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秋水教案

秋水教案

時間:2024-11-07 19:20:37 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秋水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秋水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于秋水教案

關于秋水教案1

  教學目標:

  1、了解莊子的哲學思想及本文寓意。

  2、積累文中的重點詞語和特殊句式。

  3、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重點理解“涇流、涘、望洋向若、少、輕、殆、大方之家”等詞語。

  2、了解“非……則……”和“見……于……”兩種固定句式及“望洋興嘆”“貽笑大方”兩個成語的含義

  教學難點:

  1、借助語境推斷文言詞語的意義。

  2、理解河伯對海神若的那番感嘆。

  教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边@首詩的前兩句描繪出一幅壯闊遼遠的山河圖,氣勢宏大,筆意高遠。后兩句則十分富有哲理:想要窮盡目力遙望千里,還須再登上一層高樓。這首詩給我們的啟示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遠。而現(xiàn)實生活也的確如此,人的認識是有限的'。如果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驕傲自滿,只會貽笑大方。這個道理,在先秦諸子散文中已有所闡述,下面我們就學習選自《莊子》的《秋水》。

  二、作者介紹:

  莊子:名周,戰(zhàn)國時期宋國蒙人,大約與孟子同時而稍后,是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曾任蒙漆園吏,但不久辭去,不愿和統(tǒng)治者合作。《史記》上說,“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可莊周并未接受,“寧游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彼^承并發(fā)展了老子的思想,為道家學派的重要人物,被后世人合稱為“老莊”。

  老子的思想是主張絕圣棄智,忘情寡欲,無為而治,莊子是在老子的基礎之上,主張無為而治,道法自然,即一切順應自然,用莊子的話來說就是“安時而處順”,“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這就是莊子最基本的哲學思想。

  莊子的哲學思想主要體現(xiàn)在他和他的弟子門人合著的《莊子》一書中!肚f子》,現(xiàn)存33篇(其中內篇7,外篇15,雜篇11,《秋水》選自外篇)。藝術特色主要表現(xiàn)在:1、想象奇幻;2、構思巧妙;3、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4、文筆汪洋恣肆,不拘繩墨,變化無端,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和濃郁的詩意。

  三、教師范讀(帶感情)、正音:

  涇jìng 涘sì 渚zhǔ 殆 dài

  四、學生自讀,初步感知

  文章特別短小,只有5句話,文字比較淺顯,學生參照注釋,疏通文章的大意。

  五、教師強調:找出古今異義詞,并解釋。

  1、古今異義:

  至于北海(古:到了;今:表示達到某種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北海:古義,課文注釋為北方的海,指東海的北部,其實應該是指渤海,當時的黃河是入渤海;今常義指我國一部分海域。)

  百川灌河(古:特指黃河;今: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古:臉;今:臉的形狀,相貌。)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古:深明大義的人,或專通某種學問的人;今:不吝嗇,或者自然,不拘束,不俗氣。)

  2、詞類活用:

  秋水時至(名詞做狀語,按時。)

  順流而東行(名詞做狀語,向東。)

  東面而視(名詞作動詞,面對。)

  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意動用法,以……為少,以……為輕。)

  3、找出特殊句式,并分析。

  聞道百(定語后置:聞百道)

  以為莫己若(賓語前置:以為莫若己)

  我之謂也(賓語前置:謂我也)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被動句(見………于……:被………所…… 固定句式)

  4、找出文中的成語,并理解。

  望洋興嘆:望洋,抬頭向上看的樣子。本義指在偉大的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夠,感到無可奈何。

  見笑大方(貽笑大方):讓內行見笑。

  5、理解這則寓言故事包含的道理。

  人貴有自知之明;知恥近于勇;謙受益,滿招損;克服主觀主義,防止片面性;自大由于無知;有比較才有鑒別。

  六、本文的寫作特色:

  1、巧設比喻:本文要說明的是人不能驕傲自滿的道理,用河神見海神的寓言故事來比喻,非常生動,化抽象為形象。

  2、對比手法:通篇都用了對比的手法,如把黃河的壯闊和大海的廣闊進行對比,前者是“百川灌河”“不辯牛馬”,后者是“不見水端”“難窮也”;還有把河伯前后態(tài)度的變化進行對比,先前是“欣然自喜”,后來是“望洋向若而嘆”。

  《秋水》這篇課文雖然僅僅節(jié)選了《莊子·秋水》的第一自然段,但我們同樣領略到了莊子散文的風行水上,自然成文,設喻巧妙,機趣橫生的特點。不僅如此,還使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人的認識是有限的,只有開拓視野,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有所提高,順應時代的潮流。

  七、學生朗讀課文,并置疑。

  八、布置作業(yè):

  1、背誦全文。

  2、寫一篇讀后感。

關于秋水教案2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與用法,‘教案’秋水教案。

  2、了解莊周及他的哲學思想,準確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

  3、通過自讀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閱讀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使學生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

  教學重點:

  1、重點理解"涇流、涘、望洋向若、少、輕、殆、大方之家"等詞語。

  2、整理和歸納"焉、于、而"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3、了解"非…則…"和"見…于…"兩種固定句式。

  教學難點:

  1、借助語境推斷文言詞語的意義。

  2、理解河伯對海神若的那番感嘆。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魯迅先生在《漢文學史綱要》中曾經這樣評價一位古人:"其文則汪洋辟闔,儀態(tài)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這位作家是誰?成語"望洋興嘆""貽笑大方"又出自他的哪篇文章?明確:莊子《秋水》板書課題引入課文

  二、簡介《莊子》并解題

  莊子名周,戰(zhàn)國時期宋國蒙人,大體與孟軻同時或稍后。他繼承并發(fā)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與老子并稱"老莊"。

  《莊子》一書,漢代著錄為五十二篇,現(xiàn)存三十三篇。其中《內篇》七篇,通常認為是莊子本人所著;《外篇》十五篇,《雜篇》十一篇,有莊周門人及后來道家的作品。

  莊子的思想屬主觀唯心主義體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對性,否定客觀事物的差別,在認識上走向相對主義。莊子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是一切順應自然。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莊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構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筆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

  《秋水》是《莊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神對話的形式,討論了"價值判斷的無窮相對性"的問題。課文節(jié)選《秋水》開頭的一段,單看此文,寓意已經有了新的理解。

  三、分析課文;

  1、齊讀課文、正音釋義,教案《‘教案’秋水教案》。后教師范讀課文(提醒字詞讀音及斷句):

  時:時節(jié)、時令灌:注入河:黃河涇:jīng暢通無阻的水流兩涘渚崖之間:sì水邊zhǔ水中的小塊陸地望洋向若而嘆:仰視而望的樣子若:海神名少:小看。輕:輕視難:nán難以窮:盡旋:掉轉殆dài危險

  2、分析課文

 、偃姆謨蓪樱旱谝粚("秋水時至…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寫黃河的壯闊和河伯的驕傲自滿。第二層,寫河伯見到大海后自嘆不如。

 、谌牡闹髦际鞘裁?本文以河神見海神為喻,說明人的認識是有限的',通過開拓視野加以比較,就能感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盲目地驕傲自滿,就難免會貽笑大方。要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郾疚脑趯懽魃嫌泻翁攸c?這篇文章通篇設喻,用河神見海神的寓言故事說明哲理。生動形象,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并在行文的過程中巧妙地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如黃河的寬闊與北海的壯觀的對比;河伯的"欣然自喜"與"望洋向若而嘆"的對比。在對比中情節(jié)得以推動,在對比中河伯大徹大悟,有了新的認識。

  3、(1)古今異義:古今

  至于北海到了表示達到某種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百川灌河特指黃河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臉臉的形狀,相貌。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深明大義的人,或①不吝嗇

  專通某種學問的人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氣。

  (2)詞性活用:

  秋水時至名詞做狀語,按時。

  順流而東行名詞做狀語,向東。

  東面而視名詞作動詞,面對。

  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意動用法,以…為少,以…為輕。

  (3)特殊句式:

  聞道百定語后置

  以為莫己若賓語前置

  我之謂也賓語前置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被動句

  (4)成語

  望洋興嘆:望洋,抬頭向上看的樣子。本義指在偉大的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夠,感到無可奈何。

  見笑大方(貽笑大方):讓內行見笑。

  (5)通假字:涇流之大。("涇"通"徑",直流。)

  不辯牛馬。("辯"通"辨",分辨,辨別。)

  (6)固定格式:

  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非…則",表示假設,譯為:"不是…就…"。)

  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且夫…",再說,而且,用于承接上文,引出另一層意思。)

  四、課堂討論:這則寓言故事包含哪些道理?

  人貴有自知之明知恥近于勇

  謙受益,滿招損克服主觀主義,防止片面性

  自大由于無知有比較才有鑒別

  五、課堂小結:

  《秋水》這篇課文雖然僅僅節(jié)選了《莊子·秋水》的第一自然段,但我們同樣領略到了莊子散文的風行水上,自然成文,設喻巧妙,機趣橫生的特點。不僅如此,還使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人的認識是有限的,只有開拓視野,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有所提高,順應時代的潮流。同學們生活在改革開放的今天,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把握機遇,超越自我,用我們的智慧、知識去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明天。

  六、板書設計

  欣然自喜(黃河)天下之美盡在己

  河伯(驕傲自滿)人的認識山外有山

  有限天外有天

  (設喻)望洋興嘆(大海)見笑于大方之家(自嘆不如)ice

【秋水教案】相關文章:

《秋水》教案02-23

秋水的教案08-30

《秋水》教案06-18

《秋水》教案15篇03-01

《秋水》教案(15篇)03-02

《秋水》教案[精選15篇]08-15

《秋水》教案合集[3篇]10-14

《秋水》教案(精華2篇)07-10

《秋水》教案匯編15篇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