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手指教案

手指教案

時間:2022-06-27 22:33:10 教案

【實用】手指教案4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手指教案4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手指教案4篇

手指教案 篇1

  手指的教案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請把你們的手伸開,看看你們的手指形狀,你們說,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2、同學們的說法各一,我們今天來讀讀課文《手指》,看作者寫了什么。

  3、板題:手指 齊讀

  二、初讀,檢查預習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詞語。

  2.指生逐段讀課文,思考:課文的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3.速度課文,口頭完成填空:課文先總寫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然后分別具體寫( ),最后總結寫( )。

  4.請學生根據(jù)填空的內容,給課文分段,在此基礎上體會本文的寫作順序和方法。

  三、默讀課文,理解內容

  1.默讀課文,標畫出本文的中心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tài),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2.學生自主學習,思考問題: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點?讀書標畫相關語句。

  3.匯報交流,體會道理

  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體會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

  理解要點如下:

  (1)大拇指:短處:姿態(tài)不美――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只有一個關節(jié);長處:最肯吃苦。

 。2)食指:短處:姿態(tài)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強硬的曲線;長處: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卻比大拇指復雜、機敏。

 。3)中指:短處:養(yǎng)尊處優(yōu),做事名義上參加,實際并不出力;長處:地位最優(yōu),身體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線優(yōu)美。

 。4)無名指和小指:短處: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長處:體態(tài)秀麗,樣子可愛,在絲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強,有用武之地。

  4.適時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根據(jù)手指不同的特點,讀出不同的語氣和感受。

  四、品讀課文,體會寫法

  1.指生朗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思考:作者通過描寫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想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你覺得作者喜歡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寫果真“卻無愛憎在其中”嗎?

  2、擬人化的寫作手法能夠使描寫更生動,更耐人尋味,更能吸引讀者,請同

  學們再讀大拇指一段,認真體會。

  3、你能描寫一下春天的景色嗎?注意,請運用擬人的寫法。

手指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及其的詞語,規(guī)范、美觀地書寫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奶奶培育純白金盞花的經過,體會她做事滿懷信心、堅持不懈的美好品質。

  3.學習聯(lián)系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詞句,體會“從不沮喪”、“從不懷疑”、“滿懷信心”等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重點難點

  1.掌握生字新詞,做好摘錄筆記。

  2.在誦讀過程中展開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的生字、詞語,會規(guī)范地書寫。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的內容。

  重點難點

  掌握生字新詞,做好摘錄筆記。

  教具準備

  本課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讀課題質疑,導入新課(7)

  1.齊讀課題,提出疑問:“綠手指”指什么?

  2.在你心目中,什么樣的園丁才能稱為好園?

  二、初讀課文,感知整體(10)

  1.自由讀文,要求讀正確、流利。

  2.指名分他讀課文。

  3.全班齊讀。

  三、自主識字,交流評議(13)

  1.抽讀生詞,同桌互查。

  2.抽個別讀。

  3.開火車讀。

  4.交流識字方法。

  四、默讀課文,了解內容(10)

  1.默讀課文,想想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經過是什么,結果是什么。用自己的話說說。

  2.說給同桌聽。

  五、布置作業(yè)

  1.書寫本課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

  教后感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復習上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老園丁的美好情懷。

  重點難點

  在誦讀過程中展開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具準備

  課文朗讀CD。

  教學過程

  一、查檢復習(10)

  1.復習認讀生字、詞語。

  2.默寫生字詞語。

  3.指名朗讀課文。

  二、自讀自悟,理解課文(20)

  1.學習起因部分。

 、艔哪男┰~句中體會到培育純白金盞花是一件十分艱難的事?勾畫有關詩句,交流理解。

 、葡胍幌脒@一部分中,哪些地方能體現(xiàn)出老奶奶是個“好園丁”,堪稱“綠手指”。

  2.學習經過部分。

 、拍囊痪湓捘芨爬ɡ夏棠20年如一日培育金盞花的過程?勾畫出來,抓住重點詞句聯(lián)系上下文談體會。

  ⑵這部分中,又能從哪些地方看出老奶奶堪稱“綠手指”。

  3.學習結果部分。

  ⑴重點讀老奶奶話,體會她內心活動。

 、葡胂霃哪睦锟闯隼夏棠炭胺Q“綠手指”。

  三、交流討論(5)

  黑色金盞花還能開放嗎?

  四、布置作業(yè)(5)

  黑色金盞花還能開放嗎?寫一寫。

  板書設計

  培育出純白金盞花將獲重金——起因

  二十年如一日培育金盞花——經過充滿理想

  綠手指滿懷信心

  培育出了純白金盞花——結果的老園丁

  還能種出黑色的金盞花

  教后感

手指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玩玩手指,創(chuàng)造出各種形象.并能流利、完整地說出其意義。

  2.愿意參與手指編故事的活動,能較完整地敘述自己創(chuàng)編的故事。

  3.培養(yǎng)小組合作意識,學習安靜傾聽、輪流講述。

  活動準備:

  事先準備一則用手指表演的小故事。

  活動過程:

  1.玩手指.進入活動。

  (1) 老師的手指會說話,你們看,是什么意思?像什么?(像小棒、像辮子……)

  (2) 變變變(兩根手指),像什么?(像剪刀、像燕子尾巴、像小雞嘴巴……)

  (3) 變變變(兩手合成空心圓),像什么?(像房子、像桃子、像一串葡萄……)

  (4) 老師做了這么多手勢.你會做什么手勢呢?表演給旁邊的小朋友看。

  (5) 誰愿意上來表演給大家看?

  2.手指講故事。

  (1) 手指會變出各種東西,它還會講故事呢。教師表演手指故事。(小白兔蹦蹦跳跳走來了,看見一塊石頭,從石頭上跳了過去。小鴨子呷呷叫著走來了,看見石頭.從石頭邊繞了過去。小山羊高高興興地走來了,它沒有看到石頭,撞了一下,摔了個大跟頭.它爬了起來,一瘸一拐地走了。)

  (2) 小手講的故事好看嗎?大家一起再來看看,邊看邊學一學,再想想小手講的是什么故事。

  (3) 大家一起做一做、說一說小手講的故事,還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幼兒討論,教師巡回指導)

  (4) 整理故事,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5) 誰愿意來表演,聲音要響亮。(小朋友邊表演邊說。)

  (6) 有沒有小朋友一起表演的。(請兩名幼兒一起表演。)

  3.創(chuàng)編手指故事。

  (1) 還有誰會碰到這塊大石頭?他們又是怎么做的呢?請你用手指表演給旁邊的`小朋友看,請大家來猜一猜。(小組討論)。

  (2) 誰愿意上來表演給大家看?我們一起來猜猜你表演的是什么意思?

  (3) 那這塊大石頭如果一直都在路上擋著怎么辦呢?如果你是小動物,你會怎么做?

  4.完整地表演手指故事。

  教師與幼兒一起完整的表演手指故事《路上的大石頭》

  5.活動總結并結束。

手指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借助詞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從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得到啟示的習慣。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五個手指的各自特點,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

  課前準備:

  1.課前選讀關于手指的.寓言小故事,試著從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自學題的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請把你們的手伸開,看看你們的手指形狀,你們說,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學們的說法各一,我們今天來讀讀課文《手指》,看作者寫了什么。板題:手指

  二、初讀課文,理解大意

  1.自已讀一遍課文,讀不準的字問問周圍的同學,把字音讀準。

  2.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三、自學感悟,讀文明理

  出示自學討論題,先自學再和小組同學交流

  1.自讀課文,填表格。

  手指名稱

  優(yōu) 點

  缺 點

  大拇指

  食 指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手指》教學設計A案,手指,希望對你有幫助!

【手指教案】相關文章:

《手指》教案04-16

手指的教案02-24

《手指》教案01-21

手指作畫教案03-19

有關手指的教案03-27

關于手指的教案03-25

手指謠教案02-01

手指歌教案02-08

《手指謠》教案06-17

《手指謠》教案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