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早期教育教案

早期教育教案

時間:2022-02-15 19:20:51 教案

早期教育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早期教育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早期教育教案

早期教育教案1

  活動目標:

  1、練習插放細小物體,繼續(xù)感知物體的顏色。

  2、鍛煉手腕的力量和靈活性,學習用力按下、抬起的動作。

  3、能跟隨教師做操,抱球朝指定方向走。

  活動準備:

  1、花皮球若干,吸管做好的彩色花(紅、黃、藍、綠)若干,彩色珠子每人4個,音樂磁帶《向前走》,籃球架若干。

  2、紅、黃、藍、綠顏料,紙團若干,毛巾,白紙上畫大皮球2個,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親親熱熱:滾球

  1、教師出示花皮球,念兒歌導入活動。

  師:“大皮球,圓溜溜,滾來滾去找朋友!大皮球要和寶寶做朋友,等一會兒老師把球滾給哪個寶寶,寶寶就把球抱上來還給老師,要說:‘我叫XXX’。”

  2、將球任意滾向一位寶寶,寶寶把球抱上來還給老師。然后大家一起拍手說:“XXX|XXX|歡迎你!”

  3、繼續(xù)游戲,直到每位寶寶都介紹過自己。

  二、做做玩玩:種花

  1、介紹游戲材料和玩法。

  出示吸管:“這是吸管。”舉起花:“花,今天我們要來種這些美麗的`花!

  ①教師拇指、食指捏取一根花告訴寶寶顏色,然后將花插入珠子中的任意一個珠子中。

  寶寶在家長的幫助下進行游戲。

  教師:“寶寶,多美的花呀,我們一起來種吧!”家長協(xié)助寶寶,寶寶自主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诎搭伾珜(yīng)插花(要求珠子的顏色和花的顏色相同)

  2、15——20分鐘后,提醒家長和寶寶一起收歸活動用具,結(jié)束活動。

  三、蹦蹦跳跳:向前走小苗苗

  1、教師帶領(lǐng)寶寶一起復習操節(jié)“向前走”。

  2、教師帶領(lǐng)寶寶一起做操節(jié)“小苗苗”,請家長給予相應(yīng)的配合。

  四、涂涂畫畫:大皮球

  1、教師出示白色皮球紙樣和花皮球,請寶寶比比哪個漂亮,激發(fā)寶寶的操作欲望。

  2、出示紙團、顏料盆,請寶寶逐個認識每種顏色。

  3、教師演示玩法:取一個紙團在顏料盆中蘸一下,然后將紙團放在皮球紙樣上,邊說“一二三”邊用力壓一下印出圖案,反復印在空白處。再換一個紙團蘸不同的顏料來印,直到皮球紙樣上印滿各種顏色,請寶寶欣賞教師印好的“花皮球”。

  4、教師向家長提出指導要求:鼓勵寶寶自己動手大膽地嘗試,自由選擇顏料進行印畫;要求寶寶蘸過色的紙團放到紙簍里。

  5、寶寶自由操作,進行印畫“大皮球”。

  五、開開心心:滾皮球

  1、活動前向家長說明目的與要求:球可以滾,可以踢,可以追跑。我們通過皮球讓孩子向指定方向走。孩子反復幾次完成任務(wù)后,可以根據(jù)孩子的興趣,引導他玩球。

  2、運皮球。教師拿出一筐皮球說:“小朋友,老師拿來了許多皮球,每人可以拿一個到籃球架下。家長把球投入球筐里,再讓孩子反復拾球。

  3、家長和孩子玩球。相互玩滾球、踢球、追趕皮球。

早期教育教案2

  開展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是教育系統(tǒng)工作的新亮點,是學前教育的延伸點,人口早期教育教案。光靠一個部門或機構(gòu)的力量和能力是有限的,必須整合多方資源,小到家長、教師、專家等個人,大到計生委、婦聯(lián)、兒保所等部門,充分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和特長,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齊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把0-3歲早教工作做好。根據(jù)現(xiàn)有資源,本學期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1、與家長合作

  親子游戲是家庭內(nèi)父母與孩子之間,以親子感情為基礎(chǔ)而進行的一種活動,是親子之間交往的重要形式。在社區(qū)親子苑活動中,有講座、有咨詢、有沙龍、有區(qū)域活動,更有親子游戲,其中親子游戲最受家長們的歡迎。家長們每周一次帶著寶寶參加由指導老師組織的親子游戲,不僅寶寶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還使家長從老師的指導語中了解到寶寶的發(fā)展特點,學會了訓練寶寶各種感官的方法。同時,在游戲過程中,無論是親子之間的情感、還是家長之間的情感,無論是老師與家長之間的情感、還是老師與寶寶之間的情感,都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活動中得以增強。

  考慮到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主要是通過機構(gòu)外的家庭來完成的,早教中心只是起到早教課程的開發(fā)研究和為看護者提供早教指導和示范的功能,所以我們的指導老師開發(fā)的各種親子游戲都簡單易學,能在家庭中得以延伸,從而整體推進0-3早教的有效性。

  為使家長進一步了解我們愛貝人的工作情況,爭取家長的支持與幫助,各班組建了家長志愿隊,根據(jù)家長的特長,分別邀請家長來中心制作玩具,既減輕了教師制作大量教玩具的負擔,又加強了家校之間的溝通,更重要的是:家長們學會了制作各類玩具的方法,教案《人口早期教育教案》。

  2、與社區(qū)合作

  人口早期教育工作被納入各級人口計生工作的職責,被列為各級政府的惠民工程。10月28日,本中心作為奉賢區(qū)0-3歲嬰幼兒科學育兒指導服務(wù)示范點,由上海市人口計生委副主任孫常明和奉賢區(qū)副區(qū)長錢雨晴揭牌成立,從此早教中心還與奉賢區(qū)人口計生委聯(lián)手,共同提高03早教指導服務(wù)質(zhì)效。目前,計生委將南橋鎮(zhèn)六墩村流動人口(新村民)的0-3歲子女作為接受早教服務(wù)的試點村,已于今年的6月13日進行了第一次活動。早期教育關(guān)心的是所有的嬰幼兒,特殊嬰幼兒作為一個有著特殊教育需要的弱勢群體,更加應(yīng)該享受早期教育的特殊關(guān)照。愛貝早教中心作為奉賢區(qū)殘疾人聯(lián)合會的聾兒語訓點,在區(qū)殘聯(lián)的`大力支持與扶植下,勇挑重擔,針對區(qū)域內(nèi)聾兒和語言發(fā)展遲緩寶寶,創(chuàng)設(shè)單訓室和聾健合一的早教環(huán)境與設(shè)施,中心將結(jié)合0-3歲特殊寶寶的家庭教育現(xiàn)狀,進行個案研究,對家長進行科學的育兒指導,探討有效的家校合作方法,對家長進行康復訓練指導。工作重點:

  1、加強本中心隊伍建設(shè),后勤隊伍著重于基本功建設(shè)和日常管理,切實提高后勤隊伍的整體服務(wù)水平;教師隊伍要著重于指導服務(wù)層面的研討,使研究的重心與本中心的功能定位相匹配,從而真正體現(xiàn)實踐研究、培訓指導、示范輻射、多元服務(wù)的功能。

  2、著眼于區(qū)域?qū)用娣e極推進0-3早教工作。包括早教中心、早教指導基地、早教指導站的硬件建設(shè);早教指導者隊伍的培訓;各月齡段早教指導課程的開發(fā);成立奉賢區(qū)03早教指導中心組,積極開展0-3早教指導的教研活動;開發(fā)奉賢早教網(wǎng)站與小報等等。

  3、積極探索大部門工作體制,既由政府主管部門領(lǐng)導牽頭、有關(guān)部門分工負責、協(xié)調(diào)配合的整合性管理網(wǎng)絡(luò)和工作機制。有力整合相關(guān)部門、社區(qū)和社團力量,整體推進奉賢區(qū)0-3歲早期教育事業(yè)發(fā)展。

早期教育教案3

  一、親密活動:

  《出示拖拉玩具小狗》

  師:“瞧,誰來了?”

  幼:“小狗”。

  師:“今天小狗和大家來做朋友,小狗拉到哪個寶寶身邊,寶寶就拖著小狗上來和大家打招呼:大家好,我是xxx,希望大家喜歡我!”然后拖下去給旁邊的寶寶。

  二、走線活動:

  讓我們聽著優(yōu)美的古箏曲到江南水鄉(xiāng)去看一看。媽媽在外圈,寶寶在里圈,手拉手慢慢走。動作:小橋流水、垂柳依依、飛檐翹角、回廊曲折等。

  三、精細活動:

  發(fā)展寶寶對形狀的感知能力,發(fā)展寶寶手眼協(xié)調(diào)的能力。小手也來做運動,看老師是怎么做的.:先拿工作毯,抱一抱,鋪鋪平;再拿工作盤,大拇指,翹一翹,蓋住紅點點,靠一靠。(出示玩具盒)形狀盒、形狀盒,(倒出里面的玩具)形狀積木,形狀積木,(認識形狀積木)老師邊說邊用手畫出形狀的輪廓,半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等(逐一出示)排好隊;積木藏起來,三角形,找,塞進去,藏起來了。(逐一塞進去)放不進怎么辦?轉(zhuǎn)一轉(zhuǎn)。都藏起來了。還可以這樣換只手再玩玩。(教師說目標)玩具要回家了,大拇指,翹一翹,蓋住紅點點,靠一靠,把它送回家,卷起工作毯,抱一抱,把它送回家。老師請到的寶寶,先拿工作毯,再拿工作盤。寶寶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四、認知活動:

  兩只眼睛看四方,兩只耳朵聽聲響,一個鼻子聞花香,一張嘴巴喝熱湯,兩片嘴唇親爸媽,撅起嘴巴向這樣,叭!兩個臉蛋胖乎乎,它們都在我臉上,我臉上。老師先邊念兒歌邊做動作。寶寶和媽媽一起跟著老師念和做。

  五、親子游戲:

  培養(yǎng)寶寶爬的能力,體驗親子游戲的快樂。

  我們玩?zhèn)新游戲:鉆山洞。教師介紹要求,請爸爸媽媽用身體來做山洞。教師先示范一個山洞,讓家長和老師一起排成隊做長山洞,讓寶寶爬過去。改變身體的姿勢,變化山洞的形狀,寶寶再次游戲。

早期教育教案4

  活動目的:

  1、促進幼判斷推理能力的發(fā)展。

  2、增加幼兒的反應(yīng)能力。并認識腰的'位置。

  3、鍛煉幼兒的腰部肌肉,并知道換手。

  4、培養(yǎng)孩子的控制力,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

  活動準備:

  磁帶、呼啦圈、皮球、與幼兒人數(shù)均等。

  活動過程:

  1、讓幼兒取地毯,坐在腳丫位置。

  2、教師問好,并介紹自己。

  3、聽音樂輪流唱每個寶寶名字,并分別上來跟教師握手,并大膽的做自我介紹。姓名、年齡。

  4、其他小朋友鼓掌歡迎。

  5、教師交代做音樂律動,告訴幼兒上面位置,提問下面位置在哪。

  6、讓幼兒自己說出上、下、左、右的位置。

  7、聽音樂跟老師做動作,認識上、下、左、右。

  8、教師示范傳球,要求站在圈內(nèi),兩人背靠背身體不要動。腰部扭轉(zhuǎn),換手傳球。

  9、請幼兒和家長練習,教師指導。

  10、要求幼兒把球放在兩膝蓋的中間,夾緊自由跳。

  11、家長配合幼兒完成此項活動。

  活動結(jié)束:

  拍手、問候

  1、給幼兒獎勵蘋果貼

  2、布置課后練習

  3、教師“寶寶再見”“老師再見”

【早期教育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15

教案中班教案02-23

大自然教案教案01-23

小班教案安全教案03-16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11-02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小班教案游戲教案01-13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語言類教案中班教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