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六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
2.培養(yǎng)學生用面單位直接測量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類比、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
教學難點
面積與周長、面積單位與長度單位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同學們,劉燕最近特別高興,因為爸爸給她買了一張漂亮的書桌,她可喜歡了.為了使書桌更整潔美觀,劉燕想在書桌上鋪一塊桌布,那買桌布前我們需要知道什么呢?這個問題等我們學習了面積和面積單位的知識后就知道了,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研究面積和面積單位.(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教學面積的意義.
師:我們周圍許多物體都有面,請你們摸一摸自己的課桌面,數(shù)學課本的封面,鉛筆盒蓋的面.老師再請一個同學來摸一摸黑板的面.
說明,這些都是物體的表面(板書:物體表面)
引導學生比一比:黑板面與桌面,哪個大,哪個?數(shù)學課本的封面與鉛筆盒蓋的面,哪個大,哪個。
師:通過觀察,比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物體的表面有大有。
說明: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師:我們把這些圖形畫在紙上,就成了平面圖形.
觀察:圖(1)與圖(2)比較,圖(3)與圖(4)比較,圖(5)與圖(6)比較,哪個大?哪個?
可以比較明顯看出圖(1)>圖(2),圖(5)<圖(6),圖(3)與圖(4),請同學把圖(3)與圖(4)重疊,可以看出兩個圖形完全重合,所以圖(3)=圖(4).
說明: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師:誰能歸納、總結(jié)一下什么叫做面積?
生:物體的表面或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老師板書)
2.教學面積單位.
投影出示兩個同樣大小的平面圖形.
數(shù)一數(shù)每個圖形的方格數(shù).(投影覆蓋片)
師:說一說為什么同樣大小的兩個圖形,方格數(shù)卻不一樣呢?(方格的大小不同)
說明:要測量和計算面積,必須有統(tǒng)一的標準,就是面積單位.
師: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請同學看書92頁下面兩行.
。1)平方厘米.
師:拿出自己準備的最小的正方形,用直尺量一量它的邊長,(1厘米)它的面積是 1平方厘米.
用自己準備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放在書上的1平方厘米上面比較一下是不是一樣大.
用自己準備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在書上長方形里擺放,正好擺放6個小正方形,也就是6個1平方厘米,那么,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就是6平方厘米.
師:再請同學把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放在自己左手大拇指指甲面上,比一比.然后閉上眼睛想一想,在我們的周圍哪些東西的面積的大小與1平方厘米的大小差不多?
。2)平方分米.
師:如果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課桌面的面積,方便嗎?(不方便)
那么要用到另一種面積單位.
請拿出自己準備的大正方形,量一量它的邊長(1分米),它的面積是1平方分米.
同桌兩個同學用自己準備的大正方形(1平方分米)在一張課桌上擺放,看一看大約有多少平方分米.
看著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摸一摸它的邊長,再摸一摸它的周長,再摸一摸它的面積.想一想在我們周圍哪些東西的.面積大小與1平方分米差不多.再用手比劃比劃1平方分米的面積實際有多大,給同學看一看.
。3)平方米.
如果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一量學校操場的面,有困難嗎?
。ㄒ玫揭粋比較大的面積單位)
出示1平方米的紙板,請一個同學來量一量它的邊長.(1米)它的面積是1平方米.
比劃一下1平方米有多大.
用1平方米,量一量黑板大約有多少平方米.
師:同學們,請你們閉上眼睛回憶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積各有多大.
3.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認識了什么是面積,什么是面積單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那么我們開始講的要給劉燕的書桌買一塊桌布,是要求什么?(面積)
三、鞏固反饋.
1.選擇適當?shù)膯挝幻Q.
。1)數(shù)學課本長20( )
。2)一塊手帕的面積是4( )
(3)鉛筆盒長19( )
。4)一個學校的面積是500( )
。5)課桌高70( )
2.判斷.正確舉,錯誤舉.
(1)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米.
。2)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是不同的計量單位.
。3)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周長是4分米,面積是1平方分米.
。4)1個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厘米.
3.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圖.
(1)面積是8平方厘米的長方形.
。2)面積是16平方厘米的長方形和正方形.
四、小結(jié).
今天我們認識了面積和面積單位,老師請同學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們要測量學校操場的面積,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一個一個地拼擺,這個方法可行嗎?(太麻煩了),我們要研究一種科學的計算方法,后面的課上繼續(xù)學習.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 篇2
教學內(nèi)容
蘇教版義務(wù)教育小學數(shù)學第六冊(修訂本)第85~88頁。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并知道它們的實際大小。
2. 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 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和獨立思考、樂于交流的習慣。
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1平方米桌布一塊,米尺,鏡框,長方形紙若干張。
學具:邊長1厘米、1分米的正方形紙片若干張。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
出示一個木條釘成的長方形鏡框,提問: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計算做這個鏡框需要多長的木條?學生回答后緊接著問:如果配一塊玻璃,要多大呢?引出課題前半部分。(板書:面積)
[評析:以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作為教學的切入點,親切自然。滲透知識源于生活又應(yīng)用于生活的數(shù)學思想,激起學生學習新知的強烈愿望。]
二、引導探索,討論研究
1.認識面積的含義。
。1)認識物體表面的面積。
先舉幾個生活中物體表面的例子,然后讓學生親手摸一摸課本封面、文具盒蓋的表面,并比較它們的大小。
談話:我們把課本封面的大小叫做課本封面的面積。誰能說一說什么是文具盒蓋的面積?你還能說出哪些物體表面的面積?請比較它們的大小。
。2)認識圍成的平面圖形的面積。
讓學生想像把課本面的形狀畫下來是什么形狀,引出并板書:平面圖形。讓學生回憶學過的平面圖形后出示以下圖形。
提問;在屏幕上呈現(xiàn)的6個圖形中,你能指出哪些圖形的面積?學生回答后追問:為什么不能指出角的面積?
出示下面3個圖形:
提問:誰能比較這3個平面圖形面積的大?
[評析:《數(shù)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在第一學段“空間與圖形”的內(nèi)容標準中提出“結(jié)合實例認識積的含義”,按照這一要求,這里不再概括面積的定義,而是讓學生具體地感知面積的含義。學生多種感官積極參與,感知比較充分。]
2.教學面積單位。
(1)引入面積單位。
(教師發(fā)給學生每人一張長方形紙,同桌的兩張紙寬度相同,長度略有差別。)讓學生拿出長方形紙和老師手中的紙比較面積大小,學生一眼就能看出大小。再讓同桌之間比較紙的面積的大小,學生發(fā)現(xiàn)一眼不能看出來,可能想到用重疊法或量長和寬的辦法比較。
多媒體出示長方形(15個單位)和正方形(16個單位),讓學生說說如何比較其大小。演示用重疊的方法無法比較(一個較寬,一個較長)。
多媒體演示把長方形、正方形分成如圖(1)、圖(2)的'方格。
學生用數(shù)格子的方法說出正方形的面積大。
多媒體出示圖(3)。
提問:圖(3)也畫成16個格子,和圖(2)的面積一樣大嗎?為什么?
講述:如果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要統(tǒng)一標準。這個標準就是面積單位。(板書課題的后半部分:面積單位)
[評析:在操作和比較中引出積單位,過渡自然,環(huán)環(huán)相扣,學生始終處于最佳思維狀態(tài),每個學生都感覺“這是我自己發(fā)現(xiàn)的知識”,有積極的學習體驗。]
。2)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
、 認識1平方厘米。
學生觀察1平方厘米紙片的形狀、大小,量邊長。引出: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板書:平方厘米)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 篇3
教學內(nèi)容
三年級數(shù)學第五單元面積
課時
第1課時面積和面積單位(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結(jié)合實例使學生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引進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鄰兩個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能力目標
會應(yīng)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情感目標
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初步學會用所學的有關(guān)面積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逐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從物體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閉圖形的.大小兩個方面理解面積概念。
2、理解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難點
1、從物體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閉圖形的大小兩個方面理解面積概念。
2、理解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準備
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等邊三角形和直徑1厘米的圓,兩個長方形。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引導學生看教材第60頁的圖。
提問: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2、引出新課,出示課題。
同學們剛才觀察到的物體都有面,而且通過操作我們還發(fā)現(xiàn)面是有大小的,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所學的內(nèi)容就和面的大小有關(guān)。
二、探究新知
1、教學面積的意義。
。1)認識物體的表面有大小。
教師談話引入。說明:黑板面和國旗面的表面的大小相差比較大,靠觀察就能看出。
(板書:觀察比較)
。2)認識平面封閉圖形的大小。
出示兩組圖形,這些是平面封閉圖形,怎樣比較它們的大。
由學生的操作活動,引出重疊比較與數(shù)方格比較的方法。
(板書:重疊比較,數(shù)方格比較)
。3)總結(jié)面積的意義。
提問: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書上是怎么說的。(板書課題的前半部分:面積)
2、認識面積單位。
。1)出示教材第61頁例2.
引導:請同學們用手中的學具來幫忙。
比較三種方式,得出數(shù)正方形個數(shù)是最合理的方法。解決了設(shè)疑中提出的問題,通過數(shù)正方形個數(shù)得出大小分。http://www.xkb
。2)認識統(tǒng)一比較的重要性。
教師出示一個正方形,通過重疊確認它的面積比前面出示的兩個長方形大,教師翻開正方形反面的格子只有9個格,激起學生的疑問。
提問:這是什么原因呢?你有沒有辦法來證明呢?
。3)帶著問題自學。
提問:①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谡f說每個面積單位的大小是怎么規(guī)定的?
③各自比一比,哪個手指甲的面積最接近1平方厘米。
、芡纼扇嘶ハ啾犬1平方分米的大小。
、菰诤诎迳腺N出一張1平方米的紙,先估計能放下幾本練習本。翻出反面,數(shù)一數(shù),實際能放下幾本練習本。
三、課堂作業(yè)新設(shè)計
1、如圖,每一個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用紅筆涂出8平方厘米的一個圖形,再用綠筆涂出面積為12平方厘米的另一個圖形。
2、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單位。
。1)電視屏幕的面積是25()。
。2)一塊橡皮上面的面積是9()。
。3)學校操場的面積大約是500()。
。4)教室的面積大約是40()。
板書設(shè)計:
物體的表面有大小
觀察比較重疊比較數(shù)方格比較
常用的面積
單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引導學生看教材第60頁的主題圖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通過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動,使學生初步理解面積的意義。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體驗建立面積單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積單位的建立規(guī)則。 3、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動中獲得關(guān)于它們實際大小的空間觀念,形成正確的表象。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wù)于生活。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讓學生初步理解面積的意義,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
教學難點:
1、使學生建立面積的概念,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
2、在操作中體會引進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過程
(一) 游戲新課,感知面積
1、黑板出示:面積 關(guān)于面積你知道了些什么?
游戲1:手心的面向上,手背的面向上,手心、手背、手背、手心、手背……
游戲2:好,接下來,請一個同學,到講臺上來,閉緊眼睛,伸出你的手,找找老師的手是哪個面,對了,你是看到還是摸到的?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理解面積的意義
出示:現(xiàn)在,請大家看這個盒子,有面嗎?
師:是看到還是摸到的
生:看到的
師:再請你閉上眼睛,摸盒子的2個面,(指定)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還有想說的嗎?
生:面是光滑的
生:我摸的兩個面是一樣大的
生:上面大,右面小
師:那就是說,物體的面有大有小(生說)(板書;面 大小)面的大小就是面積(板書:面積)
師;好,大家一起拿出數(shù)學書,和老師一起摸一摸數(shù)學書的封面。
引導: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的面積,國旗面的大小就是國旗的面積 師,這些物體的面可以是看到的,也可以是摸到的` 在數(shù)學里,有沒有什么面只能看到,不能摸到呢?
生;2個說
(三)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
一張紙有4個格子,另一張紙有8個格子,你認為可能一樣大嗎?理由。有沒有可能8個格的紙面積大呢?理由
師:如果一個格子是一個面積單位,那么這張紙有幾個。 在數(shù)學上,有專用的面積單位 1平方分米
師:有了面積單位,就可以量物體的表面的面積。 請大家量一量書面的面積 師:生匯報,你量了…、、
思考,現(xiàn)在就用它6個小正方形去量黑板,好嗎?不夠,(生指)全班都接給你,你還想擺嗎?太麻煩了,那怎么辦呢?
驗證:請一個學生上臺板演?怎么辦?引導,用大的面積 出示:平方米
師:更大的面積單位是平方米。
師:請大家想像以下一平方米多大?請你用手比劃比劃 師:到底怎樣的正方形呢? 生:邊長是1米
師:他講得對嗎?誰會說出到底多大的圖形?
師:那我們一起來量一量。出示: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估一估,這么大的面積單位里面可以站多少人?請學生上臺站一站
師:出示小卡片,這張卡片,用面積單位來量這個卡片面積多大呢?
思考:量這張小卡片,能用剛才的面積單位嗎? 生:不能,理由
放手問:從中你想到什么?還有更小的面積單位?
引導生說: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是1平方厘米(反復說) 猜猜1平方厘米多大呢?(很小)屏幕出示(縮放)
師:找找生活中的面積單位。 哪些物品是1平方厘米,哪些是1平方分米,哪些是1平方米。 ……、、
板書
面積和面積單位
面 的 大小 是 面積
邊長1米的正方形1平方米
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
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里米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 篇5
導學內(nèi)容
導學內(nèi)容(西師版)三年級下冊第32~36頁例1、例2、例3。
教學目標
1蹦芙岷鮮滴锘蚱矯嬙夾危理解面積的含義。
2蹦苡枚嘀址椒ū冉廈婊的大小,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3蓖ü觀察、操作,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具、學具準備
大小樹葉各一張,釘子板,橡皮筋,照片一張,兩段繩子,。
導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激趣創(chuàng)新
教師出示春游時和學生一起照的放大的照片。
教師:同學們,這是前幾天我們班春游時老師和你們一起照的照片,這是一張珍貴的照片,猜一猜老師會把它怎樣?
學生可能回答:
學生1:把它放在鏡框里。
學生2:把它塑封。
教師:如果給這張照片加上框,需要多少木條?這求的是什么?(周長)
如果我要想給相框配上玻璃,需要多大的玻璃?這又是求的什么呢?你會解決這個問題嗎?
教師:等我們今天學習了面積的知識后,你們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
二、理解面積的意義
1比鮮段鍰宓拿婊
教師出示兩條線段,讓學生觀察這兩條線段有什么不一樣,再出示大小兩片樹葉,讓學生觀察又有什么不同?
教師:通過觀察我們知道,物體既有長短之分,又有大小之分。黑板、課桌、書本、樹葉、文具盒等都可以叫做物體。教師出示文具盒,讓學生觀察:一眼看去,我們先看到的是什么?
學生:文具盒的表面。
教師:是的,許多物體都有它們的表面,請同學們觀察一下,在教室里你可以看到哪些物體的面?
學生:我看到了教室的地面、墻面,黑板面,課桌面,數(shù)學書的封面,文具盒面……讓學生閉上眼睛,摸一摸數(shù)學書和課桌的表面,說一說有什么感覺?
學生1:我摸到桌子的表面光光的、平平的。
學生2:我摸到數(shù)學書的面很小,很容易摸到邊沿;而桌子不容易摸到邊沿,面要大得多。
教師:大家的感覺都不錯,課桌的表面比較大,我們就說課桌表面的面積比較大;數(shù)學書的表面比較小,我們就說數(shù)學書表面的面積比較小。
教師:看來物體的面是有大小的,有的物體面大,有的物體面小,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面積(板書:面積)。比如數(shù)學書表面的大小就是數(shù)學書表面的面積。讓學生分小組相互說一說教室的地面、墻面,黑板面,桌面,文具盒面……的面積分別指的是什么?
2比鮮鍍矯嬙夾蔚拿婊
教師:物體表面有大有小,那么這些平面圖形也有大小嗎?電腦顯示4個圖形,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這些平面圖形中誰最大?誰最?
學生:三角形比圓形大。
教師:對,我們可以直接地比較出三角形比圓大。讓學生在紙上畫出一些平面圖形,用顏色涂出這些平面圖形的大小。
教師:這些平面圖形的大小是平面圖形的什么呢?
教師: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讓學生指出黑板上的平面圖形的面積。
3憊檳擅婊的意義
讓學生把這兩方面起來說說什么叫面積。
學生:物體表面的大小和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面積。
教師:物體表面的.大小叫面積,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也叫面積,所以說: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面積。(板書)
三、比較面積的大小
1幣導學生用觀察法、重疊法進行比較
教師:既然物體的表面有大小,平面圖形也
有大小,怎樣去比較它們的大小呢?讓學生看一看,教室里哪些物體的表面比較大?
學生1:課桌面比文具盒面大。
學生2:黑板面比數(shù)學書的封面大。
……
小組討論:你是用哪些辦法來比較這些面的大小的?
學生匯報討論結(jié)果。
教師:有的同學通過觀察,看出黑板的面積與課桌面的面積大小差別很明顯,說明黑板的面積比課桌面面積大;有的同學把文具盒面放在課桌面上重疊起來比較,發(fā)現(xiàn)文具盒面比課桌面的面積小。
2庇檬格子的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
教師出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紙片各一張,面積大小相差無幾,讓學生猜一猜長方形面積大?還是正方形面積大?
學生通過觀察,是不容易看出長方形面積大還是正方形面積大的,可能有的學生會想到用重疊法進行比較,這時可讓學生拿出桌上準備好的長方形紙片和正方形紙片,動手操作用重疊法試一試看能否比出誰大誰。繉W生通過操作發(fā)現(xiàn)用重疊法也不能比出誰大誰。吭鯓硬拍鼙容^出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呢?出示例2的教室內(nèi)兩面墻上貼瓷磚的圖。
教師:你能比較出這兩面墻貼瓷磚部分的大小嗎?
學生:由于每塊瓷磚的大小是相等的,我數(shù)一數(shù)哪面墻上的瓷磚塊數(shù)多,哪一面墻的面積就最大。
教師:現(xiàn)在你有辦法比較出你桌上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哪個面積大嗎?(小組討論,抽學生匯報)
教師:對,我們可以把長方形和正方形都分成一些相等的格子,再數(shù)一數(shù)格子的個數(shù)就知道哪個圖形的面積大還是小。讓學生先動手操作比較桌上兩片樹葉的大小,再抽學生匯報比較方法。
。阂容^兩個平面或物體表面的面積大小,可以借助相等的格子數(shù)量的多少來進行比較。
3薄巴騁槐曜肌鋇鬧匾性
出示例3(沒有分成方格的)讓學生比較它們的大小。
讓學生先猜一猜,圖A與圖B哪個面積大?
顯示圖A有6個方格,圖B有24個方格,讓學生比較,哪個圖形面積大?
學生1:圖B面積大,因為圖B有24格,而圖A只有6格。
學生2:我不同意,兩個圖中格子的大小不一樣,我們單數(shù)格子的多少還不能確定哪個圖形的面積大。新|課|標|第|一|
通過把兩個圖切割后重合,使學生感受到圖A和圖B面積一樣大。
。簭倪@次比較可以看出,如果用數(shù)格子的方法進行比較,格子的大小一定要相同才能比
較出結(jié)果。
四、課堂活動
。1)在釘子板上圍出你喜歡的圖形,并數(shù)出你圍的圖形的面積是多少格?
。2)在格子紙上畫3個面積等于9個方格的有趣圖形(面積相等,圖形的形狀一樣的)。
五、反思
教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現(xiàn)在你知道給相框裝上多大的玻璃是求什么嗎?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 篇6
新知識點:
1、理解面積的含義。
2、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
3、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掌握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要求:
1、結(jié)合實例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
2、體會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重要性,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和平方千米,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3、熟悉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4、使學生探究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獲得探究學習的經(jīng)歷;會使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能估計所給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教學建議:
1、豐富學生的直接經(jīng)驗,加強直觀教學。
在本單元的教學中,應(yīng)增加動手操作活動,讓學生通過手、口、眼、耳多種感官的協(xié)同活動,特別是通過動手操作,掌握相關(guān)知識,有利于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有效地提高知識攝取的`效果。在本單元的教學中,還應(yīng)注意選擇各種直觀手段的優(yōu)勢,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恰當選擇教具或課件,從中讓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有更真實的感受,獲得實實在在的直接經(jīng)驗,更有利于表象的形成。
2、變機械的學習為有意義的學習。
機械的學習往往體現(xiàn)在概念教學中,機械的學習是指學生不僅能記住數(shù)學概念的描述、符號,卻不理解它們的內(nèi)在含義,不理解有關(guān)概念的聯(lián)系,更不會靈活地運用。有意義的學習是指學生不僅能記住概念的描述或符號,而且能理解它們的內(nèi)在含義,了解相關(guān)數(shù)學概念的實質(zhì)性聯(lián)系,并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例如教學“面積單位”可以從三個方面促進學生理解概念:一是初步感知為什么選用正方形作為面積單位的形狀;二是指導每個面積單位是怎樣規(guī)定的;三是了解面積單位與相應(yīng)長度單位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3、讓學生主動探究,獲取結(jié)論。在本單元中,有些內(nèi)容探究的難度不大,結(jié)論不叫容易發(fā)現(xiàn),而且便于展開直觀操作,因此是小學數(shù)學中比較適宜讓學生探究的課題,教師應(yīng)當充分發(fā)揮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組織學生開展探究學習。
4、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在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yīng)用,因此本單元的教材對面積的估算給予較多的關(guān)注,不僅在“做一做”中有所體現(xiàn),在練習中也有較多反映,如很多計算面積的練習,都要求學生先估計,再測量計算出面積。所以重視估測能力的培養(yǎng),也有助于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相關(guān)文章:
面積與面積單位教案04-01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九篇02-01
精選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三篇08-09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6篇02-04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10篇02-18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3篇02-19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4篇02-19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精選13篇)04-14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四篇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