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藝術活動教案(集錦1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藝術活動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藝術活動教案1
設計意圖:
沙子是自然界中的產(chǎn)物,然而沙畫是這幾年新起的一種藝術形式,對于先年齡段的孩子很少知道并且了解沙畫這一藝術形式。所以我設計了這一活動讓孩子了解沙畫這藝術的美。3—6歲兒童學習與指南中指出藝術領域要讓孩子感受美,表現(xiàn)美和創(chuàng)造美,特此我把目標定為:1、了解沙畫的基本作話方法。2、體驗沙畫帶來的樂趣。過程是:先觀看視頻,引起幼兒興趣。2、通過視頻了解沙畫的作畫方法。3、幼兒體驗沙畫樂趣。現(xiàn)在我將帶領中一班的孩子們一起來探索和體驗沙畫的美。
活動目標:
了解沙畫的基本作畫方法。體驗沙畫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先把沙鋪在盒子里,抹布。視頻,入場音樂,作畫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輕音樂入場進入活動室。師:寶貝們讓我們隨著音樂進入活動室吧。
師:寶貝們下午好!(老師下午好),讓我們用最好聽的聲音和后面的爸爸媽媽叔叔阿姨還有客人老師們也打個招呼吧(爸爸媽媽叔叔阿姨好,客人老師好)觀看沙畫視頻,引起幼兒興趣。
師:寶貝們你們平時畫畫是用什么工具畫的?今天有位大師他既不是用水彩筆也不是用油畫棒,他到底是用什么來畫畫呢?仔細看看他手上的動作哦。
師:好的,這位大師他是用什么來作畫的?他手里抓的是什么?
小結:原來這位大師是用手在沙子上作畫,我們把這個叫做沙畫。了解作畫基本作畫方法師:這位大師都畫了些什么呢?師:你看到大師作畫時手上的動作是怎樣的(如:畫傘、人、樹)誰來學學他手上的動作。(請幼兒來學)(老師根據(jù)孩子們的回答,相應地介紹作畫動作:抓、漏、刮、摳)
如:師:這個動作叫漏,沙子從手心往小指漏出來,小朋友們學一學這個動作。
師:你們看到大師畫傘時用的什么動作嗎?
師:這個動作叫刮,伸出一個手,刮一刮,小朋友們學一學這個動作。
師:老師還發(fā)現(xiàn)一個動作,不知道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這個動作叫摳?梢杂靡粋手指摳,你們覺得還可以用幾個手指摳……
師:這個沙畫太有趣了,我都想來試一試。四、教師示范
師:我先用漏的動作漏一個什么呢?(在幼兒的建議下)師:剛剛用了漏的動作,現(xiàn)在我用刮的動作,我刮出一條彩虹。注意哦,要重一點,要露出盒子的白色部分。
師:咦,我還想用抓的動作作畫,現(xiàn)在這里有畫怎么辦?老師有個好辦法就是輕輕的晃動盒子,剛才的彩虹就清除了。
師:這么好玩的沙畫請你們也來試試吧?先去找個位置坐下來。我們手心抓一把沙子,慢慢的漏出來。如果你漏好了就把手舉起來,我就知道你漏好了。那輕輕晃動盒子,讓沙子平整一點。我們再來試試刮的動作。問問個別的幼兒你們刮的`是什么?清除你刮的畫,請你用抓的動作也來試試吧。我們再試試摳的動作,先用一個手指摳,你能摳出什么?真好玩,現(xiàn)在我們用兩個手指摳,摳好了告訴你同伴你摳的是什么?
五、幼兒操作,教師指導,播放背景音樂
師:你們想像大師一樣畫一整幅的沙畫嗎?那么現(xiàn)在就請你用你喜歡的動作畫你喜歡的畫,并給你的沙畫取一個好聽的名字。畫面豐富的小朋友,老師就把你的沙畫拍下,寫上你的名字,讓大家欣賞。
(運用一體機的拍攝功能拍下瞬意的作品,引導大家欣賞)
師:小朋友們的沙畫真美,現(xiàn)在邀請你們的爸爸媽媽叔叔阿姨來欣賞吧。
師:讓我們去下面洗干凈小手,請大班的哥哥姐姐也來欣賞這么美的沙畫吧。
小班藝術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通過多種途徑和表現(xiàn)方式,感受大雨和小雨。
2.嘗試用油畫棒畫出長短、輕重不同的直線表現(xiàn)下雨的情景。
3.在教師語言的提示下,鞏固油畫棒的使用方法。
活動準備
1.選擇下雨的天氣進行活動(或用淋浴花灑模擬大雨和小雨)。
2.油畫棒人手1支。
3.幼兒用書:《大雨和小雨》。
活動過程
1.由談話導入活動主題,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今天是什么天氣?你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聲音?(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噢,我們聽到的是大雨和小雨的聲音,看到的是嘩啦嘩啦的大雨和滴答滴答的小雨。(教師描述時空手畫長線和短線)
2.引導幼兒用腳步的`輕重和長線、短線來表現(xiàn)大雨和小雨。
教師:你們知道大雨是什么樣子嗎?小雨是什么樣子的?
幼兒自由回答,教師引導幼兒用腳步的輕重表現(xiàn)大雨和小雨。
教師邊念兒歌邊徒手示范:小雨小雨,滴答滴答;大雨大雨,嘩啦嘩啦。
幼兒跟著教師邊念兒歌邊徒手練習畫長線和短線。
3.提供幼兒用書,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教師用語言提示:一會兒下小雨,一會兒下大雨,雨一直下個不停。
鼓勵幼兒大膽作畫,嘗試用長短、輕重不同的直線來表現(xiàn)大雨和小雨,盡量將畫面畫滿。不強求幼兒將線條排列整齊。
4.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互相欣賞、交流。
教師:今天,小朋友們把下雨天的樣子畫下來了,有小雨,滴答滴答;也有大雨,嘩啦嘩啦。你們最喜歡哪一張?
教學反思
本活動的特點之一是綜合性。活動涉及的感知方式是多樣化的,主要通過繪畫練習、身體動作以及兒歌提示等方式來感受大雨和小雨。經(jīng)過多方面的感知,幼兒比較容易掌握和表現(xiàn)大雨小雨落下時的差異。特點二是活動過程的動靜交替。在“靜”中用心感受,在“動”的過程中抓住重點,能夠較準確地表現(xiàn)出長短線的直線畫法。特點之三是引導幼兒關注日常生活中的各類自然景象,讓美術活動貼近自然,融入生活。
本活動目標主要是緊扣學習線條這一美術要素的使用來設計的,但這種學習不是單純的美術學科知識的灌輸,而是運用腳步的輕重和語言的暗示等多通道的方式,引導幼兒感受線條筆觸的輕重與走向。
本活動準備特別注意創(chuàng)設真實的活動情景,以引導幼兒更好地進行體驗。在活動過程中,特別強調幼兒主體性、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
小班藝術活動教案3
活動前思考:
1、先做一個造型夸張、色彩鮮艷的超級大糖果,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和制作欲X,活動中注意鼓勵大膽作業(yè)。
2、包裹糖果的過程,可能對小班幼兒來說會有些難度,教師要給孩子自主探索的機會和時間,具體地引導幼兒克服困難,提升能力。如果有幼兒不怎么會,我們也要注意不包辦代替,要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流并學習同伴的經(jīng)驗。
3、活動的過程中要注意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習慣,保持桌面地面的整潔。
4、考慮到活動時間較長,所以把給糖果爸爸涂顏色放到了區(qū)域活動中。區(qū)域活動中幼兒的人數(shù)相對分散,有利于教師對孩子的集中指導。
教案:糖果爸爸
目標(原目標):
1、學習包糖(用報紙包物品)的方法。
2、能用顏料涂抹,裝飾糖果。
改動后的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包糖果(用報紙包物品)的方法。
2、鼓勵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添畫五官。
3、激發(fā)幼兒對手工活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做糖果用的可樂罐,足夠的.廢報紙、畫筆、桌布。
教學過程:
一、產(chǎn)生興趣。
小糖果們想要個糖果爸爸,這個糖果爸爸呀,比別的糖果都大,比別的糖果都甜,比別的糖果都有精神,我們一起來做超級的糖果爸爸!
你們想想,這個爸爸會怎么樣的?(鼓勵幼兒自由想象,超級糖果爸爸的超級形象)
二、制作糖果爸爸
教師演示用報紙卷包罐子:將“糖果”(罐子)包入糖紙(報紙)然后握緊中間,將兩頭擰緊。幼兒自己嘗試把“糖果”包起來,盡量包的嚴實。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要點:
1、糖果爸爸穿上衣服,請你們幫他扣上扣子,要扣X緊哦。
2、在扣X子時,一只手抓緊糖果爸爸的衣服,不要讓衣服掉下來,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抓住衣服的兩頭使勁轉,轉得越多,扣子就扣的越緊。(教師邊講解,邊演示)
3、今天是糖果爸爸的聚會,會有很多糖果爸爸來到我們教室。鼓勵幼兒制作2——3個糖果爸爸。
4、提醒幼兒及時把廢舊物品放入簍子,注意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習慣,保持桌面地面的整潔
三、添畫五官
讓孩子通過照鏡子看五官,感受自己的五官、表情與糖果爸爸的五官相似之處,鼓勵幼兒添畫不同的五官。
延伸活動:幼兒大膽的在自己做的“糖果爸爸”的“衣服”上涂抹顏料(添畫五官)
要注意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習慣,要求幼兒不混用顏料、保持地面潔凈等。
區(qū)域活動后,把孩子做的糖果爸爸布置在墻上,并用扭扭棒插上不同動作的小手,進行了展覽,活動效果和作品的藝術效果都非常好。
孩子們不但從制作糖果爸爸的過程中鍛煉了動手能力,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而且從“變廢為寶”的過程,感受到創(chuàng)造的樂趣。
【活動反思】
區(qū)域活動是教學活動的延伸,也是教學活動有效的補充。孩子們對教學活動的熱情沒有因為活動的結束而褪減,因此,我便利用區(qū)域活動小組操作的優(yōu)勢讓孩子們以組為單位,一組一組地進行給糖果爸爸涂色的環(huán)節(jié)。這樣既給老師的觀察提供了方便,同時也能及時地給予孩子必要的指導!短枪职帧愤@個教學活動完成了,在區(qū)域活動中我們開設了“糖果屋”的游戲,在區(qū)域內提供了更多的制作、裝飾糖果的材料,讓幼兒嘗試用其他方法來制作漂亮的糖果,孩子們都非常喜歡。
在小班階段,影響教學活動開展的因素很多。孩子對教學內容的興趣、外界的干擾、孩子的想法、教師的組織方式等等都會直接影響到一個教學活動的效果。這些都是教師在活動設計的時候應該想到,但又不一定全都能想到的,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提高觀察能力、改動生成活動環(huán)節(jié)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中,我們不僅應該專注于“如何做”,還應該認真想想“為什么要這樣做”。常常做到“有效的調整”和“務實的反思”,每一階段都對自己的反思進行整理,這樣會有助于我們歸納總結教學經(jīng)驗,幫助我們更快地實現(xiàn)專業(yè)成長。
小班藝術活動教案4
1 《小蝌蚪找媽媽》
活動名稱:《小蝌蚪找媽媽》
活動形式:棉簽繪畫準備材料:綠色青蛙頭形狀材料、底紙一張、墨汁、棉簽、折疊形紙活動步驟:
1、講述《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并幫助幼兒了解青蛙和蝌蚪的外形特征。
2、將折疊形紙的一端粘貼在綠色青蛙頭形狀的紙上,一端粘貼在底紙上,使青蛙的頭具有立體感。
3、用棉簽蘸墨汁添畫小青蛙和小蝌蚪,完成畫面內容。
4、幼兒看圖復述故事內容,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延伸部分:
1、青蛙頭形紙可變化成不同的'形體,如:獅子、小熊、小豬、娃娃的臉等。
2《甜甜的草莓》
活動名稱:《甜甜的草莓》
活動形式:棉簽點畫準備材料:草莓形紙、葉子形紙、棉簽、各色顏料、膠水活動步驟:
1、請幼兒描述草莓的形態(tài)及特點,出示范畫請幼兒欣賞并講述活動方法。
2、請幼兒將草莓和葉子組合粘貼在一起。
3、用棉簽蘸顏料垂直在草莓上點圓點,作為草莓的籽。
4、可添畫成草莓寶寶的樣子,并添畫上周圍的場景。
延伸部分:
1、用棉簽點畫的形式可作為圖案裝飾衣服、蝴蝶等。
2、還可用點畫的形式表現(xiàn)下雨的場景。
3、小蝌蚪和小花小草也可用這樣的方法。
4、好吃的餅干、芝麻餅都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完成。
3:《手提包》
活動名稱:《手提包》
活動形式:粘貼添畫準備材料:彩色長條紙、對折手提包形狀、毛根、油畫棒、膠水活動步驟:
1、展示手提包,請幼兒觀察手提包中使用的材料和操作方法。
2、請幼兒將對折手提包形狀用彩色小紙條加以裝飾,可將兩兩小紙條交叉粘貼成八叉狀,也可粘貼成米字狀,形成不同的圖案。
3、將長條形紙粘貼在對折手提包形狀的下端,可作為手提包的掉穗,增添異域風情特點。
4、請幼兒用油畫棒添畫,如用:圓圈、點、橫豎線相交、卷卷線等,樂于使用多種色彩。
5、將毛根穿入對折手提包形狀的頂端,作為手提包的提手,美麗的手提包就完成了。
延伸部分:
1、手提包的形狀可發(fā)生多種變化。
2、可用棉簽畫的形式裝飾手提包。
3、毛根可用線繩加以代替。
4、手提包的材料可用海面紙代替。
小班藝術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2、能夠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選擇合適的材料表現(xiàn)小蝌蚪形象,并能根據(jù)畫面的內容進行簡單的添畫。
3、能用動作表現(xiàn)小蝌蚪,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設計意圖
一天早上班上有個小朋友帶來了許多小蝌蚪,我將它們安置在自然角中,孩子們很好奇地圍著小蝌蚪,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開了,有的說:“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呀?”后來有個小朋友告訴大家小蝌蚪的媽媽是青蛙,可其他孩子不相信。他們很奇怪小蝌蚪?jīng)]有大眼睛、綠衣裳也沒有四條腿怎么會是青蛙呢?于是我給他們講了《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使他們知道了青蛙確實是小蝌蚪的媽媽。這以后班上的孩子只要一有空就去自然角看看小蝌蚪有沒有變化。看到孩子們對小蝌蚪這么感興趣,我就思考讓幼兒用美術手段來表現(xiàn)他們喜愛的小蝌蚪。所以設計了這節(jié)《小蝌蚪》的美術活動,從而激發(fā)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印臺(黑色)、彩色打印紙、描邊筆、油畫棒、橡皮泥(黑色、白色)黑色手工紙、小蝌蚪的ppt、小蝌蚪的歌曲、青蛙和蝌蚪頭飾
活動過程
一、以提問的形式引出主題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青蛙媽媽的小寶寶是誰嗎?
二、觀察蝌蚪的外形特征
1、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小蝌蚪的圖片,我們一起看看它長得什么樣?
2、引導幼兒說出“大腦袋、細尾巴,身體黑黑的”
三、講解指印畫小蝌蚪的方法。
1、教師:我這張圖片上有幾只小蝌蚪?他們分別用什么材料做的?
2、教師介紹指印畫“小蝌蚪”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這個最小的蝌蚪是怎么做出來的嗎?
3、講解指印畫小蝌蚪的方法
用手指的指肚在印臺上按一下,然后手指在紙上按一下,這個小黑點就是小蝌蚪的頭。然后用黑色筆,給小蝌蚪添畫上尾巴。
提示幼兒:點完以后用紙巾擦掉小手上的顏料,再用黑色的水彩筆,給小蝌蚪添畫上尾巴。
四、幼兒自己創(chuàng)作指印畫“小蝌蚪”(播放輕音樂)
1、小朋友做蝌蚪教師巡回指導
2、提問:小蝌蚪的家在哪呀?池塘里有什么呀?根據(jù)問題進行添畫。
3、作畫姿勢正確,大膽作畫,仔細操作,保持畫面干凈。
五、教師準備貼有青蛙的大展板,請畫好的小朋友把小蝌蚪送到青蛙媽媽的身邊。
六、音樂游戲小蝌蚪找媽媽
1、小蝌蚪回到媽媽身邊可真開心,我們一起來玩一個小蝌蚪找
媽媽的游戲吧!
2、講解游戲玩法:教師扮演青蛙媽媽,幼兒扮演小蝌蚪,當音樂響起幼兒學小蝌蚪游來游去,當青蛙媽媽說:“寶寶們游到媽媽這來,咱們去做游戲”小蝌蚪們游出教室。
活動反思
《小蝌蚪找媽媽》的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是我們的孩子們仍然浸在快樂中。在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孩子的臉上都洋溢著激動和興奮。輕松愉悅的.活動氛圍也感染了在座所有的老師。這些都體現(xiàn)了我們這次活動由始至終都貫穿了一個理念“快樂”。從現(xiàn)場教學效果來看,預設的教學內容符合了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方式。根據(jù)小班幼兒年齡小,動手操作能力差,不會合理運用工具的特點,我們在為孩子們準備的顏料中放有海綿,這樣顏就不容易弄在衣服或者身上,更有利于活動的順利進行。教師在作畫時,引導幼兒先用“手指點畫”把小蝌蚪的腦袋都畫好,再用蠟筆添畫。這樣做避免了時間的隱性浪費,從小培養(yǎng)了幼兒學會統(tǒng)籌安排的好習慣。幼兒在用手指壓印之后,教師要求幼兒在抹布上擦干凈手指后再拿蠟筆添畫,并不時的要求幼兒保持畫面及桌面的整潔。這種行為表現(xiàn)了她能夠充分利用一切教育機會,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習慣。教師先讓幼兒自主探索,再請畫得好的孩子談論自己的作畫方法,最后教師再進行講解。這樣做符合了《綱要》中提出的:提供自由表現(xiàn)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的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理想和想象。讓幼兒真正成為了活動的主體,使其初步形成了合作意識。在這次活動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引發(fā)了我們思考,也需要我們進一步地調整和改進。第一是我們在設計課件時的疏忽,第二我認為幼兒說的較少。比如在請幼兒說自己的畫法時,教師應該多給幼兒一些表達的空間,不光請一些畫得好的小朋友展示并描述他的作畫過程,還可以請一些畫得不夠好的小朋友也說一說,教師在這時可以給予適當?shù)闹笇。一堂好的有意義的教學活動,除了有些亮點之外,還應當是有待于進一步的改進的,正是因為有了這些遺憾,才使我們的教學活動變得更有生命力、也更有價值了。
小班藝術活動教案6
一、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重復,學習用強與弱兩種聲音唱重復部分。
2、嘗試用身體動作來表現(xiàn)重復部分的節(jié)奏,體驗歌唱與節(jié)奏結合表演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課前幼兒已經(jīng)熟悉歌詞。
2、圖譜一張
三、活動過程
1、復習兒歌《北風爺爺別神氣》
——冬天來了,天氣變冷了,北風爺爺特別神氣,“呼呼呼”地吹呀吹,你們怕北風爺爺嗎?那我們用兒歌來告訴北風爺爺小1班的小朋友很勇敢。
2、(出示圖譜)觀察認識圖譜,比較大小嘴巴的.不同。
——請你看看圖上有什么?
——猜猜,小嘴巴表示什么?
——大嘴巴呢?
——能不能看著嘴巴圖,來念念兒歌?請小朋友自己試試?
——誰來說說?
——幼兒和老師一起根據(jù)圖譜念兒歌。
3、學習歌曲
——給兒歌配上了音樂,變成了一首歌曲,我們來聽聽。(教師示范演唱歌曲)
——教師第二次示范唱,幼兒邊聽邊做動作。
——幼兒輕聲跟著老師學唱。
——我們看著嘴巴圖唱,小嘴巴唱得輕,大嘴巴唱得重。
——師生對唱。教師唱前半部分,孩子唱重復部分。(如,師:北風爺爺別神氣,生:別神氣)
4、嘗試用節(jié)奏動作表示重復部分。
——大嘴巴唱得真累,讓它休息,(出示小手)讓小手來幫忙?(用拍手)
——小手還能拍哪里?
——還能請誰來幫忙?
5、結束:小朋友念兒歌、唱歌曲、還拍手來告訴北風爺爺你有多么勇敢,北風爺爺聽到了,真的逃得遠遠的。以后,我們天天要這樣勇敢好嗎?
附:改后教案
歌曲《北風爺爺別神氣》
四、活動目標
3、感受歌曲的重復,學習用強與弱兩種聲音唱重復部分。
4、嘗試用身體動作來表現(xiàn)重復部分的節(jié)奏,體驗歌唱與節(jié)奏結合表演的快樂。
五、活動準備
5、課前幼兒已經(jīng)熟悉歌詞。
6、圖譜一張。
六、活動過程
1、復習兒歌《北風爺爺別神氣》
——冬天來了,天氣變冷了,北風爺爺特別神氣,“呼呼呼”地吹呀吹,你們怕北風爺爺嗎?那我們用兒歌來告訴北風爺爺小1班的小朋友很勇敢。
2、(出示圖譜)觀察認識圖譜,比較大小嘴巴的不同。
——請你看看圖上有什么?
——猜猜,小嘴巴表示什么?
——大嘴巴呢?
——能不能看著嘴巴圖,來念念兒歌?請小朋友自己試試?
——誰來說說?
——幼兒和老師一起根據(jù)圖譜念兒歌。
7、學習歌曲
——給兒歌配上了音樂,變成了一首歌曲,我們來聽聽。(教師示范演唱歌曲)
——教師第二次示范唱,仔細聽聽小嘴巴什么時候唱?大嘴巴什么時候唱?
——小嘴巴和大嘴巴唱的歌一樣嗎?哪里不一樣?(小嘴巴唱得輕,大嘴巴唱得重)
——幼兒輕聲跟著老師學唱。
——我們看著嘴巴圖唱。
——生生對唱。一部分半部分,另一部分孩子唱重復部分。(如,生:北風爺爺別神氣,生:別神氣)
8、嘗試用節(jié)奏動作表示重復部分。
——大嘴巴唱得真累,讓它休息,(出示小手)讓小手來幫忙?(用拍手)
——小手怎么做也能發(fā)出很想的聲音?
——還能請誰來幫忙?
5、結束:小朋友念兒歌、唱歌曲、還拍手來告訴北風爺爺你有多么勇敢,北風爺爺聽到了,真的逃得遠遠的。以后,我們天天要這樣勇敢好嗎?
小班藝術活動教案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用各種線型來表現(xiàn)不同的雨,培養(yǎng)幼兒手的控制能力。
2、激發(fā)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重點難點:
表現(xiàn)雨從上往下落下來的過程。
活動準備:
1、畫紙,油畫棒
2、雨靴,雨衣
3、事先帶幼兒觀察過下雨的過程,掌握有關雨的知識信息。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出示“雨具”,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1、請小朋友想一想,雨是從哪兒落下來的呢?
2、雨落下來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小朋友知道嗎?
有的時候一滴一滴,有的時候是一根一根的。
3、你們知道什么時候雨是一滴一滴的,什么時候雨是一根一根落下來的?
師小結:當下小雨時它是一滴一滴的'落下來的,而下大雨時則是像線一樣一根一根的落下來,如果刮著風的話,雨還會斜著落下來。
三、引導幼兒學習用各種線型表現(xiàn)下雨的過程。
教師邊示范畫法,邊講解。
教師和幼兒一起邊說邊作畫空練習。
四、幼兒大膽作畫,教師指導。
五、展示交流。
小班藝術活動教案8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學念兒歌。
2、感受紡紗織布的情景。
活動準備
紡紗織布機圖片及紡紗織布視頻。
活動過程
1、引出話題——認識"織布機"。
請收集到"織布機"資料的小朋友三五組隊,共同分享收集到的資料。
師:"織布機是什么形狀的?""織布機是怎么織布的?"
2、幼兒欣賞兒歌,初步理解兒歌。
◆幼兒完整欣賞兒歌一遍。
教師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感受。
教師:這首兒歌小朋友聽到了什么?
◆幼兒再次完整欣賞兒歌一遍。
3、學習兒歌。
◆教師示范表演,并引導幼兒猜測。
教師:剛才老師做了哪些動作?好像在做什么事情?
教師再次表演,邊做動作邊講解所表演動作的情節(jié)內容。幼兒在教師情景語言的提示下,慢速的、逐個地模仿動作,念兒歌。
◆幼兒在教師的語言提示及動作帶領下,完整地念出兒歌。
4、幼兒表演。
幼兒分組表邊紡紗織布的動作邊念兒歌。
5、活動結束。
附兒歌:
月亮婆婆幾個囡,月亮婆婆三個囡。
大囡會織布,二囡會紡花,小囡會擺紗。
我個小鬼頭,今朝也要來試一試!
小班藝術活動教案9
活動目標:
1.教會幼兒在不同的樹葉上涂不同的顏色,然后在紙上印出葉子的方法。
2.提高幼兒認識顏色的能力及玩色的興趣。
活動準備:
各種形狀的葉子幾盒;各種水粉顏色的'調整色盤幾只,及毛筆.墊板.抹布.紙盒.范例等。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各種葉子(有的是平時收集的;有的是帶小朋友散步時撿來的),請小朋友講講葉子的形狀及顏色。
出示范例畫,讓幼兒觀察。教師講解,這張畫上的葉子,是老師將顏色涂在樹葉上,再用紙放在上面按一下印出來的?,有紅顏色的葉子,有黃顏色的葉子......
2.講解示范
將樹葉放在塑料墊板上,用毛筆蘸上顏色,涂在葉子上,涂好后將紙放在葉上面用手輕輕一按,有顏色的葉子就印在紙上了。可以選自己喜歡的葉子,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印成非常好看的畫面。
3.幼兒動手印畫,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印得多,印得好,印過的葉子應放會盒子里。提醒幼兒顏色不要涂得太多,但要涂滿,換顏色時應把毛筆洗干凈,再涂其他顏色,保持桌面.衣服整潔。
4.講評。
選出較好的作品供大家欣賞。講講所印的葉子有什么形狀.什么顏色。對保持整潔的幼兒給予表揚。
小班藝術活動教案10
設計意圖
由于小班幼兒年齡小,對手工活動比較感興趣,它們又都很喜歡小動物,對小動物的關愛產(chǎn)生濃厚興趣。所以我設計了《小鳥回家》這節(jié)活動。通過讓幼兒學習撕紙,粘貼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手工技能,讓幼兒自覺萌發(fā)愛護、保護環(huán)境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學習撕紙塊,用膠棒粘貼的技能。
2、知道小鳥是人類的好朋友,要關心照顧它們。
3、萌發(fā)關愛環(huán)境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紅、黃、綠色彩紙,膠棒、小筐等。
2、小鳥圖片若干,大樹樹干圖。
3、游戲背景音樂《快樂的小鳥》。
活動重難點
重點是讓幼兒學習撕紙塊,難點是撕紙的方法。
活動過程:
聽音樂教師帶領幼兒做小鳥飛的動作進活動室,教師與幼兒聽音樂一起做手指游戲,活動手關節(jié)。
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談話,激發(fā)幼兒產(chǎn)生幫助小鳥的愿望,指導幼兒撕貼樹葉。
教師與幼兒停在沒有樹葉的大樹邊談話:“小朋友看這是什么?(大樹)你們知道大樹怎么了嗎?”(哭了)“大樹為什么哭呢?”(沒有樹葉了)
“這里原來是小鳥的家,可是現(xiàn)在,大樹媽媽一片樹葉都沒有了,小鳥們都不愿意回來了,大樹媽媽真?zhèn)难剑⌒∨笥涯銈兡芟朕k法讓小鳥快點回家嗎?想不想幫小鳥造一個家呢?”
“小朋友們剛才說的都很好,也幫大樹媽媽想了許多辦法,現(xiàn)在我們就用撕樹葉、粘貼樹葉的方法來幫助大樹媽媽好不好?幫小鳥造一個家!
教師出示綠色彩紙,用食指和拇指捏住輕輕撕成塊狀做“樹葉”。然后用膠棒涂在“樹葉”的一面,輕輕的貼到大樹上。
教師將紅、黃、綠色彩紙、膠棒放到小筐里,引導幼兒自由的'選擇彩紙進行撕樹葉、粘貼大樹的活動。教師提醒每個小朋友撕完樹葉后要把廢紙、還有膠棒都要放到小筐里面,不能亂扔垃圾,知道愛護活動室的環(huán)境。
教師出示已畫好的樹干圖,請幼兒為小鳥做一個美麗的家。幼兒自由撕紙,粘貼樹葉,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要將樹葉粘貼在輪廓內。(活動時伴有輕音樂)
教師可增加點難度,讓幼兒學習撕各種各樣的樹葉。幼兒進行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出示“小鳥”,引導幼兒送“小鳥”回家。
教師:“小朋友,小鳥聽說大樹媽媽又長出了許多樹葉,都高興的飛來了。讓我們一起送小鳥回家好不好?”教師和個別幼兒一起將小鳥圖片粘貼到大樹上。
教師和幼兒一起將小鳥圖片粘貼在大樹上。
教師小結:為了給小鳥一個安全的家,請小朋友們要愛護、保護我們身邊的環(huán)境,關愛小動物。請小朋友們把垃圾撿起來放到紙簍里。
活動延伸
教師:“小鳥們都回來了,大樹媽媽非常開心,也非常感謝你們幫助了它,它希望我們再幫它一個忙,讓我們去告訴所有的人們,以后不能隨便摘樹葉,要愛護我們的大樹,愛護小鳥,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去告訴幼兒園里所有的小朋友好不好?”活動結束,教師帶領幼兒聽音樂《小鳥飛》出活動室。
小班藝術活動教案11
教學目的:
通過此游戲使幼兒初步理解粗細概念,并能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教學準備:
幼兒尋找到的各種粗細不同的物品,筆,紙棒,水杯,紅綠筐子各一個。
教學過程:
1、把物品排成一排,請幼兒觀察并找出最粗的和最細的物品。
2然后出示掛圖,讓小朋友觀察哪些物品最粗,哪些物品最細。
3、出示一張森林畫面,畫面上有粗的樹和細的.樹,讓小朋友找出來,在這時候,放西游記主題曲,讓小朋友想到孫悟空,然后在出示孫悟空拿了一根粗的金箍棒,一根細的金箍棒,讓小朋友比較粗細。
4、比較完以后,在帶小朋友去大森林的后面看一看有什么,出示一張胡蘿卜地的掛圖,找小朋友到上面來拔蘿卜,沒人把兩根,一個粗的一個細的,讓小朋友比較粗細。
5、然后讓小朋友把粗的蘿卜放在紅的筐里,把細的蘿卜放在綠筐里。
幼兒操作:
1、請幼兒觀察畫面,說一說看到了什么。
2、數(shù)一數(shù)看有幾只筆,它們有什么不一樣?有幾個數(shù)字,他們有什么不一樣?
3、想一想,粗的筆會寫出哪個數(shù)字?細的筆會寫出哪個數(shù)字?
4、請幼兒幫每一只筆找到它的數(shù)字朋友,連在一起。
小班藝術活動教案12
活動目標:
1、在反復感受樂曲的基礎上,初步學唱歌曲。
2、感受與同伴、老師一起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小鴨頭飾音樂磁帶不同動物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今天天氣真好,看看我們的動物朋友去吧。怎么去?(歌曲:騎小車)
動物新村到了,聽一聽有哪些動物朋友?并學一學小動物的動作。(練習聽音樂做動作)
看到這么多動物朋友,真高興,唱一首歌表示我們高興的心情。
二、基本部分
1、還有一位朋友沒去看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小鴨子吧。
把小鴨子找出來和他一起玩。
反復感受音樂:前面有一條清清的.小河,我們到小河里去洗個澡吧。小河里有許多小魚小蝦,快快讓我們吃個飽吧(隨音樂伴奏動作,伴奏音樂2--3遍)
2、有點累了,找一張椅子坐下來。
森林里有一只百靈鳥,唱的歌可好聽了,我們一起來聽百靈鳥唱歌吧(欣賞歌曲一遍)
3、我們也來學一學百靈鳥唱歌吧(跟唱1--2遍)
三、結束部分
小鴨子的歌很好聽,小鴨子的舞也可好看啦,我們一起來跳一個小鴨子的舞蹈吧。(在歌曲音樂的伴奏下,邊唱邊跳)
今天玩得真開心,時間不早了,騎上我們的小車回家吧。
附歌曲:小鴨嘎嘎
2/4活潑、輕快
3523|55|6563|55|536|532|6161|612|
小鴨小鴨嘎嘎,肚子餓了嘎嘎,不喊爹,不叫媽,搖搖擺擺跳下河,
5326|1—|1—||
自己去捉蝦呀。
小班藝術活動教案13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景中傾聽音樂,嘗試按不同音樂來表現(xiàn)動作。
2、借助故事情節(jié)仔細觀察畫面,并且大膽進行想象。
活動準備:課件、三段音樂錄音、小熊掛飾、音樂《快樂的小熊》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小老鼠來了1、播放課件圖1: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朋友,你們看看是誰來了?(小老鼠)是一只怎么樣的小老鼠。浚ǹ蓯鄣模1、原來是一只可愛的小老鼠。
二、進入情境:感受表現(xiàn)1、走一走1)播放課件圖2:今天小老鼠帶著我們要到處走一走,它走呀走,來到了一片大樹林里,它看到了很遠的地方有個咖啡色的東西,你覺得會是什么呢?(幼兒自由說一說)2)小老鼠也非常想知道這是什么東西,于是它就決定走過去看看,它是怎么走的呢?請你們聽一段音樂(老師播放音樂A)3)你聽了音樂后覺得小老鼠是怎么走路的呢?你來走走看。(請2-3個幼兒學學小老鼠的走路)(老師繼續(xù)播放音樂A)4)你們覺得小老鼠是怎么走路的。浚ㄓ泄(jié)奏)5)
小結:原來小老鼠是聽著音樂有節(jié)奏的向前走的。
6)請大家一起試一試,學學小老鼠聽著音樂有節(jié)奏的走路。(老師關注幼兒是否有節(jié)奏的學著小老鼠走路)2遍7)現(xiàn)在我們跟著小老鼠一起有向前走,看一看前面到底是什么東西等著我們。2-3遍2、由小變大1)播放課件圖3(從小逐漸變大):我們離那個東西越來越近了,那個東西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ㄗ兇罅耍┰趺磿兇蟮模浚ㄗ呓耍┧窃趺醋兇蟮?(從小慢慢變大的)2)我給你一段音樂你來做一個變得越來越大的動作好嗎?你先做一個小小的動作。(播放音樂B)3)還有小朋友有不一樣的變得越來越大的動作嗎?原來可以做那么多的越變越大的動作啊。
4)讓我們一起聽著音樂做自己喜歡的越變越大的動作。
5)你覺得這個越變越大的東西到底是什么呢?(幼兒自由猜說)我們繼續(xù)跟著小老鼠向前走看看那個東西究竟是什么?(播放音樂A)3、睡覺1)播放課件圖4(一半身體):那個東西是什么?(熊)你怎么知道是熊?(幼兒自由說)2)你覺得他在干什么?你怎么知道它在睡覺呢?我給你們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播放打呼嚕的聲音)(呼呼的`打呼嚕聲音)3)你覺得這個大的動物是怎么睡覺的呢?我們來聽段音樂,請你來試試它睡覺的樣子(教師播放音樂C)。
4)聽第一遍后:聽了音樂后你覺得睡覺的時候身體怎么樣?(搖擺)像在干什么?(湯秋千)5)我們大家再一起跟著音樂身體像蕩秋千一樣的睡覺。剛剛你們睡覺的時候做美夢了嗎?等會兒把你做的美夢告訴我。
三、音樂游戲"石頭熊"
1、播放課件圖5:它到底是誰?(熊)我們一起叫醒它,我們一起玩游戲吧!
2、游戲"石頭熊":我是小熊我來和你們玩游戲了,(老師帶頭飾)請你們聽好了,音樂一響起你們要跟著音樂做大熊的各種動作,音樂一停就要立即停下不動,做"石頭熊",音樂響起,我們再做動作哦。(反復2-3次)
小班藝術活動教案14
活動名稱:
《小蝌蚪找媽媽》
活動形式:
棉簽繪畫準備材料:綠色青蛙頭形狀材料、底紙一張、墨汁、棉簽、折疊形紙活動步驟:
1、講述《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并幫助幼兒了解青蛙和蝌蚪的外形特征。
2、將折疊形紙的一端粘貼在綠色青蛙頭形狀的紙上,一端粘貼在底紙上,使青蛙的頭具有立體感。
3、用棉簽蘸墨汁添畫小青蛙和小蝌蚪,完成畫面內容。
4、幼兒看圖復述故事內容,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延伸部分:
1、青蛙頭形紙可變化成不同的形體,如:獅子、小熊、小豬、娃娃的臉等。
2《甜甜的草莓》
活動名稱:
《甜甜的草莓》
活動形式:
棉簽點畫準備材料:草莓形紙、葉子形紙、棉簽、各色顏料、膠水活動步驟:
1、請幼兒描述草莓的形態(tài)及特點,出示范畫請幼兒欣賞并講述活動方法。
2、請幼兒將草莓和葉子組合粘貼在一起。
3、用棉簽蘸顏料垂直在草莓上點圓點,作為草莓的籽。
4、可添畫成草莓寶寶的'樣子,并添畫上周圍的場景。
延伸部分:
1、用棉簽點畫的形式可作為圖案裝飾衣服、蝴蝶等。
2、還可用點畫的形式表現(xiàn)下雨的場景。
3、小蝌蚪和小花小草也可用這樣的方法。
4、好吃的餅干、芝麻餅都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完成。
小班藝術活動教案15
一、目標:
1、初步運用撕貼的方式表現(xiàn)茶樹的形態(tài)。
2、通過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及觀察能力。
二、難點:
小班幼兒在繪畫時手眼不協(xié)調,教師需要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指導他們進行更好的制作。
三、準備:
1、茶葉樹干、膠水、小手巾
2、家長帶幼兒參觀茶園
3、教師帶幼兒玩一簡單手指游戲,讓幼兒對教師更熟悉
四、過程:
1、談話導入
。1)小朋友們早上好!我是葉子老師,今天老師帶來一顆神奇的樹,它的葉子可以裝在茶壺里泡著喝,又香又醇。有人知道是什么樹么?(引導幼兒思考回憶)對了就是茶樹,周末爸爸媽媽是不是帶大家到茶園里參觀了呢?誰記得茶樹長什么樣子呢?(導入PPT和幼兒欣賞)
(2)成片的茶樹長的像一只只的.毛毛蟲,單棵的茶樹和小朋友一樣有身體(樹干),有胳膊(樹枝),有衣服穿(樹葉)。它們通過農(nóng)民伯伯的照顧可以長得很壯實。
2、引導幼兒觀察
下面我們來看看茶樹是怎么生長的吧。(動畫演示)原來茶樹有粗粗的樹干;樹干上長著細細的枝芽;枝芽上長著綠色的葉片;葉片里有一條條小路,把營養(yǎng)運輸?shù)剿纳眢w里。
3、教師示范
噓!安靜。我剛才聽到了茶樹寶寶對我說話了(假裝耳朵靠近茶樹),小朋友你們聽見了么?我聽見咯,我聽到茶樹寶寶說:“大家把我種到教室里來吧,我想和小朋友一起玩!蹦侨~子老師就教大家如何做一棵茶樹吧。(教師制作成品,激發(fā)幼兒興趣。)
講解注意事項
。1)雙手的大拇指拿著紙片,用手腕和手指的力量,慢慢的一點一點的撕,用力均勻。
。2)把小樹葉撕下后用筆畫出脈絡。
(3)在反面涂抹膠水,不能太多膠水,以免太濕。
。4)貼好后可以用小毛巾搽手。
4、教師指導幼兒進行繪畫。
五、教師進行評畫
六、總結
【小班藝術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藝術活動教案02-20
小班藝術活動教案【推薦】11-04
小班藝術手工活動教案03-01
小班藝術繪畫活動教案02-18
小班藝術活動教案15篇02-20
小班藝術活動教案(15篇)02-20
小班藝術活動教案經(jīng)典15篇07-28
小蝌蚪小班藝術活動教案01-08
小班藝術活動教案:舞動的蒲公英04-03
小班藝術教案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