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我想教案

我想教案

時間:2022-01-10 13:48:14 教案

我想教案匯編5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想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想教案匯編5篇

我想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能夠大膽想象各種飛行的方向,掌握畫飛行中的人物技能,激發(fā)對想象畫的興趣。

  2、運用已有的經(jīng)驗對畫進行合理的添畫。

  活動重點:

  讓幼兒掌握飛行人的動作特征,并且畫出飛行中的人。

  活動難點:

  運用已有的經(jīng)驗對畫面進行合理的添畫。

  活動準備:

  1、Ppt2、白紙、勾線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聽歌曲,(兩只小蜜蜂)并引導幼兒想象各種會飛的物體和人物。

  師:今天啊,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師:這首歌曲中有誰啊?幼:小蜜蜂師:噢!對,剛才我們聽到歌曲中的小蜜蜂會怎么樣啊?(飛),為什么呢?

  幼:自由回答師:那小朋友們,除了小蜜蜂會飛,還有什么東西會飛呢?

  幼:自由回答師:小結(jié)

  二、引導幼兒觀察飛行人的動作特征

  師:好,那現(xiàn)在呢!小朋友看老師這里有兩張圖片,圖片中會飛的可不是這些小動物哦!認真觀察,看看他們有什么不同?(提問個別幼兒)

  教師小結(jié):飛著的人整個身體是橫著的,而站著的人則是直立的。

  師:那現(xiàn)在老師來模仿一下飛行人,你們認真看一看,就算我們身體橫著,卻還是飛不起來,這是為什么呢?

  幼:討論回答、

  師:對了,因為我們沒有飛行的工具,所以要把飛行人加上起飛的工具!才能夠自由飛翔!才能夠飛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三、引導幼兒觀察飛行在天空中看到的事物,豐富幼兒繪畫背景經(jīng)驗

  師:哦!我有飛行的'工具咯!我現(xiàn)在要飛到我最想去的地方了!小朋友認真看看我飛到了什么地方?飛呀飛呀!!咦!我看到了一棵樹和座房子,可是為什么看起來這么矮小呢?有誰知道能告訴老師嗎?

  幼兒回答。

  小結(jié):原來啊!因為我們飛到天空上看下來,離得遠,所以才變小了。

  四、幼兒繪畫

  1、師:小朋友你們想飛嗎?那哪個小朋友來告訴我,你會用什么辦法飛上天,又想飛去哪里呢?飛到了以后又會看到什么東西?

  2、師:那今天我們就來畫一幅畫,畫的主題叫做《我想飛》,(鼓勵幼兒想一些不一樣的方法飛上天,飛到不同的地方)2、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重點指導能力弱的幼兒)五、結(jié)束活動

我想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學習詩歌,理解詩歌內(nèi)容

  2、能按照動物的明顯特征,按照詩句的結(jié)構(gòu)仿編詩歌

  3、體驗方便詩歌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長頸鹿,袋鼠,等動物圖片PPT

  2.詩歌圖譜、音樂

  3.大象、猴子、小鹿圖片

  活動過程:

  一、 故事導入:引出大象(出示圖片):

  1、故事“在一座美麗的森林里,森林國王邀請我去參加一個盛大的森林舞會,所有的小動物都會來參加,可是我走著走著我 看見大象,我對大象說,大象伯伯我好喜歡你的長鼻子,我也想有個長鼻子和你握握手。”

  2、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提問:

  “故事中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我為什么喜歡大象的`長鼻子呢?”

  “大象什么地方和別的小動物不一樣呢?”

  “誰能學一學大象怎么用鼻子握握手呢?”

  “大象的鼻子可以握手以外還可以干什么?”

  二、教師根據(jù)故事核心內(nèi)容進行仿編詩歌第一段。

  1、出示圖譜觀察并理解圖譜,和詩歌中的句式。

  2、幼兒跟老師一起朗誦詩歌第一段,隨后再請幼兒自己朗誦

  三、教師講述故事第二段,教師引導幼兒仿編詩歌

  1、我們在聽故事第二段,引出小猴(出示小猴圖片)

  我和大象伯伯走著走著,看見樹上在掉果子,于是抬頭一看,原來是一群小猴子,它們在樹上用尾巴摘果子蕩秋千。我高興的對小猴說:我想,有條和你一樣的長尾巴,想和你一起玩蕩秋千。

  2、教師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提問:我走著走著又看到了誰?小猴它們在干什么?他們是用什么蕩秋千,摘果子的?你們能給我學一學它們是怎么用尾巴蕩秋千摘果子的么?(我為什么喜歡小猴的長尾巴,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他的尾巴可以蕩秋千,摘果子,還可以干什么?幼兒回答。

  3、教師引導幼兒仿編詩歌的第二段

  教:故事的這一段也有個好聽的詩歌,誰能發(fā)現(xiàn),并大膽的把它說出來,教師引導孩子從故事中發(fā)現(xiàn)(看見了誰?我想有個什么?和小猴用什么?干什么?)并套用詩歌圖譜并運用詩歌中固定句式仿編。教師引導幼兒仿編,教師指導。(看見小猴,我想,有條長尾巴,和小猴用尾巴蕩秋千)

  4、幼兒帶動作朗誦詩歌第一二段。

  四、聽故事,幼兒仿編故事第三段

  1.講述故事第三段引出小鹿(出示小鹿圖片)

  2.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提問:

  “走著走著有看到了誰?”

  “它們在干什么,我又說了什么?”

  “他們再用什么東西頂頂牛?”

  “請你們來學學頂牛的動作小鹿的犄角除了可以頂牛以外還可以干什么?”

  五、有感情的朗誦詩歌感受詩歌的美

  1、請幼兒看圖譜朗誦

  2、配樂朗誦

  六:出示PPT圖片,幼兒用固定句式仿編教師記錄

  出示圖片(一次出示)引導幼兒尋找這些動物明顯特征及用途,并用固定句式表達(教師記錄)配樂朗誦幼兒仿編的詩歌。

  七:活動延伸:

  幼兒嘗試仿編更多的詩句并進行分享。

我想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情感與態(tài)度:通過學習,讓學生懂得家里的每一分錢都是父母辛苦掙來的,要珍惜每一分錢,培養(yǎng)學生合理消費,節(jié)約資源的良好習慣。

  2、行為與習慣:指導學生養(yǎng)成合理消費的良好習慣。

  3、知識與技能:學習選購商品的生活技能,懂得合理消費要有計劃,不浪費。

  二、教學重難點:學習現(xiàn)代化的消費理念;學習選購商品的技能。

  三、教學準備:超市部分商品及價目表;家庭必要開支調(diào)查,自己生活,學習用品開支調(diào)查;教學課件(含錄像)

  四、教學時間: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通過活動,使學生初步感知合理消費理念,并在模擬演練中學習選購商品的技能,懂得消費要根據(jù)家庭的收入進行。

  教學過程

  一、設(shè)置情景,引出課題:

  學校要組織學生秋游了,中午要在景點吃一頓午飯,所以秋游之前我們必須準備準備,怎么樣?我們一起去逛超市吧!

 。ㄕn件出示:超市的各種食品及價目表)面對琳瑯滿目的食品,你想要些什么呢?

  (設(shè)計意圖:在教學中,設(shè)置貼近生活的、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化的`情景,往往能讓學生獲得生活的體驗。在這里,教師有目的地創(chuàng)設(shè)秋游情景,并讓學生為自己準備作為午餐的食品。面對這一模擬場景,學生的消費欲望欲罷不能,引出了教學討論的課題,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拉開序幕。)

  二、學生交流,引發(fā)體驗:

  1、學生自由交流想要的食品,并說出購買這些東西的理由。

  2、過渡:是不是想要的東西就能買、就要買呢?學生各自進行午餐搭配。

  3、小組交流午餐搭配,評出小組里“最佳小購物師”。(評價標準:經(jīng)濟、合理)

  4、大組交流,師生評價,在討論評價中引導學生理解購物要綜合考慮、整體把握“科學合理、價位合適、考慮自我愛好”三點,并板書。

 。ㄔO(shè)計意圖:以學生真實生活的秋游活動為載體,創(chuàng)設(shè)生活化的課堂情景,引導兒童說出自己想要的東西以及購物理由,使兒童對自己的需要進行反思,明確想要的東西不一定就能要,都需要,只有我們生活真正需要的,并且價格是家庭經(jīng)濟能承受的,才是真正的合理消費。同時,在實踐中,讓學生選購商品的技能。)

  三、探究延伸:

  1、觀看錄象,思考:這些同學的做法合理嗎?

  鏡頭一:洋洋和爸爸媽媽一起上街時,洋洋看中一支鋼筆。媽媽說:“這支鋼筆太貴了。這支筆的價錢等于咱家半個月的伙食費呢!

  鏡頭二:小明和媽媽去買鞋子。小明說:“媽媽,我要這雙‘李寧’牌的運動鞋,我班同學張易也有!眿寢屨f:“你不是有鞋嗎?”

  鏡頭三:芳芳經(jīng)常鬧著要媽媽帶到肯德雞店去吃一頓。

  2、討論、交流。

  3、平時你是怎樣消費的?說說你生活中的消費故事。

 。ㄔO(shè)計意圖:在學生的生活中,亂花錢,不懂得計劃、節(jié)制還較普遍,在這里擷取三個鏡頭,引導學生移情體驗,進一步明確合理消費要看需要、看價位。因為父母工作不同,收入不同,在此基礎(chǔ)上,讓學生說說生活中的消費故事,引領(lǐng)學生個性化消費理念、技巧和科學健康享用生活的行為方式。)

  四、布置作業(yè):

  完成P81小調(diào)查:全家的必要開支 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用品開支

 。ㄔO(shè)計意圖:作為家庭的一員,應(yīng)對自己家庭的經(jīng)濟來源有所了解,使學生通過詢問與調(diào)查體會到自己對家庭的依賴,父母對自己的養(yǎng)育,但由于不能侵犯家庭隱私,因此本環(huán)節(jié)放在課后進行。)

  板書1: 板書2:

  我想要 ┅ ┅ 我想要 我能要

  我能要 科學合理 合理用錢 不浪費

  價位合適 有計劃

  自我愛好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通過活動,繼續(xù)使學生感受現(xiàn)代化的消費理念,并能讓學生初步參與家庭經(jīng)濟管理,懂得消費要有計劃、不浪費。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回顧,引出課題: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知道了些什么?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討論合理用錢的問題。

  二、學生交流,體驗生活:

  1、最近你們家有特別想要的東西嗎?學生交流。

  2、這些物品是不是就能買呢?小組交流:結(jié)合對自己家庭開支調(diào)查進行。

  3、大組交流。

 。ㄔO(shè)計意圖:上節(jié)課,通過對秋游這一件事的消費指導,讓學生明白,個人消費時并不是想要什么就能買,只有經(jīng)濟、合理地消費,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這節(jié)課嘗試從個人消費轉(zhuǎn)向家庭消費,引導學生參與家庭經(jīng)濟管理。因為本課的價值取向是合理消費,而離開了生活的消費教育無疑是空洞的教育。)

  三、參與生活,提出建議:

  1、為了早日得到你們家所想要的物品,你覺得該怎么做?

  你能向家里提一些建議嗎?

  2、學生寫建議書,交流。板書:不浪費

  3、你有零花錢嗎?你準備用這些錢做什么?你能為自己制定一個用錢計劃嗎?交流。板書:有計劃

 。ㄔO(shè)計意圖:讓學生向家長提增收節(jié)支的建議,意圖在于促使兒童參與家庭生活,培養(yǎng)一定的家庭責任感。同時,設(shè)計零用錢使用計劃,激發(fā)兒童對零用錢的使用進行規(guī)范。)

  四、教師小結(jié):

  1、通過這兩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嗎?

  2、是啊,父母的每一分錢都是辛苦掙來的,這些錢不僅要支付家庭必要開支,還要支付你在學習上、生活上的各種費用,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學會合理使用家里的每一分錢。

我想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把圖畫內(nèi)容說清楚;

  2、留心生活中的問題,學會提出問題;

  3、大膽探索,在交際互動中認識事物,學習知識。

  重點難點:

  1、重點:留心生活中的問題,學會提出問題;

  2、難點; 在交際互動中認識事物,學習知識。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準備:幻燈

  上課時間: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

  與生活相結(jié)合,依法一看圖導入,引出交際話題。

  二、引發(fā)提問

  1、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們說些什么?想些什么?

  2、你能回答他們的`問題嗎?

  3、讓我來告訴你吧。(小組內(nèi)練說,個別練說)

  三、聯(lián)系生活提出問題,尋找新的交際話題。

  1、你在生活中,遇到過什么問題。(把你認為重要的問題記錄下來)

  2、班級交流各組提出的問題。

  3、圍繞幾個重要問題,談?wù)勛约旱目捶ā?/p>

  四、促進多方互動,在交際中互相學習。

  1、自己找伙伴,弄明白自己關(guān)心的一些問題。

  2、舉行“小百科知識講壇”,請同學講講自己在交流中學到的知識。

  五、拓展延伸,鼓勵創(chuàng)新。

  大家把還未解決的問題,弄明白,一周后,開匯報會。

  教學反思:

我想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看懂畫面的主要內(nèi)容,并嘗試講述畫面中的故事。

  2、能用完整的話說出河馬幫助了誰?怎么幫的?

  3、幫助幼兒感受與體驗河馬助人為樂的情感。

  4、通過傾聽教師對圖書書面語言的朗讀,提升依據(jù)畫面展開想象并用較豐富的語匯進行表述的能力。

  5、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fā)閱讀興趣。

  活動重、難點:

  幫助幼兒感受和體驗河馬助人為樂的情感。能看懂畫面的主要內(nèi)容,并嘗試用完整的話說出河馬幫助了誰及所用的方法。

  活動準備:

  課件、動物頭飾、字卡"幫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神秘地說)告訴大家一個秘密:老師發(fā)現(xiàn)了一群小動物們之間的故事,你們想知道嗎?可是,小動物們說要想知道它們的秘密必須靠小朋友自己,要用自己的小眼睛認真觀察,動腦筋思考,還要大膽回答出問題才行呢!大家能做到嗎?就讓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二、展示《我想幫忙》課件,引導幼兒看圖說話,并認讀詞語:幫忙。

  1、出示圖片1,引導幼兒說說畫面中的小動物們都在干什么。

 。◣煟汉枚嗫蓯鄣男游锇。】烨魄扑鼈兌际钦l,在干什么呢?)

  2、出示圖片2,猜猜"河馬會怎么幫忙呢?"(師:河馬邊打哈欠邊想:小動物們都在忙,我也想去幫幫忙,可是,我怎么幫忙呢?)

  3、出示圖片3——6,引導幼兒認真觀察,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用自己的話講述畫面內(nèi)容。

 。▓D片3:狐貍想吃小兔,小兔落水,河馬用嘴含住小兔,幫助了小兔。

  圖片4:小雞做游戲時不小心掉進水里,河馬用嘴馬接住小雞,幫助了小雞。

  圖片5:河馬看見小羊們在吵架,走過去給它們講道理,還趴下身子陪它們一起玩兒。

  圖片6:小動物們開心地圍著河馬,向它道謝,說:"河馬你真棒!謝謝你的幫忙,我們今天玩兒得真開心。"河馬也高興地說:"我也很高興能幫忙!")

  4、認讀詞語:幫忙。

  a、師:(出示字卡)剛才我們看了河馬愛幫忙的小故事,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幫忙"這兩個字寶寶吧!

  b、游戲《幫字寶寶找朋友》

  師:兩個字寶寶好朋友玩兒捉迷藏,一個字寶寶藏了起來,現(xiàn)在,剩下的這個字寶寶想請咱們來幫忙,誰能幫它找找好朋友?

  三、引導幼兒情境講述,進一步理解畫面內(nèi)容。

  出示幻燈7,啟發(fā)提問:(要求幼兒用完整的語言來表達。)

  1、想一想,河馬都幫助了誰?它是怎么幫的?(河馬幫助了小兔,它用嘴含住了小兔。)

  2、說一說,你要是這個愛幫忙的河馬,你會怎么幫小動物們呢?

  四、嘗試表演,感受和體驗河馬助人為樂的情感。

  師:小動物們都很喜歡和愛幫忙的.河馬一起玩兒,我們現(xiàn)在就來表演一下河馬幫助別人的故事吧!

  五、欣賞幼兒互相幫忙的圖片,活動自然結(jié)束。

  小結(jié):

  希望小朋友在以后的生活中,做一個樂于助人的好孩子,讓愛永遠充滿在我們的身邊。

  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在生活中要學會與別人友好相處、互相幫助,多做一些幫助別人的事情。比如把跌倒的小朋友扶起來,回家的時候幫助爸爸媽媽收拾碗筷或者掃掃地。

  教學反思:

  1、基本完成了本節(jié)課預(yù)設(shè)的教育教學目標,幼兒對老師的提問積極響應(yīng),與老師的互動很好。

  2、注重幼兒情感的體驗,從而達到教育幼兒要幫助別人的目的。

  3、老師的有些引導還不夠到位,要多讓幼兒表達,以后上課要多注意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我想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我想》教案08-27

我想的教案03-30

我想長大教案03-21

中班教案我想01-29

我想教案8篇02-28

《我想飛》大班教案04-24

《我想》語文教案02-25

我想教案9篇06-20

大班語言我想教案06-17

《我想長大》主題教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