如:在講到《大海啊,故鄉(xiāng)》三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時,我播放了兩段大家都比較熟悉的音樂。一段是二四拍《讓我們蕩起雙槳》,另外一段是三四拍《小白船》。同學在欣賞過程中作比較,從而掌握其三拍子強弱規(guī)律。同學在課堂上聽懂了,掌握了,他們就會認真去學習,積極性調(diào)動了,上課的教學質(zhì)量也提高了。

  二、同學參與性

  在教學教程中,我一直注重同學的積極參與性 !洞蠛0。枢l(xiāng)》這首歌采用了唱、聽、跳等多種藝術形式相結(jié)合,表示歌曲的情感。同學用歌聲表示歌曲的優(yōu)美、抒情。用身體律動表示大海的平靜與驚濤駭浪。我還布置了一組又一組的同學到講臺上扮演,對他們的扮演予以肯定,并進行鼓勵。所以,在這節(jié)課上,同學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了,我與他們的配合十分默契,課堂氣氛也很活躍。

  三、思想教育方面

  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對同學音樂基礎知識的灌輸,另一方面我也對他們的思想方面進行了教育。通過這節(jié)課除了學會了唱,還學到了什么?那就是熱愛大海, 熱愛媽媽,熱愛家鄉(xiāng),立志把我們家鄉(xiāng)建設更美好。

  當然,這節(jié)課還存在許多缺乏之處,如同學演唱的情緒沒有很好的調(diào)動等。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會揚長避短,爭取更大進步。

語文教案 篇4

  巧妙識別病句的11種方法

  所謂病句,是指那些語言表達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表達規(guī)則,或違反了客觀事理的句子,前者是就語法方面而言的,后者是就邏輯方面而言的。

  中學生需要掌握的常見的病句類型有六種,即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jié)構混亂、表意不明和不合邏輯。

  雖說這六種類型的病句都會考到,但在實際考試中,有幾種常見的病句出錯方式出現(xiàn)的頻率是非常高的,因此值得大家特別注意。而這些錯誤,我們可以通過找標識來識別。

  一、發(fā)現(xiàn)介賓短語開頭的句子,看是否缺少主語。

  介詞結(jié)構在句首易導致句子無主語。如

  例1、通過讀了徐遲的《黃山記》,使我受到一次深刻的美感教育。

  例2、南北朝時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工商業(yè)經(jīng)濟的發(fā)展,為隋統(tǒng)一全國創(chuàng)造了條件。

  二、發(fā)現(xiàn)句中有并列結(jié)構,看是否符合邏輯、是否語序錯位、是否搭配得當。

  這里所說的并列結(jié)構,主要是指動詞并列、名詞并列以及形容詞的并列等。出現(xiàn)了并列結(jié)構,我們可以從是否符合邏輯、是否語序錯位、是否搭配得當這三個方面去考慮:

  例2、我們的報刊、雜志、電視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責任作出表率。

  例3、我們要認真討論并聽取王校長的發(fā)言。

  例5、要辦好一個企業(yè),仍舊需要充分發(fā)揮個人的才智,集體的力量和集思廣益的效果。

  例6、這位高能機械工程師的出色工作和獨特設計,已被國內(nèi)有關單位采用,并受到國外的贊賞。

  三、發(fā)現(xiàn)具有兩面意思的詞語,如“是否”“能否”“優(yōu)劣”“好壞”“成敗”等,看前后是否對應。

  例7、一個關系到能否順利擇業(yè)的實際問題擺在他們的面前:必須會使用電腦,必須會駕車,外語必須達到四級以上。

  例8、我市在西部大開發(fā)的戰(zhàn)略規(guī)劃中能否抓住機會,迅速發(fā)展,關鍵在于加速培養(yǎng)一批各行各業(yè)的人才。

  四、發(fā)現(xiàn)句中有否定詞,看它們是否因多次否定將意思說反了。

  例9、由于管理混亂,監(jiān)督無力,全國各大酒廠不止一家沒丟過上萬份商標。

  例10、誰也不能否認家長的這種做法不是對孩子的關愛,但結(jié)果也許適得其反。

  另外,有一些動詞本身就有否定的意思或起到否定的作用,它的后面往往不帶否定詞語,如果帶了,意思就會截然相反,例如下面兩個句子:

  例11、為了避免不再發(fā)生考試作弊的現(xiàn)象,這個學期學校對學生加強了組織紀律教育。

  例12、為了防止這類交通事故不再發(fā)生,我們加強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五、發(fā)現(xiàn)句中有“對”“對于”“關于”,看它們是否混用或主客是否顛倒。

  例13、關于這種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霸王條款,中消協(xié)將分別給予點評,及時曝光。

  例14、克隆技術、非典和禽流感這類概念對尚屬幼稚的小朋友是陌生的。

  六、發(fā)現(xiàn)代詞,看是否指代不清。

  例15、歐陽俊逸推開房門,看見哥哥和他的女朋友正在促膝談心。

  七、發(fā)現(xiàn)數(shù)詞和表約數(shù)的詞語連用,看是否造成矛盾。

  例16、日本滋懸浮列車每公里成本達9億元人民幣以上,德國磁懸、浮列車超過4億元,國內(nèi)現(xiàn)有磁懸浮列車也在2億元左右。

  八、發(fā)現(xiàn)“是”表判斷的句子,看主賓搭配是否恰當。

  例17、他的籍貫是江蘇海安人。

  九、發(fā)現(xiàn)縮小、減少、降低等詞語同倍數(shù)相搭配,犯了不符合邏輯的毛病。

  例18、由于高新技術的運用,電視機的價格比三年前降低了兩倍。

  例19、這種模型的賽車是按國際一級方程賽車式樣仿真縮小32倍而成,從外觀看,并不比玩具汽車大多少。

  十、發(fā)現(xiàn)“不管”或“盡管”,看是否將兩詞誤用。

  例20、不管氣候條件和地理環(huán)境都極端不利,登山隊員仍然克服困難,勝利攀登到頂峰。

  十一、發(fā)現(xiàn)關聯(lián)詞,看是否出現(xiàn)關聯(lián)詞語搭配不當、關聯(lián)詞語錯位等毛病。

  例21、我們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認真復習,就能在考場上正常發(fā)揮,取得好成績。

  例22、要是一作品里的有問題,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錯,也是要不得的。

語文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發(fā)現(xiàn)和運用識字方法。

  2、鞏固識字,積累詞匯。

  3、初步掌握部首的方法。

 。、積極參與展示活動。

 。怠⑼卣梗赫f說課外知道的帶提手旁的字和姓氏。

  【課前準備】

  1、每人準備──本常用的字典。

 。、實物投影儀、課本“語文園地二”投影片。

 。、“我會認”里的生字卡片。

  4、學生準備“露──手”里的內(nèi)容。

  5、小獎杯、紅五星若干。

  【教學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我的發(fā)現(xiàn)

  1、我的發(fā)現(xiàn):

  出示投影“我的發(fā)現(xiàn)”,指導學生發(fā)現(xiàn)識字方法。

 、 教師引導分析“紡”字的字形特點:“方”與“紡”有什么不同?

 、 鼓勵學生觀察熟字與生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 鼓勵用其他方法認識這些生字,如“柏、紀、織”也可用“熟字換偏旁”的方法識記(伯──柏、記──紀、識──織)。

  2、我會認:

  輪流出示生字卡片檢查認讀“我會認”里的生字。

  3、我會讀:

  出示投影“我會讀”:有什么發(fā)現(xiàn)?

  4、誰還知道課外的帶提手旁的字?

  1、⑴ 同桌合作學習:觀察兩字有什么不同?

 、 小組合作學習,匯報:熟字與生字的讀音有關,熟字加與字義有關的偏旁組成生字。

  ⑶ 自主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識字。

  2、小組為單位開火車認讀并口頭組詞。

 。、個別發(fā)言:帶點的字都有提手旁,字義與手的動作有關。

 。、個別拓展說。

  日積月累

 。、 讀讀比比:

 、 出示投影“讀讀比比”,指導學生讀詞。

 、 指導區(qū)別異同:注意每一行上下兩個詞中帶點的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病⒆x讀記記:

 、 指導讀“讀讀記記”中的內(nèi)容。

 、 指導記姓氏:你是怎么記住的.?

 、 誰還知道課外的姓氏?

 。、學習。

 、 出示“龐”字。

 、 出示投影“步驟”。

 、 做課本上的練習,比一比誰能查得又準又快。

  1、⑴ 自由讀,齊讀。

 、 同桌交流,區(qū)別帶點字的異同。

 。病ⅱ 自讀,發(fā)現(xiàn)姓氏歌特點。

 、 個別介紹記姓氏的方法。

  ⑶ 自由說課外的姓氏。

  3、⑴ 認讀。(當學生答不上來時,提示學生可以用部首查字法。)

 、 看投影“步驟”,認讀,全體用部首查字法查“龐”字。

 、 比賽,每一組評一名優(yōu)勝者獎勵紅五星。

  展示臺

  小朋友都來露一手怎么樣?

 。、組內(nèi)展示。

  2、選出代表在全班展示、評價,開展“擂臺賽”。

 。场⒎诸愡x出擂主,頒發(fā)獎杯。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把握文章內(nèi)容。 學習修辭手法的運用。

  過程與方法目標:品味文章的優(yōu)美句子。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感受作者對夏的贊美,引導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把握文章內(nèi)容。

  學習修辭手法的運用。

  感受作者對夏的贊美。

  教學難點:

  品味文章的優(yōu)美句子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調(diào)查導入:一年四季你最喜歡哪一季?引入:喜歡夏天的人寥寥無幾,下面我們就來學習梁衡的《夏感》,看看作者對夏天有何獨特的感受。

  2、了解作者:

  梁衡,1946年生,山西霍州人. 他是著名的新聞理論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治家。

  二、解題。

  文章的題眼是什么?什么意思?(教師盡可能地引導學生說出“感”的意思,如:感受、感動、感激、感染、感覺、感想、感知、感情、感觸等等)

  三、聽讀課文,掃除字詞。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并解釋:

  貯滿(zhù ):儲存、積存

  澹澹(dàn ) :水波蕩漾的樣子

  芊芊(qiān qiān ):草木茂盛

  磅礴(páng )(bó) :氣勢盛大

  黛色(dài ):青黑色

  匍匐(pú )(fú):爬行

  四、講解賞析課文內(nèi)容

  1、齊讀第一段,問:這是寫夏感中的哪個詞?(感受)夏天的總體感受是什么?(緊張、熱烈、急促)

  2、快速默看課文2—4段,看看這三段各是寫夏感中的那個詞?

  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師歸納:三段分別感知了夏天的自然景色 、夏天的色彩、夏天的旋律,(依據(jù)歸納,板書夏之景,夏之色,夏之韻或夏之人)

  3、看看第一段和2—4段是一種怎樣的關系?說明理由。

  討論歸納:2—4段作者具體感知了夏天的景物,夏天的顏色,感受夏天里農(nóng)民緊張的勞動,正好說明了第一段中的三個特點,所以是總分的特點。

  4、自由朗讀課文第二段,找出本段中寫夏天天氣的句子用筆畫起來。(學生讀畫,然后說說天氣的特點:炎熱或者火熱)

  5、請用你的語氣讀出天氣的變化。(指名讀,教師提示:可按天氣的變化過程把握語氣,先可慢讀,天氣熱起來后就要讀出熱的氣勢)

  6、在炎熱的天氣里,作者主要寫了哪些景物?(草,樹,蟬,陽光,遠處的山,天上的云,麥浪)

  7、學生探究:在作者所寫景物的句子里,你喜歡哪句話?為什么?

  學生討論、歸納發(fā)言,教師適當點撥。(可從修辭、關鍵詞、感受器官的感受等方面進行分析)

  分析示例:“林帶上的淡淡綠煙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長墻”,這是以彼物喻此物,用人們習見的“長墻”喻“綠煙”,更加直觀。

  “像海浪涌著一艘艘的艦船”,這是比喻“公路上的汽車”,它們在麥浪中行駛,讓人產(chǎn)生幻覺,像是“艦船”,以喻其疾速、氣勢雄壯。

  再看擬人句:

  “山坡上的芊芊細草長成了一片密密的厚發(fā)”,是作者的想像,生動形象。

  “輕飛曼舞的蜂蝶不見了”,“曼舞”是想像,用了擬人寫法,想像其優(yōu)美的舞姿,很生動。

  8、挑出文章中“火紅的太陽……夏天到了”訓練朗讀。

  9、過渡:作者捕捉了夏天里有特色的景物,突出了夏天熱烈的氣勢,還以顯微鏡的效果觀察了夏天的顏色。提示學生默看課文第三段,找出具體描繪夏之色的句子。這種顏色是一種什么樣的顏色?(是一種金黃的顏色,更是一種透出旺盛的生命力的顏色。)

  10、為了寫這種顏色,作者用了什么寫法?(對比)找出對比的句子,根據(jù)作者對夏天的描寫也仿照它的形式寫一句話。

  示例:

  夏之色為火的紅,如太陽,如辣椒,昭示著旺盛的生命。

  夏之色為濃的綠,如樹葉,如勁草,展示著美麗的青春。

  冬之色為冷的.白,如冰雪,如天云,孕育著新的生命力。

  冬之色為死的灰,如草木,如泥土,宣告舊生命的終結(jié)。

  11、分析第四段。本段主要以朗讀帶分析(提示學生朗讀的處理:語速要快,語氣要短,要讀出農(nóng)民的緊張的心情)。

  學生自由朗讀,然后指名讀后評價,有時間的話應該全體朗讀。讀后說說你會想到以前學過的哪首詩歌?(憫農(nóng):鋤禾日當午——)

  12、過渡:作者感知了夏天如此熱烈、成熟的景物,感受到農(nóng)民的緊張、繁忙,那么作者對夏天有什么樣的感情?(贊美和喜愛之情)

  13、朗讀最后一段,說說本段有什么作用?(點明中心、總結(jié)全文)

  全文的結(jié)構:總——分——總。

  四、總結(jié)全文。

  本文緊扣“夏感”,先總寫對夏天的感受,然后具體感知夏天的景、色、人,抒寫了作者對夏天的贊美和喜愛之情。感主要有三層含義:感受、感知、感情,寫出了自己對夏天的獨特認識。

  五、文章最后寫道:“遺憾的是,歷代文人不知寫了多少‘春花秋月’,

  卻極少有夏的影子。”思考:那么據(jù)你所知,有關夏天的古詩句有哪些?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宋代楊萬里《小池》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宋代楊萬里《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辛棄疾《西江月》

  赤日滿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盡焦卷,川澤皆竭涸。輕覺衣重,密樹苦陰薄。

  ――王維《苦行》

  小結(jié)全文

  羅丹說過“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當你試著用敏感而虔誠的心靈去捕捉生活中的情趣之光時,你會發(fā)現(xiàn)眼前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竟是如此卓爾不群,令人感動!讓我們大家睜開心靈的眼睛,去感知這個天地之間的不同的美好吧!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閱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明白高斯的算法。

  3、通過學習本課,懂得要用科學的頭腦解決問題,從小養(yǎng)成遇事愛動腦筋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明白高斯的'算法,思考他為什么算得這么快。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介紹一下你搜集的有關高斯的資料。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就與高斯有關,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題,整體感知

  請大家自由出聲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學生字,匯報交流

  1、分小組帶問題自學課文,認識生字、理解詞語,了解課文大意。

  2、請學生逐段讀課文,師生正音。

  四、學習生字新詞

  德國驚訝按照鼓勵繼續(xù)努力次序

  五、鞏固練習

  讀一讀,寫一寫

  六、作業(yè)設計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自然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聰明的小高斯》,板書課題。

  二、指名讀文,簡述大意

  這篇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呢?老師指名逐段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思考。

  三、細讀對話,指導朗讀

  1、文中出現(xiàn)了哪兩個人物的幾次對話?學生默讀課文。

  2、品讀第一次對話。

  (1)通過讀第一次對話,你知道了什么?

  (2)老師是怎么說的?小高斯又是怎么回答的?

  (3)指導朗讀第一次對話。

  3、聽到這樣的回答,老師有什么反應?

  4、找出老師和高斯的第二次對話。

  (1)指名讀第二次對話。

  (2)通過讀第二次對話,你讀懂了什么?

  (3)指導朗讀第二次對話。

  (4)學生練讀。

  四、深化拓展

  為什么小高斯長大后成了的科學家?

  五、作業(yè)設計搜集科學家的故事。

  幾分鐘

  聰明的小高斯 8歲 老師連連夸獎

  計算準確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0-17

語文的教案12-12

語文教案(精選)09-23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9-16

(精選)語文教案09-02

語文教案12-13

語文教案12-13

語文教案12-13

語文教案12-13

語文教案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