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泥巴》大班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玩泥巴》大班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玩泥巴》大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在自由玩耍中感知膠泥的特性。
2、通過游戲掌握摔泥、團泥、捏泥、壓扁等基本技能。
3、在玩泥活動中,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4、感受作品的美感。
5、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活動準備:
紅色膠泥若干,一處供幼兒玩耍的場地。
活動過程:
一、師生共同玩泥,體驗玩泥的樂趣。
1、教師隨意取泥放于手中,通過看、揉、捏,說出自己的感覺。
泥巴捏在手中是什么感覺?捏一捏,有什么變化?
2、幼兒自由玩泥,鼓勵幼兒邊玩邊交流自己的感受。
二、民間游戲:摔泥巴
1、教師邊念兒歌邊摔泥巴,引起幼兒的`興趣:"東洼里,西洼里,都來看我放啪哩!"教師將涅好的泥巴甩下,發(fā)出"啪!"的響聲。
2、師生共同游戲,啟發(fā)幼兒掌握摔泥方法:捏好小碗狀,用力快出手。
(教師巡回指導,活動中注意良好衛(wèi)生習慣的教育滲透。)
3、與幼兒一起討論:怎樣才能讓泥巴發(fā)出響聲?發(fā)出響聲的泥巴,會在頂部出現(xiàn)一個大洞。打響的幼兒要再次說兒歌:"東胡同,西胡同,都來給我補補丁。"其他幼兒要從自己的泥巴上掰下一塊,捏扁把洞補上。如果泥巴未發(fā)出響聲,對方幼兒要從其泥巴上挖三下:"泥花花,挖三挖。"
4、幼兒兩人一組玩游戲,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注意:
(1)在未摔之前,檢查泥巴窩窩底部是否完整。(摔泥的幼兒應盡量將泥碗破口摔大。)
(2)一定要補住泥巴窩窩的破口。(補泥的幼兒,將泥壓扁、壓薄,能補起破口即可。)
三.游戲結束:整理場地。
《玩泥巴》大班教案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想象運用已有的泥塑技能,進行大膽創(chuàng)作,解決創(chuàng)作中的問題。
2、發(fā)展觀察想象能力,體驗創(chuàng)造的快樂。
活動準備:
泥巴、刻刀、 錄音機、磁帶、板。
活動過程:
一、導入:今天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許多泥巴,我們一起來玩堆泥巴,可以往上堆、也可以往旁邊堆,請你一邊堆一邊仔細看看像什么?
二、幼兒玩泥巴:
。ㄒ唬┯變憾涯啵汗膭钣變捍竽懚涯唷
。ǘ┘杏懻摚鉀Q重點、難點。
1、教師取一份作品:大家快來看看,××小朋友堆得像什么?
2、小結:小朋友有這么多的發(fā)現(xiàn),就是因為你們站的位置不同,觀察的角度也不同,所以能夠看出不同的東西來。
3、怎么使你堆的泥更像?看看還缺了什么?可以怎么做?
4、除了用這個方法,還可以用什么方法?(引出工具)
(三)幼兒根據(jù)所堆的泥的造型做進一步的`修改。
等一下請你仔細觀察自己堆的泥巴,你可以從上面看看、左面看看、右面看看,用團一團、搓一搓、捏一捏的方法,或者用這些工具挖挖、刻刻、畫畫,把你的泥變成一件藝術品,然后把我們的作品展臺上展示,好不好?好,你在做的時候還有沒有困難?
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進行創(chuàng)作。
三:講評:
這件作品是誰做的?你們看看他做的是什么呀?(幼兒介紹)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今天我們都是一位藝術家,現(xiàn)在我們的作品就留在這里給客人老師欣賞,我們去把小手洗干凈。
《玩泥巴》大班教案3
【活動目標】
1、幼兒學習用刻刀在陶土上作畫。
2、體驗陶土作畫的樂趣,并鼓勵幼兒大膽作畫。
3、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
【活動重點】
嘗試用刻刀在陶土上大膽作畫。
【活動難點】
印畫時,畫紙要壓均勻。
【活動準備】
陶土 刻刀 顏料 毛筆 圖畫紙 墊板 滾子 錄像機 電視機 錄音機 。
【活動過程】
一 開始部分
利用歌表演(玩泥巴)引入課題。
提問:歌曲里邊的小孩是怎樣玩泥巴的?
二基本部分
1、幼兒通過錄像觀看作品,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2、幼兒邊看錄像,邊聽教師講解刻畫,印畫的方法。
1)用手壓和用滾子推的方法將陶土推平。
2)運用刻刀在陶土上作畫。
3)涂色時不要把顏色涂在刻線里。
4)印畫時,要一點一點地挨著壓紙,用力均勻。
3、幼兒互相討論作品內容。 (小朋友互相說一說自己想刻什么?)
4、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指導幼兒把陶土推平,運用刻刀大膽作畫,刻線要寬,深,涂色均勻,色彩豐富,不把顏色涂在刻線里;印畫時,要一點一點的壓紙。用力均勻,突破重點難點。
三結束部分
1、幼兒互相欣賞作品。
2、師生講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