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4-10-02 22:17:49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中班科學活動教案范文8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學活動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品】中班科學活動教案范文8篇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1

  一、活動題目。

  紙花兒開了。

  二、活動目標。

  1、通過對不同質地紙的觀察和比較,使幼兒感知紙的特征及吸水性的強弱。

  2.豐富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和實驗能力。

  三、適用對象。

  3——5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面巾紙、圖畫紙、包裝紙、手工紙、白紙、報紙、宣紙、糖紙、錫紙、盆、水、沙土。

  五、活動過程。

 。ㄒ唬┨骄炕顒右。

  1、探究的問題:用紙做的紙花能開嗎?

  2、幼兒討論。

 。1)不能開,紙花是假花,它不可能開花。

  (2)能開,因為我們給花澆水,花就能開了

  3、試一試:紙花在哪里能開花?

  4、幼兒分別把紙花放在土里、水里進行觀察。

 。1)把紙花放在土里。

  (2)把紙花放在水里。

  5、說一說我的發(fā)現(xiàn)。

 。1)紙花在水里開了。

 。2)小紙花太干了就不開花;真花在土里能開,假花在土里開不了。

 。ǘ┨骄炕顒佣。

  1、探究的問題:將不同質地的紙花(包裝紙、手工紙、圖畫紙、報紙、面巾紙、宣紙、糖紙、錫紙)放入水中,哪朵開得快?

  2、幼兒討論。

  (1)厚的紙花開得快。

 。2)報紙、面巾紙、宣紙做的`紙花開得快。

  3、試一試:放進去的紙花哪朵開得快?哪朵開得慢?

  4、幼兒把各種材料的紙花同時放入水中并認真觀察。

  5、說一說我的發(fā)現(xiàn)。

 。1)包裝紙、手工紙、圖畫紙做的花開得慢。

 。2)報紙、面巾紙、宣紙做的花開得快。

  (3)開得最快的花是用面巾紙做的,包裝紙做的花開得最慢。

  (4)糖紙、錫紙做的花沒有開。

 。5)面巾紙吸水最快,包裝紙吸水最慢。

  6、玩一玩,我做的花兒開了。

  7、將不同顏色的紙花放到花叢中,帶領小朋友用噴壺澆花,紙花逐漸開放,體驗花開的快樂。

  六、注意事項。

  1、教師在實驗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2、如幼兒園的條件較好,幼兒可分組進行活動,讓幼兒在充分玩的過程中感知體驗并得出結論,同時它還能便于教師對不同能力的幼兒進行指導。

  3、活動中最好讓孩子卷好袖子,帶上圍裙,以免弄濕衣服。

  七、拓展思路。

  1、彩色水會不會順著小棒爬上來?

  在兩個燒杯中分別放入顏色水(約2厘米高即可),將卷好的紙棒和塑料棒(或玻璃棒)的一端分別放在兩個燒杯的顏色水里,觀察結果。

  2、雨衣、雨傘、窗戶、皮鞋、杯子、毛巾、衣服、抹布等物品中,哪些吸水哪些不吸水,它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了解動物身體的奇妙、有趣。

  2、能運用身體各部位創(chuàng)造圖形,并能對應身體圖形做動作。

  3、在游戲情境中感知活動的樂趣并積極參與其中。

  活動準備:1、身體各部位圖形卡片2、動物圖形卡片3、布偶4、錄音

  活動過程:

  一、律動《郊游》——導入活動

  師:美麗的秋天來了,老師要到影子王國探險去,你們想去嗎?那咱們就出發(fā)吧!

  二、進城啰!——熱身活動

  1、認識身體各部位圖形。(手、頭、腳……)

  2、根據(jù)圖形與對應的身體部位做動作。

  三、動物的身體真有趣

  1、壁虎借尾巴,了解壁虎斷尾是自衛(wèi)以及它能再生的`功能。

  2、丟失的影子,根據(jù)輪廓辨認動物并鞏固其身體特征。

  四、我們的身體很有趣

  游戲:迷惑大狐貍

  延伸活動:小動物戰(zhàn)勝大狐貍(觀看vcd)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知道硬的東西掉在杯子中的聲音響,輕的東西掉在杯子中的聲音輕。

  2、初步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使硬的東西掉在杯子中的聲音變輕。

  3、在游戲中,對聲音產(chǎn)生興趣。

  活動準備:

  1、硬幣、雪花片、玻璃球、小紙球、塑料盒每人一份。

  2、水杯人手一只。

  3、餐巾紙、不布、報紙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引起幼兒對聲音的興趣

  1、老師讓幼兒聽小鈴聲,然后讓幼兒說說自己聽到過哪些聲音。

  師:你聽過的這些聲音是一樣響的嗎?還是有的響,有的輕呢?(幼兒回答)

  2、老師逐一出示玻璃球、硬幣、紙球、雪花片以及水杯,讓幼兒猜想這些東西掉在杯中發(fā)出的聲音會是一樣嗎?(幼兒討論,回答)

  3、師:剛才有的小朋友說會一樣響,有的說不一響,那到底會怎樣呢?老師也不知道,我們一起去試一試吧!

  二、幼兒操作探索,并記錄操作情況

  1、老師提出操作要求:要認真傾聽每種聲音,試過的東西放在一邊,比較過后要記錄,聲音響的用大標記記錄下來,聲音輕的用小標記記錄下來。

  2、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3、師生共同得出結論:硬的'東西掉在杯中聲音就響,軟的東西掉在杯中聲音就輕。

  三、進一步探索,用不同方法使硬的東西掉在杯中聲音變輕

  1、師:小朋友想一想,有什么辦法能使硬的東西掉在杯中聲音變輕呢?幼兒討論,回答(可以用紙包、可以用布包、可以用報紙包等)

  2、幼兒再一次操作,老師巡回指導,讓幼兒比較。

  3、師:那在我們生活中也有許多響的聲音,我們怎樣來將它們變輕呢?幼兒討論回答。

  4、老師小結:我們生活中這些響的聲音是一種噪音,多聽了噪音對我們耳朵不好。如:我們可以用隔音板,或者聽到噪音時,將耳朵捂住。

  四、游戲《聽一聽》,辨別聲音的輕與響

  1、師:老師敲小鈴,敲得響小朋友手就拍得響些,敲得輕小朋友手就拍得輕一些。

  2、老師帶幼兒玩游戲,結束活動。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初步感知影子與光的關系,發(fā)現(xiàn)有光的地方才有影子,獲得有關影子的具體經(jīng)驗,

  2、 嘗試用多種方法感知影子的特征,體驗與同伴合作探索的樂趣。

  3、 引導幼兒對探索影子產(chǎn)生興趣,培養(yǎng)幼兒細致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 空間較大的暗房和室外活動場地;選一個晴朗的好天氣。

  2、 錄音機、音樂磁帶;布娃娃、粉筆。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初步感知影子與光的關系,激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

  1、 在暗房玩和影子捉迷藏的游戲

 。1) 引導幼兒說一說在哪里見過影子?為什么會有影子?

 。2) 引導幼兒在暗房找影子:先不開燈--沒有影子

  開燈 ---有影子

  教師開燈、關燈,幼兒玩和影子捉迷藏的游戲,知道有燈光的地方會有影子。

 。3)聽《我愛我的小動物》音樂做手影游戲。

  2、 在陽光下玩"找影子"的游戲,引導幼兒尋找陽光下什么東西有影子,幼兒結伴探索并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教師小結: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

  二、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影子的特征,并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1、 創(chuàng)設游戲情景,引出探究問題。

  (1) 在陽光下觀察自己的影子是怎樣的?

 、儆變涸陉柟庀抡玖⒉粍樱^察影子的形狀、顏色。

 、谟變涸陉柟庀虏粩嘧儞Q動作,觀察影子的形狀、顏色。

  教師小結:影子是黑色的,它的的形狀會變;影子是跟著我們的,你走他也走,你停它也停。

  2、 比較娃娃和它的影子的不同。

  布娃娃漂亮--金色的頭發(fā)、花裙子、大眼睛。。。。。

  布娃娃的影子不漂亮--黑黑的、看不清它的.大眼睛、也沒有花裙子。。。。。

  3、觀察比較自己和自己影子的不同。

  教師引導幼兒邊觀察邊講,如:我衣服上有扣子,影子上沒有;我頭上有汗,影子上沒有。。。。。

  教師小結:影子是黑色的,它只是一個輪廓,有好多東西在影子上看不到。

  三、通過幼兒之間合作畫影子,進一步感知影子的特征,體驗合作探究的樂趣。

  1、 幼兒互相合作,擺自己喜歡的造型畫影子。

  2、 找一找,陽光下還有哪些東西有影子,幫他們畫影子,如:書、玩具、樓房等。

  教師小結: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影子只是一個物體的輪廓,但影子很有趣,會變、會動。影子是我們的好朋友。

  四、游戲"踩影子"

  幼兒自由結伴,互相追捉玩踩影子的游戲,進一步豐富有關影子的具體經(jīng)驗。

  活動在有趣的游戲、歡樂的氣氛中結束。

  活動延伸:

  1、 找影子:找一找,還有什么地方、什么東西有影子。

  2、 教師或家長給幼兒提供繩子、布、透明膠、椅子、紙等物品,引導幼兒試一試,能不能把自己和自己的影子分開?

  3、 畫影子:請幼兒分別把早上、中午、下午的影子畫下來,比一比,影子的形狀、位置有什么變化?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我設計了以幼兒生活中熟悉的物體(乒乓球)來作為操作材料組織活動,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操作,來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方式和動手操作能力。圓圓的乒乓球靜靜地躺在碗里,“你能讓它飛起來嗎?”老師的提問就像是一顆擊落在湖面上的'小石子,孩子們探索的興趣就這樣被調動了起來。遇到問題,讓孩子嘗試解決,孩子們可以這樣試也可以那樣試,為孩子留下了自我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空間。孩子們只有在嘗試教學的氛圍中,才能張開想象的翅膀,飛向廣闊的藍天。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探索,初步探知用工具移動乒乓球的方法。

  2.在活動中互相學習,相互合作,在嘗試探索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乒乓球、碗若干。

  2.(第一次操作材料)乒乓球拍、紙杯、大夾子、調羹、小毛巾、筷子、叉子、蛋糕盤;(第二次操作材料)雙面膠、透明膠、光盤、白紙、吸管、扭扭棒、撲克牌。

  活動過程:

  一、經(jīng)驗回顧,引出探究問題,激發(fā)幼兒探索興趣。

  1.出示乒乓球。你們猜猜看老師袋子里裝的是什么呢?

  2.圓圓想知道有哪些東西會飛?你們能告訴它嗎?人會飛嗎?

  3.引導幼兒想辦法讓乒乓球飛起來。

  圓圓已經(jīng)在碗里靜靜地躺了很久了,它聽到小朋友說出了那么多會飛的東西,很羨慕那些會飛的朋友。圓圓多么想去對面的碗里玩一玩,只可惜它自己不會飛,你能借助工具讓它飛起來嗎?你們愿意幫助圓圓飛到對面的碗里去嗎?

  二、提供材料,幼兒第一次操作,讓幼兒探索移動乒乓球的辦法。

  1.講解游戲規(guī)則。那在幫忙之前,老師要提一個小小的要求:“我們可以借助工具幫它飛到對面的碗里去,但是不能直接用手拿!

  2.幼兒自主嘗試操作、探索,教師提醒幼兒遵守游戲規(guī)則和觀察幼兒用了哪些方法。

  3.下面請小朋友來說說你是用什么材料用什么辦法讓圓圓飛到對面的碗里去的?成功了沒有?

  4.幼兒交流自己的操作過程,請幼兒邊說邊操作一下,教師記錄。

  三、變動材料,增加難度,教師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幼兒第二次操作。

  1.剛才小朋友說了很多幫圓圓的方法,時間也不早了,圓圓要回到自己的家了。那如果我們換一些更難的材料來幫忙,又能用什么辦法呢?你們要不要來挑戰(zhàn)一下?有沒有信心?趕快再去試試看。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并鼓勵幼兒合作用多種方法嘗試。

  3.請你們說一說用了什么不同的辦法?

  4.幼兒交流、表達,并用操作給大家看。

  四、教師與幼兒總結。

  今天我們小朋友們表現(xiàn)的非常棒,用了兜、夾、撈、包、托,粘、抬、卷、套、吸等方法成功地幫助了圓圓。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嘗試與同伴合作購物,體驗與同伴一同購物、合作分享的快樂。

  2、了解超市里物品的擺放規(guī)則,感知超市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3、遵守外出時的注意事項,做文明寶寶。

  活動準備:

  1、幼兒有去超市購物的經(jīng)驗。

  2、請家長為每位幼兒準備一元錢。

  3、教師事先與附近的超市取得聯(lián)系,商量好參觀事宜。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商品,引發(fā)幼兒興趣。

  提問:

  你們知道這些東西是從哪里買來的嗎?超市中人們是如何選購物品的?

  2、教師組織幼兒討論去超市參觀和購物的`注意事項。

  提問:

 。1)去超市購物要提前做好什么準備?

 。2)超市購物的順序是怎樣的?(拿購物筐-選擇需要的物品-看清楚價格-去收銀臺結帳)

 。3)如果你選擇的物品價格超出了一元錢怎么辦?(鼓勵幼兒想出各種各樣的解決辦法,如只選擇一元錢的物品、和同伴合作購買、和商家商量拆零出售等)

  3、教師與幼兒共同參觀超市并自由購物,體驗參觀和購物的快樂。

 。1)引導幼兒認識超市的標志,向超市的叔叔阿姨問好。

 。2)引導幼兒觀察超市里有哪些商品以及商品的擺放規(guī)律。

 。3)引導幼兒觀察商品上的標簽,知道其用處。

 。4)幼兒自由購買物品,了解購物過程以及超市工作人員的工作。

  (5)和同伴分享所購物品。

  4、教師組織回班,引導幼兒反思在超市購物的情況,增加對超市結構和布局的了解,進一步感受超市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活動提示:

  1、如果幼兒園附近沒超市,也可以選擇參觀商店、菜市場等。有此活動可以在多個領域中進行。可以將它與語言、美術、數(shù)學活動相結合,進一步豐富幼兒相關的經(jīng)驗。如結合數(shù)學活動學習分類、了解生活中數(shù)字的更多含義等;結合美術活動設計超市標志、制作各種商品等。

  2、將美術活動中制作出來的各種商品,或者請家長幫忙收集到的各種物品投放到活動區(qū)角,師幼共同布置超市,開展超市游戲。

  3、建議家長帶孩子去超市購物時,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觀察、認識超市的商品和設施。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7

  目標:

  1、知道尺是一種測量工具,了解尺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在收集、操作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各種尺的異同點。

  準備:

  1、幼兒與家長共同收集各種各樣的尺。

  2、測量教室里的物品。

  過程:

  1、探索尺的相同點

  教師出示測量身高的尺:“這把尺你在哪里見過?它可以派什么用處?”“量身高時是怎么知道你的身高的'?”(引出“豎線”)

  幼兒觀察自己收集到的尺:“你們的尺什么地方與這把尺是相同?”(引出“刻度”)

  告訴幼兒刻度是用來告訴人們測量結果的。

  2、尋找尺的不同點

  “這么多的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引導幼兒從的長短、形狀、材料上進行比較。

  3、探索尺的運用:“為什么要有各種不同的尺?”

  嘗試測量教室里的物品。(桌、椅、櫥等的高低、寬窄、長短等)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朋友之間是要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

  2、初步了解昆蟲和植物的關系,對奇妙的植物世界常產(chǎn)生興趣,感受生命之間的密切關系。

  活動準備:

  1、"花兒的朋友"統(tǒng)計表。

  2、課件。

  活動過程:

  一、開門見山,引出課題

  教師:(出示開滿桃花的樹)小朋友知道這是什么樹嗎?(幼兒回答)

  教師:(出示花瓣紛紛掉落的桃樹)這棵樹怎么了?

  幼兒:生病了……

  教師:為什么會這樣?他的心情怎么樣?

  幼兒:被風吹了……

  幼兒:很傷心﹑不開心﹑糟糕

  二、教師講述故事

  教師:小朋友說得都很好,到底是怎么呢?請小朋友認真聽一聽故事《小桃樹的秘密》,答案就在里面。

  教師:小桃樹有哪些好朋友?(幼兒回答)

  幼兒:小猴﹑ 小兔﹑ 小鳥

  教師: 對了,小猴、小兔、小鳥都是小桃樹的好朋友,他們每天都要來看望小桃樹,和小桃樹做游戲,所以小桃樹身邊發(fā)生的一切事情,都逃不過小動物的眼睛。

  教師:小猴發(fā)現(xiàn)桃樹"病"了以后,他認為是誰傷害了小桃樹?

  幼兒:蜜蜂﹑蚯蚓………

  教師:大家想到了請誰來為小桃樹看。

  幼兒: 啄木鳥

  教師:啄木鳥來了,他又是怎么做?怎么說的?(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小結:原來蚯蚓在土里鉆來鉆去是幫小桃樹松土,蜜蜂在花上飛來飛去采花蜜的時候也給是小桃樹傳了花粉,沒有他們的幫助小桃樹可能還不能結出桃子呢。這也說明了,許多昆蟲是植物的朋友。

  三、花園里的秘密

  教師:花園里還有誰?他們在做什么呢?

  教師:蜜蜂采了蜜和花粉回去做什么?

  幼兒: (蜜蜂采了蜜和花粉回去釀蜜。制作成我們愛吃的蜂蜜)

  教師:桃樹和花草們?yōu)槭裁匆兄x它們?

  幼兒:因為蚯蚓在土里鉆來鉆去是幫小桃樹松土,蜜蜂在花上飛來飛去采花蜜的時候也給是小桃樹傳了花粉,沒有他們的.幫助小桃樹可能還不能結出桃子呢。幫助小桃樹更好的生長。

  教師:你喜歡這個花園嗎?為什么?

  幼兒: 喜歡

  幼兒:不喜歡………(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要是你在花園里,你愿意做誰?

  幼兒:小鳥﹑小兔﹑小蜜蜂﹑蚯蚓﹑小猴﹑啄木鳥………(幼兒自由回答)

  四、小組合作與探究

  教師:小朋友們以小組為單位完成 "花兒的朋友"統(tǒng)計表。

  教師:選取其中一組進行展示與分析?纯催@一組小朋友寫的對不對。我們來看一看。

  教師小結:許多昆蟲是植物的朋友。所以小朋友要保護有益的昆蟲。

  活動延伸:

  教師:你知道植物的朋友還有哪些?它能幫植物做什么?

  教師:回家畫一畫花兒的好朋友與敵人。

  教師:和爸爸媽媽一起學習關于昆蟲對植物的幫助,回家完成剩余的"花兒的朋友"統(tǒng)計表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05-25

中班科學活動《水》教案08-21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精華02-01

中班科學活動《磁鐵》教案01-16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冰01-26

中班科學活動沉浮教案10-28

中班科學活動紙教案08-28

中班科學領域活動教案03-13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小蝸牛教案12-27

中班科學活動認識螞蟻教案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