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練習二》教案

《練習二》教案

時間:2022-08-27 10:33:04 教案 我要投稿

《練習二》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練習二》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練習二》教案

《練習二》教案1

  教學內容:

  P59~61練習四

  教學目的:

  1、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的價值,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2、通過練習,鞏固整十、整百數(shù)的加減的口算及三位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正確進行計算。

  3、進一步提高學生計算的.熟練程度,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4、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進一步提高學生計算的熟練程度,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難點:

  進一步提高學生計算的熟練程度,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準備:

  掛圖、ppt、口算卡片。

  教學時間:

  教學過程

  二次設計

  道具。

  教師出示口算卡片,學生口算,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完成教材第59頁的第1題。

  玩中學

  1、生完成教材第59頁的第2題。

  教師啟發(fā)學生先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怎樣找到最大數(shù)與最小數(shù),怎樣確定哪兩個數(shù)的和最大,哪兩個數(shù)的和最小,哪兩個數(shù)的差最小。

  2、生完成教材第51頁的第3、4題。

  讓學生在獨立計算的基礎上自覺的進行驗算,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學生完成教材第51頁的第5題。

  引導學生在獨立完成的基礎上進行小組討論。

  4、學生完成教材第51頁的第6題。

  讓學生看圖說出圖意,在提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看圖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學生完成教材第51頁的第7題。

  6、學生完成教材第51頁的第8題。

  讓學生獨立解答并比較出得數(shù)的大小后,再交流各自的解答過程。

  7、學生完成教材第51頁的第9題

  讓學生看圖說出圖意,在提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看圖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8、學生完成教材第51頁的第10題

  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指名反饋。

  9、學生完成教材第51頁的第11題

  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指名反饋。

《練習二》教案2

  教學內容:

  P11

  教學目標:

  進一步鞏固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技能,發(fā)展估算意識。繼續(xù)培養(yǎng)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1、口算

  44÷2 26÷2 68÷3 66÷3

  78÷6 44÷2 36÷3 84÷4

  2、先估計得數(shù)是幾十多,再計算

  52÷3 96÷3 68÷4 75÷5 82÷4

  3、體育室購買了下面幾種體育用品,你會算出每種物品的'單價嗎?

  4、三(2)班共48人,每4人分成一組,可以分成幾組呢?

  5、媽媽準備用96元買一些花苗美化自家的院子。

  計算出每種單價可以買的棵數(shù)后,仔細觀察表格,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二、拓展練習

  王老師到商店買足球。帶的錢如果買3個足球還剩80元;買8個就剩下8元,你知道每個足球多少錢嗎?

  三、練習指導

  1、練習二1

  獨立完成,組織反饋。

  2、練習二3

  獨立完成填表,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練習二思考題

  引導理解題目,弄清楚為什么會多付“8角”錢,這“8角”錢是幾本本子的價錢。

  四、全課總結

  五、作業(yè)

  P11.2、3

《練習二》教案3

  教學目標:

  學生進一步掌握數(shù)位和位數(shù)的意義,熟記萬以內數(shù)位順序,能比較熟練地數(shù)數(shù)、讀數(shù)、寫數(shù),并能初步用實際。

  教學重點:

  比較熟練地數(shù)、讀、寫萬以內的數(shù)。

  教學難點:

  中間有0的.數(shù)的讀法和寫法。

  練習十四(一)

  教學過程:

  一、復習數(shù)位順序表,完成第1題。

  二、第2題,請幾個學生按要求數(shù)數(shù)。

  三、說說讀數(shù)的方法,完成第3、4題。

  四、說說寫數(shù)的方法,完成第6題。

  五、說說讀數(shù)和寫數(sh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六、獨立練習第7、8題。

  練習十四(二)

  教學過程:

  一、先練習第13題,后練習第9題。

  二、說說讀數(shù)和寫數(shù)的方法,獨立練習第10、11題。

  三、第12題,先把它們讀出來,再進行分類。

  四、第14題,先讀題,后讓學生自己做,反饋校對。

  五、第15、16題,在老師指導下完成。

  思考題:三位數(shù)包括個位、十位、百位,按題意,先找個位和百位。因為2+2=2×2=4,所以個位和百位都是2,2×2=4,4只有用1乘才仍得4,所以十位是1。這個三位數(shù)是212。

《練習二》教案4

  ☆教學目標

  1.在游戲中懂得介紹水果應該抓住水果的顏色、形狀、味道三大特點。

  2.培養(yǎng)學生對自己愛吃的水果產(chǎn)生說話、寫話的愿望和興趣。

  3.在小組合作中學會具體有順序的介紹水果,并寫一段通順的話。

  ☆教學重難點

  清楚而有順序地介紹和描寫出水果的特點是本課教學的重點,而運用適當?shù)男揶o手法生動地介紹和描寫水果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教學準備

  學生觀看《娃哈哈》的廣告。

  ☆設計思路

  教育學指出,一定的情境是學生增強生活體驗、激發(fā)思維與表達的環(huán)境條件的動力源。課前,通過講臺上擺設的各色水果、各小組自帶的水果,營造出一個鮮活的貼近學生生活的課堂,學生在陣陣水果香中放松心情,把注意力集中于手中那一只只垂涎欲滴的`水果。課中,變單調的看看、說說為多種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猜水果、看水果、摸水果、聞水果、嘗水果、說水果、評水果),變枯燥的答問形式為討論、猜測、展銷、表演、欣賞、評價……讓每個學生動腦、動口、動手,讓同學問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機會,使語文實踐活動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學生在這樣的課堂里進發(fā)出生命的火花、活躍出靈動的思維。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設計理念

  一、聯(lián)系生活導入

  1.老師一踏進教室就聞到了各種水果的香味,看到了五顏六色、形狀各異的水果,原來今天我們要上——“愛吃的水果”。

  2。你們愛吃什么水果?(隨著學生興奮地回答,相機指導學生用“和、最、有……還有……、等等”把話說完整。)

  二、猜測水果并揭示

  1.老師也有著最愛吃的水果,你能來猜猜嗎?(學生自由獵,老師含笑不語。)

  2.這樣猜是沒有根據(jù)的,老師不能直接告訴你們水果的名字,不過你們可以向老師詢問水果的特點,想想應該從哪幾個方面來問?誰先猜到,老師就把這種水果獎給他!(學生提問;老師邊板書,邊描述特點。)

  3.當學生興奮地猜出后,師生共同總結板書:想想看,剛才你們從水果的哪幾個方面提問的?

  (形狀大小、顏色、表皮、果肉、核或子、味道)

  三、優(yōu)化互動交際

  1.你愛吃什么水果?能從這幾個方面來簡單說說,讓同桌小朋友猜猜嗎?(左右兩個小朋友互相說—說。)

  2.誰愿意把你最愛吃的水果的形狀、顏色、味道介紹給同學們?其他同學當美食評論家,聽后評評誰說得好。

  3.小朋友說得很清楚,但怎樣才能說得更好,讓其他小朋友聽了你的介紹也喜歡上這樣水果呢?我們一起來努力。ㄒ詣偛耪f的水果為例,用“像”補充形狀,用“摸”或“擬人”化補充顏色,用“嘗”補充味道。如果還知道這種水果其它方面的知識,也可以說一說。)

  四、小組合作交際

  1.現(xiàn)在以小組為單位,在你們帶的水果中評選出你們小組共同都喜歡的水果,然后聚在一起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嘗一嘗,完成你們小組共同的表格。等一會,我們來開個水果展銷會,看哪一小組介紹的水果最受顧客的歡迎!

  附表:

  第________大組水果__________看一看顏色、形狀:摸一摸表皮:聞一聞味道:嘗一嘗口感:這種水果其他方面的知識2.小組合作介紹這樣水果。

  記錄人_________發(fā)言人___________組長___________空氣中彌漫看的果香、刺激眼球的各色水果,營造了一個真實的生活情境。

  學生在回答自身的愛好時,往往使用生活中的口語,語句很不規(guī)范,我們要善于引導學生規(guī)范語言,正確地進行口語交際。

  通過猜測老師愛吃的水果,激發(fā)起學生提問猜測的興趣,學生都想第一個猜中,因此開動腦筋格外活躍,從水果的各個方面進行提問,這樣,學生問的也就是老師原本要教的,但前者遠比后者來得主動、深刻而興趣盎然。

  多層次的互動交際就是要打破以往老師說學生聽,或者學生說老師聽的單方面模式,做到“目中有人”,聽時有說者,說時有聽者,聽時要有反饋,而說者也要注意到這種反饋,實現(xiàn)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群體互動。

  在學生不斷掌握已知的過程中,逐步提出更高的要求,第一步通過猜問游戲揭示介紹水果的三大特點(形、色、味),第二步通過同桌互說、大堂交流評說,在實踐中鞏固說話要點,第三步通過評說示例,學習用多種手法和語句、詞語把水果介紹得生動形象。

  群體互動是一種擴大學生口語交際參與面的好方法。在小組合作中培養(yǎng)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態(tài)度及參與的意識與交往能力。同時表格對于小組的分工合作起著一個輔助的作用,幫助小組成員逐漸形成合作能力,使小組成員“人人都有事做”、“人人都得跳起來摘果子”。

《練習二》教案5

  教材分析:這個練習共安排了7道題,包括以下幾項內容:鞏固音序查字法、辨析形近字擰組詞、排列句子成一段話、練習寫字、熟記成語、朗讀背誦名句、看圖說話寫話。

  學情分析:把重點放在看圖說話寫話上,其方法如下:先由老師把“小馬過河”的故事講給學生聽,讓學生了解四幅圖的大意。再指導學生觀察每幅圖,理解圖意,展開想象,然后把故事講聽。最后照第一幅圖的樣子給另外三幅圖寫幾句話。

  教學要求:

  1、鞏固音序查字法

  2、辨析形近字并組詞,再寫下來。

  3、把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順的話,再填寫序號。

  4、練習寫上中下結構的字。

  5、朗讀背誦,積累詞語。

  1、練習看圖說話寫話。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2、指導

 。1)指讀和小寫字母相對應的大寫字母。

  (2)引讀學生背誦漢語拼音字母表。

  (3)指名說一說用音序查字法的一般步驟。

  3、練習

  4、反饋

  (1)指名匯報答案

  (2)小黑板出示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2指導

  (1)指名讀

  (2)說說“詩”和“待”相同和不同處。

  (3)介紹形聲字的特點,幫助學生辨析字的音、形、義。

  3練習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2指導

 。1)引導學生讀短句,理解斷句的意思。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天氣變化的規(guī)律。

 。3)指導學生五句話,找出其中的因果關系和發(fā)展順序。

  3練習

  4反饋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四題

  1、審題

  2、指導

 。1)出示卡片,認讀“章、掌”這兩個字。

 。2)引導回憶前面提出來的寫字要求和描紅要求。

 。3)指導書寫“章”“掌”

  3、練習

  4、反饋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四題

  1、審題

 。1)指導

 。2)出示卡片,認讀“章、掌”這兩個字。

 。3)引導回憶前面提出來的寫字要求和描紅要求。

 。4)指導書寫“章”“掌”。

  2、練習

  3、反饋,展示寫的好的字,指出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矯正。

  二、教學第五題

  1、審題

 。1)指導

 。2)自讀成語

 。3)教師范讀

 。4)同座位的同學討論成語的大概意思。

 。5)自由練讀。

  2、練習

  3、反饋

  三、教學第六題

  1、審題

  2、指導

 。1)讓學生自讀散居古語。

 。2)教師范讀

 。3)教師分句講解這三句古語的意思。

  (4)教師講解后再讀,讓學生發(fā)現(xiàn)古語對仗的.特點,記住反義詞,如“黑發(fā)”對“白首”、“早”對“遲”、“出”對“來”等。

  3、練習

  4、反饋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七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學生借助拼音讀圖下面的兩個要求。

 。3)教師幫助學生弄清題目有幾項要求。

  2、指導復述

  (1)指導復述故事

  指導學生邊按順序觀察圖邊聽教師講《小馬過河》的故事。

  用小黑板出示問題:

  故事中有哪幾個角色?小馬要干什么?松鼠|、老牛、老馬分別是怎樣說的?最后,小馬是怎樣做的?

  指名回答問題,同坐互答。

  指名分角色復述故事中的語言、串聯(lián)主要情節(jié)。

  自練、互練。

  指名復述,全班交流。

 。2)指導仿寫句子。

  引導學生讀一讀第一幅圖下面句子,理解意思。教師歸納寫法:先寫小馬在干什么,再寫小松鼠說了些什么。

  學生觀察余下的三副圖,思考:每幅圖應先寫什么,再寫什么,記住內容。

  同桌互練

  請學生口頭說話寫在的橫線上,教師指導引號的用法,提示一下引號不要漏寫。

  學生自己讀一讀。

  指導將四幅圖下面的話連起來讀一讀,同桌交流。教師和學生一起評點、修改。

  二、課堂作業(yè)把四幅圖下面的話連起來寫在課堂作業(yè)本上,并將《小馬過河》的故事講給其他小朋友聽。

《練習二》教案6

  教學要求

  1.能說出和猜出不同謎語,并說出是怎么猜出來的。

  2.在說謎語的過程中,注意聽清楚和說明白。

  課前準備

  1.請同學收集謎語。

  2.給掛圖上小朋友說的謎語配錄音。

  3.一幅小白兔貼畫。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觀察畫面,導入新課

  1.指導學生看圖。

  2.提問:圖上的小朋友圍在一起在做什么

 。▽W生可能回答:講故事、說謎語……)

  3.他們究竟做什么呢讓我們聽一聽。(放錄音或老師讀出謎語。學生一聽便知,小朋友們在猜謎語。)

  二、指導猜謎,領悟方法

  1.聽謎語。

  讓我們再認真聽一聽,這個謎語說的是什么。

 。ㄔ俜乓槐橹i語錄音。)

  2.猜謎底。

  提問:請大家和圖上的小朋友們一起猜一猜,謎底是什么打一種小動物。

 。ㄈ魧W生猜出幾種答案,可以請同學討論:誰說得對,為什么)

  3.對照謎語比一比。

  邊說謎語,邊對照小兔子圖比一比,重點是長耳朵、短尾巴、紅眼睛、白皮毛、三瓣嘴的`外形特征。

  4.師生共同總結說謎語和猜謎語的要領。

 。1)說清楚。說謎語的同學要口齒清楚,如果別人聽不明白,要再說一遍。有時候,可以在謎語后面說明,這個謎語打的是一個字還是一種動物或植物。

 。2)聽明白。聽謎語的同學要認真聽,沒聽清的地方可以提出來。

 。3)動腦筋。邊聽邊動腦筋想,把謎語中提到的特點和生活中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想想:什么是這樣的

  三、小組活動,我說你猜

  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同學都把自己準備好的謎語說給大家聽,請大家猜。比一比誰說得清楚,誰聽得明白,誰猜得準確。

  學生進行小組活動時,教師要注意個別輔導。

  四、小組競賽,評選優(yōu)勝。

  第一小組說謎語,請第二小組猜;第二小組說謎語,第三小組猜……如此循環(huán)。第一輪,每一組一名同學說一個謎語,若對方猜不出來,可請其他組搶答。猜出謎底后,要能說出理由,最后評出:

  “最會說”小組和個人——猜對的謎底多,而且能說出理由。

  “好謎語”——同學們都很感興趣的謎語。

  五、介紹經(jīng)驗,教說謎語

  請“最會說”或“最會猜”的小組代表或個人介紹經(jīng)驗。

  請帶來“好謎語”的同學教大家說謎語。

  六、布置作業(yè)

  請同學們把今天學到的謎語說給爸爸、媽媽聽,請他們猜一猜。

  板書設計:

  我說你猜

  說清楚 聽明白 動腦筋

《練習二》教案7

  教學目標:

  加深學生對100以內不進位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的理解,提高計算的熟練程度。結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利用加減法解決一些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

  第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

  二、練習。

  算一算。(書P26第1題)

  此題可以讓學生獨立去算,算完后訂正。并請有錯的學生匯報一下,大家?guī)退麄冋艺覇栴}。

  書P26第2題。你們看過天氣預報嗎?誰能說說圖中的“5~15°C”是什么意思?(小的這個數(shù)表示的是最低溫度,大的這個數(shù)表示的是最高溫度)最低溫度和最高溫度相差幾度?怎么算?15-5=10師介紹:用最高溫度減去最低溫度,得到的就是就是這一天的溫差。你能算出上海一天的溫差嗎?學生獨立計算。

  3、書P26第3題。先讓學生獨立填寫,不講方法。學生填完后,請學生說說是怎樣想出來的。

  注意要引導學生說說,如果不算能不能判斷出大小,如:20+3○2+30,右邊的30比左邊的20多了10個,而左邊的3只比右邊的2大1,所以2+30要比20+3大。

  P26第4題。教師可以先出示幾種玩具的圖,引起學生的興趣。

  說說:如果讓你去選兩種你喜歡的玩具買,你會選哪兩種?算一算:買你說的`兩樣玩具一共需要多少錢呢?在書上列出算式。

  如果給你50元錢,你可以買哪兩種玩具?可以讓學生在全班說,然后馬上反饋。

  三、實踐作業(yè):回家聽天氣預報,了解深圳明天的天氣,并算出溫差。

  第2課時

  教學過程:

  解決問題。書P27第6題

  1、觀察書上的圖,數(shù)數(shù)唱歌的有幾個人,跳舞的有幾個人,彈琴的有幾個人。2、引導學生讀懂要解決的問題。

  學生獨立思考并列出算式。

  集體訂正,教師注意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反饋。

  你還能提出那些數(shù)學問題?

  提問題。書P27第7題。觀察第7題的圖,說說圖上畫了什么?觀察統(tǒng)計表,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據(jù)圖的內容提出哪些問題?將學生提出的問題板書在黑板上。這些問題你能解決哪些?請列出算式。集體討論。

  三、游戲:信鴿送信。

《練習二》教案8

  第六課時:練習課

  教學內容:P13~14練習一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通過練習,鞏固有余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進一步掌握有余數(shù)除法的書寫格式,體會余數(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

  2.通過必要的`練習,使學生更熟練地掌握試商方法,進一步積累試商經(jīng)驗。

  3.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加自信心。

  4.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準備:Ppt

  教學時間:

  教學過程:

  二次設計

  一、引入課題

  板書:除法練習課

  二、指導練習

  1.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開火車對答案。

  2.第2、3題

  全班齊練,請學生板演,教師巡視,然后集體訂正。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

  3.第4題

  先提問:畫面上告訴我們哪些信息?

  學生理解題意后,獨立解答。教師用ppt顯示學生的解答過程,進行集體訂正。

  4.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主要巡視學生的書寫格式,特別檢查單位名稱是否正確。

  5.第6題

 。1)幫助學生理解圖意:從圖中你得到哪些信息?指名回答。

 。2)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

  第7題

  本題不要求全體學生掌握。此題實際上是有余數(shù)除法的應用。

  先觀察圖,讓學生找出規(guī)律。第(1)、(2)題學生可通過看圖和接著畫確定顏色。第(3)題通過規(guī)律:5個圓為一組,第25顆正好是第5組的最后一顆,因此是藍色的。

《練習二》教案9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能夠熟練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能夠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正確、快速地進行計算。

 。、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及與他人合作、交流的優(yōu)良品質。

 。场⑼ㄟ^練習,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用幾種不同的方法來進行計算,同時滲透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能夠用不同的方法來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視算

  13-917-912-9

  18-914-915-9

  誰能說一說:18-9=?你是怎么想的?

  把你的想法用小棒擺一擺,并與你的同桌說一說(邊擺邊說)

  指名學生說自己的算法,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W生口答,教師板書)

  你最喜歡哪一種算法?用你最喜歡的算法再把18-9等于幾說給你的小伙伴聽

  2、看圖寫算式

  ◎◎◎◎◎◎◎

  ◎◎◎◎◎◎◎◎

  板書:9+6=15

  6+9=15

  15-6=9

  15-9=6

  3、練習二第1、2題

  4、算一算

  練習二第5題

  要求:先同組的同學互相說一說,然后再列出算式

  最后集體訂正,對全對的同學給予鼓勵。

  二、變式練習

  1、練習二第3題

  2、第4題

  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口答教師拿出準備的數(shù)學抽拉卡片或數(shù)字轉盤,隨意抽拉或轉動,讓學生口答出得數(shù)

  三、應用練習

  出示課件(練習二第6題和第8題)

  要求:

  1)先讓學生看圖說圖意

  2)再列式計算,并與同桌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四、鞏固拓展練習

  完成書中第7題

  回家寫一個十幾減九的算式,給媽媽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算的,能說出幾種方法就說幾種,比一比,看誰說的方法又多又好

《練習二》教案10

  教學內容

  《練習二 》

  教學目標:

  1、進行根據(jù)上下文理解詞義的詞句練習。

  2、寫好帶有“撇”、“豎”的鋼筆字。

  3、讀讀背背一組描寫景物的成語。

  4、口語交際---當有人敲門的時候。

  5、學寫毛筆字----基本筆畫“豎”。

  教學重難點:

  1、字: 漾、蔫、挎、躡

  2、成語: “高堂廣廈” 等八個成語。

  3、口語交際:當有人敲門的時候

  教學準備:

  課件 圖片等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字意的學習方法。

  2、書寫“異、齊、養(yǎng)”三個字中的“撇”和“豎”兩個筆畫。

  一、教學第一題:學用字詞句

  第一部分

  1、審題,指名讀題目。

  2、出示小黑板:明鏡一樣的水面頓時漾起了一道道波紋。

  3、學生自由讀原句。

  4、小組學生把這兩種解釋都放入句中自由讀一讀。

  出示:

  漾: ① 水面輕微動蕩。

  ② 液體太滿而向外流。

  5、指名說應選哪一種解釋并說明原因。

  第二部分

  我的十分鐘

  1、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下列學習任務:

  ① 讀懂題目要求。

 、 小組成員合作,并選擇確切的解釋。

 、 由組長記錄下答案。

  2、組織學習小學匯報。

  3、師引導其他學生評議。

  蔫性子:性格內向,不好動。

  挎籃子:胳膊上掛著。

  躡著腳:踮著腳,動作很輕。

  第三部分

  1、小結:根據(jù)上下文確定字詞的意思,這是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掌握了這種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在今后的閱讀中快速、準確地了解一些難解的字詞的意思。

  2、指定一篇后面的課文,請學生用此法預習生字詞。

  3、匯報交流。

  二、教學第二題:寫好鋼筆字

  1、認識要寫的字。

  2、小組學習。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討論:這幾個字中的撇和豎怎樣寫才好看?

  3、輪流匯報討論結果,指名總結:撇要緊縮,短而彎;豎要舒展,長而尖。

  4、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提醒學生觀察,注意間架結構和布局。

  5、學生練習描紅、仿影,細細體會。

  6、反饋:展示優(yōu)秀作業(yè),表揚優(yōu)秀字例和書寫姿勢正確的學生。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理解成語,熟讀成誦。

  2、鋼筆字要求正確、規(guī)范,掌握毛筆字的'基本運筆方法。

  一、教學第三題:讀讀背背

  1、讀題,審題。

  2、我的十分鐘

  出示8個成語,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完成下列學習任務:

 、 讀準字音,把成語讀正確。

  ② 結合課前的預習,小組成員合作理解成語的意思。

 、 組長記錄下自己小組成員不理解的成語。

  3、小組匯報合作學習成果。

  4、教師適當予以點撥,并提出以下問題全班同學交流。

 、倜恳恍袃蓚成語之間有什么關系?

  ②八個成語有什么共同之處?

  5、指導學生熟讀成誦。

  二、教學第五題:口語交際

  1、讀題,明確要求。

  2、指導學生觀察插圖。

  出示書上的掛圖,說說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完成下列學習任務:

 、 當有人敲門的時候,可能會出現(xiàn)哪幾種情況?

  ② 針對不同的情況,你會怎么想,怎么做?小組內討論。

 、 小組內成員根據(jù)討論的結果,選擇其中一種進行表演。

  組織學習小組匯報。

  3、師相機提出下列問題供學生集體討論:

  在不同的情況下,我們應注意些什么?

 、 當自己一人在家時,如果高敲門者是親朋好友或非常熟悉的人,就要充滿熱情,禮貌接待。

  ② 當自己一人在家時,如果敲門者是陌生人,首先要詢問他的身份以及與家人的關系,接著要設法核實。如果一時無法核實,而又覺得有所疑問,甚至發(fā)現(xiàn)明顯的破綻,那千萬不能開門。

  5、讓學生把討論的結果連起來說一說。

  6、教師總結。

  三、教學第六題:學寫毛筆字

  1、豎有懸針豎和垂露豎之分。

  2、教師書寫,指導運筆方法。

 、 懸針豎:逆鋒右上入紙,向下行筆,漸行漸提,引申出鋒,力送鋒尖,懸空回縮收筆。

 、 垂露豎:起筆同上,中鋒下行,收筆處稍頓再折向左上縮回,藏鋒收筆。

 、 要在豎中線上書寫,不要歪斜。

  3、學生練習書寫。

《練習二》教案11

  教學目標

  使學生能正確運用長方體和立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解答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重難點:

  能正確運用長方體和立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解答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準備

  教 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運用長方體和立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計算長方體和立方體的體積。

  1、計算長方體和立方體的體積。

 。1)長8米,寬6米,高5米。

  (2)棱長40厘米。

  學生獨立完成,反饋。

  V=abhV=a3

  8×6×5=240(立方米)40×40×40=64000(立方厘米)

  2、一根長方體木料,長2米,寬1.5分米,厚2分米。這根木料的體積是多少?

  提醒學生注意單位名稱的統(tǒng)一,請學生說說”厚“的意思。

  學生獨立完成,反饋。

  2米=20分米

  20×1.5×2=60(立方分米)

  3、一塊立方體石料,棱長50厘米。這塊石料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學生獨立完成,反饋。

  4、一個底面是長方形的沙坑,底面積是24平方米,深0.5米。需要多少立方米的黃沙才能填滿這個沙坑?

  學生獨立完成,反饋時交流解題思路。

  24×0.5=12(立方米)

  二、綜合練習

  1、先求體積,再求質量的練習。

  一塊立方體鋼的棱長是2分米,如果1立方分米鋼重7.8千克,這塊鋼重多少千克?

  學生獨立完成,反饋時交流解題思路。

  2×2×2=8(立方分米)

  7.8×8=62.4(千克)

  教學過程

  備 注

  2、已知體積、長、寬、或底面積,求高的練習。

 。1)一個長方體的木箱,長8分米,寬6分米,體積是240立方分米。這個木箱的高是多少分米?

 。2)一塊立方體石料的體積是512立方厘米,底面積是64平方厘米,這塊石料的高是多少厘米?

  學生獨立完成,反饋時交流解題思路。

  240÷8÷6=5(分米)

  512÷64=8(厘米)

  3、小結

  三、思考題

  把一個立方體的六個面都涂上油漆,如果按面上的'線將它分割成27個小立方體,那么,

  三面涂油漆的小立方體有()個,

  兩面涂油漆的小立方體有()個,

  一面涂油漆的小立方體有()個,

  沒有涂油漆的小立方體有()個。

  1、弄清題意

  2、看立體圖想象

  3、反饋交流

  4、用實物驗證

  四、學生總結

  課后反思:

  在教學時,為了使學生透徹理解長方體所占空間的大小是由它的長、寬、高所決定的,其體積公式的推導,可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擺、看、想、推、說“進行。這樣,通過動手操作引發(fā)思維和用數(shù)學語言表達,不僅加深了對公式的來源及公式的運用的理解,還可以檢查學生掌握新知識的情況,同時也培養(yǎng)發(fā)展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練習二》教案12

  訓練要求

  1、通過詞語歸類使學生積累詞語。

  2、懂得要寫完整的句子。

  3、練習寫上下結構的字。

  4、讀背兒歌,積累詞語和句子

  5、積累學生的成語量

  6、讓學生懂得留言條在生活的作用,懂得留言條的寫法,并根據(jù)提供的內容學留言條。

  重點難點:

  把句子補充完整。言語交際

  教學課時

  三課時

  第一課時

  訓練要求:

  1、積累“又——又——”的詞語。

  2、把句子補充完整。

  3、會寫上下結構的字。

  訓練過程:

  一、學習第一題

  1、指名讀題,說說要求

  2、讀讀詞語,想想這些詞語表達了哪些方面的意思?

  3、你能講出有關味道、肌膚感情的這種“又——又——”形式的詞語嗎?

  4、還有哪些同類型的詞語?

  5、能用這些詞語中的一個說一句話嗎?

  二、教學第二題。

  1、指名讀題,說說要求

  2、這些句子都沒有寫完整,我們要補充完整。

 。1) 母親忙著給他——“干什么呢?”

 。2) 下面三句話各缺少了什么?

 。3) 指名說說補充完整后的句子。

 。4) 把句子補充完整,寫下來。

  3、檢查反饋

  三、教學第三題

  1、指名讀題,說說要求。

  2、觀察一下,書上出示的都是什么字?這上下結構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樣?

  3、提醒:寫心字底的臥鉤 要注意斜度和長度。

  4、學生描紅、仿影,教師巡視指導。

  5、反饋,檢查。

  四、補充作業(yè)

  1、補充句子

 。1)——————真的好玩嗎?

 。2)我愿意————————。

  (1) 月亮有時候————,有時候——————。

  2、將下列詞語中不是一類的詞語用——畫出來。

 。1) 母親 爸爸 阿姨 詩人 叔叔

  (2) 鉛筆 橡皮 皮包 尺子 小刀

 。3) 毛筆 鉛筆 鋼筆 水彩筆 筆

  第二課時

  訓練要求

  1、能有感情地背誦小詩。

  2、積累成語并回運用。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四題

  1、指名說說要求

  2、自己借助拼音讀讀詩歌

  3、借助圖畫,想想為什么植物老人要帶小樹重新安家呢?

  4、指名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歌。

  5、讀了這首詩歌,你該怎樣鍛煉自己呢?

  6、背誦詩歌

  二、教學第五題

  1、指名讀題說說要求

  2、自己讀讀成語。

  3、你已經(jīng)懂了哪個詞語 的意思?

  “哪些詞語已經(jīng)在我們的課文中表現(xiàn)出來了?

  (沉香和媽媽團圓之后,回家就能享受天倫之樂了。)

  4、你能用其中的一個或兩個成語說一段話嗎?

  5、寫一段話,用上這其中的1——2個成語。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

  懂得留言條在生活中的作用,懂得留言條的寫法,并回根據(jù)內容寫留言條。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六題

  1、指名讀題,說說要求

  2、這是留給誰的?寫了什么事?誰寫的'?在什么時間寫的?

  3、總結留言條的寫法。

  開頭頂格寫留給誰的,第二行開頭空兩格寫留給他的內容(寫清楚,語言簡潔)最后在右邊寫上誰留的,再下一行寫日期。

  4、看圖,圖上畫了什么?什么時間?誰寫的?寫的原因是什么?

  5、自己來寫寫留言條。

  6、反饋、評講。

  二、課堂作業(yè)

  1、7月5日下午小紅到小明家來還書,可小明家沒有人,于是小紅把書轉交給小明的鄰居王奶奶,請她轉交給小明。但小紅怕小明不知道,就寫了一張留言條。留言條怎樣寫的呢?請你幫小紅寫一寫。

  2、3月12日下午,小華去公園植樹,要很晚才回家,他怕媽媽不放心,就寫了一張留言條放在桌上,這張留言條是怎么寫的呢?請你幫他寫一寫。

《練習二》教案13

  一、教學第四題

  1.復習背誦學過的成語。

  2.準確認讀。

 。1)學生自讀8條成語,不認識的字查字典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正音。

 。3)學生自由練讀。

  3.了解大意。

 。1)請學生用自身的話說說已經(jīng)懂了的成語的意思。

 。2)教師重點講解分析以下三條成語的意思:

  以身許國:把自身獻給國家。

  憂國憂民:憂慮國家大事和人民的疾苦。

  浩氣長存:盛大、剛直的正氣或精神永遠留存。

  4.熟讀成誦。

 。1)指名讀。

 。2)學生自由讀。

  (3)同座位相互練習背誦。

 。4)集體背誦。

 。5)指名背誦。

  5.鞏固積累。背誦學過的一些成語。

  二、教學第五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教師請學生講解題目要求。

  2.讀正確,讀通順。

  (1)讓學生借助工具書自由讀。

 。2)指名試讀,教師正音。

  3.了解大意,指導朗讀。

 。1)教師范讀,學生考慮:這兩句名言的大概講了什么意思?

  (2)指名試說,教師相機點撥。(第一句大意:人生在世,誰能防止一死呢?但要死得壯烈,死得有價值。我愿留下一顆丹心,以彪炳史冊,昭示后人。“汗青”是指史書。)

  (3)在學生了解大意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朗讀,要邊讀邊體味這兩句名言所蘊含的堅定的信念和遠大的志向。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4)指名朗讀,師生評議,和時褒揚讀得好的同學。

  4.熟讀成誦。

  (1)給學生充沛的時間練讀,練背。

 。2)同座位之間互背。

 。3)集體背誦。

 。4)指名背誦。

  5.鞏固積累。背誦學過的一些名人名言。

  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

  介紹我的朋友

  一、介紹朋友,指導選材

  1、激趣引入

  你在生活中肯定結識了許多的朋友,這些朋友中有些我們都不認識,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好朋友嗎。

  2、提出要求

  自由讀口語交際訓練要求,你知道了什么要求。

 。▽W生自由發(fā)言)

  3、你準備向大家介紹哪些小伙伴

  學生自由說自身的伙伴(小組交流)

 。ɡ蠋熢谘惨曋校龑W生在眾多的伙伴中,選擇最了解的來介紹)

  二、講伙伴,指導交際

  1、指導:為了讓大家了解你的小伙伴,請你把這位小伙伴的姓名、性別、年齡、與自身的關系,他做過的什么事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講給大家聽。

 。ǔ樵谘惨曋邪l(fā)現(xiàn)的`有代表性的學生說)

  1、組織大家評議,肯定優(yōu)點,提出修改的地方。

  2、教師與學生一起示范口語交際場景,突出兩點,一是將朋友的優(yōu)點介紹清楚,對朋友的尊重;二是將來家的原因向家長作解釋。

  四、扮演,練習對話

  學生三人一組,自由搭配練習。愿意上臺扮演的就上來扮演。

  五、評議、選最佳角色

  大家認真觀看他人的扮演,提出自身的意見。

《練習二》教案14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按要求摘錄句子,完成第4題。

  2.閱讀訓練,完成第5題。

  (二)教學過程

  1.指導學習第4題。

 。1)讀題,明確要求。(根據(jù)要求摘抄句子,并說說這些描寫的作用。)

 。2)按要求從第七單元幾寫人的課文中去劃找。

 。3)全班交流、評議。

 。簩懭说纳駪B(tài)、語言、行動和心理活動是描寫人物的.四種方法,每種方法對表達人物品質都能起到突出、反映的作用,能使人物形象更生動。

  2.指導學習第5題。

 。1)讀課后問題。

 。2)帶著問題自學短文,思考怎樣回答。

 。3)全班討論。

  ①選擇:使、偷偷、寶貴、收藏、耐人錄味。

 、谀且恍《螒a在第2、3自然段之間,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畚闹心芊从橙闹行囊馑嫉某烧Z是“精益求精”,寫了“作畫對自己的要求十分苛刻”、“喜歡聽取批評意見”兩方面的內容。

  3.布置作業(yè)。

  摘錄句子,完成練習第4題。

《練習二》教案15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是學生能夠進行正確計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發(fā)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投影片

  切入舉偶

  談話引入。

  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處處應用到數(shù)學知識。今天我們就來商議節(jié)練習課,進一步鞏固帶小括號試題的混合運算順序,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對話平臺

  學中做

  1.先用你喜歡的顏色畫出第一步求什么,再脫式計算。

  完成練習三的第5題。

  2.完成練習三的第6題。

  3.完成練習三的`第3題。

  做中得

  1.綜合練習。

 。1)填一填。

  ①在混合運算的算式里,要先算(),后算(),如果有括號,要先算()。

  ②(64-40)÷4要先算(),再算()。

 、29+35÷5要先算(),在算()。

 、芩闶8×7-5的差式(),要使算式等于16,應該列式為()。

  (2)選一選。

 、2+3×4與(2+3)×4的得數(shù)()。

  A.相等B。不等

  ②9×(3+4)和6+11-7的運算順序都是先算()

  A.除法B。加法C.乘法D.減法

 、鬯闶剑海6+3)×9的讀法是()。

  A.6與3的和乘9B.6加上3乘9C.6加上3的和乘9

  (3)列式計算。

 、52減去40的商再除以3,商是多少?

  ②甲數(shù)是35,乙數(shù)是28,把它們的和平均分成9份,每份多少?

  2.實踐應用。

 。1)完成練習三的第4題。先獨立完成,再指名匯報。

  (2)完成練習三的第7題。

  三方向與路線

【《練習二》教案】相關文章:

《練習二》優(yōu)秀教案02-27

《練習二》數(shù)學教案07-14

《練習二》教案15篇03-15

練習的教案02-24

《練習二》教學反思04-04

湊數(shù)練習教案04-19

練習5教案09-11

《整理與練習》教案09-21

《練習十三》教案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