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有趣的線路圖》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有趣的線路圖》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有趣的線路圖》教案1
1、游戲目標:
1、幼兒對線條圖能展開豐富的想象,促進幼兒發(fā)散性、求異性思維的發(fā)展。
2、幼兒能清楚地將想象出的'詞語運用到語言活動中。
3、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2、游戲準備:
組合圖兩人一幅,木珠兩人一筐。
3、游戲方法:
1、兩人一組,輪流看線條組合圖,說出像××,并利用××詞匯說一句完整的話。說對者可得一枚木珠,得木珠多者為勝。如:我看這幅圖有點像“駱駝”,駱駝喜歡在沙漠中生活。
2、猜拳決定看圖說的先后次序,輪流進行。一次只能說一個詞,一句話,說對者才可獲得木珠。每次所說的詞與句子都不能重復或雷同,每次所說的詞要有一定的根據(jù)和道理。
幼兒園大班《有趣的線路圖》教案2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在平時的生活中能夠運用空間方位解決問題,例如在平時的一些活動中幼兒能夠主動介紹自己的家在出了幼兒園的大門向左走然后在一直往前走就是我的家了。根據(jù)《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表明豐富幼兒空間方位識別的經(jīng)驗,引導幼兒運用空間方位經(jīng)驗解決問題,也能夠發(fā)現(xiàn)生活中許多問題都可以用數(shù)學的方法來解決,并且能夠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在本次活動中讓孩子們自主操作課件,在過程中體驗數(shù)學帶來的樂趣。
活動目標
1、理解“↑、↓、←、→”箭頭表示的意義。
2、通過數(shù)箭頭的方法比較路線圖的長短,并找出終點的位置。
3、積極參與活動,在設計出行路線的同時感受其帶來的樂趣。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重點:理解“↑、↓、←、→”箭頭表示的意義。
活動難點:
通過數(shù)箭頭的'方法比較路線圖長短,并找出終點的位置。
活動準備
PPT課件,線路圖教具圖片(每位幼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初步認識四個箭頭的含義
1、出示四個不同方向的箭頭,幼兒討論
師:你們在哪見過,知道這四張標記圖表示什么意思?
2、用手指出箭頭所指方向。
小結:上面的箭頭為大家提供了出行的路線,以及在戶外迷路時也可以觀察這些指示牌。
二、展示另外兩幅路線圖,通過箭頭找出在路線圖上到達的位置
1、出示線路圖
師:今天,我們就為小弟弟一家找一找他們的出行路線。
。1)請你們看一看這幅線路圖上都標出了什么地方?
。2)地圖上一道一道的方格表示的什么?表示你走的步數(shù)。
2、出示另兩幅路線圖,并按箭頭找出正確的路線。
師:你們能看懂這個路線圖表示的意思嗎?是從哪里出發(fā)呢?(上面的是媽媽的出行路線,下面的是爸爸的出行路線)
3、幼兒操作路線圖并講述過程。
請你們選擇一條路線,想一想,你是想幫助媽媽還是幫助爸爸。等會你們幫助爸爸或媽媽看一下,他們到底去哪里了,并且要用完整的語句說出來以及數(shù)出你走了幾步。
小結:小朋友們都能根據(jù)爸爸媽媽的箭頭提示,為他們找到了正確的路線。
三、引導幼兒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1、小弟弟現(xiàn)在想從家出發(fā)去醫(yī)院,但是中間想要經(jīng)過理發(fā)店,最終到達醫(yī)院,那他該怎么走呢?
。1)教師邊演示邊講解“小弟弟從家出發(fā)向前走了幾步,在向右走了……”
。2)請幾位幼兒上來在圖片上找一找,并在畫路線的同時用完整的語言說出方向,以及數(shù)一數(shù)走了幾步?
。3)比一比自己畫的路線并比較出路線的長短。
小結:這些小朋友走的步數(shù)都是一樣的,可是他們的路線不一樣。
四、幼兒自由設計出行路線
1、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自由設計自己出行路線,并用箭頭畫出,想一想可以怎么走?并數(shù)出你走了幾步?
2、可以怎么走?請你設計一條出行路線。
活動總結
本次活動我以圖片的導入,大大提高了幼兒的興趣,使幼兒在整個過程中都被活動環(huán)節(jié)所吸引,幼兒能在活動中積極發(fā)言,大膽表述自己的猜想,達到了教學活動的目標,同時活動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教師的在表述方向的語言不夠準確,最后的延伸活動教師言語上應更簡潔明了。
活動過程增添了白板中的多種功能,使活動變得更有趣味性,幼兒通過自己動手操作,更好的去感受到在線路圖上用箭頭來行走,。但我深知自己在信息技術的運用上還不夠充分,在今后的教學生活中,我會不斷的加強自身學習,真正將信息技術與教學充分相結合。
幼兒園大班《有趣的線路圖》教案3
詞句游戲:有趣的線路圖
一、游戲目標
1、幼兒對線條圖能展開豐富的想象,促進幼兒發(fā)散性、求異性思維的發(fā)展。
2、幼兒能清楚地將想象出的詞語運用到語言活動中。
二、游戲準備:組合圖兩人一幅,木珠兩人一筐。
三、游戲方法
1、兩人一組,輪流看線條組合圖,說出像××,并利用××詞匯說一句完整的話。說對者可得一枚木珠,得木珠多者為勝。如:我看這幅圖有點像“駱駝”,駱駝喜歡在沙漠中生活。
2、猜拳決定看圖說的先后次序,輪流進行。一次只能說一個詞,一句話,說對者才可獲得木珠。每次所說的詞與句子都不能重復或雷同,每次所說的`詞要有一定的根據(jù)和道理。
幼兒園大班《有趣的線路圖》教案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馬路上的各條線的意義,懂得馬路上的交通規(guī)則。
2、讓幼兒能自己并監(jiān)督家長遵守交通規(guī)則,安全出行從我做起。
3、培養(yǎng)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動作協(xié)調能力。
活動準備
馬路路線圖一幅、活動時布置成馬路圖(標有各條線)、指示燈、自行車、汽車頭飾若干,蔬菜圖片若干,籃子八個。錄音機、磁帶《馬路進行曲》。
活動過程
一、認識“有趣的線路圖”。
1、帶領孩子到指定的馬路上,認識人行道、自行車道、機動車道,去和來走的路線有所不同,都要靠右走。(教師講解示范,小朋友不能示范或練習)。
2、認識指示燈。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一等。
二、教室里的“有趣的線路圖”。
1、教師出示掛圖提問。
我們要到超市去步行要走哪條路?
如果讓媽媽騎自行車帶著去該走那條路?
讓張叔叔開車班車送我們去走那條路?
買上東西了步行回園要走那條路?騎自行車呢?坐汽車呢?
。ㄕ埿∨笥阎赋鏊叩穆肪)
到路口看到紅燈怎麼做?綠燈呢?黃燈呢?
三、游戲:我喜歡的“有趣的線路圖”。
1、分組(八人一組),講明游戲規(guī)則,讓幼兒自己分工(有的步行,有的騎自行車、有的開汽車),教師拿指示燈。
2、放音樂幼兒帶頭飾表演游戲,音樂停表示游戲結束。
3、游戲過程:幼兒要到菜市場幫媽媽買菜,要買媽媽喜歡吃的菜。各走各的路,到路口看好指示燈,買好菜后自己返回。
4、游戲規(guī)則:必須遵守交通規(guī)則,完全正確或錯誤少的一組獲勝。
5、獎勵和做好的一組,并請別的組向他們學習。
6、小結:交通安全人人有責,要從我做起。要監(jiān)督自己的爸爸、媽媽及所有的'親人,要監(jiān)督周圍的小伙伴和其他的人。
活動結束:
我心中的“有趣的線路圖”。
讓幼兒回家畫一幅自己心中的“有趣的線路圖”。
幼兒園大班《有趣的線路圖》教案5
游戲目標
1、幼兒對線條圖能展開豐富的想象,促進幼兒發(fā)散性、求異性思維的發(fā)展。
2、幼兒能清楚地將想象出的詞語運用到語言活動中。
3、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游戲準備
組合圖兩人一幅,木珠兩人一筐。
游戲方法
1、兩人一組,輪流看線條組合圖,說出像××,并利用××詞匯說一句完整的話。說對者可得一枚木珠,得木珠多者為勝。如:我看這幅圖有點像“駱駝”,駱駝喜歡在沙漠中生活。
2、猜拳決定看圖說的先后次序,輪流進行。一次只能說一個詞,一句話,說對者才可獲得木珠。每次所說的詞與句子都不能重復或雷同,每次所說的詞要有一定的根據(jù)和道理。
活動反思
這節(jié)課從一開始設計的個人操作到課程的游戲化再到層層的'為目標設計環(huán)節(jié)我一共上了五次中間修改了四次,當然確實受到了一些啟發(fā)。
首先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處:
1、目標設計過于簡單。一節(jié)好的課程設計需要老師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為基礎,了解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潛移默化的引入課程并升華幼兒的經(jīng)驗,我在設計中忽略了幼兒的以實際經(jīng)驗為基礎而再提高的能力。
2、環(huán)節(jié)設計中幼兒操作目標單一。在教師評論中大家一致認為老師說的不清楚幼兒也能完成操作,可想而知環(huán)節(jié)設計過于簡單,那么操作對于幼兒來說根本沒有挑戰(zhàn)性也就沒有發(fā)展。
3、教學中教師自身的表現(xiàn):語言過于重復、羅嗦、對于孩子的回答沒有及時的給于評價鼓勵、教室的提問語言不精確、環(huán)節(jié)過度突然、教師指導語不明確、環(huán)節(jié)設計沒有游戲貫穿、小學化傾向嚴重。
【幼兒園大班《有趣的線路圖》教案】相關文章:
《有趣的線路圖》教案06-25
幼兒園大班有趣的葉子教案02-24
幼兒園大班有趣的椅子教案04-03
幼兒園大班教案《有趣的影子》12-08
幼兒園大班教案《有趣的水》12-08
《有趣的影子》幼兒園大班教案12-08
有趣的噴泉幼兒園大班教案11-21
有趣的葉子幼兒園大班教案11-17
幼兒園大班《有趣的繩子》教案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