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橋教案范文匯總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橋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橋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索橋的故事》是讓同學復習鞏固列提綱,教師要肯于放手,讓同學獨立進行閱讀實踐活動,當同學遇到困難時,再給予點撥、指導。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理清條理,寫出課文提綱。
2、搜集課外資料,進一步了解文章中講述的有關索橋的故事。
3、體會課文結尾的含義。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同學感受有關索橋的感人故事,使心靈在故事中得到熏陶、感染、凈化。
2.體會課文結尾的含義。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走遍天下路,難過岷江渡”這是沒有索橋前,流傳于百姓間的一句話。
清嘉慶八年(1803)五月十五日,渡口翻船,一百余人葬身魚腹。如此慘狀,令私塾先生何先德夫婦坐臥不安,他們再也不能讓這樣的人間悲劇再次發(fā)生,于是決心克服重重困難也要修建橋梁。這座橋就是位于都江堰魚嘴分水堤之上,橫跨內(nèi)外兩江的安瀾索橋。圍繞著索橋有著許多感人的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和著名作家巴金先生一起去了解它,了解它的故事,體會其中蘊含的道理運用生動的故事將同學引入文章情景中,激發(fā)同學閱讀、探究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
讀課文,考慮你有哪些不懂的問題。
讀課文,考慮,提出問題。
預設的問題:
(1)索橋什么樣子?
。2)為什么要修建索橋
(3)誰修建的索橋?怎么修建的?
。4)索橋到底有哪些故事?
閱讀課文,充沛發(fā)揮同學自主、探究的學習意識,為同學搭設問題研究的平臺尤為重要。初讀課文后,鼓勵同學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激發(fā)同學的自主探究的愿望。
三、深入理解課文
1、索橋到底什么樣子呢?有什么特點呢?? 讀課文,邊讀邊畫相關的語句,邊考慮。
2、看圖片,直觀感受索橋的樣子。看到了索橋你有什么感受。
3、帶著自身的感受再來讀課文。
讀課文,考慮
橋長,高,用竹索和木板修筑的,兩邊有竹索編的欄桿。沒有橋墩。
交流感受
多媒體課件的運用為協(xié)助同學理解語言文字,感受索橋的特點服務。使同學將籠統(tǒng)的語言文字轉變?yōu)榫唧w的形象,再回歸語言,更好的理解與感悟。
1、為什么要修建索橋,是誰修建的?我想等你們了解了關于索橋的故事后就一定能解決這些問題了。
2、默讀課文,想一想索橋有什么故事?作者有什么感受。結合文章內(nèi)容及課前所查找的資料想一想你從中有哪些收獲與體會。
默讀,自學,邊讀邊畫相關語句,做批注。
從這些故事中選擇一個你最喜歡的和同學交流。
作者的感受:“魚嘴”依舊擺在那里,看一百遍也看不出什么變化,可是在它上面,我好像看到了兩千兩百多年前的人們的手和心。那是怎樣的手和心呢?
第二課時
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讀書心得。
。1)李兵父子的故事。
引入課外資料,了解李兵父子是怎樣修建都江堰的。
討論。(勇于克服困難,勇于犧牲,為他人著想的手和心。)
。2)“何公何母”的故事。(具有勇往直前的發(fā)明精神,為后人造福。)
。3)勇士丹柯的故事。(舍己為人)
讀書是同學自身的一種參與、體悟行為。假如失去同學的自主性、主動性,強迫同學被動讀書,那么同學的興趣與情感無法體現(xiàn),同學的閱讀就會成為一種負擔,就會成為一種“有口無心”的形式過程,必定落入死讀書的巢穴。所以教師要從同學的喜好、認知水平、閱讀能力動身,有的放矢地組織教學,給同學留下選擇閱讀文本內(nèi)容的時間和空間,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讓同學根據(jù)自身的喜好,選擇自身最喜歡的局部,進行欣賞揣測、誦讀,促使同學主動讀書,協(xié)助同學感受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激發(fā)同學的閱讀興趣,提高教學實效性。
多么感人的故事,作者走在索橋上,欣賞著獨特的風光,發(fā)生了豐富的聯(lián)想,有了新的收獲與體會。同學們今天也追隨著作者一起感受了故事中蘊含的深刻道理。
選擇自身喜歡的'故事,帶著新的感受有語氣地再讀一讀。
索橋的故事自然不止這么一點都江堰也還有許多動人的故事。你了解嗎,能給大家介紹介紹嗎。
交流課前查找的資料。
故事是感人的,是講不完的。然而,你要是到都江堰走一趟,要是在索橋上站片刻,一定會得到比故事更美、更好的東西。
看圖片,我們一起欣賞這里的景象,此時你有怎樣的感受,得到了哪些更美更好的東西?
看圖片,交流感受,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多媒體課件的引用,協(xié)助同學親身感受祖國山河的壯麗,感受都江堰,索橋的雄偉,美麗。從而感受到勞動人們的智慧與才干。情境的創(chuàng)設激發(fā)了同學的發(fā)明性,表達欲望,難點也在其中被解決。
小結:
充溢智慧與才干的勞動人民才使得這里更加美麗。
完整讀課文,想想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試著給課文列一個提綱。
列提綱
交流
讓同學通過閱讀進一步掌握文章的脈絡,列出提綱,對文章整體結構布置有進一步的認識。
板書設計:
《索橋的故事》
勇于犧牲
李兵父子 舍己為人
故事 何公 何母
勇士丹柯 不怕困難
橋教案 篇2
過橋(看圖講述)
幼兒行為基礎《過橋》是一組內(nèi)容簡單,幼兒易于理解的圖片,對幼兒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孩子們已經(jīng)能根據(jù)圖片提供的線索用自己的語言把圖片上的基本內(nèi)容講述出來,并添加以適當?shù)?想象。孩子們在生活中經(jīng)常發(fā)生你推我擠、互不相讓的情況,有的甚至還使身體受到了傷害。雖然教師經(jīng)常對幼兒進行教育,但是仍有小部分幼兒經(jīng)常故態(tài)萌發(fā)。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jù)圖片提供的線索講述出圖片基本內(nèi)容。
2、鼓勵幼兒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講述,語句連貫,表達清楚。
3、教育幼兒要互相謙讓,相親相愛。
活動準備
1、《過橋》圖片兩張,小白羊、小黑羊圖片各一張。
2、腳印玩具若干個。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白羊、小黑羊圖片,引出主題。
1、師:“在大森林里有一條碧綠的小河,你們猜猜看,小河的兩邊都住著誰呢?”
師出示小白羊、小黑羊圖片。
2、師:“小白羊住在河的西邊,小黑羊住在河的東邊,故事就從這里開始了!
二、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圖片一,展開想象,講述圖片內(nèi)容。
1、師:“一天,小白羊和小黑羊離開了家,要到哪兒去,干什么呢?”
2、師:“它們都要到河對岸去,走啊走啊,來到了小河邊,小河邊的環(huán)境怎么樣。俊
3、師:“河上有一座彎彎的小橋,小羊們要過那座小橋,但是橋很小,每次只能一只小羊通過。”
提問:小羊們都想先過橋,一起走上了小橋,小羊們在橋上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4、師:“到底在橋上發(fā)生了什么事,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保◣熗暾鍪緢D片一,引導幼兒把小羊摔進河里后的故事講完整)
三、引導幼兒講述圖片二內(nèi)容,教育幼兒要互相謙讓,相親相愛。
1、師:“小羊們做得對嗎?為什么?請小朋友們幫助它們想一個辦法,讓它們順利、安全地過橋!
2、師:“看,這里也有一條小河,小河上有一座窄窄的小橋,如果你要過橋,而橋對面也有一個小朋友要過橋,你會怎么做?”
師用腳印布置小橋場景,請個別幼兒上臺表演如何過橋。
橋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梁、程”等12個生字。會寫“蘭、各”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對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發(fā)表意見,并樂于與人交流。
4.了解新型大橋的神奇,激發(fā)學生努力學習,勇于創(chuàng)新、樂于發(fā)明的興趣和愿望。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欲望。
課時安排
3課時
課前準備
課件、教學掛圖、生字、詞卡片、收集橋的圖片。
教學過程
教學案例(一)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見過什么樣的橋?在哪里見過?快把你見過的橋說給同學、老師聽。(學生自由答)
2.課件(出示不同橋的圖片)邊播放邊向學生介紹:從古到今,橋在人們的生活中發(fā)揮著的巨大的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橋也在不斷地變化著。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有趣的課文(板書課題),課文里所講的橋會讓同學們大開眼界。)
二、初步學習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2.蘭蘭跟爺爺過了幾種橋?各是什么橋?
。1)你是從課文的哪個地方找到這個答案的?
(2)鼓勵引導:你很會讀書,請再往下讀課文,看看爺爺是怎么告訴蘭蘭的。
3.課文的哪段寫潛水橋?誰來讀讀?
4.課文的哪段寫塑料橋?誰愿意讀讀?請舉手的學生齊讀。
5.再讀全文,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學生自由讀課文,想想蘭蘭過了哪兩種橋?
二、朗讀感悟
1.學習課文第一至四自然段。
。1)你喜歡哪種橋?(指名說)請喜歡潛水橋的同學讀讀描寫潛水橋的第一至四自然段。
。2)看圖體會,小組討論:為什么喜歡潛水橋?(引導學生從橋的特點,從橋上可以看到什么來回答)
。3)再讀、感受潛水橋的神奇。
2.學習課文五至九自然段。
(1)朗讀課文五至九自然段。思考:你從這幾個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橋?
(2)蘭蘭剛開始看到的塑料橋是什么樣的?讀出課文中的句子。過橋后,把塑料橋怎么辦?讀出課文中的句子。
。3)說說塑料橋有什么特點。
。4)多媒體課件演示塑料橋使用的過程、方法。(遇小河—給管子打氣—過橋—放氣疊放)
3.學習第十自然段。
。1)齊讀第十自然段,思考:爺爺是個什么樣的人?
。2)爺爺真會變魔術嗎?
三、朗讀全文
第三課時
一、復習課文
1.朗讀全文。
2.課文中蘭蘭過了哪兩種橋?潛水橋和塑料橋各有什么特點?
二、鞏固識字
1.學生識記生字,自由讀生字表中的字。
2.互讀、互查。
3.教師檢查讀生字,按序抽讀生字、齊讀、分組讀、個人開火車讀,打亂順序指名讀。
三、書寫生字
教師范寫生字,師生共同突破重難點。
本課要求寫的字以上下結構為主,提示:
“坐”1.兩個“人”要寫小,注意“捺”變?yōu)槎c;
2.豎要寫長,寫在田字格的豎中線上;
3.下橫要寫長,以托住整個字。
四、練習
1.找朋友(圓圈里的字和方框里的哪些是好朋友)
2.照樣子,我會說。
又平又穩(wěn)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潛水橋架在水里,很像一幢長長的房子。
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
教學案例(二)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從古至今,各種橋可以說是分門別類,風格各異,誰能向大家說一說你見過什么橋?它是什么樣子的?
出示課件讓學生欣賞各種各樣的橋。
板書課題:32.蘭蘭過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打開書,看一看蘭蘭過了什么樣的橋?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要求:(1)畫出文中生字,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2)想一想,蘭蘭過了哪幾座橋?
3.檢查讀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用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等方式檢查學習情況。
(2)回答蘭蘭過了哪幾座橋。學生回答后老師板書:潛水橋、塑料橋。
三、細讀課文,指導朗讀,感悟語言
。ㄒ唬⿴煟鹤屛覀兿冗^潛水橋。
1.請大家找到寫“潛水橋”的.段落,認真讀一讀。想一想這座橋與我們過的橋有什么不同?
2.再讀讀,像蘭蘭那樣過這座橋,體會過橋的感受。
(二)檢查自讀情況
師:誰能說說這座橋與我們平時過的橋有什么不同?
1.學生匯報后,引導歸納“潛水橋”的特點。
。1)架在水面上(2)用玻璃磚制造(3)像一座長長的房子。
提問:為什么把潛水橋比作是長長的房子?(揣摩潛水橋長、高大、結實的特點)。
潛水橋還像什么?(鼓勵學生說出不同見解)
2.師:說說你走過這座橋的感受好嗎?
學生可以說書中蘭蘭的過橋感受,也可以說自己通過想象的感受。
四、指導寫字
師:這座“潛水橋”我們已經(jīng)走過了,現(xiàn)在我們把這座橋的生字學會好嗎?學習生字。
出示生字:蘭、梁、程、波、架、特、磚、各、帶、坐、座
1.說一說你們是用什么方法記住的?(交流識字方法)
2.指導書寫:蘭、各、坐、座、帶
學生練寫,教師指導。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師:上節(jié)課我們和蘭蘭一同過了潛水橋,這節(jié)課我們走一走“塑料橋”好不好?
二、學習“塑料橋”這一部分
1.提示學習方法
師:上節(jié)課我們是怎樣過“潛水橋”的?
。1)找出這座橋的特點。
。2)說出過橋的感受。
2.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視。
3.檢查自學情況。
(1)學生匯報這座橋的特點,師總結板報書:輕巧、充氣、便于攜帶。
。2)說出走在上面的感受。
4.我們已經(jīng)走過了兩座神奇的橋,開動你們的小腦筋,想一想:未來的橋會是什么樣子呢?
學生各抒己見后鼓勵他們把想象中的橋畫下來。
三、學習余下的生字
出示生字:劃、采、薄、巧、穩(wěn)、急
1.指導學生交流識字的方法。
2.指導書寫“急”。
3.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橋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立交橋是現(xiàn)代城市的重要標志,感受不同立交橋,體會立交橋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它又與幼兒的生活很接近,每天都要接觸,可是能有幾個幼兒會對立交橋的特點有很細致完整地了解呢?所以設計了這次活動,讓由兒真正了解"立交橋"的含義和特征。
組織形式
集體。
活動目標:
1、 感受立交橋的形態(tài),進一步了解立交橋的功能。
2、 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交流的樂趣。
活動準備:
兒童經(jīng)驗基礎
都見過城市里的一些立交橋。
環(huán)境準備
城市里常見立交橋的圖片若干。
重點難點:
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見解。
活動過程:
一、交流分享:我知道的立交橋。
小朋友,你見過立交橋嗎?你看到的.立交橋是什么樣子的?它像什么?你們分別是從立交橋的什么地方看的?有什么感覺?這些橋為什么叫“立交橋”呢?
二、欣賞漂亮的立交橋。
師帶來了一些立交橋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說說你最喜歡那座立交橋,為什么?你最喜歡那座立交橋?有幾層?有哪些你覺得特別的地方?這么多立交橋,你覺得哪些立交橋是從上面往下看到的?哪些是從下面往上看到的?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教師小結:
立交橋是現(xiàn)代城市道路交通的重要標志,它可以讓汽車暢通無阻的通過一個個路口,不必在路口慢慢的等紅綠燈,免去交叉路口擁堵的煩惱,F(xiàn)在很多交通要道和高速公路上都建起了多座立交橋,城市立交橋越多城市現(xiàn)代文化程度越高。
三、師幼討論:立交橋的作用。
你覺得城市里有立交橋好嗎?這是發(fā)生什么事了?你遇到過嗎?為什么會堵車呢?在城市的什么地方需要立交橋?為什么?
附:兒歌《立交橋》
立交橋像彩虹,
高高架起在空中,
溝通東西和南北,
秩序井然順序行,
嘉定交通展新容,
四、作品介紹參觀。
活動延伸:
1、區(qū)域活動時在學習同伴作品基礎上再次創(chuàng)造。
2、引導幼兒在建筑區(qū)搭建各式立交橋。
活動反思
課前幼兒對各種立交橋已經(jīng)有所認識,對立交橋也產(chǎn)生了比較高地興趣,尤其是雙重立交特別感興趣,通過師幼討論,我發(fā)現(xiàn)幼兒對立交橋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這一活動基本上較好的完成了預定目標。
橋教案 篇5
[設計理念]
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性不在于學生接受了多少現(xiàn)成的知識,而在于學生是怎樣地獲取知識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以讀促思、讀中感悟、自主學習、理解語言文字,并領悟到其中所蘊含的道理,這是教學的基本目的。
[教材分析]
《皮巧根橋》是語文S版第七冊中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寫了皮巧根在爺爺?shù)膸椭拢车挂豢么罅鴺,在一條小河上架起一座木橋,為過河的人們提供了便利,受到人們的愛戴和敬仰的事情。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引導學生自讀課文,理解皮巧根用“愛心”為人們架起了一座安全方便的橋。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為什么大家一直叫這麻橋為“皮巧根橋”。
[教學方法]
以讀代講,引導點撥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教師談話啟發(fā)。同學們見過什么橋?(生答:見過木制的小橋、堅固的石橋、混凝土橋、 橋、立交橋……)
2、今天學的這篇課文也是與橋有關的,課題是《皮巧根橋》。(板書課題)這是一座什么橋呢?人們?yōu)槭裁窗阉小捌で筛鶚颉蹦兀?/p>
。◤膶W生的生活實際切入教學,引導學生說說自己見過的橋,在此基礎上再引出課題,巧設懸念這是一座什么橋,為什么叫“皮巧根橋”呢?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畫出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多讀幾遍,注意讀準字音。
2、想想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宰x課文的教學不能因為文字淺顯而忽略讀準每一個生字的字音和對課文的初讀而直奔問題。在教學中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有一些學生的課文能讀得比較熟練,但讀得不正確。因此要求學生讀準字音,初讀課文是學生理解課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讀的第一步。)
三、根據(jù)“閱讀提示”明確學習任務
1、剛才我們初讀了課文,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這是我們進一步讀理解課文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還是進一步閱讀理解課文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還要根據(jù)課后的“閱讀提示”提出的問題,去閱讀,去交流解決,深刻地感悟課文。請同學們讀一讀“閱讀提示”,看看“閱讀提示”給同學們提出了哪些學習任務。
2、學生匯報。(1)皮巧根是怎樣架橋的?(2)為什么人們有了新橋,還是那樣喜歡叫“皮巧根橋”?
。ā伴喿x提示”提出的問題正是課文的重點和難點,略讀課文的教學任務,就是要突破重點和難點。因此,讀“閱讀提示”明確學習任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環(huán)節(jié)。)
四、自讀課文,深入感悟
1、圍繞“閱讀提示”默讀課文,自主學習。
。1)、皮巧根為什么要架橋?是怎樣架橋的?在書上畫一畫。
。2)、后來有了新橋,人們?yōu)槭裁催是喜歡叫“皮巧根橋”?
2、和學習小組的同學合作學習、討論、交流自學情況。
3、集體交流。
(1)、皮巧根為什么要架橋?(生答:因為上學路遠,跳過急水河比較近,可是要跳過急水河還有人掉進河里,發(fā)生危險,在河上架橋會很方便。)
①指名讀一讀課文第1至第8自然段。
、谧x了這些自然段的內(nèi)容,你體會到了什么?(生答:課文中寫第一個孩子想做救火英雄,第二個孩子想做打魚英雄,第三個孩子想第一個飛到月球上去,他們都有好的想法,但都是空想,有些不切實際。)
。2)、皮巧根是怎么做的?你畫了些什么句子。
、僦该麑W生,讀一讀自己畫出來的句子。
學生讀句子,教師隨機出示:
A、他讓爺爺幫他把斧子磨快,然后就動手砍柳樹。
B、現(xiàn)在得把柳樹枝全砍掉。
C、大樹正好架在了河的兩岸上。
D、皮巧根拿定主意在木頭兩邊加上欄桿。
、诮處煾鶕(jù)學生讀出的句子,概括板書:磨斧子——砍柳樹——樹架在河岸上——砍樹枝——加欄桿。
、壑笇в懈星榈乩首x,邊讀邊想象在造橋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3)、為什么后來有了新橋,人們還是尋樣喜歡叫“皮巧根橋?”
①學生讀14—15自然段
、谥该麉R報(為了表示對皮巧根的無限感激。)
。ㄗ寣W生帶著問題,抓住重點句子去閱讀思考,去合作討論,去交流解決,去領悟表達,這樣做。既是完成本課學習任務的需要,又能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領悟到閱讀的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一、總結全文,鼓勵練筆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想?(生答:我感受到了皮巧根是一個富有愛心的孩子,他用愛心為人們架起了一座安全方便的橋,受到人們的.愛戴與敬仰,他真了不起,我應該向他學習。)
2、在生活中,像這樣有愛心的人還有很多,你能以“愛心”為題,通過一兩件事來體現(xiàn)人物的良好品質——愛心嗎?
。▽W完了課文,總結對課文的理解,談談自己的感受,既豐富了文本解讀的內(nèi)涵,又激起了學生對美好事物的熱愛與追求。由此基礎上再鼓勵學生練筆寫一寫身邊的好人好事,既拓寬了學生的寫作思路,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淺顯易懂,文章結構簡單,語言樸實,字里行問蘊含著真誠的“愛心”,教師沒有作講解分析,只是作點撥引導,充分地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把時間還給了學生,讓學生自主閱讀,在充分讀的基礎上進行討論交流,理解感悟,受到教育和啟發(fā):為人獻出自己的愛心。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橋教案】相關文章:
橋的教案03-10
《橋》教案07-10
《橋》的教案02-24
橋教案模板06-07
家鄉(xiāng)的橋教案03-01
《象鼻橋》教案03-29
大班橋教案03-31
關于的橋教案03-24
有關橋教案11-16
《家鄉(xiāng)的橋》教案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