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里的小蝌蚪》教案(通用8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池塘里的小蝌蚪》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池塘里的小蝌蚪》教案 1
教材分析:
水墨畫是我國的四大國粹之一。本次活動結合春天的主題,以幼兒比較熟悉的小蝌蚪為繪畫內容,充滿童趣,貼近幼兒生活。幼兒喜歡觀察小蝌蚪的變化,愿意用水墨來表現(xiàn)可愛的小蝌蚪,教師應重點引導幼兒運用中鋒和側鋒畫出小蝌蚪的基本形態(tài),可以輔以有趣的兒歌進行示范,幫助幼兒掌握小蝌蚪的畫法,激發(fā)幼兒對水墨畫的濃厚興趣。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中鋒、側鋒的運筆方法,能畫出小蝌蚪的主要特征
2.仔細蘸墨大膽運筆,能添畫水草、水波紋等,豐富畫面內容。
3.學習正確的執(zhí)筆姿勢,有良好的畫水墨畫的習慣
活動準備:
1.在自然角飼養(yǎng)小蝌蚪,活動前組織幼兒觀察小蝌蚪、觀看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
2.故事《小蝌蚪找媽媽》活動建議:
1.岀示飼養(yǎng)的小蝌蚪,請幼兒觀察,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及動態(tài)。
提問:小蝌蚪長什么樣?它們在干什么?它們是怎樣游的?引導幼兒描述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及不同的動態(tài)。
2.組織幼兒討論,示范水墨畫小蝌蚪的基本畫法。
(1)邊說兒歌邊示范水墨畫小蝌蚪的基本畫法加深幼兒記憶。師幼邊朗誦兒歌邊空手練習:“小蝌蚪,圓腦袋,毛筆側鋒勾一圈,豎起筆來蘸濃墨,中鋒勾出小尾巴,可愛的小蝌蚪畫好了。”
(2)引導幼兒大膽想象,畫出不同形態(tài)的小蝌蚪。提問:小蝌蚪在干什么?小池塘里都有什么?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來畫?提醒幼兒用側鋒和中鋒畫出小蝌蚪,添畫上池塘里的水草、波浪等。3.指導幼兒創(chuàng)作水墨畫“池塘里的小蝌蚪”。
(1)提出作畫要求用毛筆蘸墨時,要讓筆頭在盤子邊緣滾一滾,除去多余的墨汁,讓筆頭變得尖尖的再畫。
(2)請幼兒作畫,播放《小蝌蚪找媽媽》故事錄音,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正確握筆,鼓勵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水墨畫作畫習慣,指導幼兒用不同的水墨畫技巧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小蝌蚪的不同動態(tài),積極添畫小池塘的背景。4.組織分享交流活動,引導幼兒用清楚、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的繪畫作品。
(1) 引導幼兒與同伴互相交流作品,說一說可愛的小蝌蚪在池塘里做什么,鼓勵幼兒講一講池塘里的小蝌蚪的故事 。
(2)請側鋒、中鋒運用得好的幼兒演示正確的握筆姿勢和繪畫技巧,引發(fā)幼兒同伴間互相學習。
媽錄音,毛筆、筆筒、宣紙、國畫顏料調色盤、套袖、抹布等
《池塘里的小蝌蚪》教案 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手指畫的方法畫出各種動態(tài)的蝌蚪。
2、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小蝌蚪圖片、青蛙媽媽圖片兩張,每組一盤黑顏料。
活動過程:
一、出示蝌蚪,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蝌蚪的各種動態(tài)。
(1)今天我們班里來了一群小客人,你們想知道它們是誰嗎?
。2)看看,這群小蝌蚪長的什么樣子?(圓圓的黑腦袋,細細的長尾巴)
。3)它們在水里干什么呢?(游來游去找媽媽)它們的媽媽是誰呀?那它們是怎么游得呢?請幼兒學小蝌蚪游得動作,師從旁講述蝌蚪游得各種動態(tài)。
。4)帶孩子一起邊念兒歌邊在教室四周游動“小蝌蚪黑黝黝,圓圓腦袋,細尾巴,上游游,下游游,游來游去找媽媽!
二、師示范并講解手指畫及各動態(tài)的“小蝌蚪”。
師:小蝌蚪長的那么可愛,你們喜歡它嗎?那我們把它畫下來吧!
(1)示范講解手指畫“小蝌蚪”
師:伸出右手的食指,其余手指抓緊,用食指去蘸上黑顏料,在紙上輕輕按下后提起再慢慢往后拖,看,小蝌蚪圓圓的腦袋和細細的長尾巴就出來了,像這樣的`畫法就叫“手指點畫”。
。2)示范畫各動態(tài)的蝌蚪。師:一只小蝌蚪去找媽媽太孤單了,我們可以畫許多從不同方向游來的蝌蚪,那它小尾巴的方向該怎么畫呢?師示范畫不同方向尾巴的小蝌蚪,并配上兒歌“小蝌蚪黑黝黝,圓圓腦袋,細尾巴,上游游,下游游,游來游去找媽媽!
三、幼兒動手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師:那現(xiàn)在就請小朋友用手指點畫來畫出小蝌蚪,幫它們找到媽媽吧!
。1)注意點畫方法,要求幼兒畫出不同方向游的蝌蚪。
(2)蘸顏料點畫后,需在抹布上擦干凈手指,注意衛(wèi)生和畫面整潔。
。3)提醒幼兒蝌蚪不要畫的太擠,要分散一點。
(4)鼓勵幼兒大膽作畫,仔細操作。
四、欣賞并講評幼兒作品
師:請畫好的小朋友把蝌蚪送到青蛙媽媽身邊來。和小朋友一起欣賞幼兒的作品。
五、結束:玩“小蝌蚪找媽媽”的游戲
師:(師戴上青蛙媽媽的胸飾)那現(xiàn)在我來做青蛙媽媽,你們做小蝌蚪,我們一起到外面去玩“小蝌蚪找媽媽”的游戲吧!
《池塘里的小蝌蚪》教案 3
教材分析:
《綱要》在藝術教育要求中提到:“提供幼兒自由表現(xiàn)的機會,鼓勵幼兒用藝術的形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币虼,本次教學活動《池塘里的小蝌蚪》在構想設計時以幼兒為主體,充分考慮幼兒(肢體障礙)的實際水平與能力,并將我園的本土資源蚌殼運用到活動中。其教學特色在于,孩子們在了解了小蝌蚪的外形特征的基礎上,運用點、搓、團、壓、捏等基本方法進行小蝌蚪的探索創(chuàng)作活動,并將一個個蚌殼創(chuàng)設成“小池塘”,在“小池塘”的邊上貼上“花”、“草”作為裝飾,從而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感受藝術活動帶來的樂趣。
學情分析:
我班孩子前期已對小蝌蚪的外形有所了解,能夠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表述:“小蝌蚪是黑黑的,有圓圓的大腦袋,細細的小尾巴”等詞匯。此外,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對于團、搓、壓、捏等技能也更夠掌握。
但是,班級里有一位特殊需要孩子,其情況如下:
1、缺陷情況:左手四指缺少(四級殘疾 ),一些精細動作不能較好地完成,左右手配合方面存在缺陷:解不開紐扣、擰不開瓶蓋、不能將小豆豆放入瓶中等……
2、認識記憶能力:視覺—動作轉換能力佳,有很好的抽象思維能力,和同齡孩子無兩樣。
3、注意觀察能力:喜歡觀察一些新鮮的事物,關注力比較持久。
4、生活自理能力:能自己吃飯,自己穿脫簡單衣物,但是解不開紐扣,擰瓶蓋有些費力。
5、交往能力:能夠簡單清晰的表達出自己的情感,會主動和他人交流,融入他人的活動中。
6、個性:性格開朗,活潑可愛,外向樂觀
基于這位特殊需要孩子的實際情況,針對孩子左右手配合方面存在的缺陷,因此在設計教學活動的時候,設計了個性化的教學目標,通過這樣的設計,使特殊需要孩子與普通幼兒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目標預設;
普通幼兒
1、探索用搓、捏、團等方法表現(xiàn)小蝌蚪的身體形態(tài)。
2、大膽裝飾池塘背景,感受美術創(chuàng)作的樂趣。
特殊需要幼兒
1、能夠在同伴面前大膽講述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2、在老師的`指導下,能左右手配合,右手兩指捏出小蝌蚪的身體形態(tài)。
活動資源
1、蚌殼
2、黑色青泥、抹布
3、水草、螃蟹、小鴨子等圖片(用于裝飾)
教學過程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談話導入:
師:今天我們美麗的池塘里游來了一群新朋友,它們想要去找媽媽。
、俳柚勗捇顒樱ぐl(fā)特殊需要幼兒學習的興趣,學會認真傾聽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二、觀察小蝌蚪,認識小蝌蚪的身體形態(tài)1、出示小蝌蚪視頻
師:看,它們游過來了。是誰呀,小蝌蚪長什么樣子的呢?
(引導幼兒說出小蝌蚪是黑色的,有圓圓的腦袋,細細長長的尾巴)
②教師引導特殊需要幼兒觀察畫面,能夠大膽地在同伴面前講述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如:黑黑的,圓圓的等)
【設計意圖:借助視頻,讓幼兒對小蝌蚪的外形特征有初步的認識和了解,為后續(xù)的創(chuàng)作活動,奠定經驗基礎!
三、探索用輕泥捏出小蝌蚪的身體形態(tài),完成作品。
。ㄒ唬、探索小蝌蚪的制作方法。
1、師:今天我們要用輕泥做小蝌蚪,那怎么讓輕泥變成小蝌蚪呢?(請小朋友說一說)請寶貝們用剛剛的方法變一變小蝌蚪吧。③
2、幼兒探索,教師進行指導。
3、幼兒交流自己制作的過程。
師:你們的小蝌蚪變出來了嗎?哪位寶貝來說一說你是怎么變的?
4、教師總結方法:播放視頻
師:捏出一小個輕泥,放在手心搓一搓,搓得圓圓的,就像小蝌蚪的腦袋。一個小手捏住,另外一個小手的食指和拇指捏一捏,小蝌蚪慢慢、慢慢地長了細細長長的尾巴,我們的小蝌蚪就完成了。
。ǘ、(出示圖片)觀察小蝌蚪游的方向。
1、這邊又來了一群小蝌蚪,它們往哪里游了呢?(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小蝌蚪游的方向不同)
2、幼兒再次操作,注意小蝌蚪游的方向。
師:寶貝們,按照剛剛的方法,多變出一些小蝌蚪吧,把它放在我們的小池塘里(出示蚌殼),往不同的方向游一游。
。ㄈ┰黾虞o助材料,豐富作品。
師:小蝌蚪完成后,你可以用在這些老師準備的小動物和水草去貼一貼或者剪一剪哦,讓你的作品更加漂亮。
、劢處熃柚Z言、肢體、眼神等,調動幼兒語言的表達,更好地融入到活動中。
、芙處煂τ變哼M行個別化指導和幫助,把輕泥團成球,并把它放在左手虎口處,穩(wěn)住小球,右手兩指捏一捏,在左右手配合下,掌握“捏”這一基本技能。
⑤在教師的提示下,能夠簡單地講述自己的制作小蝌蚪的過程,對制作小蝌蚪有一個探索的過程。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轉變以往直接教授的教學模式,沒有直接教授幼兒如何制作小蝌蚪,而是讓幼兒自主去探索,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體性,讓幼兒有一個探索的過程,主動去學習,在失敗到成功的過程中,更好地掌握一些基本技能!
【設計意圖:借助圖片的形式,讓幼兒了解小蝌蚪會往不同的方向游,為后期創(chuàng)作豐富的畫面提供前期的經驗準備!
、弈軌蛟诶蠋煹囊龑,獨立完成不同形態(tài)小蝌蚪的制作過程。
【設計意圖:借助圖片,讓幼兒更好地了解小蝌蚪游的方向,從而知道上、下、左、右這些方位,為后面創(chuàng)作不同形態(tài)的小蝌蚪奠定基礎!
、吣軌蛟诶蠋煹闹笇,左手虎口捏住紙,右手使用剪刀,通過左右手配合完成剪、貼等活動。
【設計意圖:借助一些輔助的材料,讓幼兒更好地練習剪、貼等技能。】
四、作品展示
1、將幼兒的作品放在教師事先布置好的大池塘里。
2、表揚畫面整潔,小蝌蚪能朝不同方向游的的小朋友。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你的小蝌蚪在干什么?
結束語:
師:寶貝們,我們帶著小蝌蚪繼續(xù)去找媽媽吧。能夠在集體面前大膽地描述自己的作品,感受藝術活動帶來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快樂。
【設計意圖:在集體點評活動中,一方面能夠享受藝術活動帶來的美感,另一方面也對基本技能的提升!
教學反思 :
在普通幼兒園中推行融合教育是未來的趨勢,如何在教學活動中滲透融合理念呢?中班美術活動《池塘里的小蝌蚪》就是一次新的嘗試和體驗。我們都知道,普通兒童與特殊需要兒童的能力差距較大,要提高融合教育工作質量就必須對普通教育的課程與教學在一定程度上進行調整,因此在教學活動中用“一個活動兩個目標”的方式分別使之兼顧普通兒童和特殊需要兒童。
《綱要》在藝術教育要求提到:“提拱幼兒自由表現(xiàn)的機會,鼓勵幼兒用藝術的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币層變撼浞直磉_自己的感受和體驗,發(fā)揮主動性是關鍵,主動性來源于興趣,因此在活動內容的選取上,追尋幼兒的興趣點,從春天的小蝌蚪出發(fā),讓幼兒進行觀察,有了這樣直觀經驗之后,幼兒對事物有了興趣,往往會集中注意,仔細觀察事物,感受也就深刻,再加上教師的適當引導,就容易把握事物的特點。在活動中,我提供了蚌殼等新奇、特別的材料,從而提高幼兒興趣,激發(fā)他們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使他們產生豐富的想象。其次,在美術活動中,更多地關注特殊需要兒童,采用靈活多變的組織形式,使幼兒通過合作與交流了解他人的感受與經驗,當孩子呈現(xiàn)出一幅幅完整的作品時候,我明白了,我的教學是有效的,嘗試是有結果的。正如陶行知先生說得好:“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边@正是教師無私奉獻愛心的典范。教育工作,任重道遠,需要我們用心,用愛,并持之以恒地去做,才能有成效。一日之辛,難成大事,作為一名最普通的資源教師,我將不斷學習,不斷實踐,為幫助這些“慢飛天使”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池塘里的小蝌蚪》教案 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使學生學會使用選取工具選定圖形。
學會圖形的移動、復制與翻轉。
能力目標:
能利用選定工具、復制、粘貼、翻轉等功能處理圖片。
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小組協(xié)作精神。
情感目標:
通過繪制池塘和小蝌蚪,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及環(huán)保意識。
讓學生了解青蛙的生長過程,激發(fā)保護青蛙的情感。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包含青蛙及小蝌蚪的圖片、青蛙的叫聲、青蛙成長過程圖等)。
Windows系統(tǒng)自帶的畫圖軟件。
教學用圖片素材(如荷葉、荷花等)。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主題
播放青蛙的叫聲,引出青蛙和小蝌蚪的話題。
展示青蛙和小蝌蚪的'圖片,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任務驅動,合作探究
學生使用橢圓和曲線工具繪制小蝌蚪,并學習復制和翻轉功能。
引導學生討論如何快速復制荷葉,并上臺演示復制方法。
強調選定工具和透明樣式的選擇。
學生嘗試使用畫圖軟件中的橢圓工具和顏色填充工具。
任務一:畫一片荷葉并填上顏色。
任務二:畫一模一樣的荷葉(或擠擠挨挨的荷葉)。
任務三:畫一群活潑可愛的小蝌蚪。
作品展示,效果評價
小組為單位推薦優(yōu)秀的繪畫作品進行展示。
學生自評與互評,明確如何使用復制、粘貼、翻轉等工具。
趣味練習,熟練操作
設計一個解救小蝌蚪的情境,讓學生在操作中鞏固所學知識。
歸納總結,深化提高
學生談學習收獲和體會,教師梳理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
反思
優(yōu)點:
情境創(chuàng)設有效:通過播放青蛙的叫聲和展示圖片,成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任務驅動明確:設計了三個清晰的任務,每個任務都圍繞教學目標展開,有助于學生逐步掌握繪圖技能。
合作探究充分:在任務完成過程中,學生積極討論、嘗試,并上臺演示操作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小組協(xié)作精神。
不足與改進:
個別學生參與度不高:在小組活動中,部分學生可能由于基礎較弱或性格內向,參與度不高。教師可以設計更多層次的任務,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挑戰(zhàn)。
時間分配需優(yōu)化:在實際教學中,可能會出現(xiàn)某些環(huán)節(jié)耗時過長或不足的情況。教師應在課前做好充分準備,并靈活調整時間分配,確保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能順利進行。
環(huán)保意識培養(yǎng)不夠深入:雖然教學目標中提到了環(huán)保意識的培養(yǎng),但在實際教學中,這一方面的教育可能還不夠深入。教師可以通過更多的實例和討論,引導學生認識到保護青蛙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性。
技術細節(jié)指導需加強:在操作過程中,部分學生可能會遇到技術難題,如透明樣式的選擇等。教師應加強對這些技術細節(jié)的指導,確保每位學生都能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
通過這次教學,我深刻認識到在信息技術課程中融入生態(tài)環(huán)保教育的重要性。未來,我將繼續(xù)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努力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和環(huán)保意識。
《池塘里的小蝌蚪》教案 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學會使用選取工具選定圖形,并學會圖形的移動、復制、翻轉等圖片處理方法。
通過實踐活動,了解青蛙的生長過程,特別是小蝌蚪到青蛙的變化。
過程與方法:
通過任務驅動法,引導學生在完成具體任務的過程中掌握電腦繪畫技能。
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的能力,通過討論、交流、實踐,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激發(fā)保護青蛙的情感。
通過藝術創(chuàng)作,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創(chuàng)新能力。
二、教學內容
浙江教育出版社《小學信息技術》三年級上冊第5課《池塘里的小蝌蚪》。
三、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主題
展示幻燈片課件,描述青蛙媽媽和一群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樂生活的場景,然后引出小蝌蚪遇到困難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任務驅動、合作探究
任務一:畫一片荷葉并填上顏色。引導學生復習畫圖工具的使用,并初步體驗選定工具。
任務二:畫一模一樣的荷葉(如擠擠挨挨的荷葉)。通過討論和嘗試,掌握復制和粘貼的方法,并注意到透明樣式的選擇。
任務三:畫一群活潑可愛的小蝌蚪。利用選定、復制、粘貼和翻轉等工具,創(chuàng)作出有趣的蝌蚪群。
作品展示、效果評價
小組為單位推薦優(yōu)秀作品進行展示,并組織自評和互評,進一步明確各種工具的使用方法。
趣味練習、熟練操作
設計一個解救小蝌蚪的情境,讓學生在操作中鞏固所學知識,并體驗成功的.喜悅。
歸納總結、深化提高
引導學生總結本節(jié)課的學習收獲,梳理所學知識,形成技能。
反思
一、教學成功之處
情境創(chuàng)設有效:通過生動有趣的幻燈片課件和故事情境,成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任務驅動明確:通過設計三個具體且層次遞進的任務,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逐步掌握了電腦繪畫的技能,提高了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合作探究充分:在任務完成過程中,學生之間進行了充分的討論和交流,培養(yǎng)了他們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同時,教師的適時引導和點撥也促進了學生的有效學習。
二、教學不足之處及改進措施
個別學生參與度不高:在任務完成過程中,個別學生由于基礎較差或興趣不濃,參與度不高。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更加關注這些學生的需求,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幫助,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評價環(huán)節(jié)有待加強:雖然組織了作品展示和效果評價環(huán)節(jié),但評價標準和評價方式仍需進一步完善?梢灾贫ǜ唧w的評價標準,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如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等),以更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
知識遷移不足: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部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遷移能力較弱。教師可以設計更多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或練習,以促進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新的情境中,提高他們的知識遷移能力。
總之,《池塘里的小蝌蚪》這節(jié)課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任務驅動、合作探究等方式,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了電腦繪畫的技能,并培養(yǎng)了他們的環(huán)保意識、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同時,教師也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反饋意見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
《池塘里的小蝌蚪》教案 6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會使用選取工具選定圖形。
掌握圖形的移動、復制與翻轉等圖片處理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任務驅動教學法,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中掌握電腦繪圖技能。
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小組協(xié)作精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對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創(chuàng)造力。
二、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包含青蛙及小蝌蚪的圖片、視頻、聲音等)
畫圖軟件(Windows系統(tǒng)自帶的畫圖軟件)
繪畫素材(如荷葉、池塘等背景圖片)
三、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主題
通過展示青蛙和小蝌蚪的多媒體資料,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引出本課主題——《池塘里的小蝌蚪》。
任務驅動,合作探究
學生使用橢圓和曲線工具繪制小蝌蚪,并嘗試復制粘貼多個小蝌蚪。
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圖像翻轉,使小蝌蚪朝不同方向游動。
引導學生討論如何快速繪制多片荷葉,并引入復制粘貼的方法。
學生嘗試使用復制粘貼功能繪制多片荷葉,教師演示透明樣式的選擇。
學生使用畫圖工具繪制荷葉,并嘗試填充顏色。
教師巡視指導,幫助學生解決操作中遇到的問題。
任務一:畫一片荷葉并填上顏色
任務二:畫一模一樣的荷葉
任務三:畫一模一樣的小蝌蚪
作品展示,效果評價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推薦優(yōu)秀作品進行展示。
通過自評和互評,進一步明確如何使用復制、粘貼、翻轉等工具。
趣味練習,熟練操作
設計一個解救小蝌蚪的趣味練習,讓學生在鞏固所學知識的同時,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
歸納總結,深化提高
引導學生總結本課所學知識和技能,梳理學習過程。
鼓勵學生分享學習體會和收獲,提出改進建議。
反思
一、教學亮點
情境創(chuàng)設有效:通過多媒體資料的`展示,成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為后續(xù)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任務驅動成功:通過設計合理的任務,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中掌握了畫圖技能,提高了學習效果。
評價機制完善:通過自評和互評的方式,不僅讓學生明確了自己的學習成果和不足,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審美和表達能力。
二、存在不足
個別學生參與度不高:在合作探究環(huán)節(jié),部分學生由于基礎較差或興趣不濃,參與度不高,影響了整體教學效果。
時間分配不夠合理:在任務三的實施過程中,由于部分學生操作不熟練,導致時間分配不夠合理,影響了后續(xù)環(huán)節(jié)的進行。
反饋機制待完善:在作品展示環(huán)節(jié),雖然進行了自評和互評,但教師的反饋不夠及時和具體,未能充分發(fā)揮評價的激勵和導向作用。
三、改進措施
加強個別輔導:針對基礎較差或興趣不濃的學生,教師應加強個別輔導和關注,幫助他們克服學習困難,提高學習興趣。
優(yōu)化時間分配:在任務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操作能力和時間需求,合理安排每個任務的時間節(jié)點,確保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順利進行。
完善反饋機制:在作品展示環(huán)節(jié),教師應及時、具體地給予反饋和指導,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同時,鼓勵學生之間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池塘里的小蝌蚪》教案 7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會使用選定工具選定圖形。
掌握圖形的移動、復制與翻轉等圖片處理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任務驅動法,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電腦繪畫的基本技能。
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小組協(xié)作精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特別是保護青蛙及其幼體小蝌蚪的意識。
激發(fā)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興趣和熱愛。
二、教學內容
浙江教育出版社《小學信息技術》三年級上冊第5課《池塘里的小蝌蚪》。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包括青蛙、小蝌蚪的圖片,青蛙的叫聲,小蝌蚪找媽媽的視頻等)。
畫圖軟件(Windows系統(tǒng)自帶的畫圖軟件)。
教學任務單(包括畫荷葉、復制荷葉、畫小蝌蚪等任務)。
四、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主題
播放青蛙的`叫聲,展示青蛙和小蝌蚪的圖片,激發(fā)學生興趣。
講述青蛙媽媽和小蝌蚪的故事,引出本課主題。
任務驅動、合作探究
教師示范如何畫小蝌蚪(橢圓+曲線),并講解復制粘貼的方法。
學生自主嘗試,教師巡回指導。
學生討論如何快速復制荷葉,教師引導學生使用選定工具和復制粘貼功能。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學生自主嘗試,教師巡視指導。
請學生上臺演示,教師點評。
任務一:畫一片荷葉并填上顏色。
任務二:復制荷葉,畫出多片荷葉。
任務三:畫小蝌蚪,并嘗試復制多個小蝌蚪。
作品展示、效果評價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推薦優(yōu)秀作品進行展示。
組織學生自評和互評,教師總結點評。
趣味練習、熟練操作
設計解救小蝌蚪的情境任務,讓學生在實踐中鞏固所學知識。
學生動手將小蝌蚪從“困境”中解救出來,并放回池塘。
歸納總結、深化提高
引導學生總結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和技能。
強調保護青蛙和小蝌蚪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反思
一、教學亮點
情境創(chuàng)設成功:通過播放青蛙的叫聲和展示圖片,成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任務驅動有效:通過設計三個由易到難的任務,讓學生在實踐中逐步掌握電腦繪畫的基本技能。同時,通過小組合作和自主探究,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環(huán)保意識培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強調保護青蛙和小蝌蚪的重要性,成功培養(yǎng)了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二、不足之處
時間分配需優(yōu)化:在任務三環(huán)節(jié),部分學生由于操作不熟練,導致時間分配略顯緊張。未來應適當調整任務難度和時間分配,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充分參與和完成任務。
個別指導需加強:在巡視指導過程中,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在使用選定工具和復制粘貼功能時存在困難。未來應加強對這些學生的個別指導,幫助他們盡快掌握相關技能。
評價環(huán)節(jié)需完善:在作品展示和效果評價環(huán)節(jié),雖然組織了學生自評和互評,但評價標準和流程仍需進一步完善。未來應制定更明確的評價標準,并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對作品進行評價。
通過本次教學實踐和反思,我深刻認識到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應注重情境創(chuàng)設、任務驅動和環(huán)保意識培養(yǎng)等方面的工作。同時,也需要不斷優(yōu)化教學策略和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興趣。
《池塘里的小蝌蚪》教案 8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會使用選定工具選定圖形。
掌握圖形的移動、復制與翻轉等圖片處理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任務驅動法,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電腦繪畫技能。
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小組協(xié)作精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特別是保護青蛙的意識。
激發(fā)學生對自然和生命的熱愛。
二、教學內容
浙江教育出版社《小學信息技術》三年級上冊第5課《池塘里的小蝌蚪》。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包括青蛙、小蝌蚪的圖片、視頻等)。
畫圖軟件(Windows系統(tǒng)自帶的畫圖軟件)。
教學任務單(包括畫荷葉、畫小蝌蚪等任務)。
四、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主題
展示幻燈片課件,描述青蛙媽媽和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樂生活的場景,然后引出小蝌蚪遇到困境的情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同情心。
任務驅動、合作探究
任務一:畫一片荷葉并填上顏色。引導學生使用畫圖工具進行創(chuàng)作,并復習舊知。
任務二:畫一模一樣的荷葉(如擠擠挨挨的荷葉)。通過討論和嘗試,讓學生掌握復制、粘貼的方法,并注意透明樣式的選擇。
任務三:畫一模一樣的小蝌蚪(如一群活潑可愛的小蝌蚪)。進一步鞏固復制、粘貼、翻轉等技能,并引導學生使用曲線工具繪制小蝌蚪的尾巴。
作品展示、效果評價
以小組為單位推薦優(yōu)秀的繪畫作品進行展示,并組織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通過評價,進一步明確如何使用復制、粘貼、翻轉等工具,并體驗信息技術的技術美。
趣味練習、熟練操作
設計一個解救小蝌蚪的趣味練習,讓學生在動手將小蝌蚪放回到池塘里的過程中,再次鞏固所學知識。
歸納總結、深化提高
讓學生談談學習收獲和體會,梳理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形成技能。同時,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作更多與池塘、小蝌蚪相關的作品。
反思
一、教學亮點
情境創(chuàng)設成功:通過生動的情境導入,成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同情心。
任務驅動有效:通過設計一系列具有層次性的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逐步掌握電腦繪畫技能,提高了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小組協(xié)作精神。
評價環(huán)節(jié)充分:通過自評和互評的方式,讓學生更加明確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同時也發(fā)展了他們的觀察、審美能力。
二、不足之處及改進建議
個別學生參與度不高: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個別學生參與度不高,可能是因為他們對電腦繪畫技能掌握不夠熟練或者缺乏自信心。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提前進行個別輔導,幫助他們掌握基本技能;同時,在小組合作中,可以安排一些簡單的任務讓他們參與進來,逐步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參與度。
時間分配需優(yōu)化:在教學過程中,有時會出現(xiàn)時間分配不合理的情況,導致某些環(huán)節(jié)過于匆忙或者某些環(huán)節(jié)時間過長。為了優(yōu)化時間分配,教師可以提前進行充分的.備課和試講,確保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深入的探討和實踐;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時間分配。
環(huán)保意識培養(yǎng)需加強:雖然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中包含了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這一方面的培養(yǎng)還不夠深入。為了加強環(huán)保意識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更多地引入環(huán)保相關的知識和案例;同時,在作品展示和評價環(huán)節(jié)中,可以引導學生關注作品中的環(huán)保元素和創(chuàng)意點。
【《池塘里的小蝌蚪》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池塘里的小鴨子》教案設計09-30
《夏天的池塘》教案03-07
熱鬧的池塘教案01-09
小池塘教案09-18
小蝌蚪教案02-10
小蝌蚪教案04-17
《小池塘》教案4篇02-24
小池塘教案4篇02-26
中班美術教案《熱鬧的池塘》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