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時間:2024-09-08 06:32:55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小班教案集錦9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小班教案集錦9篇

小班教案 篇1

  五月端陽

  一、教材分析

  端午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課文對我國端午習俗的記敘,反映了我國悠久的文化傳統(tǒng)。 課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寫哪一天是端午節(jié)和端午節(jié)家家門上掛菖蒲、艾草的節(jié)日氣氛 。第二部分(第3、4、5自然段)分別寫姑娘們做香袋、婦女們包粽子、小伙子們賽龍舟過端午節(jié)的情景。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寫端午節(jié)包粽子、賽龍舟的來歷。

  本文是第六單元的第三篇課文,訓練“回答問題,把問題的答案連接起來歸納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時,應該比較放手,以學生自己嘗試為主。

  二、教學目標

  1會用回答幾個問題,把答案連起來的方法歸納課文主要內(nèi)容。

  2學會8個生字,理解“流蘇、流放、雕飾、比試、心靈、手巧、幽香”等20個詞語的意思。

  3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懂得一心為祖國富強著想。為人民做好事的人,必將受到人民的敬仰。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結合課后第2題,“細讀課文填表,歸納課文主要內(nèi)容!敝笇W生有條理歸納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教學難點:較難理解的.詞語和句子。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

  四、教學準備:幾枝草蒲、艾草,幾只香袋,粽子、咸鴨蛋等。小黑板。

  第1時

 。ㄒ唬┙虒W目標

  1學習生字詞語

  2初讀課文,根據(jù)課文后第2題,歸納課文主要內(nèi)容。

 。ǘ┙虒W過程

  1出示實物:粽子、咸鴨蛋,這是菖蒲、艾草,看,還有漂亮的、有五彩流蘇的香袋呢!看到這些東西,你想到了我們中華民族哪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呢?

  揭題。今天,就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到五月的端陽節(jié)去看一看吧!

  2學習生字詞語。

 。1)你仔細看看菖蒲和艾草,再細細聞一聞,有一股淡淡的幽香哩!它們都是草本植物,

  都有香氣,被人們視為吉祥之物。在端午節(jié),人們常常用它們來驅邪呢!

  取粽子(未煮熟的生粽子),大家拿近了聞一聞,聞到竹葉的的清香了嗎?

  “幽香”和“清香”是兩種不同的香,你還能說出幾個來嗎?

  填一填:

  香

 。2)看插圖,這龍舟酷游龍,非常逼真,請寫出幾個:

  似 似 似

 。3)這龍舟雕飾得果然精巧,我們還可以說:

  飾 飾 飾

 。4)自學其他詞語,不懂的提出來討論。

  3初讀課文,填表,嘗試獨立初步歸納課文主要內(nèi)容。

  (1)出示表格:

 。3)嘗試整理表格中的內(nèi)容,歸納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寫下來。

  課文寫端午節(jié)姑娘們做香袋、婦女們包粽子、小伙子們賽龍舟的熱鬧情景和老人們講述的為紀念屈原包粽子、賽龍舟的來歷。

  4完成作業(yè)本第1、5題。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通過送禮物看望同伴,學會訪問,并能進行敘述性的描述。

  2、 體驗分享的快樂;顒又攸c:學會富有表情的問候,體驗分享的快樂。

  活動難點:學會敘述性的描述。

  活動準備:

  1、 掛圖《小刺猬的禮物》

  2、 若干小動物頭飾和布景道具;顒舆^程:

  1、教師出示課本內(nèi)容圖畫,引導幼兒流利的講出故事內(nèi)容,組織幼兒討論(讓幼兒更加深刻地體會好東西要和好朋友一起分享,體驗分享的快樂):

  ①小刺猬到草莓地里做什么?

  ②他為什么讓身上扎滿了草莓?

 、鬯氚巡葺徒o誰?

 、苄〈题瑫鯓訂柡蛐∝i妞妞?

 、萱ゆな窃鯓踊卮鹦〈题L問的?

  2、教師對幼兒的.描述進行簡短評論后,繪聲繪色的向幼兒做出示范。然后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你是怎樣去看望別人的?”“你是怎樣接待來訪的客人的?”教師組織幼兒討論。

  3、讓幼兒兩人一組或自由選擇配對,開展互相訪問活動,訪問的話題可以包括:

 、俦硎鲎85脑捄蜌g迎客人的話。

 、诮榻B所送的禮物。

 、勰阕钕矚g什么? ④我們一起玩什么?

  4、教師巡視指導,幫助配對的幼兒進行訪問活動,注意讓幼兒報告訪問情況,指導幼兒交換角色,再進行活動。

  5、游戲活動:“我當小客人”

  玩法: 把三個小動物固定在合適位置,在音樂聲中出現(xiàn)三位小客人:小兔、小熊和小猴帶著三種禮物,小蟲、魚、骨頭,分別到三個動物家做客。(語言提示:小動物們帶著朋友喜歡的禮物去作客了,看看小兔是誰的客人呀?為什么?)(小兔是小雞的客人,因為小兔帶來了小蟲,小雞喜歡吃小蟲)例如:小兔帶來小蟲,這是小雞的客人。同時可以讓幼兒講一講為什么? 幼兒分別自取一種送給小動物的禮物,去小動物家做客,并說出這是什么?“這是骨頭,這是我送給小狗的禮物!

  活動延伸:

  幼兒自主活動,請幼兒將自己生日的年、月、日告訴全班小朋友,大家想辦法記下來,然后請幼兒給自己的好朋友做一件禮物,教師指導和幫助幼兒利用廢舊材料制作,如用飲料瓶做花瓶、花籃,用空蛋殼做臉譜,用鵝卵石畫娃娃,用舊雜志封面折紙等。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2、了解如何避免尖利物品傷害自己的身體。

  活動準備:

  2、手偶若干。

  活動過程:

  2、教師出示帶有尖頭的筆,引導幼兒討論。

  教師:為什么筆尖碰到小猴的眼睛,它會大哭?(筆有一個尖尖的筆頭,戳在我們的身體上會覺得疼。有時尖尖的東西會戳破我們的身體,導致流血。尖利的東西對眼睛的`傷害特別大,不慎戳到,甚至會失明)

  4、觀看手偶表演,比較不同行為的性質(zhì)。

  請幼兒觀看手偶表演,每段表演后讓幼兒討論:怎樣做才能讓自己避免受傷害?

  情境一:小兔子用畫畫的筆(筆是細長的)為小朋友畫花臉。

  情境二:小猴在擺弄樹枝。

  情境三:小兔子一邊望著窗外,一邊用剪刀剪紙。

  情境四:小鵝拿著筷子和小朋友追逐跑。

  5教師小結。

  教師:首先要正確的使用這些物品;其次不要拿尖利的物品和同伴哄鬧、玩耍;最后,當周圍有同伴拿著尖利物品哄鬧時要提醒他們,并躲開他們。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玩樂中讓幼兒發(fā)現(xiàn)哪些液體可以吹出泡泡,并了解泡泡液體受光的折射可呈現(xiàn)美麗的七彩。

  2、引導幼兒探索出不同形狀的圈吹出的泡都是一致的。

  3、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fā)求知欲,體驗成功快樂。

  活動準備

  1、清水、肥皂液、洗衣粉液、白貓洗滌劑液。

  2、每個幼兒一個吸管,不同形狀的小鐵圈若干(長方形、心形、三角形);顒舆^程

  一、探索活動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吹過泡泡嗎?(吹過)我這兒有四種液體,清水、肥皂液、洗衣粉水、洗滌劑水,請你們猜一猜哪種液體能吹出泡泡?

  1、請幼兒進行大膽猜想,教師做好記錄,不能吹的放上“x”標牌,能吹的放上“√”標牌,鼓勵幼兒充分猜想。

  2、讓幼兒進行嘗試,教師巡回指導。

  得出結論:只有清水不能吹出泡泡,其他三種都能吹出泡泡。

  3、與猜想進行對照來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

  二、探索活動

  1、教師:小朋友,你們看看吹出的泡泡是否有顏色?有幾種?

  幼兒操作觀察。(共有七種顏色)

  2、教師:那么這些顏色是從哪里來的呢?

  讓幼兒紛紛說出自己的想法。

  3、讓幼兒在光的地方和背光的`地方分別進行嘗試觀察是否一樣,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在有光的地方泡泡有顏色,而背光的地方泡泡沒有顏色。

  結論:泡泡是反射的太陽光的顏色。而不是自己的顏色。

  三、探索活動

  1、出示圖表,猜猜心形圈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狀的。教師在圖表上做好記錄。幼兒說心形就是用“ ”表示,三角形就用“△”表示,長方形就用“口”表示,要求把每個幼兒把不同的猜想都記錄在內(nèi)。

  2、對三角形圈吹出的泡泡形狀進行猜想并做記錄。

  3、長方形圈吹出的泡泡形狀進行猜想并做記錄。

  4幼兒分成三組進行探索,教師巡回指導。

  5、讓每組選出一名幼兒把結論告訴大家。

  6、各組交換用具分別嘗試。

  得出結論:不同形狀的圈吹出來的泡泡都是球形的,并沒有隨著圈的形狀而改變。

小班教案 篇5

  語言活動:牙醫(yī)有蛀牙

  活動目標:

  1、理解圖書的大概內(nèi)容,并能大膽地用語言表達出來。

  2、懂得要愛護自己的牙齒,養(yǎng)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牙刷和杯子。

  2、錄像《豆豆的牙齒》。

  3、ppt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啊,我們小三班有個小客人,是誰呀?(出示圖片一)幼兒回答:貓,老鼠(醫(yī)生)師:小老鼠在哪里啊?(在貓的頭上)看來啊,小老鼠和毛醫(yī)生肯定是非常要好的好朋友。那它們兩個是怎樣認識成為好朋友的呢?(它們兩個是互相看牙齒認識的)師:它們兩個是做什么工作的呀?(看牙齒的)那是什么醫(yī)生?(牙齒醫(yī)生)那牙齒醫(yī)生專門做什么的`呀?(拔牙的、看牙齒的)那今天我們講的故事叫《牙醫(yī)有蛀牙》。(出示圖片二)

  二、欣賞圖片三

  師:那小老鼠怎么會有蛀牙的呀?(吃冰激凌)總結:小老鼠吃了它最愛吃的冰激凌才有了蛀牙,而且吃了一口冰激淋就牙齒疼。

  三、欣賞圖片四

  1、師:那小老鼠有了蛀牙后是怎么樣做的呢?(準備找貓醫(yī)生)準備找貓醫(yī)生干什么?(拔牙)(找到貓貓診所拔牙)

  2、師:看小老鼠的表情怎么樣?(很害怕)一起學學。

  3、師:雖然小老鼠很害怕,那有沒有哭呀?那小老鼠怎么樣啊?(勇敢)那我們一起表揚一下它吧。

  4、那我們小朋友去看牙醫(yī)生,我們應該怎么樣?(勇敢)看來小三班的小朋友都是勇敢的孩子。

  四、欣賞視頻

  師:今天啊,我們班又來了以為豆豆,他也有蛀牙,但是他沒有你們這么勇敢,我們來一起看看他怎么了?

  師:豆豆的牙怎么拉?有了牙病菌要怎么樣啊?(刷牙)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小朋友要飯后漱口,睡前刷牙,那樣才能把牙病菌刷掉,那我們的牙齒就不會疼了。小朋友如果我們天天刷牙,牙齒長的白白的,我們的牙齒以后就不疼了哦!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背景: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以人為本的理念越來越突現(xiàn),尊重人的主體性、生命性也逐漸成為時代的特征與要求。

  我深深領悟到: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使人對生命敏感,懂得對生命包括對自身以外的其他生命的敬畏和熱愛,這是做人最基本的準則和底線,是一切美好人性的基石。為此,在主題開展過程中,我盡可能充分挖掘主題活動中隱含的有關生命方面的教育價值,重視對幼兒進行生命教育,讓我們的孩子懂得敬畏生命,富有愛心。

  活動一:花之舞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樂曲的欣賞,感受樂曲優(yōu)美柔和的特點。

  2、結合對樂曲的簡單想像,嘗試用肢體語言來表現(xiàn)花的美麗。

  3、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體驗歌曲中的歡快情緒。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CD活動過程:

  1、欣賞樂曲,引起興趣。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樂曲,我們來聽聽,聽完之后說說你有什么樣的感覺?(優(yōu)美、輕柔……――聽了這首樂曲,讓你想到什么?(小船在水上慢慢的飄、小鳥在天上飛……)

  2、幼兒回憶花的外形,說出花的層數(shù)、花瓣數(shù)。

  ――這首樂曲的名字叫《水仙花圓舞曲》聽到這個名字,你想到了什么?(花在跳舞……)

  ――花是怎樣跳舞的呢?誰來做一做。

  ――我們看到的花有幾層?有多少花瓣?

  3、教師和幼兒討論:怎樣表現(xiàn)四層花、五瓣花、兩層花?

  4、幼兒聽《水仙花圓舞曲》音樂,用肢體語言來表現(xiàn)花的美麗。

  只看見有的兩個孩子抱在一起,有的三個孩子抱在一起,還有小朋友說:“我們來做雙層花吧,里面一層,外面一層!闭f著就去找好朋友了,聽到音樂只看見孩子們興致勃勃的表演著,一層一層的花開的動作,確實非常漂亮。

  活動二:迎春花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接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2、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嘗試創(chuàng)編小動物及其叫聲。

  3、體驗于同伴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春天的圖片(有迎春花),CD。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2、學唱新歌。

  (1)傾聽音樂,初步熟悉曲調(diào)。

  (2)在幼兒熟悉旋律的基礎上,教師范唱歌曲。

 。3)幼兒在教師帶領下隨音樂朗誦歌詞。

 。4)幼兒隨琴學唱新歌。

  3、創(chuàng)編歌詞:

  ――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新的小動物及其叫聲。

  ――迎春花多漂亮,還有什么小動物來看花?它是怎么叫的?

  4、學習接唱。

 。1)教師與幼兒接唱。

  ――教師唱前半句,小朋友唱后面小動物的叫聲。

 。2)幼兒與幼兒接唱。

  活動反思:

  在對幼兒進行環(huán)境教育同時也可以運用一些多元化的手段,比如:唱歌、舞蹈,更能引起孩子們情感上的共鳴!

  教師適時介入,然后對不同層次的幼兒用不同的方法來指導。對能力差的幼兒以鼓勵為主,適當幫助使孩子獲得成功,增加自信;對能力強的幼兒以設置提問為主,鼓勵他們自己去探索,在過程中同時給予適度的幫助。教師的幫助是適時、恰當?shù)狞c撥與指導,而不是簡單的包辦代替;對能力中等的幼兒,幾種方法都可以用,視實際情況而定。

  活動三:快樂的'小蜜蜂 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旋律,感受音樂輕快的節(jié)奏。

  2、通過故事情節(jié),嘗試用小蜜蜂飛、采花蜜的動作進行表演。

  3、體驗與同伴共同舞蹈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蜜蜂采花蜜的圖片。

  2、錄音機和磁帶。

  活動過程:

  1、教師介紹小蜜蜂的情節(jié)。

  ——在美麗的花園里,有一只快樂的小蜜蜂飛來飛去地采花蜜,它飛著飛著,看見一朵花,就停下來采花蜜。

  2、在教師的語言提示下隨A段音樂做小蜜蜂飛、小蜜蜂采花蜜的動作。

  3、幼兒隨音樂做A段動作。

  4、隨B段音樂創(chuàng)編小蜜蜂找朋友的動作。

  ——小蜜蜂采完花蜜,高興地與朋友跳起舞來。

  5、幼兒隨音樂做B段的動作。

  6、幼兒在教師的提示下完整的舞蹈。

  7、幼兒隨音樂自由結伴進行舞蹈。

  活動反思:

  音樂是一門藝術,它以有組織的樂音為形式,以豐富的思想感情為內(nèi)容,把人們帶到特定的情境中去,催人聯(lián)想,發(fā)人深思,給人以精神力量,引導人們熱愛生活、向往美好的未來,激勵人、鼓舞人駛進高尚的境界。

  歌詞,是音樂的一種文學形式,雖詞語不多、篇幅短小,但卻是幼兒與歌曲接觸的第一步,歌詞中所描繪的人物、情節(jié)、語言、動作對幼兒有著直接的影響。但幼兒園的孩子還不具備獨立朗讀和理解詞義的能力,此時若采用傳統(tǒng)的條文式的灌輸,對他們來講則會由于抽象而失去吸引力。因此,在教學中我通常把歌詞變化為孩子們愛聽的小故事,作為教授新歌的導語,或者以故事情節(jié)貫穿整堂課,用生動的語言向他們講解。這樣,孩子們在聽故事的同時,情不自禁地對歌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習的積極性隨之高漲。

  花兒秀活動背景

  我們所面對的是僅有3-4歲的小班幼兒,他們雖然在生理方面對手工活動表現(xiàn)出一種自然的需要,常可見他們撕撕、剪剪、貼貼,但這只是一種最低層面上的動手的需要;他們有表現(xiàn)的需要,但由于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不充分,腦、眼、手之間的協(xié)調(diào)關系還沒有很好建立,腦和視覺對手的控制能力較差,手的骨骼、肌肉發(fā)育不完善。在用手工形式表達自我的愿望時存在著一定的困難,使他們的表現(xiàn)和與人交流受到影響。心理方面正處于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具體形象性記憶、思維為主的階段,在手工活動中他們是非常情緒化的,易受情緒、情感的影響。因此,教師提供一些有趣、新奇的刺激物,引起幼兒參與的興趣。因為,有了興趣就有積極性,有了積極性就能專注,要使他們對手工活動保持穩(wěn)定的興趣,必須要有足以吸引其參與的活動內(nèi)容、活動形式、活動材料等。

  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幼兒感興趣的材料能激發(fā)幼兒好奇心、主動嘗試的愿望、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我們注意選擇新穎多樣的材料,加之教師在為幼兒提供多樣新穎材料的同時有意識地將綜合因素隱藏在提供的材料中,使其他學科的內(nèi)容有機融合其中,使之建立聯(lián)系,更促進幼兒多方面的發(fā)展。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輕松獲得鍛煉與提高。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xiàn)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小班教案 篇7

  學習目標:

  1.能專心聽指令做動作。

  2.喜歡學兒歌。

  3.愿意與小朋友分享生活經(jīng)驗。

  活動準備:

  老師自制《去散步》兒歌的掛圖,掛圖背景為幼兒跟爸爸去散步的場面,上面配有完整的.兒歌。

  活動過程:

  1. 老師與幼兒玩游戲“說說做做”,請幼兒專心聽老師指令做動作,如跑、跳、散步和大步走等。

  2. 出示《去散步》兒歌掛圖,與幼兒一起念兒歌:

  去散步

  晴朗天,起得早,

  爸爸帶我去散步。

  看鳥兒,看小草,

  路上到處都是寶。

  3. 與幼兒討論:

 。 兒歌中的天氣怎樣?(晴朗。)

 。 小主角在路上看到什么?(鳥兒和小草。)

 。 為什么小主角認為路上的東西都是寶?(因為路上的東西都很有趣。)

  4. 請幼兒根據(jù)兒歌內(nèi)容創(chuàng)編動作,然后一邊念兒歌,一邊做動作。

  5. 請幼兒分享散步的經(jīng)驗,例如和誰去散步,看見了什么,發(fā)生過什么趣事等,然后合作改編兒歌。

  活動評價:

  1.能專心聽指令做動作。

  2.能說兒歌《去散步》。

  3.樂于與小朋友分享生活經(jīng)驗。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的】

  1、讓幼兒學習句式:“媽媽(爸爸、爺爺、奶奶)我要買……”,培養(yǎng)幼兒大膽、完整表達的能力。

  2、初步嘗試學用動詞“拍”、“滾”、“開”說完整的`話。

  【活動準備】

  活動前,準備玩具貨架1個,上面擺放各種玩具;

  【活動過程】

  一、導入。帶領幼兒買玩具教師:

  教師:小朋友今天你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來了,要帶你們?nèi)ベI玩具,好嗎?

  “開汽車,嘀嘀嘀嘀出發(fā)了!”

  二、學習句式:“媽媽(爸爸、爺爺、奶奶)我要買……”,

  1、師:“玩具店到了!“(揭開貨架上的布)

  提問:

 。1)誰能告訴我貨架上有些什么玩具?

 。2)你喜歡哪一個玩具?

 。3)如果你想買小兔子,該怎么跟老師說?

  (教師示范)

  2、請個別幼兒示范練習。

  3、分批請家長上貨架前,做售貨員。

  請對應的幼兒上來按需要分別挑選玩具,一個個跟媽媽(爸爸、爺爺、奶奶)說:“xx我要買……”。

  4、幼兒帶上買好的玩具和家長到戶外去玩。

  5、請幼兒說一說你是怎么玩的?

  學說:“我和xx開汽車、我和xx拍皮球……”。

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結合指偶表演,圖片和文字進行閱讀,讓幼兒正確地說出小動物的名稱及其過橋的樣子。

  2、嘗試仿編短句“誰過橋怎樣”,發(fā)展表達和仿編的能力。

  3、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4、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自制的指偶人手一個

  2、幼兒對一些小動物的叫聲及走路的樣子有一個初步的印象。

  3、磁帶、掛圖4張小熊木偶1個四

  活動過程:

 。ㄒ唬╅_始部分;出示“小熊”,“今天小熊可高興了,因為等會兒有許多的小動物要來給它慶祝生日,可是,到小熊家必須經(jīng)過一座小橋,小熊想:它們能過橋嗎?瞧!別擔心,誰已經(jīng)來到橋邊了?”

 。ǚ此迹阂怨适碌男问街苯咏沂局黝},把幼兒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住了。整個開始部分簡單;過渡很自然)。

 。ǘ┗静糠

  1、結合圖片,示范仿編兒歌。

 。1)老師出示小青蛙、蝴蝶的圖片。提問:誰來過橋了?怎么過橋呢了?

  學習短句,小青蛙橋過橋呱呱呱(跳跳跳)學習短句:小蝴蝶過橋飛飛飛(反思:這兩句的提問采用了遞進式的方法,在第一句的學習基礎上,幼兒很容易掌握"過橋"的結構句式。

  在活動的組織上,靈活地采用集體教學與分組教學及個別教學相結合的.方法。便于幼兒學會兒歌,為仿編打下堅實的基礎)。

  2,幼兒選擇指偶自由表演“過橋”,“可以選個你喜歡的動物,找上你喜歡的朋友,把小動物怎么過橋,一邊講一邊表演出來”。

  幼兒分組表演討論。教師巡回指導。

  (反思: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幼兒學習的重難點,而幼兒具有好奇、好動的心理特點,他們?nèi)菀妆贿\動看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我設計使用指偶把靜態(tài)的形象轉化為動態(tài)的形象,有利于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他們自由選擇指偶開始自由的說"過橋",這里安排能力強的幼兒帶頭,讓每個幼兒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分組自由仿編,給每位幼兒提供了活動機會,讓他們大膽創(chuàng)作;個別仿編能充分了解幼兒掌握知識的情況,便于因人施教,使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進一步的發(fā)展)。

  3、結合圖譜幼兒表演,幼兒手拿指偶和教師的圖譜結合匯編成《小動物過橋》。

  "小動物來到了小熊家,它們把過橋這件事編成了一首兒歌,名字就叫《小動物過橋》請小朋友一起來看看。請用完整一句話來告訴老師(反思: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讓幼兒從表演指偶到結合圖片和文字圖譜進行閱讀。不但讓幼兒對作品有完整的認識,還進行了閱讀活動于美工活動的整合。小班幼兒注意力容易分散,閱讀規(guī)則意識差,所以設計圖文并茂、生動形象的圖片,符合小班幼兒視覺和認知發(fā)展特點同時指導幼兒正確閱讀圖片。)4、"我們帶上我班的這些小動物一起去小熊家為它過生日,好嗎(唱生日歌結束)。

  (反思:整個活動用故事形式串聯(lián)下來,過渡自然,完整。在本次活動設計過程中,我始終以本班幼兒的實際水平作為出發(fā)點,充分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幼兒的主體性,并在活動過程中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多種感官,通過表演,閱讀,來發(fā)展幼兒的仿編能力。讓每個幼兒積極地參加閱讀活動。)

  附:作品 小動物過橋

  小鴨子過橋呷呷呷,小雞過橋嘰嘰嘰。

  小螃蟹過橋爬爬爬,小白兔過橋蹦蹦跳。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以故事導入很感興趣,可是在仿編短句和表演時“冷場”了孩子不太善于表述和表演,若是在故事導入時請幼兒集體出來表演。先活躍下氣氛,可能效果會好很多。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8-24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7-20

小班教案【精選】07-26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3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7-29

小班教案(精選)08-30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