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憫農(nóng)》教案【共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憫農(nóng)》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憫農(nóng)》教案1
【活動目標】
1、在初步了解詩意的基礎上學習有表情地朗誦古詩。
2、嘗試用配樂誦讀、歌唱等方式學習古詩,激發(fā)吟唱古詩的樂趣。
3、懂得糧食的來之不易,要愛惜糧食。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師:小朋友,你們今天早飯都吃些啥呀?
師:那你們知道你們早上吃的饅頭、粥都是用什么做出來的呢?(老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繼續(xù)提問,直至幼兒答不出)
師:告訴你們吧,它們都是農(nóng)民伯伯種出來的。瞧!農(nóng)民伯伯來了。
2、(出示農(nóng)民鋤地的圖片):農(nóng)民伯伯在干什么呀?
3、師:古時候有一個小朋友叫李紳,他看到農(nóng)民伯伯這么辛苦的勞動就寫下了一首古詩,名字叫《憫農(nóng)》,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學習古詩,初步理解詩意。
1、(出示視頻)完整欣賞古詩一遍。
2、師:這首古詩名字叫什么?(出示ppt1)
3、師:那這首古詩講的是什么意思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逐句講解并學念古詩。
(出示Ppt2):圖上有誰?他在干什么?小朋友看,掛在天空中紅紅的是什么呀?那
你們知道什么時候的太陽最紅最熱?
老師小結(jié):中午的太陽火辣辣的照著大地,農(nóng)民伯伯還在田里鋤草松土。
齊念第一句詩句,并學做農(nóng)民伯伯除草的動作。
(出示Ppt3):你們看農(nóng)民伯伯的臉上都流出了什么?汗水一滴滴都滴到哪里?
老師小結(jié):太陽火辣辣的照著,一會兒工夫農(nóng)民伯伯的臉上就流出了汗,一滴一滴滴到了在禾苗下面的土里,農(nóng)民伯伯辛苦不辛苦?
齊念第二句詩句,并學做農(nóng)民伯伯(jy135幼兒教育 www.jy135.com)擦汗的動作。
(出示Ppt4):這是什么?誰知道我們每天吃的飯是從哪里來的?
齊念第三、四句詩句,并學每天吃飯的.動作和牢記在心的動作。。
4、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完整的念一念,(完整朗誦兩遍)
5、師:小朋友念得真不錯,如果配上音樂來念一念會怎么樣呢。(配樂朗誦兩遍)
6、師:小朋友念得真棒,都像一個個小詩人了。下面我們再把剛才的動作加上去念一念。(加上動作配樂朗誦兩遍)
7、師:剛才我發(fā)現(xiàn)有幾個小朋友朗誦非常好,我們請他們上來表演,(個別幼兒表演)
三、引用《月亮婆婆喜歡我》的曲調(diào)學習用歌唱古詩,萌發(fā)喜歡古詩的情感。
1、師:老師還把這首好聽的古詩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一起來聽聽。(老師示范唱)
2、幼兒學習歌唱《憫農(nóng)》。
四、教育幼兒要從小愛惜糧食,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師:小朋友,我們學了這首古詩后,知道每天吃的飯是從哪里來的?農(nóng)民伯伯這么辛苦的勞動,那我們小朋友吃飯的時候應該怎么做呢?
(出示圖片):小朋友看,這兩個小朋友在干什么?你喜歡哪個小朋友?為什么?
五、結(jié)束。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去把今天學的這首古詩念給后面的客人老師聽聽。
《憫農(nóng)》教案2
設計意圖: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古詩,適合小班幼兒朗讀和背誦,本首古詩讀背并不難,關鍵是要從中體會到糧食的來之不易,懂得從小要愛惜糧食。為此,在設計時圍繞一個“辛苦”,從談話引出古詩,看圖了解“辛苦”,讀詩句感受“辛苦”,到情景中演繹“辛苦”。從而把幼兒并不容易體會到的“辛苦”突破了。
活動目標:
1.指導幼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激發(fā)幼兒學習古詩的興趣。
2.通過誦讀,讓幼兒感受農(nóng)民勞動辛苦,糧食來之不易。
3.滲透愛惜糧食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讀詩興趣,感受農(nóng)民勞動辛苦,懂得糧食來之不易。 教學難點:
感受詩的節(jié)奏美,韻律美,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活動準備:
1.古詩憫農(nóng)圖一張,小朋友吃飯圖一張(做成幻燈片)
2.古詩《憫農(nóng)》朗讀視頻
3.適量的米和面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課題
1、提問:寶寶們每天肚子餓了,都吃什么呀?引導幼兒說出米飯和饅頭等;
2、出示米和面,讓幼兒觀察和體驗,區(qū)分米和面。然后提問:
(1)、香噴噴的米飯和饅頭是用什么做的?(米和面)
(2)、糧食是從哪里來的?鼓勵幼兒大膽發(fā)言
(3)、教師總結(jié):糧食是農(nóng)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我們要愛惜糧食,珍惜每一粒米。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古詩《憫農(nóng)》。
二、學習古詩《憫農(nóng)》,感受古詩特點,理解古詩內(nèi)容。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后說說圖片上的內(nèi)容。
2.幫助幼兒理解古詩所表達的意思。
3.教師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解釋古詩的含義,中午的太陽,紅紅的.照在地上,農(nóng)民在地里松土除草,汗水一點一點落在禾苗下面的土地里,可有誰知道碗里的飯呀,顆顆粒粒都是農(nóng)民辛辛苦苦的勞動得來的。
4.播放古詩朗讀視頻,讓幼兒完整欣賞一遍,感受古詩的節(jié)奏美和韻律美。
5.出示古詩圖片,讓幼兒看著圖片,跟著教師朗讀古詩。
6.指導幼兒有感情的、完整的朗讀古詩。
三、背誦古詩,情景表演
1、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背誦古詩。
2、集體背誦。指導幼兒進行情景表演
四、課堂小結(jié)
1.教育幼兒從小養(yǎng)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
2.我們應該如何做才算愛惜糧食?(讓幼兒說說吃飯時的常規(guī)。)
《憫農(nóng)》教案3
活動目標:
1、學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了解農(nóng)民勞作的艱辛,指導糧食來之不易。
活動準備:
物質(zhì)準備:各種米飯的圖片(白米飯、南瓜飯、菠蘿飯等)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在家長的帶領下參觀家鄉(xiāng)的風景名勝,對其有初步的了解。
活動過程:
1、出示各種米飯的圖片,引入活動,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討論:我們每天都要吃飯,你指導我們吃的米飯是從哪里來的`嗎?
2、引導幼兒了解農(nóng)民種田勞作的艱辛
引導幼兒自由說說,你見過農(nóng)民伯伯種地嗎?他們是如何種田的?請你學一學。農(nóng)民伯伯勞作這么辛苦,你有什么想法。
3、引導幼兒學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理解詩歌表達的內(nèi)容。
(1)引導幼兒傾聽詩歌朗讀《憫農(nóng)》,欣賞理解古詩。
(2)討論理解古詩的含義。
。3)學習詞語辛苦,并用辛苦說一句話。
。4)引導幼兒學習有感情的朗讀古詩,初步感受古詩的韻味美。
4、通過討論表達對農(nóng)民的敬意,懂得愛惜糧食,不浪費糧食。
小結(jié):《憫農(nóng)》這首詩歌描寫出農(nóng)民勞作的艱辛,提醒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一粒粒米粉,不要浪費。
《憫農(nóng)》教案4
活動目標:
1、在反復感受歌曲旋律的基礎上,學習用齊唱、輪唱等方式演唱歌曲
2、知道糧食來之不易,懂得要愛惜糧食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憫農(nóng)》情景劇
3、節(jié)奏卡農(nóng)游戲經(jīng)驗
4、會念古詩《憫農(nóng)》,了解古詩大意
活動過程:
一、進場
師:(出示郊外風景圖片)今天,老師帶你們?nèi)ソ加,好不好?背好你的小書包,我們出發(fā)了!
。ń處煆椬喔枨,師幼作郊游狀)
二、復習古詩《憫農(nóng)》
師:(出示農(nóng)民鋤禾圖片)看,這是誰?他在做什么?(農(nóng)民伯伯在種糧食)
師:這么大的太陽,農(nóng)民伯伯還在地里干活。糧食真的來之不易。有一首古詩也是說的這個意思,你們知道古詩的名字叫什么嗎?(憫農(nóng))。你們會念嗎?我們一起來念一念。(啟發(fā)幼兒有節(jié)奏地念,感受古詩的韻律美)
三、節(jié)奏卡農(nóng)游戲《憫農(nóng)》
師:現(xiàn)在農(nóng)民伯伯兩小塊地,要我們分成兩組,第一組先種,第二組后種,你們行嗎?
師:現(xiàn)在有一個問題了,我們是一起出來的,肯定要一起回家的。第一組先種肯定會先種完,想個什么樣的`辦法等等第二組,一起完成任務再回家?
(啟發(fā)幼兒說出同時結(jié)束規(guī)則)
四、看情景表演,完整感受歌曲
師:有一群樂于助人的小朋友,他們也在幫助農(nóng)民伯伯種地,我們一起去看看。
五、初步學唱歌曲
師:剛才這群樂于助人的小朋友種地的時候,唱的什么歌?怎么唱的?誰來學學看.
。ㄓ變赫f出一句,教師重復唱出,配鋼琴伴奏)
六、齊唱歌曲
師:(出示農(nóng)民鋤禾圖片)農(nóng)民伯伯種地這么辛苦,我們也去幫幫他。
。▎l(fā)幼兒唱出強弱規(guī)律:鋤地要用力)
七、輪唱歌曲
師:(模仿農(nóng)民)謝謝你們幫我的忙。可是在另外一個地方,我還有兩小塊地要種,你們愿意繼續(xù)幫助我嗎?
。▎l(fā)幼兒輪唱歌曲,嘗試同時結(jié)束)
八、活動結(jié)束
師:小朋友們,時間不早了,我們該回家了,背上小書包,回家落!
。ㄤ撉侔樽啵
《憫農(nóng)》教案5
活動目標:
1、在會朗誦基礎上,理解詩的大意和詩中所表達的情感。
2、懂得糧食是農(nóng)民伯伯用汗水換來的,來之不易,要愛惜別人的勞動成果,萌 發(fā)幼兒熱愛農(nóng)民的`情感。
3、理解“辛苦”一詞,并能用語言表達一句話。
活動準備:
掛圖四幅、視頻朗讀古詩、小孩用餐照片、。
活動過程:
一、幼兒復習古詩引出主題。
師 :我們已經(jīng)學過好幾首古詩了,小朋友還記得嗎?
幼:記得。
師:哪我們一起來朗讀一遍吧,《春曉》、《詠鵝》、《七步》。
師:小朋友真棒,都已經(jīng)記得這么多的古詩了,今天啊羅老師還想交小朋友一首 古詩你們想不想學?
幼:想。
師:好,在我們學古詩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羅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什么?(出示掛圖) 師:小朋友請看掛在天空中紅紅的是什么?
幼:太陽。
師:哪小朋友知不知道什么時候的太陽最紅、最熱呢?比如早晨、中午、還是晚上。 幼:中午
師:對了,中午的太陽是最紅最熱的。曬得禾苗都彎下了腰。(出示第二幅圖)
《憫農(nóng)》教案6
一、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古詩中農(nóng)民勞作的辛苦與糧食來之不易的寓意,感受古詩語言的精煉及
節(jié)奏美,初步學習朗誦詩歌。
2、運用觀察、探索、比較、選擇等方式,理解詩歌的畫面及寓意。
樂意參與討論,表達自己對古詩的獨特感受。
二、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憫農(nóng)》
2、能發(fā)出聲音的積木、筷子、日常的玩具等。
三、活動過程:
一、幼兒欣賞古詩。
1、出示《憫農(nóng)》圖片:
師:老師請小朋友看一張圖,誰來把你看到的內(nèi)容講給大家聽?
2、鼓勵幼兒仔細觀察畫面人物的動作、表情及背景,并小聲地與身邊的同伴交流。
師: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老伯伯在做什?他的心情怎么樣?
師:這幅畫說的是一首古詩,你們能猜出來是哪一首古詩嗎?你是怎么猜出來的?
3、師:老師把這首古詩來念給小朋友們聽。
二、教師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nèi)容。
1、請幼兒念古詩一遍,提問:這首古詩說了一件什么事?
2、教師幫助幼兒逐句理解詩歌的含義。
3、教師重點解釋大家都不能準確理解的文字及詩歌,幼兒理解的則由幼兒來講。
師:“鋤禾日當午”:農(nóng)民伯伯在中午種莊稼,火辣辣的太陽照在身上。
“汗滴禾下土”:農(nóng)民伯伯種莊稼的時候熱得全身都是汗,汗水一滴一滴都流到了泥土里。
“誰知盤中餐”:誰知道我們吃的這些米飯。
“粒粒皆辛苦”一粒粒都是農(nóng)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
三、引導幼兒學習朗誦詩歌。
1、幼兒看圖跟隨教師朗誦詩歌。
師:這首詩告訴我們,農(nóng)民伯伯在田里勞動的時候是非常辛苦的,我們在念古詩的時候速度要稍微慢一點。
2、教師動作在前,引領著幼兒打著拍子朗誦詩歌,體驗詩歌的韻律美
師:看老師手里是什么?(積木)看著老師用積木要做什么?
3、教師請幼兒自己探索、選擇能發(fā)出和諧聲音的物體,并學習打著拍子朗誦詩歌
師:你們也想試一試嗎?那請你們選擇一種能發(fā)出聲音的`物體,跟著老師一起來念念。
四、引導幼兒進一步感知詩歌的寓意。
1、師:朗誦這首詩歌時,你們有什么樣的感覺?
2、教師簡單介紹糧食的由來,幫助幼兒理解詩歌所表達的內(nèi)涵,知道農(nóng)民種糧食的辛苦與不易,知道要尊重他人的勞動。
3、農(nóng)民這么辛苦地種糧食,我們應該怎樣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呢?
《憫農(nóng)》教案7
背景
在討論食物的營養(yǎng)時,我們提出了“糧食有營養(yǎng)嗎?”給幼兒討論,在討論中很多幼兒了解了糧食均為谷類,能幫助我們長身體、長力氣,是必不可少的食物,逐漸改變了認為糧食僅供吃飽沒有什么營養(yǎng)的錯誤看法。秋季到周邊農(nóng)家樂的勞動,更使幼兒增加了許多直觀體驗,此時,我們不失時機地將一首古詩《憫農(nóng)》教給幼兒,古詩寥寥數(shù)語的詩句,再現(xiàn)了農(nóng)民辛勤勞作的情境,深得幼兒喜愛。
但是,要畫出農(nóng)民在烈日下彎腰耕作的形象,對習慣于表現(xiàn)直立造型的幼兒具有很大的挑戰(zhàn)。過去,我們采用教師示范講解的方式進行教學,其結(jié)果是幼兒只會畫出和教師相同的圖像。這種重復圖像的畫法,不但不可能形成幼兒自己的圖式,反而會妨礙幼兒獨立思考解決疑問的能力。為此,我們一方面借助幼兒對農(nóng)民耕作的直觀體驗和對古詩的興趣,另一方面又為幼兒提供了許多欣賞材料,給幼兒更多富有美感的直觀感受。在討論中,采取觀察不同的人物造型,在分辨誰拾到了稻穗誰沒有拾到的基礎上糾錯的方法,讓幼兒用自己的圖像進行表。在這個活動中,我們并不要求幼兒畫得合理,而是鼓勵幼兒自主地創(chuàng)造。
目標:
1、大膽表現(xiàn)農(nóng)民收割的辛勞,表達個人對古詩《憫農(nóng)》的感受。
2、嘗試打破已有直立人物的造型習慣,初步把握低頭彎腰的人物動態(tài)。
準備:
1、欣賞作品:書法作品、優(yōu)秀繪畫作品。
2、比較辨別人物動態(tài)畫面數(shù)張。
3、印有稻穗的長條紙、打印的古詩《憫農(nóng)》、勾線筆、白紙。
過程:
一、吟誦古詩,再現(xiàn)經(jīng)驗
1.出示書法作品,吟誦古詩。
2.談論這首古詩的意思,逐句解釋。
3.農(nóng)民除了種大米還種些什么?(教師協(xié)助歸類——糧食、水果和蔬菜)了解我們經(jīng)常吃的水果、蔬菜和糧食都是農(nóng)民伯伯種出來的。
二、欣賞藝術作品
1.欣賞畫面一(拾穗者):收割的`時候,農(nóng)民怎樣在田野的勞動?發(fā)現(xiàn)農(nóng)民整天在田地里,低著頭彎著腰不停地勞動,不丟棄一顆糧食,多辛苦啊1
2.欣賞畫面二(田問兒童):畫面上的小朋友也在田野里,他們在干什么?他們是怎樣拾土豆的呢?小妹妹在干什么?了解小妹妹年紀小,不能干這樣累的活,所以哥哥姐姐就讓她幫著捧卜豆。
三、比較、判別——從四張相似的動作中判別IE確與錯誤,說出原因,設法糾正。
1、四個小朋友第一次到農(nóng)村學做小農(nóng)民,從動作上分辨誰干得好。
2、對不會干農(nóng)活的小朋友用另一種顏色的筆進行糾錯。
四、操作表現(xiàn)
1、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一本畫古詩《憫農(nóng)》的書,了解老師已經(jīng)把古詩打印在每一頁上,由小朋友來畫低頭彎腰地辛占勞動的農(nóng)民。
2、四位幼兒為一組,各用勾線筆將農(nóng)民勞作的情境畫在白紙上,并適當涂色。
3、依次粘貼在圖畫書的內(nèi)頁上。
五、觀賞誦讀
1、觀賞每個小組的圖畫書,找一找哪幾個小組的小朋友最勤勞。
2、用自制的圖畫書頌讀占詩。
延伸:
開展慶豐收的運動游戲,學唱歌《憫農(nóng)》。
糾錯——兒童主動學習的好方法
美術教學活動離不開美術技能的學習,美術教學活動時常會出現(xiàn)教師不教幼兒則學不會畫,教師教了幼J乙又學死了的兩難境地,如何來解決這一矛盾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我結(jié)合美術教學活動為古詩《憫農(nóng)》畫插圖,嘗試采取“糾錯”這一教學方法,獲得了一些新的認識。
《憫農(nóng)》是一首幼兒較易理解的古詩,但是在表現(xiàn)農(nóng)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情景中,必須把握低頭彎腰的動態(tài),這對習慣表現(xiàn)直立人物動態(tài)的幼兒來說有較大的挑戰(zhàn)。我在教學時采用了糾錯的方法,通過觀賞、分辨、解釋、糾正等步驟,引導幼兒自己來發(fā)現(xiàn)錯誤糾正錯誤,自如地表現(xiàn)個人的感受。
一、觀賞
選擇眾多農(nóng)民勞作的實景照片和《拾穗者》和《拾土豆》兩幅欣賞作品,引導幼兒通過欣賞強化印象,發(fā)現(xiàn)問題:
在觀賞實景照片,重現(xiàn)生活情景以后,首先出示了一幅米勒的作品《拾穗者》,這是一幅非常經(jīng)典的藝術作品,畫面生動地表現(xiàn)了農(nóng)民們在烈日下收割糧食的情境,激發(fā)了幼兒對農(nóng)民勞動的敬佩之情,體會到農(nóng)民伯伯每天在田里長時間低著頭彎著腰的辛苦,也強化了他們對彎腰這一動作的直覺印象。
接著又拿出第二幅畫:《三個拾土豆的孩子》一。農(nóng)村的孩子們也在幫助成人干活。在欣賞中提出:三個小朋友都在拾土豆嗎,引導幼兒從人物彎腰和直腰兩種不同的姿態(tài)中發(fā)現(xiàn)哥哥姐姐在忙著拾土豆,小妹妹年紀小,只能幫著捧3=-豆,將動作和內(nèi)容建立密切聯(lián)系,進一步體會動作的意義。
二、分辨
在活動前,從幼兒日常作品中尋找表現(xiàn)彎腰的畫面,發(fā)現(xiàn)一般都會出現(xiàn)以下圖像:
1、身體垂直,腿彎曲,雙手距離地面很遠(尚未擺脫畫直立人的習慣)。
2、身體水平,四肢垂直,如同動物一般(尚未把握身體的傾斜與四肢彎曲)。
3、身體傾斜,腿從身后像管子一樣彎曲到地上(尚未把握人物動作時各部位活動的特點)。
我們將這些錯誤圖像和許多其他正確圖像放在一起,提出“這些第一次到田間的小朋友,他們都能拾到稻穗嗎’’的疑問,引導幼兒一一對應地比較和判斷,找出錯誤圖像。有了比較,就降低了找出錯誤圖像的難度,也使他們發(fā)現(xiàn)表現(xiàn)彎腰動作同樣可以創(chuàng)造無限豐富的圖像。
三、解釋
在請幼兒談論錯誤的原因時,卻發(fā)現(xiàn)幼兒有著與成人完全不同的解釋:
1、身體垂直,腿彎曲,雙手距離地面很遠。
幼兒的解釋:這是蹲著,沒有彎腰,他一根麥穗也沒拾著,倒馬上要摔跤了。
2、身體水平,四肢垂直,如同動物一般。
幼兒的解釋:這是動物,添上耳朵和尾巴就可以畫成小花貓、小狗,還有……,小動物怎么能當農(nóng)民呢?
3.身體傾斜,腿從身后像管子一樣彎曲到地上。
幼兒的解釋:一條腿長,一條腿短,是殘疾人啊?
從以上解釋中不難看出幼兒與成人不同的視點和思維方式,成人總是善于從具體事物中尋找抽象的規(guī)律(例如:關節(jié)活動的特點),幼兒則是用直覺生活經(jīng)驗解釋一切。由此領悟到以前在討論后教師慣用的簡短總結(jié),自以為很清晰,實際上時常不自覺的拉大了和幼兒的距離,只有讓幼兒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釋問題,才會讓幼兒信服。
四、糾錯
發(fā)現(xiàn)和解釋錯誤以后,糾正錯誤就成了幼兒最關注的問題,于是,我們發(fā)動幼兒一起來想辦法,由幼兒說方法教師操作,對以上三張錯誤作品逐一進行修改,幫助三位朋友一起參加勞動:
1、將“身體垂直,腿彎曲,雙手距離地面很遠”修改為把身體垂直改為向下傾斜。
2、將“身體水平,四肢垂直,如同動物一般”修改為四肢彎曲或傾斜。
3、將“身體傾斜,腿從身后像管子一樣彎曲到地上”修改為表現(xiàn)雙腿的前后位置,并找出“找到身下的衣角畫雙腿”的辦法。
師生的共同修改,使幼兒發(fā)現(xiàn)即便錯誤的圖像,也不是全盤皆錯,只要局部稍加修改,就能創(chuàng)造出另一個圖像。也使我們發(fā)現(xiàn),在操作討論時,多聽取幼兒的意見(而不是勉強幼兒順從自己的做法),哪怕有些看法并不十分合理,只要有可取之處,教師也應加以考慮,努力創(chuàng)造平等對話的氛圍,才能了解幼兒的所思所想,因勢利導。
縱觀幼兒的繪畫過程,面對這一極有挑戰(zhàn)的嘗試,竟然沒有一位幼兒束手無策。幼兒筆下的拾穗者也立刻鮮活起來了,不再是千篇一律。幼兒作品中創(chuàng)造的眾多拾稻穗的圖像,雖然并不像成人那樣結(jié)構(gòu)合理,卻多了幾分大膽與自信,同時保持了兒童的稚拙。我體會到把主動權交給幼兒以后,他們所表現(xiàn)的驚人創(chuàng)造力,相信幼兒在今后觀賞、比較、判斷和糾錯中會越來越有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
《憫農(nóng)》教案8
活動設計背景
1、古詩文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讓孩子從小走進經(jīng)典,接受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可以很好地提高幼兒綜合素質(zhì);2、在平時,班上還是有很多孩子不愛惜糧食,用餐時飯粒經(jīng)常掉得滿地都是,為了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進一步了解農(nóng)民的辛苦,糧食來之不易,使孩子們懂得珍惜糧食,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對古詩的興趣,在會朗誦基礎上,理解詩的大意和詩中所表達的情感。
2、指導孩子仔細觀察圖畫,能用較完整的語言描述畫面,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理解詩中“辛苦”一詞,并能說一句話,發(fā)展孩子詞匯的運用能力。
4、懂得糧食是農(nóng)民伯伯用汗水換來的,來之不易,激發(fā)孩子熱愛農(nóng)民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1.有節(jié)奏的誦讀、背誦古詩
2、理解詩的大意和所表達的情感。
3.學會運用“辛苦”一詞。
活動準備
《憫農(nóng)》flash動畫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1、播放《憫農(nóng)》flash動畫:一個古代裝扮的農(nóng)民在種地。
動畫片里的人是什么時候的人?他穿的衣服、發(fā)型和我們有什么不同?你看見他在干什么?
2、繼續(xù)播放動畫: 一位詩人來到田間散步,看到農(nóng)民在辛苦的種地,有感而發(fā)地念《憫農(nóng)》。
又來了一個人在干什么?你覺得這首詩寫的是什么事?
引入:今天,我們來學習古代詩人李紳寫的這首詩《憫農(nóng)》
二、出示詩歌,分析欣賞詩句。
1.現(xiàn)在我們跟著動畫片里詩人的節(jié)奏一起來讀一讀這首詩。
2.幫助理解:“鋤禾日當午” 的意思。
詩句里的“鋤禾”是什么意思?這里的“日”又是什么?(定格flash動畫)看看畫面,想一想“日當午”是什么意思?
3、(引導觀察畫面)有太陽的時候,農(nóng)民在種地,出現(xiàn)什么情景呢?
說說“汗滴禾下土”這一句詩的意思。
請小朋友把自己的理解跟你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4、“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兩句是什么意思呢?請小朋友把自己的理解跟你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5.“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边@兩句教師和幼兒共同解釋。
“辛苦”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農(nóng)民伯伯種地很辛苦,你知道在你身邊還有誰也很辛苦呢?(學習用“辛苦”說一句話。)
你還知道哪些詞句的意思?還有哪些不知道?大膽的說說自己的想法。
6.請小朋友用自己的話完整的把詩的意思講一講。
7.根據(jù)詩歌情境,配上動作再讀古詩。(能背誦的背一背)
8、讀完了詩歌,現(xiàn)在你知道了什么?
三、老師小結(jié)。
農(nóng)民伯伯這么辛苦,在我們身邊這么多人都很辛苦,我們應該怎么做呀?(教育幼兒要從小愛惜糧食,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教學反思
1、本次活動由flash動畫導入,引出主題。然后朗讀古詩理解詩意,教育幼兒要從小愛惜糧食,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在這一過程中借助畫面、想象等手段,知道古詩的大概意思,讓孩子們找到共鳴,并抓住了詩眼“辛苦”二字,通過喚醒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來品詩中之情,讓幼兒懂得糧食是農(nóng)民伯伯用汗水換來的,來之不易,激起孩子對農(nóng)民的熱愛尊重之情,達到了預期目的。
2、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孩子的興趣。“興趣是學習的源動力。”我將flash動畫引入活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很自然的把他們帶入學古詩的狀態(tài)。在理解詩歌大意的過程中,flash動畫讓孩子有了直觀的印象,很好的幫助他們表情達意。
3、注重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活動中,我引導孩子勇于表達:觀察畫面,說出自己看到的,讀讀古詩,說出自己想到的。并給孩子自由發(fā)揮的空間,讓孩子在同伴間相互學習,鼓勵他們在同伴間相互講解,為他們營造一個自由發(fā)揮,寬松的語言交流空間,孩子們在一起相互討論相互交流,相互欣賞,提高了語言表達的能力。
《憫農(nóng)》教案9
活動目標:
1、在說說、念念、玩玩、唱唱中初步了解古詩《憫農(nóng)》的含義及意境,并能大膽地隨樂吟誦。
2、感受古詩中所表達的情感,知道糧食是農(nóng)民伯伯用汗水換來的,懂得愛惜糧食。
活動準備:
古詩、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師幼共念《大饅頭,哪里來》
師:孩子們,大大的饅頭是從哪里來的?白白的面粉哪里來?黃黃的小麥哪里來?
師:農(nóng)民伯伯種地辛苦嗎?那兒歌里告訴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二、變換方式誦讀古詩
1、觀察圖片理解詩意
師:老師這里有幾幅圖,請你們仔細看一看,畫面上有些什么?
師:你看到了什么?(幼兒自主回答)
師:農(nóng)民伯伯在干什么呢?農(nóng)民伯伯在莊稼地里怎么勞動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師:天氣怎么樣?你從哪里看出來?
師:誰知道盤子里的香噴噴的白米飯哪里來的?
師:秋天到了,農(nóng)民伯伯辛苦種的糧食都豐收了。你想對農(nóng)民伯伯說些什么?
2、欣賞古詩體會意境
師:我們的唐代大詩人李紳寫下了一首很好聽的古詩《憫農(nóng)》,就藏在這幾幅畫里,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師:剛才你都聽到了哪些好聽的詩句?
3、多種形式熟悉詩句
師:我們一起看著圖試著來念一念。
師:會了嗎?接下來我領誦第一句,你們接下面幾句,題目我們一起說。
師:你們念的真好聽,下面我來請一位小詩人來領誦,誰愿意自告奮勇?
師:你們真像小詩人,下面,我們換種方式來試試看。楊老師念第一句,你們接第二句,楊老師念第三句,你們接第四句,我們輪流念,好嗎?
師:接下來,我們男孩和女孩來PK下,看看誰念的又清楚又好聽,好嗎?誰先來?男女小詩人們表演的旗鼓相當,為你們精彩的朗誦鼓掌。
師:接下來我們玩?zhèn)開火車的游戲,四個小朋友一組,每組誦讀一句古詩,看看哪一組朗誦得又清楚又好聽。
4、撿米粒游戲有節(jié)奏誦讀
師:秋天,農(nóng)民伯伯種的糧食豐收了,可是在收割的時候地上掉了好多的米粒,怎么辦?那請你們看一看、聽一聽,我是怎么撿的?(教師示范有節(jié)奏邊撿米粒邊念古詩)
師:我是怎么撿米粒的`?讓我們跟著熟悉的音樂一起來試一試吧!
師:這邊有好多米粒,我們一起幫助農(nóng)民伯伯撿米粒吧!天快黑了,我們得加快速度撿哦(速度放快)
三、吟唱古詩情感升華
師:這么好聽的古詩還可以?我們一起來聽一聽。你可以跟著這段熟悉的音樂配上我們新學的古詩一起輕聲地唱一唱(幼兒跟著音樂一起哼唱)
師:看來有的小朋友已經(jīng)會唱了,那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這次可以加上好看的動作哦。ㄒ鞒旁姡
師:你們唱得很動聽,那我們集體來表演這首古詩,給后面的客人老師演一演,跟著音樂可以加上好看的動作哦。
附:《大饅頭,哪里來?》
大大的饅頭哪里來?白白的面粉做出來。
白白的面粉哪里來?黃黃的小麥磨出來。
黃黃的小麥哪里來?農(nóng)民伯伯種出來。
農(nóng)民伯伯勞動忙,大家都要愛惜糧。
古詩《憫農(nóng)》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憫農(nóng)》教案10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2、通過誦讀,使學生感受農(nóng)民勞動辛苦,糧食來之不易。
3、滲透愛惜糧食的思想教育。
4、積累古詩,感受語言文字的豐富。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讀詩興趣,感受農(nóng)民勞動辛苦,懂得糧食來之不易。
教學難點:
感受詩的節(jié)奏美,韻律美,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準備:
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有個小朋友每天吃飯都吃不完,而且漏得滿桌子都是。我想請會講道理的小朋友替陳老師給他講講道理。(????這是農(nóng)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不應該浪費糧食)
2、師出示“辛苦”,教讀。
3、你們見過農(nóng)民伯伯辛辛苦苦種糧食嗎?
老師帶來了一幅圖,就是農(nóng)民伯伯平常勞作的情景,請小朋友翻開書,看看圖上都畫了什么?
二、觀察圖畫:
1、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農(nóng)民伯伯在鋤草,他很辛苦。)
2、再次齊讀“辛苦”,并貼在黑板上。
3、你怎么看出農(nóng)民伯伯很辛苦?
。^上的汗珠一顆顆地往下掉。)
4、今天,我們就要學一首配這幅圖的詩——《憫農(nóng)》。跟老師一起寫寫“農(nóng)”。
。◣煂,生書空。)
全班齊讀課題。
理解:
憫:同情,憐憫
三、學習生字:
1、聽范讀
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首古詩,要聽清字的讀音,用右手的食指指著字,看誰最認真?
2、小朋友們也想自己來讀一讀這首詩吧,好,自由讀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就把它圈起來,想辦法解決。
3、指名讀詩。遇到不認識的字你是怎么做的?
你可真會學習!掌握了方法,學習起來就容易多了。這首詩里,你們有不認識的字嗎?指名問,指名答。
原來遇到了不懂的字還可以問老師,問同學,問爸爸媽媽?
4、老師把古詩里的生字寶寶都請到了幻燈片上,請看(出示幻燈),用上你喜歡的學習方法,先自由讀讀生字,看誰讀得最認真?(誰,農(nóng),午,辛,苦)
午和牛的區(qū)分!
辛注意是前鼻音
誰讀好拼音
指名讀生字。
5、小老師們教得真好!請你們同桌之間也互相讀一讀,注意用手指指著字讀。 齊讀。
6、這些生字娃娃又交上了新朋友,你能把它們讀出來嗎?
。ǔ鍪驹~語:憫農(nóng)、日當午、誰知、汗滴、粒粒、辛苦)
7、現(xiàn)在這些生字都躲到詩里面去了,你還能認出它們嗎?(引導學生再讀課文)
抽生讀課文,其他小朋友用手指著書,認真聽,聽他哪個字音讀準了,哪個跟你不一樣,等會兒請你給他指出來。
8、齊讀古詩。
四、再讀課文,理解詩意:
1、剛才我們一起學了生字,讀了古詩,同學們學得特別好,下面,請你們再讀這首古詩,回答下列問題:
a農(nóng)民伯伯在干什么?這是什么時候?可以用書上的哪句詩來表達?(鋤禾日當午)鋤禾:用鋤頭鋤禾苗周圍的`土
農(nóng)民中午的時候正在田地里為禾苗除草
b正在為禾苗鋤草的農(nóng)民伯伯怎么樣?(汗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流)
可以用書上的哪句話來表達?(汗滴禾下土)
指導方法:先通過做鋤草的動作體會辛苦應表現(xiàn)得行動緩慢,吃力,在朗讀時語氣應重而稍慢,基本領悟即可。
c孩子們,農(nóng)民伯伯種糧食多么辛苦!我們碗里的每一粒飯都是農(nóng)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你一定要愛惜糧食!你能把這句話用詩句表達出來嗎?
。ㄕl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又有誰知道這飯菜的來歷,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2、師范讀全詩。聽了老師讀古詩,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原來讀古詩是有節(jié)奏的(幻燈出示《憫農(nóng)》的朗讀節(jié)奏)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3、指名讀,齊讀。
4、能背的同學背一背,不會背的同學可以再看看書。
五、拓展延伸:
1、同學們,你們讀得真好。聽了你們的朗讀,老師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農(nóng)民勞動的辛苦。那么當你面對農(nóng)民辛苦勞動的成果——糧食時,你想對大家,對自己說些什么呢?(糧食來之不易,同學們愛惜糧食)
2、詩人李紳還寫了另外一首《憫農(nóng)》(春種一粒粟),讓我們來讀讀吧!(幻燈出示)春種一粒栗,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 注釋
1、憫:憐憫。
2、粟:(s ù)谷子;栗粟。
3、猶:還。
4:四海:泛指全國各地。
譯文
春天,農(nóng)民把一粒粒谷子種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糧食。
雖然全國各地的土地都被農(nóng)民耕種,但農(nóng)民還是因為糧食全被佞官奪去而餓死。 這是一首揭露社會不平、同情農(nóng)民疾苦的詩,著重寫舊社會農(nóng)民所受的殘酷剝削。 “猶餓死”三字極為深刻地揭露了社會不平,凝聚著詩人強烈的憤慨和真摯的同情。
3、通過學習古詩,我們知道了農(nóng)民勞動的辛苦。
4、課前老師布置你們收集了自己喜歡的古詩,你能背一背嗎?指名背古詩。
板書設計:
憫農(nóng)
李紳
辛苦愛惜糧食
教學反思: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古詩,兩三歲的小孩都會背誦,因此,讀背并不難,關鍵是要從中體會到糧食的來之不易,懂得從小要愛惜糧食。為此,我在設計時圍繞一個“辛苦”,從幫老師解決難題引出“辛苦”,看圖了解“辛苦”,到讀詩句感受“辛苦”,從而把學生并不容易體會到的“辛苦”突破了。
1、開頭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際,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并樂于去解決。 2、體現(xiàn)了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方式,生字的學習,詩句的感悟,全是學生自主觀察,學習。
3、通過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快樂學習。
4、如果能從生活中找到相關的照片,錄象資料,或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將更能從心靈上讓學生受到教育。
5、朗讀的指導還要更細致
《憫農(nóng)》教案11
活動目標:
1。在會朗誦基礎上,理解詩的大意和詩中所表達的情感。
2。理解詩中“辛苦”一詞,并能用語言表達一句話。
3。懂得糧食是農(nóng)民伯伯用汗水換來的,來之不易,要愛惜糧食。
活動準備:
古詩、圖片
活動難點:
1。理解詩的大意和所表達的情感。
2。學會運用辛苦一詞。
活動過程:
一、幼兒念兒歌《大饅頭,哪里來》,引出主題。
師:“老師這里有一首兒歌,想請我們小朋友來聽聽,豎起耳朵聽仔細了哦!”
1。師:我的兒歌念完了,請你來說說看“大饅頭是從哪里來的?”(白白的面粉做出來)白白的面粉哪里來?(黃黃的小麥磨出來)黃黃小麥哪里來?(農(nóng)民伯伯種出來)
2。農(nóng)民伯伯種出來容易嗎?(不容易)
附:大饅頭,哪里來?
大大饅頭哪里來?白白面粉做出來。
白白面粉哪里來?黃黃小麥磨出來。
黃黃小麥哪里來?農(nóng)民伯伯種出來。
農(nóng)民伯伯勞動忙,大家都要愛惜糧。
二、朗誦古詩,解釋詩意。(重點)
師:還記得《憫農(nóng)》這首古詩嗎?請我們小朋友來念一念。先聽沃老師來念一遍,聽聽我是怎樣來念的。
1。指導幼兒朗誦韻律節(jié)奏及重讀音(日、午、土、餐、粒粒、辛苦)。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2。出示憫農(nóng)的圖片。
師:沃老師這里有一張農(nóng)民伯伯鋤地的圖片,你能看著圖片說說古詩中“鋤禾日當午”的意思嗎?鋤禾日當午”:“鋤”指鋤草的動作,“禾”指莊稼,“日當午”指到了中午太陽當頭照。中午太陽當頭照的'時候,農(nóng)民在地里松土、鋤草!昂沟魏滔峦痢保恨r(nóng)民的汗水一滴滴都滴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農(nóng)民勞動很辛苦!罢l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盤”指碗,“餐”指糧食,“皆”都的意思。有誰知道碗里的飯,一粒粒都是農(nóng)民辛苦勞動得來的。
3。師:這整首古詩的意思是:當太陽最熱的時候,有一位農(nóng)民伯伯還在田里鋤草,他的汗一滴滴掉到土里。可是有誰知道我們碗里的飯,都是農(nóng)民伯伯一粒粒辛苦勞動出來的。
三、學習詞匯“辛苦”,來說一句話。(難點)
師:古詩里有個詞語“辛苦”,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嗎?(很累,很忙)
例如:爸爸工作很辛苦。媽媽干家務辛等。
師:哪除了農(nóng)民伯伯,和老師辛苦之外,在你身邊還有誰也很辛苦呢?(請個別幼兒說說)
幼:爸爸上班很辛苦,媽媽做飯很辛苦,爺爺奶奶送我們上幼兒園很辛苦。(再次出示阿姨打掃衛(wèi)生的照片及幼兒吃飯的照片)師:小朋友知不知道我們幼兒園除了老師還有誰很辛苦啊?比如:(保育員阿姨每天給我打掃衛(wèi)生很辛苦,還有給我們做飯的廚師阿姨很辛苦)。
四、老師小結(jié)。
我們應該怎么做呀?教育幼兒要從小愛惜糧食,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我們要愛惜糧食,農(nóng)民伯伯辛苦種出來,廚房阿姨辛苦把飯菜燒好,阿姨每天給我們打掃衛(wèi)生,我們要愛惜糧食,把飯菜都吃完,而且要保持地面桌面干凈……)
《憫農(nóng)》教案12
一、教學目的
1.認識本課7個字,1個多音字“沒”,會正確書寫6個字。
2.指導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詩文,背誦詩文,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3.通過誦讀兩首古詩,使學生感受到勞動人民生活的艱辛,懂得勞動果實來之不易,要愛惜勞動成果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
1.認識本課7個字,1個多音字“沒”。
2.理解古詩內(nèi)容,會背誦兩首詩。
三、教學難點
1.正確書寫6個字。
2.學習古詩,理解內(nèi)容感受勞動人民的辛苦,激發(fā)學生喜歡誦讀古詩的興趣。
四、教學準備
字詞卡片。
五、教學時數(shù)
2~3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觀察圖畫,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看看書上的插圖,說一說誰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樣?說一說你有什么感覺。
2.我們吃的糧食就是農(nóng)民伯伯這樣辛勤耕種出來的,有位詩人看到這種情景,心里有很多感慨,他就寫下了一首詩。你們知不知道這位詩人是誰?寫的是什么詩?(板書課題)憫:當同情講。憫農(nóng)是同情農(nóng)民的意思。
3.這首詩大家并不陌生,會背的同學請站起來背給大家聽。
。ǘ├首x詩句,自學生字。
1.對照拼音,自讀古詩《憫農(nóng)》,標畫生字。
2.同桌互讀,讀準字音。
3.教師反饋。
汗滴——滴,滴為什么是三點水旁?
盤中餐——盤,盤子是干什么用的?盤中餐就是盤子里盛的飯菜。
辛苦——辛
4.再讀古詩鞏固識字。
。ㄈ┱b讀古詩,自學理解詩意。
1.指名讀古詩,觀察圖畫想一想,這首詩寫的什么意思?
2.小組里互相討論,大體講解詩句的意思。
3.帶著理解,再次誦讀。
。ㄋ模┙處熤笇,理解詩意,體會詩情。
1.請學生再次觀察農(nóng)民耕作畫面。
。1)結(jié)合插圖讀一讀第一句,說一說什么意思。
。2)再看插圖,想象當時的情景。一位上了歲數(shù)的老人頭戴草帽,手拿工具,正在田間鋤草。中午的`太陽掛在空中,天氣十分炎熱,汗水正一滴滴流到田里的禾苗上,農(nóng)民伯伯累得腰都直不起來了。
(3)練習朗讀第一句。
2.聯(lián)系生活,想一想,我們每天都能吃到哪些食物?這些食物是怎么來的?
(1)讀第二句,小組討論,說說讀懂了什么。
。2)分組匯報。我們吃的每一粒糧食,都是飽含辛酸的農(nóng)民用辛苦勞動的汗水換來的。
。3)理解詞語的意思:“盤”指吃飯的碗;“餐”指飯;“皆”是“都”的意思。
。4)練習朗讀。
(五)朗讀練習。
采用多種讀書方式,如范讀、領讀、指名讀。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毩暠痴b。
。ㄆ撸┩卣菇浑H。
學習了《憫農(nóng)》,你想對農(nóng)民伯伯說些什么?
。ò耍┳鳂I(yè):
背誦古詩。
第二課時
。ㄒ唬⿵土晫搿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憫農(nóng)》,誰會背誦?
誰能說說詩的意思嗎?
。ǘ┏鍪驹婎}。
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古詩,哪位同學知道作者是誰?他是哪個朝代的人?
。ㄈ┙處熃榻B作者。出示課題,認讀生字“者”。
。ㄋ模┮龑W生自主學習。
1.初讀詩文,自學質(zhì)疑。
。1)借助拼音,認讀生字、生詞。
(2)同組互讀,讀準字音,注意易讀錯字。
。3)想一想,讀懂了什么?把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小組內(nèi)交談、互相解答,有困難的在全班討論。
2.教師檢查生字學習情況。
往來——往,這個字和哪個字長得很像?“住”。
出示詞語,讀準字音:出沒沒有
3.觀察插圖,幫助學生理解詩句。
。1)學生邊讀邊看邊議,提出問題,展開討論。
。2)反饋學習情況。教師進行點撥,幫助學生理解。如:
鱸魚:是一種常見的魚,鱸魚的味道鮮美。
漁者:打魚的人。
往來人:來來往往的人。
君:(尊稱)你。
出沒:指出出進進,時隱時現(xiàn)。
(3)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江上來來往往的行人都喜愛吃味道鮮美的鱸魚,可是請你看看那像一片樹葉一樣在水面上顛簸的小船,在波峰浪谷中上上下下,時隱時現(xiàn)。
4.練習朗讀,想想應該用什么語氣讀。
5.拓展想象,漁民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捕魚會遇到什么困難?
6.小組交流。
7.匯報。從中體會為了讓人們能品嘗到鱸魚的鮮美,漁民每天要與風浪搏斗,付出了無數(shù)的艱辛,甚至有生命危險。
8.帶著新的體會,反復誦讀,體會詩句表達的情感,看誰讀得好。
。ㄎ澹┳鳂I(yè):
背誦古詩。
第三課時
。ㄒ唬⿵土晝墒坠旁。
1.練習朗誦,邊讀邊體會古詩的意境,做到有感情地朗讀。
2.檢查背誦。(可采取多種形式:如個人練習,同桌互練,集體背誦。)
。ǘ┍吃姳荣。
學生自己選擇會背的古詩接龍背誦,激發(fā)學習古詩的興趣。
。ㄈ⿵土暽帧
1.自學會認字。
大聲讀,讀不準的字音多讀幾遍,讀出“沒”的兩個讀音。
2.抽讀生字卡片。
。ㄋ模┳灾饔涀。
1.分組交流記字方法。
2.請學生說說要記住這些字有什么好辦法。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給予指導。
。ㄎ澹┲笇鴮憽
1.分類指導。
。1)請學生觀察6個字,練習書空。
(2)選擇你認為難寫的字,認真觀察每一筆在田格中的位置,練習書寫。
。3)反饋、糾正。
2.重點指導。
。1)觀察六個字,請學生說說哪個字容易寫錯。
。2)教師重點指導學生書寫“辛”,第五筆是“橫”寫得最長。
(3)學生練習書寫。
。4)反饋糾正,注意讓學生認真觀察范字,對比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字哪兒寫得好,哪兒寫得還要改進,從而提高自己的寫字水平。
《憫農(nóng)》教案13
活動目標
感受古詩的韻律,培養(yǎng)學習古詩的興趣。
理解古詩的內(nèi)容,能夠愛惜糧食,尊重別人的勞動。
活動準備
教具學具準備:米飯一碗,働頭一把,磁帶,錄音機。
知識經(jīng)驗準備:知道白米飯是農(nóng)民辛勤勞動的果實。
活動過程
教師作吃飯的樣子,請幼兒說說:飯是怎么來的?
請一名幼兒上前扮演農(nóng)民,拿起鋤頭做耕田的動作,讓其他幼兒說說農(nóng)民是怎樣種田的。
教師跟幼兒一起模仿農(nóng)民耕田的動作,提問:這樣干一整天活累不累?
教師朗誦古詩,幼兒欣賞。引導幼兒知道要珍惜糧食,尊重別人的勞動。
活動滲透
美術活動:繪畫一一稻谷。
科學活動:米飯從哪兒來?
園中滲透:選擇一些適合幼兒欣賞的古詩粘貼在活動室,供幼兒學習。
情境滲透:在平時的生活環(huán)節(jié)中提醒幼兒吃飯的時候不掉飯粒,不倒飯,不浪費糧食。
家庭中滲透:建議家長有機會帶幼兒到農(nóng)村去看看農(nóng)民是怎樣種田的`。
古詩:《憫農(nóng)》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活動分析
古詩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讓幼兒園小班幼兒欣賞一些簡單的古詩,了解古詩這種文學體裁、理解古詩的內(nèi)涵,是很有必要的。本活動選取的古詩《憫農(nóng)》,語言簡單平實,符合小班幼兒的認知水平;但詩的意蘊深遠,告訴幼兒要珍惜糧食,尊重別人的勞動,滲透了對幼兒的品德教育。
實施指導
活動重點: 學念古詩。
活動難點:理解大米是由稻谷加工而來,而稻谷是農(nóng)民種出來的。
活動拓展
教師可以選擇一些適合幼兒欣賞的古詩制作成幼兒園教學電腦課件給幼兒觀看,幫助幼兒理解古詩,感受古詩的韻律。
教師可嘗試幾種不同節(jié)奏的讀法,增加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在練習的過程中熟讀古詩。
注意事項
教師在讀古詩的時候要注意語言的節(jié)奏,讀出古詩的韻律。
教師應注意講解時語言要優(yōu)美,激發(fā)幼兒對古詩詞的熱愛。
《憫農(nóng)》教案14
活動目標:
1、在會朗誦基礎上,理解詩的大意和詩中所表達的情感。
2、理解詩中“辛苦”一詞,并能說一句話,發(fā)展幼兒詞匯的運用能力。
3、懂得糧食是農(nóng)民伯伯用汗水換來的,來之不易,萌發(fā)幼兒熱愛農(nóng)民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古詩掛圖、小米粒的`頭飾若干。
2、兒歌:《撿米粒》小小一粒米呀,來得不容易,小小一粒米呀,別把它看不起,農(nóng)民伯伯早出晚歸,忙著種田地,小小一粒米呀,來得不容易。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出主題。
1、圖片上有誰?在做什么?
2、當時的天氣怎么樣?
二、朗誦古詩,解釋詩意。
1、指導幼兒朗誦韻律節(jié)奏及重讀音(日、午、土、餐、粒粒、辛苦)。
2、當太陽最熱的時候,有一位農(nóng)民伯伯還在田里鋤草,他的汗一滴滴掉到土里。唉,誰知道我們碗里的飯,都是農(nóng)民伯伯一粒粒辛苦勞動出來的。
3、“鋤禾日當午”:“鋤”指鋤草的動作,“禾”指莊稼,“日當午”指到了中午太陽當頭照。中午太陽當頭照的時候,農(nóng)民在地里松土、鋤草!昂沟魏滔峦痢保恨r(nóng)民的汗水一滴滴都滴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農(nóng)民勞動很辛苦!罢l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保骸氨P”指碗,“餐”指糧食,“皆”都的意思。誰知道碗里的飯,一粒粒都是農(nóng)民辛苦勞動得來的。
4、學習詞匯“辛苦”,來說一句話。例如:爸爸工作很辛苦。(出示圖片)媽媽干家務辛苦等。
5、爸爸、媽媽、農(nóng)民伯伯這么辛苦,我們應該怎么做呀?教育幼兒要從小愛惜糧食,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三、游戲:(撿米粒)教育幼兒日常中要愛惜糧食。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我給幼兒提供了一個想說、敢說、有話說的環(huán)境,幼兒在與環(huán)境、老師、同伴的互動中自主的、自在的發(fā)展,同時在進行此活動時我對教材內(nèi)容全面、透徹的分析,從文學性、知識性、科學性等多方面分析 ,抓重、難點進行教學,這樣就能較好的發(fā)揮作品的功能。
《憫農(nóng)》教案15
教案目的:
1、結(jié)合讀本和幼兒自身經(jīng)驗,幫助幼兒豐富、深化有關影子的認識,特別是人物的活動和影子的變化之間的關系。
2、理解“也”字如何運用,學習運用句型—誰在做什么,誰也在做什么?
3、引導幼兒充分觀察和討論圖畫。
4、結(jié)合讀本內(nèi)容,進一步深化對光和影子的關系的認識,特別是人物和影子的變化之間的關系的認識。
5、幫助幼兒熟悉書中的文字內(nèi)容。
教案準備:
大書《影子和我》、幼兒人手一本小書
教案過程:
1、教師以猜謎的形式引出活動的主題:人人有個好朋友,烏黑身體烏黑頭,燈前月下陪著你,卻是啞巴不開口。(影子)。教師提問:你在什么地方看到影子?引導幼兒發(fā)散思維。
教師提出本次閱讀的主題—影子: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本很有趣的書。
2、教師出示大書:小朋友猜猜這本書在說一個什么?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見解。
3、教師翻開大書的第一頁,提問:
1)、你看到了圖上有什么?
2)、為什么要有蠟燭?
4、教師:請小朋友猜一猜書上的人會和影子做什么?請幼兒看書的第二頁。教師提問:你看到了小朋友和影子在做,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5、出示書的第三頁,將人物遮住,教師提問:我看到了圖上的影子了,但是我不知道書上的小朋友做了什么樣的動作?你們知道嗎?我們一起來做做吧。請幼兒站起來模仿影子的動作。教師掀開遮住的紙張,并請幾個模仿得比較象的幼兒站到前面做動作,和大書中的人物比較一下。教師提問:為什么
6、出示遮住人物的第四頁,教師提問:請小朋友說說這個影子象什么?發(fā)散幼兒的`思維,引導幼兒說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教師提問:你知道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嗎?讓幼兒比比動作,教師掀開紙張:原來是用手做出了影子的牙齒。
7、教師出示遮住影子的第五頁,請幼兒說說:墻上的影子會和小朋友做什么樣的動作?教師引用原句進行小結(jié)。
8、出示第六頁,教師提問:圖上的影子在做什么?小朋友也在做什么?
9、教師:我們看看小朋友怎么啦?影子怎么樣了?引導幼兒想象的情節(jié)。
10、出示第八頁,教師提問:小朋友發(fā)現(xiàn)這頁和前面顏色有什么不一樣?你發(fā)現(xiàn)什么不見了?為什么?引導幼兒說出:影子不見了。原來有光的地方才有影子。
11、教師:剛才我們一起看了有趣的,現(xiàn)在我們完整的看一遍吧,教師指讀大書上的文字,將完整的講述一遍。教師:原來我們身體的各部分都可以和影子做各種好玩的,比如:手、腳、嘴等。是不是這個小姑娘做什么?影子也會同樣跟著做什么?
小姑娘和她的影子有什么區(qū)別?(問題回答方向:影子永遠是黑色的,只有輪廓,沒有細節(jié))。
12、教師:我們一起來分享這個有趣的吧。幼兒自己拿一本小書,跟著教師進行的指讀,并注意引導幼兒:一個一個字進行指讀。
13、教師:現(xiàn)在我們也要和影子做了。
1)、到操場上去找影子,并能告訴老師你在什么地方找到影子?
2)、同伴互相玩踩影子的
3)、幼兒組合影子游各種造型,請一個幼兒用粉筆將地上的影子畫下來。
活動目標
1、理解古詩內(nèi)容,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嘗試背誦古詩,了解農(nóng)民勞作的艱辛。
3、知道糧食來之不易,萌發(fā)對農(nóng)民伯伯的尊重之情。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提前通過圖片、視頻等了解水稻種植、種植過程等。
2、物質(zhì)準備:PPT圖片、米飯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fā)興趣。
出示各種米飯的圖片,引入活動,討論:我們每天都要吃飯,你指導我們吃的米飯是從哪里來的嗎?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二、朗誦故事,理解詩歌意境。
1、引導幼兒傾聽詩歌朗讀《憫農(nóng)》,欣賞理解古詩。
2、討論理解古詩的含義。
3、學習詞語"辛苦",并用"辛苦"說一句話。
4、引導幼兒學習有感情的朗讀古詩,初步感受古詩的韻味美。
三、嘗試背誦,加深理解。
在幼兒對古詩內(nèi)容及含義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礎上,鼓勵幼兒看圖,嘗試背誦。
四、交流討論,了解農(nóng)民種田勞作的艱辛。
1、提問:你見過農(nóng)民伯伯種地嗎?他們是如何種田的?請你學一學。農(nóng)民伯伯勞作這么辛苦,你有什么想法。引導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通過討論表達對農(nóng)民的敬意,懂得愛惜糧食,不浪費糧食。
2、小結(jié):《憫農(nóng)》這首詩歌描寫出農(nóng)民勞作的艱辛,提醒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一粒粒米粉,不要浪費。
【《憫農(nóng)》教案】相關文章:
《憫農(nóng)》教案01-16
《憫農(nóng)》教案07-14
憫農(nóng)的教案12-01
大班教案《憫農(nóng)》07-19
中班教案《憫農(nóng)》02-23
憫農(nóng)教學教案06-13
中班教案《憫農(nóng)》04-19
《憫農(nóng)》教案集合12-01
《憫農(nóng)》語文教案02-20
《憫農(nóng)》語文教案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