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4-10-17 02:58:20 教案 我要投稿

【熱門】中班科學活動教案3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學活動教案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中班科學活動教案3篇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探索各種方法來榨取果汁。

  2、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同伴之間的合作能力。

  3、讓幼兒體驗勞動的樂趣。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各種工具:小勺、碗、塑料小刀、筷子等。

  2、橙子若干。

  3、中號透明塑料量杯;大號塑料量杯一個。

  活動過程:

  1、通過談話引起幼兒的.興趣。

  “你們喝過果汁嗎?好喝嗎?你知道果汁是怎樣來的嗎?

  2、請幼兒介紹自己所看到的工具,并初步設想自己會怎樣來運用這些工具來榨取果汁。

  3、幼兒自由分組開始榨果汁。

  (1)教師指導幼兒能夠運用工具榨取果汁。

 。2)鼓勵幼兒探索出多種方法來榨取果汁。

 。3)提醒幼兒將榨出的果汁放入量杯中。鼓勵幼兒能夠榨出更多的果汁。

  4、討論:你覺得用哪種方法來榨果汁最方便,哪種方法榨出來的果汁最多。

  5、品嘗自己榨的果汁,享受勞動的樂趣。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的活動,使我感到對于一些科學活動,要讓幼兒大膽嘗試,從操作中獲得知識,這樣比只靠教師的傳授更能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幼兒獲得的知識更直觀,尤其是對于中班的幼兒來說,我們更要相信幼兒的能力,要多放手,而且教師選擇的主題內容要貼近幼兒的生活,這樣才能更好的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使幼兒在玩中學習,獲取更多的知識。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鏡子的反光現(xiàn)象,知道許多物體都能形成光斑。

  2.初步感受光源、鏡子、光斑的關系。

  3.在探索中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每人一面平面鏡(形狀不同:圓形、方形等;)

  2.準備若干可以反光的和不可以反光的物品擺放在活動室周圍,如:不銹鋼調羹、茶杯、臉盆、光盤、手表等其他各種表面光亮的金屬或玻璃物品。

  3.本活動應在晴朗的天氣下進行,室內有戶外射進來的陽光。

  活動過程:

  一、自由探索——光斑從哪里來?

  1.游戲:鏡子和光。

  教師和幼兒一起拿著鏡子在有陽光的地方玩耍,把光反射到天花板或墻壁上。

  2.提問與交流:

 。1)你是怎樣玩的?這些亮亮的'、晃動的是什么?(光斑)

 。2)光斑是從哪里來的?它為什么會動?

 。3)光斑的形狀有什么特點?為什么?

  3.小結:鏡子將光反射在墻壁上就會產生光斑,光斑隨鏡子的晃動而晃動。鏡子的形狀和形成的光斑的形狀一樣!

  二、引導探索——哪些東西能形成光斑?

  1.引發(fā)幼兒回憶、講述已有經驗。

  請你們想一想,除了鏡子,還有沒有什么東西也可以象鏡子一樣在太陽光下一照就形成光斑呢?

  2.幼兒尋找可以反光的物體。

  我們周圍有許多東西,你們去玩一玩,看一看哪些東西也能形成光斑?

  3.幼兒探索,教師觀察和指導。

  4.組織幼兒交流

 。1)為什么這些東西能夠在太陽光下一照就會在墻上形成光斑呢?

 。2)他們有什么秘密呢?

  三、深入探索——還有哪些光源也能使鏡子形成光斑?

  1.提出疑問:手電筒照在鏡子上是不是也會有光斑呢?(幼兒猜測)

  如果能產生光斑,形成的光斑亮度一樣嗎?

  2.幼兒探索和交流

  教師小結:原來亮度強的,照人明顯的物體,形成光斑的亮度也強。

  四、延伸活動:

  找尋生活中還有哪些光源能形成光斑?光斑的形狀能否有變化?

  教師評語:

  教師能充分調動孩子進行科學探索的積極性;顒舆^程富有游戲性。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觀察初步了解手指的名稱及用途。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我有一雙小小手》歌曲。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出課題《我有一雙小小手》。

  十個好朋友,你有我也有。

  五個在左,五個在右。

  只會干活,不會開口。

  二、認識自己的手。

  1、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的手,教師提問:小朋友的手是什么樣子的?哪兒是手心?哪兒是手背?哪兒是手指和手指甲?你有幾只手?每只手有幾個手指頭?

  2、認識并學說手指名。

 。1)師:"(伸出雙手)小朋友你們也和老師一樣都有一雙手。它們是好朋友,非常友好,互相幫助,還幫我們做了許多好事。(做神秘狀)小朋友, 手指在說話呢,讓老師聽一聽它們在說什么(做傾聽狀)。噢!它們在說,小朋友都有好聽的名字,可是我們沒有名字。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給手指起個名字好嗎?"

 。2)師:"(伸出大拇指)小朋友,你們看它是家里最大的,我們就叫它大拇指吧!"(幼兒學說"大拇指")"(伸出食指)它在大拇指的旁邊,在點數(shù)和拿食物的'時候經常用到它,就叫它食指好不好?""(伸出中指)它在中間,又是個子最高的,就叫它中指吧!""(伸出小指)它最小,就叫它小指!""(伸出無名指)我們給它起個什么名字呢?咱們一起動動腦筋(做思考狀)可名字都讓它們幾個占去了,沒有名字了。哎,小朋友,沒有就是無,那么我們就叫它無名指吧!"

  (3)教幼兒學讀兒歌《手指歌》,并表演相應的動作。

  3、做"玩手指"游戲。

 。1)教師伸出手指或出示圖片,請全體幼兒或個別幼兒說出它的名字。

  (2)引導幼兒按教師指令,讓某個手指"彎下去"或"站起來",練習手指的靈活性。

  4、啟發(fā)幼兒聯(lián)想手還有什么用?用"我們的手做什么?"說一句話。

  活動延伸:

  1、在一日活動中,讓幼兒反復練習伸手指,說指名。

  2、開展"我的小手真能干"活動,鼓勵幼兒學著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11-16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05-25

中班科學活動紙教案03-26

中班科學領域活動教案03-13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精華02-01

中班科學活動《水》教案03-29

中班科學活動《磁鐵》教案01-16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冰01-26

中班科學活動沉浮教案10-28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小蝸牛教案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