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道之行也》語文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道之行也》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1.積累一些重要的詞語。
2.了解先賢圣哲關于人類社會的偉大構想,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3.背誦并默寫全文。
4.重視誦讀,提高朗讀和背誦能力,力求讀得好,誦得快。
過程和方法目標:
1.整體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脈絡,盡快形成背誦思路,提高誦讀能力。
2.聯(lián)系實際,探求未知,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學習古人敢于沖破現(xiàn)實羈絆,大膽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發(fā)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為人類造福,做一個真正的社會人。
教學重點: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桃花源記》,引導學生思考,《桃花源記》中所描繪的社會生活與文中“大同”社會相比,有無相似之處?
聯(lián)系實際,引導學生思考“孔子的社會理想實現(xiàn)了嗎?我們現(xiàn)在的社會是不是大同社會”這個問題。
教學方法:
1.朗讀法。 2.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 3.探究創(chuàng)新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CAI課件、已選好的一張科幻VCD、錄音機、示范朗讀磁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步驟: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章;理清文章整體思路,指導學生誦讀;探究性思維訓練,促進學生內化課文內容,聯(lián)系實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欲望。
教學步驟:
一、導入
《桃花源記》給我們描述了一幅理想社會的生活圖景,早在戰(zhàn)國末年《禮記》中也有相類似的理想社會畫卷。
今天,讓我們來學習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二、整體把握
范讀課文,學生仿讀并思考: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
研讀理解
自由朗讀,掌握文言詞
知道學生翻譯課文
1.自主探究理解翻譯
2.小組合作學習,翻譯全文
3.全班交流
三、探究討論:
1.本文闡述的大同社會有什么特點?
2.如何理解孔子關于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
3.指導朗誦
4.理清文章脈絡,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文章內容。本文分三層
。ㄒ唬┛傤I全文
。ǘ╆U述大同社會基本特征
(三)總結全文
5.指導單獨朗讀,注意停頓
四、教師總結:
盡管這樣的理想社會在當時不可能成為現(xiàn)實,但他卻成為我國社會思想史上一份寶貴的財富,兩千年來一直被許多思想家追求,其思想意義極為深遠
五、作業(yè)布置:
1.思考大同社會與陶淵明描繪的世外桃源有無相似之處?
2.背誦并默寫全文
六、板書設計
教學后記:
《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學習古人敢于沖破現(xiàn)實羈絆,大膽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發(fā)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為人類造福,做一個真正的社會人。
《大道之行也》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翻譯并背誦課文,掌握相關文言詞
2.了解孔子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
教學重點:
背誦課文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內容
1.講授大道大同兩個概念
2.指導背誦課文
教學步驟
導入
《桃花源記》給我們描述了一幅理想社會的`生活圖景,早在戰(zhàn)國末年《禮記》中也有相類似的理想社會畫卷。
今天,讓我們來學習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整體把握
范讀課文,學生仿讀并思考: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
研讀理解
自由朗讀,掌握文言詞
知道學生翻譯課文
1.自主探究理解翻譯
2.小組合作學習,翻譯全文
3.全班交流
探究討論:
本文闡述的大同社會有什么特點?
如何理解孔子關于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
指導朗誦
理清文章脈絡,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文章內容。本文分三層
一. 總領全文
二. 闡述大同社會基本特征
三. 總結全文
指導單獨朗讀,注意停頓
教師總結:
盡管這樣的理想社會在當時不可能成為現(xiàn)實,但他卻成為我國社會思想史上一份寶貴的財富,兩千年來一直
被許多思想家追求,其思想意義極為深遠
作業(yè):
1.思考大同社會與陶淵明描繪的世外桃源有無相似之處?
2.背誦并默寫全文
【《大道之行也》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大道之行也》教案04-22
大道之行也教案02-28
大道之行也教案02-03
《大道之行也》教案02-24
《大道之行也》語文教案8篇01-26
《大道之行也》教案八篇01-27
《大道之行也》教案五篇01-31
《大道之行也》教案(15篇)06-22
《大道之行也》教案10篇01-05
【精選】《大道之行也》教案4篇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