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美術教案范文集合7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韵率切【幨占淼拿佬g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美術教案 篇1
《線條想象畫》
一、說教材:
陳鶴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則中認為“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該讓他自己去做,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該讓他自己想。兒童自己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自己所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他自己所發(fā)現(xiàn)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倍F(xiàn)在很多人將兒童美術教育簡單的理解為教孩子“學畫畫”(由不會畫到會畫、由畫不像到畫得像)。本本主義(抄襲兒童畫教材形象,以簡筆畫為甚,造型刻板、表現(xiàn)平淡,忽略了個性表現(xiàn),缺少真情實感及想象)、機會主義(你畫我也畫,為獎狀畫、為成為“星星”畫,那里熱那里畫)、機械主義(照抄生活現(xiàn)象,感受、體驗缺少升華、提高,表現(xiàn)往往刻板單薄、缺少想象和藝術夸張手段的運用,就事論事、味同嚼蠟,缺少創(chuàng)意)、改良主義(忽視生活感受、從里核到表皮通通拿來,先找命題、再找資料,生搬硬套、霸蠻組合),結果培養(yǎng)出的都是一些技能型、模仿型、重復型的小大人,一味地模仿成人的畫或生搬硬套,缺乏創(chuàng)造性,遮掩了想象力,孩子畫得很累,美術活動成了一種照抄的課程,喪失了童趣,喪失了歡樂。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往往是通過看、摸、聽、嗅等一些初級認識手段來了解事物,了解世界的。黑格爾在他的《美學》中指出:“最杰出的藝術本身就是想象!彼栽诿佬g活動中充分發(fā)揮孩子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孩子的思維能力,提高其藝術修養(yǎng),是一件意義重大的工作。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引導幼兒想象構思,隨意畫出線條,添畫幾筆形象地表現(xiàn)畫面,充分利用繪畫活動來豐富幼兒的想象力,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意識。這之中說到的想象構思,就要說到這個詞,
“想”是動詞,就是動腦筋,頭腦用力去想;象,就是圖象、形象或畫面。想象就是靈視,是主觀靈性的東西,想象的空間具有無限性。想象是不受自然知識、科學定率、傳統(tǒng)觀念、道德習慣、規(guī)則制度等的限制,也可以打破現(xiàn)實物象中的真實限制,決不是現(xiàn)實的機械翻版,
二、說準備、
1、人手一張彩色紙
2、一只黑色記號筆
3、音樂
三、說教法
在本節(jié)活動中我運用到了指導方法不多,但是很實用,首先是想象指導,就是通過教師的刻意引導,讓幼兒隨著教師的引導,順著老師的方向,不受限制的進行想象作畫,處在在幼兒期孩子,他們的頭腦中充滿豐富的想象,這種想象往往不現(xiàn)實,幼稚可笑,不能被家長認可,他們認為孩子畫得越像越好,這種觀點實際上是很片面的,許多繪畫大師之所以非?粗貎和,就在于從畫面上那些純真爛漫的構想,稚拙有趣的造型,大膽隨意的配色中,得到有益的啟示和豐富的聯(lián)想,從而對本身的創(chuàng)作過程產生積極的影響。作為一名幼教更應該愛護和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給孩子一片廣闊的天空,讓他們在想象的世界自由馳騁。
其次是作品添加法,美術活動中觀察是極其重要的,通過觀察物象、再現(xiàn)物象、添畫、裝飾、想象、涂色,使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讓孩子通過眼睛從不同的角度看,邊看邊想象,刺激孩子的視覺系統(tǒng),然后通過交流,每一個幼兒都有自己的各種各樣的不同視覺效果,也能夠表達自己的觀察感受。
四、說學法
教師在繪畫活動中,并沒有直接的.告訴幼兒繪畫的主題是什么,而是側面的引導幼兒跟著老師的節(jié)奏,隨意的畫出各種線條,就像在活動中得教師說的:“這么多好看的紙就好象五彩的天空,現(xiàn)在我們來做個游戲,我把畫筆當成小飛機,你們看我的小飛機起飛啦,從起點出發(fā)一會高一會低,飛機不能在空中停下,它在天空中飛的路線留下了彎彎曲曲、高高低低的痕跡。 你們想開著飛機到天空中自由飛翔嗎?好讓你的小飛機起飛吧!”教師這樣做是為了用自己的方法,嘗試提出一個興趣,讓幼兒改變思路不受限制的進行的想象,以避免形成一種僵化、固定不變的思維模式。
當老師在活動中不加以限制的時候,孩子也會通過教師引導,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并畫出了夸張、與眾不同的線條。教師的做法等于是肯定孩子的想象部分,孩子就一定會更加夸張,想象會隨之出現(xiàn)更加擴張。所以在繪畫活動中教師應多提問、多肯定幼兒,引導他們將現(xiàn)實的物象任意夸張、錯位、變形、組合、打亂、改動——————從而萌發(fā)每個孩子的想象意識。幼兒的想象潛力是巨大的,他們天真的童趣,獨特的想法往往給人新的啟迪。
陳鶴琴先生認為“大自然、大社會是我們的活教材!彼鲝堊尯⒆印岸嗟酱笞匀恢腥ブ苯訉W習,獲取直接的體驗。”讓大自然啟發(fā)孩子的想象力。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要培養(yǎng)他們的具體感,所謂具體感就是將模糊的稍縱即逝的表象、幻想,變成清晰的、具體的、永久保存的圖像,就是要把頭腦的想象具體的表現(xiàn)出來。怎么表現(xiàn)?也就是說出來、寫出來、畫出來。因此,教師就可以組織多種多樣、形式各異的活動,充分調動孩子的各種感官系統(tǒng)。在活動中我啟發(fā)幼兒轉動畫紙,從不同角度去想象。運用自己的已有經驗基礎,在幼兒自己畫下的線條上進行添畫,啟發(fā)幼兒轉動畫紙,從不同角度去想象。讓孩子們仔細看,刺激他們的視覺系統(tǒng),讓孩子們用手上的繪畫工具表示看到——————這些嘗試將取得很好的效果,會充分調動孩子們的好奇心、積極性、探索欲望,培養(yǎng)了他們的想象力。
五、說過程:
一、 出示各色卡紙,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我們面前的畫紙和平時的有什么不一樣?
二、運用開飛機的形式,引導幼兒隨意畫出線條。
1、師:這么多好看的紙就好象五彩的天空,現(xiàn)在我們來做個游戲,我把畫筆當成小飛機,你們看我的小飛機起飛啦,從起點出發(fā)一會高一會低,飛機不能在空中停下,它在天空中飛的路線留下了彎彎曲曲、高高低低的痕跡。
你們想開著飛機到天空中自由飛翔嗎?好讓你的小飛機起飛吧!
2、幼兒自由想象畫線條,教師巡回指導。
三、啟發(fā)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引導幼兒想象。
。1) 師:飛機在天空飛過的路線把天空變成了不同的形狀,有的大有的小,好象藏著什么呢?添上什么就更像什么?
(2) 啟發(fā)幼兒轉動畫紙,從不同角度去想象。
師:那么我們轉動畫紙來看一看,還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ㄓ變焊鶕(jù)畫面圖形進行自由想象,請個別幼兒添畫。)
四、幼兒想象添畫,老師巡回指導
1、引導幼兒添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2、啟發(fā)幼兒轉動畫紙,從不同角度去想象。
3、太小的地方,想不出畫什么,就涂成黑色。
五、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畫面創(chuàng)編故事。
師:五彩的天空里藏著這么多的東西,你們能不能把它編成一個好聽的故事呢?
六、展示幼兒作品,相互欣賞畫面交流故事。
七、鼓勵幼兒將自己創(chuàng)編的故事與客人老師進行交流。
反思體會:
本節(jié)課改變了以往美術課中單純畫畫、呆板的教學形式,而是采用了有繪畫、游戲、音樂、動手操作有機相結合的手段,培養(yǎng)了幼兒感受美、表現(xiàn)美的情緒,發(fā)展了幼兒觀察力、想象力、動手操作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等,引導幼兒積極思維,大膽想象和創(chuàng)作,鍛煉了他們各方面的能力。
在本節(jié)活動中教師先是出示各色卡紙,引起幼兒興趣。在這之后,教師運用開飛機的形式,引導幼兒隨意畫出線條開始了想象創(chuàng)作的過程;接著教師啟發(fā)幼兒轉動畫紙,從不同角度去想象,觀察發(fā)現(xiàn)自己畫得線條,像什么,怎么樣才能更像,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添畫從而達到想要的效果。最后是讓那個幼兒展示幼兒作品,相互欣賞畫面交流故事。
教師在這節(jié)活動中各個環(huán)節(jié)設計的條理較為清晰,而且 各個環(huán)節(jié)都以幼兒想象設計為主,是以幼兒的角度進行,充分讓幼兒有了一個想象、表達的發(fā)揮的地方。
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冷色與暖色,了解色彩的基礎知識。
2、體驗色彩給人的不同感受。
3、激發(fā)學生熱愛美術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體驗色彩給人的不同感受。
教學難點:
知道冷、暖色調各有哪些顏色。
教學準備:
投影儀、名家作品、水彩筆、油畫棒、圖畫紙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談話:“色彩給人的聯(lián)想”
、 紅、黃、橙使你聯(lián)想到什么?(火焰、太陽火熱熱、溫暖的景色、物體)② 藍、綠、紫使你聯(lián)想到什么?(天空、海水、冰霧等 ;寧靜、寒冷的場面)
、 小結:不同的色彩會給人不同的感受和聯(lián)想。
2、欣賞名家作品,了解畫家的用冷色與暖色表現(xiàn)的豐富畫以及表達心中不同的內心情感。
3、用冷色或暖色或冷暖色并用的線條及色塊表現(xiàn)畫面,表達內心的豐富情感。
二、創(chuàng)作階段:
、 提出作畫要求:
A、用線描或色塊作畫表現(xiàn)畫面。
B、畫面造型可以抽象的,也可以具體的`。
C、用冷色或暖色或冷暖并用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
、趯W生作畫,老師巡回指導。
4、展示作品,引導評價。
5、教師總結,提出意見和建議。
學生在三年級時對冷色、暖色有初步了解了,因此本節(jié)課的難點較快突破。在作畫時畫面表現(xiàn)的冷色調,暖色調相對比較明確。
板書設計
色彩的冷暖
顏色:1.暖:黃、紅、橙
2.冷:綠、藍、紫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為襪子設計不同的花紋和圖案,用涂色的方式為襪子進行裝飾。
2、樂于參與美術活動,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
教學準備:
1、PPT《漂亮的襪子》。
2、襪子形狀的'畫紙。
重點難點:
學會用涂色的方式裝飾襪子。
教學方法:
講解示范法、練習法、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談話引出活動。
1、課件:漂亮的襪子
2、引導幼兒觀察各種襪子圖片。
師:看看這些襪子,都是什么樣子的?你最喜歡哪雙襪子?為什么?
二、老師示范。
1、出示課件中幼兒畫的襪子,引導幼兒觀察。
2、老師示范給襪子畫上不同的圖案與花紋。
三、幼兒操作,裝飾襪子。
1、引導幼兒大膽想象,為襪子畫上各種不同的.圖案。
師:小朋友們想不想自己也來給襪子畫上好看的圖案?
2、在畫好圖案的襪子上涂色。
畫好圖案以后就選自己喜歡的顏色涂上去,把襪子涂的滿滿的。
四、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相互欣賞、評價同伴作品。
師:小朋友們裝飾的襪子真漂亮!大家一起來看看誰的襪子畫的最好看。
美術教案 篇4
一、教學內容分析:
版本:湘美版普通高中美術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模塊:《美術鑒賞》第二單元第4課《人間生活》(中國部分)
教材內容:
結合上節(jié)美術課《心靈的慰藉》的教學使得學生懂得了佛教藝術在中國真正的盛行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這階段盛行的原因是因為戰(zhàn)亂—“五胡亂華”。人在面臨巨大的災難面前非常容易信仰宗教,因為佛教所提出的“無!庇^念去領悟人生中“苦”的真諦。
追根溯源,本課《人間生活》中大量美術作品對現(xiàn)實生活描繪自然是大時代大環(huán)境中的人們生活的安定所導致。生活中的“樂”的場景描繪相較于佛教教義對“苦”的領悟在現(xiàn)今高中生的生活經驗中更為容易讓他們理解和把握。
本課教學內容通過地下藝術的畫像磚、畫像石亦或是陶俑對生活場景的描繪,讓學生體會到漢朝墓葬藝術中人們希望把生活中的“樂”繼續(xù)帶入到另一個世界;作為對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記錄的描繪,在繪畫文本上將生活的“樂”作了進一步的發(fā)揮,典型為侍女畫題材的盛行,代表作《虢國夫人游春圖》、《搗練圖》、《簪花仕女圖》等;五代顧閎中描繪韓熙載夜半歌舞狂歡之景的《韓熙載夜宴圖》;另有風俗畫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圖》等。
二、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高二學生基于前幾節(jié)課對美術作品政治、宗教功能性的了解,從美術作品文化宣化功能的強調到這堂課進入“人間生活”這一主題,單就繪畫內容而言,因其接近生活常態(tài)學生能夠更有體會性;但是對于繪畫的形式感而言,本節(jié)課中所涉及的多幅敘事性的繪畫文本,多采用長卷形式。學生對于中國所獨有的長卷繪畫形式的陌生;對于古代文人與學生現(xiàn)今閱讀習慣的不同;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從長卷形式的陌生感著手去看世俗的繪畫內容,去品古代世俗生活的意趣,去悟長卷的形式構圖同繪畫內容的散點透視設置的統(tǒng)一。試圖一改學生用慣用的西方的焦點透視去地辨認繪畫人物的敘事性。我認為后者情況---學生習慣性“看圖說話”的方式去“鑒賞”美術作品具有極大的普遍性。這樣的習慣使得學生在鑒賞形式感很強的繪畫作品時帶有極大的困惑乃至存在“失語”的現(xiàn)象。
三、教學準備:PPT課件;尺幅相仿的白紙長卷等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仕女畫及風俗畫的代表作及代表畫家;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作品形式和內容的鑒賞能力和評價能力。
過程與方法:運用觀察、模擬、交流諸多方法,體會并理解美術作品是如何形式與內容結合創(chuàng)作的。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對世俗內容的繪畫作品文化感的認同及理解;在積極參與的心態(tài)中去體驗和深刻地理解美術相關知識點;培養(yǎng)學生對中國古代美術作品的喜愛;培養(yǎng)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困難。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世俗題材長卷構圖形式
難點:繪畫作品形式和內容的統(tǒng)一
六、教學時間:1課時
七、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展示《五百強盜成佛》圖片及東漢《笑俑》圖片
讓學生以一個字概括他們的表情分別是什么?(哭和笑)
這兩種表情說明了什么樣的心理呢?一個字概括(苦和樂)
教師總結:我們在佛教藝術中去體味苦的真諦,在世俗題材中去回味樂的滋味,同學們有苦有樂才是人間真實的生活。你們每天快樂嗎?你們想不想知道東漢的人為什么笑的這么樂嗎?我們來根據(jù)畫面內容來找一下有哪些原因。
板書:樂
學習新課:PPT《弋射、收獲畫像磚拓本》
請同學找尋一下東漢時期人們吃什么?(看圖故有思維:天上飛的、水里游的、地上種的)
板書:吃
教師問:米不僅可以吃PPT《庖廚》還能用來干什么呢?
板書:喝
PPT《釀酒場景》
教師問:除了吃喝之外,還有什么能讓東漢的人這么快樂嗎?
板書:玩
PPT《盤鼓、疊案、跳丸》
PPT《畫像磚和拓本》
教師總結:我們看到的這些畫叫做“拓本”,我們比較一下原來的畫像磚和拓本,就像圖章一樣,同一個圖章,可以在紙上印出好幾個一樣的圖案。這就是現(xiàn)代人所說的“版畫”的來源。
除了這些以刀為工具創(chuàng)作的畫像磚展示世俗內容外,在畫家的畫筆下有沒有展現(xiàn)世俗內容的作品呢?我們來看看
PPT《虢國夫人游春圖》張萱—游玩
PPT《搗練圖》張萱—工作
PPT《清明上河圖》張擇端—節(jié)慶
一開始分別展示,第二部一塊展示(全景展示)
教師問:你們看得清楚嗎?
故意的,你們發(fā)覺這三張畫都有一個什么特征—很長。
這么長的畫,你們覺得古人平常會怎么收藏呢?
板書:“長”-“卷”
教師總結:長卷是中國畫獨有的構圖形式,也是古代達官文人拿在手中把“玩”的繪畫形制。
這是一卷尺幅等同于一般長卷的卷紙,你們誰有興趣把它拿在手上去品讀它呢,去體驗一把古人的如何去把玩手卷的心情。
兩種狀況,從左到右,教師引導--古人閱讀習慣。從右到左,以《韓熙載夜宴圖》為例講述先看到的應該是哪一片斷?
再次學生回答:什么東西點出了夜宴的主題。
教師總結:形式與內容的統(tǒng)一,點明主題。(以屏風為間隔的分割作用,屏風及床的隱私性象征)
我們今天就以《搗練圖》為例看看長卷的構圖中畫家是如何安排人物來突出宮中貴婦工作場景的。
板書:畫一展開長卷
左手打開它,我們先看到的是什么?(以古人閱讀習慣來書寫板書)
板書“張萱-宋徽宗-金章宗”—偶像問題—讓學生打開書本,閱讀《搗練圖》下方的句子,設問:“今天在美國波斯頓博物館的這張《搗練圖》是宋畫還是唐畫?”
我們看得出這是唐畫還是宋畫嗎?看不出,那就先看畫面內容是什么,是宮中貴婦搗練的工作流程圖。
畫面按照工作流程分為幾段呢?--3段
板書:將長卷分為三段。
第一段我們先看到的是哪一位女子呢?
這四位女子在干什么呢?給我一個字概括
板書:搗
她們在搗的這個東西叫什么呢?--練
“練、絹、緞”共性是“絲字旁”,“練”就是用“搗”這一動作將生絲搗成熟絲的第一步工序。
四個女子圍著木槽手握木杵搗練的場景,是一個獨立的畫面,很像我們看西方畫中的.一個完整的畫。那是因為畫家張萱在長卷的形制中有兩個視線,一個是瀏覽的視線還在繼續(xù)向左前進(中國)。還有一個就是四個女子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圖形(西方)?結合旁邊的思考題思考,你能看出來嗎?
教師演示并總結。
PPT第二個畫面,出現(xiàn)兩個半人物?
這個畫面告訴我們第二個工作流程是什么呢?
一女子坐在毯子上,一女子坐在凳子上,她們在干什么呢?
毯子上的女子在絞絲,紅色的披帛和綠色的毯子告訴了我們中國的配色主調是什么呢?
這樣的配色方式一直都貫穿于整個畫面,第二個女子也是如此。
大家注意,她頭上的梳子—玳瑁。這樣的器物描繪有別于我們對傳統(tǒng)中國畫繪畫題材—梅蘭竹菊。因為這是后人所認為的院畫體系—工筆重彩。后者是文人畫體系—水墨。
板書—絞,縫
還有半個人物—丫環(huán)。
板書—丫環(huán)的形象來源。
丫鬟的角色設置在構圖中的作用—承上啟下(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還記得這是一張宋畫么?我們看不出線條的羸弱來體現(xiàn)時代性,只能在內容上辨認。
丫環(huán)手中的扇子:細微展現(xiàn)—指甲蓋大小的宋畫(形式扇面,文人氣質;宋內容蕭瑟,唐內容富貴)
我們順著丫環(huán)的指向,將視線轉到了第三段。構圖巧妙,燒爐子中的炭告訴我們第三段的工作流程是什么呢?
板書:熨
找撞色—桃紅配柳綠,萬綠叢中一點紅。
在緊張的工作場景中,畫家設置了一個極為幽默的角色,她在干什么呢?
幽默體現(xiàn)在哪里?
板書:幾個圓的形象設計
動作模擬—打招呼。
繪畫內容的結束,問:長卷就這么結束了嗎?-沒有,還有跋尾。專門記錄后人收藏的心情及品評言辭。還可以不斷的添加,教師最后點出長卷形式最主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時間性在畫面中的展現(xiàn)。
本課總結:PPT-最后,讓我們以這個生活在唐朝可愛的小孩子打招呼的動作來結束這堂課。希望同學們也能在嚴肅緊張的學習生活中以一份天真、幽默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本身。
教學反思:
凡是美術類繪畫作品,均離不開內容和形式的問題。在《人間生活》這一課中,我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課文中所舉例的世俗題材的繪畫作品都采用了“長卷”的形式(形制)。所以在課堂展示中我用白紙制作了尺幅相仿的長卷,內容是空白的。我原本設想學生能夠根據(jù)古人的閱讀習慣(從右往左)來展開“長卷”白紙。但是在現(xiàn)實課堂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先前我用言語提示的思考思路沒有用心,抑或是沒有意識到,倒顯得后來的體驗程序有點來得突如起來的“尷尬”。我想倘若將這一環(huán)節(jié),以學生熟悉的生活流程(起床,吃飯,上學,放學……)以簡單的圖案畫在長卷的形制上,讓學生展開的時候,能夠以繪畫的內容(時間性程序)讓學生自己判斷展開的方式到底正確與否,我反思到這樣的流程設計恐怕在內容上更與學生的生活常態(tài)接近,也能在構圖順序上判斷出長卷形式作為中國畫傳統(tǒng)和獨有的構圖方式,在形式中內含了“時間”這一因素,也帶動這一體驗去正確的方式“打開”傳統(tǒng)世俗題材中中的長卷代表作《搗練圖》。
待我欣賞了袁老師的《新實驗》課堂教學中的學生體驗環(huán)節(jié),想法創(chuàng)新,和教學內容相合,我想這樣的體驗環(huán)節(jié)在我的課堂教學中如何達到既有趣味性又有實效性?品味古畫需要心境的安寧,則不適宜多人參與。一個學生抑或逐個體驗為佳,趣味性的體驗,畫面形象的夸張化、兒童畫,讓學生自己在長卷的形式中去構圖,去創(chuàng)作。以一整面教室的白墻為“長卷”畫紙的模擬,讓學生按照從右往左的一般構圖方向去模仿繪畫中人物的位置、動作及言語乃至人物之間的互動,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需要進一步思考的。
老師們的點評:
課堂是不是無需示范
課堂是不是無需老師示范?老師如何在學生自主的基礎上進行有效地引導和提升?很多課堂老師不知道怎樣進行演示示范或必要的引導,胡老師通過自己體驗拉動長卷這樣的形式,這樣一件較為靈活的辦法讓學生獲得一些要素性的東西,即古人的閱讀習慣。胡老師把與學生的交流方式教學語言變?yōu)榱恕叭绻襾碜鑫蚁脒@樣做?從而引導學生為什么這樣做?”是一種很好的教學策略。
當然,這堂課似乎還是老師講得太多了,學生參與的東西還是少了點,在師生互動方面還有待于思考。
老師有效示范作品的構圖
課堂條理清晰。老師通過人間生活和的吃喝玩樂來串連整節(jié)課內容,分析原先學生不易理解的大量古代繪畫拉近了學習距離,讓學生覺得原來這些繪畫也就描繪了平常不過的生活而已。
注重細節(jié)。老師在分析繪畫作品時不忘提示學生理解的知識點,如《搗練圖》中的凳子引出由唐朝引進的胡凳;讓學生嘗試打開古代長卷來理解古人閱讀的習慣;找仕女服飾的顏色來說明中國傳統(tǒng)的壓色法,等等,讓學生在欣賞中國古代繪畫時懂得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博大精深。
語言幽默。能讓學生在長時間集中精力來欣賞作品,氣氛輕松而活躍。
教學示范的有效性
老師示范能促進課堂有效性,能使學生極快地掌握美術技巧、技能,提高學生的實際繪畫、制作水平。但老師示范必須是有效的,胡老師的課是一節(jié)欣賞課,其中的幾個教學示范給我印象很深。關于長卷怎樣展開的示范,我覺得,胡老師用一張自制的白紙作為長卷,通過先請學生親手體驗展開方式,再自己演示長卷這一師生互動的教學活動,為學生講解了中國古代畫卷的特色,整個環(huán)節(jié)流暢自然,示范到位。老師在講解《搗練圖》的構圖時,特意提到了兩個人物(丫鬟和小姑娘)的動態(tài)為畫卷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教師及時做了兩個示范,畫了這兩個人物的發(fā)髻,個人覺得,如果胡老師能示范兩者的動態(tài),對講解這幅畫卷的構圖這一教學內容會更有效。
美術教師在教學中的示范,不僅會促進學生對繪畫作品的理解和把握,其教學的功效也更為直接和深刻,良好而準確的示范,不僅直觀和顯形,同時,在技能技巧的訓練方面,也能起到催化作用。教師的示范對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和學習美術的習慣培養(yǎng)均有獨特的作用和意義。所以我個人認為:美術教師有效的示范是解決目前美術欣賞課有效教學的有效方式。
總之,胡老師在這一節(jié)欣賞課中,教學思路清晰,講解到位,語言較為幽默,當然如果多注重師生間的互動,關注學生學習狀態(tài),課堂效果會更好。
美術鑒賞《人間生活》教學賞析
第一次聆聽高中老師執(zhí)教的美術鑒賞課〈〈人間生活〉〉就題目來看就是一節(jié)非常值得賞析和探究的內容,我們知道繪畫藝術來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他改造著生活,美化著生活,也記錄著人類輝煌的歷史,讓人們在生活中感受精神的愉悅。但是到底怎樣個反映生活、描繪生活,人們怎么個精神追求法,尤其在古代,唐宋時期,繪畫藝術究竟怎么個反映記錄生活,對于在坐學生來講自然是想深得其中三味,迫切想知道個所以然。對這節(jié)課自然充滿向往。
帶著這樣一種向往,胡老師的整個教學設計,也基本不失所望,以一條暗線,主要通過世俗的繪畫內容和長卷的形式,結合唐宋時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和學生一起解讀古代繪畫藝術是這樣來記錄優(yōu)雅和閑適的人間生活。整體把握,細節(jié)玩味,重點難點基本落實。
下面對幾個教學行為的細節(jié)部分作具體觀察分析:
一、關于導入
胡老師選用了兩張具有代表性的圖片,《五百強盜成佛》圖及,《笑俑》圖來分析推導苦樂相伴才是生活的真諦,我們在佛教藝術中體味苦的真諦,在世俗生活中回味樂的滋味,在教學內容上承上啟下,兩張圖片完成一個知識的銜接和轉換,導入自然流暢。
二、關于課堂中出現(xiàn)的兩次示范
其一是講到長卷形式時,教師準備了一個模擬長卷,讓學生表演試著怎么打開,打開的順序,教師再親自打開,這一看似蠻不經意,但這具體的把玩過程中,學生到是體味了就是這么一個簡單的打開動作,確能反映出一個人對古代繪畫藝術的精神和形式的領悟。一卷在手,不知究竟往左打還是往右打開,方向來一個顛倒,視線不知從何展開,全無秩序,不是告訴別人我是外行一個嗎。雙手握卷,右手拖住,左手徐徐打開,視線自上而下,自左而右的順序,隨著長卷徐徐打開而慢慢移動,無形中到不失優(yōu)雅和莊重。簡單處見真味,如果教師能準備一幅真實的繪畫長卷,學生個中體味還會深刻。其二的示范,教師對圖中丫環(huán)的發(fā)型造型,采用了線描的示范,流暢而準確的線條,不僅幫助解讀了繪畫文本,也向學生解釋了丫環(huán)一詞的由來,通過這一示范,也使課堂充滿美術味起來,給予學生的也是在樸實中而有真獲得。如果這樣的示范能再見一二處,則還要生動不少。
三、關于長卷如何欣賞
教師就《搗練圖》從開卷題字,到人物出場安排,構圖的承前啟后,人物的服飾特點,色彩的搭配,細節(jié)的穿插等相關知識,都有涉及,幾處細節(jié)也分析的魄為生動細膩。但如果對怎么欣賞作一個整體的梳理,提綱挈領的加以點破,教會學生欣賞的方法,學生更能自覺領悟作為古代繪畫藝術他怎么個生動傳神的將歷史回方,將時間定格,讓美得以永恒,讓我們在這些美的視覺符號里探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高尚的審美情操而回味無窮。從中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關于語言組織
觀察胡老師的整節(jié)課,內容和細節(jié)處都是可以的,語言也有風格,只是在點題上略感不足,人間生活一詞從開始、中途、結尾都應首尾呼應起來,任何時候都能讓人感受到老師牽著這四個字的魂再向我們講述,這樣整節(jié)課就能在內容、形式精神上達到形神兼?zhèn)洹?/p>
教研員的點評:
美術課堂的教學示范主要是指作品賞析的示范與技能演示,是我們美術課堂極其平常的教學手段,可以說是我們美術老師信手拈來的一種教學行為,可是,由于當下計算機多媒體的廣泛使用,其圖、文、聲于一體的教學信息與生動、友好、多樣化的交互作用吸引了我們美術老師,走進了我們美術課堂,讓我們樂此不疲。久而久之,我們的賞析示范開始機械化了,作品被大量堆積在電腦屏幕上,泛而平,不管是繪畫類還是設計類與雕塑類統(tǒng)統(tǒng)歸結集于電腦,現(xiàn)場展示的作品少而又少;我們的技能演示被電腦鼠標替代,神奇而茫然。就這樣,美術課堂的美味越來越淡了。這種怪異現(xiàn)象隨著學段的升級而升級,在高中美術課堂上尤為嚴重,課堂上已很難看到我們美術老師的一筆一畫,如果我們老師不想動手了,學生還有動手的興趣嗎?難怪,我們學生的學習興致會大大下降,關于審美理解與審美創(chuàng)意就更不用說了,課堂上出現(xiàn)的死氣沉沉,或者課堂上頻頻出現(xiàn)的你講課我說話、你點鼠標我做作業(yè)的現(xiàn)象也就習以為常了。
根據(jù)這個教學現(xiàn)狀,我確定了“示范與欣賞”課例研討系列活動,組織了市屬高中主題研修,定在市稽山中學舉行,來自市屬高中全體美術老師與市屬美術學科基地的部分成員參加了本次活動;顒诱故玖藘蓚高中美術欣賞課例,分別是紹興一中胡紅燕老師的《人間生活》與稽山中學袁終斐老師的《新的實驗》,帶著觀察任務與研究問題我和老師們走進課堂、觀察課堂、反思課堂。
紹興一中胡紅燕老師的課堂導入采用了作品示范,她引導學生直觀、形象地意會佛教藝術作品《五百強盜成佛》中的“苦”與世俗題材作品《笑俑》中的“樂”,從中揭示出課題《人間生活》。二幅作品對比鮮明,形象生動,語言簡潔,吸引了全體學生的注意力,從學生們那會意的的一笑與專注的眼光,可知,作品示范取得實效,為課的成功開設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胡老師的作品示范導入無疑是成功的,那么接下來,她的教學會如何展開?呈現(xiàn)的作品示范能否如導入那般生動形象?能否讓學生的審美思維活起來?帶著這些疑問我們繼續(xù)觀察。
《人間生活》展開的作品賞析分為二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是賞析東漢畫像石《弋射、收獲畫像磚拓本》、《庖廚》、《釀酒場景》、《盤鼓、疊案、跳丸》,從“吃、喝、玩、樂”體會人間生活。內容直觀,畫面形象,四字板書簡潔明了,課堂時間也化了不到5分鐘,學生們已心領神會;第二環(huán)節(jié)是賞析繪畫作品《虢國夫人游春圖》、《搗練圖》、《清明上河圖》,以《搗練圖》為重。先讓學生觀察與發(fā)現(xiàn)三幅畫的相同之處——“長卷”,接著,胡老師出示用白紙制作的尺幅相仿的長卷,讓學生試著怎么打開,一卷在手,學生們不假思索按慣例從右往左打,錯了?再思考,從左往右打,對了?看!老師雙手握卷,右手拖住,左手徐徐打開,視線自上而下,自左而右的順序,隨著長卷徐徐打開而慢慢移動,無形中到不失優(yōu)雅和莊重。在這具體的師生把玩過程中,學生們品味到了達官文人的品讀雅俗,領悟到了古代書畫藝術獨有的鑒賞形式感。我們再看胡老師的三處示范:一是板畫《搗練圖》中丫環(huán)的發(fā)型,流暢而準確的線條,形象而生動的畫面,不僅幫助學生解讀了繪畫文本,也向學生解釋了丫環(huán)一詞的形象來源;二是肢體示范畫中4位女子圍槽握杵搗練的場景應不同面向所構成的一個獨立的圓形圖(西方),結合“從左往右”的品讀瀏覽視線(中國),幫助學生形象地思考中畫繪畫的不同透視;三是肢體示范畫中玩耍的小姑娘的表情體態(tài),引發(fā)學生領會這個女孩是畫家在畫面中所要展現(xiàn)的時間性(長卷形式最主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時間性在畫面中的展現(xiàn)),課堂也就在這個可愛小姑娘的打招呼動作中結束,意喻同學們能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以一份天真、快樂、健康、幽默的心態(tài)去面對。這三處示范,使課堂更充滿美術味、生活味,給予學生的也是在樸實中而有真獲得。
課堂的結束并不意味對某個問題的探討的結束,而應當是新思考的開始。這堂課留給我們
思考之一:板書示范如何更加有效,如板書的排列、文字的設計、色彩的搭配等等。
思考之二:老師準備的繪畫長卷示范是否可以更加有效,如果準備一幅真實的繪畫長卷,繪制內容來自于學生身邊、生活中的日常情景,可能學生個中體味還會深刻;
思考之三:師生的互動與學生的參與,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對(文本)作品的深度理解,結合自己的生活體會,如《新的實驗》一樣可以為學生設計體驗環(huán)節(jié),讓課堂動起來,活起來。
思考之四:《人間生活》主題是否可以更加突顯,除了作品還可以在語言上給予適當?shù)、反復地提示,有效于學生的生活情感體會。
希望老師們關注我們美術課堂的教學示范,讓教學示范有效于學生的審美理解與審美創(chuàng)意,讓美術課堂真正地美起來。
美術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 《大家一起畫》是小學一年級美術第一冊中的內容。通過“大家一起畫”的作畫形式,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通過集體作畫感受個人在集體中的作用。現(xiàn)代教育觀念十分強調學生合作學習
。 我們知道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繪畫中媒體的使用越來越廣泛,人們在不斷地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新的媒材!洞蠹乙黄甬嫛房梢杂脴渲υ谏晨由袭,可以用顏料在雪地上畫等等。本節(jié)課中安排了嘗試——探索——練習三個步驟,重點是讓學生對新媒材的探索,力圖使學生在玩玩畫畫的游戲中初步感受、體驗美術的媒材及其特性,拓寬學生對媒材的認識,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媒材。通過體驗感受、說出感受,培養(yǎng)學生的造型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學生分析:
學習者是一年級學生,他們喜歡在一起玩玩畫畫,他們對各種繪畫材料充滿好奇。讓他們在游戲中初步感受、體驗美術媒材的特性,激發(fā)他們的興趣,也引導他們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媒材。本校是進行小班化教學的,更有利于開展活動式的學習。并且學生基礎較統(tǒng)一,活動能力較強,小組合作意識也還不錯
本課上課的地點選在實驗室,由于實驗室里有沙箱等多種設備可以利用,便于在教學中嘗試,擴大學生的參與面
設計理念:
《美術課程標準》中突出了美術課程的審美體驗價值、創(chuàng)新精神的發(fā)展價值、人文價值等一系列新的美術教育價值觀,提出了以美術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為核心,以激發(fā)學習興趣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fā)展,重視藝術實踐,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倡導綜合學習和探究學習,參與美術文化傳承,完善評價機制等嶄新的美術教育理念。那么,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就應該有效地使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體驗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然而,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必須重視藝術實踐,只有親身經歷,學生才能有更深刻的藝術體驗!洞蠹乙黄甬嫛愤@一課,可以用樹枝在沙坑上畫,可以用顏料在墻壁上畫等等,以小組為單位自定嘗試內容,各自分工。其實分工的過程也是學生自我價值體現(xiàn)的過程,安排畫畫的過程就是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的過程,同時還是一個交往的過程、審美的過程。每一個學生都有創(chuàng)造的潛能,但并不是每一個學生都善于創(chuàng)造,因此創(chuàng)造需要教師培養(yǎng),需要創(chuàng)設情境,促進學生獲得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教學目標:
。ㄒ唬╋@性目標:
。ǎ保┝私、體驗、感受繪畫的多種不同媒材的特點
。ǎ玻┡囵B(yǎng)學生的造型能力、合作學習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ǘ╇[性目標:
。ǎ保┡囵B(yǎng)學生對美術學習活動的'興趣
。ǎ玻┩ㄟ^集體作畫感受個人在集體中的作用
。ㄈ┙虒W重點: 拓寬學生對工具、材料的認識
學習材料:
繪畫的工具:蠟筆、毛筆、油畫筆、抹布、水粉筆、水粉畫顏料、水桶、調色盤、粉筆、水彩筆、刀子等。繪畫的場地:干凈墻壁、黑板、鉛畫紙、沙箱、沙皮紙、宣紙、電腦等。輔助材料:國畫、油畫、杯子或花瓶或陶藝作品、影片、音樂磁帶、錄音機、電腦、實物投影等
教學過程:
(一)第一次體驗:
1、小朋友,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要讓小朋友猜這樣一個謎語:“身體像樹葉,尾巴像扇子,沒腳也沒手,能在水里游!蹦阒浪鞘裁?
2、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條美麗的魚兒,你看!多有趣!教師簡單描述:它身上穿著白色的衣服,尾巴在游的時候碰到了沙堆,所以變成了這種顏色。(出示:一條用各種紙質材料做成的魚)
。壅n一開始通過讓學生觀察用不同的紙來做的魚,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從而引入探究活動]
3、體驗感受:請一位小朋友上來摸一摸它的身體和尾巴,感覺一下:分別是用什么樣的紙做成的?
[進一步引發(fā)學生對探究異樣美術材料的好奇心,啟發(fā)學生對繪畫工具材料的拓寬認識]
4、一生上來摸一摸,說一說它的身體是用什么樣的紙做成的?再摸一摸它的尾巴,是用什么樣的紙做成的?你知道這種紙叫什么紙嗎?(學生感覺:粗糙、光滑)
[初步嘗試階段開始說感受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5、魚兒身上沒有花紋,你可以拿什么工具來打扮它呢?魚尾巴上也沒有花紋,你又可以拿什么工具呢?準備好蠟筆、毛筆、調色盤)
6、請二位學生上來畫,其余學生一起觀察他們在不同的紙上打扮的效果會有什么不一樣?了解不同工具材料的特性,進一步拓寬對材料的認識]
7、說效果,說感受:請其余學生說說畫出來效果有什么不一樣?請剛才上來畫的小朋友說說你們畫在沙皮紙、宣紙上各有什么感覺?
8、教師小結:剛才兩位小朋友用不同的工具把這條魚兒打扮得更漂亮了!學生嘗試用不同的作畫工具在不同的材料上作畫,能產生不同的效果,從而使學生產生強烈的興趣和探索的欲望]
(二)第二次體驗:
1、找找、試試畫畫的其他工具材料:請你在我們的教室里找找還可以拿什么工具材料來畫呢?
2、看書:書上小朋友拿什么工具材料畫的?拿水在地上畫,拿粉筆在黑板上畫,把雪地當大畫紙來畫等)[學生嘗到在不同材料上用不同工具作畫能產生不同的效果。兒童的天性是好奇的,當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看到書上的小朋友還可以在其他地方作畫時,興趣就更濃了]
3、交流、小結、分組
沙子畫組:8人
粉筆畫組:6人
墻壁畫組:8人
中國畫組:6人
砂紙畫組:2人
電腦畫組:2人
。ㄗ杂蛇x擇,全班分組嘗試,根據(jù)班級人數(shù)情況定小組人數(shù))
4.聽到音樂,結束。
說說感受,哪位小朋友能先來說說剛才你是用什么工具來畫的?畫的時候和平時畫在鉛畫紙上有什么不一樣?你第一次嘗試覺得怎么樣?學生很愿意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來到實驗室很高興!畫在宣紙上很漂亮!用水粉筆畫在墻壁上從來沒有畫過,很好玩!和小朋友一起畫很開心。
。鄣谝淮螄L試后說出自己的切身感受,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5.及時反饋:誰愿意說說你遇到的問題?
6.簡單評價:剛才小朋友畫的魚有哪些形狀?學生說說。那么你知道魚兒還會有哪些形狀、顏色呢?接下去老師帶大家到海底世界去看看那里的魚,好嗎?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形成表象,為進一步造型表現(xiàn)做鋪墊]
7、根據(jù)看到的,讓學生說說魚兒還可以有哪些形狀?顏色?花紋?那么海底還有什么呢?
。ǹ辞闆r,給會說的學生戴上一條魚的頭飾,鼓勵學生想象)
(三)第三次體驗:
l 繼續(xù)畫下去,合作完成一個美麗的海底世界。
。 下面我們大家一起畫。ǔ鍪菊n題)找好你的小伙伴,組合畫成一個美麗的海底世界。
。墼賴L試開始,合作體驗探究活動繼續(xù)進行]
3.教師輔導個別小組。(出示準備好的魚掛件,使我們的教室成為一個海底世界。)
[創(chuàng)設情景氛圍]
4.聽音樂,結束,進行評價。哪位小朋友愿意先來介紹你們這組畫了一些什么魚?還畫了什么?
5.假如我們一個人畫海底世界,你覺得能這么快就畫好嗎?會畫得這么好嗎?
[說明團結合作力量大,引導學生初步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小組創(chuàng)造與班級集體評價相輔相成,前者是后者的準備與積累,后者是前者的進一步的拓展]
(四)課堂延伸:
。 我們大家一起畫,還可以畫什么呢?下面我們看其他小朋友畫了一些什么?出示錄像)看錄像。他們畫了一些什么?他們?yōu)槭裁匆趬ι袭嫯嫞?/p>
[結合思想教育,讓學生懂得繪畫材料多種多樣,但不可以到處亂涂亂畫的道理]
2.老師平時有時間就畫,你知道我喜歡畫什么?畫在哪里
3.出示教師畫在不同材料上的畫。)我平時還喜歡收集:你看!小朋友喝水用的杯子、茶壺上等表面就畫有漂亮的畫。 [言傳身教,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
4.在我們身邊,還有什么可以作為畫畫的工具材料?
[美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缺少的是發(fā)現(xiàn)。鼓勵學生大膽實踐,勇于創(chuàng)新]
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欣賞各種花瓶,感受工藝品的美。
2、根據(jù)花瓶的造型的幾個部分及其變化設計花瓶。
3、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喜歡裝飾。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各種花瓶。
2、繪畫紙,油畫棒,水粉顏料,勾線筆,用水果包裝網扎成的“菊花”。
3、花瓶范畫一張,各種花瓶圖案的范例若干。
活動過程:
一、1、出示花瓶,引導幼兒觀察。
①這些花瓶漂亮嗎?哪幾部分最漂亮?
②這些花瓶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
2、根據(jù)幼兒回答,教師歸納小結:花瓶有胖有瘦,有高有矮;花瓶口有的是平口,有的是花邊口;花瓶頸有粗有細,有長有短,有的兩邊還有“小耳朵”;花瓶肚圓的、橢圓的,還有扁的,等等。
二、探索創(chuàng)作
1、引導幼兒學習花瓶造型的設計。
、俪鍪痉独ぐl(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欲望。
②請1~2個幼兒運用將花瓶的主要組成部分(瓶口、瓶頸、瓶肚)進行組合變化的方法來設計花瓶。
2、引導幼兒學習花瓶圖案的裝飾設計。
、僖龑в變河^察花瓶上的圖案,說說它們一般在花瓶的什么部位。
、诔鍪净ㄆ繄D案范例,引導幼兒欣賞。
、凼痉队盟W扎成“菊花”印畫花瓶上的圖案。
三、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指導
1、鼓勵幼兒設計出新穎的花瓶造型和圖案。
2、印花時要求幼兒注意優(yōu)質畫面的`整潔。
四、講評
將幼兒作品集中起來開一個“花瓶展覽會”,引導幼兒互相欣賞、評價。
活動反思:
新《綱要》指出:“要為幼兒創(chuàng)設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币虼耍變和瓿蓜(chuàng)作后,教師就把幼兒的作品懸掛起來進行展覽,請先完成的幼兒和同伴說一說自己的作品。幼兒都完成后,組織幼兒一起欣賞,并說說自己最喜歡哪幅作品,為什么喜歡。在欣賞作品中,幼兒還發(fā)現(xiàn)裝飾的圖案不僅要有線條,還要用點線面結合的方法來裝飾,這樣裝飾出來的作品不單調,比較大氣。在相互交流、相互欣賞中幼兒都得到了提高。
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了解龍的外形特征,學習用繪畫的方式表現(xiàn)。
2、 跟隨音樂大膽想象,嘗試表現(xiàn)出情節(jié)豐富的畫面。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①與父母一起查閱關于龍的資料,了解龍的來歷。
、诨顒忧巴妗拔椠垺钡挠螒颍⑴南抡掌。
2、 物質準備:音樂及故事“金蛇狂舞”;龍的分解圖;龍的圖片及舞龍的圖片若干張;彩筆、蠟筆。
活動過程:
一、 音樂體驗:感受音樂帶來的美,吸引幼兒活動的興趣。
提問:“聽到這段音樂,你有什么感受?,讓你聯(lián)想到的誰?”
二、 視覺體驗:
1 、欣賞“龍”的圖片,了解龍的外形特征。
提問:“龍的身體由那幾部分組成?”
2 、出示龍的分解圖。
“它身體的各部位讓你聯(lián)想到了什么動物?為什么?”
“龍的身上是什么顏色?你還想畫什么顏色的龍,為什么?”
三、 游戲(想象)體驗:
邊聽“金蛇狂舞“的音樂邊欣賞;龍嬉戲、人們及幼兒舞龍等若干張圖片。并提問:“聽著音樂,你覺得它們在做什么?發(fā)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龍在游戲時,身體會有什么變化嗎?”
四、 故事體驗:邊聽音樂邊講述“金蛇狂舞”的故事。
五、 繪畫活動:
“你想畫什么顏色的龍,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領,你想和它們一起游戲嗎,在游戲時發(fā)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請你趕快把它們畫下來吧!”
六、展示與評價:互評粘貼五角星。
我 的 夢
創(chuàng)意:
夢――奇幻、神秘又充滿色彩
活動目標:
1、 愿意與同伴分享夢中的'精彩故事。
2、 大膽表現(xiàn)奇妙的夢境。
3、 能用漸變的背景表現(xiàn)夢幻的意境。
活動準備:①欣賞各種夢幻圖,感受奇妙的意境,感受畫夢的美術作品獨特構圖。
②傾聽童話故事《愛麗絲夢游仙境》。
、鄯窒戆职、媽媽做過的有趣的夢。
活動過程:
圖片體驗:
請幼兒觀察圖片,說一說圖片中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你做過有趣的夢嗎?來說一說吧!
看了這些畫,你有什么感覺?
故事體驗:
讓我們閉上眼睛聽一聽他們的奇幻旅程。
欣賞同伴的作品:
你知道畫中表達的是一個什么樣的夢境,來說一說吧!
交代作畫要求:
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創(chuàng)造豐富的畫面。
2、 用漸變的方法給夢境涂上背景色吧!
五、評價
彩瓶的奇遇記
活動目標:
1 、喜歡進行繪畫活動,對彩瓶的聯(lián)想感興趣。
2 、了解彩瓶的形狀、顏色及花紋秘密。
3 、能大膽地對彩瓶進行聯(lián)想,有一定的想象力及創(chuàng)造能力。
活動準備:
1 、彩瓶圖片若干張及實物彩瓶若干個布置成“彩瓶展覽會”
2 、 Ppt 制作:①各種各樣的彩瓶。②彩瓶奇遇記。③動畫制作。
3 、彩筆、畫紙等材料。
活動過程 :
一、視覺體驗:
參觀“彩瓶展覽會”。幼兒自由參觀彩屏的實物及圖片。教師提出問題:“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彩瓶的形狀、顏色及花紋有什么不一樣?”幼兒之間互相說一說。
二、集體小結?偨Y彩瓶的幾種類型,知道形狀、顏色及花紋都不一樣,并能大膽說出來。
三、故事體驗:講故事,讓幼兒對彩瓶的聯(lián)想感興趣。
四、游戲體驗:
引導幼兒根據(jù)情景“彩瓶奇遇記圖片對彩瓶進行大膽聯(lián)想,并用語言表現(xiàn)與表達出來。
1 、彩瓶來到動物王國、美麗的城市,彩瓶來到陸地上會變成什么?
2 、彩瓶來到蔚藍大海中會變成什么?
3 、藍天多高,景色多美彩瓶會變成什么?
4 、把幼兒聯(lián)想到的東西用動畫的形式展示出來,如:彩瓶汽車…
5 、幼兒自由地說一說,然后集體講。
五、創(chuàng)造出富于幻想和情趣的做作品。
1 、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慢慢提問幼兒在腦海中構圖。
2 、你想把彩瓶變成什么?你想怎樣變換它的身體,你是橫著放還是豎著放,你是想把彩屏畫上窗戶變成房子、還是想把彩瓶添上車輪變成汽車、還是想變成更多有趣的東西…… 3 、幼兒進行繪畫,教師巡回指導。六、分享故事并講評
樹葉變變變
活動目標
1. 感受各種線條的美。
2. 了解樹葉的外型特征。
3 能根據(jù)樹葉的形狀進行想象添畫。
活動準備
PPT 《奇妙的樹葉》、各種樹葉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察樹葉的外形特征:每個小朋友拿著自己收集的樹葉進行對比觀察。
與你的小伙伴比一比,你們的樹葉有什么不同?
二、欣賞奇妙的樹葉畫。
1. 觀看 PPT 《奇妙的樹葉》。
我們來看看這些樹葉像都會變成什么?
2. 討論樹葉能變成什么。
這些畫是哪片樹葉變來的,你怎樣看出來的?
猜猜它們還變出什么?是怎樣變的?
三、游戲《我是一片小樹葉》
故事導入,幼兒隨著故事的情節(jié),用肢體裝扮變換的樹葉。
你變成了什么?
四、欣賞 PPT 《樹葉的旅行》
葉子來到了這里,變成了 ** ,看看它周圍都有什么?
你覺得它還可以有些什么?
五、幼兒作畫
1. 引導幼兒作畫。
先畫樹葉的輪廓再進行想象添畫。
想想你的樹葉到了哪里,變成了什么?
它們都在干什么呢?
六、幼兒作品交流,自評、互評。
大班活動 : 鐘表店
活動目標:
1 、愿意欣賞音樂《鐘表店》,感受鐘表造型的可愛。
2 、能大膽想象音樂中的故事情景。
3 、嘗試用各種奇怪的形狀畫鐘表,并表現(xiàn)有趣的情節(jié)。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小鬧鐘 ppt 、音樂《鐘表店》、油畫棒、水粉。
知識經驗:
了解鐘表的簡單構成。
活動過程:
一、 鐘表店
1 、視頻:欣賞鐘表店里的鐘表
2 、你最喜歡哪個鐘表?為什么?
3 、欣賞:可愛的鐘表小漫畫
4 、鐘表的表情是什么樣的?你能學學嗎?猜猜發(fā)生了什么事?
二、音樂想象:
1 、欣賞音樂,說說你聽到了什么?
2 、再來聽著音樂向同伴講講你聽到的故事吧!
3 、故事欣賞:
鐘表店里靜悄悄,小鐘表們全醒了。胖胖的鐘表跳下架子,帶頭向前跟著走。左腳、右腳,一二一,大家一起哈哈笑!芭比鐘表愛跳舞,一圈一圈轉不停,一會兒像只花蝴蝶,一會兒像個小仙女。你要問我為什么?――這里的鐘表最神奇。你瞧大家多有趣,邊表演來邊游戲。請你猜猜它們都在做什么?咦!好像淘氣鐘表的旅行記。(請邊聽音樂邊有節(jié)奏的朗誦)
三、音樂游戲:
1 自由表演:自由選擇不同的表盤妝扮成鐘表,大膽表現(xiàn)小鐘表各種可愛的樣子。
2 小組表演:和你的朋友一起的好扮演鐘表們游戲的各種場景吧。
四、畫鐘表:
1 、要求:畫面豐富,鐘表擬人化,富有動態(tài)。
2 、幼兒在音樂的伴隨在下自由繪畫。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的教案11-21
美術教案01-07
美術教案01-07
美術教案01-07
美術教案01-07
美術教案01-08
美術教案01-08
美術教案01-08
美術教案01-08
美術教案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