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鴨子的問號》第二課時教案范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鴨子的問號》第二課時教案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材簡析:
奇妙的動物世界總讓人充滿好奇。小鴨子的問號這篇短文,以小雞和小鴨對話的形式,向我們介紹了小雞的吃食習性、文章采用擬人的寫法,將知識寫得趣味十足而又簡單易懂、語言淺顯有趣、親切自然,能激發(fā)學生愛護、保護動物的感情和探究動物習性的興趣。
學情分析:
小雞小鴨是學生再熟悉不過的小動物。課文中文字淺顯,學生通過閱讀理解小雞的吃食習性并不難、只是一年級學生注意力易分散,這就要求教師有較強的組織教學能力,合理創(chuàng)設情境,為學生營造一個快樂、安全的學習環(huán)境;還要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主地參與到學習中去。
設計理念:
聯(lián)系生活實際,引導和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nèi)心感受,讓朗讀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寬松、和諧的氣氛中學習,自主地讀和說。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積累語言、讀懂課文,了解小雞的吃食習慣,感受奇妙的動物世界。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感知大意;運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式小組合作學習生字,能讀準字音,分清字形,正確書寫。
第二課時:細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精讀細品,體會感情;拓展訓練續(xù)編故事。
教學目標:
1、認知:在讀中了解小雞吃石子兒的原因。
2、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文中詞句,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3、情感:喜歡讀有趣味的知識短文,有主動探究動物習性的愿望。激發(fā)學生愛護、保護小動物、與動物交朋友。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教學難點:
在閱讀中感受動物吃食習性的有趣。
教學準備:
學生:復習課文。
教師:一只鴨子教具,自制小雞小鴨頭飾。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趣
1、教師導語:老師今天請了一位朋友來到課堂,和小朋友們一起學習一一出示教具小鴨子,這只可愛的小鴨子頭上還有個東西,它看起來像什么?(預設:問號、)這是為什么呢?小朋友們想知道嗎?就讓我們繼續(xù)來學習課文《小鴨子的問號》、
二、細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板書課題。想一想:從課題中你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和學生一起梳理問題。(預設:小鴨子的問號指的是什么?等等)
[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教學,同時尊重他們學習的自主權,又培養(yǎng)他們善思質(zhì)疑的精神。]
2、 導語:小朋友們的問題提得真好、但是要想答對這些問題,你們就得帶著這些問題,仔細地去朗讀課文。現(xiàn)在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地讀課文,越仔細越好。(學生自由讀課文。)
3、 導語:怎么樣,找到小鴨子要問的問題了嗎?誰來說說看?(學生各抒己見、)結合回答,重點指導朗讀兩個句子:“那你為什么還吃石子兒呢?” ———“我們雞沒有牙,是把米粒整個吞下去。我們靠這些石子兒把米粒磨碎,幫助消化!
4、朗讀表演。
[給學生表現(xiàn)的機會,讓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培養(yǎng)喜歡閱讀的習慣。]
三、精讀細品,體會感情
1、讀了這篇課文,你覺得小鴨子是一只什么樣的鴨子?你是從什么地方知道的?
[引導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2、你最喜歡課文哪一段,請你把它找出來讀一讀,讀出你的感情。
[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把教師的教盡量壓縮到最低限度,只在必要時給予適當點撥、]
3、全班交流。
四、拓展訓練,續(xù)編故事
1、引入:小鴨子嘎嘎地叫著向伙伴們跑去,它會去干什么呢?
2、小組討論,續(xù)編故事。想象小鴨子跑去后會發(fā)生些什么事?
【《小鴨子的問號》第二課時教案】相關文章:
《童年的問號》教案02-25
《白鵝》第二課時教案03-01
第二課時教案:匆匆03-01
《掌聲》第二課時教案02-20
觀潮第二課時教案02-20
《荷花》第二課時教案02-27
《背影 》第二課時的教案02-04
《觀潮》第二課時的教案03-07
《頤和園》第二課時教案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