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題學做小學生教案(通用7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主題學做小學生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主題學做小學生教案 1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為入學做好心理準備。
2、模擬小學生的生活,感受小學的學習和生活。
3、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幼兒已經參觀過小學,教師拍攝的有關小學學習生活的情景照。
活動重點、難點:如何做一名小學生,了解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活動準備:有關小學的照片。
活動過程:
1、回憶經驗:
教師提問:
——“昨天我們去參觀小學,你們覺得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實什么?”
“幼兒園和小學有什么不同?”
2、觀察照片-進行討論:
觀看有關
教師提問,幼兒討論。
——“你們看到照片上小學的環(huán)境是怎樣的?有些什么?”
“校門口、教室、教師辦公室、廁所等地方為什么都有標記牌?”
觀看小學生上課的照片。
教師提問,幼兒討論。
“小學生是怎么上課的?”
觀看小學生課間活動的照片。
教師提問,幼兒討論。
——“小學生下課十分鐘都在做些什么?什么時候進教室?”
3、解答疑問:
教師向幼兒征求問題。
——“你們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為什么要打預備鈴?什么是‘隊長’?”
“為什么要戴綠領巾?”
教師與幼兒一起解答疑問。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使幼兒對于即將到來的小學生活有了比較真實客觀的了解,他們也許在現(xiàn)實中還會有心理上的落差,也許還沒有完全的準備好,但通過這次活動可以盡可能地讓幼兒積累有關小學生活的經驗,有助于他們適應小學生活,從心理上和身體上都做好入學的準備。
在孩子的`心中,小學生活是全新的,的確如此,通過他們的總結和發(fā)現(xiàn),他們的確發(fā)現(xiàn)了很多與幼兒園不一樣的地方,而且最為明顯的也是對他們觸動最大的就是小學生上課的內容、坐姿、學習習慣,不過,看來參觀活動對幼兒充分的了解小學的生活非常有利。
此時孩子們才發(fā)現(xiàn):原來要想成為一名小學生的確有很多需要自己努力的地方。在活動中,孩子們似乎長大了很多,一種成長的快樂和一種對幼兒園的留戀同時交織在孩子的心中,通過這樣的活動,一方面可以引發(fā)幼兒對幼兒園依戀的情感,同時也可以幫助孩子樹立在生活中的成長意識。
大班主題學做小學生教案 2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規(guī)則。
2.激發(fā)幼兒對小學生活的向往和熱愛,培養(yǎng)幼兒學習的自信心。
3.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fā)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4.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重,難點:
1.重點:如何做一名小學生,了解小學學習的規(guī)劃和要求。
2.難點:了解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做好入學準備。
活動準備
1.有關小學生(升國旗、上課、課間活動)的照片用PPT幻燈片播放
2.掛圖《學做小學生》
3.幼兒自備文具盒等文具、書包、書本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再過幾個月我們就要和幼兒園說再見了,我們將要進入一個新的學校那就是小學,下面老師有個問題要問問大家,你們知道幼兒園和小學有什么不同嗎?
幼:不知道。
二基本部分
1. 播放ppt幻燈片(一、升國旗)引導幼兒觀察進行討論。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幾張小學環(huán)境的圖片,請你們觀察照片上小學環(huán)境是什么樣的。圖上的小學生都在做什么?
幼兒進行討論回答
師:圖上的小學生都在干什么呀?
幼:升國旗、
師:那小朋友知道他們胸前戴的是什么嗎?
幼:紅領巾
師:對了。紅領巾代表的是對我們偉大祖國的尊敬和熱愛。
教師小結;小學生不光要升國旗還要唱國歌,行注目禮。
2. 播放ppt幻燈片(二、上課)
3. 引導幼兒觀察并進行討論:
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第二副圖片圖上的小學生都在做什么?
幼:他們在上課。
師:那小學生是怎么上課的呀?
幼:坐得很端正,聽課很認真··· ···(幼兒討論回答)
教師小結:小學生的上課時間和我們幼兒園的上課時間是不同的,他們每節(jié)課要上45分鐘,我們上課時間只有25-30分鐘,所以小朋友從現(xiàn)在開始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4. 播放ppt幻燈片(三、課間活動)引導幼兒觀察進行討論。
師:請小朋友觀察小學生在課間活動中都做了什么,什么時間進教室
幼:跳繩,跳皮筋···等
師:當他們聽見上課鈴聲響的時候他們馬上就回到教室知道要上課了
教師小結:小學的課間活動也是和我們不同的,他們是自由活動的我們是集體活動的。
5. 師:通過觀看小學的環(huán)境和他們的'作息時間,你覺的做個小學生應該怎樣去做呢?
(幼兒自由發(fā)言):學做小學生上課要專心,眼睛要頂住黑板看,耳朵聽著老師講,嘴里跟著念,這樣就能學到很多知識。
6. 出示掛圖《學做小學生》
師:對照圖上內容請幼兒說說小學生入學,上課,課間活動,在家學習,整理自己的書包的具體情況,圖上的小朋友是怎樣做的?
幼兒自由討論用回答
三結束部分
1. 教師創(chuàng)設上、下課的情景,引導幼兒觀察書包及用品討論正確的整理方法。讓幼兒練習擺放,學習整理書包
2. 欣賞歌曲《像個小學生》引導幼兒大膽進行表演并大膽歌唱
四延伸活動
1:參觀附近小學,觀察小學環(huán)境及地點,觀察小學生的學習活動。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jié)活動我班幼兒在學習上有了很大的進步,每天都要爭當做一名優(yōu)秀的小朋友,而且對小學的學習生活有了美好的向往,在生活上也有了很大的獨立能力,對自身要求更有了進一步的改變。
大班主題學做小學生教案 3
活動目標:
1、知道小學是小學生學習的地方,自己幼兒園畢業(yè)后就會來小學上學。
2、讓幼兒了解小學的主要設施,并熱愛小學培養(yǎng)幼兒熱愛學習的良好情感。
活動流程:
參觀前介紹----幼兒參觀----參觀結束----觀后感受
活動過程:
組織幼兒有秩序地參觀。
1、參觀體育館。
讓幼兒邊參觀邊聽老師講解,知道體育館內可打籃球,跳高,打羽毛球等。
2、帶領幼兒參觀游泳館,微機房,并請小學生介紹,天熱了,大家可以來這里游泳。微機房是小學里的`大哥哥大姐姐學電腦的地方,電腦是一門必修課。
3、帶領幼兒參觀教學大樓,了解大哥哥大姐姐學習的情況,通過大哥哥大姐姐的介紹,知道小學里的學習和幼兒園的學習不同,到了小學要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還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做一個小大人。
4、參觀小學圖書館,知道小學里所有的好書都在這,是小學生課余時間的好去處,這不但增長知識,也陶冶了情操。
5、參觀結束,組織幼兒回幼兒園。并談談參觀后的感受。
你們進小學后會怎么樣?上課時如何聽老師講課?
活動延伸:
下次到小學去請一年級老師講述如何學做小學生。
大班主題學做小學生教案 4
活動目標:
1、進一步了解小學校生上課的基本程序及應遵守的紀律。
2、嘗試書寫數(shù)字和自己的.姓名。
3、理解兒歌內容,并有表情地朗誦。
活動準備:
1、幼兒參觀過小學,對小學有初步的感知。
2、將活動室的桌椅按小學的樣子擺放。
3、幼兒自備書包與學具。
4、準備小鬧鐘一個。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談話,幫助幼兒回已參觀小學的情景,激發(fā)幼兒學做小學生的興趣。
2、提出問題,引起幼兒對小學的回憶。
。1)我們參觀了什么小學?
。2)小學生在什么時間做操?做操時和我們有什么不同?
。3)小學生怎知道上課的時間到了呢?
。4)小學生是怎樣上課的?
。5)下課了小學生做些什么?
。6)你們想不想做一個小學生?
3、模擬小學生上課。
。1)引導幼兒模擬小學生上課時擺放課本和文具的方式。
。2)教師先示范當小學老師組織幼兒上課,再讓幼兒輪流當小老師,其他人當小學生,模擬小學生上課鈴響進教室,坐好,起立,問老師好……
(3)啟發(fā)幼兒議一議,誰最像小學生。
。4)指導幼兒用小學練習本嘗試寫自己的姓名。
4、學習兒歌《上課鈴》。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握筆和書寫姿勢。
大班主題學做小學生教案 5
活動目標:
1、理解小學生生活,萌發(fā)對小學生活的向往之情。
2、留戀幼兒園生活,珍惜在園時光。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知識。
5、探索與實驗,激發(fā)幼兒主動探索的積極性。
活動準備:
1、收集剛從幼兒園畢業(yè)的哥哥姐姐在小學活動的照片。
2、年歷一本。
活動過程:
1、出示哥哥姐姐在小學活動的照片。
提問:認識他們嗎?這是在哪里?他們在干什么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年歷讓幼兒數(shù)一數(shù),看一看。
討論:(1)我們還有幾天就要離開幼兒園了?心里有什么感覺?
。2)你對幼兒園最難忘的事是什么?
。3)剩下幾天,我們可以做哪些事給幼兒園留下美好的紀念?
3、激發(fā)體會做小學生的愿望。
。1)年歷上用紅筆圈出的日子代表什么意思?(9月1日)
(2)繼續(xù)觀察哥哥姐姐小學活動的'照片。
進一步了解小學生活的情況。
4、組織討論,體會做一名小學生的心情。
提供討論的內容,然后請幼兒進行選擇回答。
。1) 體會幼兒園生活和小學生活的不同之處。
。2) 說說你準備上哪一個小學?
。3) 你準備怎樣做一名小學生?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使幼兒對于即將到來的小學生活有了比較真實客觀的了解,他們也許在現(xiàn)實中還會有心理上的落差,也許還沒有完全的準備好,但通過這次活動可以盡可能地讓幼兒積累有關小學生活的經驗,有助于他們適應小學生活,從心理上和身體上都做好入學的準備。
在孩子的心中,小學生活是全新的,的確如此,通過他們的總結和發(fā)現(xiàn),他們的確發(fā)現(xiàn)了很多與幼兒園不一樣的地方,而且最為明顯的也是對他們觸動最大的就是小學生上課的內容、坐姿、學習習慣,不過,看來參觀活動對幼兒充分的了解小學的生活非常有利。
大班主題學做小學生教案 6
活動目標:
1、知道上課時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2、積極表達自己對小學的印象、想法。
3、愿意當小學生,感受當小學生的光榮。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我當小學生》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掛圖,觀看小學生上課的過程,自由表達自己對小學生上課的印象。
。1)教師:你們觀察了小學生上課時的情景,看見了他們的哪些好行為?有什么感想?
。2)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
2、引導幼兒看幼兒用書,進一步了解小學生上課時的要求。
。1)教師:你們仔細看一看圖上哪些行為是上課時的好行為,請將五角星涂上顏色。
。2)幼兒看幼兒用書,分辨上課時好的行為和不好的.行為,并給相應的五角星涂上顏色。
。3)教師小結:專心聽講、舉手發(fā)言、遵守課堂紀律等都是好的行為。
3、模仿游戲“我當小學生”。
。1)教師和幼兒共同模仿小學生上課時的具體情境。
。2)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感受,教師鼓勵幼兒。
(3)教師和幼兒模仿小學生的課間活動:進行課前準備、游戲等。
。4)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5)教師小結,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看到的問題及正確的言行。
4、教師和幼兒討論、總結。
(1)教師:你認為小學生在學校中進行的哪些活動很重要?為什么?
(2)教師:你們還想學習小學生進行哪些活動?
。3)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
。4)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當小學生很光榮,從現(xiàn)在開始應學習照顧自己、管理自己。
效果檢查:通過講解讓幼兒知道上課時應該做什麼事情能踴躍積極的表達自己對小學生的印象及想法,愿意當小學生,感受當小學生的光榮。
大班主題學做小學生教案 7
年齡群體:
大班幼兒(5-6歲)
教學目標:
讓幼兒了解小學生活的基本情況和要求,增加對上小學的期待感。
培養(yǎng)幼兒的自理能力、時間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為小學生活做準備。
通過模擬游戲和角色扮演,讓幼兒體驗小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
教學準備:
小學教室的圖片或模型。
小學生常用的學習用品,如書包、文具等。
小學生活相關的視頻或圖片資料。
角色扮演服裝和道具。
教學內容與過程:
一、導入新課
與幼兒討論他們對小學生活的了解和期待。
展示小學教室的圖片或模型,介紹小學教室與幼兒園教室的不同。
二、認識小學生活
播放小學生活的相關視頻或圖片,讓幼兒了解小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
討論小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和紀律要求,如按時上學、遵守課堂紀律等。
三、培養(yǎng)自理能力
教導幼兒如何整理書包、文具等學習用品。
模擬小學生的日常自理活動,如穿校服、系紅領巾等。
四、模擬小學生活
創(chuàng)設小學教室的環(huán)境,讓幼兒進行角色扮演,體驗小學生的課堂學習和課間活動。
引導幼兒學會與同學交往、合作,模擬小學生的課間交流和游戲。
五、總結與反思
與幼兒一起回顧今天的學習內容,分享感受和體驗。
鼓勵幼兒將所學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為即將到來的小學生活做好準備。
六、家園聯(lián)系
與家長溝通,了解他們對幼兒上小學的`期望和關注點。
建議家長在家中為幼兒創(chuàng)造更多自理和社交的機會,幫助幼兒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
評價與反饋:
觀察幼兒在模擬活動中的表現(xiàn),了解他們的自理能力、時間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的發(fā)展情況。
與幼兒進行個別交流,了解他們的感受和學習收獲,為下一步的教學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