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時間:2022-02-04 08:00:20 教案

中班教案范文錦集10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范文錦集10篇

中班教案 篇1

  設計背景

  幼兒對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充滿好奇,尤其是四季的變化過程,年年歲歲的周而復始中,蘊含萬物生命的奧秘輪回。于是我利用新春伊始,設計了“春天來了”這個主題活動,讓幼兒真正感受到春天的氣息、大自然的美麗。

  活動目標

  1、讓兒童通過看圖、討論、理解春的內容。

  2、能用語言、繪畫抒發(fā)情感。

  3、培養(yǎng)幼兒熱愛大自然、熱愛春天的情感。

  4、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繪畫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抒發(fā)對春的情感、提高語言能力與繪畫能力

  難點:能用繪畫表達對春天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大掛圖、大字卡

  2、幼兒用書、錄音帶

  3、相關春天的圖片資料(柳樹、桃花、小鳥、小草、燕子、風箏)

  活動過程

  活動(一)春天走來了

 、俪鍪敬髵靾D,請幼兒看圖說話;

  教師:“美麗的春天來到了,你們喜歡春天嗎?老師這里有一幅關于春天的圖畫,請你們仔細觀察畫面,說說看見了什么?”

  幼兒:“柳樹、桃花、小鳥、小草、燕子、風箏、小朋友”

  教師:“柳樹到了春天有什么變化?什么顏色?小鳥在干什么?春風吹過來,柳條怎樣回蕩?什么花兒開了?小朋友在做什么?”

  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其它事物的變化,并逐句引出兒歌

  教師:“小朋友說得對,你們看柳條發(fā)出嫩綠的新芽,在春風中來回的蕩漾,小鳥高高興興地唱起了歌,桃花也開滿了枝頭,小朋友在草地上放風箏!

 、诓シ配浺,教師帶領幼兒欣賞、朗讀兒歌

  活動(二)字寶寶樂園

  ① 請幼兒打開書,邊聽錄音邊用手指劃讀

 、 玩字寶寶游戲:“小孩小孩真愛玩”。

  教師:“咦?怎么兒歌中有的字寶寶不見了呢?原來字寶寶要跟我們玩游戲呢!闭堄變阂黄鹫f:“小孩小孩真愛玩,摸摸這,摸摸那,字寶寶××就回來;哈哈,××回來了!”

  活動(三)繪畫

 、僖龑в變河^看有關春天的圖片資料(柳樹、桃花、小鳥、小草、燕子、風箏)

  ②討論春天的美景,啟發(fā)幼兒擴展思路,并用畫筆畫出更多春天的景象、春天的顏色。

 、 指導幼兒初步構圖,柳樹、桃花、小鳥、小草、燕子、風箏的簡單畫法等。

  活動延伸:

 、 請家長周末帶幼兒春游,發(fā)現(xiàn)更多春天的秘密。

 、 教師與幼兒一起布置增添有關春天的圖片。

 、 帶領幼兒播種各種種子,觀察其生長過程。

  教學反思

  1、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在幼兒園的周圍與大自然中變化萬千,柳條抽芽、

  桃花盛開、春雨綿綿、小草從泥土中鉆出來,幼兒們可以通過觀察大自然的'景象去尋找有關春天的秘密,在暖暖的春風里去踏青,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在這里我通過兒歌 “春天來了”讓幼兒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培養(yǎng)幼兒對春天的喜愛以及對大自然的探索興趣。

  2、通過一系列以幼兒為主的活動,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語言表達能力,讓幼兒學會用觀察的方法、敏銳的眼睛去感知與發(fā)現(xiàn)春天的變化、人們的活動、生物生長的變化等,激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增強環(huán)保意識。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線可以變形的特點。

  2.大膽想象,創(chuàng)作各種線造型。

  活動準備:線,剪刀,白紙。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引出“線”。

  1.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2張圖片,看看這兩張圖片有什么特點?

  二、出示魔盒,提示線可以變形的特點。

  1.老師手里也有一根線,你們來看看有什么特點?

  2.剛才線在老師的手里已經(jīng)變成一個另外的東西了,這邊有一個魔盒,看看它又把這條線變成了什么?

  3.糖果?它是怎么變成糖果的?(請幼兒上臺示范)

  三、出示線造型畫,拓展幼兒的思維。

  1.出示不同的線造型畫(太陽,椅子,人等)。

  2.請你說一說它們是怎樣用線變成的呢?

  3.除了老師給你們看的'線造型,你們自己能不能相處別的線造型呢?(幼兒討論)

  四、幼兒操作,師巡回指導。

  1.老師給你們每個人一條線,如果你的造型需要很多線怎么辦呢?(合作)

  2.請擺好造型的小朋友舉手,讓老師把它拍下來。

  五、作品展示。

  1.我們一起來猜猜看你們都把線變成了什么?

  2.我們小朋友都很聰明,把一條普普通通的線擺出了這么多好看的造型。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看圖感知和講述秋天的色彩和主要特征。學習用“金黃色”、“金燦燦”、“五顏六色”、“千姿百態(tài)”等詞語講述畫面的主要內容。

  2.能根據(jù)小圖片的提示,有序完整地講述秋天的色彩和主要特征。

  3.感知秋天美麗的景色,進一步萌發(fā)幼兒熱愛秋天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熊貓手偶一個。

  2.鋼琴曲。

  3.背景圖《秋天的圖畫》兩個版塊(一個版塊四幅);小熊、小猴、小松鼠、小兔、小花貓和內容相關的小標記小圖片各一張;幻燈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熊貓手偶,引出話題。

  1.教師:小動物們要上圖畫課了,(出示熊貓手偶)熊貓老師請小動物畫出秋天的景色。

  我們一起去看看有哪些小動物?畫了哪些秋天的景色?

  2.教師已經(jīng)把小動物畫的畫都請到了我們班上,我們一起去欣賞吧。

 。ǘ┏鍪井嬅鎯热荩變鹤杂山Y伴欣賞畫面內容。

  1.幼兒自主選擇欣賞畫面內容。

  教師:除了這邊,那邊也有畫。一幅畫看好了,我們還可以看別的,請你把看到的畫和好朋友一起講一講。

  2.相互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1)師:你看到了哪些小動物來畫畫了?

 。2)師:它們畫了哪些秋天的圖畫?

 。ㄈ﹫D文結合,理解散文內。

  教師:這些畫真呀,我們回到位置上把你的發(fā)現(xiàn)來告訴大家。

 。1)小猴子畫的是什么?有哪些果子?是什么顏色的?這些水果真誘人呀,看得叫人怎么樣?(引導幼兒說出:黃黃的XX、紅紅的XX、橙色的XX、紫色的XX)教師小結:原來呀,小猴子畫的'是果園。黃黃的梨,紅紅的蘋果,橙的橘子,紫色的葡萄,看得叫人直流口水。

 。2)小松鼠畫的是什么?樹葉是什么顏色的?(梧桐樹變黃了、楓葉樹變紅了)哇!楓葉的樣子象什么?(蝴蝶)引導幼兒模仿落葉飄飄的情景。

  教師小結:小松鼠畫的是樹林。梧桐樹變黃了,楓葉樹變紅了,象蝴蝶一樣從天上飄落下來,真好玩呀!

  (3)小兔子畫的是什么?這些菊花是什么顏色的?它們是什么樣子的?(豐富詞語“五顏六色”、“千姿百態(tài)”)教師小結:小兔子畫的是花園。美麗的菊花開放了,五顏六色,千姿百態(tài),真是漂亮極了!

  (4)小花貓畫的是什么?有哪些農作物?是什么顏色的?(豐富詞語:“金黃色”、“金燦燦”)教師小結:小花貓畫的是田野。農作物成熟了,金黃色的稻谷,金燦燦的玉米,等著農民伯伯去收割。

 。5)熊貓老師看見這些美麗的圖畫心情會怎么樣?它會說些什么?(幼兒自由回答)教師小結:熊貓老師高興地說:“秋天的圖畫,多么美麗呀!”

 。ㄈ┯變和暾匦蕾p散文內容。

  1.師:小動物們畫是什么季節(jié)的圖畫?

  幼:秋天。

  2.師:對了,它們畫的是秋天的圖畫。(出示標題)(1)教師隨音樂有感情地完整朗誦散文畫面內容。

 。2)師:老師知道許多小朋友都學會了,現(xiàn)在老師指到哪一幅圖,小朋友就用好聽的聲音把它說出來。

 。3)小朋友真能干,我們一起來用好聽的聲音來朗誦。

 。ㄋ模┬蕾p幻燈片,進一步感受秋天的景色之美。

  1.教師:秋天很美,秋天還有哪些美麗的景色呢?(播放幻燈片)2.幼兒自由講述秋天的特征。

  1.師:秋天的美,看不完,說不盡,你們最喜歡的秋天是什么樣子的?

  2.如果請你來畫一幅秋天的圖畫,你會畫些什么呢?請你和好朋友一起找一個你喜歡的地方說一說。

  活動反思:

  語言散文《秋天的圖畫》活動其目的是讓幼兒看圖感知秋天的主要特征,學習用“金黃色”、“金燦燦”、“五顏六色”、“千姿百態(tài)”等詞語講述畫面的主要內容。并能根據(jù)自己已有的經(jīng)驗,講述的表現(xiàn)秋天的色彩和主要特征。

  活動中我運用圖文并茂,多媒體等多種教學形式,以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但是,在活動中還是沒有把握好,沒有達到我預期的教學效果,孩子們在表達時,眼睛看到的,心里想著的,嘴上說出來的都是自己喜歡的東西,沒有開拓孩子的視野。在選課時我突然發(fā)現(xiàn)了“橙色的橘子”在掛圖上卻是紅色的,“紫色的葡萄”在掛圖上卻沒有畫出來。于是我重新對掛圖進行了修改。把掛圖修改為小的圖片,一副一副出示,這樣便于幼兒觀察,這讓我知道在上課之前不但要對教案爛熟于心,對一些現(xiàn)成的教具也要仔細觀察,不至于上課時再發(fā)現(xiàn)錯誤,使自己手忙腳亂!毒V要》中指出: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過程是教師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工作的過程。幼兒園應從“本地、本園的條件出發(fā),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并靈活的執(zhí)行”。

  在活動目標中,提出了本次活動需要完成幾個詞匯的學習,像“金黃色”“金燦燦”“五顏六色”這些描寫顏色的詞語,幼兒能從觀察畫面中事物的顏色學習到。而“千姿百態(tài)”這個成語,幼兒能從畫面中觀察到,卻未必真正理解。于是我在教學中設計了一些簡單的動作,幫助幼兒加深對“千姿百態(tài)”的印象。比如講到果山時邊做動作邊說“直流口水”;講到樹林里的樹葉都飄落下來,小朋友就變成像蝴蝶一樣飄落到地上的樹葉。在做做講講的過程中,幼兒也更愿意說了。

  另外我利用家長資源,提高孩子對秋天的認知水平。我發(fā)了一個短信給家長,讓家長帶孩子一起去果園、農田。在玩的過程中,讓孩子認識、了解各種各樣的秋收果實:花生、玉米、棉花、毛豆、葡萄、蘋果……在認識的過程中,也切身體會到了“金色的稻谷,金燦燦的玉米。我還在書上查找了更多的圖片,把不常見的果實及豐收景色圖片盡量多的集中在班上,展示在主題板上,讓孩子在餐前飯后,自由活動時間,慢慢欣賞、討論。不僅開闊了孩子的視野,讓他們感受和理解了秋天的博大。在我和家長共同的努力下,孩子們的視野開闊了,頭腦中的秋天明顯地清晰、豐富了。

  每個孩子都有想象的潛能,教師要為孩子創(chuàng)設豐富的情景為孩子提供想象的空間,同時又能仔細觀察,傾聽孩子的表述,并給予適當幫助指導,使孩子在充滿支持和鼓勵的氛圍中充分發(fā)揮想象,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作為教師的我應不斷的在實踐中探索,充分利用圖片情景為教學契機,開啟孩子想象的空間,引領孩子主動參與活動,使我們的教學更加精彩。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并嘗試仿編兒歌。

  2、引導幼兒進行擴散性思維,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

  3、熟悉漢字:一層、羊群、蘑菇、談心。

  4、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兒歌情節(jié)。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圖片、識字卡片、磁帶、幼兒人手一本《幫我早讀書》、天空的背景圖、活動前,幼兒曾多次觀察過云彩的變化,并大膽想象云朵像什么,一會兒變成了什么。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談話:我看到的云彩

  1、幼兒介紹自己前段時間觀察到的云朵,說說自己看到的云朵像什么。

  2、幼兒聽音樂用動作表現(xiàn)云彩的造型。

  二、兒歌:天上云

  1、教師示范念兒歌

  提問:兒歌的名字叫什么?

  兒歌里念了些什么?

  2、討論:

  云彩為什么有趣、?它會變成什么?為什么云彩會變?

  3、結合掛圖,欣賞兒歌。(聽錄音磁帶)

  你喜歡兒歌中的哪一句?

  熟悉漢字:一層、羊群、蘑菇、談心

  4、幼兒學念兒歌

  能聽老師的指令輕輕地翻書

  學習用手指點認的方法閱讀識字。

  5、仿編兒歌

  引導幼兒嘗試將自己觀察想象到的云彩變化編進兒歌中。

  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想象中的云彩。

  例:天上云,一層層。

  像烏龜,像大海,

  像花朵,像獅子,

  又像兩個小娃娃,

  坐著凳兒在談心。

  三、分組活動:會變的云彩

  讓幼兒用棉花、橘子皮、包裝紙、繪畫等手段表現(xiàn)不同外形的的云彩,貼在天空的背景圖上,并互相交流自己想象中的.云彩。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小百科:云是大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華成的小冰晶,所混合組成的漂浮在空中的可見聚合物。

中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夏天是屬于孩子們的快樂季節(jié),雖然炎熱的太陽讓人汗流浹背,但對于好奇心強,對新奇事物總喜歡摸摸、看看、玩玩的幼兒來說,夏天依舊是個多姿多彩、充滿幻想的季節(jié)。夏天,四季中的第二個季節(jié),詩歌《夏天的歌》以尋找美妙動聽的聲音為主線,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小動物為主角,用動聽的叫聲呈現(xiàn)獨特的夏日景象。詩歌意境優(yōu)美,洋溢著歡快的氣氛;內容生動有趣,深受幼兒喜愛;結構清晰、簡單,句式反復,易于幼兒理解與掌握。詩歌有很大的想象空間,適合幼兒仿編創(chuàng)造,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激發(fā)幼兒探索大自然的欲望。詩歌中有“蟈蟈蟈”“咕呱咕呱”“嘩啦嘩啦”等幼兒喜歡的象聲詞,教師將夏天里大自然各種動物的歌聲這一生活素材納入語言活動中,引導孩子們在自身興趣和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聆聽詩中各種動物所唱的《夏天的歌》感受詩歌的美。不僅給幼兒帶來了學習的樂趣,也讓幼兒感受到了詩歌的音律美。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學習朗誦詩歌,并根據(jù)詩歌的格式及夏季的特征大膽地仿編。

  2、了解并學習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音律美及其所營造的意境美。

  3、感受詩歌的優(yōu)美意境和豐富的想象,培養(yǎng)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4、理解詞語:綠綠的、高高的、清清的、甜甜的和樂呵呵的。

  活動重難點:

  重點:朗誦并感受散文詩的優(yōu)美。

  難點:仿編詩歌。

  活動準備:

  1、組織幼兒到戶外尋找夏天,積累有關經(jīng)驗。

  2、圖片一套。

  3、詩歌錄音帶。

  活動過程:

  一、討論:

  1、組織幼兒談論夏天:夏天里你有什么感覺?草地上、大樹上、池塘里有些什么變化?

  2、能見到哪些蟲子?能聽到那些動物在唱歌?

  3、請幼兒模仿他們的叫聲。

  二、欣賞,幫助幼兒理解散文詩的內容。

  1、播放詩歌錄音,引導幼兒欣賞詩歌《夏天的歌》。

  附:夏天的歌

  夏天的歌在哪里?蟈蟈 蟈,在綠綠的草叢中。

  夏天的歌在哪里?知了知了,在高高的大樹上。

  夏天的歌在哪里?咕呱咕呱、嘩啦嘩啦,在清清的池塘里。

  夏天的歌是太陽帽,是小花傘,是甜津津的冰淇淋,在小朋友樂呵呵的歌聲里。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很好聽的詩歌,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2、出示圖片,提問,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師:你聽到了什么?夏天的.歌在哪里呢?為什么說夏天的歌是太陽帽,是小花傘,是甜甜的冰淇淋,在小朋友樂呵呵的笑聲里?

  3、引導幼兒學習朗誦詩歌,幫助幼兒感受詩歌的句式特點。

  師:你最喜歡詩歌里的哪一句話呢?我們一邊欣賞,一邊想一想。

  1)、幼兒跟著老師輕輕地朗誦。

  2)、幼兒邊朗誦邊即興表演。

  3)、啟發(fā)幼兒說說自己喜歡散文詩里哪些優(yōu)美的詞句。

  三、啟發(fā)幼兒仿編詩歌。

  1、啟發(fā)幼兒說說在夏天里你還聽到哪些聲音,它們分別是怎么樣的。

  2、啟發(fā)幼兒將自己在夏天里聽到的聲音,按詩歌原有的句式仿編。如:夏天的歌在哪里?嘰嘰碴碴,在高高的枝頭上。

  3、將幼兒仿編的句子,組成一首新的詩歌,與幼兒共同朗誦。

  四、結束部分

  鼓勵幼兒將仿編的詩歌作品貼在主題墻上,供大家自由朗誦。

  五、活動延伸

  幼兒聽詩歌音樂,自由結伴朗誦表演,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詩歌《夏天的歌》活動的難點在于對這首詩歌比較抽象的名字的理解和體會。教學中注意引導幼兒注意傾聽,大膽表述。幼兒學習語言主要是通過傾聽這一途徑。教幼兒注意傾聽,才能正確的感知語音、語匯和語法規(guī)則。根據(jù)綱要中讓幼兒 “想說、敢說”的要求,我就從想和敢這兩個方面進行具體指導和幫助:首先,我在示范朗誦前著意設計提問“仔細聽一聽,詩歌中說了些什么?”讓幼兒帶著問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認真傾聽。在示范朗誦中借助于多媒體課件和優(yōu)美的背景音樂,進行聲情并茂地朗誦,刺激幼兒的各種感官,為幼兒提供學習朗誦的榜樣,激發(fā)幼兒想說的愿望。其次,利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游戲,給幼兒提供自由表達的機會,通過語言的激勵調動幼兒自由大膽表演的積極性,從而讓幼兒敢說。活動中,利用豐富的語詞啟發(fā)幼兒想象,因為幼兒的想象活動是在語言的調節(jié)下進行的,整個學習過程中把重點放在了幫助幼兒大膽的運用恰當?shù)恼Z言表達自己的想象,發(fā)揮其想象的積極性。同時在教學活動中我掌握好宏觀調控,調整控制好教學節(jié)奏速度,合理分配好時間。在提問時,注意根據(jù)問題的難易程度,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幼兒回答。當然,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設計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還要根據(jù)幼兒的實際反應和接受能力及時調整,這就需要有良好的應變能力和靈活的教育機制,努力體現(xiàn)“以幼兒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既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也體驗了合作帶來的快樂。讓幼兒理解詩歌里是把小動物的“歌聲”比做了“夏天的歌”,從而進一步感受這首詩歌表達方式的含蓄美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欣賞離奇的童話故事情節(jié),拓展想象空間,對蛋的種類有探索的欲望。

  2、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

  3、能自由發(fā)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該童話的'錄音磁帶一盒母雞雞蛋國王等桌面教具一套實物蛋若干

  活動過程:

  一、1、欣賞童話故事,理解故事情節(jié).

  (1)教師先出示實物蛋,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2)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一遍,讓幼兒欣賞童話故事,思考:

  故事叫什么名字?

  故事里有誰?

  故事里發(fā)生了什么事?

  2、結合桌面教具演示聽故事一遍,加深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思考:三只母雞下的蛋有什么不一樣?

  3、欣賞童話錄音一遍,讓幼兒用語言與動作表達自己的理解.

  二、讓幼兒想象"蛋"的奇遇記,集體合編童話故事.

  1、小組自由討論,想象"蛋"的奇遇記.

  2、集體續(xù)編童話故事.

  三、組織幼兒討論:有幾種動物會下蛋?(雞鴨鵝鳥類蛇等)它們下的蛋有什么不一樣?(引導幼兒從顏色形狀大小等方面加以比較)

  活動延伸:

  根據(jù)不同動物下的蛋繼續(xù)續(xù)編童話故事,講給客人、老師或爸爸媽媽聽.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有節(jié)奏的念兒歌

  2、嘗試用動作表演兒歌

  3、進行合理創(chuàng)編

  活動準備:

  麥苗、梨樹、小朋友、種子的圖片和下雨的圖片個一張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若當天正好在下雨)師:小朋友們聽,外面在干什么呀?(回答)

 。ㄈ舢斕鞗]有下雨)教師出示下雨的圖片,師:小朋友們看,這是怎么了?(回答)嗯,下雨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兒歌,它的題目叫《春雨》,說說看叫什么?(集體回答后請個別小朋友站起來回答)

  (二)第一遍:教師念兒歌,幼兒欣賞,結束后幼兒回答:1.這首兒歌的題目是什么?2.請你說說在這首兒歌中,你聽到了什么?(幼兒回答后出示圖片)

 。ㄈ┑诙椋航處熌顑焊瑁變盒蕾p,結束后幼兒回答:在這首兒歌中你還聽到了什么?(幼兒回答后出示圖片)

 。ㄋ模┑谌椋航處熌顑焊瑁變盒蕾p,結束后幼兒回答:你能根據(jù)剛剛老師念的兒歌把你聽到的東西排一下順序嗎?(幼兒邊回答邊調整圖片的順序)

 。ㄎ澹┑谒谋椋航處熍c幼兒一起念兒歌,師:能干的.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念這首兒歌

 。┑谖灞椋航處熍c幼兒一起邊念兒歌邊做動作,師:我們一起來學學動作吧,下小雨可以怎么做啊……(讓幼兒自己說自己做,如果實在想不到,教師再提供信息)好,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一邊做動作一邊念兒歌吧

  (七)創(chuàng)編:師:春天里,還有誰也要發(fā)芽,誰也會開花,誰也想長大呢?小朋友除了種瓜還可以種什么呢?請你用兒歌里好聽的話來說一說

  活動反思:本活動是以兒歌的形式鍛煉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幼兒在念兒歌時有節(jié)奏感,能夠對兒歌進行合理創(chuàng)編

  附(兒歌):

  滴答,滴答,下小雨啦!

  種子說:“下吧,下吧,我要發(fā)芽!”

  梨樹說:“下吧,下吧,我要開花!”

  麥苗說:“下吧,下吧,我要長大!”

  小朋友說:“下吧,下吧,我要種瓜!”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的內容,了解“小尾巴”的真正含義。

  2、通過表演及學做不同的事情,理解幫助爸爸做事情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3、通過表演活動,感受做事情的快樂,樂意參與各種勞動。

  活動準備:幼兒用書人手一本。

  活動過程:

  一、與幼兒共同建構故事內容。

  教師和幼兒共同閱讀幼兒用書,共同建構故事。

  1、教師講故事至:“好吧!我就來當一次你們的小尾巴”時問:你們猜猜小尾巴是什么呢?

  2、教師講故事至:“用長刷子刷起墻來”時問:你們猜小豬會做什么呢?

  3、教師講故事至:“修修枝葉”時問:你們猜猜小豬會做什么呢?

  4、教師講至:“想在院子里歇一歇”時問:你們猜小豬會做些什么呢?

  5、教師繼續(xù)講故事到結束。

  二、幼兒理解“小尾巴”的'含義。

  1、你知道小尾巴是什么意思嗎?

  2、你們愿意做小尾巴嗎?

  3、你們在家里會幫爸爸媽媽做什么樣的事情呢?

  三、教師與幼兒邊講述邊表演動作。

  1、教師與幼兒共同講述故事,邊用動作學做不同的事情。

  2、幼兒學做不同的事情。

  3、玩游戲:說說做做。

中班教案 篇9

  一、主題由來 我在組織幼兒觀看《春天》一課的動畫片,在學說"種樹,許個愿望"的短語時,動畫片里的小豬魯依要把棒棒糖種到土里,想種出棒棒糖樹,小朋友邊看邊笑,下課時還有小朋友過來跟我說:"老師,真的會長出棒棒糖樹嗎?如果能長出棒棒糖樹那該有多好呀!"我聽了他的話馬上想到這段時間我們中班的主題活動是"草兒綠,樹兒高",而且正在進行認識各種花草樹木的活動,我何不開設這個主題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中進一步發(fā)揮對植物的暢想,加深了解自然與人的密切關系。

  二、主題活動目標 【健康領域】

  1.樂意參與和花草樹木有關的戶外活動。

  2.學習動作協(xié)調地使用種植工具。

  3.發(fā)展走、跑等運動技能。

  【語言領域】

  1.樂意與同伴交流自己對春天季節(jié)特征的發(fā)現(xiàn)。

  2.大膽向他人宣傳自己知道的保護花草樹木的圖片、故事、兒歌。

  3.喜歡欣賞花草樹木的圖片、故事兒歌等。

  【社會領域】

  1.萌發(fā)愛護花草樹木的情感,增強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2.知道3月12日是植樹節(jié),積極參與力所能及的植樹活動。。

  3.大膽參與保護花草樹木的宣傳活動。

  4.樂意與同伴合作完成任務。

  【科學領域】

  1.感受春天植物的生長變化。

  2.積極參與探索活動,參與簡單的種植活動。

  3.了解花草樹木的作用,感受樹木對人類的重大貢獻。

  4.知道一些保護花草樹木的方法。

  【藝術領域】

  1.樂意學習有關花草樹木的歌曲。

  2.嘗試用肢體語言表現(xiàn)種小草的生長。

  3.用撿拾的樹葉、樹枝和美工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活動。

  4.大膽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xiàn)對樹和草的認識。

  5、體驗合作創(chuàng)作的樂趣。

  三、主題活動內容

  四、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與資源利用 1.主題創(chuàng)設拍攝思路

  主題(大樹與小草)

  主題墻后墻

  2.主題開展之前教師的思路及規(guī)劃

 。1)主題開展計劃之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版面1--調查表: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初步感受到春天植物的生長變化,了解樹木的種類、基本特征和作用,并初步懂得保護花草樹木的方法,增強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

  版面2--發(fā)芽了:①張貼種子的解剖圖和幼兒在活動中觀察種子基本結構的照片。

 、趶堎N親子共同收集的各種各樣種子的圖片和種子實物、幼兒在活動完成的"奇妙的種子"的'記錄單。

  ③張貼收集的各種種子的傳播方式圖、幼兒在活動中的照片。

 、軓堎N各種小芽苞的圖片或實物、幼兒在戶外尋找小芽苞的照片、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芽苞生長過程的照片、幼兒用各種美工材料表現(xiàn)小芽苞的作品、幼兒每天觀察繪畫記錄植物生長情況的過程圖。

  版面3--可愛的小草:①張貼小草的本領的圖片、幼兒用各種美工材料表現(xiàn)小草的版面圖。

 、趶堎N各種小草的圖片、幼兒尋找小草的照片。

  版面4--樹的秘密:①張貼"四季的樹"的圖片、幼兒觀察春天的樹的照片、班級"護樹行動表"。

 、趶堎N幼兒測量樹的照片。

  ③張貼樹木年輪的圖片。

 、軓堎N親子制作的落葉貼畫。

  版面5--樹的本領:①張貼親子共同調查完成的"樹木本領大"的調查表、樹木本領的圖片。

  版面6--樹木渾身都是寶:①張貼木制品的實物和圖片、親子手冊《什么是木頭做的?》。

  版面7--我愛花草樹木:①張貼幼兒收集的保護花草樹木的圖片資料、幼兒參觀社區(qū)花草樹木的活動照片。

  ②張貼幼兒制作的愛護花草樹木的宣傳品(旗子、海報)和主題展示欄、幼兒開展愛護花草書宣傳活動的照片。

中班教案 篇10

  主題總目標: 獲取光與色的有關經(jīng)驗,了解光和色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學習活動:

  一、多彩的顏色

  1、七彩的風

  2、兔香蕉兔青草兔蘿卜

  3、耳朵上的綠星

  4、鮮花送媽媽

  5、 顏色大風吹

  二、會變的顏色

  1、綠色的世界

  2、親親綠色

  3、我想……

  4、藍寶寶 黃寶寶

  5、顏色變變變

  三、光寶寶和顏色做游戲

  1、 奇妙的七色光

  2、調皮的.七色光

  3、多彩的泡泡

  4、七彩光和果娃娃

  5、光線寶寶該回家了

  運動活動:

  自拋自接球 小兔找家 摘蘋果 大型運動器械

  游戲活動:

  語言區(qū):

  1、自制各色顏色小書

  2、有關顏色的圖畫書

  美工區(qū):

  1、各色紙供幼兒折紙

  2、油泥土,工具,供幼兒塑型、

  益智區(qū):

  1、色彩豐富的拼圖

  2、各色建構玩具供幼兒自由配色,造型、

  探索區(qū):彩色陀螺,萬花筒、

  生活活動: 學系鞋帶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15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教案02-11

《梳子》中班教案02-13

中班教案《粘貼》03-10

房子中班教案03-12

中班皮球教案03-14

中班開學教案03-17

下蛋中班教案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