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小學勞動教案

小學勞動教案

時間:2024-06-19 19:22:15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勞動教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勞動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勞動教案

小學勞動教案1

  一、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學生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性。

  2、體驗勞動的歡樂,從小培養(yǎng)愛勞動的習慣。

  3、教育學生尊重勞動人民,珍惜勞動成果的思想,珍惜父母的辛苦和勞動。

  二、課前準備:

  1、搜集名人或身邊感人的勞動故事。

  2、觀察班上最愛勞動的同學有誰,用一句說話夸夸他。

  三、班會過程:

  (一)激趣導入:同學們,你們看看我們教室的環(huán)境怎樣,你感覺到什么?這干凈、整潔、舒適的環(huán)境是我們的值日生用他們的辛勤勞動創(chuàng)造出來的。勞動創(chuàng)造了美、創(chuàng)造了完美的生活,勞動是最光榮的!

  (二)學會尊重勞動者

  我們背著書包走在寬闊平坦的馬路上時,當我們穿著干凈整潔的衣服,吃著美味可口的飯菜時,你是否會想到那些為我們創(chuàng)造完美生活的勞動者?你是否體會到這些勞動者們所付出的艱辛呢?假如這些勞動者都停止了勞動,我們的生活會出現怎樣的情景?

  勞動僅有分工不一樣,沒有貴賤之分,勞動者是最值得尊重的人。讓我們?yōu)檫@些可敬的勞動者送上最美的贊歌吧!

  下頭請欣賞詩朗誦《勞動之歌》

  勞動如多彩的光是那么明媚,勞動創(chuàng)造出千般快活,勞動使機器在飛速地動,

  勞動使萬物承載世界,我要為勞動者唱贊歌。無論堅守在什么崗位,

  無論崗位是多么平凡,都是勞動創(chuàng)造新的生活。勞動是事業(yè)的根本,

  勞動才能獲取新的生活。勞動是人類永久的旋律,勞動是勤勞者心靈之歌。

  (三)分享勞動的故事

  勞動是平凡的,也是偉大的,不管是名人還是普通人,他們無一不都是用自己的雙手去勞動、去創(chuàng)造自己的一切。下頭,我們就一齊來分享這些感人的`勞動故事吧!從他們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呢?

  (四)表揚愛勞動的同學。

  勞動是可敬的,勞動是光榮的。同學們,擦亮我們的眼睛,看看我們班上最愛勞動的同學有誰?他們平時是怎樣做的?讓我們向他豎起贊賞的大拇指,說一句贊美他的話!

  (四)點燃熱愛勞動之情。

  勞動是光榮的,但勞動也是辛苦的!同學們,在以后的生活中,你會怎樣做個愛勞動的好孩子呢?

  (五)班長發(fā)起“愛勞動,惜成果”的倡議。

  勞動光榮,懶惰可恥。我們應從此刻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把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行為習慣,此刻日常的生活中,做一個優(yōu)秀的學生吧!(班長宣讀“愛勞動,惜成果”倡議書)

  “愛勞動,惜成果”倡議書

  1、在家做愛勞動的好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衣服自己洗,幫爸媽洗洗碗、掃掃地。

  2、在校做愛勞動的好學生。按時按質按量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用心地參加班級勞動如掃地、拖樓梯,擦窗、揀公共場地的垃圾等,把教室和公共區(qū)打掃得干凈。

  3、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比如,每當你浪費一些飯菜時,你應當想到這是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不就應浪費,比如,你走出教室的時候,你應當想想教室里的電燈是工人叔叔的不就應浪費電,就應把燈關掉,還比如,你洗好手后就應及時把水龍頭關掉,不能浪費水。

  四、總結:

  同學們,我們都有一雙靈巧的手,讓我們用雙手學會服務,學會勞動,學會創(chuàng)造,都來做勤勞好孩子;讓我們用汗水描繪自己的夢想,用雙手創(chuàng)造完美的未來!

小學勞動教案2

  時間:4月27日下午第三節(jié)

  地點:多媒體教室

  一、目的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勞動節(jié)的由來,怎樣正確對待公益勞動,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為人民服務、熱愛公益事業(yè)、團結協(xié)作、樂于助人的思想品質。

  2、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一切的勞動成果都是來之不易的,從而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珍惜勞動成果的行為習慣,并體現在日常生活中。

  二、班會過程:

 。ㄒ唬┮裕

  達芬奇曾經說過:勞動一日可得一天的安眠,勞動一世可得幸福的長眠。的確,只有親自參加勞動的人,才能尊重勞動人民,才會懂得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才會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勞動來創(chuàng)造。勞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二十一世紀的中學生就更應該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那么,我們應該怎樣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呢?“五一”是國際勞動節(jié),那讓我們?yōu)檫@個全世界勞動人民的節(jié)日唱出勞動的贊歌吧。

  (二)全班聽歌曲《勞動最光榮》。

  點撥:歌聲唱出了熱情,歌聲唱出了力量。那么,我們之中又有多少人知道勞動節(jié)怎么來的呢?

 。ㄈ﹦趧庸(jié)的由來及影響

  多媒體出示勞動節(jié)的由來、國際勞動節(jié)的會徽、勞動節(jié)的影響。

 。ㄋ模﹦趧幼罟鈽s

  1、請同學們發(fā)現身邊的勞動者

  2、我們也是勞動者之一,在家里和學校,我們可以做哪些勞動?在家?guī)透改缸黾覄,減輕他們的負擔。在學校,愛護環(huán)境衛(wèi)生。

 。ㄎ澹┬∮螒颍赫l是勞動小能手

  整理書桌比賽,激發(fā)學生的動手興趣。

 。┬〗Y。

  1、勞動光榮,懶惰可恥。熱愛勞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勞動是每一位有勞動能力的公民的光榮職責。

  2、一切勞動都是艱苦的.,只有嘗到勞動的艱辛,才能懂得珍惜勞動成果。

 。ㄆ撸┌嚅L宣讀“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倡議書。

  倡議同學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把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行為習慣體現在日常的生活中吧!

  三、總結

  勞動是艱苦的,也是快樂的,更是光榮的。只有勤勞的人才能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生活,才能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未來。同學們,愿我們把勤勞精神發(fā)揚下去,在勞動中接受鍛煉,成為生活的小能手,成為父母的好幫手。

小學勞動教案3

  教學目標:

  1、會唱歌曲剪羊毛,并能用各種身勢參與歌曲表現。

  2、聆聽《鐵匠波爾卡》時,能與同學配合,模仿“打鐵”的聲音、動作,共同參與聽賞活動。

  3、能積極參與綜合表演,從中感受勞動的愉快和豐收的喜悅。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在“聽、唱、拍、跳、、”等音樂活動中感受各種勞動的場面,體驗勞動的喜悅感。

  教學難點:解決兩聲部協(xié)調配合問題。

  教具準備:課件、鋼琴、玩具棒

  教學過程:

  一、“認識勞動的人們”——附點節(jié)奏學習

  1、律動

  聽音樂《勞動最光榮》進教室。

  2、導入

  師:剛才同學們聽到了什么歌曲?

  生:《勞動最光榮》。

  師:勞動可以創(chuàng)造美好的一切。為了生活,人們辛勤地勞動著。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勞動的人們,你看他們在干什么?

  3、附點節(jié)奏學習

  引導學生看圖片、講內容、讀兒歌。

  工人叔叔敲鐵錘,叮叮.叮咚,農民伯伯割稻子,嚓嚓.嚓嚓;司機叔叔開汽車,嘀嘀.嘀噠;環(huán)衛(wèi)工人在掃地,刷刷.刷刷。

  二、“參與勞動的過程”——學唱剪羊毛、聽賞《鐵匠波爾卡》

  1、導入

  師:我們認識了這么多勞動的人們,他們都在辛勤地勞動。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房子里的人在干什么。美妙的音樂從房子傳出,音樂聲中有一種勞動時發(fā)出的聲音,請你仔細聽一聽,猜一猜。

  2、初聽《鐵匠波爾卡》

  3、介紹《鐵匠波爾卡》

  師:你覺得勞動者的`心情是怎樣的?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師:有同學見過打鐵嗎?大家看,年輕的彼特拿著大鐵錘和師傅一起打鐵。大鐵錘“咚”的往下敲是在用力把鐵打平,師傅用小鐵錘“叮!钡那脙上率窃诟嬖V彼特該打這里了。他們“咚叮叮、咚叮!钡呐浜洗蜩F多么有意思!

  4、參與表現

 。1)用“叮”“咚”摸唱主旋律。

 。2)打鐵的節(jié)奏:2/4 x xx | x xx | xx xx | x x ||

  師:同學們,其實,大小鐵錘在勞動的時候必須相互配合?矗@就是他們打鐵時的節(jié)奏。

  ”出現了很多次,你注意到了嗎?請各組分別找一找,并唱一唱。

  (3)集體跟琴唱譜。

  (4)引導質疑。

  師:剪羊毛可真有意思,但我在平時的生活中就沒見過,你們呢?對這項勞動還有什么問題嗎?

 。5)再聽歌曲,引導學生聽詞。

 。6)學生輕聲讀歌詞,解決質疑的問題。

 。7)教師簡介澳大利亞。

 。8)學生輕聲跟唱歌詞。

 。9)分組互相糾錯。

  第一組唱第一句,第二組唱第二句提出難點,互相幫助。

  6、演唱歌曲

  分組用剪羊毛的動作和聲音(嚓)為歌曲伴奏。

  三、“歡慶勞動的豐收”——綜合表演

  1、導入

  學生聽音樂《勞動最光榮》看畫面。

  師:同學們,太陽光金亮亮,雄雞唱三唱,勤勞的人們開始了一天的勞動:農民伯伯在田間耕耘,工人叔叔在工廠里揮灑汗水。

  2、聽《鐵匠波爾卡》,參與表演

  師:聽,鐵匠鋪中“叮叮咚咚”的聲音敲響了,我們也與他們一起打鐵吧!

  3、演唱剪羊毛與參與表演

  師:澳大利亞的人們開始剪羊毛了。讓我們用愉快的聲音來表現他們勞動的情景,各組同學準備好,剪羊毛開始了。

  4、聽《豐收之歌》,看勞動豐收圖。

  四、小結

  師:勞動可以創(chuàng)造生活,可以創(chuàng)造財富!希望同學們通過自己辛勤的雙手去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再見!

小學勞動教案4

  教學目標:

  學會用紙繩子粘貼熱帶魚,激發(fā)學生興趣,豐富課余生活。 教學準備:每生若干紙繩、固體膠

  重點:

  學會用紙繩子粘貼熱帶魚

  難點:

  自我創(chuàng)新

  教學過程:

  一、 激發(fā)興趣

  教師首先給學生放了一段海底的熱帶魚的錄像,接著讓學生看一些從網上下載的一些漂亮的熱帶圖片,學生看了之后立刻就會喜歡上了。

  二、 老師展示作品并演示制作方法

  1、展示作品,比較魚的'不同

  2、演示制作方法

  三、 學生實踐,老師巡視指導

  四、 學生作品展示

  (學生很感興趣,動手操作的欲 望和學習的積極性都很高。)

小學勞動教案5

  一、設計理念:

  1、通過角色的轉變,實現文本對話,在互動交際中體會到看問題“要全面,不表面,不唯一”的道理。

  2、通過對教材的延伸拓展,體現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

  3、通過“導入激趣”、“人機互動”等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努力做到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

  二、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了解內容,在角色的轉變中,實現文本對話,在交際中體會到看問題“要全面,不表面,不唯一”的道理。

  2、在互動交際中,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過程:

  (一)課件導入,激發(fā)興趣。

  1.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故事,想聽嗎?讓我們邊看邊聽,想一想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課件1)

  畫外音:

  鳳凰:我們鳥王國要評選勞動模范了,大家說選誰呀?

  鳥1:我推薦貓頭鷹當勞動模范。

  鳥2:對,我也同意。

  鳥3:為什么推薦貓頭鷹呢?

  鳥1:因為他是田園衛(wèi)士,捕鼠能手,所以應該當勞動模范。

  鳥合:對,我們都推薦貓頭鷹當勞動模范。

  鳳凰:嗯,雖然大家都推薦了貓頭鷹,但是為了公平、公正,我要派烏鴉和麻雀去調查一下,看看貓頭鷹能當勞動模范嗎?

  2.貓頭鷹到底能不能當勞動模范呢?老師給大家?guī)追N選擇,請同學們拿起遙控器選擇一下你認為正確的答案。

  a出示題目,學生選擇

 。ㄕn件2)貓頭鷹到底能不能當勞動模范呢?

 、佼斎荒墚敘诰退墚敘壅{查后評④不能當

  b明示選擇結果

  c同學們選擇了不同的答案,沒關系,讓我們在學習中解決。下面我們就先來讀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請同學們自己出聲音讀課文,注意要把字音讀準確。

  (三)指名讀文,感知內容。

  1.學生自選讀第幾自然段,在他們讀課文的時候請同學們認真聽①聽一聽他們是不是把字音讀準確了。

 、谙胍幌,這個故事主要寫了誰?

  2.(課件3)學生讀書,按自然段出示課文原文,發(fā)現問題糾正讀音,請讀錯的同學再讀一遍。

  3.理解“恥笑”的含義

  ①.剛才讀課文的時候,老師發(fā)現一個詞語,我都弄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你們能不能幫助我理解一下。

 、冢ㄕn件4)出示課件,“恥笑”中的“笑”在文中指什么?下面哪個意思更準確?

  如果讓它當勞動模范,會損害我們鳥國的形象,讓外國恥笑。

 。1)“笑”指聲音和表情。(2)“笑”指心里的想法。

  ③學生選擇

 、苊魇救藬。

  ⑤請學生談理由。

  ⑥再次選擇(課件5)

  4.解決讀書前的提問

 、伲ㄕn件6)課文中主要寫了誰?根據學生回答出示“鳳凰貓頭鷹烏鴉麻雀”

  ②這些詞語你會讀嗎?讓我們一起來讀。

  推薦勞動模范調查

 、勰隳苡蒙线@七個詞語,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嗎?

 。ㄌ崾,要把這些詞語都用上)

 、芄适碌慕Y果怎么樣呢?你們想不想也參加這次調查,看看結果怎么樣?

 。ㄋ模┺D換角色,學習課文。

  1.學生自選角色,變換角色。

  扮演烏鴉、麻雀、貓頭鷹的分別起立,明確自己的身份。

  2.師變換角色,發(fā)布命令。

 、贋貘f和麻雀,請你們分別讀一讀自己說的話,做好準備,一會兒向我匯報。

 、谪堫^鷹,請你把烏鴉和麻雀說的話都讀一讀,想想它們的匯報,你滿意嗎?(學生讀書)

  3.烏鴉匯報

 、僬垶貘f匯報

 、诔鍪揪渥。(課件7)這樣一個懶漢,怎么能當勞動模范呢?(反問句)

 、勰阏f的這句話是什么意思?貓頭鷹到底能不能當勞動模范?

 、苣悄銈兙驮賲R報一遍這句話,告訴我和其它鳥兒,貓頭鷹不能當。

 、葜该嘧x幾遍。我聽出來了,你不同意。

  4.麻雀匯報

 、僬埪槿竻R報。

  ②我聽出來了,你們也不同意。

  ③你們不同意的理由跟烏鴉一樣嗎?

 、苣闹宦槿冈俪鰜韰R報一遍。

 、菸衣犆靼琢,你們也不同意。

  5.表示不滿,再次發(fā)布命令。

 、傥覍δ銈兊倪@次調查,可不太滿意。

  請烏鴉起立a貓頭鷹在夜晚干什么?你調查了嗎?

  b你們的調查存在什么問題?

  板書(要全面)

  請麻雀起立:a你怎么能以貌取人呢?

  b我說的話什么意思?

  c我不需要你們回答。我也指出了你們在調查中的一個問題呀!

  板書(不表面)

 、跒貘f、麻雀,你們說怎么辦?

 、畚野l(fā)布二號命令,“你們再去調查!”

  (五)拓展延伸,進行交際。

  1.現場調查貓頭鷹

  請貓頭鷹到前面,烏鴉、麻雀進行采訪。

  我們的評選要公平公正,不能只聽貓頭鷹自己介紹自己,怎么辦?

  2.人機對話,調查鄰居。

  (課件8)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我們要多方調查,才能準確判斷,烏鴉、麻雀,你們快向鄰居調查吧。

  根據學生的問題點擊課件,回答問題。

  3.觀看實景錄像(課件9,加解說詞)

  “百聞不如一見”“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你們說怎么辦?

  (觀看貓頭鷹夜晚捕食的錄像)

  4.最后判斷,再次匯報。

 、傥覀兟犃素堫^鷹的介紹,又調查了鄰居,還親眼看到了貓頭鷹捕鼠的情景,你們說經過這樣的調查,貓頭鷹能頭勞動模范嗎?

 、诨貞獑栴}:對了,剛才誰選擇了“調查后評”和我的想法相同,大王,我就是這個意思。

  ③這回你們都同意貓頭鷹當勞動模范了,不過可不能這么匯報,(課件10)請你們用“貓頭鷹”和“勞動模范”兩個詞語,并選擇下面的標點符號說一句話,表達貓頭鷹能當勞動模范。

  句號(。) 感嘆號(!) 問號(?)

  a選擇b練說c匯報

  5.通過貓頭鷹當勞動模范,請到臺前交際。

 、倌銈儺斏蟿趧幽7读,有什么要對大家說。

 、跒貘f麻雀可以向他們提出問題,讓貓頭鷹回答誰問得好,請你來頒發(fā)獎章。

 、埒P凰提問,別的鳥能當嗎?

  剛才有誰選了就它能當,現在你有什么想法嗎?看來當勞動模范的人選不唯一。

 。ò鍟晃ㄒ唬

 、苷埬銈兺扑]其它鳥。

  (課件11) 誰能(干什么),怎么不能當勞動模范呢?

  6.評價大王

  ①給大王提提意見

 、谙麓胃傔x大王

  四、板書設計:

  貓頭鷹能當勞動模范嗎

  要 不 不

  全 表 唯

  面 面 一

  【教學反思】

  參加全國“創(chuàng)新杯”教學大賽,對我來說,無論是備課能力,還是上課能力,都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反思這節(jié)課,我有這樣幾點體會:

  1、更充分地認識到“語文是生活”的含義。課堂教學是生活的縮影,是生活的一部分。越是來自生活的`東西,越會得到學生認同,從而積極主動地進行參與。課文《貓頭鷹能當勞動模范嗎》這篇課文的內容就來自生活,我借助教材,讓學生選擇不同的角色來扮演,教師也和學生一樣參與表演。通過“匯報、再次調查、討論、頒發(fā)獎章”等環(huán)節(jié),再現生活的內容,在師生、生生的互動交際中,拉近了文本、學生、教師之間的距離。在這種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中,學生自然對所學的內容有所感悟。

  2、必須樹立新的教材觀,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教師必須開發(fā)教材,才能真正地用活教材。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本著“教材為我所用”的原則,對教材內容進行了拓展延伸,設計了讓學生進行“再次調查、最后進行頒獎”等教學環(huán)節(jié),使學生更充分地理解了看問題“要全面,不表面,不唯一”的道理。

  3、信息技術要為語文學習服務。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不能只發(fā)揮展示、呈現等功能。在這節(jié)課上我設計了利用教學課件“激趣導入”的環(huán)節(jié),設計了“人機對話”的環(huán)節(jié),使信息技術真正成為學生認知、探究和解決問題的工具,努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整合。

  反思這節(jié)課的問題,我覺得自己應該注意處理好預設和生成的關系。課堂教學是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教師必須及時調整,順學而導。在這節(jié)課上,當我與學生交際的時候,感覺引導的不夠到位,評價地不夠及時。今后應加強實踐,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更好的駕馭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水平。

小學勞動教案6

  一、課題:

  愛勞動、愛集體

  二、本課目的:

  通過活動使學生懂得認真值日是愛勞動的表現,也是對班集體盡職盡責,教育學生當好值日生。

  三、過程設計

  1.激發(fā)興趣引入活動:

 、偻瑢W們,你們看一看我們教室的環(huán)境怎樣,你感覺到了什么?(引導學生說出:這是一個干凈整潔的教室。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上課,心情舒暢,感到很愉快。)

 、诮裉炷膸讉同學值日?你們給大家說一說是怎樣值日的?今天值日生對工作負責嗎?(同學們討論后,引導學生說出:值日生同學愛勞動、對工作認真負責,關心班級,不怕臟和累,為班級盡職盡責。)

 、坌∨笥褌儾乱徊陆裉彀鄷顒拥闹黝}是什么?:“當好值日生”)

  2.怎樣當好值日生:

 、俪鍪緬靾D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有的灑水、有的掃地、有的拖地、有的擦桌椅、有的擺桌椅??)

 、谶@些事怎樣才能做好呢?(a.學生動手實踐,老師指導。b.討論說出全小組同學齊心合力,工作認真負責,積極主動??)

  3.談體會明道理:為什么要每天值日而且輪流當值日生呢?(引導學生說出:值日是為了同學們能在干凈的教室里學習,值日勞動是大家的事,大家都要動手做,每個同學都是班級的主人,都應該當好值日生。)

  4.辨是非升華認識

 、傧掠炅,小明兩腳都是泥,就進了教室;

 、诹崃釖叩貢r,滿教室都飛著灰塵;

 、坌偼贤甑卣f:“強強咱倆去倒臟水。”強強說:“我是擺桌椅的',我不去!毙√m跑過來說:“我去!

 、芙裉於斨等丈,但下午一放學他就回家了;

 、菔止ふn上完了,小莉把不用的紙都弄到了地下。

  5.夸夸這些值日生

  ①各小隊討論選出優(yōu)秀值日生,并組織大家說一說他們是怎樣當值日生的。

 、劢o優(yōu)秀值日生贈小紅花,并發(fā)小獎品。

  四、活動總結:

  通過這次班會活動,同學們都懂得了勞動最光榮的道理,知道了我們都是班級的小主人,值日勞動是我們應該做的,值日就應該以主人翁的精神認真負責地做好,把教室和周圍環(huán)境打掃干凈

  并保持整潔,使同學們能在干凈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習、生活。我提議:人人爭當值日生,做一個愛勞動、關心集體的好學生,好嗎?

小學勞動教案7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木加工技術變化和發(fā)展的過程,理解技術革新的意義。

  2、認識、了解常見的木工工具,學習、掌握一些簡單的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3、學會基本的木料截取與連接的方法。

  二、教學準備

  教師:木工工具若干,有關木工技術的錄像,圖片或資料。

  學生:小鋼鋸、釘錘、起子、鋼筆、直尺、大頭針、乳膠、砂紙、木邊料等,有關木工技術的信息資料。

  三、活動過程

  1、出示、交流活動前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查找到的一些關于木工技術的資料。

  如:魯班的故事。

  教師介紹一些木工工具的使用與注意點。

 、傩′撲彽恼{整使用。

 、卺斿N的使用。

 、燮鹱拥氖褂谩

  2、介紹木材的特點和用途。

 、匍

  ②泡桐

 、鬯

 、芩

 、菹阏。

  3、解讀、明確更各種勞動工具的操作規(guī)則與使用注意點,練習使用各種勞動工具。

  注意點介紹:

  ①工具使用。

 、诩o律。

 、酃ぞ邤[放。

 、芸臻g。

  4、組織學生進行對邊角料的截取和連接。

  學生操作。

  教師從旁指導。

小學勞動教案8

  一、活動目的

  為了加強小學生們的勞動意識,認識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獨立自主觀念,使學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是一種美德,從小培養(yǎng)愛勞動的好習慣。從而組織本次倡導勞動的主題班會,帶領學生,發(fā)揚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

  二、活動主題

  勞動最光榮

  三、活動時間

  20xx年4月24日周三

  四、活動對象

  知心姐姐海島隊b組成員及四年級學生

  五、活動內容

  課前準備:

  1、主持人將學生分成若干組,在黑板上寫上小組編號,為課堂小組競賽計分做準備。

  2、準備若干份的小卡片,以8張為一份,小組份數待定。

  3、循環(huán)播放《勞動者最光榮》歌曲

  第一環(huán)節(jié)(10分鐘)

  聽聽勞動者的故事

  主持人a:同學們,有誰能告訴我剛才我放的是什么歌曲嗎?

 。▽W生發(fā)言)

  b:真聰明。今天我們的主題班會就是關于我們的“五一勞動節(jié)”(ppt展示主題)

  a:那么大家想想聽勞動者的故事

  生:想……

  b:(有感情地講述故事,故事內容可以為彭德懷種田。待定)

  a:x故事精不精彩?那聽完了別人的故事,同學們來講講我們身邊的故事,來推薦推薦身邊的“勞動之星”?

  生:……

  第二環(huán)節(jié)(8分鐘)

  拼字游戲———勞動光榮,懶惰可恥

  主持人a:(b給每小組分發(fā)8張拼字卡片)同學們,看我們發(fā)的8張卡片都有寫著一個字,看哪個小組拼得最快,拼好就舉手示意哦

  b:(注意每組的`活動情況,記錄哪組速度最快)看哪一組最先拼成“勞動光榮,懶惰可恥”

 。ǖ玫谝坏模〗M加10分)

  第三環(huán)節(jié)(12—15分鐘)

  小組知識競賽

  1、基礎題

  以猜字謎、歇后語、腦筋急轉彎三種形式為主,題目設置難度一般,保證各組拿到50分左右的基礎分(注意題目的分數設置)

  2、搶答題

  同樣以猜字謎、歇后語、腦筋急轉彎這三種形式為主,題目難度增加,拉開小組分數差距。(注意問題的有趣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積極參與度)

  主持人a:(組織同學知識競答,活躍氣氛)

  b:(統(tǒng)計最后得分,給得分的一組優(yōu)先選擇獎品,以此類推,

  按分數高低給學生選擇獎品,讓每位同學都能領導獎品)

  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倡議書

  第四環(huán)節(jié)(5—7分鐘)

  詩詞朗誦+勞動倡議

  主持人a:大家知道哪些有關勞動的詩詞?

  生:……

  b:那我們一起齊讀古詩《憫農》

  a:我們要節(jié)約糧食,尊重勞動者……

  最后,我們倡議:

  ……(倡議內容)

  主持人領讀(5分鐘)

  活動結束

  結束語:“要學喜鵲造新房,要學蜜蜂采蜜糖,勞動的快樂說不盡,勞動的創(chuàng)造最光榮!”同學們,用我們的雙手去勞動,用我們的雙手去釀造更甜美的生活!

  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小學勞動教案9

  教學目的:

  學會做簡單的'家務活,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增添生活情趣。

  工具、材料:

  高壓鍋或電飯鍋,水、米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學生動手煮飯的興趣。

  二、學學做做

 。ㄒ唬└邏哄佒箫垼

  1、揀米、淘洗、加水。

  2、檢查密封圈、排氣孔后加蓋。

  3、先用旺火燒煮,沖氣后調成小火燜3——5分鐘。

  4、待鍋冷卻,鍋內氣壓下降后,才能旋開鍋蓋。

  (二)用電飯鍋煮飯:

  1、注意電飯鍋內膽與外表面要抹干凈。

  2、插電時要注意安全。

  三、想想練練

  1、淘米時,是不是淘洗的次數越多,洗得越干凈就越好呢?

  2、回家練習煮飯,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做媽媽的好幫手。

小學勞動教案10

  教學目的:

  1.通過聆聽和表演本課歌曲,理解本課主題“愉快的勞動”,明白勞動光榮的道理。有感情地演唱本課歌曲。

  2.能用學過的唱名填寫并準確演唱,在實踐中掌握音與音之間的音高關系。

  3.認識和節(jié)奏,能準確地讀拍。并能在實踐活動中運用。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掌握音與音之間的音高關系。

  教學方法:音樂自由教學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琴、打擊樂、彩筆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小漁簍》;編創(chuàng)與活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老師與學生一起隨音樂《勞動最光榮》進入音樂課堂。

  師:剛才我們表演了一首與勞動有關的歌曲,同學們,你們還會唱哪些與勞動有關的歌曲呢?(自由表演唱,培養(yǎng)孩子們自信演唱的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孩子的音樂記憶力,讓孩子在實踐活動中多多積累好聽的音樂。)

  二、表演《小漁簍》:

  “同學們,老師今天給大家?guī)硪皇缀_吅⒆觿趧拥母枨,大家想聽嗎?(多媒體播放歌曲)。

  1、完整初聽歌曲,讓學生初步感知歌曲的音樂情緒、特點、及內容。

  2、有感情的朗讀歌詞,體會歌曲中所表達的小朋友的心情。

  3、用“l(fā)a”輕聲跟唱歌曲旋律,注意歌曲演唱情緒。

  4、隨伴奏輕聲唱歌詞,老師給予及時糾正。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創(chuàng)編動作表現歌曲。

  三、編創(chuàng)與活動:

  “同學們的歌聲太動聽了,瞧!海邊的小朋友給大家送禮物來了!保ǘ嗝襟w出示帶有唱名的貝殼、海星、海螺等等)

  1、劃分小組進行討論。

  2、每小組討論、填寫唱名形成旋律。

  3、每組派出代表演唱自己填寫的唱名形成旋律。

  4、比一比,哪一小組演唱的準確、流暢,旋律好聽,便將哪一組選為優(yōu)勝組。

 。ㄒ苍S有些小組編寫的并不流暢,老師也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因為只要每個孩子都動腦參與進來了,就是最大的`收獲。)

  四、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聆聽《拾稻穗的小姑娘》;聆聽《太陽出來喜洋洋》;編創(chuàng)與活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隨音樂《小漁簍》邊唱邊律動進入音樂課堂。

  (可以借此鞏固復習歌曲《小漁簍》)

  二、聆聽《拾稻穗的小姑娘》:

  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用海邊小朋友送來的禮物創(chuàng)編出了那么多好聽的旋律,有一位小姑娘可著急了,她說她也有一首好聽的歌要送給大家,你們聽,她唱著歌來了!

  1、完整地聆聽歌曲,老師引導孩子輕輕合著音樂拍手。

  “小姑娘的歌唱的多好聽呀,歌中都唱了些什么內容?我們一起邊聽邊用動作來表演,好嗎?”

  2、復聽歌曲,邊聽邊做動作表演。

  3、分組聽音樂表演,看哪一組表演的好。?

 。ㄗ寣W生自由發(fā)揮,讓每一個孩子參與到表演中來,培養(yǎng)他們的自己表現能力)。

  三、聆聽《太陽出來喜洋洋》:

  1、完整地聆聽歌曲。

  師:“你們聽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聽后你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用你手中的彩筆畫一畫!

  2、復聽歌曲。讓孩子隨著音樂在紙上畫線條,并說一說為什么這樣畫??

  3、再次復聽。讓學生拍手輕輕合著音樂,老師啟發(fā)學生輕輕隨著歌聲哼唱,看看能記住哪一句,哪一句印象最深刻。

  四、編創(chuàng)與活動:

  1、讓學生隨著音樂將《拾稻穗的小姑娘》和《太陽出來喜洋洋》在紙上畫出對比線條,并說一說為什么這樣畫?

  2、讓學生將自己不同的感受用相應喜歡的色彩圖畫到課本上。

  五、課堂小結

小學勞動教案11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會釘紐扣,教育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掌握手縫技巧。

  2.在感受勞動的樂趣的同時應注意安全。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釘雙眼扣和四眼扣。

  難點:穿針引線和給線打結。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溫馨提示、評價標準、拓展延伸等內容的打印材料;實物投影儀

  學生準備:針、線、布塊(或手帕)、剪刀、(雙、四)眼扣各數枚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學習教材

  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每當我們的農服破了,紐扣掉了或書包裂口了.我們該怎么辦呢?這些事又是誰幫你做的呢?想不想自己來學釘紐扣?

  今天,我們這堂課就來學習釘紐扣。

  (二)講解制作方法

  1.出示投影片:各種各樣的紐扣.如何分類?

  2.板書投影:

  從扣眼分:單眼扣、雙眼扣、四眼扣

  紐扣的種類從形狀分:方形扣、圓形扣等

  從質地分:有機玻璃扣、金屬扣、電鍍塑料扣

  3.說說不同紐扣的'釘法。重點講解雙眼扣、四眼扣的釘法(見第27頁上的圖)。

  (1)釘雙眼紐扣。

  ①穿針:截取比手臂略長些的一段線,把線頭用手捻得又尖又直,再把線頭穿進針眼,并在線的另一端打個結。

  ②確定釘紐扣的位置后,用左手把紐扣連布一起捏緊不讓它移位,從布的背面進針穿過紐扣的一個孔,然后從紐扣的另一個孔進針,在布的背面將線收緊。按這樣的方法重復四五次,使紐扣固定在布面上,然后打結,剪去線頭。(重點指導一下打止結的方法)

  (2)釘四眼紐扣。

  第一種:“十”字形釘法。

  釘法與釘雙眼扣差不多。交叉成“十”字形就行了(見第27頁上的圖)。

  第二種:“二”字形釘法。

  與“十”字形釘法只有一個不同的地方,那就是要使紐扣正面的線跡釘成“二”字形,不交叉(見第27頁上的圖)。

  (三)學生分組實踐、教師巡視

  1.小組合作,互教互學。

  2.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穿針、引線、打結的過程。

  3.學習了釘紐扣的基本方法,想一想,還有什么別的釘法嗎?

  4.其他樣子的紐扣怎么釘?出示各種不同式樣的紐扣,說說你用什么

  方法釘(閱讀補充材料)。

  5.如果正式在衣服上釘紐扣,還應該注意什么?

  (1)紐扣的位置要對準衣服上的扣洞,可用專用粉筆做上記號(見第12

  頁上的圖)。

  (2)進針后,要把針線往上提,不能往旁邊拉,以免針尖戳到別人。

  (四)作品展示、互動評價

  1.小組評議,在書上填上“☆”。

  2.展示優(yōu)秀作品,說說自己釘紐扣的過程,應該注意的事項。

  (五)總結回顧,啟迪創(chuàng)新

  小結:釘紐扣的基本方法,同學們都已初步掌握了,老師相信,以后你的紐扣掉了,一定會自己釘上。從小養(yǎng)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

  把釘紐扣的過程寫成一篇短文,在班內交流。

  板書設計:

  起始針——終止針

  教學反思:

  1、送給學生穿針“法寶”(穿針輔助絲)時,先讓學生自己試一試如何用,也是訓練學生探究思維的一種方式,我在上課時指導得過早了些。

  2、把等級評價標準在學生動手釘第二顆紐扣前提出,也許學生作品的質量會更好些。

  3、每布置一項操作任務,都應該給學生一個規(guī)定時間,這樣既能提高課堂效率,又便于學生養(yǎng)成習慣,使教師容易駕馭課堂。

小學勞動教案12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知道洗衣物的主要步驟,知道不同質地的衣物要用不同的洗滌方法,還要用不同的洗滌用品。

  2.認識幾種常見衣物的洗滌標識。

  3.通過實踐,初步掌握正確的洗滌方法。

  教學重難點:認識幾種常見衣物的洗滌標識。通過實踐,初步掌握正確的洗滌方法。

  教學準備:衣物質地標識,衣物洗滌說明標識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談話:你平時在家要洗衣服嗎?事怎么洗滌的?看到家長又是怎樣洗衣物的?主要分哪幾個步驟?

  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浸泡——擦肥皂——搓洗——沖洗——晾干

  二、學習新知。

  1、出示幾件質地不同的衣物,提問:這幾件衣物可以一起洗嗎?為什么?

  2、認識衣物質地標識和洗滌說明標識。

 。ǔ鍪荆┳寣W生自己認自己記,然后逐個出示各種標識,讓學生說說代表的意思。

  把剛才幾件衣物拿出來,讓學生說說各是什么質地,該怎么洗?要注意些什么?

  3、學文明理:

  閱讀課文,想一想:

  1)洗內衣有那些步驟?

  2)洗內衣要注意什么?

  4、看書學習正確的洗滌方法。

  5、說一說:交流一些便捷的,有創(chuàng)意的好方法。

  三、拓展活動

  1、動手實踐時的注意事項。

  2、查閱信息,獲得怎樣使衣物洗得更干凈的小知識。

  3、根據自己所帶要洗的衣物,說說應該用什么洗滌用品?

  1)了解為什么不能用洗衣粉洗衣物的道理。

  2)閱讀小知識:洗滌劑的選擇與使用

  四、評價。

  1、鞋的清潔

  教學目標:

  1.學會刷洗自己的鞋子和保養(yǎng)各種鞋。

  2.替父母洗鞋,表達一份孝心

  教學準備:課文插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每天都要穿鞋,鞋不但能保護我們的雙腳,還便于我們行走跑步和鍛煉,清潔鞋

  也有很大的學問,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鞋的清潔。

  二、學習新課

  1.讀課文,說說鞋的清潔

  2.找一找,怎么保持鞋的清潔衛(wèi)生?

  A.學生互相說一說

  B.學生說老師板書

  勤刷洗勤晾曬

  三、鞏固練習;

  1.學會刷洗自己的鞋子嗎?

  2.替爸爸、媽媽洗鞋,表達一份孝心。

  3.學會清潔和保養(yǎng)各種鞋。

  3、折疊衣褲

  教學目標:學會折疊衣褲,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教育學生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

  教學過程:

  一、學習課文:

  1.折疊衣褲的的好處,

  2.折疊衣褲的方法

  3.試一試,疊一疊

  二、議議評評

  各小組展示疊好的衣褲

  討論:疊衣褲時的操作要領。

  三、小結:

  疊衣褲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項。

  4、認識和使用電冰箱

  教學目的: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一些使用和保養(yǎng)電冰箱的知識,并能把這些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去。

  材料準備:電冰箱的結構示意掛圖。

  教學過程:

  一、出示掛圖:簡單講述電冰箱各部分的名稱和用途。

  二、學習課文:

  1、擺訪位置要恰當。

  2、食品要包裝儲存。

  3、留有空隙。

  4、儲存的'食品有期限。

  5、冷凍室不能存放裝有水的玻璃瓶。

  6、調好溫度控制旋鈕。

  7、冰箱的清理、除箱。

  三、讓家中有冰箱的同學,談談自己家中使用電冰箱的情況和體會。

  四、小結:

  提問:打開電冰箱,有時會聞到一股臭味,為什么會有臭味?

  5、認識和使用爐具

  教學目標:

  1、認識液化氣爐具,了解它的結構。

  2、學會爐具的操作方法和步驟。

  3、了解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項。

  4、能正確使用爐具,做父母的小幫手。

  教學重點:液化氣爐的使用方法和安全使用液化氣爐的注意事項。

  難點:開啟、關閉液化氣爐的操作程序。

  教學器材:液化氣爐具掛圖及實物一套。

  教學流程:認識爐具結構——學會操作方法——強調注意事項——課后拓展

  教學過程:

  一、認識液化氣爐。

  1、看掛圖,先讓家里有液化氣爐的同學指圖說說它的各部分名稱。

  2、教師結合掛圖、實物,講解液化氣爐具各主要部件的名稱、用途。

  二、學習爐具的操作方法和步驟。

  1、教師先介紹爐具的工作原理。

  2、教師邊演示邊操作,要求學生邊看邊記住方法和步驟。

  3、讓學生小組合作,說說爐具的操作方法和步驟。

  4、匯報后,各小組推選出代表現場演示爐具的操作。教師對學生操作中出現的問題給予指正。評出優(yōu)勝小組。

  三、強調操作中的注意事項,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1、讓學生根據爐具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步驟思考并討論:操作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2、教師補充并強調在操作中應注意的安全事項,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四、思考:學了本課,你有什么收獲?

  1、學會了正確使用液化氣爐具。

  2、懂得了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的重要性,在生活中也要嚴格遵守各種規(guī)則,如交通規(guī)則等。

  五、課后作業(yè)

  在家人的指導下進行液化氣爐具的操作練習,并寫一篇題為《我學會了使用液化氣爐具》的習作。

  6、加熱飯菜

  教學要求:讓學生學會加熱飯菜的方法。教育學生樂于做簡單的家務勞動,并從小養(yǎng)成關心他人的良好品質。

  課前準備:爐具一座、鐵鍋一個、盛著飯的盆子一個、菜兩碟、蒸架一個、短小方筷一雙、鍋鏟一把

  教學過程:

  一、根據課文內容,請一位學生扮演課文中的“我”,教師自己扮演母親。讓“我”在課堂上做加熱飯菜請“母親”吃的表演。學生觀看表演后就一下問題展開討論:“我”這樣做為什么值得大家學習?“我”給飯菜加熱的方法對不對?通過討論,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加熱飯菜的方法,教師可作示范,并加以詳細說明。

  三、要提醒學生注意幾點:用火要安全;在鍋里擺放飯菜的時候,要小心,擺穩(wěn),防止翻倒;當飯菜被蒸熱后,要先熄火,讓開水停止沸騰后才小心取出來,以免手部被燙傷。

  四、可讓學生分組模擬蒸熱飯菜時擺放飯菜的方法,然后大家互相評議,如條件許可,還可分組讓學生進行炒飯等實際操作。

  五、有些學生家里有電飯煲或微鍋爐,教師可適當補充講講用電飯煲或微鍋爐把飯菜加熱的方法。

  7、做風鈴

  目標要求:

  1.教給學生制作風鈴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審美情趣。

  2.溝通師生情感,激發(fā)學生對老師的尊敬和熱愛。

  準備工作:

  1.卡紙、彩紙、剪刀、膠水、彩筆等用具。搜集精美的圖案。

  2.課前查閱有關教師節(jié)來歷和意義的資料,摘抄記錄一些有關“歌頌老師”的語句。

  活動過程:

  1.激情導入。

  當你聽到美麗的風鈴在風中發(fā)出清脆悅耳的聲響,有什么感覺?要是自己動手做個風鈴掛在窗前,一定很有趣。

  2.學做風鈴。

  (1)介紹風鈴的制作方法。

  ①討論:仔細觀察,風鈴包括哪些內容?

 、谥笇Ы處熤v解制作的方法和步驟)

  (2)學生試制風鈴(可播放音樂)。

  請同學們按照老師介紹的方法,自己試著做一個風鈴。

 。▽W生試制,老師巡視指導)

  3.你還能用哪些材料做風鈴?請畫出設計圖樣。

  8、做紙娃娃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運用“自主嘗試、探究合作”的方式進行制作;

  2、在制作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及審美能力;

  3、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熱情,享受創(chuàng)作情趣。

  教學重點、難點:在初步掌握紙娃娃制作方法的基礎上進行個性化創(chuàng)作。

  材料準備:厚紙板、色紙、圖畫紙、剪刀、手工小刀、雙面膠、彩筆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展示幾種簡易紙杯作品,導入。

  2、說說發(fā)現。

  二、掌握方法:

  自讀29-30頁課文,學習制作方法。

  三、嘗試制作:

  小組合作完成一個紙杯娃娃。

  四、方法引導:

  1、展示交流,技術指導:

 。1)你認為哪件作品好?好在哪里?

 。2)小組談經驗。

小學勞動教案13

  教學目的:

  一、使學生懂得洗頭和洗澡的意義并掌握洗頭和洗澡的方法,學會洗頭和洗澡。

  二、使學生重視儀容美觀、整潔,并逐步養(yǎng)成經常洗頭和洗澡,愛清潔講衛(wèi)生的習慣。

  課前準備:

  一、教師用:臉盆一個,盛水的水桶一個,裝廢水的水桶一個,毛巾兩條,洗發(fā)劑一支或者香皂一塊,棉花少許,電吹風一個。

  二、學生用:每組臉盆一個,盛水的水桶一個,裝廢水的水桶一個,毛巾兩條,洗發(fā)劑一支或者香皂一塊,棉花少許。

  教學過程:

  一、洗頭和洗澡的意義。

  可通過提問或談話的`方法提出這個問題:

  1、頭發(fā)蓬亂和頭發(fā)整潔,給人的印象怎么樣?

  2、有時候我們?yōu)槭裁磿X得頭部發(fā)癢?

  講述頭發(fā)的作用:人的頭發(fā)起著保護頭部的作用。頭部的皮膚因為新陳代謝而產生污物,如粘在頭發(fā)上的皮屑等。毛孔經常會排出汗?jié)n、皮脂等東西。人們在勞動或者或活動中,頭發(fā)、頭部皮膚會粘附者許許多多的灰塵、臟物,甚至沾上一些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這些東西,不但會使人的頭部骯臟、發(fā)臭、發(fā)癢、甚至能使人患上皮膚病、傳染病等。因此,我們必須勤洗頭和洗澡,保持清潔,使儀容整潔。

  二、指導洗頭和洗澡的方法。

  這是本課的重點。找一位同學現場示范洗頭和洗澡,邊操作邊講解,讓學生聽懂、看清每一個細節(jié)步驟。

  洗頭和洗澡過程:(邊講解邊適當板書。)

  1、淋濕。

  2、涂洗發(fā)劑。

  3、搓洗。注意不要用力過猛,以免傷著頭皮造成皮膚感染。

  4、沖洗。用溫水沖洗干凈,直到沖洗過的水清而不濁。殘留的洗發(fā)劑對健康是不利的。如果覺得頭發(fā)還是比較臟,可重復2、3步驟。

  5、抹干。用干毛巾擦干。有條件的可使用電吹方把頭發(fā)吹干。

  三、想想做做

小學勞動教案14

  教學目的:

  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在懂得一些自行車知識的'基礎上,掌握擦拭自行車的技能。

  材料準備:

  自行車、抹布、潤滑油

  教學過程:

  一、利用實物,簡單介紹自行車主要零部件的名稱、性能。

  二、指導學生學習課文。

  提問:保養(yǎng)自行車的一般方法?

  三、保養(yǎng)自行車的好處:

  1、使自行車胎經常保持有適量的氣。

  2、擦拭和自行車加油。這樣可以使自行車清潔、美觀,不容易生銹。

  3、及時修理部件,可保障行車安全,防止部件嚴重損壞。

  四、組織學生分工合作擦拭自行車。

  五、教育學生平日注意保管自行車。

  六、總結、評比。

  板書設計:

  保養(yǎng)方法:

  1、保持車胎有適量的氣。

  2、經常擦拭。

  3、經常檢查一些主要部件,發(fā)現問題及時修理。

小學勞動教案15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一切用品都是勞動成果,它們來之不易。

  2.懂得珍惜勞動成果是一種美德,是尊重勞動人民的表現。

  情感:

  1.以珍惜勞動成果為榮,以浪費勞動成果為恥。

  2.尊敬珍惜勞動成果的人,愿意向他們學習。

  行為:

  1.珍惜日常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品,不損壞,不浪費。

  2.見到同學不珍惜勞動成果,加以勸阻。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與第二課《不比吃穿》組成一個單元,同屬課程標準三至五年級“勤勞節(jié)儉”德目,它們有密切聯系,同是培養(yǎng)學生勤儉節(jié)約的美德,但著重點各不相同。本課著重于 教育學生珍惜勞動成果,下一課著重于 教育學生不和別人比吃穿。對學生進行“珍惜勞動成果”的 教育,在目前顯得特別重要。其一,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群眾生活水平提高,學生的家庭生活條件和學習條件都有了較大的改善,特別是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的學生,吃、穿、用應有盡有,家長為他們準備的學習、生活用品十分齊全,他們往往難以體會這些用品是勞動成果,來之不易,因此不知愛惜。其二,現在不少學生尤其是獨生子女,在家中處于特殊的地位,有求必應,有的甚至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對勞動的艱辛缺乏體會,不知道應該珍惜他人的勞動,所以隨意浪費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品。本課 教學必須從這些實際情況出發(fā),在低年級已進行過的'愛惜學習、生活用品,愛護課桌椅和愛惜糧食等方面 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針對性,務求收到實效。

  本課以學生簡單地說出日常吃的、穿的、用的導入,目的在于引起學生的興趣。那么應該怎樣對待這些勞動成果呢?課文選用的是董必武 教育子女珍惜勞動成果的故事。課文選用的是幾個貼近兒童生活的小故事,學生易懂,但對其中一些具體情節(jié),如把掉在桌上的飯粒撿起來吃,把桃樹上的樹膠刮下留著用來粘毛筆等,他們不一定認同,這是正常的。 教學不必糾纏于這些情節(jié),更不是要求學生簡單地模仿,而要緊緊圍繞 教學要點,著重理解“勞動成果來之不易,要珍惜”的道理。在分析課文時,不僅要讓學生了解董必武是怎樣做的,而且要使學生明確他是怎樣想的,要將他的表現和思想緊密聯系在一起,從而達到學習董必武珍惜勞動成果的高尚品德的目的。

  為了鞏固和理解課文內容,還安排了“說一說”。“夸一夸”、“議一議”、“看一看”四個欄目。目的是讓學生認識到,一些看得見的東西是勞動成果,有些雖然不是具體的東西,但也是人們辛勤勞動得來的,也是勞動成果,應當珍惜。

  教法建議

  教師可結合課文、插圖和方框中的提問,著重分析三個問題。

  1.古詩《鋤禾》說的是什么意思?董必武為什么教女兒背這首古詩?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币馑际牵河捎谵r民在烈日下“鋤禾”的辛苦勞動,才有這“盤中”香噴噴的飯;是農民流了許多汗水,才換來“粒!奔Z食。吃飯時,董必武教女兒背這首古詩,是要讓女兒牢記糧食來之不易, 教育她注意珍惜勞動成果,愛惜糧食。

  2.可以把《鋤禾》這首詩運用動畫表現出來,更加生動形象。

  3.為什么董必武要刮下樹膠來粘毛筆?為什么他說不愛惜勞動成果,就是不尊重工人、農民的勞動?董必武這樣做,并不是因為他沒有錢。他用樹膠粘毛筆,一方面可以利用廢物;另一方面可以保護毛筆,這充分表現了他老人家勤儉節(jié)約、珍惜勞動成果的高尚品德。

  為什么不愛惜勞動成果,就是不尊重工人、農民的勞動?這是本課 教學的重點、難點。對于這一問題,必須讓學生從正面弄清道理,這里可以簡單介紹一本書、一支筆或一件衣服的制作過程,從中使學生明白一切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品,都是經過好多道工序制成的,許許多多的工人、農民和各行各業(yè)的勞動者為此付出了勞動。不愛惜這些東西,就是不尊重工人、農民和各行各業(yè)勞動者的勞動,也就是不尊重工人、農民和各行各業(yè)的勞動者;更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引導他們對一些帶普遍性的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如:失物招領箱里的遺物,明知是自己的,不愿認領;練習本上的紙,隨便撕下來,折成飛機來玩;鉛筆盒用不了幾天,又換新的,等等, 教師應引導學生分析這些現象,使他們從中真正受到 教育,自覺地珍惜勞動成果。

  4.董必武的女兒如何對待爸爸的 教育?結合課文最后一句,并與第一段相呼應,指出董必武的女兒以爸爸為榜樣,養(yǎng)成了珍惜勞動成果的好習慣,并把爸爸的高尚品德視為“心中的珍珠”。我們應該像董必武的女兒那樣,向董必武學習,養(yǎng)成珍惜勞動成果的好習慣。

  教學設計示例

【小學勞動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勞動與技術教案02-13

小學勞動與技術教案03-20

小學勞動課教案06-30

小學勞動課教案01-22

(通用)小學勞動課教案07-09

小學勞動課教案(薦)07-27

小學勞動教育教案通用08-16

小學勞動課教案[熱門]08-08

小學勞動教育優(yōu)秀教案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