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案1
教學簡析
課文講燕子媽媽要小燕子到菜園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樣,在媽媽的耐心啟發(fā)下,小燕子去看了三次,一次比一次有進步。它通過認真仔細地觀察和比較,終于知道了冬瓜和茄子不同的特點。
設計意圖
1、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充分自主地學習。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學習課文。比如:分角色朗讀課文、學習伙伴互相評議、小組合作探究,師生感情對讀等,不能讓學生按著老師的預先設計來完成本課的學習。
2、以讀為主,以讀代講,通過各種形式的讀,理解課文。朗讀是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理解內(nèi)容的一種手段,在教學中,教師無需進行過多的講解,給學生留有較多的空間和時間進行自讀自悟,通過朗讀,理解內(nèi)容,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3、注重學生的成功體驗。學以致用,根據(jù)學生掌握的觀察方法,指導寫字練習,并開發(fā)適宜的課程資源,滿足學生再發(fā)展的需求,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融匯發(fā)展。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書寫“回”字。
2、懂得只有認真仔細地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3、利用掌握的觀察方法,觀察比較生活中感興趣的事物。
課程資源
1、課前多種渠道認識冬瓜和茄子。
2、選擇三種常見的動物(雞、鴨、鵝)比較他們的異同。
3、課件《菜園里》,小燕子圖片,詞卡,音樂。
教學流程
直切重點品讀深入說議創(chuàng)新生活擴展
學習活動設計
一、直切主題,鋪墊難點。爬樓梯游戲:認讀詞卡(“看看”、“再去看看”、“再去仔細看看”)
小結(jié):學習就像爬樓梯,只要認真努力,就能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揭題,讀題。] [意圖:迅猛地帶出主題,干脆利落,又降低了朗讀訓練點的難度,有意識地作了鋪墊。]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激趣讀文:三個詞語寶寶和我們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躲到課文中的句子里了,你能找到它們嗎?(找找;讀讀)
三、品讀感悟,積累內(nèi)化。
1、聆聽燕子叫聲,課件出示燕子媽媽和小燕子在屋檐下說話,出示燕子媽媽的.話。
2、精讀燕子媽媽的話,凸現(xiàn)難點。(“看看”、“再去看看”、“再去仔細看看”)自由讀、指名讀、比讀,體會燕子媽媽一次又一次耐心的啟發(fā)、鼓勵小燕子去觀察。當當燕子媽媽,對身邊的小燕子親切地說說。
引:小燕子在媽媽一次又一次耐心的鼓勵下,趕快飛去菜園看了。
課中律動:配樂做飛翔動作,飛去菜園。
[意圖:關注學生的角色體驗,時刻注意披情入境,使學生對角色的情感有更深的體驗。]
3、課件展示菜園圖,說話訓練:小燕子發(fā)現(xiàn)了
[從圖入手,幫助閱讀。培養(yǎng)良好的口語習慣,說完整的話。]
4、先分句品讀再三句連讀小燕子的話,每次的發(fā)現(xiàn)都不一樣,一次比一次高興,聲音越來越上揚,對媽媽的呼喚越來越急切。
5、分角色直接感情對讀,師讀燕子媽媽的話,生讀小燕子的話。再現(xiàn)課題。[意圖:打破傳統(tǒng)的串講方式,先精讀燕子媽媽的話,多用比讀,凸現(xiàn)難點,再品讀小燕子的話,采用分句品讀后三句連讀的形式,充分體會感情的變化。最后通過分角色師生直接感情對讀,加以整合,升華情感。]
四、文本對話,體驗升華。
1、與小燕子對話:
小燕子,我想對你說。
我是小燕子,我想說。
2、挑戰(zhàn)小燕子:
再去仔細觀察,冬瓜和茄子還有哪里不一樣?
五、寫字運用。
1、觀察田字格里的范字,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師范寫。
3、描一描,寫一寫。
[學以致用,運用掌握的觀察方法,落實寫字教學難點。先觀察范字,再師范寫,最后描寫實踐,扎扎實實完成寫字教學。]
六、延伸拓展,實踐運用。
課件展示雞、鴨、鵝三種熟知的動物,分組觀察探討他們一樣和不一樣的地方。
[開發(fā)適宜的課程資源,滿足學生發(fā)展的需求,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融匯發(fā)展,學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學反思:
一、這一節(jié)課,孩子們始終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興高采烈地讀,認真地觀察,積極地表達,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只有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語文課,才是孩子們喜歡的語文課,而有了孩子們的喜愛就意味著獲得了成功的一半。教學這篇課文,我并沒有遵循以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讀讀找找畫畫,小燕子去菜園看了幾次?每次都看到了什么?而是抓住低年級學生喜歡童話故事,好玩好動的性格特點,創(chuàng)設了一個有趣的情境:老師就是燕子媽媽,大家都是可愛的小燕子,想要演好小燕子,就必須認真讀好課文,學生覺得新鮮有趣,在角色的扮演中讀課文的積極性大大提高。而當他們當“小燕子”來回答媽媽的話時,又是那么迫不及待地想展示自己讀文后的收獲。
二、面對低年級學生,又該如何讓他們初步體會課文中角色的情感,并用朗讀來表現(xiàn)出來呢?如果只是在老師的指令之下被動地讀書,又怎么能讀出情感?我通過巧妙地引導發(fā)現(xiàn),用燕子媽媽的口氣引導他們感受小燕子發(fā)現(xiàn)了許多不同后,心情非常高興,從而讓他們自己體會到應該怎么來讀小燕子的話。
三、在教學中,我注重生活體驗,注重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將冬瓜與茄子切開讓學生觀察,使他們懂得,觀察事物不但可以看,還可以摸,可以聞,可以嘗。同時注意對教材的拓和延伸,讓學生回家去觀察黃瓜與辣椒有什么不一樣,學生在課堂上學,在生活中去鞏固所學的知識,去關注生活,將學生從課內(nèi)引向了課外。相信通過《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這篇課文的學習,認真觀察事物的這一道理和觀察事物的方法已經(jīng)深深地、鮮活地印進了孩子們的心里。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案2
教材分析:本文是新課標人教版教材第一冊第15課。這是一篇常識性課文,作者以童話的形式,寫小燕子在燕子媽媽的耐心引導下,從而發(fā)現(xiàn)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冬瓜大,顏色綠,皮上有細毛;茄子小,顏色紫,柄上有小刺。故事主要通過小燕子與媽媽的對話演繹開來,尤其是小燕子的語言,一再地以“媽媽,媽媽”的句式反復出現(xiàn),可說是教材的典型語例。另外,教材的插圖精美、清晰,也不失為一個良好的教育資源。
鑒于教材及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特點,特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新詞。能正確、熟練、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模仿“媽媽,媽媽,我發(fā)現(xiàn)……”的句式來練習說話。
3.了解觀察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觀察一定要細致、耐心。
教學重點:小燕子說的三句話。
教學難點:模仿“媽媽,媽媽,我發(fā)現(xiàn)……”的句式練習說話。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初讀課文
1、今天我們課堂上來了兩個客人,出示:燕子燕子媽媽(讀準輕聲)
2、揭示并讀課題: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到底什么事,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進步呢?我們讀了課文就知道了。請小朋友讀課文,不認識的字、不會讀的句子借助拼音多讀幾遍,還不會,可以問同桌,也可以舉手問老師。小朋友自己讀書。
二、檢查字詞再讀課文
。ㄒ唬、檢查字詞
1、出示下列帶拼音的生字:瓜、什、么、樣、得、再、可、仔、細、興、現(xiàn))
2、躺在、能不能、高興、柄上、不一樣、冬瓜(讀準后鼻音。)
發(fā)現(xiàn)、什么、燕子、看看、再去看看、再去仔細看看)
(讀準前鼻音及想想“看看、再去看看、再去仔細看看”的意思,再試著讀一讀。)
。ǘ、檢查讀書
開火車分節(jié)讀課文。
三、直奔重點教學語例
1.了解課文內(nèi)容。
什么事情,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2.教學小燕子說的三句話。
、.師:小燕子到底發(fā)現(xiàn)了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請你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
②.師:小燕子一共對媽媽說了幾次話?請你用“——”劃下來。
、鄞笃聊伙@示:.媽媽,媽媽,冬瓜大,茄子小!
.媽媽,媽媽,冬瓜是綠的`,茄子是紫的!
.媽媽,媽媽,我發(fā)現(xiàn)冬瓜的皮上有細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
a.指名讀這三句話。要求:讀通順
b.逐句理解,指導朗讀
第一句話。
師:小燕子發(fā)現(xiàn)冬瓜和茄子的不同,你覺得它心里怎樣?
比較:你覺得哪句話更能寫出小燕子的高興:1.媽媽,冬瓜大,茄子!2.媽媽,媽媽,冬瓜大,茄子小!
然后,再請小朋友讀第一句話。
c.請小朋友讀第二句話。
d.讀第三句話,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燕子?(圖文對照,告訴學生:1.冬瓜在太陽直射部分它的毛是很稀疏的,看不大見的,只有在底部或兩側(cè)毛才相對密集一點。2.茄子柄的位置。)
師:小燕子連這么細微的區(qū)別都觀察到了,你想它的心情會怎樣呢?指導朗讀。多種形式練讀。
師:小燕子一次次的進步,離不開媽媽的引導,我們來看看,燕子媽媽是怎樣鼓勵小燕子的,請你用“══”劃出媽媽說的話。
。ù笃聊怀鍪狙嘧計寢屨f的三句話。)自讀。分角色讀。
四、拓展練習提升認識
看到小燕子觀察得那么仔細,燕子媽媽開心地笑了,說:“你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這一幕,被一只路過的小黃鶯看見了,它飛回大森林把這件事告訴了大家,小猴子、小兔子、小蜜蜂等小動物都說:“我們要向小燕子學習,到菜園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樣。于是,它們紛紛來到菜園里,有的看,有的摸,有的索性向山羊伯伯買了冬瓜和茄子用刀切開來嘗了嘗……”
讓學生仔細觀察大屏幕。
2.師:現(xiàn)在,老師就是燕子媽媽了,哪只小動物先來對我說?引導學生用“阿姨,阿姨,我發(fā)現(xi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練習說話。
在學生說話的過程中,教師邊把學生的發(fā)現(xiàn)板書出來邊不斷地小結(jié):是啊,觀察的時候我們可以用眼睛看
,可以用鼻子聞,可以用手摸,也可以用嘴巴來嘗一嘗等。
同時,在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教學文中的這一句話:菜園里,冬瓜躺在地上,茄子掛在枝上。
3.師:孩子們,你們都很能干,可是我們學習不光要會觀察,還要會善于聽同伴的發(fā)言,現(xiàn)在你們誰能把大伙兒剛才的發(fā)言連起來,說一說冬瓜和茄子到底有什么不一樣?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案3
課前導語
一、復習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5分
1、看圖片,說出蔬菜名稱
生邊看邊大聲說自己認識的蔬菜名,并說說它們的樣子,《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2、這么多的蔬菜長在哪里呢?
誰還記得《菜園里》這首兒歌?我們一起來背誦。
3、是呀,菜園多美呀!菜園的外邊有一座房子,可愛的燕子和媽媽就住在這屋檐下,聽,一個有趣的故事發(fā)生了……
師范讀課文
揭題:這個有趣的故事名叫《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10分
小組合作,拼讀課文。
字詞反饋
試著通讀全文
三、品讀感悟,積累內(nèi)化15分
1、聆聽燕子叫聲,學生想象燕子媽媽和小燕子在屋檐下說什么呢?
出示燕子媽媽和小燕子在屋檐下說話。
2、演一演不同版本的燕子媽媽。說一說你喜歡哪個媽媽呢?為什么?
2、精讀燕子媽媽的話。(“看看”、“再去看看”、“再去仔細看看”)自由讀、指名讀、比讀,體會燕子媽媽一次又一次耐心的啟發(fā)、鼓勵小燕子去觀察。當當燕子媽媽,對身邊的小燕子親切地說說。
引:小燕子在媽媽一次又一次耐心的鼓勵下,趕快飛去菜園看了。現(xiàn)在我們的小朋友就是小燕子,我們跟著音樂飛吧!到菜園看看,你發(fā)現(xiàn)什么了?
課中律動:配《小燕子》音樂,做飛翔動作,飛去菜園。
意圖:關注學生的角色體驗,時刻注意披情入境,使學生對角色的情感有更深的`體驗。
3、展示菜園圖,說話訓練:小燕子發(fā)現(xiàn)了,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從圖入手,幫助閱讀。培養(yǎng)良好的口語習慣,說完整的話。
4、先分句品讀再三句連讀小燕子的話,每次的發(fā)現(xiàn)都不一樣,一次比一次高興,聲音越來越上揚,對媽媽的呼喚越來越急切。
5、分角色直接感情對讀,師讀燕子媽媽的話,生讀小燕子的話。
意圖:打破傳統(tǒng)的串講方式,先精讀燕子媽媽的話,多用比讀,凸現(xiàn)難點,再品讀小燕子的話,采用分句品讀后三句連讀的形式,充分體會感情的變化。最后通過分角色師生直接感情對讀,加以整合,升華情感。
四、文本對話,體驗升華。5分
1、與小燕子對話:
小燕子,我想對你說。
我是小燕子,我想說。
2、挑戰(zhàn)小燕子:
再去仔細觀察,冬瓜和茄子還有哪里不一樣?
課文內(nèi)容的擴展。在表演完課文內(nèi)容后,為了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讓學生仿照課文對話的形式,想象燕子媽媽再次讓小燕子去觀察,還會發(fā)現(xiàn)冬瓜與茄子有什么不一樣?如通過觀察觸摸,還會發(fā)現(xiàn)“冬瓜硬、茄子軟,”“冬瓜重,茄子輕,”“冬瓜長在藤上,茄子長在枝上,”“冬瓜的花兒黃,茄子的花兒紫!薄岸侠锩嬗邪鬃眩炎記]有籽!蓖ㄟ^訓練,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促進認識和體驗的升華。
五、延伸拓展,實踐運用4分
展示蘋果、橘子2種熟知的水果,分組觀察探討它們一樣和不一樣的地方。
。ㄩ_發(fā)適宜的課程資源,滿足學生發(fā)展的需求,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融匯發(fā)展,學做生活的有心人。)
六、寫字運用。
1、觀察田字格里的范字,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描一描,寫一寫。
(學以致用,運用掌握的觀察方法,落實寫字教學難點。先觀察范字,再描寫實踐,扎扎實實完成寫字教學。)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案4
教材分析: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是一個童話故事,講了燕子媽媽三次讓小燕子到菜園里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樣。小燕子每次去都有不同的收獲,它一次比一次有進步,使燕子媽媽高興地笑了。這篇課文告訴孩子們:對一件事物,只有進行認真、細致的觀察,才能有比較全面的了解。
課文有兩幅插圖,不僅有助于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還可以使學生產(chǎn)生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的興趣,讓他們學會觀察事物的方法。
學情分析:
童話故事《一次比一次有進步》的主人公小燕子與它的媽媽之間發(fā)生的故事,已如同生活中一年級的小學生和他們的媽媽之間發(fā)生的故事一般。這讓他們讀起來備感親切,很自然拿自己的言行去和小燕子進行比較;最后把小燕子當成學習的榜樣,并從小燕子的故事中去明白做人做事都要認真的道理。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15個生字,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能力目標: 圖文結(jié)合,角色朗讀,深入理解課文。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理解燕子媽媽夸小燕子的原因,從而明白做事要認真的道理。
教學難點:
分角色朗讀,注意讀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語氣。
教學準備:
小燕子和燕子媽媽、冬瓜和茄子貼圖、 實物(西紅柿、黃瓜)頭飾、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音樂入題,激發(fā)興趣。
播放動畫歌曲《小燕子》
1、同學們你們喜歡兒歌嗎?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首歌想不想聽?我們一起來欣賞會唱的可以跟著一起唱,一邊唱一邊拍手。
2、歌曲里面唱的是誰?(小燕子)你們喜歡小燕子嗎?(指名說一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小燕子和燕子媽媽的`有趣的童話故事—《一次要比一次有進步》。(板書課題,學生齊讀)然后引導學生質(zhì)疑燕子媽媽為什么夸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二、初讀課文,讀中識字。
1、同學們肯定急于想知道燕子媽媽為什么夸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進步?請你把書翻到114頁,同學們能不能自己讀讀課文?
2、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呢?(找學生說說)下面就請大家自己讀書,要求:在讀的時候,用圓圈把生字組成的詞語寶寶圈出來,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住它。
剛才小燕子給老師打來電話說她迷路了回不了家,同學們能幫她找家嗎?屏幕出示生字:
燕 躺 掛 錯 紫 意
3、調(diào)皮的詞語寶寶從課文中跑出來了,你能叫出他們的名字嗎?(課件出示生詞)先自己看看,試著讀一讀。(1)誰能當小老師領讀一下。(2)開火車讀(小火車開起來,轟隆隆,轟隆隆,火車頭在哪里?)
4、剛才大家讀書很認真,因此,老師想考考大家,這里哪兩個字沒有組詞,先齊讀“躺”“掛”這兩個字再組詞,誰躺在地上?誰掛在枝上?(出示貼圖片冬瓜和茄子,請一生上臺貼圖)
老師還想問一下,除了冬瓜躺在地上外,還有誰躺在地上?(學生自由回答)除了茄子掛在枝上之外,還有誰掛在枝上?(學生自由回答)
三、品讀課文,讀中明理。
1、小朋友真是太厲害了!看來生字寶寶難不倒大家,我們一同來聽聽這個有趣故事吧!播放課文錄音,同學們一邊聽一邊想屋檐下,燕子媽媽讓小燕子去干什么?請同學們用橫線劃出燕子媽媽說的話。
2、請同學們同桌互想說一說,在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誰來告訴老師?原來是燕子媽媽讓小燕子到菜園里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樣。你們真能干,找到這燕子媽媽說的這句話,誰來學著媽媽語氣讀一讀?指名讀、比賽讀、表演讀老師評價。
3、同學們你們想跟著小燕子去菜園里看看嗎?請全班同學站起來跟著鋼琴曲做燕子飛翔的動作。(課間律動)小燕子你們飛得累不累?你們跟著小燕子去了幾次菜園?每次到菜園里看到了冬瓜和茄子都有什么不一樣?用波浪線劃出小燕子說的話。
課件出示:
(1)“媽媽,媽媽,冬瓜是大的,茄子是小的!
(2)“媽媽,媽媽,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
(3)“媽媽,媽媽,我發(fā)現(xiàn)冬瓜的皮上有細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呢!”
(看屏幕)小燕子們,看怎么讀才能把你們高興的心情讀出來!自己讀行,幾只小燕子商量商量一起練也行。
4、、練習得怎么樣了?試一試吧!誰起來讀,喜歡讀那句就讀那句!(點名讓學生讀句子,適時指導,并讓學生互相評價)[第三句幾個孩子讀后]孩子們注意了,這次小燕子不僅高興,而且還很驚奇呢!再來試試!(老師范讀、男女同學比賽讀,表演讀等方法)。
5、(出示冬瓜和茄子的對比圖片),那誰來說說小燕子的第一次發(fā)現(xiàn)?第一次發(fā)現(xiàn)“冬瓜是大的,茄子是小的”,這是大小的不同,那第二次呢?發(fā)現(xiàn)“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這是顏色的不同,第三次呢?
6、分角色朗讀燕子和燕子媽媽的對話。(1、2組同學讀燕子媽媽說的話和3、4組同學讀小燕子說的話,邊角色朗讀邊做飛翔動作。)
7、想一想:“燕子媽媽為什么夸小燕子?”,讓他們充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四、動畫回顧,角色表演。
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有趣的故事,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動畫版的《燕子媽媽笑了》,一起來看看吧。(播放視頻動畫)。這個故事有趣吧,想不想上臺來演一演呢?然后請兩名同學上臺角色表演。
五、拓展延伸,學以致用。
演得真棒!表演中,燕子媽媽是多么耐心啊,小燕子更是觀察得細致入微。生活中,也需要我們像它一樣學會認真觀察。今天,你們都來當當這只可愛的小燕子吧。(出示水果:西紅柿和黃瓜)仔細看看這兩種水果,用“我發(fā)現(xiàn)……”的句式來說一說你的觀察結(jié)果,由此總結(jié)出觀察的方法不光可以用眼睛看,還可以用手摸,嘴嘗,鼻子聞,耳朵聽等。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案5
學習目標
1、認識“次、瓜、燕、什、么、樣、得、再”等12個生字,會寫“回、片、皮”3個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只有認真仔細的觀察,才干了解事物的特征。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形式多樣的生字卡片,蔬菜實物,動物頭飾
教學過程
。ㄒ唬⿵土晞(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昨天,老師和你們一起交了幾位動物朋友,你們還記得他們是誰嗎?
師:昨天,我結(jié)交了小鴨子和他的媽媽,小鷹和他的媽媽,和他們成了朋友。
師:鴨媽媽和鷹媽媽為了能讓自身的小朋友學會生活的身手,從小就樹立他們自主的意識,總是讓他
“自身去吧”!這些位媽媽可真是用心良苦!
師:今天老師又認識了一位好媽媽,你們想認識一下他嗎?想知道這位媽媽為自身的小朋友做了些什么嗎?
師: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15課《一次比一次進步》到這篇課文中去認識這位好媽媽,去看看他為自身的小朋友做了些什么?
板書:一次比一次進步同學齊讀課題
。ǘ┯^看圖畫,認識人物,了解課文內(nèi)容
1、你們想知道這位好媽媽是誰嗎?
。ǔ鍪菊n件,“在屋檐下,燕子媽媽和小燕子”的圖片)
2、認識人物的同時協(xié)助同學理解“屋檐下”的`意思。
3、師:燕子媽媽和小燕子在說什么呢?大家猜一猜。
4、師:老師告訴你們他們在說關于兩種蔬菜的事情?
。ǔ鍪径嗝襟w課件:冬瓜和茄子讓同學初步通過看圖片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不同)
5、師: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ㄈ┏踝x課文
。、同學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把不認識的字用自身喜歡的符號標出來
。、讀課文,并標好自然段
。ㄋ模┰僮x課文,識記生字
1、聽讀課文,識字
(1) 指名分段讀課文(播放課件其中生字為另一種顏色) 要求讀通順
(2) 齊讀生字
2、出現(xiàn)全部生字(帶拼音)把不認識的字讀出來,不認識的字再去看拼音讀。開火車讀。
3、小組合作讀課文,讀中鞏固識字
4、識記生字,再次出現(xiàn)全部生字(無拼音),請同學當小老師領讀,哪些字你以前就認識了?怎么認識的?哪個西你有好方法記住他?
。ㄎ澹┘氉x課文,理解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同學自由讀
。2)討論: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為什么寫了“菜園里的冬瓜和茄子”這與課文有什么聯(lián)系嗎?
。、學習第二自然段
(1)同學先自由讀,了解這一段都寫了什么?
。2)師范讀,聽老師讀,考慮:這一段共有幾句話,都是誰說的。糠謩e說了些什么?
(3)燕子媽媽讓小燕子去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通過此句話解釋“什么”(意思是冬瓜和茄子有那些地方不同)
。4)同學理解后,啟發(fā)用“什么”造句?
(5)小燕子去了,他發(fā)現(xiàn)“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了嗎?
。ǔ鍪菊n件,課件要突出“冬瓜”和“茄子”的這點不同)
。6)師:小燕子發(fā)現(xiàn)的這點不同你發(fā)現(xiàn)了嗎?
。┬〗Y(jié)
這節(jié)課我們的收獲可真不少啊,我們認識了這么多的的生字朋友,還一起和小燕子去看了“冬瓜”和“茄子”,發(fā)現(xiàn)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的地方,你們還想發(fā)現(xiàn)他們的不同嗎?下節(jié)課我們再讓小燕子帶我們?nèi)タ春脝幔?/p>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案6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只有認真仔細地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只有認真仔細地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教學工具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激趣,導入新課
1、小朋友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了課文《自己去吧》,認識了兩位好媽媽──鴨媽媽和鷹媽媽,她們?yōu)榱俗屪约旱暮⒆訉W好本領,就讓孩子“自己去吧”。今天我們又要來認識一位好媽媽,她是誰呢?
2、課件出示:燕子媽媽和小燕子
3、課件播放:燕子媽媽叫聲燕子媽媽在對小燕子說什么呀?
4、課件出示: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5、看到這句話,你有什么疑問嗎?(夸小燕子做什么一次比一次有進步?燕子媽媽為什么夸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課件出示:蔬菜圖片
提問: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蔬菜嗎?
二、聽課文錄音
導語:聽了你們的疑問,老師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了,讓我們趕快來聽聽這個故事吧!
1、錄音機播放播放全文的朗讀錄音
2、聽了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三、自學課文
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自己拼讀,并想一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1、 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 學生自學,老師巡視。
四、檢查自學情況。
1、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隨機正音重點指導讀好:什么、再、仔細、做得對、高興。“次、再、仔”的聲母是平舌音,“什”的聲母是翹舌音,“么”和“得”都讀輕聲,“興”是后鼻音。
五、朗讀課文,理解感悟
1、自由讀課文
2、提問:小燕子去了幾次菜園,看了哪些蔬菜?每一次都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3、小燕子去菜園看了幾次?每次看到了什么?
、判⊙嘧尤ゲ藞@看了幾次?可用序號標一標。
、菩⊙嘧用看慰吹搅耸裁?可用自己喜歡的線條畫一畫。
出示句子:媽媽、媽媽,冬瓜大,茄子小。
媽媽、媽媽,冬瓜是綠的,茄子是紫的。
媽媽、媽媽,我發(fā)現(xiàn)冬瓜的皮上有細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
指導朗讀:讀小燕子的話時,語速可稍快,讀出它每一次有新發(fā)現(xiàn)后的那種興奮的心情。
4、小燕子三次到菜園看冬瓜和茄子,一次比一次仔細,而且每次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燕子媽媽是怎么夸小燕子的呢?請小朋友找到燕子媽媽說的'話。
從燕子媽媽的話中,你覺得這是個怎樣的媽媽?(耐心、親切、會鼓勵人等)
從哪些地方看出燕子媽媽很耐心?(看看、再去看看、再去仔細看看)
從哪里看出燕子媽媽很會鼓勵小燕子?(說得對、很好、你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指導朗讀(燕子媽媽說話時態(tài)度親切,讀它的話時,語速較慢,要讀出激勵、贊揚的語氣。)自由讀、指名讀、比讀,體會燕子媽媽一次又一次耐心的啟發(fā)、鼓勵小燕子去觀察。
燕子媽媽可能還會怎么鼓勵小燕子?請小朋友當當燕子媽媽,對身邊的小燕子親切地說說。
5、分角色朗讀小燕子與燕子媽媽的對話。
6、除了小燕子觀察到的,你還知道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樣嗎?
出示冬瓜和茄子的實物,讓學生觀察。
六、表演課本劇
七、拓展練習
完成課后的“讀讀說說”。
八、指導寫字:
回:要先寫里面的小口,后關門,整個字的字形稍扁,上寬下窄。
片:豎撇要寫直一些,由重到輕。
皮:橫鉤是新筆畫,寫的時候要注意左低右高,鉤短而有力。
九、走進生活
觀察兩種蔬菜或者水果,看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案7
【學習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回,片,皮3個字.認識新筆畫乛,認識新的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只有認真仔細地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教學重點】識字,認字和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要讓學生通過讀課文,明白自己為什么喜歡燕子.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歌曲《小燕子》.
2,動物頭飾.
3,準備兩種水果或蔬菜.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1,看圖片,說出蔬菜名稱
生邊看邊大聲說自己認識的蔬菜名,并說說它們的樣子.
2,這么多的蔬菜長在哪里呢 誰還記得《菜園里》這首兒歌 讓我們一起來背誦.
3,是啊,秋天的菜園是多么美呀!你聽,誰也來參觀這美麗的菜園 (配上樂曲《小燕子》)師:菜園的外邊有一座房子,可愛的燕子和媽媽就住在這屋檐下,聽,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欣賞畫面.
1,師:故事好聽嗎 我們來給它加個題目.
生:《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師:哦,對了,老師今天早上已經(jīng)叫大家去預習課文了.那你自己也想加個題目嗎
生:《燕子媽媽和小燕子》等.(出示課題)讀課題.
2,學習生字次.
、 這里有個生字寶寶(指次字)讀時要注意什么 (這是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讀平舌音.)
⑵ 誰能帶著小朋友們讀一讀.
、 全班齊讀課題.
三,嘗試識字
1,朗讀課文,識字:
(出示本課生字)可愛的小燕子把生字寶寶藏在課文中了,請小朋友們讀課文,把生字寶寶用小圓圈圈出來,再多讀幾次.
2,出現(xiàn)全部生字(帶拼音),把你認識的字讀出來,不認識的再看著拼音讀,男女生分行讀.注意重點.
導:次,再,仔的聲母是平舌音,什的聲母是翹舌音,燕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什的韻母是前鼻音,樣,興的韻母是后鼻音,么和得都讀輕聲.要指導學生把這些生字的字音讀準.如果有的學生讀錯字音,要啟發(fā)他自己糾正讀音.
哪些字你以前就認識了 剩下的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 (啟發(fā)學生多動腦,用自己認為容易記憶的方法來認記生字.如,仔,樣可以用偏旁加上熟字來記憶.)再與在是同音字,要指導學生從字形和字義兩方面來區(qū)別.
3,(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卡片)誰愿來當一回小老師,教大家讀這些生字
4,拓展詞句
⑴ 創(chuàng)設情境,游戲識字.
秋天到了菜園里的'蔬菜成熟了,讓我們一起去幫農(nóng)民伯伯收蔬菜去.把下列帶有生字的詞語寫在蔬菜形的卡片上,讓學生上臺來采摘,摘一個,讀一個,讀對了給予熱烈的掌聲.學生齊讀卡片.(生字注音)
再接再厲 瓜熟蒂落 再次數(shù) 這么 細小
興致勃發(fā) 可能 現(xiàn)在 細心 興奮 現(xiàn)象
四,指導寫字
1,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里的范字后再寫,并養(yǎng)成邊寫邊對照的習慣,這樣可以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逐步提高寫字能力.
2,指導學生寫字時,提醒學生注意:
回要先寫里面的小口,后關門;
片的豎撇要由重到輕,末端輕快撇出;
乛是新學的筆畫,書寫時左低右高,鉤短小有力,指向皮字的中心.
3,學生書寫,教師作巡視.
五,拓展閱讀(全文注音)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老師今天早上剛接到燕子媽媽打來的電話,說自從昨天小朋友到它家做客后,小燕子一直吵著嚷著希望我們再去做客.你們想去嗎 老師也很想去,那我們就一起乘車出發(fā)吧——
師:不好,小燕子家的門鈴壞了.不過沒關系,燕子媽媽已經(jīng)告訴我辦法了:就是找到門口的一棵聰明樹,摘下樹上的果子,門就會自己開了.(復習生字)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案8
教師行為
學生學習活動
設計意圖
一.復習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1. 導入:出示課文《菜園里》的圖片: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這些蔬菜么?說說他們的名稱吧,并說說他們長什么樣子吧。
2. 秋天的菜園多么美呀!小燕子也來參觀者美麗的菜園了。(課件出示燕子媽媽和小燕子。)
3. 識記燕字。
4. 出示了課題:《一次比一次有進步》,學習次字。
5. 看到這些你有什么疑問么?
1.學生觀察圖片,從蔬菜的'大小.形狀.顏色和味道來描述。
2.學生根據(jù)字形進行識記燕和次字。
3.看到課題提出疑問。
復習舊知,仔細觀察事物的特征,引入新課題。學生針對課題提出疑問,以便于學生帶著問題學習課文,解決問題。
二.聽課文錄音,初步朗讀課文。
1.導語:聽了你們的疑問,大家一定是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答案了吧。
2.播放錄音。學生跟著錄音朗讀課文。
3.你知道了什么?
1.認真聽錄音。手指著字朗讀課文。
2.簡單說說所提到的疑問。
聽錄音,初步朗讀課文,了解文章大概內(nèi)容。
三.嘗試識字。
1.出示生字,請同學們在文章中把生字圈出來。
2.教師指導(注意糾正讀音)。
3.那些字以前就認識了,剩下的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識記呢?
4.游戲識記生字:摘果子。
1.學生在文章中找出生字。
2.和教師一起正確讀生字。
3.學生開動腦筋根據(jù)記字方法進行識字。
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開動腦筋用多種方法進行識記生字。
四.指導寫字。
1.教師范寫生字,要求學生觀察田字格里的字.
2.指導學生寫字,重點指導:回片和新筆畫橫鉤
1.學生仔細觀察生字的占格。
2.正確書寫生字。
要求學生觀察后在進行書寫,養(yǎng)成邊寫字邊對照的習慣,這樣可以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逐步提高寫字能力。
五.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1.提出要求:把字讀正確,把課文讀流利。
2.請同學們回答前邊提出的問題。
3.注意課文中的輕聲和語氣再次朗讀。
1.學生再次朗讀課文。
2.再次提出問題,并且小組討論解決問題。
3.帶著感情朗讀課文,體會穩(wěn)重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通過朗讀掌握朗讀的技巧,解決問題。
六.角色扮演,領會思想感情。
1.幫學生分小組。
2.鼓勵學生上臺表演。
3.體會課文中的思想感情。
1.學生進行角色扮演。
2.體會課題一次比一次有進步的含義。
3.說一說自己也要像小燕子一樣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通過角色扮演懂得1只有認真仔細的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2要養(yǎng)成認真仔細的好習慣就會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七.我會寫。
教師出示問題:想一想,寫一寫燕子媽媽為什么夸獎小燕子?
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進行回答:因為小燕子通過仔細觀察事物所以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通過回答問題,對課文的思想進行總結(jié)。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案9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是一篇頗具寓意的童話故事。趣味性強,在主人公小燕子和燕子媽媽之間有豐富的對話。故事由燕子媽媽讓小燕子到菜園去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樣展開,小燕子去看了三次,在媽媽的耐心啟發(fā)下,它觀察得一次比一次認真仔細,每次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終于了解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點:冬瓜大茄子小;冬瓜是綠的,茄子是紫的;冬瓜的皮上有細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告訴我們:只有認真仔細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點。一年級的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把握住了課文的重難點,以讀為本,堅持讀中感知,讀中品悟。至始至終面對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動手動腦,培養(yǎng)和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
一、生動活潑妙趣橫生
根據(jù)兒童愛玩愛動的特點,教學一開始就飛來一個受大家歡迎的小燕子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們。而且小燕子在課堂中不斷出現(xiàn),讓孩子們把它當作是我們的學習伙伴。課中穿插活動,用孩子們喜歡的旋律唱老師自編的`兒歌,不僅使孩子們樂在其中,同時也巧妙地起到了過渡作用。至始至終,整個課堂都洋溢著歡快的氣氛。
二、民主和諧師生互動
老師給了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放開了學生的手腳,比較好地實現(xiàn)了學生的自主。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并沒有照本宣科,而是巧妙的扮作燕子媽媽,學生也扮作小燕子。邊演、邊學、邊思考。啟發(fā)學生如何去觀察,用親切的話語及時地鼓勵他們,在課堂上不斷掀起一個個高潮。也只有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放給學生,課堂上才有接連不斷的意外驚喜出現(xiàn)。由此看來,教師要相信學生的潛能,給他們施展個性的機會,學生就會成為課堂上不可或缺的課程資源。
三、情境體驗讀中感悟
本課妙就妙在創(chuàng)設了一個很好的情境氛圍。讓學生溶入角色,變作可愛的小燕子邊唱邊飛到菜園里去觀察。這樣學生的讀會更加的主動、積極,一次比一次高興的感情。在不斷的演練中,不僅很巧妙訓練了學生地朗讀,讀得聲情并茂,還煅煉了他們口語交際能力。
四、親身實踐拓展思維
在學生強烈的求知欲需求下,老師把冬瓜和茄子帶到課堂當中。通過啟發(fā)、點拔、討論、演練,學生帶來的驚喜不斷。去觀察、結(jié)果有的學習小燕子用身體去觸摸知道冬瓜皮硬,茄子軟;有的根據(jù)平時的經(jīng)驗知道冬瓜里有小籽,而茄子沒有籽;有的又看到冬瓜花是黃的,茄子花是紫的,冬瓜躺在地上,而茄子掛在枝上;還有的展開豐富的想象覺得冬瓜像一個胖娃娃,茄子像一條小蟲多么可愛的一群小燕子,他們已經(jīng)學會了認真仔細地觀察事物,并且還能展開奇妙的想像。實踐讓他們學到了新的知識。
五、形象板書別具一格
本課板書不僅簡潔明白,而且非常形象,符合低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首先,老師用紙做成可愛的燕子媽媽和小燕子,然后在和學生共同總結(jié)的情況下用簡筆畫完成:冬瓜大,茄子小冬瓜是綠的,茄子是紫的冬瓜的皮上有細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
六、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在拓展練習部分,學生獨立觀察后,只在小組內(nèi)交流了自己看到了什么,并沒有討論一下是怎樣觀察到的。如果能在小組內(nèi)進行交流將會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觀察的方法。在最后的總結(jié)全文時,略顯倉促,師的結(jié)語不夠精彩。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案10
【教學簡析】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是一篇童話故事,課文講燕子媽媽要小燕子到菜園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樣,在媽媽的耐心啟發(fā)下,小燕子去看了三次,一次比一次有進步。它通過認真仔細地觀察和比較,終于知道了冬瓜和茄子不同的特點。
【設計意圖】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語文要利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構(gòu)建課內(nèi)外聯(lián)系,校內(nèi)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語文實踐的機會。因此,本課教學在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的同時,更強調(diào)通過自己的動手、動腦、動口等實踐活動,達到對知識的內(nèi)化,加深對知識的記憶和運用,達到知識的外化。使整個過程體現(xiàn)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達到學科間的整合,張揚學生的個性。
。、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充分自主地學習。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學習課文。比如:分角色朗讀課文、互評互議、表演,小組合作探究,師生感情對讀等 。
2、以讀為主,以讀代講,通過各種形式的讀,理解課文。朗讀是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理解內(nèi)容的一種手段,在教學中,教師無需進行過多的講解,給學生留有較多的空間和時間進行自讀自悟,理解內(nèi)容,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场⒆⒅貙W生的成功體驗。開發(fā)適宜的課程資源,滿足學生再發(fā)展的需求,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融匯發(fā)展。
【學習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3個字。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觀察比較生活中感興趣的事物。
【課程資源】
。薄 課前多種渠道認識冬瓜和茄子。
。、 選擇常見的(黃瓜.絲瓜)比較他們的異同。
3、 圖片《菜園里》,小燕子圖片,詞卡,音樂。
【教學流程】
直切重點──品讀內(nèi)化──文本創(chuàng)新──擴展運用。
【活動設計】
一、直切主題,鋪墊難點
爬樓梯游戲:認讀詞卡(“看看”、“再去看看”、“再去仔細看看”)
小結(jié):學習就像爬樓梯,只要認真努力,就能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揭題,讀題。
。ㄒ鈭D:迅猛地帶出主題,干脆利落,又降低了朗讀訓練點的難度, 有意識地作了鋪墊。)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激趣讀文:找找、讀讀躲在課文中的詞語寶寶。
三、品讀感悟,積累內(nèi)化
1、 聆聽燕子叫聲,出示燕子媽媽和小燕子在屋檐下說話的圖片,出示燕子媽媽的話。
。病⒕x燕子媽媽的話,凸現(xiàn)難點。(“看看”、“再去看看”、“再去仔細看看”),體會燕子媽媽一次又一次耐心的啟發(fā)、鼓勵小燕子去觀察。
引:小燕子在媽媽一次又一次耐心的鼓勵下,趕快飛去菜園看了。
課中律動:配樂做飛翔動作,飛去菜園。
。ㄒ鈭D:關注學生的'角色體驗,時刻注意披情入境,使學生對角色的情感有更深的體驗。)
。场⒄故静藞@圖,說話訓練:小燕子發(fā)現(xiàn)了。
。ㄒ鈭D:從圖入手,幫助閱讀。培養(yǎng)良好的口語習慣,說完整的話。)
4、先分句品讀再三句連讀小燕子的話,每次的發(fā)現(xiàn)都不一樣,一次比一次高興,聲音越來越上揚,對媽媽的呼喚越來越急切。
。、分角色直接感情對讀,再現(xiàn)課題。
。ㄒ鈭D:打破傳統(tǒng)的串講方式,先精讀燕子媽媽的話,多用比讀,凸現(xiàn)難點,再品讀小燕子的話,采用分句品讀后三句連讀的形式,充分體會感情的變化。最后通過分角色師生直接感情對讀,加以整合,升華情感。)
四、文本對話,體驗升華
。薄⑴c小燕子對話:
小燕子,我想對你說……
我是小燕子,我想說……
。、挑戰(zhàn)小燕子:
再去仔細觀察,冬瓜和茄子還有哪里不一樣?[出示茄子和冬瓜圖
五、延伸拓展,實踐運用
展示黃瓜、絲瓜;分組觀察探討他們一樣和不一樣的地方。
。ㄒ鈭D:開發(fā)適宜的課程資源,滿足學生發(fā)展的需求,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融匯發(fā)展,學做生活的有心人。)
六、板書設計
冬瓜 茄子
第一次 大 小 說得好
小燕子 第二次 綠 紫 很好
第三次 皮有細毛 柄有小刺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七、作業(yè)
。、在指導學生看明白課后“讀讀說說”這個題目的要求后,照樣子讀讀說說,如“比比,比一比;聽聽,聽一聽;說說,說一說……”還可再擴展一些,如,“想想,想一想;問問,問一問。
。、仔細觀察蔬菜、水果,以一種為例,從形狀、大小、顏色、味道等方面,說說它們的特點,也可以比較哪些地方不一樣。說給爸爸媽媽聽
。、表演課本劇。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案11
教學簡析: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是一篇童話故事,課文講燕子媽媽要小燕子到菜園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樣,在媽媽的耐心啟發(fā)下,小燕子去看了三次,一次比一次有進步。它通過認真仔細地觀察和比較,終于知道了冬瓜和茄子不同的特點。
設計意圖:
1、以同學為主體,讓同學充沛自主地學習。同學用自身喜歡的方法來學習課文。比方:分角色朗讀課文、學習伙伴互相評議、小組合作探究,師生感情對讀等,不能讓同學按著老師的預先設計來完成本課的學習。
2、以讀為主,以讀代講,通過各種形式的讀,理解課文。朗讀是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理解內(nèi)容的一種手段,在教學中,教師無需進行過多的講解,給同學留有較多的空間和時間進行自讀自悟,通過朗讀,理解內(nèi)容,在實踐中培養(yǎng)同學的語感。
3、注重同學的勝利體驗。學以致用,根據(jù)同學掌握的觀察方法,指導寫字練習,并開發(fā)適宜的課程資源,滿足同學再發(fā)展的需求,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融匯發(fā)展。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書寫“回”字。
2、懂得只有認真仔細地觀察,才干了解事物的特征。
3、利用掌握的觀察方法,觀察比較生活中感興趣的事物。
課程資源:
1、課前多種渠道認知冬瓜和茄子。
2、選擇三種常見的動物(雞、鴨、鵝)比較他們的異同。
3、課件《菜園里》,小燕子圖片,詞卡,音樂。
教學流程:直切重點——品讀深入——說議創(chuàng)新——生活擴展
學習活動設計:
一、直切主題,鋪墊難點。
爬樓梯游戲:認讀詞卡(“看看”、“再去看看”、“再去仔細看看”)
小結(jié):學習就像爬樓梯,只要認真努力,就能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揭題,讀題。]
[意圖:迅猛地帶出主題,干脆利落,又降低了朗讀訓練點的難度,有意識地作了鋪墊。]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激趣讀文:三個詞語嬰幼兒和俺們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躲到課文中的句子里了,你能找的它們嗎?(找找;讀讀)
三、品讀感悟,積累內(nèi)化
1、聆聽燕子叫聲,課件出示燕子媽媽和小燕子在屋檐下說話,出示燕子媽媽的話。
2、精讀燕子媽媽的話,凸現(xiàn)難點。(“看看”、“再去看看”、“再去仔細看看”)自由讀、指名讀、比讀,體會燕子媽媽一次又一次耐心的啟發(fā)、鼓勵小燕子去觀察。當當燕子媽媽,對身邊的小燕子親切地說說。
引:小燕子在媽媽一次又一次耐心的鼓勵下,趕快飛去菜園看了。
課中律動:配樂做飛翔動作,飛去菜園。
[意圖:關注同學的角色體驗,時刻注意披情入境,使同學對角色的情感有更深的體驗。]
3、課件展示菜園圖,說話訓練:小燕子發(fā)現(xiàn)了。
[從圖入手,協(xié)助閱讀。培養(yǎng)良好的口語習慣,說完整的話。]
4、先分句品讀再三句連讀小燕子的話,每次的發(fā)現(xiàn)都不一樣,一次比一次高興,聲音越來越上揚,對媽媽的'呼喚越來越急切。
5、分角色直接感情對讀,師讀燕子媽媽的話,生讀小燕子的話。再現(xiàn)課題。
[意圖:打破保守的串講方式,先精讀燕子媽媽的話,多用比讀,凸現(xiàn)難點,再品讀小燕子的話,采用分句品讀后三句連讀的形式,充沛體會感情的變化。最后通過分角色師生直接感情對讀,加以整合,升華情感。]
四、文本對話,體驗升華。
1、與小燕子對話:
小燕子,俺想對你說。
俺是小燕子,俺想說。
2、挑戰(zhàn)小燕子:
再去仔細觀察,冬瓜和茄子還有哪里不一樣?
五、寫字運用。
1、觀察田字格里的范字,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師范寫。
3、描一描,寫一寫。
[學以致用,運用掌握的觀察方法,落實寫字教學難點。先觀察范字,再師范寫,最后描寫實踐,扎扎實實完成寫字教學。]
六、延伸拓展,實踐運用。
課件展示雞、鴨、鵝三種熟知的動物,分組觀察研討他們一樣和不一樣的地方。
[開發(fā)適宜的課程資源,滿足同學發(fā)展的需求,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融匯發(fā)展,學做生活的有心人。]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案12
一、動畫激趣
1、大屏幕播放動畫《秋天的菜園》。(配上樂曲《小燕子》)
。、看了動畫,說說你認識哪些蔬菜,簡要說說它的樣子。
。场⒈痴b兒歌《菜園里》。
二、故事導入
。薄耄菏前,秋天的菜園多美啊!菜園邊有一座房子,可愛的小燕子和燕子媽媽就住在屋檐下。聽,一個有趣的故事發(fā)生了。
。、大屏幕播放根據(jù)課文插圖制作的動畫,教師簡述課文內(nèi)容。學生一邊聽一邊欣賞。
。、交流:聽了這個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過渡:這個有趣的故事叫《一次比一次有進步》。(出示課題)
。、讀課題,學習生字“次”。
三、初讀課文,讀文識字
小組合作學習,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書、識字。如,一人讀生字,一人介紹自己識記生字的.方法,一人領讀帶有生字的句子,一人讀整個自然段。
四、學生匯報交流,教師點撥指導
1、學生分小組上臺交流小組合作學習成果。
在匯報交流的過程中,同組的組員之間、臺上小朋友和臺下小朋友之間,可以相互補充。
。、教師既是主持人,也是參與者,更是指導者,在學生交流過程中,教師要適時點撥指導。
五、朗讀課文,理解感悟
。、自由朗讀課文。
。病⑿〗M討論:小燕子去菜園看了幾次?每次看到了什么?燕子媽媽為什么夸它一次比一次有進步?冬瓜和茄子到底有什么不一樣?(冬瓜大,顏色是綠的,皮上有細毛,它是躺在地上的;茄子小,顏色是紫的,柄上有小刺,它是掛在枝上的。)
3、全班交流,習得讀書方法。
指導學生學會用“讀一讀,標一標,圈一圈,畫一畫”等方法來讀書。
。、組織全班交流,理解感悟課文內(nèi)容。
。、指導朗讀,組織表演。
指導分角色朗讀、表演課文內(nèi)容。通過表演,進一步理解課文。
六、朗讀全文,鞏固識字
七、指導書寫生字
八、完成課后練習“讀讀說說”
九、擴展活動
課外觀察一種水果或蔬菜,說說它的特點。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案13
一、教材簡說
“只有認真仔細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點”。本文采用童話故事的形式,把這一道理滲透在課文的字里行間。瞧,小燕子真是個好孩子!燕子媽媽讓它到菜園里去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樣,它一連去了三次,在媽媽的耐心啟發(fā)下,它觀察得一次比一次認真仔細,每次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終于了解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點:冬瓜大、茄子;冬瓜是綠的,茄子是紫的;冬瓜的皮上有細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多有趣呀!只要仔細觀察,就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
二、學習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認識新筆畫“”,認識新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只有認真仔細地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三、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1.識字。
。1)自由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生字,讀準字音。
。2)采用指名讀、開火車輪讀等方式檢查學生自學生字讀音的情況,發(fā)現(xiàn)錯誤,要引導學生相互糾正讀音。
本課要求認讀的生字中,“次、再、仔”的聲母是平舌音,“什”的'聲母是翹舌音,“么”和“得”都讀輕聲。
。3)啟發(fā)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如:
、儆檬熳旨悠宰R記“什、樣、現(xiàn)”。
、谟媒M詞的方法來比較識記同音字“再”與“在”。
。4)鞏固識字。
創(chuàng)設菜園情境,做“摘茄子”游戲。教師事先把生字或帶有生字的詞語,寫在茄子形的卡片上,貼在畫在黑板上的茄子秧上,讓學生上臺摘,摘下一個,讀一個,讀對了,同學們給予熱烈的掌聲,再把卡片放在自己的菜籃中,比一比看誰摘得多。此游戲也可以制作成課件,讓學生邊演示邊認讀。
2.寫字。
。1)教師范寫,提示要點。
回:要先寫里面的小口,后關門,整個字的字形稍扁,上寬下窄。
片:豎撇要寫直一些,由重到輕。
皮:橫鉤是新筆畫,寫的時候要注意左低右高,鉤短而有力。
。2)指導學生仔細觀察范字,描紅后試寫一個。
(3)對照范字同桌評一評。教師巡視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普遍性的問題,要作指導。
。ǘ├首x感悟
1.小組合作,讀中感悟。
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討論:小燕子去菜園看了幾次?每次看到了什么?燕子媽媽為什么夸它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在學生理解感悟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學會用“讀一讀,標一標,圈一圈,畫一畫”等方法來讀懂課文內(nèi)容,了解課文隱含的道理。如:
。1)小燕子去菜園看了幾次?可用序號標一標。
(2)小燕子每次看到了什么?可用自己喜歡的線條畫一畫。
(3)燕子媽媽是怎么夸小燕子的?可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圈一圈。
2.指導朗讀。
(1)本文對話較多,要啟發(fā)學生讀出不同的語氣,燕子媽媽說話時態(tài)度親切,讀它的話時,語速較慢,要讀出激勵、贊揚的語氣。讀小燕子的話時,語速可稍快,讀出它每一次有新發(fā)現(xiàn)后的那種興奮的心情。
(2)指導分角色練習朗讀。
3.出示實物,利用實物投影儀,引導學生像小燕子那樣仔細觀察茄子和冬瓜的不同,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ㄈ┱n后練習
“讀讀說說”,先指導學生明確題目要求,然后讓學生讀一讀示例,再照樣子說一說,最后進行拓展練習。如,“想想,想一想;問問,問一問;畫畫,畫一畫;練練,練一練”。
。ㄋ模⿲嵺`活動
交流課前收集的蔬菜、水果或它們的圖片,選擇一種,仔細觀察后,從形狀、大小、顏色、味道等方面說說它的特點;也可選擇兩種蔬菜或水果,說說它們有哪些不同。此項活動也可以在課外進行。
。ㄎ澹┙虒W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3課時。
四、教學設計舉例
例一
。ㄒ唬﹦赢嫾と
1.大屏幕播放動畫《秋天的菜園》。(配上樂曲《小燕子》)
2.看了動畫,說說你認識哪些蔬菜,簡要說說它的樣子。
3.背誦兒歌《菜園里》。
。ǘ┕适聦
1.導入:是啊,秋天的菜園多美啊!菜園邊有一座房子,可愛的小燕子和燕子媽媽就住在屋檐下。聽,一個有趣的故事發(fā)生了。
2.大屏幕播放根據(jù)課文插圖制作的動畫,教師簡述課文內(nèi)容。學生一邊聽一邊欣賞。
3.交流:聽了這個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4.過渡:這個有趣的故事叫《一次比一次有進步》。(出示課題)
5.讀課題,學習生字“次”。
(三)初讀課文,讀文識字
小組合作學習,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書、識字。如,一人讀生字,一人介紹自己識記生字的方法,一人領讀帶有生字的句子,一人讀整個自然段。
。ㄋ模⿲W生匯報交流,教師點撥指導
1.學生分小組上臺交流小組合作學習成果。
在匯報交流的過程中,同組的組員之間、臺上小朋友和臺下小朋友之間,可以相互補充。
2.教師既是主持人,也是參與者,更是指導者,在學生交流過程中,教師要適時點撥指導。
。ㄎ澹├首x課文,理解感悟
1.自由朗讀課文。
2.小組討論:小燕子去菜園看了幾次?每次看到了什么?燕子媽媽為什么夸它一次比一次有進步?冬瓜和茄子到底有什么不一樣?(冬瓜大,顏色是綠的,皮上有細毛,它是躺在地上的;茄子小,顏色是紫的,柄上有小刺,它是掛在枝上的。)
3.全班交流,習得讀書方法。
指導學生學會用“讀一讀,標一標,圈一圈,畫一畫”等方法來讀書。
4.組織全班交流,理解感悟課文內(nèi)容。
5.指導朗讀,組織表演。
指導分角色朗讀、表演課文內(nèi)容。通過表演,進一步理解課文。
。├首x全文,鞏固識字
。ㄆ撸┲笇鴮懮
。ò耍┩瓿烧n后練習“讀讀說說”
(九)擴展活動
課外觀察一種水果或蔬菜,說說它的特點。
例二
說明:作為初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他們喜歡幻想,常常會把自己天真幼稚的感情注入到周圍有生命或無生命的事物中去,因此對擬人化的童話情境情有獨鐘。根據(jù)學生這一心理特點,我們可以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使學生在有趣的情境中,閱讀課文,完成學習任務。
。ㄒ唬┱勗捈と,創(chuàng)設情境
師:小朋友,昨天晚上,燕子媽媽給我打來了一個電話,它告訴我說,它們家的小燕子可聰明能干啦!今天燕子媽媽要當著大伙兒的面考考小燕子,請我們到它家做客,好親眼看看小燕子的出色表現(xiàn),你們想去嗎?
生:想!
師:那我們就乘坐“聰明號特快列車”去吧,準備好了嗎?好,出發(fā)!
生:嗚──
師:小燕子家到啦!小燕子家菜園里的蔬菜真多呀,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看課件,說出蔬菜名稱
播放《菜園里》課件,學生邊看邊大聲說自己認識的蔬菜名,并說說它們的樣子。
(三)導入新課,初讀課文
1.師:屋檐下,燕子媽媽正在迎接我們呢。它說它要開始考小燕子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生字,畫一畫,多讀幾遍,讀準字音。
3.學生自己識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憶生字,再與同桌交流自己是怎么記住這些生字的。
4.檢查交流自主識字情況,教師指導點撥。
。ㄋ模┲笇Ю首x,理解感悟
1.師:小朋友,剛才,我們一起看了燕子媽媽考小燕子的過程,請你再仔細讀一讀,想想:小燕子去菜園看了幾次?每次看到了什么?燕子媽媽為什么夸它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除了小燕子的發(fā)現(xiàn),你還發(fā)現(xiàn)了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躺、掛)
2.討論交流。
3.小結(jié):小燕子一次比一次觀察得認真、仔細,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4.指導分角色練習朗讀。
5.師:燕子媽媽剛才悄悄和我說:小朋友們和小燕子一樣聰明、能干,在它家認識了那么多漢字朋友,學它們說話一次比一次有進步,真了不起!
生:謝謝燕子媽媽!
師:好,時間差不多了,咱們把在燕子媽媽家認識的漢字新朋友帶回學校,跟它們做好朋友吧!我們乘坐“聰明號特快列車”回學校吧!準備好了嗎?好,出發(fā)!
生:燕子媽媽再見!嗚──
師:XX學校到了!
。ㄎ澹┯螒蚣とぃ柟套R字
1.師:瞧,從燕子媽媽家來的漢字朋友排成了一隊正等著我們跟它們打招呼呢!小朋友們,你們還記得它們的名字嗎?
2.課件出示本課的13個生字,學生自由練讀。
3.做“戴帽子”游戲。
把本課的生字卡片依次出示在黑板上,將生字的音節(jié)卡片發(fā)給小朋友,要求把音節(jié)卡片貼在相應的漢字上面,看準貼得又快又對。
。┲笇鴮懮
1.師:小朋友,剛才燕子媽媽打來電話說:它在家里通過電視遙控系統(tǒng)看到小朋友們的出色表現(xiàn),又表揚了大家,它希望小朋友們學寫字比認識漢字新朋友還認真仔細,你們能做到嗎?
2.學生仔細觀察范字,先描紅后試寫。
3.教師針對學生書寫中的問題進行指導、范寫,學生練寫。
(七)擴展活動
師:燕子媽媽又打來了電話,它給小朋友們提了個建議:希望你們課外仔細去觀察一種或兩種水果、蔬菜,說說它們的特點。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案14
導入,是授課的良好開端,所以在講解每篇課文時,我盡量都采用能吸引孩子的方式開頭。在教學這節(jié)課時,我先出示本課的插圖,讓學生先看圖,然后問學生:“孩子們,你們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圖上的內(nèi)容嗎?”我話音剛落,”嘩”舉起了一片小手。孩子們有的說:有一天,小燕子來到菜園里捉蟲子。有的說:有一天,小燕子到菜園里捉蟲子,他看到了很多冬瓜和茄子。還有的同學事先讀過課文,說:小燕子去觀察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樣?去了好幾次。聽著孩子們稚嫩的話語,我笑著對他們豎起了大拇指,說:“你們觀察的很仔細,說的也很棒,這只小燕子也和我們一樣聰明,今天我們一起看看發(fā)生在他身上的`一個故事吧!”然后出示課題,學習課文。因為課文內(nèi)容就是剛剛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所以孩子們學起來非常投入。我想,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引導學生注意用詞的準確性。
然后,我指導學生用讀一讀,標一標,圈一圈,畫一畫等方法來讀懂課文,了解課文隱含的道理。因為這篇童話將“只有認真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點”這一道理滲透在課文的字里行間。分角色朗讀更是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在找出小燕子的三次發(fā)現(xiàn)后,我對同學們說:“小燕子經(jīng)過三次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了冬瓜與茄子的不同點。老師相信你們比小燕子更認真、更仔細。請仔細觀察,你還發(fā)現(xiàn)冬瓜與茄子還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同學們的發(fā)現(xiàn)出乎我的意料啊,大家紛紛說:“冬瓜的花是黃的,茄子的花是紫的”“冬瓜的葉子象手掌,茄子的葉子比較長”“在吃冬瓜的時候要把里面的瓤取出來,而茄子可以整個吃”。
可以說,整節(jié)課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本課中,我重視語言的實際運用,由扶到放,讓學生模仿課文進行語言遷移運用,從而完成了由書本語言到自我語言的讀書內(nèi)化的過程。感到不足的是,在教學時,有時我對學生的追問還不夠,有時我說話還不夠準確,以后我會繼續(xù)努力改正。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案15
一、讀,理解內(nèi)容。
第一步:初讀,整體感知。首先讓學生借助拼音嘗試大聲自由朗讀課文,要求學生朗讀時讀音要正確。不錯讀,不添字。不漏字,不唱讀,重點讀準生字字音。對課文中的長句子教師要指導學生讀好自然停頓,訓練領悟自然停頓的一般現(xiàn)律,如理解詞句。意思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二步:細讀,理解意思。教師進一步指導學生結(jié)合插圖,進行細致的有重點的朗讀訓練,以更好地理解體會有關詞句的意思,達到順利通暢地朗讀課文,理解詞句的目的。課文的兩幅插圖,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重點,體會重要詞句的有效工具。教學時,可先指導看圖,思考:圖上畫著誰與誰,它們在干什么?然后朗讀課文,邊讀邊劃出不理解詞語,提出來討論解決。
第三步:品讀,體驗情感,可分角色進行朗讀,要求讀出適當?shù)恼Z氣,恰當?shù)恼Z調(diào),緩急的語速,輕重的語音。邊讀邊想象。他們在說話時,小燕子既懂禮貌,又興奮驚訝神態(tài),燕子媽媽看到小燕子的不同喜悅之情。
二、演,明白事理。
在學生能理解,背誦課文的基礎上,再把課文內(nèi)容表演同來,即讓學生自己扮演小燕子和小燕子媽媽,戴上頭飾進行藝術(shù)再創(chuàng)造,身臨其境地體驗情感,在表演中發(fā)展語言,明白事理。只要仔細觀察,認真學習,一定會不斷發(fā)現(xiàn)事物的不同特征,一定會。讓學生在說與動的快樂氣氛中受到教育,嘗到成功的喜悅?煞謨刹竭M行:(一)課文內(nèi)容的再現(xiàn)。首先讓學生根據(jù)課文中兩段對話內(nèi)容,分小組自由練習,然后選最好的一對,戴上頭飾,在前臺表演,要讓這些表演者演出課文中已寫出的內(nèi)容,更重要的'是要演出課文中沒寫出的內(nèi)容,如開始,小燕子是怎么想的?怎么說的?看了一次又一次后又是怎么想的?怎么說的?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體驗,去感受,訓練學生的想象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強化學生的語感。(二)課文內(nèi)容的擴展。在表演完課文內(nèi)容后,為了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讓學生仿照課文對話的形式,想象燕子媽媽再次讓小燕子去觀察,還會發(fā)現(xiàn)冬瓜與茄子有什么不一樣?如通過觀察觸摸,還會發(fā)現(xiàn)“冬瓜硬、茄子軟,”“冬瓜重,茄子輕,”“冬瓜長在藤上,茄子長在枝上,”“冬瓜的花兒黃,茄子的花兒紫。”“冬瓜里面有白籽,茄子沒有籽!蓖ㄟ^訓練,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促進認識和體驗的升華。
三、練,鞏固提高。
1、擴展思維。
填空:
冬瓜長在( ),茄子長在( )
冬瓜( )、( )、( )、( )。
茄子( )、( )、( )、( )。
2、說的訓練:
聯(lián)系生活中的兩件事物,進行觀察比較。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案】相關文章: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案11-05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案03-01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的精品教案08-25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優(yōu)秀教案02-17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案(15篇)03-12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案(精選15篇)04-01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案15篇04-01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案(15篇)04-01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教案精選15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