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01-30 08:16:37 教案

語文教案6篇【熱門】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6篇【熱門】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通過學習,調動學生情感參與,與主人公在情感方面產生共鳴,深刻體會課文內容。

  3、通過朗讀,體會課文內容,用讀啟發(fā)學生的理解,從而加強自讀自悟的能力。

  教學重點:

  1、調動學生情感參與,引導學生角色互換。

  2、讀中質疑,讀中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感情,了解列數字的說明方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電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預習:

  1、讀課文,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1)初讀課文,借助認字表、字典,認識課文中的生字。

  注意:“忪”“繭”的正確讀音。

 。2)學習會寫的字:

  先給生字注音。讀一讀。確定容易記住的字,將難字標畫出來。用你喜歡的方法記字。

  找出形近字,寫在練習本上,并練習組詞:

  均()程()獎()張()

  鈞()逞()槳()章()

  (3)重點學習易錯字:“皂”的下面是七。

  2、找出課文需要解決的問題,作出標記。

  自學:“語文天地”中“金鑰匙”的內容。試著做學習筆記。

  3、查找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資料,放入資料袋。

  二、預習匯報、提高:

  1、同桌互讀課文,認真聽生字詞語是否讀得正確,并根據情況給予評價。

  2、同學范讀,同學評議。

  3、擴詞練習。評判組詞。

  4、書寫指導:把難字寫正確。

  5、交流資料。

  三、鞏固小結。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內容:

  課文內容介紹:這篇文章寫的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張迎善的真實的事情。

  1、用你喜歡的形式朗讀課文。

  2、你是怎樣做摘錄筆記的?匯報給大家聽。(以強帶弱。)

 。1)不懂的詞語方面:禮節(jié)性、鎬、次生林

 。2)積累喜歡的詞語。

 。3)喜歡的句子:對大手的描寫及帶有數字的句子。

 。4)不懂的句子:“我握的是手嗎?分明是半截老松木。”“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看看,紅了,他的手仍呈木色!

 。5)有感想的地方:布滿老繭、看到一山翠綠的森林、植樹26萬多棵

  3、自我小結:本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作者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在文中課題下做簡單筆記。

  4、小組討論并匯報:

  (1)課文中多次描寫了老張的手,找出相應的句子畫出來,談談你的理解。

  (扣準課題思考問題)

 。2)你觀察過別人的手嗎?說說你的看法。

  5、思考文中重點問題:

  (1)老張的手是一雙怎樣的手?(讀文1、2、3自然段理解)他的手為什么會這樣?

 。2)摸摸你的手,有什么感覺?

 。3)自讀課文(4――19)自然段,課文是怎樣描寫這雙手的?你見過這樣的手嗎?

 。4)課文中多次運用數字描寫,而哪些數字給你留下深刻印象呢?說說為什么?

  6、本文要告訴我們:

  因為長年累月的辛苦,老張的手很不好看,可正是這雙手,創(chuàng)造了無法估量的財富,創(chuàng)造了翠綠的森林。贊美老張為了大家的幸福,甘愿奉獻的質樸心靈。

  修改自己的筆記。

  7、本文有什么特點?說出文中我最喜歡的`地方,為什么?(養(yǎng)成主動積累的良好習慣)

 。1)比喻的恰當運用:活像是半截老松木、掌面像鼓皮一樣硬。

 。2)巧妙的數字描寫:讓人從空間感知事物的大小、多少。

  8、拓展提高:每人都有一雙手,說說你最了解的手的樣子及作用。

 。ㄗ詈谜f說爸爸、媽媽、老師、阿姨等比較親近的人,從而加強了解和溝通)

  二、大家一起長本領:(結合書后“日積月累”進行學習)

  1、積累手的動詞。

  2、做翻繩和打手影游戲,觀察手的動作,用準確的詞語描述出來。

  三、布置作業(yè):

  1、完成本課生字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一雙手

 。ù植凇杂、與眾不同、勤勞、造福人類)的手

  課后反思:

  通過本課的學習,努力倡導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閱讀,在閱讀中匯報自己的學習成果,同大家討論、交流。引導學生抓住細節(jié)理解人物。還有“讀”是閱讀教學的主要方法。在這節(jié)課中盡量引導學生充分朗讀,以讀代講,以讀代教。學生積極探究,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在這節(jié)課中能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引導學生積極探究,課前布置預習,在預習中學生通過自學掃除障礙,了解課文內容,初讀課文后,針對文章內容進一步質疑,并幫助學生梳理質疑,以此開放學生思維的空間,讓學生在質疑中明確學習的方向。

語文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認識“簾、另”等14個生字,會正確書寫“女、氣”等6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8自然段。

  3.結合圖片,在語境中理解“商量商量、照顧、悄悄”等詞語。

  4.感受珍珍照顧媽媽,關心家人的美好行為。

  學習過程

  一、詩歌導入,設疑激情

  1.朗讀詩歌,設置懸念。

  師:小朋友,我們曾經讀過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詩《明天要遠足》,還記得嗎?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出示小詩,齊讀)

  師:詩中的小朋友為什么翻來覆去睡不著呢?

  師:對呀!如果明天要去郊游,你肯定也會像他一樣睡不著覺,可是有個小朋友──珍珍(板書)卻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去了。”這是怎么回事呢?(板書:?)學了課文《月亮的心愿》,你就明白了。(出示課題)

  2.教學課題中的生字。

  師:請大家看老師寫課題,仔細看老師是怎么把“亮”字寫漂亮的。(板書課題)

  師:誰來當當小老師,告訴大家要把“亮”字寫漂亮應該注意什么?

  二、初讀感知,認讀生字新詞

  1.自主識字。

  師:珍珍為什么不想去郊游呢?要想從課文中找到答案,得先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現在就請大家自己讀課文,聽清老師的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有困難的地方可請教他人(同學、老師)。

  (3)請給每小節(jié)標上序號。

  2.交流檢查生字、新詞。

 。1)生字:

  師:小朋友讀得好認真,現在生字寶寶要來考考大家有沒有把它們的名字記住。(老師用出示生字,學生開火車認讀,其間正音)

 。2)新詞:

  師:小朋友可真能干,一下子就記住了這些生字寶寶。你們看詞語寶寶也急著出來要和你們交朋友呢。自己試試看記住它們了嗎?(出示帶生字的詞語,先讓學生自由認讀,再由學生當小老師帶大家讀)

 。3)帶輕聲的詞:

  師:課文中還有些特殊的詞語,你能把它們讀正確嗎?(出示以下詞語,抽讀正音,齊讀)

  點心、孩子們、太陽公公、商量商量、玩玩吧、窗戶

  三、讀、悟3—8小節(jié),在詞境中理解詞語

  師:大家讀得真好,現在請你再去讀讀課文,看看是不是比剛才讀得更正確,更流利,同時,請你在課文中找一找,珍珍為什么對媽媽說她不想去郊游?(生回答)

  師:你從課文的哪一小節(jié)知道的,讀給大家聽聽好嗎?(出示第二節(jié))

  師:(出示插圖2)誰能根據這幅圖來說說珍珍是怎么照顧媽媽的`?(板書:照顧)如果你的媽媽生病了,你會怎么照顧她呢?

  師:珍珍和大家一樣也非常想去郊游,但是為了照顧生病的媽媽,她才這樣說的,那你猜猜看,珍珍這樣對媽媽說時,心里是怎么想的?(生回答)

  師:多好的孩子呀,你能用一句話來夸夸她嗎?(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重點詞)

  師:大家說得真棒,你能把這幾節(jié)課文讀得那么棒嗎?試試看。ɡ首x指導)

  師:這一切剛好被窗外的月亮看見了,她悄悄地離開了窗戶,心里想:我去跟雷公公說說,明天還是下雨吧!

  師:誰能悄悄地告訴我,從這一小節(jié)中你知道月亮的心愿是什么?(讓學生湊到老師耳邊說出答案)

  師:把你想的悄悄地告訴你的同桌。

  師:誰能把這一小節(jié)美美地讀給大家聽?

  師:“明天還是下雨吧!”你從“還是”這個詞中知道了什么?

  四、小結設疑

  師:月亮一開始的心愿是什么呢?最后月亮的心愿有沒有實現呢?我們下一節(jié)課繼續(xù)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

  五、學生自主指導書寫

  師:今天我們班的每一個小朋友都能主動地學習,老師真為你們高興,最后老師想和大家比一比,看誰能把這五個生字寫得漂亮(出示:女、太、氣、早、去),每個字描一個寫一個,開始吧!(老師故意模仿學生的錯誤)

  師:先來看看我寫得怎么樣?好嗎?(師故作自豪狀)不好?(故作驚訝狀)不好在哪里?(讓學生對照范字指出老師寫的不足)現在我糾正了,謝謝剛才幾個小朋友的幫助,的確比剛才好看多了。現在請大家看看自己寫的字,有沒有和老師犯一樣的毛病,如果有就趕緊和我一樣把它糾正過來吧!沒有的請在旁邊再寫一個。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設想:

  本文是一篇語言優(yōu)美、語氣親切的散文,通過描寫生活中細微的聲音,品味聲音中傳遞出的情味。告訴人們只要用心聽,并且在聽的成長過程中學會選擇、學會思考、學會感受,就一定能聽見這個奇妙無窮的有聲世界。

  因此本文有兩個教學重點:

  一是通過反復地朗讀、涵詠,品味文章優(yōu)美風趣、生動形象的文字。

  二是激發(fā)學生關注聲音世界,用心傾聽,感受有聲世界的美好,并能把自己聽到的與感受到的用有聲的語言表達出來。

  圍繞教學重點,在課堂教學中,我設計了六大板塊,即無聲篇、感聲篇、讀聲篇、聽聲篇、述聲篇、結聲篇,來開展教學活動。

  具體設計思路如下:

  一、無聲篇

  師:請同學們一起玩一個游戲:用力堵住耳朵,聽不到聲音最佳,合住嘴,不能發(fā)出任何聲響。

  持續(xù)一分鐘后,與學生交流感受:此時,在我們生活中的哪些具體的聲音沒有了?你有什么感受?

  師:此時,生活中的笑聲、歌聲、讀書聲、說話聲等各種聲音都消失了,在這樣的世界里,我們感受不到絲毫生氣,只是死一般的寂靜、冷清。下面讓我們回到有聲世界,感受美妙動聽的各種聲音。(多媒體演示:流水聲、笛聲、鈴聲、鳥叫聲等等多種自然界的聲音。)引出課題:你一定會聽見的。

  二、感聲篇

 。、聽課文錄音,整體感知課文。

  2、請學生談談聽后感受。(可從課文的語言、主題、結構等多方面來談)

  三、讀聲篇

 。、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勾畫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并說說喜歡的理由。

 。、指名朗讀喜歡的語句,簡單陳述理由,并請其他同學作評價。

 。、精彩段落賞析。

 。ǘ嗝襟w出示課文前三段)

  學生齊讀、男女生分組讀后,再請同學試就這三段文字來總結文章的語言特點。

  師:文章語言美,美在優(yōu)美風趣、此文轉自淘.教。案網活潑形象;美在用排比的句式,增強語氣;美在不斷地向讀者提問,引發(fā)讀者思考,使人倍感親切。

  四、聽聲篇

 。、聽音樂《苗嶺的早晨》

  要求:

 、匍]上眼睛,發(fā)揮想象,再現音樂中描繪的畫面。

 、诼犕旰螅谜Z言描繪出聽到了音樂中的景象。

 。病W生聽后,先同桌交流,然后全班發(fā)言。

  五、述聲篇

  1、師: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被我們忽視的聲音,請四人一組交流同學們在“找尋生活中的聲音”中的收獲,每小組派一名代表上臺來為我們再現他找尋的聲音,并說說這聲音帶給你的'感受。

 。ㄕn前布置學生找尋生活中那些帶給自己不同感受的聲音,課內主要是交流、展示活動的成果)

 。、學生紛紛上臺來再現聲音,暢談感受。教師對學生的發(fā)言予以鼓勵和肯定。

  六、結聲篇

  師:平時,我們不妨多問問自己:我們是否對周圍奇妙無窮的聲音已經麻木了呢?我們是否已經充耳不聞自己身邊那充滿愛意的聲音了呢?我們又是否有著自己對聲音的獨特感悟呢?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用心生活,你就一定能聽見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你就會發(fā)現每一天對于我們來說都充滿著新奇與驚喜。

  七、課外學習自助餐

 。、課文結尾處寫了幾種聲音游戲,選擇其中的一種,試著把感覺記錄下來。

 。、模仿課文前三段的寫法,觀察、傾聽生活中的聲音,寫一組排比段。

 。、收集古代詩詞或其他文學作品中描寫聲音的佳句。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概括文章基本內容。

  2、勾畫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的句子,了解其對刻畫人物形象的作用。

  3、深入人物內心世界,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

  【教學重點】 1、2、3

  【教學方法】 朗讀法、圈點勾畫法、精讀法

  【學習過程】

  課前預習

  1、默讀課文,勾畫出不認識的字和重要詞語,借助課文注解和工具書疏通字詞。

  2、讀課文2遍,初步了解文章內容。

  課堂學習

  一、預習反饋

  3、將課后“讀一讀,寫一寫”中的字詞齊讀三遍,把握其讀音和意義。

  4、交流課前預習第2題,談談自己預習時初讀文章的感受。

  二、默讀課文,了解內容

  5、快速瀏覽全文,說說本文主要寫的是誰?

  明確:王幾何。

  6、王幾何本來叫什么名字?“王幾何”這個綽號是怎么來的?

  明確:王幾何本來叫王玉琳,王幾何是上幾屆學生私下里給他取的綽號。

  7、本文主要寫了王幾何的一件什么事?請用一句話簡要回答。

  明確:本文主要寫了王幾何老師上第一堂課的情形,刻畫了一位風趣幽默、教學水平高、業(yè)務能力強、學識廣博的老師形像。

  8、 本文描寫的是一節(jié)充滿笑聲的數學課,說說這節(jié)課上令人發(fā)笑的源頭有哪些?

  明確:(1)王老師啞笑。(2)王老師公布自己的綽號。(3)王老師讓同學們到黑板上畫圓和三角形。(4)同學們在黑板上畫圓和三角形,卻畫成了雞蛋、鴨蛋、蘋果、梨和丑陋的三角架。

  9、 王老師在課堂上展示的絕活是什么?他這樣做的用意何在?(用原文語句回答)文章中的這段描寫,在結構和內容上有什么作用?

  明確:反手畫圓和三角形。他這樣做的用意是向大家說明一個簡單樸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鐵杵可以磨成針! 要大家牢記的是一種熱愛知識和持之以恒的學習精神。這段描寫在結構上總結了上文,在內容表達上點明了主旨。

  三、再讀課文,咀嚼精華

  10、“一個方頭大耳、矮胖結實的中年人夾著一本厚書和一個大圓規(guī)、一個大三角板擠進門,眨眼功夫就站到了講臺上!边@句話主要采用了什么人物描寫方法?句中的“擠”、“眨眼功夫”有何表達作用?

  明確:外貌描寫、動作描寫。一個“擠”字,突出了老師的胖;“眨眼功夫”寫出了老師雖然胖而動作卻十分敏捷的特點。

  11、“眉梢、眼角、鼻孔、嘴巴、耳朵,可以說,他臉上的每一個器官,每一條皺紋,甚至每一根頭發(fā)都在微笑!”這句話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確:夸張。突出了老師“笑”的姿態(tài)之特別,讀后讓人忍俊不禁。

  12、“全班同學再也忍不住了,大家彎腰,搖頭,擠眉,弄眼,一齊哄堂大笑!”這句話寫的是學生的各種種表現,對刻畫王老師有什么作用?

  明確:通過對學生的動作、神態(tài)等描寫從側面烘托王老師的`與眾不同,突出了老師的風趣與幽默。

  13、“矮胖老師站在講臺上,雙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翹,胖臉上一副得意洋洋的表情”屬于什么描寫?有什么表達作用?

  明確:神態(tài)描寫。極其生動逼真地寫出了老師得意洋洋的神態(tài)。

  14、“這就是那些老同學給我取的綽號。天啦,本人太喜歡這美妙的綽號了!可惜,從來沒有一位同學當面喊我‘王幾何’……”這句話用的是什么描寫?表現了王老師怎樣的特點?

  明確:語言描寫。突出了王老師語言幽默、風趣的風格,也表現了王老師的思想的民主與開放。

  15、“同學們對王老師第一堂課的評價只有兩個字:痛快!”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你對“痛快”的理解。

  明確:王老師通過富有感染力的微笑、絕活表演、公布自己的綽號、讓學生到黑板上畫圓和三角形等,制造了喜劇效果,使學生身心徹底放松,情感得以自由發(fā)泄,充分享受了課堂帶來的樂趣。

  四、歸納主旨,拓展延伸

  16、結合全文,說說王老師是一位怎樣的老師?

  明確:王老師是一位業(yè)務水平極高,幽默風趣,平易近人,笑和嚴肅集于一身,受學生尊敬和喜愛的好老師。

  17、 你喜歡王老師的這種教學方式嗎?為什么?

  略。

  課后學習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人物獨具魅力的真性情,努力做一個自然真實的人。

  2.學習本文抓特征、用細節(jié)刻畫人物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用細節(jié)描寫刻畫人物。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ㄒ唬z查預習

  1、作者簡介:

  汪曾祺( 1920---1997 ),當代作家,江蘇高郵人。 1939 年考入昆明西南聯(lián)合大學中文系,深受教寫作課的沈從文先生的影響。著有小說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說選》、《晚飯花集》、《寂寞與溫暖》、《茱萸集》等。散文集有《蒲橋集》、《塔上隨筆》等。文學批評集有《晚翠文談》以及《汪曾祺自選集》等。其代表作也是其獲獎小說是:短篇《受戒》、《大淖記事》,這些小說都是以散文筆調寫出了家鄉(xiāng)五行八作的見聞和風物人情、習俗民風,富于地方特色,屬于民俗風情小說。其散文“記人事,寫風景,談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蟲魚,瓜果食物,皆有精致。兼作小考證,亦可喜。娓娓而談,態(tài)度親切,不矜持作態(tài),文求雅潔,少雕飾,如行云流水!蔽闹惺冀K貫注著互融相濟的儒道文化思想,因此被稱為“二十世紀最后位士大夫”。

 。ǘ┙鹪懒兀1895-1984)中國哲學家、邏輯學家。字龍蓀,浙江諸暨人士,生于湖南長沙。從事哲學和邏輯學的教學、研究和組織領導工作,是最早把現代邏輯系統(tǒng)地介紹到中國來的邏輯學家之一。把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相結合,建立了獨特的哲學體系。培養(yǎng)了一大批有較高素養(yǎng)的哲學和邏輯學專門人才。現設立有金岳霖學術基金會。

  著有:《邏輯》、《論道》和《知識論》。 其中《論道》,其原創(chuàng)性思想之豐富,在中國現代哲學中罕見其匹,被賀麟稱為“一本最有獨創(chuàng)性的玄學著作”。

  而《知識論》更在中國哲學史上首次構建了完整的知識論體系。

  2、基礎知識:

  1汜水 演繹 脖頸 呢帽 不肖

  甘霖 邏輯 接觸 跳蚤 興奮

  麂皮夾克 熙熙攘攘 鰥寡孤獨

  2、根據字音寫出漢字:

  枯zào jiàn賞 xiàng貌 深居jiǎn出

  nài心 細jūn 屋yán 一fù鏡片

  3、理解詞語

  談吐 深居簡出

  熙熙攘攘 一時無二

  4、自主學習,整體把握文本,感知人物形象

  (1)請用一個詞概括金岳霖先生給你的印象。

  (2)金岳霖先生“有趣”表現在哪些方面?請簡要概括

  【課堂學習】

  1、從這些趣事中可以看出金岳霖先生什么性格特征?

  2、“有趣”是金先生的主要特色,在其身上,還有重情的一面,試作分析。

  3、找出文中的細節(jié)描寫,體會其妙處。

  【拓展延伸】

  同學們上學多年,一定遇到過許多老師同學,寫一段文字,通過細節(jié)描寫,寫出他們的個性特點。(100字左右)

  【小 結】

語文教案 篇6

  登上月球教學目標

  1.了解人類探索月球的歷史,知道登月前宇航員要做哪些方面的準備工作。

  2.能夠通過查閱書刊和其他的信息源搜集關于人類探測月球活動的資料,能夠通過討論和其他人交流宇航員登月前的準備工作。

  3.關注日常生活中與探索月球有關的科學技術問題。

  教學準備 介紹阿波羅登月計劃的資料(影像資料最佳),學生分組搜集關于人類探索月球情況的資料。

  教學過程1.提出研究問題

 。1)介紹關于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

 。2)提問:登月曾經是人類的夢想,現在人類已經實現了這個夢想。那么,人類是怎么樣把登月的夢想變成現實的?

  2.了解人類探索月球的歷史

 。1)談話:說一說你知道的人類探測月球的活動(2)學生交流知道的人類探測月球的活動的情況。3)播放影像資料(或者閱讀教材上的資料),介紹人類登月的情況。

  3.探究登月前宇航員的準備工

 。1)提問:

 、偃祟悶槭裁匆皆虑蛏先? ②人類登月可以采用哪些方式?不同方式有什么優(yōu)點 ③人類在月球上怎樣生存和開展活動? ④人類以前的登月情況有哪些經驗和教訓?

  2)學生按照研究的問題分成不同的'小組,從教師提供的資料中搜集相關的信息,然后根據搜集信息的結果回答上面的問題。

  (3)小組討論:根據上面搜集的信息,在登月前宇航員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

  讓學生把討論的結果填寫在表格中:

  登月前的準備工作準備的理由

  …………

  …………

 。4)匯報討論結果,教師簡單板書。

  (5)教師總結學生匯報的結果,請學生根據討論結果評價自己的準備工作。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3-21

語文的教案10-17

語文的教案12-12

語文園地教案04-10

語文《石榴》教案02-16

語文母雞教案04-18

語文《影子》教案06-13

語文《跳水》教案06-13

語文小學教案02-21

語文下冊的教案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