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高中選修論語教案

高中選修論語教案

時間:2024-11-29 10:59:07 教案

高中選修論語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選修論語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中選修論語教案

高中選修論語教案1

  一、通假字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說通,高興

  2、誨女知之乎女通,你

  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第5個)通,明智,智慧

  4、學而不厭厭通,滿足

  二、古今異義詞

  三、詞類活用

  四、一詞多義

  解釋下列句子中的“之”:

 、伲畬W而時習之

 、冢d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郏R之,學而不厭

  ④.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荩畵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

  五、重點詞語解釋

  六、特殊句式

  七、朗讀節(jié)奏

  八、理解性默寫

 、佟W習與思考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鬃釉凇墩撜Z為政》中早就有了精辟的論述:

 、谏钪斜硎炯壬朴趶恼鎸W習,也善于從反面借鑒的意思時,我們常引用《論語》中的話:

 、劭鬃咏桀}發(fā)揮,教育弟子勤學好問的句子是:

  ④在生活中,我們要表示應當向有長處的人學習,常用“”來表示;

 、蓐U述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是實事求是,不能不懂裝懂的句子是:;

 、蕻攧e人不了解甚至誤解自己時,孔子在《論語》中認為應當采取的正確態(tài)度是:。

 、叱焙訛成鷳B(tài)園開園,沂北百姓喜迎各地嘉賓,《論語》中有一句話可以表達這種喜悅:“?”

  結語:

  《論語》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它的思想內容、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都早已融入我們民族的血液,沉潛在我們的生命中,熔鑄成我們民族的個性。他對世界的影響,早在秦漢時期就傳入朝鮮和日本。1594年傳教士利馬竇將它翻譯為拉丁文后,又被翻譯為意、法、德、英、俄等文字,在西方各國廣泛傳播。事實上,孔子早已經成為人類共同的思想巨人。20xx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學院在韓國漢城正式揭牌,標志著孔子已經在全世界得到認可,作為中國人,我們理應做得更好,一定要去學習《論語》,進一步認識孔子。這一課,我們主要學了八則孔子語錄,雖然是管中窺豹,但卻沒人能說“可見一斑”,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堂《論語》啟蒙,意在激發(fā)大家的閱讀興趣,以能讀經典書,做有根人。為我美好人生,努力獨善其身。

高中選修論語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習重點文言詞語,解讀各則語錄,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了解《論語》的有關知識,明確其在歷史上的價值。

  2、過程與方法:通過合作探究、體驗反思學習經典的原創(chuàng)精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能夠正確認識并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激發(fā)熱愛民族經典文化的熱情。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重點文言詞語,理解各則語錄,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結合本文的學習認識并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激發(fā)熱愛民族經典文化的熱情。

  教學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驗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2、當堂背誦,并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自己的理解

  課前準備

  1、搜集資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學說的概況;了解《論語》的主要內容。

  2、借助工具書,通讀全文,把握內容梗概。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設疑導入

  今天,我們要攜手一起去拜訪一位大人物,這個人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在1988年,75位諾貝爾獎得主曾在巴黎宣稱: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00多年前去吸取他的智慧。你們知道這個人是誰嗎?你們了解他嗎?今天這堂課,就讓我們走近孔子,走進《論語》十則。

  一、交流有關孔子、《論語》的知識

  1、學生在四人小組內交流。

  2、班上交流:每個知識點由一個同學介紹,其他同學作必要的修正、補充。

  3、師生交流,教師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資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被尊稱為“大成至圣”。他對我國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傳播,他的思想和學說,為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貢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他列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論語》是“語言的論纂”,也就是語錄的意思,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關于孔子言行的記錄,共20篇,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體例主要是語錄體、對話體、敘事體。內容上以教育為主,包括哲學、歷史、政治、經濟、藝術、宗教等方面。在我國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具有深遠的影響。南宋朱熹把《論語》和《大學》、《中庸》、《孟子》合為《四書》。

  在認識論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學”與“思”的結合,提出了不少很有啟發(fā)意義的見解。他首創(chuàng)私人講學之風,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相傳弟子有三千,著名學者七十二人。但是他鄙視“學稼”、“學圃”,看不起勞動人民。

  在政治上,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維護奴隸制秩序,在維護貴族統(tǒng)治的基礎上提倡教化。

  自漢以后,孔子學說成為兩千余年封建思想的正統(tǒng),影響極大。

  二、整體感知

  1、教師放朗讀全文的`錄音,學生聽清朗讀節(jié)奏的劃分、停頓,讓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2、學生自讀課文,結合課文中的注釋理解課文內容,疏通文義。

  3、學生自學生字、新詞,提出疑問,教師適當引導、點撥,師生共同探討。

  三、師生互動

  1、提出初學文言文的學習要求。

  明確:學習文言文一定要做到朗讀和背誦。

  2、結合注解,學生提出難解的字詞

  重點詞語:

  亦(yì):也。

  說(yuè):愉快、高興。

  樂(lè):喜形于色。

  知:了解。

  慍(yùn):怨恨,心里不滿。

  可:可以。

  以:憑借。

  注:文言文翻譯過程中的原則:人名、地名不譯;單音節(jié)詞語翻譯成雙音節(jié)詞語。

  3、抽查學生朗讀課文,結合注解翻譯課文。

  4、學生誦讀課文,背誦課文:教師抽背,學生互背。

  四、學習小結

  學習文言文一定要誦讀,反復進行,當堂完成。

  五、作業(yè)

  1、背誦、默寫、翻譯第一、二則。

  2、說說“不亦說乎”中的“說”、“可以為師矣”中的“可以”,與在現代漢語中用法、意義的不同。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識

  齊讀課文全文,檢查第一、二則的背誦和默寫。

  二、整體感知

  1、學生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結合注釋,疏通文義。

  重點詞句:

  罔(wǎng):迷惑不解

  殆(dài):危險

  何以(hěyǐ):憑什么

  是以:因此。(是:這(代);以:因)

  識(zhì):記,記住。

  厭(yàn):滿足

  誨(huì):誘導,教導

  何有于我哉?(于我有何哉?):對于我有哪一樣呢?

  三:表示數量少,不是確數

  2、抽查學生朗讀課文,結合注解翻譯課文。

  3、在五分鐘內完成本文后四則的背誦,以小組為單位。

  三、總結古文翻譯方法。

  翻譯原則:

  1、“信”(忠實于原文,字字落實,句句落實,不隨意增減)

  2、“達”(表意明確,語言通暢,語氣不走樣。)

  3、“雅”(用簡明、優(yōu)美,富有文采的現代漢語把原文的內容、形式和風格準確地表達出來。)

  翻譯方法:

  1、留(專有名詞,人名等照譯。)

  2、補(補出省略成分,如主語,賓語)

  3、刪(刪去不譯的詞語)

  4、換(把古詞換成現代詞)

  5、調(調整倒裝句句序)

  6、選(根據上下文,選用恰當的詞義)

  7、譯(譯出實詞、虛詞、活用的詞幫通假字)

  8、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譯法)

  9、意譯(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譯不通,用意譯)

  四、學習小結

  1、請學生歸類,文中哪些話是談學習方法的?哪些話是談學習態(tài)度的?

  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默而識之;

  學習態(tài)度: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厭;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p>

  2、文中其它話說的是什么內容呢?

  明確:其它話說的是人的修養(yǎng)、精神境界。

  3、引導學生總結本課出現的“而”字的幾種用法?(具體見補充練習)

 。1)順接(表修飾、表并列、表順承);

 。2)轉接

  五、總結

  今天在這堂課上,我們是與經典同行,與圣賢為友,與2500多年前的孔子作了一番面對面的交流,真是不亦樂乎。這堂課要結束了,老師送給同學們三句話作為臨別的禮物吧:“讀圣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六、補充練習

  1、用課文的原句回答問題。

  (1)作者闡述學和思辨正關系的句子的哪句?

 。2)作者說明孔文子稱“文”的原因是什么?

 。3)作者強調“三人行”必有我?guī)熓歉鶕鞘裁矗?/p>

  2、《論語》中很多話后來成為,下面句中各含一個請找出來。

 。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不亦樂乎)

 。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溫故知新)

 。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不恥下問)

 。4)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三人行必有我(guī)煟?/p>

  (5)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擇善而從)

  3、“而”字的兩種用法

 。1)學而時習之(順)

 。2)人不知而不慍(轉)

 。3)溫故而知新(順)

 。4)學而不思則罔(轉)

 。5)默而識之(順)

 。6)學而不厭(轉)

 。7)擇其善者而從之(順)

  4、背誦五則

  5、課外了解孔子其人、其事、其思想。

  【板書設計】《論語》六則

  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默而識之;

  學習態(tài)度: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厭;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p>

  個人修養(yǎng):人不知而不慍

  教學態(tài)度:誨人不倦

高中選修論語教案3

  教學目的

  1.了解文言文的常識和方法

  2.學習古人端正學習態(tài)度,改進學習方法(前部)。

  3.理解課文詞語和句子的含義(前一部分)。

  教學重點:目標3

  教學難點:目標3

  預習指導:

  1.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慍罔殆謂哉焉誨

  2.看課文注釋或查字典,試翻譯課文。

  3.熟讀。

  教學過程:

  一、三分鐘演講

  二、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請同學自由發(fā)言,說出一些自己知道的有關學習的格言或諺語來,以此調動學生的情緒。

  由此導入孔子關于學習的論述。

  三、文言文入門:

  教師講解:

 。保难晕牡姆g方法:直譯和意譯

  2.文言文的古今義和一詞多義

 。常僮

 。矗首x與背誦

 。担姆N特殊句式:

  四、朗讀指導

  1.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一次,教師糾正學生朗讀過程中語音和停頓方面的錯誤,學生齊讀課文。

 。常槎䝼學生朗讀,眾評。

  注意:引導學生注意文言文朗讀的停頓和重音。

  五、指導文言句子翻譯。

  因為是第一次接觸文言文,要與學生講清以下幾點:

 。╨)弄懂每個字的含義。(2)把古代的單音字換成現代雙音詞。(3)弄清虛詞的用法。(4)補充適當的`詞語。(5)調整句子的語序。(6)揣摩句子的語氣。(7)注意古今義的不同。(8)注意一詞多義的現象。(9)四種文言文特殊句式。

  六、指導翻譯第1--5則:

  處理方法:

 。保谝粍t由老師示范性翻譯:

  由個別的詞義,到句意的直譯和意譯。

  2.每一則由教師講解幾個普遍性難字詞,然后學生自己試譯,不明白的舉手發(fā)問,由會的同學或老師答疑。

 。常謩e請四位同學展示翻譯的結果

  4.師生共同評價,糾正。

  七、指導背誦

  八、小結

  由學生談談學習了這五冊明白了什么學習方面的道理.

  自由發(fā)言,不拘對錯.

  九、作業(yè)

  l.課后練習一、二題。A類

  2.背誦全文。B類

  3.默寫全文。C類

  [說課精要]本節(jié)是入門課,準備活動一定要做好,所以不貪快,只求穩(wěn).

高中選修論語教案4

  教學目的

  1.學習古人端正學習態(tài)度,改進學習方法。

  2.理解課文詞語句子的含義(后半部分)。

  4.朗讀與背誦.

  教學重點:目標2

  教學難點:辨別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三分鐘演講

  檢查復習

  朗讀全文。

  二、導入

  上一節(jié)課,我們已經學習理解、翻譯幾段文言句子。這一節(jié)課,請同學們自己來試翻譯余下的課文。

  三、翻譯課文6-10則

  l.教師講解下列難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學生嘗試自己翻譯,遇到有不明白的提出來大家講座,由明白的學生或老師答.

  3.抽查二個學生翻譯,其他同學進行評價糾正補充。

  四、獨立思考:

  本課所選各則都是談學習的,有的談學習態(tài)度,有的談學習方法,請各舉例說明。

  獨立思考后抽查發(fā)言,學生互相補充:

 。1)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默而識之。

 。2)學習態(tài)度: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厭;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p>

  五、片斷寫作:

  當堂完成學習本文的體會,要求結合自己的`學習應該怎樣去做。100字左右

  寫完后班內交流。(有關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的問題)

  六、小結

  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許多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積極意義。我們在學習中應進行借鑒、參考。

  七、背誦指導:

  抓關鍵詞的背誦法

  八、作業(yè)

 。1.課后練習三、四題。B默寫課文

  [說課精要]學以致用,本課注意引導學生注意這一點

【高中選修論語教案】相關文章:

《論語》的教案07-01

《論語》教案07-03

《論語》教案01-31

高中選修上冊前三單元作文07-13

《論語》教案(15篇)09-11

高中化學教學計劃高中化學選修4教學計劃04-01

《論語》教案必備15篇12-22

論語十二章教案05-30

《論語》教案(通用16篇)05-23

《論語》教案3篇(熱)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