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班的教案最新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前班的教案最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前班的教案最新1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發(fā)展幼兒的傾聽能力。
2、愿意參加游戲,體驗游哮來的樂趣。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鼓勵幼兒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咕咚》故事一則;語言游戲“老師說…”。
活動過程:
一、聽口令做動作,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教師發(fā)口令,幼兒做出相應的動作。發(fā)口令的速度漸漸加快,動作出錯的幼兒取消游戲資格,最后的幼兒為獲勝者。
二、加深難度,聽短句數(shù)相同的字。
教師口述一短句,讓幼兒數(shù)句中共出現(xiàn)幾個“我”字?茨奈挥變簲(shù)得最正確。
三、再加深難度,聽故事數(shù)相同的.字。
教師講故事《咕咚》,讓幼兒數(shù)故事中共出現(xiàn)了幾個“咕咚”,看哪位幼兒數(shù)得最正確。
四、游戲“老師說……”。
1、教師發(fā)出口令,口令中有“老師說”的幼兒照口令做相應的動作,沒有“老師說”的幼兒就保持原來的動作,看誰堅持到最后。
2、游戲數(shù)次后,可請幼兒做發(fā)口令者,教師參與幼兒活動。(該游戲可請聽課老師一起參與)
五、活動結束。
活動思:
在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時,要把握每個幼兒的實際,掌握幼兒學習語言的規(guī)律,有計劃地進行培養(yǎng)和訓練,讓幼兒多看、多聽、多說、多練,培養(yǎng)良好的語言習慣,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那么,幼兒的語言一定會健康的發(fā)展。
學前班的教案最新2
教學目的:
1、學會聲母p,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學會p與單韻母的拼讀音節(jié)及帶調拼讀音節(jié)。
3、學會比較區(qū)分聲p、b。
教學重點:
學會的p發(fā)音及與韻母的拼讀音節(jié)。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師:小朋友你們看,今天來了很多老師是不是?你們知道為什么嗎?
。ㄉ卮穑
師:因為他們聽說我們一年級的小朋友非常非常的聰明聽話,所以特意來考考大家的,小朋友你們真的很棒嗎?
那我希望每一個小朋友都得到小星星!
師:首先我就要考考大家了。
。ǔ鍪咀帜缚╞)
哪個小朋友認識它?
。ㄖ该x,齊讀)
2、師:其實b有個鄰居。
。ǔ鍪尽靶『⑴榔隆钡膱D片)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個小男孩在做什么嗎?
。ㄉ穑
師:誰能把這句話說得更流利了。
。ㄉ穑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交的新朋友:p
先看老師讀, 跟老師讀一下。
小朋友,你們看老師這有一張小紙片,我把它放在我的嘴前,當老師讀p的時候,有什么變化了?
。ㄉ穑
(老師發(fā)小紙片,學生用小紙片測試一下自己的發(fā)音是否正確)
(分小組比賽讀)
二、區(qū)分聲母b、p。
1、搶答的方法區(qū)分聲母b、p。
師:小朋友你們能分清楚b、p嗎?
。ㄉ穑
師:那老師現(xiàn)在就來考考大家了。我們用搶答的方法,老師拿出什么聲母,你們就讀一讀,看誰反應快。
2、師小結。
小朋友真厲害啊。
三、學習p與單韻母的拼讀音節(jié)及帶調拼讀音節(jié)。
1、出示幻燈:與p相拼的單韻母圖。
學生先自己考考自己,看能不能拼讀出來。呆會兒,就是老師考大家了。
。ㄉ约壕毩暬蛲谰毩暎
。ㄖ该x,開火車讀,齊讀)
2、“找蘑菇”的.小游戲。
師:老師這有很多小籃子,我要請小朋友去找蘑菇,看誰找的蘑菇最好,老師就送他一個小禮物。
。▋蓚小朋友一組,發(fā)籃子,根據(jù)籃子上的字母,找到相對的音節(jié),如“p—ā”,找到相對的蘑菇pā。)
2、給蘑菇排隊并要求小朋友拼讀。
。◣ёx,分男生、女生讀,分小組讀)
3、說詞語,看誰說得多,記得多。
4、師帶讀詞語和音節(jié)。
四、運用。
1、游戲《解救小動物》
師:現(xiàn)在老師這有一個城堡里關著很多很多小動物,他們又餓又累,等著小朋友來救他們,小朋友你們愿意救他們嗎?
。ǔ鍪境潜て匆魣D)
師:怎么救了?其實很簡單,只要你們認出城堡的音節(jié)衛(wèi)士就能就出他們。小朋友你們手上都有一張的卡片,你們要用它做鑰匙,把他門上的單韻母相拼并說出一個詞才能把門打開,救出小動物,你們行不行?
2、師小結:小朋友真厲害,把所有的小動物都救出來了,真是小英雄!
五、書寫。
用魔術的方式教小朋友如何書寫?
師:老師給大家變個魔術好嗎?我要用水把d、t寫出來,大家認真看,到底怎么寫?
(師邊寫邊指導:先畫小鼓,再畫鼓錘 ;先寫小鉤,再寫橫。)
2、發(fā)拼音本,把今天學的音節(jié)和聲母寫下來。
六、總結。
師:小朋友今天學的字母都會的嗎?
表現(xiàn)的真不錯,都是好孩子。
學前班的教案最新3
【活動背景】
我班幼兒雖是園里哥哥姐姐,但自我中心還是很強,只懂得被愛而不懂關愛別人,這不利于幼兒良好個性心理的形成。根據(jù)幼兒好玩、好游戲的心理特點以及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我組織設計了這節(jié)語言活動課。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知道自己長了,是幼兒園里的哥哥姐姐,要增強責任感。
2、關心幼兒園內其他弟弟妹妹的安全,制作交通、安全標記。
3、帶領弟弟妹妹學習交通、安全標記。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并學會制作交通標志
教學難點:學會關心、助別人
【活動準備】
1、各種交通、安全標示圖片。
2、做標示的各種廢舊材料:一次性紙盤子、毛線、掛歷紙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我長了
1、引導幼兒園知道自己長了,明年就要上小學了,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愿望。
2、引導幼兒知道自己已經是幼兒園里的哥哥姐姐了,要為小弟弟小妹妹們做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引導幼兒知道關心小弟弟小妹妹的安全,為他們做一些安全標志。
二、制作交通標志
1、認識一些簡單的交通安全標記,如:禁止通行、禁止觸摸、上下樓梯靠右行、安全出口、地面滑請小心、電、火等標志。
2、在幼兒園內什么地方不安全:如上下樓梯、地面上有水時、電門、廚房,外面什么地方不安全?
3、做哪些安全標記?用什么材料做?
4、分組做標記,標記的后面寫上相應漢字(教師助寫)。
5、一起整理做好的標記,共同欣賞和評價。教師帶領幼兒在園內貼安全標記。
三、延伸教育
平時在幼兒園里看到小弟弟小妹妹時,告訴他們如何識別這些標記,哪里存在著危險?應該如何避免?家里不安全的地方有哪里?你還可以制作什么樣的標志?
【教學思】
通過讓幼兒認識、制作安全標志,讓幼兒感受到通過自己小小的付出,能給別人帶來安全、溫馨的.環(huán)境,增強了責任感。在制作標志的過程中通過共同欣賞和評價,進一步理解了安全標志的含義,在提高動手能力的同時,也享受到了相互合作的樂趣。
不足之處:在活動結尾應增加與小弟弟小妹妹互動環(huán)節(jié),通過“身教”來加深對安全標志的認識,同時感受到關愛他人的快樂。
學前班的教案最新4
活動目標:
1、感知理解詩歌中“爸爸、媽媽和我”的相互關系,初步學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嘗試根據(jù)日常生活經驗進行仿編活動,進一步了解自然中事物間的關聯(lián)。
3、體驗仿編活動帶來的成功感,增強詩歌仿編活動的積極性。
活動準備:
1、黑板、粉筆。
2、幼兒用書人手一本,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A、小朋友,你們家都有誰呀?
B、你們喜歡爸爸、媽媽嗎?
C、你覺得在家里,爸爸像什么?媽媽像什么?你又像什么?
2、學習詩歌。(實物投影儀放幼兒用書)
A、教師指圖
1,提問:畫上有什么?引導幼兒看圖欣賞詩歌第一段。在朗誦中教師采用等待、放慢速度以及指圖等暗示的方法,鼓勵幼兒參與講述。
B、采用同樣方法觀察圖
2,學習詩歌第二段。
C、師生共同學習詩歌,并有表情的完整地朗誦詩歌。
3、引導幼兒仿編詩歌部分內容。
4、情景表演《爸爸、媽媽和我》
請部分幼兒分別扮演爸爸、媽媽,先表演詩歌內容,再表演仿編內容。
5、結束活動。
鼓勵幼兒在語言閱讀區(qū)繼續(xù)學習仿編,并分角色扮演仿編內容。
活動思:
在組織實施此次活動前首先對原教材進行了認真地分析:這首詩歌簡單、易懂,非常適合班幼兒,因此本次活動我將重點引導幼兒學習如何創(chuàng)編詩歌,將已往傳統(tǒng)的學會念詩歌、跟讀詩歌轉換為幼兒自己創(chuàng)編詩歌。語言活動容易讓幼兒感覺抽象和枯燥,配上形象的圖片,增強具體形象性,易于幼兒理解。
在新授詩歌的過程中,我始終本著“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的理念,努力使幼兒達到“主動地學、有興趣地學、理解地學”的目的。老師單純的說教對比生動直接的視覺沖擊來說顯得那么的淡薄和無力,因此我了解到班的幼兒心理還是以直觀形象的刺激為主,我們應該多為他們準備的.是直觀形象直接的東西,他們能理解,能產生共鳴!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在于“幼兒運用已有經驗初步學習仿編兒歌!
通過觀察圖片,幼兒很快能夠理解兩兩相關物體的朋友關系,通過已有經驗進行創(chuàng)編時,有些小朋友非常的聰明,說明小朋友平時觀察挺仔細的,能把這些經驗運用到活動中來進行仿編,如爸爸是泥土,媽媽也是泥土,我是泥里的小草,在爸爸媽媽身邊生長;爸爸是池塘,媽媽也是池塘,我是池塘中的小魚,在爸爸媽媽身邊游玩……
【學前班的教案最新】相關文章:
學前班語言教案最新11-28
學前班教案03-22
學前班教案02-12
學前班教學計劃最新05-08
學前班拼音教案03-25
學前班拼音教案01-20
學前班美術教案08-25
學前班拼音an的教案06-17
學前班健康教案10-10
學前班教案范文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