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

時間:2022-06-23 09:40:10 教案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13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13篇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把握本詞“景、史、情”相融合的寫作特色。

  2、通過對語言的分析,把握內容,感受風格,領會思想。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型:

  課內賞析課

  教時安排:

  一課時

  一、提問方式復習作者

  一首詩詞,要讀懂,首先仍是字詞入手。語文實為“文字、文章、文學、文化”。

  二、整體感知

  1、請同學朗讀,同學評價,學了這么多年的語文,讀得怎么樣?應該怎樣讀?

  2、檢查字詞的理解見。

  3、集體朗讀。

  4、師范讀或者聽多媒體的朗讀

  解釋:詞與詩歌不一樣,押的是入聲韻。入聲韻現在已不存在,現在無錫的老言頗有點相像。舉例試用無錫話讀。入聲韻的特點是壓抑,此詞雖然是豪放詞,然歸根結底是壓抑的情感。

  5、學生朗讀,要求:體會文化。

  三、品味鑒賞:詞是有章法的,理解詞要一層一層的看。全詞共八句,分別是:

  1、第一句從眼前江景起興,由眼前的大江聯想到歷史長河,引出對往昔英雄的懷念。

  討論:你認為第一句指的是眼前的大江嗎?

  哪幾個詞是最有歷史感的?“浪淘盡”是什么意思?

 。ㄈ魏斡⑿廴宋锒紩诼裨跉v史的長河中,起筆蒼涼)

  2、點明懷古內容,引出古戰(zhàn)場。

  故壘西邊……這是真是赤壁嗎?何以見得?

  3、正面描寫赤壁景色,突出江流氣勢和赤壁的雄奇。

  “亂石穿空”寫什么?“驚濤拍岸”突出什么?“卷起千堆雪”寫什么?

 。▽懮,雄俊,力度。驚濤,表明水,江流的湍急。雪在質感上比浪形象,生動)

  4、過渡,承上啟下,由寫景到寫人。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怎樣聯想到英雄的?

 。ǖ媒,造江山,是一種野心的表達,看到美景,想擁有,以江山代表自己的成就。

  5、寫周瑜英雄形象,以美人陪襯英雄,突出少年得。

  寫英雄為什么一定要寫美人?

 。ㄖ荑ぎ斈34歲,英氣,才華,美人愛英雄自古以來就如此,美人嫁英雄相得益彰。如果東風不與周郎便,那么美人就不是他的了。

  6、寫周瑜赫赫戰(zhàn)功,以曹軍慘敗反襯周瑜儒將風流。

  討論版本中的“墻櫓”“強虜”哪一個詞好?

  為什么是“羽扇綸巾,儒將風流”?

  7、由懷古到傷己,抒發(fā)自己年近半百而功業(yè)無成的感慨。

  為什么想周瑜會傷自己?(年齡、功業(yè)相比)

  這是怎樣的心情?(抑郁)

  多情應笑我,多的.是什么情?(抑郁之情,早生華發(fā),一“早”字體現此情)

  8、灑酒酬月,表現自己化解胸中郁悶,以求精神超脫的心態(tài)。

  “人生如夢”“人間如夢”哪個更好?

 。ㄒ恢競人,一指所有人。此詞更多指的是對自己人生無法把握,虛幻的。人間,則指普遍心態(tài),個人認為,還是“人生”較好。

  9、與周瑜相比之后的感嘆:江山在,周郎不在,東坡在,事業(yè)不在最后只能灑酒祭江,豪放中見曠達,蒼涼中見灑脫。

  四、小結豪放詞的特點

  1、要有壯闊景。

  2、要寫英雄事。

  3、要表功業(yè)志。

  4、要抒蒼涼的情。

  五、遷移

  以此法讀下一首《京口北固亭懷古》。要求:一句句分析,說出理解來。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了解作者渴望為國效力的思想與壯志未酬的苦悶,正確理解“人生入夢”的思想情緒。

  2理解《赤壁懷古》一詞中寫景、詠史、抒情相結合的寫法。

  3了解豪放宋詞的風格特點,提高古典詩詞閱讀鑒賞能力。

  [難點重點分析]

  1怎樣正確理解《赤壁懷古》的思想內容?

  《赤壁懷古》融寫景、懷古、抒情為一體,從描繪古戰(zhàn)場的雄奇景色入手,贊一代儒將周瑜的豐功偉績,抒發(fā)作者個人的貶謫失意、功業(yè)無成的感慨。結尾處“人生入夢”的感慨是作者迅速從惆悵失意中排解出來,表達蘇軾特有的曠達灑脫情懷。

  2作為豪放派代表詞人的蘇軾在寫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樣理解《赤壁懷古》的藝術特色?

  蘇軾以詩為詞,使詞的內容不再拘于傳統(tǒng)的離愁別緒,反映較廣闊的社會生活,拓寬了詞的題材;使詞的形式不再為規(guī)定的宮調、身律所束縛,一掃詞的柔弱氣息,開創(chuàng)了豪放詞派。蘇詞氣勢雄偉,一瀉千里,提高了詞的意境!冻啾趹压拧肥呛婪排伤卧~的代表作,詞的主旋律感情激蕩,氣勢雄壯。全詞借古抒懷,將寫景、詠史、抒情容為一體,借詠史抒發(fā)作者積極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業(yè)無成的感慨。

  [教學設想]聯系余秋雨的《東破突圍》,引導學生理解分析鑒賞《赤壁懷古》的思想內容,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發(fā)揮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加強課文背誦,通過讀課文、看注解、議特點等方法,提高學生宋詞閱讀鑒賞能力。

  安排一教時

  [教學步驟與內容]

  一導入

  介紹余秋雨的《東破突圍》,正是由于被貶職,蘇東坡突破了小人們的包圍,使他真正審視人生的真諦,從而寫出了流傳千古的曠世杰作《前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赌钆珛沙啾趹压拧窔v來被稱為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作,是蘇軾被貶到黃州期間所寫,表達了詞人對古代英雄的'贊美和壯志未酬的感慨。

  二指導朗讀,正音,讀出氣勢。

  三研讀課文,學生整體把握全詞內容

  1,大將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分析“大”“淘”---------有氣勢

  淘盡風流人物,解釋風流人物---------無數出色的人才

  2可懷人物那么多,為什單單懷念周瑜?捕捉有關描寫周瑜的語句,分析周瑜形象

  小組討論

  明確:小喬初嫁了---------英雄

  雄姿英發(fā)-----------有氣魄

  羽扇綸巾--------------儒將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大智大勇

  是個風流人物

  3作者把周瑜放在怎樣的背景下來寫?

  明確:景色描寫中--------------亂石

  驚濤

  浪花

  4這個景色有什么特點?如何描寫?

  明確:氣勢磅礴

  穿空-----------峻偉

  卷

  千堆------------浩大

  用了比喻、夸張、擬人的手法

  千堆雪比喻巨浪

  5為什么把周瑜放到這樣一個景色中去?

  襯托英雄氣概、英雄風采,景和人相得益彰。

  6討論:為什么單單懷周瑜?

  參考:①建功年齡

  蘇軾四十多歲

  團練副使

  虛職

  周瑜二十多歲就被重用

 、跈C遇

  蘇軾遺憾沒有碰到這樣的機會

  周瑜碰到了孫權這樣的明君

  ③赤壁之戰(zhàn)中主要角色是周瑜

 、苄市氏市

  蘇軾:“知音如周瑜!

  懷古的目的是為了抒發(fā)感情

  7抒發(fā)什么感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

  笑什么--------------多情

  多情--------------多愁善感

  愁什么--------------被排擠

  不得志

  仕途不平

  大志難以實現

  感---------------惆悵失意

  8但文章如果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就不是蘇軾了。如何理解“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明確:人生如夢,自己一生算得了什么,在千古人物都被淘盡的大江之畔,想到的不應該僅僅是自己,而應該是千古不變的江月,就把這杯酒敬給了千古不變的江月。

  應該說他能迅速從惆悵失意中解脫出來,表達了蘇軾特有的曠達灑脫情懷。這真叫做人生短暫,江月永恒,壯志難酬,豪情長存。

  四總結

  歸納主旨:

  全詞由江帶出,景、史、情渾然一體,它洋溢著一種緬懷英雄、追求功業(yè)、寄情自然的那種豪放激情,三維一體構成了一種心情,這就是詞的主旨所在。

  五評價《赤壁懷古》的藝術價值,引導學生進一步體味豪放派詞人蘇軾詞作的整體風格

 。ㄓ嗲镉辏簺]有黃州被貶,一道天光就不能射向天際。)

  六拓展加深,布置課后作業(yè)

  課后查閱一些資料,思考比較《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和《赤壁懷古》的異同,就其思想內容或藝術特色寫一篇短評。

  [板書設計]

  念奴嬌

  赤壁懷古

  蘇軾

  赤壁奇景

  穿

  山勢險峻

  氣勢

  擬人

  寫景

  詠赤壁

  拍

  巨浪驚險

  聲音

  對偶

  夸張

  大江氣勢

  卷

  江水洶涌

  色彩

  比喻

  年輕得意

  英俊瀟灑

  英雄風采

  詠史

  懷周瑜

  儒將風度

  非凡膽略

  抒情

  抒己感慨

  人生如夢

  壯志未酬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把握本詞“景、史、情”相融合的寫作特色。

  2.通過對語言的分析,把握內容,感受風格,領會思想。

  難點重點分析

  1 怎樣正確理解《赤壁懷古》的思想內容?

  《赤壁懷古》融寫景、懷古、抒情為一體,從描繪古戰(zhàn)場的雄奇景色入手,贊一代儒將周瑜的豐功偉績,抒發(fā)作者個人的貶謫失意、功業(yè)無成的感慨。結尾處“人生入夢”的感慨是作者迅速從惆悵失意中排解出來,表達蘇軾特有的曠達灑脫情懷。

  2 作為豪放派代表詞人的蘇軾在寫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樣理解《赤壁懷古》的藝術特色?

  蘇軾以詩為詞,使詞的內容不再拘于傳統(tǒng)的離愁別緒,反映較廣闊的社會生活,拓寬了詞的題材;使詞的形式不再為規(guī)定的宮調、身律所束縛,一掃詞的柔弱氣息,開創(chuàng)了豪放詞派。蘇詞氣勢雄偉,一瀉千里,提高了詞的意境。《赤壁懷古》是豪放派宋詞的代表作,詞的主旋律感情激蕩,氣勢雄壯。全詞借古抒懷,將寫景、詠史、抒情容為一體,借詠史抒發(fā)作者積極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業(yè)無成的感慨。

  [教學設想]聯系余秋雨的《東破突圍》,引導學生理解分析鑒賞《赤壁懷古》的思想內容,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發(fā)揮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加強課文背誦,通過讀課文、看注解、議特點等方法,提高學生宋詞閱讀鑒賞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在上節(jié)課學習了蘇洵的《六國論》,看到蘇洵啊,我想到了朱德同志的一句話:“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詩賦傳千古,峨眉共比高”這三父子指誰?(蘇洵,蘇軾,蘇轍),這三父子中我們最了解誰?(蘇軾),我們在上冊書學過他的什么文章?(《赤壁賦》),他是在什么情況下寫下那千古奇文的?(烏臺詩案,被貶黃州)

  二,我們以正常人的心態(tài)去思考,當時的蘇軾的內心是否很痛苦?(痛苦),在當時他的內心是矛盾的,從入仕的角度講,他渴望能夠被世人看重,被朝廷看重,所以他有種中國人都具備的思想(學生當時居然在下面接了一句阿Q精神,的確是這樣的),所以他塑造了一個偉大的英雄形象,誰?(曹操)還能記得當時是怎樣形容曹操的么?(學生開始背誦: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呵呵,我們在以前講過,他到黃州之后共寫了三篇比較著名的文章,分別是前后《赤壁賦》和一首祠《念奴嬌·赤壁懷古》,我們從詞中又能發(fā)現什么呢?我們的教學目標是尋找英雄,那英雄在哪里呢?英雄和蘇軾有什么關系呢?今天,我們來學習這首千古名篇。

  板書《念奴嬌·赤壁懷古》

  三,學生朗讀文章

  A, 熟讀文章,想,能否用最恰當的語氣把詞的氣勢表現出來。(山東大漢,擊節(jié)而歌)

  B, 能否找出文中的英雄?

  (說明,這個過程多放點時間,讓他們自由朗讀,盡情發(fā)揮,注意讀音:了liao 三聲,還hai 二聲)

  四,剛看到這首詞的時候,我的腦海里突然閃現:太熟悉了!想到什么詞和它相似的么?(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有什么相似?(學生有點太興奮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亂七八糟的答案,基本都能提到大江,英雄,只要說出英雄就好了)這一句詞可以說是對《三國演義》里的人物作了一個總體上的評價,都是英雄。但在蘇軾的眼里,有個人物更特殊,不用英雄來說,而是用“風流人物”,這是誰?他有什么特點?為什么蘇軾不把它當作英雄,英雄和風流人物有什么區(qū)別?從詞中能找出來么?

  五,學生從詞中找出修飾周瑜的關鍵詞及作者的態(tài)度,并討論這個關鍵詞對周瑜的.形象是怎樣的作用。

 、敝芾

 、补

 、承坛跫

 、从鹕染]巾

  ⒌談笑間

  總結:這是一個 的周瑜形象。

  六,蘇軾為何創(chuàng)造了這樣一個剛柔并濟,文武雙全的近乎完美的人物?(歷史上的周瑜其實是很難稱為英雄的,缺乏英雄最起碼的胸懷,不然就不會出現三氣周瑜的鬧。

  這個問題學生是很難回答的,放開讓學生去鬧吧,很多學生會想到和作者自身有關,二者是個對比,表現作者的什么什么等等。這個問題在于去引導和教師的個人看法。這個問題學生回答不出來,要的就是這個效果。趁機對他們進行批評教育,學生缺乏的是一種遷移。

  七,既然想不出來,我們換一個問題:這首詞被稱為豪放詞的代表,他是豪放詞么?老師認為它算不上豪放,特別是最后一句,你們認為呢?

 。▽W生議論紛紛,開始翻資料駁斥我了,調到了他們的積極性,我們輕松,他們也高興,呵呵)

  豪放表現在:⒈景物描寫大氣 學生特別喜歡舉“亂石……”那句,應該指出,大氣的是“穿,拍,卷”這些詞展現的是一種無比的力量。而不是“亂石等”

 、仓攸c是表現出來的情感,把“人間如夢……”正確解釋了,表現了蘇軾的一種超脫

  八,這首詞表現了蘇軾的超脫,什么文章還提到了他的超脫呢?

  學生馬上聯系到了《赤壁賦》,最后的勸客表現了蘇軾的超脫,于是問題回到第七個。

  蘇軾的超脫是怎么得出來的?

  曹操是個英雄人物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 寄情于山水中

  曹操是個英雄,比曹操還要厲害的人物周瑜不也被“浪淘盡”了么,只留下了“故壘,亂石”,人的一生其實和夢一樣,不必計較過多的,還是灑酒酬月吧。所以兩篇文章的主旨是一致的。

  那他羨慕英雄么?

  并不羨慕,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人,應該活的曠達一些,超脫一些。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了解蘇軾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詞的寫作背景;

  2.誦讀吟詠,感受詩詞恢宏開闊的意境;

  3.學習品析,感受詞人壯志難酬的心懷。

  教學重點:

  1.情與景的自然結合,借景抒情,懷古傷今;

  2.誦讀本詞,感受詩詞意境,了解蘇軾的寫作動因。

  教學難點:情與景的自然結合

  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詩賦傳千古,峨眉共比高!边@首詩中的“三父子”是指誰?

  蘇軾是北宋文學家、書畫家、政治家,是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今天我們要學習他的一首代表作《念奴嬌赤壁懷古》,看看是否體現出他的豪放風格。

  二、生平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政治家,書畫家,四川眉山人。北宋成就的文學家,改變了五代以來婉約柔靡的風格,開創(chuàng)了詞的豪邁之風,與辛棄疾合稱“蘇辛”。

  三、寫作背景

  1079年,蘇軾因“烏臺詩案”(作詩諷刺新法),被捕入獄,出獄后貶官為黃州團練副使。這是個閑職,他在舊城營地辟畦耕種,游歷訪古。政治上失意,滋長了他逃避現實和懷才不遇的情緒,但在祖國雄偉的江山和歷史風云人物的激發(fā)下,那種追求功業(yè)的豪邁心情,仍然是掩蓋不住的。作者借景抒情,寫下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名篇,此詞為其代表作。

  四、解題

  念奴嬌,詞牌名。赤壁懷古,是詞要詠懷的內容。

  五、誦讀詞作

  1.聽錄音朗讀,注意語調、停頓以及生字。

  2.提問:整首詩給大家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明確:豪放、有氣勢、雄壯

  3.誦讀提示:這首詞作為豪放派的代表作,應讀得鏗鏘有力。

  4.學生齊讀課文。(讀準字音,要有氣勢。)

  六、結合翻譯,整體把握全詞。

  思考:這首詞上下兩闋分別是以什么為主體的?有什么聯系?

  (景)上片:著力描繪赤壁雄奇之景借景抒情

  借抒

  景情

  (情)下片:寫周瑜的豐功偉績,抒發(fā)個人感慨

  七、重點語句分析

  1.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這兩句歷來被人們稱道,是傳頌千古的名句,為什么呢?好在哪里呢?

  2.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在結構上起到什么作用?

  3.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請找出最關鍵的幾個字來分析這三句所描寫的赤壁之景?

  4.長江有洶涌之景,也有平靜之景,而詞中所描寫的是長江洶涌澎湃的一面,為什么不描寫其平靜的一面呢?

  5.“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在結構上起到什么作用?

  6.“一時多少豪杰”,在赤壁大戰(zhàn)中的英雄人物到底又有哪些呢?

  7.“一時多少豪杰”,為什么只寫周瑜?

  (提示:從哪幾個角度寫周瑜)

  a.下片著力塑造周瑜,為何要插入“小喬初嫁了”這一細節(jié)?

  b.“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描繪周瑜什么形象?

  八、總結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蘇軾的代表作之一。蘇軾才華出眾,又有志為了國家而建功立業(yè),但卻遭人陷害,被貶黃州。幸而他為人心胸豁達,所以沒有消沉下去,在暢游長江時寫下了這篇千古名作。上闋寫景,描繪了長江赤壁壯美的景象;下闋懷古,追憶了功業(yè)非凡的英俊豪杰,抒發(fā)了羨慕古代英雄、感慨自己未能建立功業(yè)的思想感情。

  九、板書設計

  略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 篇5

  一、教學構想

  1、設計意圖

  本文是古詩詞單元的講讀課,在設計課件時,一方面是要將本首詞的重點體現出來,使學生能理解這首詞,同時還要能由此及彼,課件中要體現出引導學生欣賞這一類詩詞的特點,這一點容易被忽視。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蘇軾詞中的精品,代表了蘇軾豪放詞的最高成就。它第一次運用詞的形式塑造了一個英氣勃發(fā)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報國、壯懷難酬的感慨,為用詞體表達重大的社會題材,開拓了新的道路,代表蘇詞的獨特面貌。詞上闋詠赤壁,著重寫景,即景抒懷,引起對古代英雄人物的懷念。下闋著重寫人,借對周瑜的仰慕,抒發(fā)自己功業(yè)無成的感慨。詞將寫景、詠史、議論、抒情融為一體,氣勢奔放,一瀉千里,這應是文章的學習重點。

  這是學生在高中階段第一次接觸宋詞,對于宋詞的有關常識,以及蘇軾的有關情況應作為教學的內容之一,但高中階段的詩詞教學應重在詩詞的鑒賞,應結合詩詞,將詩詞鑒賞的有關常識貫穿在詩詞教學中,使得學生能學會賞析詩詞。這是這篇文章的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詞中作者的感情也是本文的教學內容之一,文中作者的感情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應引導學生對這種變化加以理解,這樣方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意圖。

  2、確定目標

  根據上文的分析和高中教學的要求,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倭私馓K東坡的生平思想及豪放詞的特點;

 、趯W習該詞寫景、抒情,詠史、議論相結合的寫法;

 、劾斫庠~中表現出的蘇軾的情感矛盾。

  3、過程安排

  教學的具體過程擬設計為讀——析——結——賞幾步。

  擬設計問題如下:

 、偕祥犠髡呷绾螌懢?寫出了景物的哪些特點?

 、谧髡邔υ浕钴S在這里的英雄人物有具有怎樣的情懷?

 、圩髡呷绾慰坍嬛荑ば蜗蟮?又如何寫自身的?

 、茉鯓永斫庾髡邔χ荑ず蛯ψ约旱母星榈拿埽孔髡哂质侨绾谓鉀Q這種矛盾的?

  在問題的討論過程中注意朗讀、分析、總結和賞析的結合,將賞析的部分穿插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完成,并注意及時總結。

  二、課件制作

 。ㄒ唬┧夭臏蕚

  本課件只用了一個圖片素材,即蘇軾的圖片,在網上即可搜尋到。

  作為詩詞的課件,還應該有音頻素材,即課文的朗讀錄音,因為在操作時未能找到錄音帶,故本課件沒有朗讀的部分。條件允許的應盡可能準備,用windows自帶的錄音機轉錄即可。

  圖片位置:

  (二)過程略解

  第一頁:導航頁面

  頁面解說:此頁面為導航頁面,顯示該課件的主要內容,方便教學操作。

  制作要領:

  1、在powerpoint中新建一文件,命名后保存;

  2、應用設計模板;

  3、插入課題、作者和圖片,調整大小、位置,并設置適當的動畫效果;

  4、插入文本框,輸入導航內容,調整文字大小、顏色、位置,并設置適當的動畫效果。

  第二頁:目標頁面

  頁面解說:該頁面設計主要為讓學生明確學習本課要解決的問題,要達到的目標,加強教學的目的性和學生學習的針對性。

  制作要領:

  1、插入新幻燈片;

  2、插入文本框,在文本框中分別輸入“教學目標”及其具體內容;

  3、調整文字的大小、位置、顏色,并設置適當的動畫效果。

  第三頁:作者介紹

  頁面解說:此頁面為作者介紹,蘇軾的生平經歷對課文的理解有很大的幫助,此處的介紹應適當具體詳細些,使學生對蘇軾的一生中重大的轉變有所了解。

  制作要領:

  1、在新幻燈片中插入蘇軾圖片,調整位置,設置動畫效果;

  2、插入文本框,分別輸入“作者介紹”及其具體內容;

  3、調整文字的大小、位置、顏色,并設置適當的動畫效果。

  第四頁:詞語解釋

  頁面解說:此頁面主要解釋課文中的一些疑難詞語,便于學生理解全文的表面含義,也為更深地理解課文作準備。

  制作要領:

  1、在新幻燈片中插入兩個文本框,分別輸入“詞語解釋”和全文;

  2、調整文字的大小、位置和顏色,將需要解釋的詞語設置成不同的顏色,便于區(qū)別;

  3、插入若干文本框,對應每個需要解釋的詞語輸入該詞語的解釋,個別位置在中間的詞語可插入自選圖形中的標注進行解釋;

  4、為每個對象設置適當的動畫效果。

  第五頁:課文分析

  頁面解說:此頁面和下一頁(下闋的分析)為課文內容的分析頁面,具體分析課文內容,理解文章寫景、抒情,詠史、議論相結合的寫法。

  制作要領:

  1、在新幻燈片中插入文本框,輸入“課文分析”及“上闋”,調整大小位置;

  2、插入7*5的表格,設置表格的邊框,并刪除表格中的.某些線條;

  3、在表格的最上一欄填上相應的內容;

  4、插入若干文本框,分別在對應位置輸入相應內容,并設置文字顏色為紅色;

  5、為每一個對象設置適當的動畫效果。

  6、下闋與此同。

  第六頁:總結課文

  頁面解說:此頁為課文的總結頁面,將課文的內容和作者的感情變化過程顯示出來,便于學生從整體上理解課文。

  制作要領:

  1、在新幻燈片中插入若干文本框,在每個文本框中輸入一個內容,調整文字的大小、顏色;

  2、插入若干箭頭和一豎直線,設置線條的線形及顏色;

  3、將文本框、箭頭和直線分別放到適當位置,設置動畫效果,并調整其出現順序。

  第七頁:比較閱讀

  頁面解說:此頁和下一個頁面(比較閱讀)是將兩首豪放詞、一首豪放詞一首婉約詞進行比較,通過比較,讓學生領會豪放詞的特點。

  制作要領:

  1、在新幻燈片中插入文本框,輸入“比較閱讀”,調整大小、位置和顏色,并設置適當的動畫效果;

  2、插入兩個10*1的表格,設置表格的邊框,并分別在表格中輸入兩首詞,設置文字的大小、顏色;

  3、為兩個表格設置適當的動畫效果;

  4、下一頁豪放詞和婉約詞的比較與此頁同,略。

  第八頁:總結特點

  頁面解說:此頁面在比較前面三首詞的基礎上總結豪放詞的特點,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

  制作要領:

  1、在新幻燈片中插入文本框,輸入“豪放詞特點”,并調整大小位置;

  2、插入4*2的表格,設置表格的邊框和填充顏色;

  3、在表格的相應位置輸入除具體特點的其他內容;

  4、插入三個文本框,分別輸入三個特點,并調整至相應位置;

  5、為每個對象設置適當的動畫效果。

  第九頁:思考練習

  頁面解說:此練習頁面主要要檢測學生對詩詞鑒賞領悟情況,便于發(fā)現問題,在下面的詩詞教學中及時補過。

  制作要領:

  1、在新幻燈片中插入兩個文本框,分別輸入“思考練習”和具體練習內容;

  2、調整文字的大小、位置、顏色,并設置適當的動畫效果。

  三、操作要領

  1、詩詞教學應突出朗讀,朗讀可以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因沒有錄音帶,課件中沒有朗讀的部分,但在實際教學中應注意加強,不可忽略。共3頁,當前第2頁123

  2、分析課文時,應將問題和填表相結合,在問題中解答中完成表格的填寫,否則將影響到對文章的理解。

  3、比較閱讀時應將兩首豪放詞之間的共同點和與婉約詞的區(qū)別講解清楚,便于豪放詞特點的歸納。

  4、應將鑒賞詩詞的內容貫穿到教學過程中,不可單方面強調,那樣不利于學生對詩詞鑒賞的掌握。

  四、預期效果

  本課件注重對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和閱讀詩詞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對蘇軾的其人其事與所了解,對詞人的遭遇對創(chuàng)作的影響能有一定的領悟,同時能比較容易地辨別出詞的風格特點,能進行簡單的詩詞鑒賞。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 了解蘇東坡的生平思想及豪放詞的特點;

  2 學習本文寫景、詠史、抒情相結合的特點;

  3 理解蘇東坡的情感矛盾。

  課型 多媒體

  教學過程

  1 導入

  許多古人,每見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懷。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臨洞庭憂蒼生,歐陽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們心為山動,情為水發(fā),錦文華章噴薄而出,留下許多千古絕唱。宋代詞人蘇東坡來到歷經滄桑的赤壁古戰(zhàn)場,同樣情難自已,醉書一曲《念奴嬌》,讓世人傳唱。(展示赤壁風景圖及蘇軾原作,進入主頁面。)

  2 朗讀全文

  (1)一位同學讀,正音。

  (2)齊讀,感受文章。

  3.疏通詞語

  (1)千古:長遠的年代。

  (2)風流:有文采有功績。

  (3)檣櫓:檣,桅桿;櫓,漿。這里指北軍的戰(zhàn)船。

  (4)灰飛煙滅:像灰煙那樣消失。

  (5)華發(fā):白頭發(fā)。

  (6)酹:以酒灑地,用以祭祀

  4.課文分析

  (1)說說你自己對這首詞的感受。

  (2)回答下列問題:

  上闕

  A 描寫景色的有哪些句子?

  B 文中用了哪些富有表現力的字詞描寫了赤壁怎樣的景色?用了什么修辭?從幾個角度?基調怎樣?

  字詞 特點 角度 修辭 基調

  亂 險怪 形 夸張 豪邁奔放

  穿 高峭

  驚 洶涌 聲 比擬

  拍 水石相擊

  卷 狂瀾奔騰 形 比喻

  雪 水色純白 色

  (作者抓住懸崖、陡壁、怒濤、波浪這些可視性極強、變化宏大的形象,大刀闊斧,橫畫縱抹,描繪了一幅奇險雄偉的畫面,格調高昂。)

  C、對活動在這里的英雄人物,作者又是具有怎樣的情感呢?

  大江滔滔,猶如歷史長河,英雄人物的業(yè)績,被淘洗變淡。這些英雄人物現在又在何方呢?不盡的懷念從中可見。“故壘”句具體話懷古的時、地、人。

  D、上闕末句有何作用?

  承上啟下。

  (是啊,“江山如此都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卞\繡河山必然產生、哺育和吸引無數的英雄人物,而三國時期正是英雄輩出的時代,關云長過五關斬六將,猛張飛一聲斷喝長板陂上,俊呂布方天畫戟無人能敵,諸葛亮運籌帷幄世所難當。〈展示人物臉譜〉在諸多英雄中,作者選擇了誰作為詠誦的對象?)

  下闕

  A. 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描寫周瑜的?基調怎樣?

  B.作者自身的狀況又是怎樣的?基調怎樣?

  (補充:建安三年東吳孫策親自迎請二十四歲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將的職銜,并同他一齊攻取皖城。周瑜娶小喬,正在皖城戰(zhàn)役勝利之后。)

  項目 周瑜 蘇軾

  年齡 24歲 47歲

  婚姻 幸福美滿 屢遭不幸

  外貌 英俊儒雅 早生華發(fā)

  職位 東吳都督 團練副使

  際遇 功成名就 功業(yè)未就

  基調 感奮 感傷

  C.怎樣理解這一矛盾(感奮與感傷)?

  (結合蘇軾的生平思想來看:蘇軾,北宋著名文學家,眉山人。二十歲中進士,力圖有所作為。他覺察到北宋國力的軟弱和遼夏軍事政權的嚴重威脅,希望能抵制外辱,立功疆場。他的政治思想比較保守,宋神宗時,王安石當政,行新法,他極力反對,寫詩諷刺。結果被新派官員彈劾朝廷,捕之入獄。后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時一度遷為翰林學士。又貶惠州,遠徙瓊州。終逝于常州。本首詞是詞人經歷了烏臺詩案,幾乎被殺,幾經周折被貶黃州,“魂飛湯火命如雞”,經過這樣的憂患被貶到黃州來,他內心有他的憂患和悲慨,但是他把這種悲慨融合在開闊博大的景色之中,而且融合在古往今來的歷史之中。他把自己放在整個大歷史背景之中,不是我一個人盛衰成敗榮辱,而是古往今來有多少盛衰成敗榮辱。本首詞主要表達了詞人悲慨之中的曠達和豪放。)

  對周瑜的追述表現的是一種理想,而落泊失意是一種現實,感情基調的矛盾實際反映的是理想與現實的矛盾。

  D. 作者又是如何解決這種矛盾的?

  (“逝者如斯夫”,人生美好卻短暫,于是有人嘆息不已,“人生苦短”;有人及時行樂,“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有人借酒消愁,“與爾同消萬古愁”;也有人玩世不恭,“一場游戲一場夢”。那么,蘇軾又是如何對待的呢?)

  “人生如夢”,人生是短暫的.虛幻的,又何必執(zhí)著?灑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萬古愁懷隨江而去。感慨和動作中現出一種超脫與曠達。

  總結全文

  內容:感懷寫景詠史抒情

  基調:昂揚感奮感傷超脫

  1. 比較閱讀

  展示《江城子·密州出獵》。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欲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1)歸結這兩首詞的共同特征,即豪放詞的特征。

  角度 特點

  思想 積極、樂觀

  意境 高遠、壯闊

  風格 奔放、灑脫

  2.課堂檢測

  (1)、名稱:詞的全名為 ,又稱 、 、長短句、琴趣、樂章等。

  (2)、分類:按字數分有 、 、長調(>92字)。按節(jié)數分有 、 、三疊、四疊。

  (3)、流派及代表詞人:豪放派,代表詞人有蘇軾、 ; ,代表詞人 、 、姜夔等。

  全文賞析(略)

  附錄:歷代評論家對本首詞的評價和相關資料:

  大藝術家即便錯,也會錯出些魅力來。

  蘇東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給黃州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而正是這種意味,使無生命的自然形式變成美。因此不妨說蘇東坡不僅是黃州自然美的發(fā)現者,而且也是黃州自然美的確定者構建者。 《蘇東坡突圍》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發(fā)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結果——

  引導千古杰作前奏已經奏響,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黃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后《赤壁賦》馬上就要誕生。 《蘇東坡突圍》

  一個人是要在憂患艱危之中,才能看到他的感情品格操守的。 【加拿大】葉嘉瑩

  根到九泉無曲處,此心只有蟄龍知。 蘇軾《王復秀才所居檜二首之二》

  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虞美人》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李煜《烏夜啼》(只有悲哀沒有反省和超脫)

  舉杯邀明月,對影三人。 李白(是寂寞悲哀之中的飛揚)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 篇7

  1、了解蘇軾在北宋詞壇的重要地位及情感。

  2、理解《念奴嬌·赤壁懷古》雄奇闊大的意境以及作者積極奮發(fā)的感情基調。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學習本文寫景、詠史、抒情相結合的特點

  2、難點:體會豪放派的寫作風格

  教學方法:引導分析

  教具:多媒體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宋詞《雨霖鈴》,那么宋詞可分為那兩個主要派別呢?《雨》又是屬于哪個派別的?(提問學生)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與婉約派截然不同的豪放派的代表作《念奴嬌·赤壁懷古》。

  二、作家作品:

  1、作家: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四川眉山人。他的政治思想比較保守,宋神宗時,王安石當政,行新法,他極力反對,出任杭州等處地方官。又因作詩得罪朝廷,被捕入獄,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時,舊黨當權,召還為翰林學士;新黨再度秉政后,又貶惠州,遠徙瓊州,后死于常州。

  蘇軾的文學作品標志著北宋文學創(chuàng)作的最高成就。他博學多才,是著名的散文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為著名詩人,同宋代著名詩人黃庭堅并稱“蘇黃”,為杰出的詞人,開辟了豪放詞風,同杰出詞人辛棄疾并稱“蘇辛”,對后世產生了很大影響;為著名書法家,同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還是著名畫家。

  蘇軾的詞強烈地反映著入世和出世的世界觀的矛盾。他政治上長期失意,一生經歷坎坷不平,但仍能保持樂觀豪邁的精神,不時發(fā)出爽朗的笑聲;另一方面作者在達觀瀟灑的風度里潛伏著一種濃厚的,逃避現實追求解脫的思想,用來寄托自己對政治現實不滿的心情。

  2、作品:

  作品有《東坡樂府》、《東坡七集》,著名散文有《前赤壁賦》、《石鐘山記》等。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蘇軾在黃州游赤壁時寫的。這時作者47歲,自覺功名事業(yè)還沒有成就,就借懷古以抒發(fā)自己的情感。

  三、正字正音:

  1、教師范讀,疏通文字。

  2、補充注音: 壘(lěi)、瑾(jǐn)、綸(guān)

  檣(qiáng)、櫓(lǔ)、酹(lèi)

  3、請學生自讀

  4、指讀

  5、集體朗讀

  6、補充注釋:

  風流人物:此處指杰出的英雄人物。

  念奴嬌:詞牌名。后人還以《大江東去》、《大江東》、《酹江月》作為《念奴嬌》的代名。

  亂石:①陡峭不平的石壁。②群山。

  小喬:吳國喬玄有兩個女兒,都美貌出眾,人稱“二喬”!按髥獭奔藿o孫權的哥哥對策,“小喬”嫁給周瑜。唐代詩人杜牧有“銅雀春深鎖二喬”的詩句,指的曹操筑銅雀臺,打算滅吳后將“二喬”擄為己有的典故。

  了:“初嫁了”就是剛嫁過去!傲恕弊质且r詞,填詞時遇到文氣不完整處,常加一、二字作襯,并沒有實在意義。

  檣櫓:檣是船上的桅桿,櫓是搖船的工具。這里是以局部代全體的借代修辭方法,用檣櫓代全部戰(zhàn)船,再引申整個水軍。有的本子作“強虜”或“狂虜”,那就直指曹操的軍隊了;灰飛煙滅:被焚燒成灰或煙飛散消逝掉,形容曹操的軍隊遭火攻后的慘敗。

  江月:臨照在大江之上的月亮。

  四、講讀上闋

  1、提問:三個思考題:一、找出上闕中寫景的句子。

  二、句子中最富有表現力的詞語有哪些?

  三、句子用了什么修辭方法?作者描寫的基調怎樣?

  明確:一、寫景的句子,“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二、最富有表現力的詞語有“亂、穿、驚、拍、卷、雪”。

  三、采用的'修辭法有比喻、擬人。描寫的基調是豪放的。

 。ㄒ陨蠁栴}主要由學生自由討論解決,討論解決以上問題后,老師總結:作者抓住懸崖、陡壁、驚濤、波浪這些可視性極強,變化宏偉的景象,大刀闊斧縱畫橫抹了一幅奇險驚絕的赤壁之景。)

  2、提問:“人道是”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人道是”三字用得極巧,點明此處赤壁并不一定是赤壁之戰(zhàn)的所在地(看課文注釋①)詩人只是借此抒發(fā)感情,并不想做考據家。

  3、提問:上闕的最后一句在全詞中有什么作用?

  明確:承上啟下!耙粫r多少豪杰”引起下闕對古代英雄人物的追慕。

  五、小節(jié):學生齊讀上闋,體會景中之情。

  總結內容:描寫赤壁景象,引起對古代英雄的緬懷,充滿著對建功立業(yè)的渴望。

  六、作業(yè):預習下闋

  第二課時

  一、導入

  提問:下闋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明確:著重寫人,借對周瑜的仰慕之情,抒發(fā)自己壯志未酬的感情。

  二、 講讀下闋

  1、 提問:蘇軾刻畫了周瑜什么樣的形象?

  明確:描寫了周瑜雄姿英發(fā)風流俊雅的英雄形象。“小喬初嫁”美人襯英雄,寫盡俊偉風姿。據史書記載,建安三年(198)喬玄把自己美麗的次女嫁給周瑜,不久吳主孫權又拜周瑜為大都督,這時周瑜才二十四歲!坝鹕染]巾”,描寫周瑜儒將裝束,手握羽扇,頭戴綸巾,從容閑雅,一派儒將風度!罢勑﹂g,檣櫓灰飛煙滅”,以曹操水軍的慘敗襯托周瑜指揮若定蔑視強敵的氣概。小喬初嫁距赤壁之戰(zhàn)(建安十三年,瑜三十四歲)十年,放在一起寫,是為了突出地表現周瑜少年得志建立功業(yè)的形象。

  2、 提問:作者為什么要著意描寫周瑜年青有為英氣不凡?

  明確:抒發(fā)對英雄業(yè)績的仰慕之情,引發(fā)自己未能建功立業(yè)的感傷。蘇軾這年四十七歲,不但沒有建樹,反而待罪黃州。懷古思今,感慨萬千。下面幾句就是寫自己失意的感傷之情。

  3、 提問:后五句是怎樣寫人生感慨的?

  明確:“故國神游”,承接上文,道出了對英雄時代、英雄人物的疾情向往。這種向往在兩鬢斑白年近半百功業(yè)無成的現實面前變得可笑。“多情應笑我”是倒裝句,須解作:應笑我多情。這里用自嘲方式寫自己的感傷,感情大落,最終發(fā)出“人生如夢”的感慨,以呼應首三句。英雄人物,豐功偉績,全都是過眼煙云,稍縱即逝,也是心境曠達。

  4、朗讀下片,小結。

  下片第一層寫周瑜形象,第二層抒發(fā)對身世的感嘆,詠史、抒情自然結合。

  三、總結

  1、藝術特點:

  這首詞寫景、詠史、抒情相結合,語言簡潔生動,意境壯闊博大,有著動人的藝術魅力。

  2、思想感情:

  詞表現了蘇軾復雜矛盾的思想。蘇軾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響,他一方面希望尊主憂國,渴望建功立業(yè);一方面又在險惡的政治逆境中能夠保持超然物外的曠達態(tài)度,又跟和尚親密往來,精通禪學。儒、道、佛三家思想,本來是矛盾的,但蘇軾習慣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區(qū)別對待,采用“外儒內道”的形式,把它們統(tǒng)一起來,從而構成了蘇軾世界觀中既有積極進取的精神,又有消極的一面。

  這首詞中壯麗江山、英雄業(yè)績,既激起了他豪邁奮發(fā)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產生“人生如夢”的感慨。這首詞具有感奮和感傷的雙重色彩。蘇軾的感傷是由于建功立業(yè)的激切熱望不能實現而萌發(fā)的,我們應當更多地體會他對事業(yè)對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傷感!叭松鐗簟狈催^來也可以激發(fā)我們對人生的追求,這也正是這首詞的理趣所在。從語言上體會這首詞,也是“奮”壓倒了“傷”。意境壯闊,風格豪放,反映了蘇軾的寬闊胸襟。

  3、婉約派與豪放派對比(課件)

  四、作業(yè):背誦課文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 篇8

  【學習目標】

  1.了解蘇軾的生平、思想及豪放詞的特點。

  2.學習本文寫景、詠史、抒情相結合的特點。

  3.體味作者復雜而矛盾的思想情感。

  【學習重點難點】

  1.學習本文寫景、詠史、抒情相結合的特點。

  2.體味作者復雜而矛盾的思想情感。

  【知識鏈接】

  1.關于詞

  詞,詩歌的一種,起源于南北朝,成于唐,盛于宋。詞有很多別稱,如“長短句”“詩余”“曲”“曲子詞”“曲詞”“樂府”“樂章”“歌詞”等。詞按字數的多少分類可分為: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字至90字)和長調(91字以上)三大類。按詞的段落的多少分類又分成幾種:全詞只有一段的叫“單詞”,二段的叫“雙調”,三段的叫“三疊”,四段的叫“四疊”。詞的段落叫“闋”或“片”,從上片到下片講究銜接貫穿,意思前后相承,叫“過片”。下片的首句句式不同的叫“換頭”或“過變”。依據已有的詞調寫的'叫“填詞”或“依聲填詞“,自己譜曲自己寫詞的叫“自度曲”。詞有“令”“引”“近”“慢”的分別,“令”即“小令”;“引”是正歌之前的引歌;“近”又稱“近拍”,相當于“引”;“慢”是慢曲子的省稱,指節(jié)拍較慢,聲調延長。“慢”詞的字數較“令”“引”“近”的詞字數要多些。

  宋代詞風可分為婉約派和豪放派。婉約派主要詞人有柳永、周邦彥、李清照、姜夔等,他們認為“詞為艷科”“詩莊而詞媚”,多寫情愁別緒、個人遭遇,特別講究音韻格律,風格清麗婉媚。豪放派以蘇軾、辛棄疾為代表,主張“以詩為詞”“無言不可入,無事不可言”,不肯損害意思以遷就音律,“故為豪放不羈之語”,格調高昂,取材廣泛。

  2.知人論世

  蘇軾(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四川)人,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并稱“三蘇”,同是“唐宋八大家”成員,他們被人稱為“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蘇軾是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在文學藝術領域里,蘇軾的詩詞、散文、書畫無一不精。詩方面,他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方面,他開豪放詞之先河,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上他與黃庭堅,米芾、蔡襄齊名,號稱“宋四家”。他的詩詞文所表現的豪邁氣概及獨特的藝術風格代表了當時文學的最高成就。他以灑脫曠達之氣入詞,只把詞當成一種句讀不葺的新體詩來作,對詞體的內容大膽革新。他在詞里懷古傷今,論史談玄,抒愛國之志,敘師生之誼,寫田園風物,記遨游情態(tài),真正做到了“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清劉熙載《藝概詞曲論》)。蘇軾打破了“詩言志”而“詞傳情”的題材分工,拓大了詞的歌詠范圍,不僅延長了詞的生命,并使其獲得新的發(fā)展,是豪放派當之無愧的奠基者。

  蘇軾總結自己一生,說:“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政治上蘇軾是失意的,但就個人創(chuàng)作成就而言,蘇軾是中國古代第一全才。

  3.寫作背景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豪放派宋詞的代表作,是蘇軾貶官黃州后的作品。43歲(元豐二年)時因作詩諷刺新法,被捕下獄,出獄后貶官為黃州團練副使。這是個閑職,他在舊城營地辟畦耕種,游歷訪古,政治上失意,滋長了他逃避現實和懷才不遇的思想情緒,但由于他豁達的胸懷,在祖國雄偉的江山和歷史風云人物的激發(fā)下,借景抒情,寫下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名篇,此詞為其代表。本詞的主旋律感情激蕩,氣勢雄壯。全詞借古抒懷,將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借詠史抒發(fā)作者積極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業(yè)無成的感慨。詞的標題(赤壁懷古)是詞的內容的集中體現,而詞牌(念奴嬌)僅是一首詞的名稱。詞牌來歷:念奴是唐天寶年間的著名歌女,音調高亢悅耳。題目是“赤壁懷古”,告訴我們這首詞的主要內容是蘇東坡在赤壁這個地方游覽的時候,觸景生情,進行懷古,緬懷古人。

  【學習過程】

  一、知識積累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1)故壘()(2)公瑾()(3)綸()巾

 。4)檣櫓()(5)華()發(fā)(6)酹()江月

  2.解釋下列句子的含義

  ①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②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塾鹕染]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苋松鐗簦蛔疬酹江月。

  3.指出下列句子各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賮y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谟鹕染]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4.整體感知

  閱讀詩詞時,我們往往要從整體上把握主要內容,為此我們常常要對詩歌的具體內容進行概括。比如柳永《望海潮》一詞上片極力贊揚杭州自然環(huán)境之秀美、城市經濟之繁榮,下片極寫杭州百姓之安居樂業(yè)。閱讀本首詞,說說詞的上片和下片的主要內容分別是什么?哪一句是連接整首詞的關鍵句?

  二、合作探究

  1.“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三句歷來被人們稱道,請思考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2.上片選擇了哪些意象來表現赤壁景觀?景物有什么特點?

  3.“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4.下片中從哪些方面來寫周瑜?他的形象有什么特點?

  5.作者從哪些方面將周瑜與自己進行比較?抒發(fā)了什么情感?

  三、拓展探究

  1.對于詞中“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兩句的思想感情,向來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是積極的情感,有人認為是消極的情感,結合本詞的特點及作者人生經歷,談談你的觀點。

  2.《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公認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現在哪些方面?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 篇9

  一、教學目的:

  1、領略蘇軾豪放雄邁的詞風,初步了解豪放派詞的特點。

  2、理解詞人復雜的心情,用文字的視角去解讀詞中的景物描繪和人物刻畫,能夠感詞人所感,讓學生體味藝術美的感染力。

  3、掌握常用的鑒賞古典詩歌的方法,培養(yǎng)對意境的感受分析能力。

  二、教學設想:

  1、通過誦讀、比較等方法,引導學生品味深厚獨特的藝術魅力。

  2、注重古典詩詞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引導學生用歷史的眼光和現代觀念科學地品評課文,真正領悟作品對于當代讀者的人生啟迪:在珍惜生命、奮發(fā)有為的同時,只有擺脫患得患失的羈絆,才能獲得一個歡樂的人生。

  三、教學時數:1課時。

  四、閱讀準備:

 。薄⒉橘Y料,了解作者及與作背景(略),并制成卡片。

 。、借助注解和工具書正音、正義、疏通詞語。

 。场⑹熳x課文。

  五、教學步驟:

 。ㄒ唬胝n文,激發(fā)興趣。

  許多古人,每見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懷,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臨洞庭而憂蒼生,歐陽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們心為山動,情為水發(fā),錦文華章,噴薄而出,留下許多千古絕唱。宋代詞人蘇東坡來到歷經滄桑的赤壁古戰(zhàn)場,同樣情難自己,醉書一曲《念奴嬌》,讓世人傳唱。(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赤壁風景圖及蘇軾原作),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蘇軾的這篇傳世佳作——《念奴嬌·赤壁懷古》。

 。ǘ、整體感知,了解內容。

  1、學生自讀課文,完成:

 。1)拿出預習卡片,熟悉作者及創(chuàng)作背景。

  (2)自由朗讀,揣摩作者的情感。

  2、運用多媒體播放影片范讀。

  3、學生齊讀。

  4、小組討論,交流自學所得。

 。1)說說你對這首詞的感受。

  (2)提出你不能理解的詞句。

  5、教師小結:這首詞是蘇軾游赤壁古戰(zhàn)場,因眼前之景,憶往昔之事,感自身處境,抒自己情懷。

  (三)、品味賞析:

  1、閱讀上闋,討論。

 。ǎ保⿲W生有感情地朗讀上闋,討論完成下列問題:

  ①文中用了哪些富有表現力的字詞描寫了赤壁怎樣的景色?

  ②用了什么修辭?

  ③從幾個角度?

 、芑{怎樣?

 、轄I造了怎樣的詩歌意境?

 。ǎ玻┱垖W生試著用盡可能優(yōu)美的語句把寫景部分的.語句再現出來,體會詩歌的意境。

  滾滾東流的長江洶涌奔騰,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洶涌的駭浪搏擊著江岸,滾滾的江流起千萬堆澎湃的雪浪。

  (3)面對壯美的赤壁景觀,很自然地會想到曾經活動在這里的英雄,請同學們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想象曾經在此的英雄。

  過五關斬六將的關云長,一聲斷喝長坂坡上的猛張飛,方天畫戟無人能敵的俊呂布,運籌帷幄,世所難當的諸葛亮。

 。病W生自由朗讀下闋,思考問題,完成下列問題。

  ①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描寫周瑜的?基調怎樣?

 、谧髡咦陨淼臓顩r又是怎樣的?基調怎樣?

 。、學生思考:

  對周瑜的追述是表現的是一種理想,而落泊失意是一種現實,感情基調的矛盾實際反映的是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作者是如何解決這種矛盾的:“人生如夢”,人生是短暫的,虛幻的,又何必執(zhí)著?

  灑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萬古愁懷隨江而去,感慨和動作中表現出一種超脫與曠達。

 。、總結全文。

  (1)內容:感懷、寫景、詠史、抒情。

 。ǎ玻┗{:昂揚、感奮、豪邁、蒼涼。

  全詞寫景、懷古、抒懷,三者完美結合,渾然一體。

 。ㄋ模、拓展延伸,比較提高。

  1、閱讀比較豪放詞和婉約詞的風格差異。

 。1)投影顯示《雨霖鈴》。

 。ǎ玻┙處熡糜嵛谋洞祫︿洝分械奈淖挚偨Y:

  ①婉約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zhí)紅牙板,歌揚柳岸,曉風殘月”。

 、诤婪旁~:“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

  2、有人說“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中含有消極成分,試結合作者生平及寫作背景,談談自己的看法。聯系現實生活實際,說說當代青年應該樹立怎樣的人生觀。

  這是個拓展性話題,不在于形成統(tǒng)一的結論,而在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 篇10

  教學課題

  念奴嬌赤壁懷古

  課 時

  2課時

  教學目

  知識與技能

  1、了解蘇軾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詞的寫作背景。

  2、初步掌握賞析詩詞的步驟和方法,提高理解和鑒賞能力。

  過程與方法

  1、理解詞中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的寫作手法。

  2、多角色、多種形式的朗誦這首詞,以達到熟讀成誦。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渴望為國效力的思想與壯志未酬的苦悶。

  自主學習檢查內容和方法

  一、導入

  古代許多文人,每見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懷。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臨洞庭憂蒼生,柳宗元游西山而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他們心為山動,情為水發(fā),錦文華章噴薄而出,留下許多千古絕唱。今天,我們就通過品味蘇軾的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來領略東坡居士的人生境界。

  二、檢查自主學習效果

  1.對蘇軾你了解多少?

  知人論世:見《新新學案》第24頁“作者名片”。

  2.你知道多少關于宋詞的“豪放派”的知識?

  文學常識:見《新新學案》第24頁“相關知識”。

  3.本首詞的寫作背景嗎?

  寫作背景:見《新新學案》第24頁“背景資料”。

  4.你能準確朗讀這首詞嗎?

  檢查朗讀,看同學們能否讀準字音,讀準節(jié)奏,讀出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三、明確教學重點與難點

  1. 了解豪放派宋詞的特點,提高古典詩詞閱讀鑒賞能力。

  2.理解詞中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的寫作手法。

  3.感受蘇軾豪放的詞風,體會作者渴望為國效力的思想與壯志未酬的苦悶,學習他的曠達胸襟和進取精神。

  根據學生的問題整理的。

  四、合作探究分析文本

  上闋:

  1.詞章寫了什么內容?上闋著重是在寫什么?

  明確:以長江為背景,著重在寫赤壁的壯麗景色,并稱頌當時的英雄人物。

  2. 開頭三句歷來被人們稱道,原因是什么?

  詞一開篇,江山、歷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懷古思緒。境界開闊,氣勢恢宏,豪放之氣籠罩全詞。由江水的流逝想到歲月的無情,引發(fā)歷史的想象。寫景和抒情結合自然,給人以強烈的感情沖擊,并產生對歷史和人生的思索。

  3.作者描寫赤壁景色,為什么用“人道是”三字?

  以此點明這里并非一定是赤壁之戰(zhàn)的所在地,只是借此懷古抒發(fā)自己的感情。

  4、上片又具體寫了那些景?請從詞中找出?

  明確:大江,故壘,亂石,驚濤,千堆雪

  5.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這三句中哪幾個字用得非常妙,思考作者為什么極力描繪這些景象?

  “亂”——寫出岸邊巖石山崖之險怪

  “穿”——寫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

  “驚”——本意為馬受驚狂奔,寫出了江水的洶涌

  “拍”——突出了驚濤駭浪與江岸搏擊的力度

  “卷”——波濤力量之浩大

  這三句運用擬人、比喻、夸張、對偶等修辭手法,從聲音、色彩、姿態(tài)、氣勢等方面描繪赤壁的奇景和長江的氣勢,也暗寫下闋赤壁之戰(zhàn)驚心動魄的場面和英雄人物的英姿,表現作者的豪邁奮發(fā)意氣,渲染了環(huán)境氣氛。

  6.“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兩句在全詞起什么作用?

  明確:這兩句承上啟下!敖饺绠嫛 表達了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激情,又由寫景過渡到寫人,總結上闋,引起下闋。

  7.學生自讀上闋,體會景中之情,總結上闋內容。

  小結上闋:作者先以波瀾壯闊的長江為背景,點出赤壁戰(zhàn)場之所在,然后寫它的險要地勢,對當時眾多的英雄人物稱頌緬懷,充溢著對建功立業(yè)的渴望。

  下闋:

  1.下闋寫詞人的回憶和感慨,他回憶什么?感慨什么?

  前五句:所憶——周郎雄姿英發(fā),風流瀟灑,才華橫溢;

  后五句:所感——自己功業(yè)無成 早生華發(fā) 人生如夢;

  下闋先著力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描述火燒曹營的歷史事件,最后借對周瑜的仰慕,抒發(fā)自己功業(yè)無成的感慨。

  2.下闋中周瑜的形象有何特點?為何要插入“小喬初嫁了”這一細節(jié)?

  明確:周瑜雄姿勃發(fā),儒將風流,從容閑雅,指揮若定。

  蘇軾詞中插入“小喬初嫁了”這一細節(jié)的深刻含義在于:

  一是借周瑜娶小喬的事實,說明周瑜在指揮赤壁之戰(zhàn)時,年紀很輕,很有作為。二是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能襯托周瑜瀟灑的風姿,英雄美人,相得益彰。三是小喬之姊大喬系孫策之妻,所以周瑜跟孫權外托君臣之義,內有葭莩之親,能取得孫權的絕對信任,這是他能夠建功立業(yè)的一個重要條件。以上這些正是作者所沒有的,又是他十分渴望的。

  3.詞人為什么只寫周瑜,對周瑜形象的刻畫,又寄寓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人物 周瑜 蘇軾

  年齡 34歲 47歲

  婚姻 幸福美滿 三十喪妻

  外貌 英俊儒雅 早生華發(fā)

  職務 東吳都督(2 4歲) 團練副使

  際遇 功成名就 功業(yè)未成

  通過周瑜少年英雄的形象,抒發(fā)了自己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感慨。周瑜年僅34歲就在赤壁之戰(zhàn)中取得勝利,成為一時之英雄。而自己年將半百,卻身遭貶謫,功業(yè)無成,怎能不在感慨萬分中生發(fā)仰慕之情呢? 蘇軾對周瑜“贊揚”的同時又是在慨嘆自己。詞人刻畫周瑜的“雄姿英發(fā)、叱咤風云”與自己的'“待罪黃州、早生華發(fā)”相互映襯,懷古思今,對比反差強烈,既顯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顯出自己的壯志未酬,意在感慨自己報國無門,渴望能夠建功立業(yè)。

  4. 下闋后五句作者是怎樣抒發(fā)人生感慨的?

  明確:“故國神游”承接上文,道出了對英雄時代、英雄人物的熱誠向往。但想到自己頭發(fā)斑白,空有才華,一事無成,作者用自嘲的方式表現自己的傷感,最終發(fā)出“人生如夢”的感慨,以呼應首三句。英雄人物與豐功偉績,全都是過眼煙云,所以最后詩人以酒酹月,表現自己的傷感。

  5.下闋中“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一句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感慨?

  明確: 這首詞表現了蘇軾復雜的思想感情。從情感上看具有激奮和傷感的雙重色彩。詞中對壯麗河山的描繪,對英雄人物的盡情贊頌,表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業(yè)的積極進取精神和奮發(fā)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而“人生如夢”的感慨,則反映了詩人內心的郁悶和憂憤。但從全詩主題看,蘇軾的感傷是由于建功立業(yè)的激切熱望不能實現而萌發(fā)的,是詩人壯志未酬的無奈情緒的流露。因而不能孤立地看成是詩人悲觀失望的自白。我們應該更多地體味作者對事業(yè)對人生的激情和追求。從詞的意境和語言分析,這首詞感情熱烈,富于激情,意境壯闊,風格豪放,反映了蘇軾的寬闊胸懷。因此 “人生如夢”反過來也可以激發(fā)我們對人生的追求,這也是《赤壁懷古》的理趣所在。

  6.朗讀下闋,總結下闋內容。

  下闋第一層描寫周瑜形象,第二層抒發(fā)對身世的感嘆,詠史、抒情自然結合。

  板書:

  對重點難點進行點撥或精講

  五.內容探究:

  俞文豹《吹劍錄》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東坡在玉堂(翰林院),有幕士善歌,(蘇軾)因問:“我詞何如柳七(柳永)?”對曰:“柳郎中(柳永)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zhí)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蘇軾)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 蘇東坡豪放詞的風格可見一斑。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公認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現在哪些方面?

  明確:①.描繪壯麗之景。不僅寫出了長江的非凡氣勢,而且融合概括了千古英雄的非凡業(yè)績,將江山形勝與懷古之情融為一體,引發(fā)讀者的歷史聯想。②.刻畫豪邁之人。上片將“周郎”與“赤壁”并稱,肯定周瑜在赤壁之戰(zhàn)中的關鍵作用,下片著力寫他的才華和功勛,塑造一個指揮若定而從容閑雅的儒將形象,借稱頌周瑜來抒發(fā)建功立業(yè)的壯志豪情。③.抒發(fā)壯志豪情。全詞借稱頌周瑜來抒發(fā)建功立業(yè)的壯志豪情。

  六.課堂小結:

  這首詞把寫景、詠史、議論、抒情融為一體,豪邁奔放,一瀉千里。在對赤壁景物的描寫上和對周瑜形象的塑造上,都體現了豪壯的情調。用烘托和映襯的手法,抒發(fā)了自己的感慨。更可貴的是,這首詞還留給我們無盡的人生啟示:每個人的一生都必然遇到種種挫折和磨難,你將如何應對呢?每個人的一生也必然面臨許多選擇和考驗,你將如何處理呢?從蘇軾和他的作品中,或許我們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

  板書:

  課堂練習檢測設計

  七、教學小結及練習反饋

  1.課堂練習:活頁卷“基礎能力測評A”以及學案精研文本部分。

  2.課后作業(yè):背誦本首詞;活頁卷“能力提升層次B”。

  教學

  反思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能夠體會懷古詩將寫景、詠史、抒情相結合的特點。

  2、體會作者壯志未酬的苦悶心情

  3、有感情的朗誦詞

  教學重點:

  能夠體會懷古詩將寫景、詠史、抒情相結合的特點。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壯志未酬的苦悶心情

  教學方法

  問答法、討論法、朗讀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步

  一、導入:

  在〈〈三國演義〉〉里,有兩個人物以智謀著稱于世,一個是諸葛亮,另一個是與之匹敵的東吳都督周瑜。周瑜他足智多謀,年輕有為,在“赤壁之戰(zhàn)”中,27歲的周瑜任總指揮,通過周密的計劃取得了這次戰(zhàn)爭的`勝利。奠定了三國鼎立的格局。同學們試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你到湖北省蒲圻西北的赤壁觀光,面對這個曾經硝煙滾滾的古戰(zhàn)場,你會想些什么呢?(找一男一女談,教師作結:面對同一事物,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因為每個人的經歷不一樣。)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宋朝大詞人蘇軾面對赤壁他想到了些什么?

  二、整體感知

  1、齊讀(初步感受詞的豪放氣勢)

  2、自由朗讀(把握感情讀)

  3、老師和學生一起有感情的朗讀本詞(老師讀上片,學生讀下片)

  4、作朗讀指導:(開篇三句,起筆空闊,氣勢不凡,應讀得有力度。中間“亂石……千堆雪”寫了江濤洶涌,浪花狂卷的壯麗景色,應讀出一種豪邁語氣。下片中對周瑜動人容貌和出眾才華的句子“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應讀出羨慕景仰的語調。最后,“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表達的是作者宦途失意的無限感慨,應讀出那種憂傷,失望、無奈的語調)

  5、結合朗讀指導,學生再次有感情的朗讀本詞。

  三、解析

  1、點一名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詞的上片,

  2、提問:作者具體描寫了赤壁哪些景觀?面對這些景觀作者生出什么樣的感慨?

  板書:所見所想

  大江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驚濤、浪花一時多少豪杰

  3、提問:“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在詞中起什么作用?

  明確:承上啟下的作用(可用〈〈沁園春*雪〉〉里“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盡折腰”在那首詞中的作用作提示)

  4、下片中,描寫周瑜的句子有哪些?

  明確: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6、從描寫周瑜的句子中,我們想想在蘇軾心中周瑜的形象是什么?

 。ò鍟夯橐雒罎M年輕有為受明君器重功績卓著

  7、從周瑜在蘇軾心中的形象,來分析作者為什么懷念周瑜,其目的是什么?(討論)

 。ò鍟簩χ荑さ难瞿街閬矸匆r自己的失意,抒發(fā)自己年將半百而功業(yè)無成的感慨

  蘇軾:愛妻離世早生華發(fā)蒙昏君冷落功業(yè)未就

  8、有人說:“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含有消極成分,你怎樣認為?

  明確:言之成理即可(夢:生命短暫與江月永恒的對比,滄?zhèn)臍v史感)

 。ㄈ粽f消極:請對蘇軾留幾句鼓勵的話)

  9、人生沒有一帆風順,在當你屢屢遭遇挫折后,你又以怎樣的心態(tài)面對?

  明確:言之成理即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挫折意識)

  三、小結

  本堂課在熟練的朗讀基礎上,著重分析了詞寫景、詠史、抒情相結合的特點,同時對文章的思想情感作了細致分析。

  四、作業(yè)

  在理解基礎上背誦本詞,并默寫本詞

  五、板書略:

  六、教學后記: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 篇12

  教學目的

  感受蘇詞的豪放風格

  理解烘托映襯,虛實相濟的'寫作特點

  培養(yǎng)對意境的感受、分析能力

  重點難點

  指導如何把握意境,一課一得;分析、對比、歸納、感悟風格特點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方法

  誦讀法

  教 具

  多媒體

  教 學 過 程

  第一課時

  導入詞風分婉約豪放,“婉約者欲其詞調蘊藉,豪放者欲其氣象恢宏。”前面我們學習了柳永的代表作品雨霖鈴,其景凄美,其事纏綿,其情凄涼,“楊柳岸曉風殘月”說不盡的感傷凄婉,融情于景。今天我們學習風格與之截然相反的另一首詞。創(chuàng)設情境,并為對比伏筆。

  初步感知

  1、作者簡介: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書畫家。

  2、背景簡介:北宋元豐五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游赤鼻磯,作詞抒懷。

  3、朗誦。1了解作者及創(chuàng)作背景;2試讀。知人論世,初步感受意境

  解讀鑒賞

  1、題為“赤壁懷古”,上闋中寫了哪些赤壁景觀?

  2、你認為哪幾句寫得好?好在何處?這些景物有何物點?

  3、面對壯美的赤壁景觀,作者依次生發(fā)了哪些懷古情思?

  4、小結:實景與虛境

  思考回答:

  1、大江、故壘、亂石、驚濤;

  2、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3、千古風流人物、三國周郎赤壁、一時多少豪杰解讀上闋,品味語言,賞析作品壯美的景語。

  5、闋中作者主要寫了哪個歷史人物?指名朗讀詩句。

  6、“周郎”形象有何特點?

  7、周郎如此,蘇子本人呢?如何理解詞的結尾?

  8、周瑜:“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9、年輕有為,氣宇不凡,從容瀟灑,指揮若定。

  10、多情----愿望;如夢---安慰;酹江月---傾吐解讀下闋,分析人物體會豪邁蒼涼。

  對比歸納:

  1、課內訓練:填表對比本詞與雨霖鈴;

  2、歸納主題、寫作方法;

  3、指導把意境的方法。

  體會豪放風格對比鞏固

  作業(yè)課外:選讀一兩首詩詞,試把握其意境。鞏固延伸

  板書設計:

  大江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

  實景亂石虛境一時多少豪杰

  驚濤意境

  江月周郎風采功業(yè)

  課后小記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初步了解豪放詞,體會豪放詞的風格。

  能力目標:體會

  寫景、詠史、抒情相結合的特點,品味鑒賞詩歌的語言。

  情感目標:在字斟句酌中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重點

  “還原”——通過對字詞運用的探討和想象,還原寫景之狀。

  “體悟”——通過對詩歌內容的挖掘和誦讀,體悟蘇軾之情。

  一 交流熱身

  二 在朗讀中初步感知豪放的特點

  抽讀一生,初步體會豪放詞的特點

  師:這首詞歷來被認為是豪放詞的代表,你覺得“豪放”體現在哪里?

  學生1

  學生2

  學生3

  三 在字斟句酌中深入領會豪放特色

  1、寫景氣勢磅礴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云,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唐宋詞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朗讀另一版本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說說你想象中“亂石崩云,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边@一句所描繪的圖景。與課文比較后,你覺得哪一種版本更能體現豪放的特點?

  學生回答

  2、戰(zhàn)爭場面和英雄形象

  通過詞語的本義和上下文的揣摩,領會相關評點,體會英雄豪情。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周公瑾青春年少,意氣風發(fā),外有明主知遇,內有嬌妻相伴。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參照上述評點,試著描述自己品味下列詩句的過程: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3、誦讀指導:

  從兩個不同版本的比較中,給我們一點誦讀啟示,有一些動詞,在誦讀時需要我們放慢節(jié)奏,加重語氣來重讀強調。比如“淘”、“ 亂”、“ 穿”、“ 拍”、“ 卷”等。

  學生齊讀

  教師小結:第一次反思

  1、回想一下,初讀本詞,你注意到了自己在誦讀時所涌起的豪放之感是怎樣產生的嗎?

  2、你能否通過想象在頭腦中呈現出那氣勢磅礴的寫景畫面和指揮若定的周瑜形象?

  四、在比較中體會詞的豪放內涵

  詠 赤 壁(李白)

  二龍爭戰(zhàn)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

  烈火張?zhí)煺赵坪,周瑜于此破曹公?/p>

  1、通過比較,體會詩人的情感。

  朗讀李白的《詠赤壁》

  和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相比,你發(fā)現有什么不同?

  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念奴嬌·赤壁懷古》在寫周瑜的時候突然把筆鋒一轉,引出詞人自己。這也正是詠史和懷古的區(qū)別。題是赤壁,心實為己而發(fā)。贊美周瑜,實際是為了和詩人自己進行對比。無論是寫景,還是英雄形象的塑造,都是為了作者能更充分地抒發(fā)自己的情懷。

  2、通過互文性閱讀,進一步體會詩人曠達的豪放之情。

  資料鏈接:

  資料一:

  對于“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的斷句和理解,學術界一直有不同的意見。

  1、斷句為“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

  “故國神游”的主語是蘇軾, “多情應笑我”是“應笑我多情”的倒裝。整句話是指詩人自笑在青春不復的時候,還懷想“風流人物”,太多情了。這體現了蘇軾在人生失意時的自我嘲解。

  2、斷句為“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

  “故國神游”的主語是周瑜,“多情”實際是“多情人”,“多情人”指的是“周瑜”。周瑜之笑,飽含著詩人對自己身世的深沉感慨。

  資料二:

  1、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東吳孫策親自迎請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將的職銜, 瑜時年二十四,吳中皆呼為周郎。同年,周瑜迎娶天姿國色的小喬。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周瑜在赤壁大敗曹操。

  2、《念奴嬌·赤壁懷古》是蘇軾謫居湖北黃州游赤壁時的懷古之作,這時作者四十七歲。

  3、(在黃州期間他開墾“東坡”,建造“雪堂”,參禪悟道、研習書法、廣交朋友)蘇東坡這種解脫自由的生活,引起他精神上的變化,這種變化遂表現在他的寫作上。他諷刺的苛酷,筆鋒的尖銳,以及緊張與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現的, 則是一種光輝溫暖、親切寬和的詼諧,醇甜而成熟,透徹而深入……他現在所過的流浪漢式的生活,我們很難看做是一種懲處,或是官方的監(jiān)禁。他享受這種生活時,他給天下寫出了四篇他筆下最精的作品。一首詞《赤壁懷古》,兩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賦》, 一篇《承天寺夜游》。(林語堂《蘇東坡傳》)

  4、這一切,使蘇東坡經歷了一次整體意義上的脫胎換骨,也使他的藝術才情獲得了一次蒸餾和升華,他,真正地成熟了--與古往今來許多大家一樣,成熟于一場災難之后,成熟于滅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窮鄉(xiāng)僻壤,成熟于幾乎沒有人在他身邊的時刻!(余秋雨《蘇東坡突圍》)

  閱讀資料鏈接,結合對“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斷句的理解和背景知識,你認為“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所流露的是一種怎樣的感情?

  小組交流

  全班交流

  誦讀指導:南宋俞文豹《吹劍錄》記載:“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最后我們一起再鏗鏘有力地誦讀全詞,感受詩人的豪放、曠達之情。

  四、教師總結:

  第二次反思:

  聯系課堂學習的環(huán)節(jié),進行反思:

  2通過本課的學習,是否給你了這樣的啟示:讀一首懷古詞,需要自己去關注寫景、詠史、抒情的結合,歷史與現實的融合。(懷古詞的閱讀圖式)

  教師總結:詩人創(chuàng)作懷古篇章,并非單純是為了抒發(fā)“思古之情”,而是站在現實的岸邊,去體察歷史。在歷史中襯托現實,在現實中反觀歷史,這就是“歷史的回聲”,這也正是本專題的精髓所在。我們在學習這個專題的其他課文時也要注意把握這一點。

  五、應用與拓展

  對于“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的斷句和理解,還有學者認為,斷句是“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肮蕠裼巍笔窃娙俗鰤艋氐郊亦l(xiāng),“多情人”是指蘇軾的亡妻!靶ξ摇、“早生華發(fā)”句,是對小喬夫婿之雄姿英發(fā)而言。結合蘇軾的兩首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談談你的看法。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相關文章: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08-28

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教案02-26

《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教案03-03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03-03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06-22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范文08-26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11-15

念奴嬌赤壁懷古優(yōu)秀教案01-09

念奴嬌赤壁懷古說課稿07-01

《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教案(精選12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