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2-06-27 12:54:29 教案

【推薦】語文教案集合10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語文教案集合10篇

語文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運用偏旁歸類的方法鞏固識字,并引導發(fā)現(xiàn)偏旁與字義的關系。

 。、能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用數(shù)量詞填上相應的事物名稱。

 。、朗讀詞語、通過讀記積累詞語。

 。础⒄_、流利、有感情背兒歌。

 。、圍繞合作這個主題,進行口頭表達。

  【教學用具】

  電腦、課件、實物投影、圖片

  第一課時

  一、導入

 。úシ乓魳罚┞牭竭x這熟悉的聲音,又到了我的發(fā)現(xiàn)時間了,這一次我們會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呢?

  二、我的發(fā)現(xiàn)?

 。、出示課件(帶有钅、衤、疒旁的三組字)

  钅 鋼 銅 鐵 釘

  衤 被 裙 褲 襖

  疒 病 疼 痛 瘋

  2、學生自由讀一讀,在小組里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交流發(fā)現(xiàn):每一行的字都有一個相同的偏旁。(在字的前面點擊偏旁)

  可是,你們知道嗎?這12個字里藏著秘密呢?聰明的小朋友一看就知道。(引導學生觀察課件的12個字與钅、衤、疒字的關系。)?

  (第一行都有钅字旁,金字旁與金屬有關;第二行字都有衤字旁,衣字旁與服裝、被子等有關;第三行字都有疒字旁與疾病有關)

 。、小組讀、指名讀、互讀、再脫掉拼音讀。

 。、你還知道哪些钅、衤、疒的字?你在哪里見過這些字?

 。ü膭顚W生在生活中識字,通過交流識字經(jīng)驗增強識字的`自豪感。)

 。、拓展:找一找钅、衤、疒旁的字。

  教師和學生共同總結:字的偏旁與字的意思有關。

  三、我會填?

  1、出示課件(不帶詞語)

  一只( ) 一個( ) 一把( )

  一塊( ) 一條( ) 一盤( )

 。、你能根據(jù)量詞填上相應的事物名稱嗎?(小組內(nèi)練習后推薦一人講給大家聽)

 。、指名領讀,同桌互讀,拍手讀,男女生對讀。

 。、在生活中像這樣的詞還有很多,你會說嗎?

 。、拓展:

  五顆( ) 一座( ) 一本( )

  一幅( ) 一架( ) 一間( )

  四、我會讀?

  小朋友們認得、填得真好,咱們接著往下學。(點出我會讀。)?出示課件圖片上寫著我會讀中的詞語。

  書桌 板凳 椅子 棉被 運動褲

  本領 習慣 宣布 稱贊 議論紛紛

  自信 容易 粗糙 疲勞 吞吞吐吐

  學生自己讀一讀詞語,邊讀邊想:這些詞語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讓學生說說吞吞吐吐(AABB)形式的詞語。

  五、讀讀背背

  《走山路》是一首有趣的繞口令形式的兒歌,在教學中要以讀為主,熟讀成誦。讓學生借助插圖,在讀中感悟。

 。、下面我們就來學一首兒歌:走山路。(出示課件、配音)

 。、借助拼音自由練讀,注意要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配樂朗讀)

 。、多種方式練讀:指名讀,同桌互讀,邊評邊讀,組內(nèi)讀,男女生讀,齊讀,邊讀邊做動作

  4、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看課件:小豬、小鹿和小兔為了什么事急壞了?

 。、老師指著課件讓學生自由發(fā)言。

 。、指導背誦(四人小組合作、開火車)

 。浮R背兒歌。(配樂)

  第二課時

  〖口語交際:合作

  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與別人合作做成過事情,選一件講給同學聽。聽的人可以插話,可以提問題。再評一評哪件事做得好,誰講得清楚、明白。

 。、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合作的圖片。

 。、 指導學生簡單地說出圖意。(讓孩子們暢所欲言)

 。、板書課題《合作》。

 。、師講合作做成的故事。

 。、小組內(nèi)每人講與別人合作做成的事,然后小組派代表在班里講。聽的人可以插話,可以提問題。(使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感,增強了口語交際的自信心和勇氣)

 。、再評一評哪件事做得好,誰講得清楚、明白。(應該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他們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說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培養(yǎng)健康的人格,發(fā)展健康的個性)

  總結:在我們的生活中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而且要發(fā)揚團結合作的精神,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做成功,希望每個人多關心身邊的小事,做合格的小公民!

  〖展示臺

  這次展示臺是展示自己搜集有關團結合作的詞語、諺語等。這一項活動要提醒學生提前做好準備。展示的方式可以靈活多樣,比如:比比誰說的諺語多,比比哪組搜集的有關團結合作的詞語多;同學之間進行詞語本交流,合作制作詞語卡片,互贈自己喜歡的詞語。

語文教案 篇2

  內(nèi)容預覽:

  《生命之舟》

  學習目標:

  1. 了解電視新聞的特點。

  2. 體會電視解說詞是如何用準確、生動、簡明的語言來表現(xiàn)思想內(nèi)容的。

  文體常識:

  1. 作者簡介:梁家新,著名記者。

  2. 背景資料

  1998年8月1月晚,湖北嘉魚簰洲灣潰口,記者冒著生命危險,登上進入險區(qū)的第一艘沖鋒舟,一邊拍攝,一邊參與救人。拍攝過程中,記者始終采用長鏡頭記錄的手法,記錄下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場面。在編輯過程中,記者又以二號沖鋒舟為視角,透視整個簰洲營救的驚心動魄的場面,并配以解說詞,在湖北電視臺播出。

  3. 題目解說

  1998年簰洲灣發(fā)生潰口后,解放軍和武警戰(zhàn)士置自己的生命于度外,在激流中駕著一百五十多艘沖鋒舟,勇救被困群眾一萬七千多人。群眾稱這些救命的舟船為生命之舟,是對解放軍和武警戰(zhàn)士舍己救人的偉大精神的褒揚,表達了對他們的無限感激與熱愛之情。

  主題分析:

  本文通過報道1998年簰洲灣發(fā)生潰口以后,解放軍和武警戰(zhàn)士勇救被困群眾動人事跡,表現(xiàn)了解放軍和武警戰(zhàn)士奮不顧身、把群眾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的崇高精神。

  結構分析:

  本篇電視解說詞按導語、主體和結語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段)簰洲灣潰口,2號凌晨1點多鐘,記者隨軍開始營救群眾。

  第二部分:(3-9段)重點解說戰(zhàn)士營救小江珊的驚險場面。

  第三部分:(10段) 總結這次營救行動的效果。

  結構圖表如下:

  寫法分析:

  電視新聞是利用電視傳播工具傳播新近發(fā)生、發(fā)現(xiàn)和變動的.事實,以供觀眾視聽的報道。這則電視新聞除了具有一般新聞所具有的迅速、真實、簡明的基本特征外,還有以下特征:

  1.聲畫合一。電視新聞是以畫面和聲音為主要傳播手段的新聞,畫面是它的視覺形象,解說詞、音響則是它的聽覺形象,畫面是畫龍,解說詞可以說是點睛。所以,解說詞不是獨立文本,它和畫面、音響一起,為表現(xiàn)同一主題,各盡其能、互相配合。這則解說詞巧妙地與電視畫面緊密配合,不僅體現(xiàn)出電視新聞視聽合一、聲畫對位的特點,而且對畫面進行補充、提高、延伸,賦予畫面更深刻的思想,幫助畫面正確、完整地表達事實,使畫面的藝術感染力更強。

  2.采用時間順序來展開報道。按時間順序?qū),結構緊湊,能給人以危急關頭時間就是生命的緊迫感,從而引起人們對事件的極大關注,更好地表現(xiàn)了解放軍和武警戰(zhàn)士奮不顧身、把群眾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的崇高精神。

  3.大眾化、口語化的聽覺語言。電視新聞的解說詞是播給各種觀眾聽的,它的用詞造句必須清楚明了,使觀眾一聽就懂。這則新聞中的解說詞就是大眾化、口語化構成的播音稿。

  4.語言高度概括,言簡意賅。電視新聞解說詞的長短受畫面長短的限制,按正常構播音速度計算,每秒播出3~4個字。在很短的篇幅中,既要向觀眾說明六何(何時、何地、何人、何事、何因、如何),還要服從畫面的需要,遣辭造句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則新聞用高度概括的語言,其中包括許多傳神的詞語及一系列準確的數(shù)字,縮龍成寸,有效地表達了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

  這則新聞播出后,社會反響強烈。XX同志就曾對小江珊獲救的鏡頭作過高度評價!度嗣袢請蟆贰⒅醒腚娨暸_、鳳凰衛(wèi)視等30多家海內(nèi)外媒體報道了記者冒死怕攝勇救小江珊的過程。

  《生命之舟》

  一. 知識積累

  1. 解釋下列詞語。

 。╨)感人至深:

 。2)同期聲:

 。3)率先:

 。4)肆虐:

  2. 辨字組詞。

  暮( )洲( )梭( )逐( )虐( )

  幕( )州( )。 )遂( )謔( )

  3. 填入下面一段話中最恰當?shù)年P聯(lián)詞是( )

  水和礦物質(zhì)鹽類, 也是生物體所必需的, 也參與軀體的組成, 它們不能供應能量,跟一般食物不同。

  A.不管 并且 但是 B.即使而且 但是

  C雖然 而且 但是 D.如果而且 那么

  4. 根據(jù)語境,橫線上填入的最恰當?shù)囊痪涫牵ǎ?/p>

  你是嚴冬里的炭火, ,你是湍流中的踏腳石,你是霧海中的航標燈,你是看不見的空氣,你是捉不到的陽光,啊,友情!

  A你是酷暑里的濃X B.你是深秋里的嚴霜

  C.你是暖春里的梅雨D.你是夏夜里的流星

  5.這篇課文是一則電視新聞,結合前面所學的消息和特寫,你能說出它們之間有什么異同嗎?作為電視新聞,它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試結合自己看過的其他電視新聞來說一說。

  6.這篇課文,通過記者的鏡頭,記錄下了解放軍、武警戰(zhàn)士英勇救人的一幕幕場景,而且,在采用以時間為敘述順序的做法上,與《別了,不列顛尼亞》很相像,試著比較一下這兩篇課文中用具體時間段來描寫場景的段落,這樣的描寫手法有什么好處呢?

  二. 強化閱讀

  同期聲。(施救人員在呼喚:有人嗎?有人嗎?)

  凌晨3點多鐘,沖鋒舟上的呼喚有了回音,人們發(fā)現(xiàn)第一個營救目標--空軍高炮五團二二五營戰(zhàn)士茍峰。

  同期聲。(施救過程中的現(xiàn)場聲,使勁、慢點)

  凌晨5點多鐘,二號沖鋒舟在救起十二位戰(zhàn)士群眾之后,向潰口處一片歇滿戰(zhàn)士、群眾的樹叢靠攏。行進之中,沖鋒丹上的人突然發(fā)現(xiàn)沖鋒舟左前方一棵小樹上,一個小女孩正緊緊抱著樹干,洪水淹到她的腰部,情景十分危急同期聲。(施救人員大聲叮囑小孩:千萬別動,千萬別動)

  由于急流頂沖,沖鋒舟向小女孩背部沖去,駕駛員迅速轉(zhuǎn)舵,從二十多米的地方向小樹迂回。一次失敗了,兩次、三次都失敗了。洪水仍在肆虐,幼小的生命在抗爭。沖鋒舟一步一步向小樹靠攏,五米、四米、三米、二米、一米同期聲。

  到2號上午10點,二號沖鋒舟共救起六十四人,截止到2號下午4點,共有一百五十多艘各式輕舟進入簰洲灣內(nèi)救人,共救起被困群眾一萬七千多人,當?shù)厝罕娪H切地稱這些舟船為生命之舟。

  7. 施救人員在呼喚:有人嗎?有人嗎這里的省略號的作用是什么?

  8. 沖鋒舟一步一步向小樹靠攏,五米、四米、三米、二米、一米為什么這里把距離寫得這樣具體呢?

  9. 報道中插入了很多的同期聲,這有什么好處呢?

  10. 當?shù)厝罕姙槭裁窗堰@些舟船稱為生命之舟呢?

  答案

  一. 1. 2. 略

  3. C

  4. A

  5. 電視新聞的主要特征是:綜合性、視想性、即時性。

  6. 略。

  二. 7. 表示語言省略,所說的話沒有全部寫出來。

  8. 把距離寫得這樣具體是為了突出沖鋒舟向小樹靠攏的艱難。

  9. 更能寫出救人場面的驚險,能使報道更吸引觀眾。

  10. 因為這些舟船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語文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字。會寫8個字。會用“可愛的”“高興地”寫句子。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同學之間的真摯情意。

  3、懂得珍惜友情。

  教學重難點:

  了解課文內(nèi)容,使學生懂得要珍惜友誼。

  初步感受課文按事情發(fā)展順序記述的方法。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頁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解題、導入新課。

  二、識字寫字。

  1、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采用多種方式認讀生字。

 。1)利用兒歌鞏固識字的方法,學習科、亞、呆。

 。2)識字與識詞結合,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識字方法。

 。3)用游戲的形式鞏固識字,積累詞匯。

  3、指導寫字。

  三、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二、朗讀感悟

  1、出示思考題

 。1)床前的氣球代表了什么?

 。2)同學們想通過這個氣球?qū)评麃喺f些什么?

 。3)科利亞看到這個氣球,心里會想些什么?

  2、小組合作學習:找到相應的自然段,讀一讀。

  3、全班討論: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體會科利亞孤獨、無奈。

 。2)指名讀第四自然段:體會“氣球上畫著一張可愛的小臉”和“他好像看見米沙拉動拴著氣球的繩子,幾個同學站在四周,嘰嘰喳喳的指手畫腳”這兩句話的感情。

 。3)指名讀第五自然段:體會“科利亞望著窗外那張逗人的小臉,高興地笑了”這句話的意思。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并在反復的朗讀中去體會。

  四、實踐活動。以小組為單位,表演課本劇。

  教學反思:

  教學中,我把讀書的權力交給學生,讓學生邊讀邊體會,使學生通過反復朗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并把自己的理解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表現(xiàn)出來,評讀的時候,有教師的評價也有同學之間評價,這樣設計的目的充分信任學生,使學生能讀懂課文,讀好課文,因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學生是獨立的個體,要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為學生個性化發(fā)展提供了更為自由,舒展的平臺。在讀完課文后的評讀,同學們在自讀與互評的基礎上,進一步體會科利亞孤獨無奈的心情,激起學生再去讀書的欲望,在讀書時教師采用激勵性的語言,加以評價,從正面加以引導,在朗讀后,給予充分肯定和鼓勵,這樣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就始終保持著那份讀的熱情與渴望。

語文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教會學生放風箏的正確方法,體會其中的樂趣,練習快速跑。(重點)

  2、學會按一定的規(guī)則放風箏。

  3、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學習協(xié)調(diào)與他人的'距離。(難點)

  【活動準備】

  三組學生 、 斜坡跑道、自制風箏六只 、獎品。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活動學生的全身:頭部、上肢、下肢、腹背

  教師用語:春暖花開了,我們來學學花草樹木在風中點頭、搖晃的姿勢好嗎?

  2、練習追逐跑,為放風箏做身體上的準備。

  二、基本部分

  1、請六名學生放風箏,讓學生嘗試錯誤。

  教師用語:春天到了,你們自制的這些風箏真漂亮,我們來放風箏,好嗎?

  學生放風箏

  2、就幼兒在放風箏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討論,學習正確的方法。

  提問:他們六個人誰的風箏放得好?誰的風箏沒有放起來,為什么沒放起來?怎樣才能讓風箏飛上去?

  幼兒討論

  小結:起跑前,一只手臂伸直上舉,放出一段線,抓牢線。快速奔跑,讓風速將風箏托起。

  3、請第二組學生再次嘗試,就秩序問題再討論。

  提問兩位相互撞擊的學生:你們撞到對方后,疼不疼?你為什么會撞到別人?用什么方法可以避免與人相撞?

  討論

  總結:從斜坡的右邊跑上去,從左邊跑下來,這樣就不會兩人迎面相撞了解。奔跑時,注意前面的學生,與他們保持適當距離,當前面的人停住時要能及時剎住腳步。

  4、提問:如果風箏被樹枝刮住了,怎么辦?怎樣可以避免呢?

  5、請第三組學生嘗試按正確的方法和秩序放風箏。

  6、放風箏比賽。請三組學生中出現(xiàn)問題較多的幼兒進行比賽,觀察他們是否真正掌握了正確的方法。為放得好又遵守規(guī)則的幼兒發(fā)獎。

  7、總結:今天你們放風箏,玩得開心嗎?掌握了正確的方法,不但可以玩得開心,還能避免許多的危險。既玩到了又保護了我們自己。今后在晨間體育游戲時我們再來比賽,看誰的風箏放得好。

  三、結束活動

  放松整理:學風中的蒲公英自由地隨風飄回教室。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把握文章脈絡,理解思想內(nèi)容。

  揣摩典雅而又精辟的語言。

  樹立誠信為本的做人理念。

  教學重點

  了解信客的`職業(yè)道德和優(yōu)秀品格。

  揣摩典雅而又精辟的語言。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預習:

  識記字詞,掃除閱讀障礙:克扣接濟唏噓(xixu)稀罕 噩(e)耗 呵斥 詰(jie)問焦灼 伎倆jiliang)顛沛 吊唁(yan)文縐縐(zhouzhou)長途跋涉 窮愁潦倒 風塵苦旅雞零狗碎低眉順眼連聲諾(nuo)諾 生死禍福猝(cu)然 昏厥(jue)滿臉戚容

  閱讀課文,疏通文章脈絡。

  教學設計

  導入

  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各有各的行業(yè)規(guī)范。誠信不僅應該是職業(yè)道德的基礎,更應該

  是為人處事的根本。今天我們來共同學習余秋雨的散文《信客》,看看我們應從主人公身

  上學習哪些優(yōu)秀品格。

  板書課題,出示學習目標。

  ■整體感知

  速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教師指導學生快速閱讀的方法,通過自主閱讀(必要時進行合作探究),理清行文線

  索,把握文章結構。教師可板書或投影,以提高閱讀效率。

  明確:

  信客:從業(yè)緣起、信客生涯、轉(zhuǎn)行之后。

  編寫提要,把握主要內(nèi)容。

  要求簡明扼要,語言平實。概括主要情節(jié),減刪細節(jié)。

  提示:

  a.從業(yè)緣起

  老信客自感失去了信譽,做不下去了,找到落魄返鄉(xiāng)的青年。這個青年為老信客的

  誠心所動,終于接受了這份差事。

  b、信客生涯

語文教案 篇6

  一、教學目的:

  1.學習兩短文選取充滿情趣的細節(jié)表現(xiàn)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密關系及將人物活動置身特定環(huán)境之中的寫法。

  2.朗讀訓練,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

  3.學習短文中家庭成員互敬互愛的美好品德。

  二、教學重點:

  1.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

  2.朗讀時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

  三、教學方法:

  指導學生自讀。

  課時:1教時

  教學過程

  一、導言:

  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三描寫家庭生活的散文。這節(jié)由大家自讀兩選材新穎,表現(xiàn)方式獨特的充滿生活情趣的`散文。(短文兩)

  二、檢查預習

  注音并解詞:

  各得其所

  栩栩如生

  小心翼翼

  瀟灑

  漣漪

  嫵媚

  粗獷

  分歧

  酷冬

  一霎時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指導學生把握感情基調(diào)。

  四、討論:

  1.《散步》寫了一件什么事?反映了什么樣的主題?

  2.母親聽從“我”的勸說,同意去散步,說明了什么?

  母新聽從勸說,說明我從小是個聽話的“孝子”,現(xiàn)在母親便很信任“我”。這個細節(jié)表明祖輩與父輩間的信任與理解。

  3.兒子發(fā)現(xiàn)“兩對母子走在田野上”。表現(xiàn)了他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說明他天真可愛,聰明智慧,充滿兒童情趣。

  4.第一次分歧的結果怎樣?這反映了什么?

  第一次分歧——選擇行走路線最終達成互諒和統(tǒng)一,反映了祖孫三代真摯的感情。

  5.“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他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边@句話有什么含義?

  這句話提示了中年一代肩負的重任——他們扶老攜幼,是承前啟后的一代,是肩負生活使命的一代。

  金黃的大斗笠

  自讀要點:

  1. 這短文描繪了一幅栩栩如生的風雨圖,它又由三幅圖構成——宛如電影中三個鏡頭的疊現(xiàn)。試根據(jù)提示找出這三幅圖來,指出它們的起訖。

  2.這短文如一幅意境優(yōu)美的圖畫,在這幅風雨圖中點染出一個故事,是什么故事?表現(xiàn)了什么?

  3.朗讀全文,設計停頓。

語文教案 篇7

  一年級語文的學習主要以認字以及基礎為主,因此教師要把教學弄得生動有趣,吸引學生的目光,一起看看吧!

  教學目標:

  1、認字:15個。滲透性識字。

  2、寫字:7個。筆畫筆順練習。

  3、識字能力:綜合運用所學的識字方法。

  教學重點:

  通過自學、伙伴學、小組學的方式,認讀13個生字,鞏固認讀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教學難點:

  體會詩中表達的“大家都快樂”的原因和樂觀積極的情感。

  第一課時

  一、課前熱身,導入新課

 。ㄒ唬〢 《伴你成長》P48 和爸爸媽媽一起說什么時候快樂。

  一個人在家時

  和爸爸媽媽出去玩時

  幫爸爸媽媽做事的時候

  跟爺爺奶奶姥爺姥姥聊天時

  和小朋友一起玩時

  每天早晨上學時

  每天下午放學時

  B上課前,同學們玩了什么?幾個人玩的?

  你覺得這個課間過得怎么樣?

  自由發(fā)言。

 。ǘ┰鯓硬趴鞓?怎樣大家都快樂?

  讀課題。

  再想一想,課題怎樣讀聽起來更好聽?

  再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明確目標

 。ㄒ唬┙處煼蹲x。學生可以輕聲跟讀。

 。ǘ⿺(shù)一數(shù)這篇課文有幾段話,用手勢告訴大家——四段

  1.會讀哪一句,就讀哪一句,誰來試一試?

  (在學生讀文中,隨機出示生字)

  2.誰來把這四段話連起來讀一讀。

 。ㄈy讀本課的生字字卡,把全班會的.放一邊,不太會的貼在黑板上。

  (四)出示課文要認識的生字為紅色,指讀生字,學生已經(jīng)認識的字變回黑色。這就是這節(jié)課我們要認識的新朋友。

  三、自主識字,集體反饋

 。ㄒ唬┳詫W生字:可以自己學,可以和伙伴一起學。

  1.讀課文,標出不認識的字;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生字;

  3.擺字卡,檢查。教師巡視。

 。ǘ﹨R報

  1.請“小老師”把記字的什么好辦法介紹給大家。

 、牌匆簦篸iu 丟qiāo悄ɡuǎnɡ廣xiànɡ象

 、普f說記字的辦法:(形聲字;會意字等等)

 、墙M詞:靜、棋等

  2.請組長領著同學再領著讀一讀這些字。學生在小組長的帶領下讀字,小組長出示卡片,其余學生讀。

  3.開火車,看大屏幕。學生開火車讀詞語

  靜悄悄獨自悄悄話三人成眾賽拔河

  踢毽子聽廣播下象棋打乒乓折紙船掰手腕丟手絹

 。ㄈ┥治覀兌颊J識了,課文一定會讀得更熟練!

  1.課文讀給同位聽一聽。說說你覺得怎樣最快樂?

  2.匯報交流

 、乓粋人,挺快樂;

  你做哪些游戲是很快樂?

  你一個人在家時干什么?

  怎樣才能讀出你快樂的心情?

  練習讀;指名讀;集體評議。

 、苾蓚人,真快樂;

 、侨齻人,很快樂;

 、仍S多人,更快樂。

  為什么大家一起玩時最快樂?

  誰來讀讀課文最后一句話,把你此時此刻的心情表達出來。

  齊讀第四段。

  3.原來快樂就在我們身邊,你有什么新玩法?

  如:我很喜歡和一起玩,我最喜歡和一起玩。

  挺快樂,我真快樂。

  我最快樂。

  4.練習表演讀

  一人讀第一段,由他邀請同伴一起讀第二段,由此順延,最后全班一起讀第四段。

  5.小結:獨處一人是一種快樂,與他人相處也是一種快樂。你想天天快樂,可以每天做一會兒自己喜歡的事情。只要有了好心情,怎么都快樂!

  四、練習書寫

  還廣些話眾跳丟

  重點指導:眾——品字形結構些——描一描再寫

  五、課后小結

  板書設計:

  大家都快樂

  一個人,挺快樂 折紙船 踢毽子 聽廣播

  兩個人,真快樂下象棋 打乒乓 講故事

  三個人,很快樂 跳皮筋 掰手腕 過家家

  學唱歌

  許多人,更快樂 丟手絹 賽拔河 ……

  第二課時

  一、引入:讀兒歌

  小紅傘,小花傘,接著天上小雨點。

  媽媽下班累又乏,我端杯水送給她。

  媽媽,媽媽,您歇會兒,我來幫您干點啥?

  ——學會為別人付出更是一種快樂。

  二、熟讀課文

  1.表演讀:一人讀第一段,和同伴一起讀第二段,由此順延,最后全班一起讀第四段。

  2.舞蹈表演:同一個動作,一人跳,邀請同伴跳……最后大家一起跳。

  三、讀詞語,把表示動作的字涂上顏色

  1.自己讀詞語。

  2.把表示動作的字涂上顏色

  踢毽子聽廣播掰手腕講故事

  喂小狗堆積木跳皮筋吹喇叭

  3.說說你會做哪些動作?

  四、聽故事《好吃的帽子》。

  1.聽第一遍,想想小松鼠的帽子沒了,為什么還特別快樂?

  2.聽第二遍,寫寫小松鼠為什么快樂。

  3.說一說。

  4.小結:幫助了別人,不只是為別人解決了困難,而且自己也得到了快樂,所以說是互相幫助。大家在暑假里試著幫幫別人,看是不是很快了?

  五、課外延伸

  一個富有的國王天天過著大吃大喝的生活,還是悶悶不樂,不高興。他決定出王宮親自去尋找快樂的人。國王走到田野,看見一個窮困的農(nóng)夫在放聲歌唱,就去問他為什么這樣快樂?農(nóng)夫說:“我以前也為沒有鞋穿而難過,可是當我遇到一個沒有腿的人,才發(fā)現(xiàn)我該活得快樂!

  國王聽了農(nóng)夫的話,快樂了嗎?

  六、課后小結

  板書設計:

  好吃的帽子

  踢毽子 聽廣播 小松鼠 鼴鼠 奶奶

  掰手腕 講故事 快樂?

  喂小狗 堆積木 幫助了別人 自己快樂

  跳皮筋 吹喇叭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激發(fā)學生閱讀詩歌興趣,啟發(fā)學生感受現(xiàn)代詩歌的節(jié)奏美、意境美、人情美。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解讀意象和品味意境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用喜悅、歡快的語調(diào)朗誦全詩,體會本詩明麗清新的風格。

  2. 理解意象,把握本詩的主題,感受作者包含的真情。

  教學方法:誦讀感悟法。聯(lián)想想象法。評析欣賞法。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雨說》教案設計

  一、導語

  同學們還記得“渭城朝雨悒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的美妙意境嗎?詩可以娛目、娛耳、娛心。其實,在中華詩歌的寶庫里,還有許多燦若星河、異彩紛呈的現(xiàn)代詩,她們吸收了幾千年詩詞深邃的神韻,借鑒了外國詩藝自由的腳步,感受著新時代清新的氣息,裝點了中國乃至世界詩壇的盛裝。今天,就讓我們和著喜悅、輕快的節(jié)拍,去聆聽“雨說”,去感受現(xiàn)代詩歌的魅力。

  二、解題

  鄭愁予原名鄭文韜,1933年出生于山東濟南。童年隨父輾轉(zhuǎn)大江南北,1949年隨家人去臺灣,1915年開始發(fā)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班進修學習,獲藝術碩士學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發(fā)表作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寶刀未老”,勤耕不輟,代表作有《錯誤》《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為抒情主人公,被稱為“浪子詩人”,F(xiàn)旅居美國,為“現(xiàn)代詩社”成員,任耶魯大學東亞文學系教授。

  《雨說》是他復出之后于1979年寫成的,此時詩人雖身在美國,卻心系祖國,以滿腔的熱忱關注祖國兒童的成長。詩歌以新穎而鮮活的意象,靈動而多情的語言,抒發(fā)了對兒童濃濃的關愛之情,表達了對祖國未來真誠的祝福。詩人從小在炮火中長大,他深切體味過戰(zhàn)爭的苦難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視童心的天真浪漫,也更能懂得“關愛”對童年的意義。“雨”成了溫柔親切的愛的使者,正寄寓了詩人真誠的希望。

  三、分析理解詩意

  1. 找學生讀課文,其他學生正音

  2. 回憶如何賞析詩歌(出示小黑板)

 、 注重朗讀。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整體感受詩歌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注意停頓,讀出節(jié)奏,富有激情。)

 、 品味重點語句,感受詩的意境。

  ③ 整體朗讀全詩。實現(xiàn)對全詩理解的升華。

  (一)朗讀

  1.在請一位同學有感情地朗讀,其他學生邊聽邊就語調(diào)、語速、語氣、重音、停連等作標記,感受全詩洋溢的音樂美。

  (明確:語調(diào)、停頓、重音)

  2.師配樂范讀,學生仔細體味詩中的意境。

  請學生說說詩人為我們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情調(diào)?(輕快、喜悅、蓬勃向上、充滿活力)

  3.小組讀。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意象,并通過聯(lián)想、想象把這些意象所在的詩節(jié)描繪成一幅圖畫,并且給畫面起個題目。

  師示范:如第五小節(jié):在淅淅瀝瀝的春雨里,田圃肥沃的泥土上孩子們嬉戲的腳印清晰可見,牧場上的新苗正在抽發(fā),池塘里此文轉(zhuǎn)自斐.斐.園 FF.Net的魚兒活蹦亂跳,還有唱著歌謠的溪水……

  題目:大地期盼的春雨、充滿愛心的春雨、與孩子一起嬉戲的春雨、勇敢地笑著的春雨……

  (找一組學生一個描述畫面,一個有感情的朗讀)

  3. 教師引導學生理清各章節(jié)內(nèi)容之間的聯(lián)系,把握詩歌的寫作思路。

  4. 這首詩歌分為四層意思來展示,首先點明在大地最需要的時候雨來到了大地;其次點明雨的來意和雨的親切邀請;再次點明雨的`來意,要教會孩子們勇敢地笑,最后呼應開頭,點明雨的祝福。

  (二)品味

  (過渡語:雨,滋潤大地,播種希望,它給自然界帶來生機和活力,它是生命的源泉。權勢抓住“雨”這些特征,贊頌人間永恒的愛,于是“雨”成了春的腳步,愛的使者,她給孩子帶來笑聲,給世界帶來希望。

  1.找出你認為最能體現(xiàn)本詩主旨的一些詩句,反復吟詠,細細品味。(自由發(fā)表見解)

  2.朗讀“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場……小溪漸漸喑啞歌不成調(diào)子”,體會,這一節(jié)內(nèi)容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3..齊讀第七、八兩節(jié),品味其中的“笑”。 體會:這兩節(jié)中,“勇敢地笑”反復出現(xiàn),詩人為什么這樣寫?

  (明確:第七節(jié)中,詩人借柳條兒、石獅子、小燕子這些自然界的精靈,抓住他們生動的一剎那,抒發(fā)自己對勇敢、樂觀、自信的贊美。第八節(jié),用兩句氣勢高昂的對仗句“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希望就有了/只要你們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將感情推向高潮。有了愛,才會有勇敢的笑,只有勇敢的笑,才有希望,“笑”體現(xiàn)了詩人樂觀、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強調(diào)要“勇敢地笑”,充分表現(xiàn)了詩人對孩子們的美好祝愿和殷切希望。)

  5.最后一節(jié)中寫道:“當你們自由地笑了,我就快樂地安息”,你如何理解?“要記著,你們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顯然,“雨”帶來的是一份甜蜜的祝福,你品出這種“甜”了嗎?請引用詩歌中的內(nèi)容陳述你的理由。

  6. 首詩通篇運用的主要修辭方法是什么?這種修辭方法的運用對詩歌的表達有什么好處?(明確:擬人的手法,讀了讓人倍感親切。)

  7.請閱讀副標題,然后說說:這和的主旨有什么關系?(明確:副標題便于我們理解詩的主旨。這首詩特為中國大地上的兒童而作,表明了作者對中國兒童的期待和祝愿,同時也符合孩子的理解程度,針對性強。)

  (三)全班齊讀,感悟全詩。

  四、小結

  這雨不是波勃狄倫的《苦雨》,而是甜田地叫著孩子乳名的、使大地長出甜甜的蘋果的甜雨;不是余光中春寒料峭的《冷雨》,而是充滿“溫聲細語”、充滿“愛心”的暖雨;不是范仲淹“連月不開”的霏霏“淫雨”,而是腳步輕快、其潤如酥的喜雨。這雨滋潤大地,使萬物欣欣向榮。這雨帶來了充滿希望的春天,充滿快樂的四月,而不是艾略特所抱怨的“殘酷的。四月。這雨“像絲縷那樣把天地織在一起”,又親近人們,帶來了笑聲和歌聲,這雨使天地人和諧交融在一起。這雨帶來的春天,是納斯鳥語花香的“甜蜜的春天”!坝辍睂ι倌陜和罢f”了這么多,你有什么話對“雨”說嗎?請簡要說說你的想法。

  五、作業(yè):

  1以“我對雨說”為題寫一首詩,仿照本詩的結構回答雨說。

  2 以“雨的自述”為題,將這首詩改寫成一篇小散文,體會這兩種體裁的區(qū)別。

  3 選取兩個畫面進行生動的描繪。

語文教案 篇9

  ○課型:

  教讀研討課

  ○課時分配:

  兩課時

  ○教學目標 :

  1. 感知老頭子的英雄性格;

  2.體味這個英雄故事傳奇色彩;

  3.領悟文中景物描寫的妙處。

  ○預習提綱:

  通讀課文,課前查工具書掃清字詞障礙;

  思考課后練習,寫出發(fā)言提綱。

  ○教學過程 :

  教學內(nèi)容及步驟:

  ○導入 :

  同學們,在那戰(zhàn)火紛飛的抗日戰(zhàn)爭時期,發(fā)生了許許多多的英雄故事,有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照例講應該是養(yǎng)老的年齡,課時他卻能神出鬼沒,無數(shù)次通過鬼子的封鎖線,保證了蘆葦塘中部隊的物質(zhì)供應,保證了部隊的戰(zhàn)斗力,他能夠手無寸鐵,把十幾個鬼子打得頭破血流。的確是一個富于傳奇色彩的人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現(xiàn)代小說家孫犁寫的一篇小說《蘆花蕩》,去感悟這個傳奇故事吧。

  ○早讀課同學們對課文進行了朗讀,大家預習得怎么樣?還有那些生字詞需要幫助的嗎?(學生提出,教師解決)

  ○作者介紹:孫犁,現(xiàn)代小說家、散文家。河北安平縣人。1913年4月6日生。(其他情況見教師用書P15-16頁適當介紹)

  ○指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

  感悟老頭子的英雄性格:強烈的愛國抗日熱情,老當益壯的氣概;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智勇雙全的英雄行為;過于自信自尊。(引導學生找出相關詞語進行賞析,也可參見教師用書P11頁)

  感悟中國人民是英雄的不可征服的人民。(略)

  ○引導學生探究以下幾個關鍵問題:(學生先討論,教師根據(jù)情況點撥與指導)

  1.課文中哪些內(nèi)容表現(xiàn)了老頭子“過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老頭子“過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課文中貫穿始終。他對葦塘里的負責同志說:

  “你什么也靠給我,我什么也靠給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險”,這句話充分表現(xiàn)他“過于自信和自尊”。

  通過敵人封鎖線,非常危險,而老頭子“每天夜里,在敵人緊緊封鎖的水面上,就像一個沒事人,他按照早出晚歸捕魚撒網(wǎng)那股悠閑的心情撐著船,編算著使自己高興也使別人高興的事情”,這樣的悠然自得也充分表現(xiàn)他“過于自信和自尊”。送兩個女孩進葦塘,老頭子以為萬無一失,什么事也沒有了,安心睡一覺吧。小女孩洗臉,老頭子讓她洗,鬼子的小火輪探照燈射來,他還是“不怕”,以為“照不見我們”。鬼子掃射機槍,他還是“不怕”,以為“他打不著我們”,不能不說他有點大意,這是過于自信了。大女孩子受了傷,流了血,這一次任務沒有完成,他覺得丟人現(xiàn)眼,沒臉見人,不好意思去見部隊,他是過于自尊了。

  老頭子發(fā)狠要為大女孩討回血債,他向兩個女孩子打了包票,他玩鬼子于掌股之間,誘鬼子上鉤,舉起篙來狠狠地敲打鬼子腦袋,叫鬼子頭破血流,討回了血債,討回了自尊,這場英雄行為表明他是始終非常自信、非常自尊的。

  “過于自信和自尊”這句話點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這句話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過分、自尊過分的意思。全文情節(jié),老英雄的全部功過,都是由這一點生發(fā)出來的。

  2.人物描寫藝術探究:這篇小說怎樣渲染老英雄的傳奇色彩?

  作者用強烈的反差來渲染老英雄的傳奇色彩。一方面寫條件,敵人的.監(jiān)視封鎖非常嚴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體非常干瘦,而且不帶一枝槍。另一方面,寫老英雄的精神與業(yè)績。精神,是那么悠閑自得,.異常自信;業(yè)績,是使敵人的封鎖全然落空,保證了葦塘里的隊伍得到充足的給養(yǎng)。兩個方面巨大的反差,使老英雄顯得非常了不起,富有傳奇色彩。

  課文著重寫一場“英雄的行為”,更有點傳奇色彩。作者主要用兩個方法加以渲染。

  先是用女孩的懷疑來反襯。這里有一段對話描寫,老頭子說“等明天我叫他們十個人流血”,后來又說“等到天明,你們看吧”,他是胸有成竹的,女孩卻一再表示懷疑,先是沒有答話,以為老頭子不過發(fā)發(fā)狠,說說罷了,再用小女孩的話表懷疑:“你這么大年紀了,還能打仗?”寫懷疑有襯托作用,顯出了老頭子英雄行為之奇。

  再是在敘述過程中只寫其然,不寫其所以然,讓讀者回味其所以然,使傳奇色彩顯得更為濃郁。老英雄是設好圈套讓鬼子往里鉆。他事先系好了鉤子,又想出用蓮蓬引誘鬼子,又掌握了鬼子的活動規(guī)律。作者不寫這些,只從鬼子洗澡寫起,寫老頭子船上放著一大捆蓮蓬,只顧剝著蓮蓬吃,也不寫他的用意,寫小船沖著鬼子這里來,又轉(zhuǎn)了一個圓圈回去,也不寫老頭子的船為什么這樣劃來劃去,其實是誘使鬼子進入圈套,這層意思要回味起來才能明白。進了有木樁的水域,先不說樁子上有無數(shù)鉤子,只寫小船繞著鬼子轉(zhuǎn),鬼子們像是玩著捉迷藏,下面才寫鬼子這么亂轉(zhuǎn),一個個都被鉤子咬住了。待到明白過來,越回味越感覺這場英雄行為富有傳奇色彩。一個干瘦的老頭,手無寸鐵,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幾個鬼子于掌股之間,置他們于死地,真可以說是一位傳奇式的英雄。

  3.敵人嚴密監(jiān)視著葦塘,然而,“每到傍晚,葦塘里的歌聲還是那么響”,這響亮的歌聲喚起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想像?你還能想到其他文藝作品中的戰(zhàn)斗歌聲嗎?

  提示:可由歌聲想像戰(zhàn)士的情緒,想像戰(zhàn)士和部隊的方方面面。具體地說,有老英雄不斷送來柴米油鹽,保障有力,給養(yǎng)充足,戰(zhàn)士們身強力壯,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時候,戰(zhàn)士們放聲歌唱起來。歌聲是對敵人的沉重打擊。

  聯(lián)想其他文藝作品中的戰(zhàn)斗歌聲,可以回憶課內(nèi)外讀過的文藝作品,答案不求一致。

  ○把文中景物描寫的句子抄出來,仔細品味,細心揣摩,在仿寫幾句家鄉(xiāng)的景物。

語文教案 篇10

  一、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默讀課文,體會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指導學生學習本課要求會認的“鑄、殿、渦、狹”4個生字。

  二、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默讀課文,體會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再學習一篇安徒生的童話《堅定的錫兵》。

  (二)新課:

  1.鏈接安徒生:

  你讀過哪些安徒生的童話?對他有什么了解?

  2.新課:

 、贆z查預習情況:

  抽讀卡片:鑄成、宮殿、弱不禁風、旋渦、狹小

  ②圍繞“堅定”,品讀課文。

  A整體把握,提出問題:

  題目是《堅定的錫兵》,是一篇寫人的'文章,寫的是誰?突出寫他的什么?(堅定)

  堅定什么意思?[(立場、主張、意志)穩(wěn)定堅強,不動搖。]

  “堅定”就是這篇課文的中心詞,你能根據(jù)這個中心詞對全篇文章提出學習的問題嗎?

 。ㄒ龑W生提出:從哪看出這是一個堅定的錫兵?他為什么這么堅定)

  抓住文章的中心詞也是一種整體把握課文的方法。

  B圍繞“堅定”全文探究。

  默讀課文,

  默讀課文,劃出文中讓你感受到錫兵非常堅定的語句。

  a第四自然段:

  出示:

  “多么可愛的小姑娘!”他心里想,“可是她也只有一條腿。我們倒可以做朋友,我一定會好好保護她的,因為我是一個錫兵!彼媾逻@位弱不禁風的小姑娘被風吹倒了,被小男孩兒碰倒了,或是被別的玩具撞倒了。他直直地望著她——她一直是用一條腿站著,絲毫沒有失去平衡。

  默讀,你讀懂了什么?

  錫兵非常同情、憐憫跳舞的小姑娘,他打定主意要保護她。

  讀出他態(tài)度的堅決。

  過渡:錫兵下定決心要保護這個一條腿站立的跳舞的小姑娘,他忠于職守,整天直直地望著她,保護著她。有一天,小男孩在玩玩具時,不小心錫兵掉到大街上。開始了危險的旅程。你還從哪感受到錫兵的堅定?

  b.5—12

  你從哪些自然段中感受到了他的堅定?6、9、10、12

  指名讀,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在不同的危險面前,他始終直直地站立,心里想著保護小姑娘,就是沒有想自己。)

  角色換位:你們就是錫兵,在危險面前,你怕不怕?你為什么心里還想著保護哪個小姑娘,而不擔心自己?

  把6、9、10、12自然段的“錫兵”換成“我”讀一讀。表達出自己不怕危險,堅定的決心。

  C.13—14

  當你歷盡艱辛,回到小男孩家,你又見到了小姑娘,你為什么不把自己為小姑娘做的事告訴她呢?

  D.拓展延伸:

  如果有一天,你發(fā)現(xiàn)小姑娘有健全的兩條腿,你還會保護她嗎?為什么?總結:通過你的話,我感受到你是一個多么善良、堅定執(zhí)著、有責任心的人呀!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3-21

語文的教案10-17

語文《離騷》的教案01-20

語文《青松》教案01-20

語文《夏》教案01-30

語文精品教案01-23

語文關懷教案03-04

語文《貓》教案01-11

語文《石榴》教案02-16

語文尊嚴教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