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中班音樂教案集合五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音樂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音樂教案 篇1
課題生成:
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充滿著節(jié)奏:聲音的節(jié)奏、建筑的節(jié)奏……中班幼兒節(jié)奏感的發(fā)展較之小班已有了一定提高。但在音樂表現時,仍出現形式單一,甚至節(jié)奏不準究其原因是經驗的缺乏和音樂節(jié)奏的敏感性較差。引導能們生活中已有的節(jié)奏與他們接觸到的音樂節(jié)奏聯系起來,用生活中的動作表現這些節(jié)奏,可以較好地提高他們音樂敏感性及表現力。建構主義的教學觀認為:知識在幼兒學習經驗的狀態(tài)存在的,是幼兒主動建構的。這也正如皮亞茶理論:幼兒在活動中發(fā)展,在與客觀物體的相互作用中獲經驗。因此,我試圖提供較為豐富的材料,創(chuàng)設一個適宜幼兒現在的環(huán)境,從而提高他們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節(jié)奏、表現自我。
活動目標:
1、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和提供的材料,積極探索,嘗詞方式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自身對節(jié)奏的感知。
2、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現,并在觀察、模仿同學方式中豐富自身經驗。
3.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提高表現興趣和表現自己的欲望。
活動準備:
1、行過“找一找有節(jié)奏的聲音和現象”的活動。幾種常見二、四拍節(jié)奏型有初步的認識,熟悉《楊柳青》
2、錄音機、《楊柳青》等音樂磁帶。
3、創(chuàng)設供幼兒表現節(jié)奏用的環(huán)境。提供材料:扣若干,鍋、碗、盆、筷若干、雪碧瓶、易拉罐若干,搓衣板,彩帶裝等。
活動過程:
1、由談話導人音樂游戲。
教師:“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美麗的春天快要過去了,自己的舞蹈來表現春天吧!”
播放ABA段式音樂,師幼隨著音樂做游戲,老師告訴幼兒:
“一粒一粒的種子,靜靜地躺在泥土中。春風吹,慢慢地慢慢地發(fā)芽了,長出葉子了,長成小苗了,開出一朵一朵的小花!(A段)
“小花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呀!這個世界好美它們高興地跳起舞來!(B段)
“月亮慢慢地升起來了,小花們有些累了。它們慢慢地閉起了花葉,在溫柔的月光中靜靜地休息了。”(A段)
2、引導幼兒說出生活中有節(jié)奏的聲音、現象。
(1)師幼討論:我們剛才聽到的音樂好聽嗎?為什么幼兒認識到聲音有節(jié)奏才好聽。
(2)引導幼兒回憶: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聲音、現象是有節(jié)奏的。
教師:“其實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有節(jié)奏,誰能告訴:生活中還有哪些聲音、現象是有節(jié)奏的?”
3、教師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材料、多種方式去表現節(jié)奏。
小試節(jié)奏活動后的些許思考
連著在新中班上了兩個音樂節(jié)奏活動,新中班的孩子還從沒接觸過樂曲,以往都是以單一的拍手表現形式,第一次看我拿出那么多“新奇”的樂器時,孩子們興奮極了,所以在第一次嘗試使用樂器敲敲打打時,許多孩子都是興奮地盲目亂敲打,但是我沒有生氣,而是還給他們一定的時間自由敲打一會,等新鮮勁一過,再啟發(fā)他們發(fā)現如何讓樂器發(fā)出的響聲讓人聽著舒服和諧,一起總結出一些簡單的合奏打擊方法,在此基礎上,我再通過示范,講解,教給幼兒正確的演奏方法,的'確,效果很明顯。
第二次為孩子們上節(jié)奏活動時,我開始配上了節(jié)奏卡,希望通過圖譜的幫助,聯系各種節(jié)奏,提高幼兒的節(jié)奏感, 圖譜以它的直觀,形象易于理解的特點,在幼兒音樂活動中有特殊的意義,它可以使看不出,摸不著的抽象音樂形象化,使視覺形象與聽覺形象相互結合,幫助幼兒掌握音樂節(jié)奏,旋律。而活動實踐下來,孩子們興趣高極了,在圖譜的引領下,發(fā)出來的聲音和諧多了。
活動后我的些許思考:
節(jié)奏是音樂構成的一大要素,是音樂藝術的重要表現手段,節(jié)奏也是旋律的骨架,支柱,培養(yǎng)幼兒的節(jié)奏感是幼兒藝術教育的重要內容。
中班幼兒已有一定的節(jié)奏感知能力,但水平還不夠,感知不夠精細。因此需要在平時教學中加以引導,培養(yǎng),打擊樂演奏教學不僅能幫助幼兒初步掌握樂器演奏的一般知識,技能,發(fā)展節(jié)奏感,而且能發(fā)展孩子們對音色,曲式結構,變聲部的表現力的敏感性。在日常活動中我們要根據幼兒的學習特點,采取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讓我們的音樂課堂能夠更精彩些。
中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的內容,并用活潑、連貫的唱法唱歌。
2、根據形象有趣的歌曲內容創(chuàng)編動作并進行表演。
活動重難點
熟記歌詞內容并學會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爺爺、奶奶的圖片各一張。
觀察過老人走路的樣子。
磁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師:今天老師要給你介紹一位懂禮貌,尊敬老人的好娃娃,你猜猜他平時的表現是怎樣的?
啟發(fā)幼兒結合平時對待老人的態(tài)度,猜猜好娃娃的表現
播放磁帶
二、幼兒觀察“爺爺、奶奶”的圖片,引出歌曲
1、 幼兒觀察圖片,激發(fā)學習新歌曲的興趣。
2、 我們來學一學“爺爺奶奶”是怎樣走路的。
三、 學唱歌曲第一段
1、 教師范唱:爺爺年紀大是怎么樣的.?我為爺爺做什么?爺爺感覺怎么樣?
2、 教師再次范唱歌曲第一段。
3、 教師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內容創(chuàng)編動作。
4、 教師再次范唱,幼兒做動作,鼓勵幼兒參與演唱。
四、學唱歌曲第二段
1、 奶奶年紀大了是怎么樣的呢?
2、 教師范唱歌曲第二段。
3、 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奶奶”。
4、 鼓勵幼兒跟著教師一起邊做動作邊演唱第二段。
五、 幼兒將兩段歌詞連起來演唱
1、 教師指圖提示幼兒兩段歌詞的不同。
2、 幼兒邊做動作邊演唱歌曲。
六、 學唱第三段歌曲
爸爸媽媽看了是怎樣的態(tài)度?是怎樣說的?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回答用歌詞進行總結。
七、完整演唱歌曲
師幼完整演唱歌曲
分組演唱
表演兒童
中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和強弱,熟悉曲中rap部分中的陪陪我,親親我,夸夸我,抱抱我的節(jié)奏型。
2、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學習看圖譜演奏打擊樂器來表現歌曲中的rap部分中的陪陪我,親親我,夸夸我,抱抱我。
3、樂于參與活動,體驗合作的樂趣。
4、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1、幼兒會歌唱《愛我你就抱抱我》。
2、形象圖普(設計配有陪陪我,親親我,夸夸我,抱抱我等動作,及各種匹配的打擊樂器)一張。
3、《愛我你就抱抱我》的音樂。
4、陪陪我,親親我,夸夸我,抱抱我頭飾。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愛我嗎?你想用什么動作來表示愛我?(師幼互動)
2、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老師也很愛你們,今天呀我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特別的禮物,是你們最喜歡聽的一首歌,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唱一唱好嗎?
二、基本部分。
1、歌曲中的小朋友跟爸爸媽媽說了什么?(愛我,你就……)
2、教師出示四張動作圖片。
小朋友們你們說說這些圖片告訴我們了什么?(爸爸媽媽愛我就要陪陪我,親親我,夸夸我,抱抱我)
小朋友們和旁邊的小朋友一起配合表演一下好嗎?(分別出示圖片)
3、完整播放音樂讓幼兒用拍手動作表示歌曲中出現動作的地方。
4、分組拍手表演。
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準備了一些好看的'頭飾,現在我要把它發(fā)給小朋友。
那小朋友們可以根據你帶的頭飾來為這個歌曲rap部分打節(jié)奏嗎?(詢問四組幼兒歌曲什么時候要拍手)
5、討論配器方案,為歌曲伴奏。
今天老師還帶了一些好玩的樂器,小朋友們想認識他們嗎?(聽聲音猜樂器)
6、與幼兒討論什么樂器演奏什么動作。出示形象圖譜,(樂器與動作圖片已經匹配好了)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頭飾分組演奏。
7、完整跟著音樂演奏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們,今天你們學會用樂器演奏這首好聽的歌了嗎?讓我們一起站上來,表演給客人老師看看,好嗎?
活動反思:
這堂課的選材很好,幼兒對這首歌曲很喜歡。并且在演唱時,都能加上自己創(chuàng)編的動作。這堂課的不足之處,在準備圖譜時,可以直接就使用圖片,簡譜不用加上。在打擊樂器的使用時,有的幼兒還不知道節(jié)奏,在這里時應該再更加的強調一下。并且上課時要更加的關注全體小朋友。
中班音樂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延續(xù)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結合主題,體現同伴間的友好情感,我選擇了歌曲《兩只小象》,老歌新唱,動聽的旋律猶如講述著一則動聽的故事,適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征,歌曲中不僅表現了兩只小象團結友愛、一起游戲的情景,而且這首歌曲三拍子的旋律對幼兒來說也比較新鮮,所以試圖通過這首歌曲讓幼兒熟悉歌詞旋律后嘗試接唱表現,讓孩子在愉快的氛圍中主動學習,從而感受到動物之間友好的情感,進而演繹到人和人、人和動物之間友好的情感。
本次活動共分三個環(huán)節(jié),從感受歌曲的意境中引起學唱的興趣;從梳理歌詞、欣賞歌曲節(jié)奏的.氛圍中感受三拍子音樂強弱弱的規(guī)律,結合肢體動作保持唱歌的興趣,并在此基礎上嘗試分組接唱;在歌曲表演中明白朋友間的友愛團結。
【活動目標】
1.感受三拍子音樂強弱弱的規(guī)律,嘗試以接唱的方式表現歌曲。
2.在唱唱演演中明白朋友之間需要團結友愛。
【活動準備】
音樂
【活動過程】
一、感受歌曲——引起學唱的興趣
1.有兩只小象,他們一起結伴來到了小河邊,他們到底給我們帶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2.聆聽歌曲,了解歌曲的意境。
二、學唱歌曲——感受三拍子音樂強弱弱的規(guī)律,結合肢體動作保持唱歌的興趣并嘗試接唱
1.欣賞歌曲,引導幼兒跟著老師一起邊聽邊打拍子。
2.小象在做什么?
3.學唱歌曲
4.分兩組,嘗試接唱(要求接得快,不拖拍)
三、表演歌曲——在唱唱演演中明白朋友間的友愛團結之情
1.鼓勵幼兒自由兩兩分組,跟著這首歌曲的旋律來表演兩只小象。
2.兩只小象玩得可高興了,吸引了很多的小象來到了小河邊,我們一起來表現小象玩耍的情景吧。
中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活動,能與同伴一起游戲,體驗合作的快樂。
2.用身體動作表現水草的舞動和小魚的游動,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和表現力。
3.初步熟悉樂曲旋律,了解優(yōu)美流暢與纖巧輕快的不同音樂性質,通過水草和小魚的游戲表現音樂。
活動準備
1.幼兒準備:已欣賞過有關水族館的'影碟,豐富有關水族館的經驗。
2.教師準備:多媒體、錄音機、磁帶及相關道具。
活動過程
1.聽音樂,和幼兒玩游戲入場。
2.完整欣賞音樂,初步感受音樂的旋律和節(jié)奏。
3.播放音樂,借助多媒體進一步感受音樂。
4.分段欣賞音樂,引導幼兒理解音樂中的不同形象。
。1)欣賞表現水草形象的音樂,啟發(fā)幼兒用舒展、優(yōu)美的身體動作表現水草的舞動。
(2)欣賞表現小魚形象的音樂,啟發(fā)幼兒用纖巧、輕快的動作表現小魚的游動。
(3)欣賞音樂的結束部分,啟發(fā)幼兒嘗試表現小魚和水草共同游戲的快樂情境。
5.分角色、運用道具完整地聽音樂表現。
活動提示
1.在活動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和幼兒玩的游戲規(guī)則為:老師做動作,孩子不做動作;孩子做動作時,老師不做動作。老師牽著朋友一起做動作,孩子也牽著朋友一起做動作。同時教師注意,自己做動作時,音樂為A段;孩子做動作時,音樂為B段;與朋友一起合作做動作時,為音樂的結束部分。
2.在活動中教師選用的道具可以是色彩鮮艷的紗巾,也可以是皺紋紙。
3.提請家長配合:家長可帶孩子一起了解更多的有關水生植物和動物的知識,豐富孩子的相關知識經驗。
【中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中班音樂教案07-21
【經典】中班音樂教案07-21
[精選]中班音樂教案07-22
【精選】中班音樂教案07-23
中班音樂教案【精選】07-28
中班音樂教案(經典)07-28
[經典]中班音樂教案07-25
中班音樂教案12-05
(精選)中班音樂教案07-11
中班音樂教案(經典)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