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教案范文10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綜合實踐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綜合實踐教案 篇1
活動思考: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在家庭獨生子女多了,生活富裕了,講索取的多了,講奉獻、回報的少了。這是與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不相適應的。開展關懷老年人的活動、拉近少年兒童和老年人的距離,在青少年中提倡尊老愛老,弘揚孝道,是建設社會主義文明的一項基本內(nèi)容。
一、活動目的
1、使學生知道社會是由許許多多家庭組成的;家中的老人曾為社會貢獻、付出,在年老力衰時理應得到關懷、幫助。
2、學生通過自己設計給爺爺、奶奶過生日的過程,參與家庭、社會生活,培養(yǎng)對家庭與社會的責任感和安排具體活動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尊敬老人、關注弱勢群體的良好道德品質(zhì)。
二、活動準備
1、準備家里老人和社區(qū)敬老院老人生活的音像資料。
2、準備角色表演用的道具、給老人過生日用的禮物等。
三、教學課時:
兩課時
四、活動內(nèi)容與方法
1、家庭調(diào)查:關心爺爺奶奶的生活
觀察、了解自己爺爺、奶奶的生活。學生在家中受別人照顧慣了,只由他們自己去做調(diào)查,不一定有預期的效果。但是學生組成小組研究,制定計劃后去調(diào)查,情況就會明顯不同。此環(huán)節(jié)也可以是在課堂上由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回憶、記錄;然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交流。
。灿懻摚何覀兡軌驗闋敔敗⒛棠套瞿男┦虑。
在討論中相互啟發(fā),開始討論如何履行義務和責任。學生的想法可能不會相同,教師可引導學生從增感、意義以及力所能及的角度,討論大家的想法,歸納出一些可行的做法。
。惩卣古c延伸:為爺爺奶奶過生日
在此部分活動中,給學生了一個做法,即給爺爺、奶奶過生日。這是學生能夠做到,而且是他們這種年齡的孩子感興趣的事情。這里的老人泛指家里的老人或社區(qū)敬老院的老人。
。链_定對象。過生日的對象應是大家公認的,對社會有一定意義的。比如,沒有子女或子女遠離身邊的老人、身有殘疾不能自理的老人,及曾經(jīng)為社會做過突出貢獻的老人等。
B思考怎樣為老人過生日。這里既可從學生心理出發(fā),比照他們過生日的做法,也要考慮一般老人的特點和具體對象的特殊性。可由學生先提己的各種想法,然后小組討論擬定一個可行的。
C模擬演示過生日的場景,是一次角色表演的過程。學生根據(jù)自己制定的計劃,扮演不同角色,嘗試實際過生日。學生雖然有想法,但年紀小、缺乏經(jīng)驗,做起來與實際還有距離。對如何語言表達、贈送禮物等事前進行演練,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能力的過程。
綜合實踐教案 篇2
課主要內(nèi)容:
本節(jié)課學生已通過探究,對內(nèi)容問題、單元問題有了一定的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本課進行討論匯報,然后制作演示文稿,進一步加工收集的信息,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信息技術(shù)更好地整合。最后小組進行交流匯報,展示作品。
課堂記實:
一、以實際問題 導入探究
師:同學們,兩周前我們一起運用Intel未來教育的學習方式探究了綜合實踐活動主題《中水的利用》,各小組同學有的上網(wǎng)查資源,有的實際采訪、調(diào)查來解決實際問題。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把探究的成果分享一下。
師:現(xiàn)在,我們從內(nèi)容問題做為切入點,來說一下你們獲取的信息。
(師出示內(nèi)容問題:)
1、什么是中水?
2、污水廠每天處理多少污水,一年處理多少污水?
3、中水能飲用嗎?
4、中水得到了合理的利用嗎?
師:什么是中水?
生:中水是飲用水與污水之間的水。
生:我認為這不確切,中水是被污水廠處理過的可利用的二次水。
另一生站起來,對著第二個發(fā)言的學生說:“我同意你的說法,我采訪時也是這樣說的。
生:我認為應該把這兩個同學的意見綜合起來,中水就是被污水廠處理過的,介于飲用水與污水之間的水。
生:我通過調(diào)查,污水廠夏季日進水量最高達8.95萬噸,冬季最高日進水量1萬噸左右,20xx年年進水量達到1032萬噸。這些污水都被處理為中水。
師:這么多的中水,我們能飲用嗎?
生:中水不能飲用。
生:中水現(xiàn)在的技術(shù)不能飲用,陳叔叔說這種技術(shù)投資太大。
師:中水不能飲用,污水廠是怎樣利用的?
生:中水沒有得到合理的利用,95%的排放于大海,只有5%的'用于洋河口稻田和污水廠院內(nèi)灌溉。
師:地球上的淡水資源本來就是很少,這樣排放到大海不是太浪費了嗎?
生:這就是我們的單元問題,經(jīng)過討論我們建議把中水引入較大的單位,如療養(yǎng)院、洗車廠等進行二次利用。
生:我們還想發(fā)展淡水養(yǎng)殖。
生:不行,中水能養(yǎng)活魚嗎?
生:怎么不能,我看見污水廠的蓮花池水很清,魚很大的。
所有的學生點頭稱是。
生:我們想在污水廠附近建小型發(fā)電站。
……
短短的十來分鐘,學生們熱情地討論,真正轉(zhuǎn)變了教師在課堂上的角色。以往的一節(jié)這樣討論課,學生們你看我,我看你,誰也不想說,而今終于解放了自己的嘴巴,成為了課堂的主人。如果他們不是自己親自參與,我想也會像以往一樣,只有聽的能力,沒有說的權(quán)力,是Intel未來教育理念的指引,教師轉(zhuǎn)變專制式的方式為民主式的教學方式,為每個學生創(chuàng)造了施展自己才華的時間和機會。
二、動手操作 合作學習
師:聽了大家的討論,我感到非常高興,因為我們真正融入到活動中,現(xiàn)在我們把收集的信息制成多媒體演示文稿。
(師接著出示演示文稿范例,并提供制作的評價量規(guī)。)
學生們制作幻燈片,小組內(nèi)有問題可以下位幫助有困難的學生。課堂上雖然有人下位,甚至小聲說話。但一點也不亂。Intel未來教育這種開放性的教學摸式在教學思想及教學方法上都有了重大突破,學生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查找資料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同時將涉及邊緣或其它學科知識,而不僅僅局限在某一學科上,它打破了學科界限,這更容易使知識融會貫通,增強不同學科的相互滲透,使學生全面提高。同時這種互助合作的學習方式,也給現(xiàn)在獨生子女體會合作的樂趣。
三、欣賞作品 互評提高
作品加工制作完,小組內(nèi)學生可下位互相欣賞,選出優(yōu)秀作品。
四、解決問題 展示作品
師:哪位同學代表本組把作品展示給大家。
凈化組代表(她邊播放邊講解):我的作品題目是《中水的利用》,首先確定基本問題——如何保護地球上的淡水資源。我們認為合理使用中水是節(jié)約淡水資源的一種有效方法。我們分工負責,確定方法。通過調(diào)查采訪,我們知道污水廠的中水沒有合理利用。95%排放于大海。我們解決問題方法是兩套供水系統(tǒng):一套飲用,一套把中水引入較大單位用于灌溉、潔廁等。謝謝大家。(話音剛落,掌聲四起)
掌聲一停,有一生就站起來說:中水與飲用水一樣的水費,他們不接受中水怎么辦?
生:我們采訪過,中水目前不收費,我覺得凈化組同學的建議很好,使水得到了循環(huán)利用。
暢想組的組長走上臺前,邊操作邊說。
代表:我們小組題目也是中水的利用,從基本問題到內(nèi)容問題研究我們小組和凈化組差不多,我們處理單元問題的方法是:把這些中水引入荷園,因為那里用的水是從地下打井抽取的水。這樣節(jié)約淡水資源,中水也得到了合理的利用。(他的演示文稿不但有文字材料,還有到荷園采訪的錄像內(nèi)容。)
青青蘋果組一見暢想組說得有理有據(jù),方法處理得好,不等掌聲停止,也迫不急待地走上前展示自己的作品。
代表:這是我們的題目——中水的利用,我們處理問題的方法是在污水廠附近建有發(fā)電站。(他的演示文稿不僅制作精美,而且有關中水發(fā)電的資料也很全。)
在掌聲中,最后一個小組——金魚組走上前來。
代表:我們小組的研究是我自己的故事引出的:有一次吃飯,我見菜里的魚很小,就不高興地說,我想吃大魚。爺爺笑著說:魚孫子都吃了,還想吃魚爺爺。這引起我的興趣。我們解決問題方法是,發(fā)展淡水養(yǎng)殖,這樣防止海產(chǎn)品過度捕撈。還有我們想把中水引入農(nóng)田進行灌溉。
……
看到學生們爭先恐后地到前邊展示作品,我早就從臺上走到下面和大家一起討論。
五:真情呼喚 提出倡議
師:同學們展示的作品都非常精彩,能把自己收集的信息加工制作成演示文稿。我將把所有的作品發(fā)布在校園網(wǎng)上。同時中水的利用是保護淡水資源的有效方法。如果大中城市都建有污水廠,使水得到循環(huán)利用,既能環(huán)保,又能節(jié)約淡水資源。最后,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感到Intel未來教育把我們的活動與技術(shù)能很好在整合,使我們學會研究,學會合作,讓我們把這種方法應用到各科學習之中吧! 反思:“中水的利用”綜合實踐活動打破了狹窄的教學形式,教師教學思路開闊了,學生走向社會,回歸自然,體驗生活。從活動最初的問題發(fā)現(xiàn),到活動主題、內(nèi)容的確定,從活動過程到結(jié)論的形成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自主,不是說教,而是讓學生自主地感受、體驗。而Intel未來教育學習模式應用,學生在框架問題的驅(qū)使下,通過探究式學習,積極主動地獲取直接知識。在展示、交流作品過程中,教師因勢利導,幫助學生學會理解、贊美他人和與他人分享,學會分析和思考,敢于提問和申辯。
綜合實踐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學會辨認物品的所有者;
2、 學會根據(jù)場景詢問物品的所屬,以及英語中對應的表達法;
3、 學會如何寫尋物啟事和失物招領。
活動過程
活動1、 找主人:這是誰的┅┅?
課前準備:教師收集一些學生物品:書、筆記本、手表、鉛筆、鋼筆、尺子、鉛筆盒、橡皮、書包等
活動步驟:
1、把課前收集的物品展示給學生,問他們這些東西是誰的。
2、詢問幾個學生某些物品是誰的,然后把學生的名字填在表格里。
3、讓學生互相詢問物品的主人。當所有的學生都做完后,和他們一起確認這些物品的主人,并歸還他們。
完成任務所需要的語言結(jié)構(gòu):
1。 Is this your book ? Yes, it is 。 It’s my book 。
2。 Is that your ruler? No, it isn’t。 It’s her ruler 。
活動2、介紹家人
課前準備:學生課下準備兩三張全家福照片。
活動步驟:
1、 把4—6個學生分成一組。
2、 小組活動,讓學生互相介紹自己的.父母。、
3、 每一組出一個學生向全班介紹自己組員的父母。
完成任務所需的語言結(jié)構(gòu):
1、 This is my mother 。Her name is … That is my father。 His name is …
2、 This is Jack’s father 。 His name is … That’s Jack’s mother 。Her name is…
3、 Is his name …? Is her name…?
活動3、尋物啟事
Teacher: Have you ever lost anything ? How could you find it ?
活動步驟:
1、 先想想,你曾經(jīng)丟過東西嗎?丟過什么
2、 你通常如何尋找自己丟失的東西呢?
3、 寫一份尋物啟事,來尋找你丟失的東西。
4、 四人一組,把你的尋物啟事讀給你同組的人聽。
完成任務所需要的語言結(jié)構(gòu):
1。 My book is …
2。 My name is …
3。 Please call 928—6820。
綜合實踐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用多種方法了解長城。
2、提高搜集、運用材料的能力。
3、通過活動加深對長城的熱愛,進而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熱愛我們勤勞智慧的人民。
教學重點
提高搜集、運用材料的能力。
教學難點
通過活動加深對長城的.熱愛,進而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熱愛我們勤勞智慧的人民。
教學準備
長城圖片,歌曲
教學過程
自主設計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趣味導入
出示長城的圖片: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哪里嗎?
二、質(zhì)疑提問
對了,看到萬里長城你想提什么問題呢?
長城有多長?為什么要修萬里長城?長城是怎么建成的?什么時候開始修建的長城?長城原來的樣子是這樣嗎?有哪些關于長城的歌曲?有寫長城的文章嗎?
三、讀書解疑
同學們的問題還真不少,想要弄明白這些,我們該怎么辦呢?打開
課本50頁,書中為我們了一些思路。
學生讀書
四、作業(yè)
搜集關于長城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組內(nèi)交流資料
1、同學們把自己搜集的資料在小組內(nèi)交流
2、組內(nèi)成員將資料進行,將一類的資料匯總在一起,對于重復的資料進行刪改,不足的進行補充。
3、班級內(nèi)匯報資料
二、教師
長城不僅僅是一座城墻,它是中華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中的一塊瑰寶,已經(jīng)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
板書設計:
綜合實踐活動——了解長城
綜合實踐教案 篇5
第1周
課題
一、我的偶像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偶像的含義,懂得正確地尊崇自己的偶像。
2、幫助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正確尋求理想的偶像。
重點
幫助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正確尋求理想的偶像。
課前準備
收集名人圖像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
1、你的`心目中有沒有崇拜的偶像呢?
2、板書課題:一、我的偶像
二、新課:
1、出示名人圖像,指名學生說出他們的名字。
2、學生分組討論:我心目中崇拜的偶像。
3、小組匯報討論結(jié)果。
4、教師引導:
(1)將崇拜的淺層發(fā)展到深層。
。2)除了崇拜明星外,更要崇拜偉人、英雄以及具有改革、創(chuàng)新的改革家、企業(yè)家,學會從他們身上找到理想、人生價值、青春光輝的真實內(nèi)涵。
三、小結(jié):
崇拜偶像不要只追名,更要追其行。希望同學們在崇拜中激勵自己,以實際行動向偶像學習,使自己成為實現(xiàn)自我期待和社會期待的動力。
四、布置作業(yè):看看身邊有哪些值得我們崇拜的人。
五、板書設計:
1、我的偶像
教學目標后記
第2周
課題
二、校園安全搜查線
教學目標
1、通過校園內(nèi)的意外受傷事故,了解校園內(nèi)的安全隱患。
2、提高同學們的自我安全保護意識。
重點
提高同學們的自我安全保護。
課前準備
分好小組,每組派發(fā)調(diào)查表格。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每天在校園里快活地學習、生活?墒牵绻覀儾蛔⒁獍踩,一不小心就會發(fā)生意外受傷的事情。今天老師就讓大家一起在校園里,調(diào)查一些校園內(nèi)的安全隱患。
二、新課:
1、給同學們布置調(diào)查時要注意的一些事項。
2、按各組安排分別到校園的各個地方去展開調(diào)查。
3、小組把調(diào)查的結(jié)果進行討論通過,整理記錄,派代表向老師匯報調(diào)查結(jié)果。
4、老師根據(jù)各組匯報的情況進行分、總結(jié)。
5、安排宣傳委員進行校園安全宣傳。
綜合實踐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會用文字和圖畫等方式觀察記錄蝸牛的行為特征。
2、會用簡單表格統(tǒng)計、整理蝸牛的食性等情況。
3、能傾聽其他同學的想法和建議。
知識與技能:知道蝸牛的生活習性和運動方式等。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驗照顧小蝸牛、觀察它的生活和成長是十分有趣的。
2、愿意與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
教學重難點:能對蝸牛的各個方面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并選擇適合自己探究的問題,并進行探究.
教學準備:
教師、學生準備:
。1) 學生課前捉到的蝸牛,盛放蝸牛的容器、放大鏡等。
。2) 供蝸牛選擇的食物,如切成小塊的菜葉、面包、雞蛋、蘋果皮等。
(3) 供學生實驗用的啤酒、醋、干布、濕布(或干紙、濕紙)、特制的紙盒(里邊涂黑,蓋子上開個長條孔)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平時大家都喜歡猜謎語,今天老師讓大家猜猜這是一種什么動物:名字叫做牛,不會拉犁頭,說它力氣小,背著房子走。(板書:蝸牛)
2、檢查學生捉到的蝸牛。說說你在哪里捉到的.蝸牛?
二、觀察蝸牛
1、 發(fā)給學生放大鏡,談話:同學們,這是什么?(放大鏡)你能用它來干什么?(觀察蝸牛)(板書:觀察)
2、現(xiàn)在就請大家仔細觀察蝸牛,并把它畫下來,你可以給你的蝸牛起個名字。
3、誰來說說通過剛才的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并給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畫的蝸牛。
三、研究蝸牛
1、你還想了解蝸牛的哪些方面?
2、找到和你研究同樣問題的伙伴,與他們組成一個小組,制定研究計劃。討論:你們準備設計什么樣的實驗來研究你們想了解的問題?需要哪些實驗用品?
3、根據(jù)各小組所研究的問題,分別給學生提供切成小塊的菜葉、面包、雞蛋、蘋果皮、啤酒、醋、干布、濕布(或干紙、濕紙)等實驗用品。
4、提出實驗要求:在實驗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些什么?實驗前能不能給你們的實驗結(jié)果先做一個預測?各小組的記錄員要做好實驗研究記錄。
5、學生進行分組實驗研究。(教師巡視,根據(jù)出現(xiàn)的情況進行點撥)
6、匯報交流研究成果:通過剛才的研究,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得出了什么結(jié)論?與你們預測的結(jié)果一致嗎?
四、拓展
今天我們通過對蝸牛的研究,對蝸牛的各個方面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大家能不能根據(jù)你對蝸牛的了解,給你捉到的蝸牛設計一個家,飼養(yǎng)它,讓它成為你的好朋友呢?
五、回家觀察(雨天、晴天)
綜合實踐教案 篇7
教學目標:情意領域: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鞋子的造型美、色彩美,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認知領域:了解鞋的文化背景,了解各種各樣鞋的結(jié)構(gòu)和款式。
操作領域:學習運用各種紙材、繩線等制作一只自己設計的鞋。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鞋的文化背景,了解各種各樣鞋的結(jié)構(gòu)和款式。學習運用各種紙材、繩線等制作一只自己設計的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動手操作能力。
難點:作品的評價方法,創(chuàng)新使用材料設計制作,體現(xiàn)審美性和實用性。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鞋子實物及作品若干件、剪刀、雙面膠、各種彩紙、教學課件等。
學生準備剪刀、雙面膠、各種彩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猜謎揭示課題師:小小船兒整一對,坐著客人有十位。
白天坐船趕路忙,走遍天下不用水。(生答:鞋子)
。ò鍟
師:說說你家有哪些式樣的鞋子?生答:……(略)
2.出示“虎頭鞋”,激發(fā)興趣。
師:老師這里有一雙鞋子,你們看看有什么特殊之處?生答:……(略)
3.師:生活中鞋子的式樣可以說千變?nèi)f化,我們今天就一起到鞋子的世界里看看吧!
出示課題——各種各樣的鞋
二、新授1.了解中國古代鞋的歷史(1)介紹兩家上百年的老鞋店師:鞋子是人們?nèi)粘I畹谋匦杵,中國古代就有漫長的做鞋歷史。北京有兩家上百年的老鞋店——“內(nèi)聯(lián)升鞋店”、“同生和鞋店”(出示兩家鞋店的照片)。
“內(nèi)聯(lián)升”鞋店創(chuàng)建于1853年,距今已有140年了,“內(nèi)”指大內(nèi)宮廷,“聯(lián)生”示意顧客穿了此店制作的朝靴,可以在朝廷官運亨通,連生三級。當然,現(xiàn)在內(nèi)聯(lián)升鞋店的顧客是普通百姓了。
“同生和”鞋店于1902年在天津創(chuàng)建,清朝大臣鐵良親筆提寫了一幅對聯(lián)“同心協(xié)力功成和,升官冠戴財源多。”位于北京王府井大街的同生和鞋店是1932年開業(yè)的。
(2)了解古代人穿的鞋師:古代人穿的鞋究竟是什么樣的呢?讓我們到古代畫家的作品里找找看吧!(出示三幅作品,引導學生觀察。)
A、《羅漢圖》——劉松年(宋)
師:中縫淺口棉鞋(和尚、羅漢的鞋子)
《浴馬圖卷》——趙子昂(元)
師:靴子(馬夫的'鞋子)
B、《麻姑獻壽圖》——任伯年(清)
師:草鞋(農(nóng)民的鞋子)
C、古代的鞋子,了解古代鞋子的質(zhì)地、款式、花飾等特點。
①商周時期的鞋②西漢時期的鞋③明朝時期的鞋④古代女鞋、官靴⑤少數(shù)民族的繡花鞋E、展示現(xiàn)代的鞋子,了解鞋子的穿著季節(jié)、穿著場合、款式、材料等特點。
師:鞋子美不美主要看款式、質(zhì)地和色彩。設計師在設計鞋子也主要從這幾個角度去創(chuàng)意思考?!這些鞋有的還出自平常婦女之手。你覺得哪雙鞋最美?為什么?
生答:……(略)
2、創(chuàng)設情境——比一比,賽一賽,看誰的設計最新穎?我們將頒發(fā)“最佳設計獎”、“最佳制作獎”
3、教師示范A、畫——用鉛筆畫出鞋底、鞋面、鞋跟的形狀;B、剪——用剪刀剪下“鞋底”、“鞋面”、“鞋跟”;C、貼——用雙面膠將它們一一組裝;D、裝飾——運用剪貼、繪畫等方法裝飾鞋子。
師:只要肯動腦筋,你手邊的材料一定可以裝飾得很美。
三、學生作業(yè),教師巡視。
師:參考四種鞋底形狀,設計一雙自己的品牌鞋。ǔ鍪舅姆N鞋底形狀供學生參考)
綜合實踐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要求學生采用多種途徑 搜集資料、整理資料,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采用研究性學習、合作探究從而完成活動任務。
2 其次,在制作《我們心中的科學家》手抄報活動中,要求學生把自己搜集的關于科學家的 資料進行篩選,從而制作出精美的手抄報,在體會科學的貢獻 的同時,認識到科學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從而知道科學家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道科學家是我們的學習榜樣。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 找蔡倫造紙術(shù)的資料讀給學生聽.
2. 聽了這段故事中的人物你知道嗎?你搜集了哪幾位科學家的資料?
3. 好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一同參與本課的活動,認識更多的科學家?
二、 活動一
預習了課文,誰能結(jié)合課文來說說主要內(nèi)容嗎? 同學們我們能過上今天的生活,科學家的貢獻是功不可沒的。是他們的發(fā)明改變了我們生活, 是他們的發(fā)明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現(xiàn)在就請你說一說,哪位科學家是你最崇拜的,為什么? 交流后提示:
1、同學們,我們知道科學家的發(fā)明,打開了人類認識世界的大門。 (出示課前在白度網(wǎng) 上的搜集到的科學家簡介資料)
2、以小組為單位,選擇書中所出現(xiàn)的.科學家,說一說他們的發(fā)明是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的?
3、完成書中 58 頁連線,說一說你是怎樣知道這些科學家的稱譽的?
4、科學家的貢獻也讓我們認識到他們是我們永遠值得學習的榜樣,說一說你打算向哪一位科學 家學習?你現(xiàn)在又該如何做?
三、活動二
編繪《我們心中的科學家》手抄報 了解了這么多關于科學家的故事,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動起你的小手,制作一張《我們 心中的科學家》手抄報,展示一下你的編輯能力。
1、小黑板出示制作要求: (1)、搜集有關科學家的圖片和文字資料。 (2)、準備 4 開紙一張,彩筆。 (3)、在紙上設計版面。 (4)根據(jù)版面設計,用搜集的材料編寫每個欄目中的內(nèi)容。 (5)進行版面美術(shù)裝飾。 (6)要求圖文并茂。
2、(1)出示在百度網(wǎng)上找的小報樣本,為學生設計自己的小報提供參考。 (2)指導學生制作手抄小報。 3、作品展示與評價
四、活動小結(jié):
本次活動中,同學們表現(xiàn)得非常好,充分體現(xiàn)了團結(jié)合作的精神,能積極參與活動中,態(tài)度 認真,希望同學們在“活動延伸”環(huán)節(jié)中能認真制定活動方案并實施。
綜合實踐教案 篇9
主題教學目標:
1、通過探究活動,了解蔬菜的種植過程、生長規(guī)律、保鮮方法營養(yǎng)價值,四年級綜合實踐教案:蔬菜。
2、學會收集和處理信息的方法;學會與人交流;培養(yǎng)觀察、實踐、想象和人際交往等能力;提高發(fā)現(xiàn)問題和決解問題的`能力。
3、養(yǎng)成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態(tài)度和知難而退的探索精神。
(1)活動準備:
收集資料,了解哪種蔬菜容易種植、哪種蔬菜生成期短、當今蔬菜有哪些,或與家人交流,分享他們種菜的經(jīng)驗或知識。
(2)活動過程
一、收集資料
1、確定本小組要種植的蔬菜。
2、收集有關蔬菜種植的資料
3、交流、討論種植自選蔬菜的工具、條件和方法。
4、設計自選蔬菜的種植方法和步驟。
二、種植行動
1、小組合作開展種植行動。
2、觀察、記錄蔬菜的生長情況。
3、全班交流討論種植活動的進展以及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三、分享時刻
舉行"小菜農(nóng)交流會",把種植過程中的觀察日記、照片、獲得的經(jīng)驗、教訓體驗等,與大家交流。
綜合實踐教案 篇10
活動主題:拒絕垃圾食品 倡導綠色生活
活動背景:
現(xiàn)在社會上不健康的食品沖擊著整個食品市場,特別是在校園門口的各小店中的垃圾食品,數(shù)不勝數(shù)。那些食品從形狀、色彩、口味都特別受小學生的青睞,孩子們往往經(jīng)不起這些食品的誘惑,想盡辦法去買那些垃圾食品。所以食品安全已成為人們倍感關注的問題。通過全班交流,同學們一致認為研究“垃圾食品”很有意義,為了讓學生們親身體會到垃圾食品對人體的危害,決定開展《拒絕垃圾食品 倡導綠色生活》的綜合實踐活動。
活動目的
1、通過“實踐活動”,了解辨別食物是否衛(wèi)生、安全的基本方法,以及常
見的幾種食品添加劑,增強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的意識。
2、通過“實踐活動”,關注一些社會熱點話題,增強自我分析、判斷意識,增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感。
3、學會設計簡單的調(diào)查問卷,并實踐問卷調(diào)查;
4、學會如何進行實地觀察,并進行觀察記錄;
5、學會撰寫簡單的倡議書;
6、充分運用各種資源,如圖書館、新華書店、網(wǎng)絡等,收集資料。從收集資料、記錄資料到整理、分析、得出結(jié)論,使學生們逐步形成運用資料說明問題的能力。
7、以活動為主要開展形式,強調(diào)學生的親身經(jīng)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
項活動中去,在“做”、“考察”、“實驗”、“探究”等一系列活動中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fā)展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8、培養(yǎng)學生相互協(xié)作的團隊精神。學會交流,學會合作,正確地處理個人與團隊的關系。
活動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日常生活中垃圾食品對人體的危害和造成這種現(xiàn)狀的原因;了解學生食品安全意識,預防食物中毒;初步了解和掌握辨別綠色食品的基本方法;了
解貼近人們?nèi)粘I畹木G色生活準則,規(guī)范自己的日常生活習慣。
2、過程與方法:
利用網(wǎng)絡、媒體、采訪等渠道收集相關資料、信息。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小組合作完成調(diào)研和訪談,填寫調(diào)查表、寫倡議書、學會自己動手制作手抄報。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本主題活動使學生視野開闊,學會關注生活、關愛他人;養(yǎng)成同他人合作的態(tài)度和能力;能夠正確地看待社會問題并積極地參與,認識到作為社會一員自身應承擔的義務和責任。
活動重點:
充分認識到垃圾食品給人體帶來的危害,堅決拒絕垃圾食品入口。
活動難點:
形成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拒絕垃圾食品的誘惑。
活動設計:
1.總體設計
課內(nèi)活動則主要安排在課室內(nèi),課外活動主要安排在校園、社區(qū)內(nèi)進行。由學生進行小組調(diào)研。在調(diào)研實踐中整理出調(diào)查結(jié)果,然后進行交流評價活動,最后把學生的成果進行展示。
2.課型設計 開題活動
3.方法指導 展示交流
4.調(diào)查與展示時間:
20xx年5月11日—5月30日為調(diào)查時間,6月1日—7日為展示時間。
5.調(diào)查內(nèi)容:本校學生的飲食和零食情況、身邊的食品安全隱患、有關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相關知識。
6.調(diào)查方式:班級中或放學后校門外實地調(diào)查,上網(wǎng)查找有關資料。
7.活動成果形式:填寫《“生活中的食品安全”研究活動評價表》,說感受、寫感受,講“我身邊的食品安全故事”、辦“食品安全手抄報”。
活動準備:
1、教師設計引導性的問題,幫助學生了解本校、本班存在那些食品安全隱患。
2、學生通過調(diào)查了解收集相關的資料。
3、教師或有條件的學生可準備照相機或攝像機。
活動過程:
第一階段——活動準備(開題活動)
1、 誘發(fā)問題 生成主題 幻燈片展示:A.食品攤點出售的食品類型等;B.近幾年世界環(huán)境日我們中國提出的主題。
教師提出問題:
(1)、小學生應如何響應號召倡導綠色生活?
。2)、食品安全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多的聯(lián)系和影響?同學們想多了解嗎?引發(fā)學生對了解食品安全和身體健康及多吃綠色食品與倡導綠色生活的聯(lián)系,確立班級活動主題“拒絕垃圾食品 倡導綠色生活”的主題活動。
2、分解班級活動主題
根據(jù)班級活動主題分解成四個小組,每組6人,每組確立一位小組長由組長負責相關事宜,小組成員根據(jù)分工不同,負責各自的分工任務。每組活動主題分別是:垃圾食品知多少、垃圾食品的危害、我眼中的綠色食品、呼喚綠色食品。
3、制定方案 :小組合作制定活動方案,寫好計劃書 。
4、確立實踐活動時間:20xx年5月11日——6月7日四周時間。
5、收集有關資料。
1、內(nèi)容:相關的“生活中的食品安全”知識
2、途徑:走進圖書館查閱相關;上網(wǎng)收集相關資料;通過實地調(diào)查獲取相關資料。
6、檢查準備工作。
指導教師檢查各組人員準備的工作情況,并交代若干注意事項。(例:活動內(nèi)容、時間、地點、活動器材、活動人員安全等)
第二階段——活動實施過程
1、教師集中指導,進一步完善各小組活動安排。
2、在教師指導下,各小組明確活動過程。
(1)第一小組主題:垃圾食品知多少
活動過程:小組各成員互相交流自己所了解到的垃圾食品的種類,再通過查找書籍、上網(wǎng)查找、訪問等形式豐富調(diào)查的結(jié)果,最后交流討論整理收集到的資料。
(2)第二小組主題:垃圾食品的危害
活動過程:小組各成通過采訪校園里的師生了解他們對垃圾食品危害的知識知道多少先,然后查閱書籍上網(wǎng)查找資料,對垃圾食品的危害進行了解。最后通過調(diào)查采訪表等形式豐富調(diào)查研究的結(jié)果。
(3)第三小組主題:我眼中的綠色食品
活動過程:上網(wǎng)查找資料 了解和辨別食品衛(wèi)生、安全的方法,認清綠色食
品標志,再上超市走訪調(diào)查,用實物來展示辨別綠色食品標志。
。4)第四小組主題:呼喚綠色食品 實踐過程:設計調(diào)查問卷開展問卷調(diào)查、查找書籍、上網(wǎng)查找等形式豐富活動內(nèi)容。
3、撰寫“選購安全食品”倡議書,對“生活中的食品安全”提出看法和建議
第三階段——匯報交流
1.回顧導入
(1)教師導言導入新課。
。2)各小組進行交流回顧所開展的實踐活動,選擇合適的人選和方式交流。
2、風采展示(展示方式:1.手抄報展示;2.調(diào)查報告展示)
。1)第一小組:垃圾食品知多少。
這個小組的同學準備以幻燈片的形式向?qū)W生展示垃圾食品的分類。 并且想以實物的形式提醒同學們垃圾食品就在我們身邊。我們非常有必要認識垃圾食品,了解它們的危害。
。2)第二小組:垃圾食品的`危害。
這個小組的同學將把調(diào)查采訪的結(jié)果分析給同學們,然后通過豐富的視頻資料告訴同學們垃圾食品的危害。
。3)第三小組:我眼中的綠色食品。
這個小組的同學將收集整理的資料制成了幻燈片,將以幻燈片的形式向同學們展示綠色食品方面的知識。還從網(wǎng)絡上下載了如何辨別綠色食品的視頻資料。
(4)第四小組:呼喚綠色食品。
這個小組的同學準備以幻燈片的形式告訴同學什么是綠色食品及貼近生活
綠色消費準則有哪項。還制作了倡議書,倡議更多的人加入到綠色生活的行列中來。
3.討論辨認
教師課堂展示許多食品,學生應用收獲的知識辨別哪些是綠色食品?
4.教師小結(jié)
根據(jù)本課的收獲和體會,以倡議書的形式告訴身邊的人。
5、拓展延伸
拒絕垃圾食品,倡導綠色生活,我們在行動。走進社區(qū)、到商場路口等去宣傳綠色生活理念。
活動效果
這次綜合實踐活動密切聯(lián)系學生實際,學生自主地參與探究、分析、處理信息材料,充分體現(xiàn)了“自主性、開放性、實踐性”的原則。
通過本次實踐活動的開展,學生的發(fā)現(xiàn)問題、篩選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鍛煉,激發(fā)了他們探究的熱情,讓學生知道了不健康食品對身體的危害,豐富了知識面;讓學生通過自主調(diào)查、訪問、探討心得,讓學生在自己實踐操作中去收獲知識,使學生視野開闊,學會關注生活、關愛他人;養(yǎng)成同他人合作的態(tài)度和能力,懂得了與人交流合作的重要性;能夠正確地看待社會問題并積極地參與,認識到作為社會一員自身應承擔的義務和責任,促使了他們更加關注身邊的社會問題,社會責任感增強了,并開始關注生命。
【綜合實踐教案】相關文章:
綜合實踐教案02-27
綜合實踐教案02-14
關于綜合實踐教案03-31
綜合實踐教案范文03-27
綜合實踐課教案02-17
小學綜合實踐教案02-18
綜合實踐教案模板01-08
綜合實踐活動教案09-24
綜合實踐的活動教案03-11
綜合實踐活動教案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