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大班社會教案

大班社會教案

時間:2024-10-09 10:57:28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備】大班社會教案匯總10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社會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大班社會教案匯總10篇

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水的有關性質(zhì)及水的用途。

  2、萌發(fā)幼兒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幼兒認識水的有關性質(zhì)及水的用途。

  教學難點: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實驗用的小瓶、杯子、顏料、可樂、醋、透明的塑料細軟管。

  被污染水的掛圖。

  活動過程

  1、引題:

 。1)師:你口渴的時候,首先想到了什么?

 。2)你手臟的時候怎么辦?

 。3)你見過什么地方有水?

  2、實驗、示范:

 。1)小瓶里放入顏料,讓幼兒觀察。

  (2)杯子里分別放入醋、水、可樂讓幼兒聞一聞,品嘗一下。

  (3)盆子里的水倒入杯子里。

  3、幼兒分組實驗,得出結論:

 。1)水是流動的(2)水是沒有顏色的.(3)水是透明的(4)水是無味的4、師:你們知道水有哪些用途?

  幼兒討論總結(1)日常生活中用水(2)生產(chǎn)建設中的用水(3)動植物的用水。

  4、(1)師:水分淡水、咸水兩部分,而淡水的用途非常大,地球上的淡水正在減少,應知道并告訴你周圍的人節(jié)約用水。

  教師總結:

  水被污染成了臟水,臟水可澆花、澆樹、澆稼,而污染了的水沒有處理,里面有細菌和有毒的物質(zhì)就成了廢水,全世界每年有很多人因喝了污染的水而生病甚至死亡,水里的水生物也會受到傷害,所以我們要愛護水資源,不亂扔垃圾。

  [活動延伸]

  游戲:玩水《流水走迷宮》

  幼兒了解水的流動與水的形狀會隨著物體的變化而變化。

  教學反思

  1、注重活動內(nèi)容的生活性,與水打交道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如果不刻意引導,幼兒對“水”的這一活動認識是很膚淺的,通過老師的挖掘,生活中小事就成了幼兒園的課題,讓幼兒在認識的基礎上更全面的認識了解,培養(yǎng)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及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2、注重活動形式的操作性,包括講述動手、觀察、總結,始終以幼兒為主體,讓幼兒充分的“動”起來,老師只作引導者,提出一些問題,做一些簡單的評價,使幼兒在活動中感知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和探索欲望。

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觀察各種卡,了解它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病W習按照“充值卡”、“打折卡”、“其他卡”等標準進行分類。

  3、嘗試自己設計卡。

  活動準備:

 。薄⒅谱鳌坝锌ㄕ娣奖恪盤PT

 。病⑻峁┲谱骺ǖ募埮c彩筆

 。、幼兒人手一張卡

  活動過程:

  一、設計情境,引出有卡真方便。

  1、老師昨天要出門買東西,出門了卻發(fā)現(xiàn)沒帶錢,不過你可不要擔心,老師照樣買了好多東西呢?小朋友猜猜這是怎么回事呢?(結合PPT引出銀行卡,了解銀行卡帶來的方便。)

  2、討論:錢是怎么裝到銀行卡里去的?幫助幼兒理解有卡真方便其實是科技帶來的方便。

  昨天有個小朋友問我:這么小小的卡,那么多的錢是怎么裝進去的?小朋友知道答案嗎?(如果幼兒不能馬上回答,可保留答案在第二環(huán)節(jié)稍后再公布。)

  二、結合PPT,了解有卡真方便。

  老師有很多卡,給我的生活帶好了好多方便。

  1、觀看圖一,早上,老師去蛋糕店買蛋糕,有沒有發(fā)現(xiàn)老師沒有用錢卻買到一塊蛋糕,這是為什么呢?(引出蛋糕店的充值卡)這卡是怎么用的`呢?

  2、觀看圖二,中午,老師去水果店買水果,她的手里拿著什么東西呢?(引出水果店的優(yōu)惠卡)卡上有些什么東西呢?這卡是怎么用的?

 。、觀看圖三,晚上,老師要去鍛煉身體,別忘了帶上健身卡哦。(引出健身卡)這卡是怎么用的呢?

 。础⑻釂枺豪蠋熞惶炖锒加玫搅耸裁纯?(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實物卡)

 。、小結:我今天用卡買到了早餐,得到了水果店的優(yōu)惠,鍛煉了身體。有了這些卡,給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

  三、幼兒互相介紹卡,嘗試按照“充值卡”、“優(yōu)惠卡”、“其他卡”等標準進行分類。

 。、每個小朋友今天都帶來了卡,我們先給朋友介紹一下自己的卡吧。

  2、出示“充值卡”、“優(yōu)惠卡”、“其他卡”的標志,討論分類標準。

 。、分類游戲:看到標志跑上來。

  教師依次出示“充值卡”、“優(yōu)惠卡”、“其他卡”標志,請幼兒判斷自己手里的卡屬于哪一種卡,如果符合標志要求,請跑到指定位置。

  以開火車問答的形式進行驗證。如:師問:XXX,你有一張什么卡?幼答:我有一張XX店的優(yōu)惠卡。

  四、我設計的卡

  1、小朋友想不想要一張能給自己帶來方便的卡呢,想想你設計的卡可以在哪里用?能給你的生活帶來哪些方便呢?

  2、幼兒動手設計卡,老師巡回指導。

 。、把自己設計好的卡介紹給大家。

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金山農(nóng)民畫,感知其獨特的民間繪畫的風格。

  2.嘗試用動作表現(xiàn)金山民畫拼圖。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了解金山農(nóng)民畫

  1.說說各自對春節(jié)的印象。

  2.了解金山農(nóng)民畫的由來。

  3.出示不同風格的畫面,讓孩子找出金山農(nóng)民畫,感受金山農(nóng)民畫的風格:平面構圖、顏色鮮艷等。

  二、玩一玩——欣賞金山農(nóng)民畫

  1.3—4人結伴拼圖。

  2.邊拼圖邊觀察圖上有些什么,人們怎樣歡慶春節(jié)。

  3.展示拼圖,各組介紹拼圖上的`內(nèi)容。

  4.欣賞金山農(nóng)民畫。

 。航鹕睫r(nóng)民很喜歡畫畫,他們不但畫春節(jié),也畫平常的生活,不但我們喜歡看他們的繪畫,就連外國人也非常喜歡。

  三、猜一猜——看動作,猜圖畫

  1.了解金山農(nóng)民很喜歡畫畫。他們不但畫春節(jié),也畫平常的生活,不但我們喜歡看他們的繪畫,就連外國朋友也非常喜歡。

  2.欣賞金山農(nóng)民畫:各自分別欣賞6—8張金山農(nóng)民畫,了解其內(nèi)容。

  開展“我們在做什么”的游戲。

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標志,知道它們的含義與作用。

  活動重難點:

  1、重點:引導幼兒熟悉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各種標志。

  2、難點:在認識一些標志的基礎上了解其不同類別和作用。并嘗試運用。

  活動準備:

  1、幼兒觀察生活中的常見各種標志。

  2、自制課件、各種標志圖每組一份(注意安全、人行橫道、禁止煙火、當心觸電、禁止觸摸等)。

  活動過程:

 。ㄒ唬┯^看錄像導入,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

  1、教師引導幼兒觀看錄像,就其中的交通安全小故事鼓勵幼兒探索根據(jù)什么標志過馬路?

  2、提問:你都看到了什么?錄像中有哪些交通標志?除了注意信號燈標志,還有哪些標志?

  3、小結:交通標志給行人、車輛提供了指引,提醒人們遵守交通規(guī)則、注意安全。

  (二)拓展認識標志

  1、根據(jù)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請幼兒說一說在什么地方見過什么標志。

  指導語:除了馬路上的交通標志,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標志呢?之前你們和爸爸媽媽一起找到了哪些標志呢?(請幼兒說)小朋友真是愛觀察的孩子,標志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標志。

 。1)出示禁止煙火標志。

  提問:這是什么標志?標志上有什么圖案?你在哪里見過這個標志?它告訴我們什么?

  小結:這是禁止煙火標志,它告訴我們附近有容易燃燒的物品,一般在加油站、圖書館、倉庫等地方會看到這個標志,禁止人們使用明火,以免引起火災。

 。2)出示當心觸電標志。

  提問:這是什么標志?你在哪里見過這個標志?本,文來源:大;考、吧幼;師網(wǎng)它表示什么意思?

  小結:當心觸電標志警告我們要遠離電廠、高壓電線桿、變壓器等有電的地方,在家也不要玩有電的物品,因為電是很危險的。

 。3)依次出示"注意安全""當心滑跌"緊急通道""當心中毒""禁止吸煙""禁止游泳""禁止觸摸"等常見標志引導幼兒認識。

  3、請幼兒討論標志的用途。

  提問:生活中為什么有這么多的標志?它們對我們有什么用?

  小結:標志通常出現(xiàn)在人口較密集的公共場所,它可以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提醒大家遵守公共秩序。

  4、引導幼兒從圖案、顏色、形狀、意義等方面加以比較,區(qū)別三種性質(zhì)的標志。

  指導語:那么多的標志,我們怎么能把它們都記住呢?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它們的顏色、形狀一樣嗎?如果請你給它們分分類,你覺得應該怎樣分?

  小結:一種標志代表一種意思,它的圖案簡單、易懂;標志通常分為三類,黃色作為底色的標志,是提醒或警告我們要當心注意的,叫做"警告標志";藍色或綠色作為底色的標志,提示我們應該怎樣做,通常叫做"提示標志";一般畫紅色斜杠的標志表示禁止我們做某些事情,叫做"禁止標志"。

  5、通過游戲,鞏固幼兒對標志的認識,初步學會運用標志。

  出示生活中的場景,請幼兒找出這些地方需要的標志。

  指導語:小朋友認識了那么多的標志,老師來考考你們吧,一會請小朋友分成六組,每組六個相同的標志,每個小朋友選一個標志拿 在手中,當大屏幕上出現(xiàn)畫面時,你認為應該出現(xiàn)什么標志,請拿這個標志的小朋友迅速到前面來,哪一組的小朋友反映最快,而且還答對了,就為你們組爭得一顆小星星。

  小結:每種標志都有自己不同的`意義,放在適合的場所,才能起到它們的作用。

 。ㄈ┗顒友由。

  教師帶領幼兒在活動室、幼兒園教學樓內(nèi)走動觀察,請幼兒根據(jù)手中標志的意義尋找適當?shù)奈恢谜迟N。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選擇了社會《認識生活中的標志》,目的在于引導幼兒熟悉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各種標志,在認識一些標志的基礎上了解其不同類別和作用,并嘗試運用。導入環(huán)節(jié),我首先請幼兒觀看了一段錄像,激發(fā)幼兒的活動的興趣,當錄像中出現(xiàn)生活中常見的交通標志時,孩子們會異口同聲地說出標志的名稱,知道了交通標志給行人、車輛提供了指引,提醒人們遵守交通規(guī)則、注意安全。展開部分共有五個環(huán)節(jié),首先根據(jù)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請幼兒說一說在什么地方見過什么標志;孩子們說的都很好,有的說在幼兒園的走廊上見過“當心觸電” 的標志,有的說在大眾廣場見過“必須戴安全帽”的標志……看的出孩子們對生活都很關注。第二環(huán)節(jié)教師出示課件,和幼兒一起熟悉生活中常見的標志后請幼兒討論標志的用途。接著教師引導幼兒給標志進行分類,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85%的幼兒都能說出標志可以按照顏色、形狀、意義等進行分類,基本達到了活動的目標。展開中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幼兒最感興趣的。當大屏幕上出現(xiàn)畫面時,幼兒能迅速將場所應出現(xiàn)的標志找出來,通過此游戲鞏固了幼兒對標志的認識,使幼兒初步學會了運用標志。

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愿意參加一分鐘的感知和操作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2、懂得做各項事情都要抓緊時間,知道時間的不可逆轉(zhuǎn)性。

  3、能圍繞問題和操作結果分析原因,大膽交流表達自己的看法。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收集了“一分鐘能做什么事情”的資料、完成了規(guī)定的事情并記錄了時間。(刷牙、洗臉、脫衣共花時間)

  2、操作材料:筷子、塑料珠子;回行針;彩釘板;穿珠、線;插花片

  3、時鐘一個、記錄用大白紙、彩筆、鼓

  活動流程:

  一、感知一分鐘的長短。

  1、現(xiàn)在是幾點鐘?(教師當場記在黑板上)

  2、時鐘上哪根針走一圈是一分鐘呢?(對,秒針走一圈是一分鐘)

  3、感知一分鐘游戲:

  a、請幼兒看著一分鐘過去;(第一聲鼓敲響時,看著秒針移動,直到第二聲鼓敲響時就不看了,體會一分鐘有多長)

  b、請幼兒閉上眼睛靜靜等候一分鐘過去。(第一聲鼓敲響時閉上眼睛,直到第二聲鼓敲響時睜開眼睛,在體會一分鐘有多長。)

  4、玩了兩個小游戲后你覺得一分鐘有多長呢?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

  5、教師小結:剛才有的小朋友說一分鐘很長,有的說一分鐘很短。是的,老是覺得當我們看著一分鐘過去,一分鐘是很短的',但是當我們靜靜地等上一分鐘,一分鐘還是有點長的。

  二、集中討論交流收集的資料:一分鐘可以干什么呢?

  1、幼兒個別或互相交流自己的資料

  2、老師與大家分享準備的資料

大班社會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老師在日;顒又杏^察到:大班上學期,幼兒已有一定的生活自立理能力,也能為集體做一些事情。但是大部分幼兒還存在一定的依賴性,尤其在家中凡事都由父母包辦,缺乏獨立性。為了提高幼兒的獨立意識與自理能力,豐富幼兒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老師嘗試讓幼兒在說說、畫畫中制定做事的計劃,從而幫助幼兒提升已有做事經(jīng)驗,萌發(fā)幼兒樂意做事的情感。

  活動目的:

  1.在說說、畫畫中了解一些自己會做的事情。 2.在自己制定計劃中體驗做事的'快樂,萌發(fā)幼兒樂意做事的情感。

  活動準備:

  1.ppt(小紅做事) 2.自己、家里、大三班、小區(qū)的四列小火車樣板。 3.幼兒操作的紙和筆、漿糊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老師講故事《軍軍請客》 2.幼兒討論:軍軍為什么留不住朋友?

  二、觀看ppt(小紅做事) 1.我們看看小紅會做些什么事?

  a.自己穿衣服 b.在家里掃地 c.幫助班級整理圖書。 d.在小區(qū)中撿垃圾

  三、幼兒制定計劃

  想一想:你為自己、家人、班級、小區(qū)做過什么事? 2.幼兒制定計劃 用簡單的繪畫表現(xiàn)為自己、家里、班級、小區(qū)做的事。

  四、計劃歸類

  1.我們一起把你們做的事來分一分,帖一貼(幼兒將自己計劃書,按自己、家里、班級、小區(qū)進行歸類。) 2.教師總結歸類。

  五、拓展

  “我會做……” 引導幼兒嘗試做更多的事。

  活動反思

  本學期大班的專題內(nèi)容是培養(yǎng)幼兒的計劃能力。對于大班幼兒來說,獨立計劃做一些事有一定的難度。那么如何引導幼兒逐步地嘗試計劃呢?我們覺得要選擇一些幼兒熟悉,平時經(jīng)常做的事,這樣促使幼兒去計劃時能大膽、積極主動地進行,而非因困難度過大而退縮、害怕。 班中的幼兒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但“我會做事,我想做事”的意識還很薄弱,因此這一方面著手,讓幼兒去嘗試計劃一下,我會做的事,以及我想做的事,幼兒的興趣很高。讓幼兒進行計劃與成人相比很大的差異,成人可以用文字表達,而幼兒只能用繪畫的形式來表現(xiàn)。故在活動中人物做事的簡筆畫是主要的表現(xiàn)方式。 在設計的各活動中,為了引出幼兒計劃,在前兩個環(huán)節(jié)中運用“軍軍與小紅”兩個截然不同的角色進行討論,激發(fā)了幼兒要學習小紅會做很多事。在每個環(huán)節(jié)之間,老師將四大幅示意圖放于教室的四周。幼兒歸類黏貼時積極地投入,并能仔細觀察,從而將自己的畫正確歸類。 在最后交流與乃至此后幾天中,幼兒常圍繞著四大幅畫在交流。并時常來告訴我:“老師,我今天又做了××事!” 在整個活動中,我注意到了幼兒的隨機反應,并及時地鼓勵、提醒、引導。如:汪涵說幫爸爸切菜,我就引導幼兒要小心,避免危險:又如沈子妍說要過節(jié)了,幫教室打扮,我馬上與孩子談到了要來臨的圣誕與元旦,豐富幼兒各方面的知識。 存在的不足: 在活動中,幼兒圍繞老師提出的四大主題“自己、班級、家里、小區(qū)”計劃了做的各種事。但由于老師規(guī)定了范圍,幼兒在計劃時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下次活動中,可以讓幼兒計劃做各種不同的事。

大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懂得人人要保護水、節(jié)約用水。

  2、了解水污染的原因及危害,通過實驗,知道有關污水凈化的方法。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和與同伴相互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水污染的課件。

  2、塑料杯、污水、過濾紙、活性炭、回形針、勺子人手一份,水彩筆、白紙。

  活動過程:

  一、出示課件,猜測原因

  1、哎呀,這些小河怎么了?

  2、猜猜看,為什么會變成這樣?

  二、了解污水的危害

  1、生活在這些河里的小動物們會怎樣?

  2、如果人們吃了、用了這些污水又會怎么樣呢?

  3、那么怎么樣把這些污水變干凈呢?說說你的好辦法。

  4、教師小結。

  三、實驗:水變干凈了

  師:老師從這些小河里取來了一些污水,今天,我們就來做個小實驗,把這些污水變干凈!

  1、你們看看都用到哪些什么材料?(介紹過濾紙、活性炭)

  2、教師示范實驗操作步驟:

 。1)先把神奇的紙變漏斗(放入空杯中)

  (2)在污水中放入活性炭,進行充分攪拌。

  (3)把污水倒入過濾紙的空杯中

  3、幼兒實驗

  4、實驗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5、教師小結。

  6、介紹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四、討論保護水

 。1)我們的.生活處處離不開水,那我們應該怎樣來保護水呢?

 。2)你有什么節(jié)約用水的好辦法?

  五、保護水資源人人有責

  師:保護水資源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那怎樣來讓更多的人都做到呢?

  1、請幼兒合作商量辦法。

  2、畫想法。

  3、展示、交流各組的辦法。

  六、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把想法變成行動。

大班社會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知道生活中笑容的重要性,能微笑面對生活,勇敢面對挫折。

  2.結合生活經(jīng)驗,能大膽地用語言、動作表達自己的心理感受。

  3.在生活中,能主動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萌發(fā)愛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笑臉娃娃、哭臉娃娃圖片。

  幼兒日常生活中笑和哭以及不開心的照片。

  2、圖片:各行各業(yè)的人們微笑工作的圖片;

  課件:有關貧窮山區(qū)孩子的生活、四川地震等內(nèi)容。

  3、自制的“心愿墻”。

  4、彩色卡紙若干

  三、活動過程:

 。ㄒ唬㈤_始部分:結合生活經(jīng)驗,引導幼兒比較笑、哭的心理感受。

  1、出示笑臉娃娃、哭臉娃娃的圖片,幼兒觀看比較他們五官的變化。

  師: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這兩個娃娃臉上的表情,比較一下,它們哪里不一樣。

  2、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引導幼兒自由猜測娃娃笑、哭的原因。

  師:小朋友猜一猜,笑臉娃娃為什么事笑呢?哭臉娃娃為什么哭呢?

  3、結合自己的照片,說說笑、哭的不同心理感受。

  師:這是你們自己笑和哭的照片,老師要問問你們,你們當時為什么笑?為什么哭?都有什么感受?

  4、將笑臉娃娃和哭臉娃娃圖片貼在相應的照片旁,教師引導提問:你們更喜歡笑還是哭呢?

 。ǘ⒒静糠郑航Y合圖片引導幼兒感知微笑的重要性,理解笑比哭好的含義。知道每個人都要多一些微笑。

  1、引導幼兒講述生活中在哪里見過誰的微笑,并說說當時的'情形。

  師:小朋友,你在哪里見過誰的微笑?他們?yōu)槭裁葱δ?當時發(fā)生了什么事?

  2.幼兒自由講述生活中見到的笑容,老師結合幼兒講述內(nèi)容,出示有關圖片。

  A、蘇果超市工作人員的笑容。

  B、醫(yī)護人員工作時的笑容。

  C、飯店服務員的笑容。

  D、老師和孩子的笑容。

  E、老人與兒童的笑容等等。

  3、引導提問:A、畫面上的人都是什么表情?

  B、看到他們的笑容,你們心里什么感受?

  4、教師小結:微笑在我們的生活中很重要,它是人與人之間友愛的體現(xiàn)。如果大家都能用笑容來面對自己和別人,我們就能開開心心過好每一天。

  5、師生互動,師生一起隨音樂《幸福拍拍手》自由做動作。

  6、拓展幼兒思維空間,遷移新的經(jīng)驗。知道生活中也有一些不開心的人和事,引導幼兒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A、出示圖片(受傷生病的孩子、哭泣的孩子、貧困失學的孩子),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這些人的臉上都是什么表情?是什么原因讓他們有這種表情呢?

  B、引導幼兒自由猜測各種原因。

  C、出示視頻(四川地震災區(qū)的孩子)引導幼兒產(chǎn)生移情心理,提問:你們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D、幼兒講述后,老師貼上相應的圖片(大一點的哭臉)。

  E、引導提問:我們前面所說的不開心的事情和這些貧困災區(qū)的孩子相比,誰的更嚴重?今后我們再遇到那些小小的、不開心的事情時,該怎么辦?

  三、結束部分:提供彩色卡紙,幼兒自制小禮物。(播放音樂《歌聲與微笑》)將禮物貼在心愿墻上。

  l活動延伸部分:結合圖片(貧窮山區(qū)孩子、地震的圖片、戰(zhàn)爭帶來的災難的圖片等)內(nèi)容,引導幼兒用各種形式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并提供美工材料,引導幼兒自制小禮物送給他們。)

  l活動區(qū)域布置:“今天我高興”。引導幼兒把每天能讓自己露出笑容的事情畫出來,以圖畫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同伴之間共享高興的事。

大班社會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 對參觀軍營感興趣,并能積極地提己想要了解的問題。

  2. 能在小組討論中大膽發(fā)言,并用合適的圖標記錄自己的問題。

  活動準備:

  1. 幼兒已知道即將要去參觀軍營。

  2. 軍營名稱圖標一套。

  3. 記錄表、筆。

  4. 幼兒已進行過小組內(nèi)的學習活動。

  活動過程:

  1.教師介紹參觀軍營的活動,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1)師:過幾天我們就要去參觀軍營了,大家都很激動!你們知道我們要去哪個軍營嗎?

  (2)教師出示軍營名稱圖標,引導幼兒自主猜測。

  (3)教師結合圖標介紹軍營的名稱。

  2.說說我想了解的.問題。

  (1)提問:關于我們要去的軍營你想了解什么問題嗎?

  (2)幼兒結合自己的已有知識經(jīng)驗提己的問題。

  (3)教師肯定幼兒的問題。

  3. 小組討論記錄問題。

  (1)師: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多的問題,但因為時間有限不能所有的問題都去問,怎么辦?

  (2)教師引導幼兒講述進行小組討論和記錄的方法。

  (3)幼兒分小組進行討論和記錄小組的問題,教師巡視觀察,給予指導和幫助。

  (4)將小組的記錄表展示在白板上。

  4. 介紹我們的小組問題。

  (1)分別請每個小組的介紹員在集體面前介紹本組的問題,小組的其他成員進行補充。

  (2)教師引導幼兒根據(jù)問題的記錄、小組的合作和介紹情況進行,分享和記錄其他小組的好方法。

  5.明確我們班的問題。

  (1)教師肯定每組幼兒的問題,并引導幼兒進一步的思考提出的問題的可行性。

  (2)教師引導全班幼兒對每組的問題注意思考,哪些是我們現(xiàn)在可以解決的,哪些是一定要請解放軍叔叔幫助解決的?

  (3)在集體討論的基礎上確定本班的參觀問題。

大班社會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在觀察小學的基礎上表現(xiàn)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點,萌發(fā)入小學的.情感。

  活動準備:

  參觀小學時的照片若干、畫紙和水筆

  帶領幼兒去參觀附近的新橋小學,親身感受一下小學里的環(huán)境。

  活動過程:

  一:回憶經(jīng)驗,并討論

  導入語:前一段時間,我們?nèi)⒂^了小學,你們還記得小學的樣子嗎?

  關鍵提問:小學與幼兒園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語:原來小學與幼兒園在建筑設施和學習的知識有那么多不同。

  二:畫一畫

  過渡語:我請小朋友上來畫一畫你看到的小學和幼兒園不一樣的地方。

  幼兒個別示范,教師鼓勵幼兒把幼兒園與小學不一樣的地方畫大一些。

  教師講解作畫要點:

  1.繪畫時注意畫面的布局。

  2.畫物體時注意前后重疊關系。

  三:欣賞交流

  關鍵提問:你找到的小學與幼兒園不一樣的地方在哪里?并指出是哪一張畫?

  延伸:

  請幼兒繼續(xù)尋找還有哪些地方不一樣,畫好后制成自制書投放在語言區(qū)中。

【大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社會樹教案06-02

大班社會感恩教案09-04

(精選)大班社會教案07-23

(精選)大班社會教案07-20

大班社會教案07-20

大班社會領域教案09-19

大班社會教案07-29

[經(jīng)典]大班社會教案08-18

大班社會教案【經(jīng)典】08-04

大班社會教案(精選)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