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蘋果小班教案

蘋果小班教案

時間:2024-07-09 20:14:14 教案 我要投稿

蘋果小班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蘋果小班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蘋果小班教案

蘋果小班教案1

  案例背景:

  《大蘋果》是建構式教材主題活動“酸酸甜甜的水果”里的一個美術活動,由于我們小班段的幼兒都是新入園的孩子,對于蠟筆雖然不算陌生但是多數(shù)孩子還沒有掌握正確的握法,更不用說怎樣用蠟筆作畫的技巧了,因此我們在原有的課程上做了相關的改動,從教幼兒學習畫前正確拿蠟筆的習慣,到初步嘗試用繞圈圈的方法由中間往外畫圓的方式作畫,來幫助幼兒打好美術繪畫活動的基礎。

  活動目標:1.學習蠟筆的正確握法。

  2.嘗試用繞圈圈的方法由中間往外畫圓。

  3.愿意參加美術活動,感受繪畫活動的快樂。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實物蘋果若干,自備一段輕快的音樂。

  2.幼兒活動材料《美術》第六頁《大蘋果》,蠟筆。

  活動過程:

  一、圓圓的`蘋果

  1.出示實物:蘋果,引導幼兒看一看、說一說。

  2.根據(jù)蘋果的實際情況進行描述:蘋果圓圓的,有的紅,有的綠,有的黃。

  二、我會畫蘋果

  1.示范蠟筆正確握法。

  2.教師用繞圈圈的方法由中間往外示范畫圓:圓圓一個球。

  3.提問:這個球是怎么出來的?剛才老師是怎么畫的?(一圈一圈繞出來的)

  4.示范畫上果柄:頭上扎小辮,變成一個紅蘋果。教師:“除了紅蘋果你還吃到過什么顏色的蘋果?”(綠色)

  5.請幼兒跟著老師一起空手練習畫綠蘋果,引導幼兒要一圈一圈從中間往外畫圓:圓圓一個球,頭上扎小辮,變成一個綠蘋果。

  6.請個別能干的幼兒上前嘗試畫一個黃蘋果,鼓勵幼兒盡量畫得大一些,飽滿一些。

  三、播放輕快的背景音樂,幼兒自由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

  1.適時指導并糾正幼兒握蠟筆的姿勢。

  2.鼓勵幼兒大膽作畫。

  四、作品欣賞。

  互相欣賞同伴的作品,說說最喜歡誰的作品。

  案例反思:

  本次活動在環(huán)節(jié)設計上,我先讓孩子們認識了蘋果,知道蘋果是什么形狀,有哪些顏色,有不同大小等等,使孩子們有了認識蘋果的經(jīng)驗,孩子們對于繪畫《大蘋果》這個活動就更加感興趣了。在后面的示范環(huán)節(jié)我也采用了教師范畫、幼兒集體書空練習與個別練習三部曲的形式幫助幼兒逐步掌握用繞圈圈的方法由中間往外畫圓。但在教師范畫蘋果這一步,我在示范用繞圈圈的方法由中間往外畫圓時似乎有點心急了,動作太快,幼兒沒有看清楚,我也沒有強調(diào)一圈一圈繞著畫出圓圓的蘋果,在幼兒自由創(chuàng)作時有的孩子就不會畫,只是簡單的畫了一個封閉的圓,再在里面涂上了顏色,沒有掌握繞圈圈畫圓的要領。從中我也認識到教師在組織活動的時候一定要抓好活動的重點慢慢引導,切不可操之過急。在幼兒創(chuàng)作環(huán)節(jié)中我也發(fā)現(xiàn)了我班孩子的繪畫常規(guī)有待培養(yǎng),有的孩子連蠟筆的擺放都還不清楚,個別孩子的蠟筆握法也需要糾正,在今后的美術活動中還需要時時強調(diào)常規(guī)的培養(yǎng)。

蘋果小班教案2

  因為秋季是收獲的季節(jié),蘋果,梨是山的特產(chǎn),通過季節(jié)的到來,讓幼兒更能感受家鄉(xiāng)之美,祖國之富,培養(yǎng)了幼兒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第九周小班科學活動《認識蘋果》

  聊城市人民醫(yī)院幼兒園 張雷

  【活動目標】

 。1) 通過觀察蘋果和梨,使幼兒知道它們的名稱和外形特征。

 。2) 通過品嘗它們的味道,知道水果好吃,有營養(yǎng)。

  【活動準備】

  蘋果,梨的卡片若干;實物蘋果,梨;

  【活動重點】

  掌握蘋果,梨的外形特征和有關的詞。

  【活動過程】

  (1)游戲“摘果子”引入。

  將蘋果梨的卡片若干個懸掛于繩上,幼兒分組去摘水果,看哪組摘的水果多。

  (2)從游戲轉(zhuǎn)入活動主題。

  出示蘋果,梨實物,讓幼兒觀察并說出這兩種水果的名稱,顏色,用途,啟發(fā)幼兒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著兩種水果的.外形特征,在認識的過程中告訴幼兒蘋果,梨是山東的特產(chǎn),讓幼兒了解。

  (3)看一看,摸一摸。將實物蘋果,梨分給幼兒,進行比較,感受。

  學習詞:光滑。

  (4)觀察,品嘗。教師切開水果,讓幼兒觀察,知道里面有籽,教師將蘋果,梨的切片分給幼兒品嘗,感覺一下味道。在品嘗的過程中,

  教師

  引導幼兒學習詞:酸甜;在品嘗時,提醒

  幼兒

  平時吃水果時注意飲食衛(wèi)生。

  (5)智力游戲“水果店”;幼兒分組進行游戲,買水果時必須將水果的名稱,形狀講清楚,才能買到水果。

  (6)小結:蘋果,梨是比較常見的水果,而且是山東的特產(chǎn),水果非常有營養(yǎng),要多吃水果。

  【活動延伸】

  繼續(xù)玩游戲,可增加水果的種類,增加難度,增加幼兒興趣。

  活動分析:通過游戲講解,親身品嘗等手段,讓幼兒認識了蘋果和梨,并通過介紹知道蘋果,梨是山東的特產(chǎn),培養(yǎng)了幼兒愛家鄉(xiāng)的情感,同時,幼兒對蘋果和梨的外形描述也發(fā)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蘋果小班教案3

  活動目標:

  1、感受鼠小弟內(nèi)心活動以及合作的快樂,從小老鼠想吃蘋果到達成愿望的過程中,感受故事的趣味。

  2、激發(fā)幼兒對彩圖繪本的學習興趣。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嘗試續(xù)編故事。

  5、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活動重點:

  1、引導幼兒感受友誼和合作的力量。

  2、激發(fā)幼兒的想象思維,啟發(fā)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難點:

  激發(fā)幼兒的想象思維,啟發(fā)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大圖書一本。

  活動過程:

  一、出示蘋果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1、(拿出蘋果)看,這是什么?蘋果香不香,這么香餓蘋果是長在哪里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2、出示遮住書名、鼠小弟的封面。

  看,蘋果長在哪里呢?有幾個呀?你看到這蘋果,你會怎么樣呢?這么香的蘋果看引來了誰?(出示老鼠)鼠小弟看到蘋果會怎么想呢?引出書名《想吃蘋果的鼠小弟》。(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本大書,這第一張我們叫他封面,那最后一張叫做封底。)

  二、閱讀大書。

  1、這么香的蘋果還會引來誰?(幼兒猜測)我們來看看。我們要從封面開始一頁一頁翻。

  2、打開第1頁:小鳥拿到蘋果了嗎?他是怎么拿到的?鼠小弟會怎么想呢?我們來看看第2頁,鼠小弟在干什么?我們來學一學。(鼠小弟想:要是我也有翅膀,那該多好啊!)

  3、第3、4頁?纯,下面誰也來了。小猴有什么本領,他是怎么吃到蘋果的.?鼠小弟看了怎么想的?(幼兒看圖說:要是我也能爬樹,那該多好啊!幼兒學動作)第5、6、7、8、大象、長頸鹿、下面會來什么小動物呢,請你猜一猜,教師模仿大象的鼻子動作。同上方法來講解圖片內(nèi)容并讓幼兒學說話和模仿動作。

  4、(相同方式)袋鼠、犀牛有什么本領啊?幼兒回答。我們看看,接下來是不是他們來了。翻到第頁,袋鼠是怎樣吃到蘋果的?鼠小弟怎么想的呢?(教師翻到下一頁,請個別幼兒說:要是我也的句式。)集體練習模仿動作。樹上蘋果還有剩幾個了,這時,鼠小弟心里好著急啊!

  5、(1)最后,誰來了?海獅問:"你怎么啦,鼠小弟?"小老鼠問:"你怎么幫助我呢?

  (2)海獅到底用什么方法呢?(用頂球的方法,把鼠小弟頂了上去)翻到后一頁:看"他們吃到了嗎?"

  (3)鼠小弟和海獅合作拿到了蘋果,你猜鼠小弟會怎么辦呢?(出示最后一頁,一起分享)

  三、剛才我們看的這個故事就叫《愛吃蘋果的鼠小弟》,讓我們在完整的看一遍吧!

  總結: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們齊心協(xié)力,通過合作我們就能做到平時一個人無法完成的事情。如果這時又來了一群小動物,他們都很想吃蘋果,可是樹上的蘋果已經(jīng)沒了啊,你想鼠小弟會怎么做呢?以后,我們有好東西也要和同伴一起分享,好嗎?

  小百科:蘋果是一種低熱量食物,每100克產(chǎn)生60千卡熱量。蘋果中營養(yǎng)成分可溶性大,易被人體吸收,故有“活水”之稱。其有利于溶解硫元素,使皮膚潤滑柔嫩。

蘋果小班教案4

  教材分析

  蘋果是幼兒喜愛吃的水果之一,蘋果的形狀、顏色也早已為幼兒所熟悉。本活動通過讓幼兒給蘋果穿衣服的游戲形式,達到讓幼兒多次練習制作小紙球,使幼兒搓、團紙球的技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從而能更好的培養(yǎng)幼兒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學習搓、團紙球的技能,初步學習用膠水粘貼點狀紙球;難點是引導幼兒給蘋果寶寶穿上與實物相似色的衣服。

  活動目標

  1、熟練運用搓、團的方法制作小紙球,繼續(xù)鞏固認識紅、黃、綠三種顏色。

  2、喜歡參加手工粘貼活動。

  活動準備

  1、背景圖:蘋果樹媽媽;

  2、蘋果(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皺紋紙條(紅、黃、綠紙條若干);膠水、抹布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發(fā)興趣,導入課題。

 。ǔ鍪咎O果樹)教師:小朋友們看,這是誰呀?(蘋果樹媽媽)它身上的蘋果寶寶是什么顏色?(白色的)你們吃過的`蘋果是白色的嗎?

  蘋果樹媽媽想請小朋友給蘋果寶寶穿上漂亮的衣服。

  二、討論、示范。

  1、引導幼兒找出與蘋果顏色相似的紙條。

  教師:“你想給蘋果寶寶穿上什么顏色的衣服?用什么顏色的紙條?”(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蘋果的顏色有紅的、黃的、綠的;紅蘋果用紅色的紙條做衣服,黃蘋果用黃色的紙條做衣服,綠蘋果用綠色的紙條做衣服。

  2、引導幼兒復習搓團紙球,學習用膠水粘貼紙球。

  教師:怎樣給蘋果寶寶把漂亮顏色的衣服穿上去呢?

  教師示范講解粘貼的方法:先找出與蘋果顏色相似的紙條搓小紙球,搓好后用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捏住紙球,輕輕蘸膠水,然后貼在蘋果寶寶身上,搓好一個紙球,貼一個紙球。

  三、提出創(chuàng)作要求:為蘋果寶寶穿上漂亮顏色的衣服。

  教師:找出與蘋果相似顏色紙條搓成紙球,捏住紙球輕輕蘸膠水,然后貼蘋果寶寶外圈,再粘蘋果寶寶中間。

  四、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找出相似色紙條。

  2、紙球搓得均勻。

  3、輕輕蘸膠水。

  4、保持桌面干凈。

  五、展示作品,結束活動。

  請粘貼好的幼兒把蘋果寶寶送給蘋果樹媽媽,說一說你的蘋果寶寶是什么顏色的。

  活動延伸

  在美工角提供其它水果寶寶和各色紙條,讓幼兒自己找與水果相似色紙條搓團成小紙球粘貼,鞏固粘貼的技能,體驗成功的快樂。

蘋果小班教案5

  【活動目標】

  1、能夠理解故事主要內(nèi)容,知道種子發(fā)芽需要陽光和水分。

  2、學會根據(jù)句子“我來抱你吧!”進行創(chuàng)編。

  3、樂意聽故事,感受故事中成長帶來的喜悅。

  【活動準備】

  種子,陽光雨水,小樹苗,小鳥的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引出故事。

  師:把蘋果切開來,我們會看到什么呀?

  幼:種子。

  師:種子是怎么顏色的呀?

  幼:黑色。

  師:對的,今天呀,我們就來看看《蘋果種子的故事》,看看它最后會變成什么。

  二、幼兒完整欣賞故事。

  三、師:剛剛老師講的是什么種子的故事呀?

  幼:蘋果種子的故事。

  師:這顆種子是從哪里來的呢?豎起我們的小耳朵聽一聽。

 。ㄖ貜汀靶▲B吃蘋果的時候,蘋果核里的一粒種子掉在了地上”)

  師:蘋果種子是哪里來的呀?

  幼:小鳥吃蘋果的時候掉出來的蘋果核里的。

  師:那你們知道這顆種子最后變成了什么了嗎?

  幼:小樹苗。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那我們再想想看,蘋果種子是怎么變成小樹苗的呢?再聽聽故事里面是怎么說的,比比誰的小耳朵靈,聽得更仔細。

 。ㄔ僦v一遍故事,“泥土像又輕又暖的被子蓋住了他”到“抱一抱,小芽就長高了”)

  師:現(xiàn)在有哪位小朋友能告訴我蘋果種子是怎樣變成小樹苗的?

  幼:抱抱。

  師:那是誰和誰抱了抱小芽呢?

  幼:是太陽和雨水抱了抱小芽。

  師:恩,小朋友們的耳朵真靈,聽得可真仔細。種子發(fā)芽、長大需要什么呀?

  幼:太陽雨水。

  師:恩,對。種子發(fā)芽需要太陽、陽光、雨水。那你們還記得太陽和雨水是怎么說的嗎?哪位聰明的小朋友可以告訴我?

  幼:太陽說:‘我來抱你吧!’雨水說:‘我也來抱你吧!’

  師:真棒!我們就來學學這句話。太陽說……雨水說……我們還可以在這句話的`前面加一個名字,像妞妞,小寶……那就是“妞妞,我來抱你吧!”我們一起來說說看。現(xiàn)在和你邊上的小朋友也說說看。

  (幼兒接太陽和雨水說的話)

  師:太陽和雨水抱了抱小芽,小芽就長成了小樹苗,小芽他自己知不知道啊?

  幼:知道…不知道……。

  師:我們一起看看故事里的小芽又發(fā)生了什么吧。

  (“一天,小芽正在曬太陽”到結束)

  師:原來呀,是小鳥告訴小芽他現(xiàn)在是小樹苗了!我們現(xiàn)在再一起來看看我們的蘋果種子的故事。(再一次完整講述故事,中間空出一部分讓幼兒接)

  師:蘋果種子先是發(fā)芽了,然后小芽又長成了小樹。一點點長大了。你們是什么樣的心情呢?或者有什么樣的感受呢?

  師:我們都為種子發(fā)芽感到高興。我們小朋友也是像種子一樣會一點點長大,最后我們也要長得高高大大的。

蘋果小班教案6

  活動目標:

  1.知道動物有不同的本領。

  2.感受故事的有趣,愿意跟著老師猜猜講講做做。3.通過游戲《小老鼠摘蘋果》體驗成功的快樂;顒訙蕚洌

  1、多媒體課件(選擇繪本中的幾幅圖片)、玩具蘋果一個、黑板、吸鐵石若干;

  2、動物圖片:小鳥、猴子、長頸鹿、大象、袋鼠、犀牛;小老鼠模仿圖片

  3、雨傘、蘋果卡片、夾子、線、小籃子;顒舆^程:

  一、激發(fā)幼兒興趣:出示蘋果,說說蘋果。1.教師:孩子們你們吃過蘋果嗎?什么味道?

  2.蘋果長在哪里呢?老師這里有一棵樹,數(shù)一數(shù)樹上有幾個蘋果?

  二、幼兒猜猜講講。

 、俪鍪拘±鲜螅龉适拢禾O果樹下誰來了?它想干什么呢?用什么辦法可以摘到蘋果呢?

 、诔鍪綪PT,看看講講“誰拿到蘋果,怎么拿?老師哼唱:“樹上許多紅蘋果,一個一個摘下來,我們喜歡吃蘋果,美味健康有營養(yǎng)!闭l來啦?鳥是怎么摘蘋果的呀?逐一出示動物圖片并提問。

 、鄢鍪拘±鲜蟮膭幼鲌D,想想小老鼠在模仿誰?(配對并感知句型“要是我也有(會)那該(多好呀!)?”)幼兒模仿小老鼠的動作。

 、艹鍪綪PT提問:小老鼠怎么會在樹上的?海獅用什么本領幫助小老鼠的?

⑤教師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個故事的題目叫什么呀?(幫老師想一想)

  三、游戲《小老鼠摘蘋果》(重點感知“犀牛、袋鼠”拿到蘋果的本領)

  1、教師出示雨傘:瞧,老師這里有一個蘋果樹,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玩?zhèn)《小老鼠摘蘋果》的.游戲吧

  2、游戲規(guī)則:小老鼠摘蘋果的時候,要想袋鼠一樣用力跳,想盡辦法摘到蘋果,摘到蘋果的小老鼠,把蘋果放到小籃子里,等會到班里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美味蘋果。(幼兒分組上來摘蘋果)

蘋果小班教案7

  活動目標:

  1、幼兒不受顏色、大小的影響進行分類活動。

  2、鞏固點數(shù)的方法,并能說出總數(shù)。

  3、幼兒樂于動手操作,喜歡與同伴一起參與游戲活動。

  4、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字的認識能力。

  5、喜歡數(shù)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yǎng)思維的逆反性。

  活動準備:1、幼兒已有區(qū)分紅綠兩色的學習經(jīng)驗。

  2、教師準備①背景蘋果樹6顆,紅、綠兩色的大小不一樣的蘋果若干。 ②幼兒操作果盤,蘋果的筐子三個。

  3、音樂

  活動過程:一、白版課件引入,幫老爺爺摘蘋果。出示老爺爺,小朋友們幫助他摘蘋果

  二、1、教師出示6顆蘋果樹背景圖,鞏固點數(shù)方法,并說出總數(shù)。

  師:小朋友我們來到了老爺爺?shù)奶O果園樂,快來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棵蘋果樹? 幼:6棵。

  師:蘋果是什么顏色的? 幼:紅色,綠色。

  師:我們用小手指指看紅色的蘋果在哪,綠色的蘋果在哪,請小朋友指指看。幼:幼兒自由點指紅色蘋果,綠色蘋果。

  師:這些蘋果都一樣大嗎?幼:不一樣大。

  師:我們再找找看,大蘋果在哪里用小手指指看,小蘋果又藏在哪里?

  三、請幼兒幫助老爺爺摘蘋果

  1.老爺爺請我們小朋友幫小妹妹摘蘋果,摘什么蘋果呢?摘一個紅蘋果,一個綠蘋果,提問幼兒要摘幾個蘋果?幼:一個紅蘋果,一個綠蘋果。師:這是小妹妹的果盤,請小朋友把摘下來的蘋果放在果盤里,開始摘。

  2.老爺爺讓小朋友給小弟弟來摘蘋果,這次摘得和剛才的不一樣,要摘什么蘋果,一個大蘋果,兩個小蘋果,請小朋友們重復老師的話,聽好要再去摘蘋果,

  3.小弟弟,小妹妹收到你們給他摘的蘋果非常開心,弟弟妹妹都很喜歡吃蘋果,小朋友們喜歡嗎?吃蘋果有什么好處?幼:吃蘋果有營養(yǎng),吃蘋果潔齒,吃蘋果有助于消化,讓幼兒共同了解吃蘋果的好處。

  4.師;請小朋友為自己來摘蘋果,摘一個紅色的大蘋果,一個綠色的大蘋果和一個紅色的小蘋果。教師出示三個籃子,籃子有什么不一樣的'呢?你們發(fā)現(xiàn)了沒有?幼:籃子的顏色不一樣,大小不一樣老一會請小朋友把大大的紅蘋果放在大大的紅籃子里,大大的綠蘋果放在大大的綠籃子里,小小的紅蘋果放在小小的紅籃子里。幼兒進行操作,老師進行隨機指導,鼓勵。

  四、活動自然結束。小朋友們今天真棒,我們幫老爺爺摘了這么多蘋果,老爺爺非常感謝你們?炻,老爺爺和我們說什么?

  活動反思

  幼兒園數(shù)學教育是幼兒課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的課程觀和知識觀也告訴我們:"幼兒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建構和發(fā)現(xiàn)知識,不是知識的旁觀者,而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和創(chuàng)造者,而且幼兒的這種角色不是教師仁慈地賜予的,而是他們作為學習者天然具有的。"在幼兒數(shù)學教育領域中,讓幼兒真正做到"學會應用數(shù)學的觀點和方法去解決身邊生動的實際問題,而不是把他們作為一種知識儲備或是教條。"需要我們從觀念到行為做一次深刻的反思,要使幼兒園的數(shù)學教育真正做到有效甚至高效,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讓我們共同努力做到。

蘋果小班教案8

  【活動目標】

  1、根據(jù)要求進行美工創(chuàng)作。

  2、通過美工活動的進行學習運用手部小肌肉進行撕、貼活動。

  3、通過活動的進行讓幼兒體會美術創(chuàng)作的積極情緒。

  4、根據(jù)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5、培養(yǎng)幼兒耐心完成任務的習慣,享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16開鉛畫紙(畫有蘋果)。

  2、紅色、綠色美工紙若干。

  3、固體膠管。

  4、桌椅。

  【活動過程】

  一、導入過程

  1、呈現(xiàn)畫有大蘋果的鉛畫紙,問:

  ①小朋友看到了什么?

 、谛∨笥严胍幌胩O果是什么顏色的?

  2、簡述及活動目的,并傾向朋友想一想自己想把蘋果貼成什么顏色的(強調(diào)要年貼在蘋果圖形內(nèi)部)。

  3、進行示范活動告訴幼兒如何用手指撕紙、如何用膠水粘貼。

  二、操作過程

  1、幼兒進行創(chuàng)作活動。

  2、老師巡回指導。

  三、展示、交流、分享

  1、夸獎孩子們貼的蘋果非常的美麗。

  2、請愿意介紹自己蘋果的小朋友來講講。

  3、把自己的`名字寫上(可以老師代*寫,也可以鼓勵小朋友自己創(chuàng)作特殊符號表現(xiàn)自己的名字)。

  【活動延伸】

  如果時間允許或者孩子們興趣還是很高的話,可以鼓勵孩子們給自己的小蘋果畫上葉子等其他的添畫。

蘋果小班教案9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的10月1日是國慶節(jié),是祖國媽媽的生日。

  2、懂得尊重國旗,初步體會熱愛祖國的情感。

  3、能認真傾聽同伴發(fā)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4、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

  PPT課件、油畫棒、繪畫紙。

  配套課件:小班美術國慶課件《畫國旗》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觀看國慶節(jié)相關PPT課件,引導幼兒感受節(jié)日的氣氛,知道國慶節(jié)。

  師:小朋友們,剛看的圖片是在干什么呀?(師幼談話)

  二、介紹國慶節(jié)。

  師:過幾天就是國慶節(jié)了,國慶節(jié)是誰的節(jié)日啊?

  教師總結:十月一日是國慶節(jié),是祖國媽媽的生日。

  小班美術教案《畫國旗》含PPT課件

  四、制作國旗,給祖國媽媽獻禮。

  師:祖國媽媽的生日要到了,我們也一起做一面國旗送給她好不好啊?

  活動延伸:

  請家長們在“國慶節(jié)”時帶孩子外出游玩,體驗國慶節(jié)歡樂的'氣氛。

  活動反思:

  對于小班的幼兒還要加強培養(yǎng)孩子參與更多的表現(xiàn)與表達,充分讓孩子運用各種感官感知并表達水果的特征,通過活動提升孩子對美的感受力、表現(xiàn)力。美術活動沒有想的那么好上,雖然問題沒有語言課那么多,但問題問出來一定要簡潔有針對性,讓孩子們在問題中有一定的經(jīng)驗或技能的提高。美術活動中說的太多,讓孩子聽了,感覺有可能會很煩、課堂有可能會很枯燥乏味。要敢于放手讓孩子們?nèi)L試,對孩子們的回答的問題給予適當?shù)幕貞驮u價。鼓勵和表揚是成長的催化劑。從孩子的角度進行觀察和評價,對于孩子們的點滴進步,給予適當?shù)谋頁P和和鼓勵。

蘋果小班教案10

  設計意圖:

  熟透了的蘋果是紅彤彤的,像小朋友害羞的臉蛋。歌曲《蘋果》歌詞、曲調(diào)簡單,適于小班幼兒演唱,進行簡單的歌詞替換與仿編。為此開展了此次活動。聯(lián)系已有生活經(jīng)驗,開展豐富的想象,運用各種方式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自己的認識與情感。

  活動目標:

  1、伴隨歌曲的節(jié)奏演唱歌曲,并進行簡單的仿編。

  2、知道蘋果很有營養(yǎng),多吃蘋果對身體健康有好處。

  3、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內(nèi)容,學唱歌曲。

  4、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5、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立體“蘋果樹”(可隨時取放“蘋果”)、音樂。

  活動過程:

  一、在音樂律動中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興趣。

  1、一起去看看果園里熟了的果子。

  2、幼兒跟隨律動音樂動一動、看一看。

  二、引導幼兒觀察蘋果樹,在數(shù)蘋果的過程中積累相關的數(shù)經(jīng)驗。

  1、(出示立體樹)這是一棵什么樹?

  2、樹上有許多蘋果,數(shù)數(shù)有多少個?這些蘋果是什么顏色的?

  3、小結:有許多紅蘋果,數(shù)也數(shù)不清。

  三、在模仿摘蘋果的過程中幫助幼兒熟悉歌詞、演唱歌曲。

  1、你們想吃蘋果嗎?蘋果在樹上,我們怎么才能吃到呢?(可以把它們從樹上摘下來)那我們一起來摘蘋果了。

  2、聽音樂模仿摘蘋果的動作。(可以請個別能力強的幼兒來表現(xiàn)一下,引導其他幼兒摘蘋果時要轉(zhuǎn)動手腕,眼睛要看著蘋果。)

  3、有節(jié)奏地念歌詞,再次模仿摘蘋果的動作。

  4、重點提問:你喜歡吃蘋果嗎?為什么?

  小結:蘋果不光好吃,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呢,它可是促進消化和生長的最佳水果。小朋友多吃蘋果還可以保持骨骼和牙齒的健康,身體就會棒棒的。

  5、摘蘋果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我們可以一邊唱歌一邊摘蘋果。

 。1)教師邊模仿摘蘋果,邊演唱歌曲。

  (2)幼兒和老師一起邊唱邊模仿摘蘋果。

  四、引導幼兒替換簡單的歌詞,進行仿編。

  1、剛才我們摘了許多紅蘋果,這里還有一棵蘋果樹,看看,它上面的蘋果是什么顏色的?(黃蘋果、青蘋果)黃蘋果、青蘋果也很有營養(yǎng),現(xiàn)在我們?nèi)フS蘋果、青蘋果吧。

  1、替換歌詞(黃蘋果、青蘋果)。

  2、伴隨旋律,自由采摘不同顏色的蘋果。

  活動結束:

  今天摘了許多好吃的蘋果,大家開心嗎?下次我們再一起去摘其它的`水果。

  附歌曲:蘋果

  1=C

  5 5 3 6 | 5 5 3 - | 1 3 5 3 | 2 2 1 - | 5 5 3 6 | 5 5 3 - | 1 3 5 3 | 2

  樹上許多 紅蘋果, 一個一個 摘下來。 我們喜歡 吃蘋果, 多吃蘋果 身

  2 1 - ||

  體好。

  活動延伸:

  用自己不同的動作表現(xiàn)各種水果寶寶,并做游戲“摘水果”。

  活動反思:

  在本次音樂活動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經(jīng)驗。如何以音樂活動為主線,有機滲透其它各領域的教育因素,是我們在音樂創(chuàng)新活動中一直探索的一種模式。啟發(fā)幼兒在“摘蘋果”的動作中、仿編歌詞、活動中自然的融入了藝術、科學等領域,貫穿了整合教育的思想。幼兒在玩玩耍耍中獲得了發(fā)展,體驗到活動帶來的快樂感受。真正做到玩中樂,玩中學。

蘋果小班教案11

  教學目標:

  1、了解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并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理解并學習詞語:又×又×、滿頭大汗、氣喘吁吁。

  3、知道當看到朋友遇到困難要主動幫助別人。

  4、初步懂得自己長大了,遇到事情能夠試著面對。

  5、感知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教學準備:

  ppt制作的故事《大蘋果》。

  教學過程:

  一、引起興趣。

  二、分段播放ppt,理解故事內(nèi)容。

  1、播放ppt1:

 。1)小朋友你們看,在綠油油的草地上,誰來了?他看見了什么?

 。2)這是一只怎樣的蘋果?(學習詞語:又×又×)

 。3)看到這只又紅又紅的大蘋果,你是從那里發(fā)現(xiàn)的?(幼兒猜測)

  2、播放ppt2、3:

 。1)大家看,這么大的蘋果,小老鼠用力的.推,推得這么樣了?(引導幼兒觀察小老鼠的表情、動作)

 。2)豐富詞匯:滿頭大汗、氣喘吁吁。(用動作學一學)

  3、播放ppt4:

 。1)大蘋果被推到了一條寬寬的小河邊,小老鼠會想什么?

 。2)小朋友想想,有什么辦法幫小老鼠過河?

  小朋友想了這么多辦法,我們來看看小老鼠到底是怎樣過河的。(放ppt5、6)

  4、播放ppt7:

  烏龜伯伯背著小老鼠和大蘋果游過了河。小老鼠會說什么?烏龜伯伯會怎么回答呢?

  三、完整的欣賞故事。

  1、你喜歡故事里的哪個動物?為什么?(幼兒自由發(fā)表意見)

  2、教師總結: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看到朋友有困難的時候,我們要主動幫助別人。

  當我們得到別人的幫助要學會說'愛的甜甜話'。"

  附故事:

  大蘋果在綠油油草地上,小老鼠看見了一只又紅又香的大蘋果,想把它推回家。

  小老鼠用力的推,"哎喲-哎喲", 推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

  大蘋果被推到了一條寬寬的小河邊:"我怎么樣過河呢?"烏龜伯伯伸出了腦袋,說:"小老鼠,別著急,我來幫助你!"烏龜伯伯背著小老鼠和大蘋果游過了河。

  小老鼠高興的說:"謝謝烏龜伯伯!"烏龜伯伯說"不用謝!再見!"

  小百科:蘋果是一種低熱量食物,每100克產(chǎn)生60千卡熱量。蘋果中營養(yǎng)成分可溶性大,易被人體吸收,故有“活水”之稱。其有利于溶解硫元素,使皮膚潤滑柔嫩。

蘋果小班教案1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摸,看,聞的方法總結出蘋果的特征。

  2、訓練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豐富幼兒的想象力。

  3、培養(yǎng)幼兒從小講究衛(wèi)生的好習慣。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yǎng)。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觀察掛圖讓幼兒自己洗手,洗蘋果。

  活動準備

  黑色袋子一個,蘋果若干,掛圖。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一個裝有蘋果的黑色袋子,請幼兒猜一猜里面會是什么?引起幼兒的好奇心。

  2、請幾個幼兒把手伸進袋子里面摸一摸感受一下,并說出他們摸到的東西會是什么,豐富幼兒的想象力。

  3、以變魔術的形式變出蘋果,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4、引導幼兒觀察蘋果的形狀,顏色并聞一聞它的味道,總結出蘋果的特征。

  5、讓幼兒找一找教室里什么東西是圓的,什么東西的顏色是紅色的。

  6、教師變出另一個蘋果讓幼兒比較它們有什么不同?(一個大,一個。

  7、夸獎幼兒,決定把蘋果分他們當獎勵,這時提問:“小朋友們在吃蘋果之前要做什么?為什么呢?”

  8、出示掛圖讓幼兒觀察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干什么?

  提問:(1)蘋果讓手臟的小朋友碰它了嗎?

  (2)哪些小朋友得到了蘋果?他們怎么做才得到的蘋果?

 。3)如果不洗蘋果就吃了它會有怎樣的后果?

 。4)平日里我們在飯前便后應該怎么做?

  9、教讀兒歌〈我是一個大蘋果〉。加強幼兒要養(yǎng)成講究衛(wèi)生的好習慣。

  10、帶領幼兒洗手,洗蘋果。

  11、幼兒吃蘋果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教師帶領幼兒做游戲《我是一個大蘋果》

  附兒歌:

  《我是一個大蘋果》

  我是一個大蘋果,

  小朋友們都愛我。

  如果想要吃掉我,

  請你先去洗洗手,

  要是手臟別碰我。

  教學反思

  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幼兒 把洗好的蘋果拿到大中班去,請大哥哥大姐姐嘗一嘗,并告訴他們是已經(jīng)洗干凈的。

蘋果小班教案13

  一、活動目標:

  1、觀察蘋果的顏色、外形,簡單了解內(nèi)部結構。

  2、了解蘋果的的多種吃法。

  3、培養(yǎng)幼兒喜愛蘋果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音樂《摘蘋果》。

  2、蘋果幻燈片1段。

  三、活動過程:

 。ㄒ唬┞蓜,激起興趣

  師: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跳個舞吧!

 。úシ乓魳贰墩O果》)

 。ǘ┱J識顏色

  老師:請小朋友看看蘋果寶寶一般喜歡穿什么顏色的衣服?引導幼兒說出有紅色——黃色——綠色。

  (三)認識形狀

  老師:我們看到的.蘋果是什么形狀?引導幼兒說出圓形。

  (四)認識內(nèi)部結構

  1、老師:你們猜猜蘋果寶寶里面有什么?

  (先讓幼兒發(fā)揮想象隨意的說說。)

  2、老師:那我們把蘋果切開來看一看吧(PPT)

  問:切開的蘋果中間像什么?(橫切圖和豎切圖)

  小結:

  蘋果主要有三個部分組成,最外面是蘋果皮——中間是蘋果肉——最里面是蘋果種子。

  (五)了解蘋果生長地

  1、老師:你知道蘋果長在哪里嗎?(樹上)

  2、蘋果有什么作用?

 、僖龑в變河懻撎O果可以有哪些吃法?

  例如:直接吃;可以做蘋果泥;可以做蘋果醬;蘋果沙拉等等。

  播放PPT。

 、谥蓝喑蕴O果身體好。

  問:多吃蘋果好嗎?為什么?

  幼兒討論回答。

  小結:蘋果非常有營養(yǎng),小朋友多吃蘋果身體好!

蘋果小班教案14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蘋果的外部特征、內(nèi)部特征,學習從不同角度觀察事物。

  2、對蘋果產(chǎn)生興趣,愿意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豐富詞匯:又香又甜、光滑、舒服。

  4、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zhì)。

  5、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蘋果的特征。

  教學難點:愿意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紅黃蘋果各若干;

  蘋果若干個﹙每人人手一個﹚;

  小刀一把;

  削果皮刀一把;

  果盤一個;

  袋子一個;

  牙簽一包;

  削好的蘋果若干;

  榨汁機一臺;

  量杯一個。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神秘袋子,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請2-3名幼兒摸一摸,猜一猜袋子里是什么?

  (二)出示蘋果,運用感官感知蘋果的外部特征。

  1、看一看蘋果是什么顏色的?你還見過什么顏色的蘋果?

  2、給每位小朋友發(fā)放一個蘋果,和同伴比大小。

  3、在桌子上滾一滾,說一說蘋果的形狀。

  4、聞一聞蘋果的味道——香香的、甜甜的。

  5、摸一摸蘋果的外形,感知蘋果的外表——涼涼的、光滑的。

  教師小結:蘋果身上穿的紅紅的(黃黃的)衣服我們給它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它果皮。

  (三)感知蘋果的內(nèi)部特征

  1、教師用削果刀削去外面果皮,引導幼兒說一說果皮像什么?

  2、教孩子認識里面白白的是果肉。

  3、蘋果圓圓的肚子里面還藏著什么,小朋友想不想看呀?

  4、老師將蘋果圓圓橫著切開,像什么?小星星在哪兒?(哦,原來在果核上)

  5、看一看,豎著切開的蘋果和橫著切開的蘋果是不是一樣的?(樣子不同,蘋果圓圓可真有趣!)

  觀察蘋果的豎切面,認識果核和種子﹙削好的蘋果﹚。

  6、請幼兒品嘗蘋果,并說出味道﹙酸、甜、又香又甜……﹚以及我們吃完蘋果的感覺是很舒服的。

  7、讓孩子聯(lián)系生活說一說蘋果還有什么吃法﹙做湯、榨果汁、做水果沙拉……﹚

  (四)、請孩子們一起品嘗蘋果果汁,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通過對以上活動的'教學,發(fā)現(xiàn)了自己在本節(jié)課教學過程的設計上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尤其是在孩子感知蘋果的外部結構特征后,需要孩子將蘋果一一放回桌子中央或是讓孩子小手背后,避免孩子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滾動蘋果,甚至將蘋果滾至地上。還有在孩子感知蘋果的內(nèi)部結構特征中,有這樣一個問題:讓孩子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說一說還有那些吃法?這個問題對小班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就小班幼兒而言,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還不足以讓他們能夠準確豐富的來回答這個問題。另外我在教學過程中應盡可能多的使用幼兒用語及口氣,用最接近幼兒的思維來引導孩子感知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成效。

蘋果小班教案15

  小班泥工活動:蘋果

  一、活動目標:

  1. 學習團球,表現(xiàn)蘋果的特征。

  2. 喜歡泥工活動,體驗幫助小動物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物質(zhì)準備: 紅、黃、綠橡皮泥若干 , 泥工板若干、葉子若干、實物蘋果一個。

  知識準備:幼兒已初步觀察了解過蘋果。

  三、活動過程:

  1.播放課件直接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有一個小動物想請小朋友來幫幫忙!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它是誰?

  師:小白兔和它的好朋友小熊,每人種了一棵蘋果樹。一天天地過去了,蘋果樹越長越大開始結出大大的蘋果了。許多天過去以后,小熊種的蘋果樹長出了許多大大的蘋果,可是,你們瞧!小兔種的蘋果樹上有沒有結出蘋果呀?小兔子很傷心,它都著急地哭了呢,它只好來請小朋友幫幫忙了。 談 老師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我們呀一起來用橡皮泥做出大大的蘋果送給小白兔的蘋果樹,好嗎?

  2.引導幼兒觀察實物蘋果的形狀及顏色。

  師:那我們來一起看一看,蘋果是什么形狀的呀?蘋果有些什么顏色呢?哦,圓圓的蘋果,摸起來滑滑的,有紅色的紅蘋果、黃色的黃蘋果、綠色的青蘋果。我們來仔細看一看,蘋果除了有大大的果實還有什么呀?對了!還有一個短短的'蘋果柄呢!那么蘋果柄長在什么地方呢?

  3.教師示范制作蘋果

  師:那小朋友們快來跟著 談 老師一起學做好吃的蘋果吧!

  老師邊講邊示范,先取一支橡皮泥,放在手心,用力團呀團,揉呀揉,看一下,圓圓的、滑滑的,最后插上一個蘋果柄。。∫粋大蘋果做好了,真香呀!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做大蘋果吧。

  4.幼兒操作,教師適當指導。

  5.分享活動快樂,積累經(jīng)驗。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做了這么多的蘋果,小兔子的口水都快流出來!我們?nèi)グ烟O果送到小兔子的樹上吧!

【蘋果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蘋果小班教案10-24

《蘋果歌》小班教案10-25

小班音樂《蘋果》教案09-17

《紅紅的蘋果》小班教案07-11

小班語言《蘋果》教案09-27

小班歌曲教案蘋果09-15

小班教案《認識蘋果》10-17

小班音樂蘋果教案01-17

《認識蘋果 》小班教案10-23

小班大蘋果教案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