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大班教案模板十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名稱:
兒歌《小老虎過生日》
班 級:
大班
時 間:
11月30日
執(zhí) 教:
聶世琴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手偶表演,理解兒歌內容,學說兒歌中的對話。
2、通過圖標的提示,學習朗誦兒歌。
3、能和教師、同伴一起表演兒歌,體驗共同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根據兒歌內容,事先編排好手偶表演。
2、與兒歌內容有關的圖標。
3、幼兒事先做好小白兔和小狗熊的胸飾。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看手偶表演,初步理解兒歌內容。
提問:剛才的表演里有誰?小老虎給誰打了電話?它們是怎么說的'?(引導幼兒學說對話。)
2、幼兒邊看表演邊欣賞教師朗誦兒歌。
提問:小老虎今天過生日,熱鬧嗎?它想了一個什么辦法?它給誰打了電話?小白兔(小狗熊)是怎么說的?小白兔和小狗熊來給小老虎過生日了嗎?它們說了什么?小老虎又是怎么說的?(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及時貼上相應的圖標。)
3、教師邊指圖標邊朗誦兒歌。
4、幼兒嘗試和教師一起看圖標朗誦兒歌2—3遍,教師針對幼兒朗誦時出現的問題及時給予解決。
5、表演兒歌。
(1)幼兒自選胸飾,扮演小白兔或小狗熊,教師扮演小老虎,共同表演兒歌。
。2)幼兒邀請客人老師一起表演兒歌。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扮演小蝸牛的游戲中,充分感受、體驗樂曲旋律,學唱歌曲。
2、初步感知音樂中的三拍子節(jié)奏。
3、享受歌唱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小蝸牛圖片、山坡草地的背景圖。
活動過程:
一、 復習歌曲:柳樹姑娘
1、在旋律伴奏下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師:小朋友,柳樹姑娘的辮子好長好長呀,柳樹姑娘好美啊,我好喜歡柳樹姑娘啊,小朋友,你們喜歡柳樹姑娘嗎?請你們用歌聲來告訴我,好嗎?
師提醒幼兒用親切動聽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
師:你們唱得太好聽了,聽了你們的歌,我更加喜歡柳樹姑娘了。
2、引導幼兒用動作加以表現。
(評析:一開始的復習歌曲,可以提高幼兒在演唱歌曲方面的技能,引導孩子很快地進入活動狀態(tài)。)
二、感受歌曲旋律,體驗三拍子節(jié)奏。
1、創(chuàng)設關于“美麗的春天”的語言情境,引出動物旅游。
師:美麗的春天來到了,小草綠了,五顏六色的花開了,柳樹姑娘的辮子在風中搖搖擺擺,許多小魚在清清的小河里游來游去,春天太美了。許多動物看見春天這么迷人,都想去旅游。
2、引導幼兒聽旋律隨不同節(jié)奏扮演小動物。
師彈奏不同節(jié)奏的旋律(跳音、柱式和弦)引導幼兒聽一聽、猜一猜是哪些動物朋友,為什么會覺得是這些小動物。并鼓勵幼兒隨旋律自由進行律動。
幼:音樂是跳躍的,小兔、小鹿走起路來也是跳的。
。ㄔu析:一開始的聽音樂旋律學做小動物,引起了幼兒極大的興趣,孩子們在聽聽、玩玩的自我探索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三拍子歌曲的特點,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孩子們在想想、說說、做做中充分進行了表現和體驗,也解決了熟悉音樂旋律這一難點,為下面的學唱歌曲埋下了伏筆。)
二、 理解歌詞
1、引出歌曲
。1)師彈奏表現小蝸牛走路的旋律,請幼兒猜一猜是哪個小動物去春游。
可提示幼兒:走路慢慢的。引導幼兒聽旋律學做小蝸牛。
。2)請幼兒說說小蝸牛會到哪里去玩,會看到哪些美麗的景色。
會遇到什么困難呢?
(評析: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為理解歌詞、引出歌曲打下基礎。這一環(huán)節(jié)是為幼兒學唱歌曲作準備的,但是老師沒有讓幼兒重復地一遍又一遍地記憶歌詞,而是在幼兒感興趣的小蝸牛旅游上做文章,孩子們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在講講、做做中理解了歌詞。
2、演示教具,學做小蝸牛。
(1)師邊說歌詞邊演示桌面教具。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小蝸牛是怎樣旅游的。
師說歌詞。
。2) 師在音樂伴奏下演示教具。
師:小蝸牛旅游時遇到了困難,我們一起給它拍手加油。
引導幼兒在“給小蝸牛鼓勁”這個情境里不知不覺地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詞。
。ㄔu析:老師進行了層層入深的設計,孩子自由地選擇身體動作在最感興趣的“喲喲”上敲打節(jié)奏。)
。3)幼兒扮演小蝸牛爬山坡。
師:小蝸牛是有節(jié)奏的,你們想學小蝸牛試一試嗎?
。4)引導幼兒聽音樂學小蝸牛走路。
引導幼兒能隨旋律有節(jié)奏地學小蝸牛爬。
。ㄔu析:游戲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
三、 學唱歌曲
1、師范唱。
師:老師把小蝸牛旅游的事編成了一首歌。一起來聽一聽。
2、放慢速度,讓幼兒試著在音樂的伴奏下填詞唱歌。
師:小蝸牛太有趣了,我們一起來把他唱進歌里去吧!
3、引導幼兒唱好襯詞“喲喲”。
師:小蝸牛旅游時很輕松,很快樂,應該唱得輕快。
。ㄔu析:在學唱歌曲時,老師一開始先請幼兒完整地唱,然后分解了難點,讓幼兒先唱簡單的襯詞,再逐步過渡到完整地唱,孩子們一下子就能唱起來,體驗到了成功。而且,運用這樣的方法后,孩子也能正確地處理象聲詞。)
4、引導幼兒用清晰的歌聲表現可愛有趣不怕困難的小蝸牛。
5、引導幼兒表現小蝸牛旅游時的高興動作。
師:小蝸牛旅游時心里感到怎么樣(很高興),他會做些什么動作?
。ㄔu析: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老師創(chuàng)造動感,調動情感,讓幼兒人動起來,心動起來,引導他們以自我表現的方式投入到音樂活動中,在前面學唱歌曲、解決難點的基礎上,幼兒一下子就能表演起來,做出了許多“親熱”的動作,許多孩子意猶未盡,還想來表演。)
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的日常生活用品也日益豐富而先進。單就穿的鞋子而言,成人的不說,各種各樣新穎別致、設計獨特的童鞋,越來越多的進入了幼兒的生活中,給孩子們帶來了舒適和歡樂。為了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認識鞋子,我通過觀察、比較分類、交流討論等多種形式,在大班進行了“認識鞋子”的活動。
活動目標
通過觀察、分類等活動,了解鞋子的種類、組成、作用和有關知識,使幼兒對鞋子形成概念性的認識。
活動準備
各式各樣的鞋子若干、鞋架。錄音機、《大鞋和小鞋》磁帶。
活動過程
1、讓幼兒觀察:幼兒圍坐在地毯上,若干鞋子放在中間,讓幼兒邊玩邊看,教師啟發(fā)提問鞋子由哪幾部分組成:鞋底、鞋幫、鞋眼、鞋帶。
2、通過事物觀察和生活聯想,讓幼兒進行擴散性思維練習,每人輪流說出一種或幾種鞋子的名稱,鼓勵幼兒說得多、說的新穎,如:草鞋、雙星鞋、夜光鞋、滑冰鞋、玩具鞋、電工鞋、運動鞋、舞蹈鞋、游泳鞋工藝品鞋、軍用鞋、小腳鞋(老太太穿的)……
3、告訴幼兒不同的年齡、季節(jié)、職業(yè)穿不同的鞋,讓幼兒根據制定的標準進行分類:
。1)根據年齡分成三組:小孩、成人、老人用的鞋。
。2)根據季節(jié)分成四組:春、夏、秋、冬用的鞋。
。3)根據職業(yè)分成若干組:舞蹈鞋、運動鞋、滑冰鞋、軍用鞋……
4、把幼兒和鞋分成四組,讓幼兒自己找出標準進行多角度分類,看誰找的標準多。然后教師進行總結:
。1)按顏色分成八種:赤、橙、黃、綠、青、藍、紫7種顏色的鞋和花鞋。
(2)按制作方法分成兩種:手工制作和機器制作。
(3)按材料分成六種:塑料、棉布、皮、革、毛線和其他材料的鞋。
(4)按鞋帶不同分成六種:粘扣、帶鞋帶、帶扣子、帶鉗子的、帶松緊帶的和其他的。
5、在這次分類的基礎上,引導幼兒進行連續(xù)分類,如:先按大小分成三組再按性別分成六組:小男孩穿單色鞋,小女孩穿花鞋;男士穿平跟鞋,女士穿高跟鞋;老奶奶穿小角鞋,老爺爺穿方頭鞋。
6、通過看看、掂掂、摸摸、穿穿、想想、玩玩等活動,從輕重、耐用、美觀程度、是否使用方便、舒服、價格貴廉等方面概述草鞋、布鞋、皮鞋的.特點,了解鞋的發(fā)展,體驗科學技術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變化,然后教師總結:
草鞋輕便,價格便宜,是舊社會窮苦人民的生活用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購物標準不斷提高,耐用美觀的布鞋、皮鞋替代了草鞋,特別是多功能的夜光鞋、增高鞋更是受到人們的青睞。另外,老太太用的小腳鞋是舊社會的產物,解放后,提高了婦女的地位,小腳鞋也將成為歷史而不再使用。
7、放歌表演《大鞋和小鞋》讓幼兒表演,進一步認識鞋子。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欣賞和理解兒歌《留住小鳥》。
2.了解植樹節(jié)的來歷和意義,樹木對環(huán)境的作用。
3.了解保護樹木的途徑、愛惜樹木。
活動預備:
1.請幼兒搜集樹的資料或圖片。
2.關于我國林木資源缺乏或森林火災的新聞片斷。
活動過程:
一、欣賞和理解兒歌《留住小鳥》。
1、老師朗誦兒歌《留住小鳥》。
2、討論:小貓和小狗用什么辦法留小鳥?為什么沒有留住小鳥?小兔子用什么辦法留小鳥?為什么留住小鳥了?小鳥為什么喜歡樹?
3.老師:你喜歡樹嗎?你為什么喜歡樹?你喜歡什么樹?
二、分享和討論植樹節(jié)的資料
1、老師請幼兒展示和分享自己搜集的樹的資料或圖片。
2、老師請幼兒討論樹的作用、好處。
3、幼師介紹植樹節(jié)的來歷,意義,分享林木資源缺乏或者森林火災的新聞片斷。
4、老師請幼兒討論保護樹木的辦法。
三、以植樹為主題分組繪畫。
1、老師請一組幼兒把討論的保護樹木的辦法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2、老師請一組幼兒設計宣傳植樹節(jié)、植樹造林的宣傳畫。
延伸活動:
組織幼兒踏青觀察春天的樹木。
附:
兒歌:留住小鳥
小鳥飛進小狗的院子里,
小狗想留住小鳥,為它搭了一間漂亮的積木房子。
小鳥看見了,撲扇著翅膀飛走了。
小鳥飛進小貓的院子里,
小貓想留住小鳥,為它編了一只精美的小籠子。
小鳥看見了,撲扇著翅膀又飛走了。
小鳥飛進小兔的院子里。
小兔想留住小鳥,為它栽了一棵小樹苗。
小樹苗慢慢的長大了,長出了許多綠葉。
小鳥撲扇著翅膀說:“謝謝!謝謝!”
小狗和小貓明白了:樹是鳥兒的家,有樹才能留住小鳥。
瞧,他們拿起鐵鍬去種樹啦!
大班教案 篇5
主題說明: 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幫助孩子做好準備,順利渡過這一轉折,是幼兒園與家長的責任和義務。
學齡前期是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時期,孩子對父母和老師有很強的依賴性。如在幼兒園,無論集體教育活動,戶外活動,還是吃、喝、拉、撒、睡等生理活動,都是在老師無微不至的照顧和指導下進行的,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快樂地玩耍,伴隨著游戲成長。進入小學后,孩子們以正規(guī)的課業(yè)學習為主,同時,小學的管理模式、生活制度、學習方法、人際交流等各方面都發(fā)生了變化,對孩子的任務意識,規(guī)則意識,獨立性,主動性及與學業(yè)相應的運算能力、理解能力和用符號的能力等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果這方面孩子沒有很好準備,將會造成人學后的諸多不適應,甚至造成孩子在學習中沒有成功感,沒有自信心,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導致厭學的惡果。選擇本主題的主要目標是為幼兒向小學過渡做好生理、心理、智力、能力和行為習慣等方面的準備,以幫助幼兒順利進入人生的新歷程。
本主題從幼兒感興趣的熱點問題和自身發(fā)展需要出發(fā),選擇有利于幼兒綜合素質的提高內容,如“要畢業(yè)了”、“做個小學生”、“學校什么樣”、“小學生的生活”等,讓幼兒感受自己長大了,越來越能干了,需要學習更多的知識和本領了;知道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小學生要會自己管理自己、照顧自己,要遵守紀律,用心學習等等,為幼兒順利適應小學生活打好基礎。
主題目標: 1、初步了解小學生的學習和活動,向往當個小學生。
2、熟悉了解如何愛護和正確地是喲偶那個學習用品。
3、模擬小學生的生活,初步感受小學生的學習活動。
4、體會我們已經長大,以愉快的心情迎接畢業(yè)。
優(yōu)秀教案名稱:我的同學
活動目標: 1、辨別人物特征及位置并進行記憶,增強方位知覺感。
2、向往小學生活,對結交新同學感興趣。
活動準備:邏輯狗板、卡片3234-5
活動過程: 一、聊聊同學、表達自己的感受
出示“同學”字樣:什么是同學?你有幾個同學?你最要好的同學是誰?
小結:在你們身邊有你最要好的同學、有你覺得最有趣的同學、同學們在幼兒園里一起生活、學習,有了很深的感情。
二、記憶游戲,引發(fā)認識新同學的.愿望
1、交流已有經驗
到了小學,你會認識許多新同學。有什么辦法能很快認識新同學呢?
小結:先了解你的新同學,比如用心記住新同學的名字,記住他們的特點,然后再主動和他交流,這樣他就會愿意和你做朋友了。
2、游戲:認識新同學
。1)出示圖片,這里有好多新同學
有幾個新同學?他們分別叫什么名字?
你有什么好方法能記住他們的名字嗎?
小結:把新同學的長相特點和名字聯系起來,會記得更牢。
。2)老師給大家安排了座位,你有什么方法記住他們每個人的位置?
小結:可以按照左右前面方向記、可以先記住一個人的位置,再記住其他人在這個人的什么位置……
3、幼兒操作卡片。
4、驗證、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他們的座位?
小結:當你想要認識新同學,先要了解他,然后和他多交流,就能做朋友了。
主題反思: 《我要上小學》這一活動是以幼小銜接為主,情感為主線的一系列生動的活動。我們以幼兒參觀小學掀開主題活動的帷幕,到對小學的好奇、想要上小學,再到對幼兒園的依依不舍、對老師朋友的分別,都體現了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情感發(fā)展。與此同時,一系列活動中教師、家長的參與也是我們作為成人參與者心靈受到了孩子們的觸動,萌發(fā)了想要為孩子留住幼年回憶的想法。
“走近小學”——我們組織孩子參觀了回民小學,觀摩了小學的環(huán)境、操場、實驗室等場景,并通過小學教師的見面、解疑,消除了幼兒對小學的陌生感,擔心自己沒有辦法適應小學生活的無安全感,通過對小學生活、學習、交往的了解,逐漸萌發(fā)了孩子們“我想上小學”的崇敬、興奮的心理。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yōu)楹⒆犹峁┝艘幌盗行W的材料、背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歌曲、畫面等等為孩子做了入學前的心理適應工作。
“了解小學”——我們以墻飾創(chuàng)設為載體來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孩子自己提出有關小學的問題,自己設計“了解小學”的方案,并大膽實踐,通過墻飾設計來表達豐富的情感,來解答心中的各種疑惑。孩子在利用各種途徑尋求知識、豐富經驗的過程中,各方面能力得到發(fā)展,他們以主人的身份參與了整個環(huán)境的改變,滿足了探究的需求,也對小學生的生活、學習有了更多的了解。當墻面作為作品展示空間出現在孩子面前時,是一種信息的傳遞。這種信息作用于幼兒頭腦中碰撞出新的生活經驗,看到自己的成果能夠與更多的小朋友分享,他們是多么激動和開心,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離園時刻”——隨著上小學的興奮漸淡,離園的憂傷逐漸提升,對幼兒園的不舍:滑梯、操場、玩具、乃至桌椅,都是那么的依戀;對老師的笑容、聲音、親切,都是那么的難以忘懷;對朋友的嬉戲、玩笑、生活,都是那么的難舍難分,孩子們開始從對小學的模擬到一次次認真地模擬幼兒園的生活,他們想要把幼兒園深深的刻在腦海,作為幼時最美好的回憶。這時的我們,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盡力得想要為孩子們做點什么。帶著對孩子們的不舍,我們準備了大量的活動:設計名片、離園紀念冊……都以情感、友誼、親情為主線的,家長們更是積極參與,給孩子們準備了離園小禮物、拍照、攝像,通過多樣的方式為孩子留住這一切的美好。
通過這次主題活動的開展,給了我們不少啟示。孩子的興趣與需求是活動的生長點。作為教師,我們要滿足孩子的興趣與需求,并為孩子提供展示的物質條件和實現想法的精神空間。主題是孩子積累經驗,學習知識的過程,教師是活動的主導,對于孩子表現出的愿望想法給予積極回應,并將活動的目標與孩子的需求相結合,采取多種有效措施,豐富孩子的經驗,使活動深入開展。相信孩子,將孩子作為主體,老師要真正成為孩子活動的觀察者、傾聽者、提問者、合作者,并為孩子的發(fā)展提供一切可能性。
大班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通過競賽的形式,幫助幼兒更好的`用連貫的語言進行安全知識的交流。
2、體驗成功與失敗,嘗試調節(jié)自己的不良的情緒。
3、在自己的繪畫作品中,體現掌握的安全知識。把安全愛心卡帶回家。
活動準備:
活動室布置成競賽場、紅色卡紙、小紅旗、競賽題、將幼兒分成四個小組、愛心小天使頭飾
活動過程:
一、談話:(在活動室外)
師:今天我們要帶你們去一個城堡參觀,不過這個地方的主人有個要求,如果大家能回答出他安全保護的提問,才可以進去,不然就拒絕參觀,你們愿不愿意去試試?
幼:愿意。
師:那就請參加安全知識競賽吧。
幼兒進入活動室自由分成四組坐。
二、教師講解競賽規(guī)則。
師:我們的競賽共分為兩個部分,必答題和搶答題。每一組的桌上有十面小紅旗,用來記錄每個組的成績。
在必答題中回答對一題,獲得一面小紅旗,回答錯誤不能獲得小紅旗。
選手們都聽清楚了嗎?
幼:聽清楚了。
大班教案 篇7
目標:
1、欣賞音樂,能隨著音樂的高低起伏,大膽地合作,嘗試用肢體語言或樂器表現音樂噴泉的千姿百態(tài)。
2、感受音樂噴泉給人們帶來的視覺與聽覺的雙重美。 活動準備:
1、前期經驗:
觀看音樂噴泉的視頻,了解音樂噴泉的千姿百態(tài)。
了解各種小樂器的特性,并能熟練地使用各種小樂器。 2、教玩具:
截取音樂“動物狂歡節(jié)”
小樂器:小鈴、三角鐵、圓舞板、沙球、鈴鼓、串鈴、鑼、鼓、鈸。 活動過程:
一、音樂噴泉的千姿百態(tài)
1、你見過音樂噴泉嗎?誰來用你的動作表演一下音樂噴泉是怎樣的?
重點指導:知道噴泉有高低、起伏、旋轉等各種姿態(tài)。
2、教師一邊哼唱音樂,一邊隨音樂舞動。
重點指導:引導幼兒觀察教師的動作與音樂之間的聯系。
3、討論噴泉是怎樣聽著音樂跳舞的。
重點指導:引導幼兒發(fā)現噴泉與音樂的高低起伏是相匹配的。
4、小結:1)當輕柔的音樂響起時,噴泉的舞蹈就會變得慢而優(yōu)美;
2)當強烈的音樂響起時,噴泉的舞蹈就會變得快而激烈;
二、音樂噴泉的雙重美
。ㄒ唬├斫庖魳罚簞游锟駳g節(jié)
1、完整欣賞音樂第一遍。
重點指導:引導幼兒發(fā)現音樂中有三種不同的感受(優(yōu)美的、歡快的、熱鬧的)。
2、完整欣賞音樂第二遍。
重點指導:引導幼兒思索用什么樣的動作可以分別表現這三種不同的感覺,請個別幼兒示范。
。ǘ┮魳穱娙囊曈X美
1、自由組合成6人一組,圍在一起協商:怎樣用好看的動作表現噴泉隨著音樂跳起舞來?(有音樂背景)
重點指導:教師個別指導小組,了解各組的隊形以及動作組合。
2、每一組分別上前表演最滿意的'一段音樂噴泉。
重點指導:引導幼兒發(fā)現每一組幼兒用了不同的隊形以及動作表現音樂噴泉。
3、小結:我們可以隨著音樂的高低、起伏,用身體表現出音樂噴泉的千姿百態(tài),讓人們看了覺得音樂噴泉是美麗的。
(三)音樂噴泉的聽覺美
1、出示樂器若干,自由選擇一種樂器。
2、討論與音樂相匹配的樂器。
重點指導:
1)前面的音樂適合與哪幾種樂器做朋友?為什么?
2)中間的音樂適合與哪幾種樂器做朋友?為什么?
3)后面的音樂適合與哪幾種樂器做朋友?為什么?
3、根據樂器分組,教師指揮,幼兒常使用樂器表現音樂噴泉的高低起伏。
重點指導:根據所選樂器分組,引導幼兒看老師指揮為音樂噴泉配樂。
4、教師指揮,幼兒合作表現音樂噴泉。
重點指導:引導幼兒合作,根據音樂完整地表現音樂噴泉。
5、小結:我們還可以用各種美妙的聲音來表現音樂噴泉的姿態(tài),讓人們聽了覺得音樂噴泉是美麗的。
大班教案 篇8
目標:認識集中容易導致危險的動作,教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舉止要得當,一面發(fā)生危險。
準備:若干畫有危險動作的圖片。
過程:
一、教師自編一個因不適當的動作而引起危險的`故事,引起幼兒的注意
二、幼兒討論自己遇到過什么危險,是怎樣發(fā)生危險的。
三、在教師幫助下總結各種危險情況
1、爬墻:容易摔下來,跌傷胳膊。
2、趴在陽臺欄桿上玩:容易失去平衡,摔下去。
3、扔石子、玻璃:容易打倒人或窗玻璃等,甚至傷人。
4、在椅子上,腿伸出去:易把別人絆倒
5、倒著走路:容易跌倒、碰到別人。
6、從高處跳下:容易摔倒
7、在滑梯上或樓梯上推、擠:容易摔倒、踩到他人
8、嘴里含著東西說話:容易嗆著。
四、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或別人在生活中處理危險情況的各種辦法。
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探索6的組成,知道6分成兩份有幾種不同的分法。
2、鞏固對分合號的認識,能用分合號進行記錄。
3、樂于探索,并能邊操作邊記錄講述。
4、能按順序進行操作,初步感知數的互補關系。
活動準備:
1、教具:
。1)小魚六條,記錄紙,房子圖一張。
。2)分合式復習卡、數卡若干張。
2、學具:
。1)小籮筐若干,內放數量為6的操作材料,記錄紙,人手一支筆。
。2)《幼兒用書》第38頁。
活動過程:
一、復習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1、 教師:我們一起來開火車復習分合式,看看哪一列火車開的最快。(出示分合式卡片,開火車復習)
2、教師:現在我們來做一個“碰球游戲”,眼睛看好黑板上老師貼的數字,數字是幾,我們就做幾的碰球游戲。(分小組進行碰球游戲)
二、自主學習6的組成。
1、教師:每個小朋友的'小椅子下面有一個籮筐,每個籮筐里的東西都不太一樣,但數量是一樣多的,都是6個,現在要請小朋友幫你籮筐里的東西來分一分家,把他們分成兩個家,看看有幾種分法,一邊分,一邊把它記錄下來。(幼兒操作)
2、教師:現在請小朋友來說一說,你有幾種分法,是怎么分的。(請兩位幼兒說一說分法)
三、探索學習6的組成
3、教師:今天我們教室還來了一群客人呢,看看我們的客人是誰。浚ǔ鍪爵~的圖片)數一數一共來了幾位客人?(6位)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這些魚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顏色、大小不同,有的魚在吹泡泡,有的魚不吹泡泡)現在要請小朋友來幫幫這些魚,給它們分一分家,(出示房子圖)把魚分到兩個家里面去,并且要說說你是根據什么來分的。(請一個小朋友操作)幼兒操作后,教師記錄分法,除了可以根據魚的大小來分,還能根據什么來給小魚分家,(按照顏色分,請小朋友操作,教師記錄分法)除了根據大小、顏色分,還可以怎么分,(吹泡泡,可以分成3和3)現在6已經有了3種分法,請小朋友動動腦筋想一想,還有沒有不一樣的分法,(四條綠色的魚住前面,兩條紅色的魚住后面,6可以分成4和2)。
4、教師:我們一起來數一數,現在6已經有了幾種分法了,(4種)告訴你們哦,6有五種分法,現在我要來考考你們了,看誰最會動腦筋,能想出6的第五種分法(請小朋友操作,找出6的第五種分法,5五條小魚住前面,1條小魚住后面,6可以分成5和1)
5、教師:現在6的五種分法我們已經都找到了,請你觀察一下6的五種分法,仔細看前面的數字,你發(fā)現了什么?它們是按照什么順序來排的(順數)。我們按照順數的順序來分,這樣就不會漏掉了,就能很快地把6的五種分法找出來。
四、游戲鞏固6的組成。
1、教師:6的五種分法我們已經全部找出來了,現在我們一起來念一念分合式。(分男女小朋友念)
2、教師:數字寶寶要跟我們小朋友來做游戲了,請小朋友閉上眼睛,(師拿掉幾個數字,紙上只剩一個數字)請小朋友睜開眼睛看一看,哪個數字少掉了,要把6的分合式說出來哦。(分小組進行游戲,多次玩游戲)
五、講解操作作業(yè),理解操作要求。
1、教師:請你將6個圓點分成兩份,然后把你的分法用數字記錄下來。
2、教師:書上還有很多的分合式需要小朋友動腦筋把它們填寫完整,請你開動小腦筋,比一比誰做的又對又快。
3、孩子自主操作作業(yè),教師巡回指導。
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能創(chuàng)造性地探索繩子的多種玩法,有初步的求異意識。
2.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
3.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一根繩子、音樂磁帶《健康歌》、一段舒緩的音樂、貼地彩紙;場景設置一條5米寬的河流;小猴子毛絨玩具若干、一棵大樹。
活動實錄:
一、自由玩繩子
1.自由玩。
師:孩子們,今天老師給你們每人帶來一個小禮物,請你帶著你的小禮物和我一起鍛煉一下身體吧。ǚ乓魳罚\用繩子帶孩子做一些身體舒展的運動。)
2.討論:繩子還可以怎么玩?
師:剛才你們和老師一起用繩子鍛煉了一下身體,繩子還可以怎樣玩,請你說說。ㄓ變河懻。)
3.玩玩你的方法。
師:剛才小朋友說了很多好玩的方法,請你們自己去玩玩。
。ㄓ變鹤杂赏嫠!#
二、營救小猴子
1.情景展開。
師:剛才老師接到了猴媽媽打來的電話,她說小猴子被抓到河對面的山上去了,想請小朋友們去幫幫忙。你們愿意嗎?
幼兒:愿意去。
2.帶領幼兒走過第一段路。
師:現在我們要去救小猴子,聽好,如果在路上遇到大灰狼,你一定要蹲在地上,這樣就不會被大灰狼發(fā)現了。如果遇到小橋,我們要一個一個地過小橋,一定不要推擠。(幼兒走過第一段路。)
3.討論:怎樣過河?
師:孩子們,現在我們來到這條小河面前,但是小橋被河水沖走了。我們要怎么過河呢?
。ㄓ變鹤杂砂l(fā)表意見。)
4.討論:用繩子過河。
師:剛才你們說的方法都很好,但是這些東西我們都沒有。我們只有我們每個人手中的繩子,想象它能幫助我們嗎?
幼兒:用繩子做一個石頭。
師:這個想法好,還有沒有?
幼兒:用繩子搭一個橋。
師:也很好。
……
5.幼兒過河。
師:剛才小朋友們說了很多很好的方法,請你們來試試吧!
(幼兒嘗試。)
師:這個小朋友的繩子不夠長,你們能幫幫他嗎?
。ㄓ變簢L試合作完成。)
。ㄓ變哼^河。)
師:孩子們你們就這樣把我送給你們的禮物放在這里了呀!那等一下我們回去的時候怎么辦呢?
。ㄓ變菏帐白约旱睦K子,然后繼續(xù)前進。)
6.營救猴子。
師:看小猴子在那里,我們快去救它。
7.送小猴子回家。
師:現在我們要送小猴子回家了,記住過河的時候可以把你剛才看到的好的辦法用起來,當然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也可以用。
三、開派對
師:我們終于把小猴子送回家了,猴媽媽說為了感謝我們,為我們準備了一個派對,請你們一起來舞蹈吧。ㄔ谝魳钒樽嘀校鲆恍┓潘蛇\動。)
課后反思
本活動的內容、材料來源于生活,有效的利用了繩子,探索了繩子的多種玩法,充分調動了幼兒參與跳繩活動的樂趣,發(fā)展了幼兒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
活動安排既有個人自由探索,又有小組探索,教師在幼兒自由探索時,能夠較多地觀察幼兒,發(fā)現幼兒找到的`好的玩法,從而介紹給別的幼兒相互交流。通過小組探索,培養(yǎng)了幼兒的合作意識。
作為教師在引導幼兒探索跳繩的玩法時,對能力弱的幼兒沒能有針對性的進行幫助和指導。
我和孩子們一起分享了一節(jié)中班體育活動《好玩的繩子》。中班幼兒的力量、速度、耐力均處于初步發(fā)展的時期,骨骼肌肉有所發(fā)展但是非常柔弱;在心理方面,他們的感知能力和活動興趣逐漸增強,他們喜歡和同伴一起玩耍,會與同伴分享快樂,在相互交往過程中開始有了合作意識。玩繩子是一項比較劇烈的全身性活動,搖繩練臂力,跳繩練腿勁,快搖練速度,多跳練耐力。孩子手腳協調配合,還可以促進幼兒的協調性。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我設計了熱身操——自由探索繩子玩法——跳繩闖關等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活動,在達到技能、體能目標的同時,充分感受到了體育游戲的樂趣。
在自由探索繩子玩法。我引導幼兒充分發(fā)揮想象,盡情體驗一物多玩的樂趣。我邊組織幼兒自主探索玩法,邊用語言引導幼兒“動動腦筋想一想還有沒有與別人不一樣的玩法”,認真發(fā)現并提煉出幼兒想出、做出的好玩法,讓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探索出繩子的不同玩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對于玩繩子等技能性活動,不要過于要求數量,更不能機械訓練,而是讓孩子動作協調地玩繩子。本著這個原則,我認為這節(jié)課達到了教學的目標。
總之,在整節(jié)活動中,孩子們都是在一種快樂溫馨的氛圍中進行的,游戲有趣好玩,貼合孩子們的心理特點,自由探索活動有效。整個教學活動,自己感覺還是比較順利的,幼兒積極參與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孩子們能夠樂于探索繩子的不同玩法,感受到玩繩子的樂趣,順利完成了教學任務。
不足之處:
1、場面出現混亂,孩子們游戲時規(guī)則意識還不夠強。
2、幼兒的學習能力和老師的教育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發(fā)揮和發(fā)展。但就是常規(guī)比較亂,在這方面還要加強。
3、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中的闖關游戲視乎脫節(jié)了,應該把孩子的一些特點玩法融入到闖關中去。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11-02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6-08
大班的教案11-26
《我上大班了》大班教案11-15
大班《微笑》教案03-08
《蝦》大班教案03-09
《商店》大班教案03-15
關于大班的教案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