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三個兒子教案

三個兒子教案

時間:2024-09-23 10:20:22 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三個兒子教案匯總十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個兒子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三個兒子教案匯總十篇

三個兒子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語文二年級下冊教科書104頁第23課《三個兒子》

  【教學目標】

  1、學習6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理解為什么老爺爺只看見一個兒子。

  【教學準備】

  生字卡、插圖卡片。

  【設計思路】

  以讀為主,引導學生會邊讀邊想,圍繞“為什么老爺爺只看到一個兒子”這一問題討論學習。

  【教學過程】

  一、提示課題,質疑激趣

  1、談話導入:

  世上誰是你最親的人?最愛你的人是誰?

  (用一首歌來表達你對媽媽的`愛)

  2、導入課題:

  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今天,我們也來看一看,三個兒子他們是怎樣對待他們的媽媽的。

  (出示課題)

  3、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根據文內注音,讀準字音,找出生字。

  2、以游戲形式學習生字,給生字寶寶找朋友。

  3、說說你是怎樣記住生字寶寶的。

  三、小組合作,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帶著以下三個問題,繼續(xù)閱讀課文:

  1、這件事發(fā)生在哪里?

  2、三個媽媽在打水時是怎樣說自己的兒子的?

  3、三個媽媽提水時,三個兒子怎樣做?

  四、加深鞏固課文內容

  1、分角色朗讀。

  2、表演鞏固課文內容,體會人物思想。

  3、提問:

  你喜歡誰?為什么?

  4、師范讀最后兩個自然段

  5、提問:

  三個兒子中,你們最喜歡誰?你們想知道老師喜歡誰嗎?

  6、教師小結:

  老師喜歡歌聲嘹亮的兒子,也喜歡力氣大,能翻跟斗的兒子,卻更喜歡體貼、關愛媽媽的好孩子。

  思考:

  為什么老爺爺說他只看見了一個兒子?

  五、課文延伸

  平時你是怎樣孝順媽媽的?以后又準備怎樣做?

  【板書設計】

  三個兒子

  一個 聰明 有力氣 翻跟斗

  一個 愛唱歌 好聽 唱著歌

  一個 不特別 接過水桶

  老爺爺: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

三個兒子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讀懂故事,理解老爺爺的話,并從中得到啟示。

  教學重難點:

  理解老爺爺為什么說只看見一個兒子。

  教學過程

  一、質疑引題:

  明明是,老爺爺為什么說只看到了一個兒子呢?出示課題,學生讀課題,導入新課“”。

  二、檢查預習情況(根據預習題目):

  讀課文,通過預習你認識、學會了哪些生字詞(小組展示匯報),結合課文說說詞義。

  嗓:嗓子、嗓音

  胳膊:肩膀以下,手腕以上的部分。

  酸:因疲勞或疾病引起微痛或無力的感覺。

  甸(沉甸甸):形容沉重的樣子。

  晃蕩:搖動、擺動,向兩邊擺動。

  三、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讀后小組討論。

  1、找出課文中三個媽媽討論自己兒子的部分和的不同表現及老爺爺的'話。課文先寫了什么,接著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

  2、通過討論匯報理清課文的脈絡,并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課文先寫了三個媽媽在井邊打水,一位老爺爺在旁邊休息;接著寫了三個媽媽議論自己的兒子;最后寫了的不同表現讓老爺爺感到自己只看見了一個兒子。

  3、默讀課文,想一想為什么老爺爺說只看見一個兒子?說說你讀了這篇課文想到了什么?(或討論你是媽媽的兒子嗎?說說你的理由)

 。1)讀后思考,小組討論老師提出的問題。

  (2)匯報發(fā)言。

  四、理解句子“?”老爺爺說,“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

  老爺爺的話是根據迎面跑過來的的表現說的。兩個被媽媽引以為豪的兒子都只是表現自己的才能,對媽媽手中沉甸甸的水桶視而不見。而只有那位認為自己的兒子沒有什么特別地方的媽媽的孩子懂得愛媽媽,他接過媽媽手中的水桶跟著走了。老爺爺認為,心中有媽媽,知道怎樣愛媽媽的兒子才是媽媽的兒子。

  五、讀完課文后同學們想到了些什么,從中得到了什么啟示。

  通過討論讓大家懂得只有關心媽媽、懂事明理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并要懂得關心父母、關心他人。

  六、朗讀課文

  七、積累好詞佳句

  附:板書:

  媽媽比兒子——兒子對媽媽——只看見一個兒子

三個兒子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會認“既”等6個生字,會寫“拎”等9個生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场⒍靡⒕锤改傅牡览。

  【優(yōu)質課教學設計板書教案(人教版)】

  一、激趣導入

  1、師:小朋友們,你們的媽媽表揚過你嗎?

  生:表揚過。

  師:怎樣表揚的?

  當生舉手的少時,師提示:當你考試考好的時候、當你聽話的時候、當你幫媽媽做事情的時候……

  生:……

  師:你們真是既聰明又懂事的孩子。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第23課“三個兒子”。

  (師板書課題)

 。ㄉR讀課題)

  二、讀通課文,感知內容

  1、師:三個兒子怎么樣呢?請小朋友自由讀課文,可以借助生字表讀準字音,也可以用字典識字。困難處多讀幾遍,開始吧!

 。ㄉ杂勺x)

  2、課件出示詞語:

  嗓 子 拎 著 水 桶 晃 蕩 沉 甸 甸

  師:誰想讀讀?

 。ㄉ骼睦首x詞語)

  當生讀到“拎著水桶”時,師:能做個動作嗎?

  當生讀到“晃蕩”時,師:誰能用動作表示?

  師:你來?

  (生再讀詞語)

 。、課件出示句子:

  師:看!這些句子你能讀好嗎?快!讀給你的同桌聽聽。

 。ㄍ阑プx)

  師:找一組小朋友開火車讀!

  (當一生讀第一句話時)

  師:把你對這句話的.理解讀出來?

  (當生讀第二句話時)

  師:讀的好,你理解了。

 。ó斠唤M生讀完時)

  師:咱們一起讀讀吧!

 。ㄉR讀句子)

 。础煟涸鯓幽馨颜n文讀的更有味道,下面聽老師來讀課文!

 。◣煼蹲x課文,生認真聽)

  師:謝謝大家!象老師這樣讀讀吧!

  (生再讀文)

 。、師:小朋友練習的很認真,下面我請同學分段朗讀課文。其他的同學一邊聽一邊用橫線劃出三個媽媽談論孩子的話。

 。ㄉJ真的聽,認真的劃。)

  三、自悟,品讀語言

  1、師:都找到哪幾句話?

 。ㄉ謩e讀三句話)

  師:下面自己練一練,看誰能讀出三個媽媽不同的語氣。

 。病⒔涣饕唬

  課件出示第一個媽媽的話

  師:請一位小朋友來讀讀這句話。

 。ㄒ簧x的很好)

  師:哎呀,我聽出來了,你的兒子真是誰也比不過他。

  師:讓我們一起伸出大拇指,來夸夸自己的兒子,“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

  (生齊讀)

 。、交流二:

  課件出示第二個媽媽的話

  師:第二個媽媽的話,誰來讀?

 。ㄉx)

  師:我聽出來了你讀出了媽媽驕傲的語氣。

 。、交流三:

  課件出示第三個媽媽的話。

  師:這兩個媽媽在談論自己的孩子時充滿了驕傲與自豪,那第三個媽媽呢?誰來讀!

  (一生讀的好)

  師:哎呦,你讀懂了課文。

 。ㄒ簧x的不好)

  師:再想想該怎么讀?生讀好了。

  師:對,就這樣讀!

 。、師:讓我們繼續(xù)讀課文的7到11段,去認識這三個孩子吧!

 。ㄉ杂勺x)

  師:這么重的水,三個兒子看見了,他們是怎么做的?

 。ㄉ鷧R報)

  師課件出示“三個兒子的做法”。

 。ㄉ冽R讀三個兒子的表現)

  四、指明中心,分角色朗讀

 。薄煟航酉聛,你和你的同桌,一個當媽媽,一個做老爺爺,來表演12、13段的對話。

  (同桌練習)

 。、師:誰來?

  (指明一組表演)

 。、分角色朗讀:

  師:下面請小朋友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朗讀全文吧!

  (師巡視,指導)

  師:剛才老師巡視的時候,發(fā)現這幾個小朋友朗讀的很好,來為我們展示一下吧!

 。ń凶x的好的學生)

  五、升華主題

1、師:你認為老爺爺看見的應該是哪個兒子?為什么?

 。病煟耗乔皟蓚孩子怎樣呢,他們就不孝順了嗎?為什么?

 。ㄉ归_辯論)

  師總結:是!孝順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師:學到這兒,老師突然想起《三字經》里的一句話,送給大家。

 。ㄕn件出示:“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zhí)”)

  五、拓展

  師:今天回到家后,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跟他們說說你對這個故事的感受。母親節(jié)快到了,你也可以回到家為媽媽做一件事!

三個兒子教案 篇4

  《三個兒子》的教學設計及反思

  生活化,同時又是富有樂趣的學習能使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靈活,擁有很大的成就感,甚至能讓人達到廢寢忘食的境地。閱讀也不例外,如果能讓孩子們融入生活場景,自主學習,體驗閱讀的樂趣,獲得閱讀后的成就感,長此以往,可以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全面、持續(xù)、和諧的發(fā)展。同時,《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教學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師生之間的關系和學習的方式從“授之以魚”轉變成為“授之以漁”,而更多的人把這樣的關系又提升了一個高度,致力于把“授之以漁”轉變成“授之以漁場”,真正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空間,讓孩子們的心靈在真實體驗的天空下自由翱翔。在這樣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我嘗試設計并執(zhí)教了《三個兒子》這篇課文,有一些體會和思考,和大家交流。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六組的第三篇課文,這組教材圍繞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來選編課文,以誠信,孝敬貫穿始終,把優(yōu)秀的思想品質教育融合在生動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課文中的三個兒子面對著三個媽媽,當他們的媽媽拎著沉重的水桶走來時,力氣大的只顧翻跟頭,嗓子好的只顧唱歌,他們對媽媽手里的水桶視而不見;而那個“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的兒子,卻能幫助媽媽拎水桶,這樣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

  二、教學過程與設計意圖: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激發(fā)閱讀興趣;

  1、復習生字、詞語。

  2、真誠地表揚:哎喲,小朋友們真能干呀,這么多的生字都可以順利解決了,真了不起。

  3、創(chuàng)設生活的情境:小朋友,你看老師是這樣表揚你的,你還記得你的'媽媽是怎么表揚你的嗎?(學生自由表達)

  4、提高要求:你能把媽媽的表情和動作也做一做嗎?(學生自由表演)

  5、導入新課:今天,有三個媽媽也在夸獎自己的孩子了,請你自己去讀讀課文,找出媽媽表揚孩子的話。

  『設計意圖』:在復習生字的時候,給孩子們帶去的是枯燥的,乏味的信息,但是,利用老師真誠的表揚,通過聯系生活,回憶媽媽的夸獎,馬上就使孩子們從枯燥中走出來,進入興奮的狀態(tài),為后面課文的感情朗讀墊定了基礎,是孩子們表達真實感情的需要。同時,在回憶媽媽的話,講述媽媽的話的同時,提高要求,讓孩子們把媽媽的動作和神態(tài)也表現出來,經過這樣的加工,一個為自己的孩子而感到驕傲的媽媽的形象就有血有肉地呈現在孩子們的面前。

 。ǘ⒆宰x自悟,合作研討,體驗閱讀內容。

  1、三個媽媽分別是怎么夸獎自己的孩子的,請你仔細讀課文,用橫線劃出媽媽表揚的話。

  2、你把自己就當成媽媽,去讀一讀,媽媽的話,讀出媽媽的感情來。

  3、交流:你們都找到了哪幾句話呀?指名朗讀三個媽媽的話。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看似簡單,其實是必不可少的,孩子們在自讀的基礎上,找到了學習的內容:三個媽媽夸獎孩子的話。在自悟的基礎上,把自己就當成媽媽來讀,讀出媽媽的語氣和神態(tài)。

  4、在你的學習小組里和小伙伴一起練一練,看誰最能讀出媽媽的語氣。(學生相互交流)

  『設計意圖』:“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薄T谧宰x自悟的條件下,博采眾長,吸取別人的經驗也是很重要的,這也是新課程下學習方式從接受學習到自主、合作、探究的一種體現。

 。ㄈ、朗讀交流,發(fā)現閱讀樂趣。

  反饋:你都找到了哪幾句話?

  交流一:(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第一個媽媽的話:“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保

  請一位小朋友來讀讀這句話,大家聽聽,他把自己當成媽媽了沒有。(指名生讀)

  1、采訪剛才讀的同學:

  師:這位媽媽,您剛才在夸獎您的兒子,一邊說,一邊在想些什么呀?

  生: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

  生:我想,我的孩子是很能干的,要是他表現好的話,我要好好表揚他!

  生:我為我的孩子感到驕傲!

  生:我還為我的兒子感到自豪,我想他以后一定能成為一個很有名的運動員!

  2、交流提高:

  師(面帶微笑):我也為你們的兒子感到驕傲,各位媽媽能夸獎地更自豪一點嗎?

 。▽W生練讀)

  師:把你們練習的結果表現給你的同桌看看。(同桌相互讀這句話)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主要是為了讓孩子們更進一步地把自己轉化成媽媽的角色,讀了以后訪問同學,其實時時處處都在提醒他們:你說的話是媽媽說的話。這樣挖掘內心的交流,讓孩子們很快就體會到作為一個媽媽在介紹自己的孩子的時候是怎樣的驕傲和自豪。然后再自由練讀,提供練習提高的空間,試圖把“授之以魚”轉換成“受之以漁場”。

  交流二:(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第二個媽媽的話:“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保

  1、師生共建交流平臺:另外一個媽媽是怎么說自己的孩子的?也請幾位小朋友來讀一讀。

  大家也聽聽,他有沒有讀出驕傲、自豪的語氣來。(指名學生朗讀)

  2、朗讀、評價。

  師:你們覺得這個媽媽讀的怎么樣?

  生:我覺得他還可以做出媽媽驕傲的表情。

  師:那你能幫助他來改善一下嗎?(生做抬高頭的動作,驕傲的眼神)。

  生:我認為他的話還可以說得更慢一些,那樣別人可以聽得更清楚,感覺這個媽媽也就更驕傲了。

  師:哦,你的想法很棒,你能來讀讀嗎?(生自信地朗讀)

  3、自由練讀,感悟提高。

  大家提的意見都很有水平,像他們這樣,其他的同學也去練習一下,爭取讀得更好。

  『設計意圖』:這是一個由收到放的過程。第一個媽媽的話,老師和學生一起把情感的電點滴滴都挖掘了出來,孩子們也讀的有聲有色,有滋有味,那么第二個媽媽的話只要稍加點撥,他們就能把媽媽的心情用朗讀來表現。學生還是學習的主體,放開手腳,讓他們自己去讀,去悟,會有更多的收獲。

  交流三:(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第三個媽媽的話。:“有什么可說的,他沒有說很么特別的地方!保

  1、提出疑問:兩個媽媽都夸獎自己的孩子,第三個媽媽卻什么也沒有說,這是為什么呀?

  2、找到情感共鳴:這個媽媽在說這話的時候會是怎么樣的心情呀?

  3、你能用你的朗讀來表現嗎?

  『設計意圖』:三次和文本的交流,把三個媽媽做了比較,學生對人物形象的反應是多元的。對同樣的句子,不同的人肯定有他獨特的體驗,在不磨滅學生個性的前提下,對文本的多元解讀就是非常必要了。我設計這樣三次交流,除了讓學生用自己的理解把文本的含義進行表達以外,還設計了一個從“收”到“放”再到“收”的過程,讓孩子學會了學習方法,能根據方法自主學習。

  (四)、自主發(fā)現,從細小見真情。

  1、自讀發(fā)現:三個媽媽打完了水,走回家去,路上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請小朋友自己去讀讀課文的7、8小節(jié),想一想,你有什么發(fā)現。

  2、交流反饋:師:讀了兩段話,你有什么發(fā)現?(水很重)

  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水很重的?

  你能用朗讀來表現出水的重嗎?

  3、朗讀提高。

  『設計意圖』:自主發(fā)現是這套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每個《語文園地》里都有“我的發(fā)現”這樣一個內容,經過快一年的實踐,感覺到孩子們的觀察發(fā)現能力已經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因此,這里設計了一個通過自主發(fā)現,領悟文章的深層含義的環(huán)節(jié),從細小的地方發(fā)現水桶很重,更進一步發(fā)現兒子對媽媽的一片真情。

  4、這樣重的水,三個兒子看見了,他們分別是怎么做的?請你去讀讀書,用筆劃出三個兒子的做法。

 。ㄎ澹、體會感悟,挖掘孩子內心的想法。

  小朋友們,看到這樣的孩子,你體會到了什么呀?想說些什么?(學生自由交流)

  『設計意圖』:為了盡快展示出課文中具有人文性的思想,。我在這里設計了這樣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讀書,體驗,感悟,然后到了抒發(fā)自己想法的境界。這里的想法,主要是指孩子們真實的想法,不是虛假的,空浮的,鼓勵說真話,說自己心里想的話,允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

 。⒅该髦行,升華主題。

  1、自由表演:這時候,一個媽媽還和老爺爺發(fā)生了對話,請你和你的同桌一起準備一下,一個當媽媽,一個做老爺爺,來表演對話。

  2、上臺表演:指名兩個組來表演。

  隨即采訪:奇怪了,明明有三個兒子,老爺爺您怎么說只有一個兒子呀?

  3、全班參與討論。提煉出中心:孝順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4、拓展練習:這個媽媽還會和老爺爺說什么呀?你們能把故事編下去嗎?

  『設計意圖』:合作在課堂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通過同桌之間的相互合作,我主要想讓孩子們親身體驗角色,對感情朗讀課文有不可忽視的作用。自由朗讀以后,請兩個小組來表演,讓大家都來體會別人是怎么讀的,自己還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最后升華文章的主題:為什么只有一個兒子?全班討論,共同提煉出中心思想。

  最后給課文補上空白,進行了一個拓展練習,同桌兩個人續(xù)編對話,讓本來處于模糊狀態(tài)的同學也能深切體會到作為一個孩子,要成為必須孝順父母,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孩子。同時,課堂上的閃光點也由這個環(huán)節(jié)而顯現出來,成為整節(jié)課的高潮。

三個兒子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會認6個生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情感目標:

  感受母愛,學會孝順.體貼母親.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感受母愛,從而學會孝敬父母.

  教學難點:

  理解:為什么明明有三個兒子,老爺爺卻說只看到了一個兒子?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師:世界上最偉大的愛莫過于母愛,身為母親愿意為自己的孩子付出所有的一切,而作為孩子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自己的媽媽呢?今天我們學習的一篇課文就是發(fā)生在媽媽和兒子之間故事,名字叫<三個兒子>.(師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師:請聽老師為大家講述這個故事.(師配樂有感情地背誦全文,生細心聽)

  2.師:聽完了這篇故事你們有什么疑問嗎?

  生:老師,我想知道為什么明明是三個兒子,這位老爺爺卻說只看到了一個兒子?

  生:老爺爺所說的這個兒子究竟是哪個兒子?(師根據提出的問題隨機板書)

  3.師:同學們提的問題特別好.這節(jié)課咱們就帶著這些疑問來共同學習這篇課文。請同學們輕輕地打開書104頁,首先我們初讀課文,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第一次讀課文都要做到哪些?

  生:第一次讀課文我們要把字音讀準,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直到把句子讀通順為止。

  生:第一次讀課文我們往往都要標出自然段。

  師:說得真好,咱們就按照這些要求來自由讀課文吧。

  4.師:同學們的讀書習慣非常好。下面咱們來交流一下課文中出現的生字。(課件出示生字、學生觀看老師制作的課件)請看大屏幕,藍藍的天空,一位天使手里拿著氣球翩翩起舞,氣球上寫有漢語拼音,如果你摁住下面對應的生字,天使就可以繼續(xù)飛翔。誰愿意試一試?(師指名上臺)如果她讀對的話,請大家跟著齊讀兩遍好嗎?

  5。師:熟悉了這些生字,相信我們會把這篇課文讀得更通順,更流利.請大家再讀這篇課文.

  三、細讀課文、讀中悟情

  1.師:剛才看到同學們專注讀書的神情,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你們的媽媽知道了一定會為你們感到驕傲的。咱們現在來看看課文中的三

  個媽媽是怎樣來談論自己的兒子的。請同學們找一找,并拿起筆畫一畫三個媽媽之間的對話,讀一讀。(生拿起筆找、畫)

  師:誰來說說他們在課文的哪幾段,讀給大家聽一聽。

  師:如果你是媽媽你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談論自己的兒子?同桌先讀一讀,練一練。

  2.師:誰來扮演第一位媽媽說的話?(指名讀)

  師:請問這位媽媽你在說這句話時是什么心情?

  生:很自豪。

  師:大家認為呢?你從哪些詞看出媽媽自豪感的?

  生:既聰明又有力氣。

  師:你真會抓住重點詞來體會。請你寫一下這兩個詞.。(生上臺板書)

  生:你能有朗讀來表現出來嗎?(找三四個同學讀.,生聲情并茂地讀這句話)

  師:誰來評價一下他讀得怎么樣?

  師:自豪感在你的朗讀中。這位媽媽真會夸自己的兒子,并且用了一個詞“既…….又……”

  師:誰也會用這個詞說話?(找兩三個說話)

  師:說得真好,咱們再回頭來讀一讀第一個媽媽的話。

  2.師:聽了第一位媽媽的話,第二位媽媽也毫不示弱,她是怎樣夸自己的兒子的?他兒子的特長是什么?

  生:第二位媽媽更自豪,她說:“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師:你從哪個詞體會到她兒子唱歌特別好聽、媽媽非常驕傲的?

  生:我從“好聽極了”覺得他的媽媽很為他感到驕傲。師隨機板書:好聽極了。

  師:那我們在讀的時候就要把這些詞來重讀,你說呢?(找學生讀)

  師:能聽得出這位媽媽非常自豪。誰再來讀一讀 ?(找兩三位同學說)

  師;你們讀得好聽極了!誰還會用“。。。極了”說一句話?

  生:我家的小兔可愛極了。

  生:媽媽給我買的`衣服漂亮極了。

  生:看到同學們上臺領獎,我羨慕極了。

  師:老師發(fā)現你們的語言表達能力特別強,你們真是棒極了!

  3.師:聽了前兩位媽媽的話,第三位媽媽是什么反應? 生:她什么也沒說。

  師:在前兩位媽媽的追問下,這位媽媽說了些什么?

  生:這位媽媽說:“有什么可說的,他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4.師小結:下面由我來做旁白,咱們來分角色來朗讀三個媽媽的話。

  師:難道第三位媽媽真的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帶著這個疑問咱們接著學下文。

  5.師:三個媽媽打完水,拎著水桶回家去,老爺爺跟在他們后邊慢慢的走著。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的第八自然段,想想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覺得媽媽很辛苦。

  生:我覺得媽媽太累了,我真想上去幫一把。

  師:你們真是懂事的孩子。◣熀芨袆樱

三個兒子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探究漢字部件表音和表意的規(guī)律。規(guī)范、端正、整潔地書寫“胳”“膊”“拎”“桶”4個字,探究漢字部件細小的變化規(guī)律,從而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2.在文本語境中知道“一個……又一個……另一個……”的表達作用,并在運用中提升表達能力。

  3.正確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語言。

  【教學重點】

  1.認識6個生字,寫好4個字。

  2.知道“一個……又一個……另一個……”的表達作用。

  【教學難點】

  1.在識字、寫字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探索規(guī)律、記憶特例。

  2.在運用中提升表達能力。

  【設計理念】

  突破隨文識字以“一”帶“串”的局限性,讓學生通過本課學習,在識字能力上有所提升。在隨文識字中找到讀詞、認字的規(guī)律和特例,提升學生歸納、推理的思維能力,提高識字、寫字的效率,增強識字、寫字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直奔課題,了解學情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第23課《三個兒子》。(生齊讀課題)

  二、規(guī)律識字,高效識記

  1.在自主學習中讀準字音

  師:請大家把課文讀通,注意讀準字音,等會兒接受挑戰(zhàn)。

  2.在檢測反饋中探尋規(guī)律

  (1)探尋部件的讀音規(guī)律。

  師:老師要考考你們,敢不敢接受挑戰(zhàn)?(出示詞語“水桶”“拎著”“沉甸甸”)誰來讀?

  預設:“拎”字正音

  出示“令”字,與“拎”字讀音作比較。

  師:回憶一下,我們認識的字中還有哪些字也帶有這個“令”字?(生答,師板書。)

  師:像這樣念后鼻音的字遠遠不止這些。(出示字典中所有讀“l(fā)ing”的字)

  師:讀一讀這些字,你有什么發(fā)現呢?(生讀,師啟發(fā)學生發(fā)現規(guī)律。)

  師:看來帶這個部件的字有著念后鼻音的規(guī)律。而今天學習的“拎”字卻是一個特殊字,它念前鼻音。請大家齊讀3遍。

  師:在探尋規(guī)律中我們發(fā)現了記憶特殊字的好方法。遇到這種特殊情況,可以采用記少不記多的方法。

  【設計意圖:在探索聲旁表音的規(guī)律中發(fā)現記憶方法。通過學生認讀、教師抽查等方式,了解學生認讀生字的難點。本環(huán)節(jié)教師讓學生發(fā)現字音認讀的矛盾,通過借助工具書驗證,并得出方法。在把握這一類字讀音的規(guī)律中,落實高效的識字學習方法。只有把握住學生的認知起點,帶動學生親歷學習探索的過程,才能讓學生記憶深刻!

  (2)探尋詞語的輕聲規(guī)律。

  師:哪位同學讀讀這組詞語?(出示:“聰明”“嗓子”“晃蕩”“胳膊”)

  師:仔細聽老師讀一讀。你發(fā)現了什么?

  師:要把這些詞語讀好,特別要注意輕聲的讀法。咱們再一起讀一讀。

  師:詞語都讀得這么好了,放到課文里就不要忘了它的正確讀音。大家齊讀課文第7、8自然段。

  (3)探尋形旁的表意規(guī)律。

  師:媽媽拎著水桶,胳膊都痛了,快幫媽媽捏捏胳膊吧!胳膊在哪里呢?(生指自己的胳膊)

  預設:生錯誤地認為肩膀也屬于胳膊,師出示人體結構圖,引導學生找對胳膊的位置。

  師:繼續(xù)看看身體部位的名稱,發(fā)現這些詞有什么規(guī)律?(生找到字形規(guī)律:表示身體各部位名稱的字帶有肉月旁。)

  師:表示身體部位的字大多是肉月旁,但也有特殊例外。識字多有趣啊,只要我們尋找規(guī)律,記記個例,就能輕松學會。

  【設計意圖:在導的困惑處繼續(xù)探索字形規(guī)律。大多數學生只能模糊理解“胳膊”的意思,當學生理解產生歧義時,教師順著學生思維引導。由圖畫直觀展示胳膊的位置,一目了然。隨后,由“胳膊”形旁表意的規(guī)律發(fā)現“肉月旁”的秘密,但也有特殊字,如“手指”的“指”,順勢強化了“找規(guī)律,記特殊”的記憶方式。為了避免二年級學生的識字能力在平面上滑行,在語境識字的同時,要引導學生探索規(guī)律、記憶特例,實現得“字”、得“法”、提“思”多重教學價值!

  三、寓教于樂,游戲放松

 。◣煵シ拧督】蹈琛罚

  師:老師邀請大家來放松一下吧。咦,音樂怎么停了?哦,原來是要來一個全身總動員呢!

 。◣熜加螒蛞(guī)則:不許說話。聽音樂,用動作回答問題。這個字念平舌音還是翹舌音,伸伸胳膊表示念平舌音,拍拍胸表示念翹舌音。)

  師:各就各位,音樂一響就答題。

  師:恭喜你們,都答對了,跟著音樂繼續(xù)動起來。

  【設計意圖:課堂要求孩子調動多種感官去體驗,去親力感知,在興趣盎然中不知不覺地學習,以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課中休息,教師創(chuàng)設音樂突然停止來激趣,緊緊抓住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利用身體的律動游戲兼顧前面的知識點的復習,寓教于樂,勞逸結合!

  四、集中再現,鞏固生字

  師: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很多生字,現在把它送進兒歌里,你還會讀嗎?同桌一起練習練習。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師:你們讀得真好,看,生字原來都藏在這里呢!

  【設計意圖:言語能力的提升是一個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習”文本表達,“遷”生活表達,從“感知”到“學懂”,從“懂得”到“會用”,不斷幫助學生建構起自己的言語機智。】

  五、觀察比較,規(guī)范寫字

  1.對比兩個結構不規(guī)范的“胳”字,探尋寫好“胳”字的奧妙。師生共同圈一圈不規(guī)范的字。一起提醒它“收收腳”“變苗條”。

  2.教學“膊”字。觀察發(fā)現:除了注意“收收腳”“變苗條”外,還要特別記住小鉤變沒了。

  師:這些細微變化都是寫字時部件互相謙讓的結果,也是寫字時要掌握的`規(guī)律。(板書:胳膊)

  3.自主學習“拎”“桶”字的書寫。

  (反饋,評價。)

  4.追問:“桶”字為什么“鉤”沒有變沒呢?

  (出示生字:“桶”“勇”“膊”。生觀察、發(fā)現并交流。)

  師:小朋友在寫字的時候可要仔細觀察細微的變化,部件放在不同的位置寫法也許還會有不同。找到寫字的規(guī)律就能把漢字寫得更漂亮。

  【設計意圖:在操作實踐活動中再次強調了寫字時找規(guī)律的思維方式。課堂上落實10分鐘的寫是識字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力求發(fā)揮生字的范例功能:以簡單為例——“胳”的書寫;以復雜為練——“膊”的書寫;規(guī)律揭示——以“一”帶“串”的變化,使學生的寫字能力得到了發(fā)展。由扶到放,實現了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過程!

  六、總結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呢?(師生交流)

  【教后所思】

  一、體現課堂的探究式學習方式

  本課教學,從讀準字音到寫好字形,多處凸顯探究式學習。當學生讀錯“拎著”的“拎”字時,我?guī)ьI學生一起探究錯誤的原因,并通過“記少不記多”的方法來幫助學生記憶特殊字音。在學習“胳膊”一詞,發(fā)現“肉月旁”表意的規(guī)律后,我并沒有止步,而是帶領學生發(fā)現特殊字例“指”不是“肉月旁”,再次印證規(guī)律中有特殊的現象。在教學寫字時,讓學生在比較中發(fā)現漢字部件的細小變化,并在對比、分析中得出寫正確的方法,懂得寫字要用心觀察的道理。縱觀這節(jié)課,學生的思維不僅僅停留在識字、認字、寫字上,而是在整理、分析中掌握新了的學習方法,從而得“字”、得“法”、提“思”。

  二、體現課堂學習結果系統化的原則

  識字、寫字教學時力求使學生對已經獲得的知識進行加工、整理,最后得法。本節(jié)課特別注重識字方法的學習。本節(jié)課寫了4個生字,其中2個生字體現了由扶到放的思想。我以簡單字“胳”為例,用兒童化的語言總結出漢字相互謙讓的規(guī)律——“收收腳”“變苗條”。然后引導學生學著用這樣的方法學習形難字“膊”,在“圈不同”的練習中,再次發(fā)現漢字謙讓的規(guī)律。教學到此,我并沒有止步,繼續(xù)引導學生用新獲得的方法進行比照,得出更加準確的變化規(guī)律。整個寫字環(huán)節(jié),學生在觀察字形、臨寫生字的過程中習得合體字書寫的部分規(guī)律,并在展示學生的書寫成果時及時用兒童化的語言進行檢驗,教學既生動又讓學生得法。

三個兒子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9個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3、理解課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二、教學重難點。

  理解為什么老爺爺說只看見了一個兒子。

  三、設計思路。

  教學中以讀為主,引導學生會邊讀邊想,圍繞重點討論學習。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崾菊n題,質疑激趣。

  1、板書課題:《三個兒子》。

  2、看到課題,你想了解什么?

  3、課文講了什么,我們一起看課文。

 。ǘ┳宰x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讀課文,根據文內注意,讀準字音。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教師正音。

  3、交流討論,識記字形。

 。ㄈ┬〗M合作,質疑解釋。

  1、默讀課文,將你不理解的地方標出來。

  2、小組合作討論。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二)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三個媽媽在打水時是怎樣說自己的兒子的?找出文中句子讀一讀。

 。1)前兩個媽媽對自己的兒子怎樣看待?

 。2)應怎樣讀?

 。3)第三個媽媽為什么不夸自己的兒子?

 。4)用你的話理解第三個媽媽的話。

  2、三個兒子提水回家的媽媽前面是怎樣做的?

 。1)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

 。2)讀到這你想到什么?你認為三個兒子應該怎樣做?

  3、教師范讀最后兩個自然段。

  思考老爺爺的話:為什么說他只看到了一個兒子?

 。ㄈ┛偨Y。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說說學了這篇課文,你認為怎樣做才是媽媽的.好兒子(女兒)?

  第三課時:

 。ㄒ唬┓纸巧首x課文。

  小組練讀,分角色演一演。

  (二)指導寫字。

  1、教師重點指導易錯字。

  2、學生練習。

  (三)完成課后“讀讀說說”。

  (四)課外實踐。

  1、將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

  2、建議:每天為父母做一件事。

 。ㄎ澹┳鳂I(yè)。

  本課課后作業(yè)除了字詞的訓練之外還結合本課內容訓練量詞的正確使用以及標點的運用。

三個兒子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從語言文字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體會出孩子應該成為父母分擔生活重擔的道理。

  3、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4、能將課文變成簡單的課本劇表演出來。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老爺爺的話。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你在家里為父母做了哪些事?有什么感受?

  二、自讀課文

  三、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和方案

  1、師生共同制定學習目標──將課文變成簡單的課本劇表演。

  2、師生共同研究教學方法,制定學習、續(xù)演的方案:

  ⑴ 理解課文,體會老爺爺的話,說說自己的感受。

  ⑵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 能根據課文情節(jié)、環(huán)境、人物的言、行、情等進行合理想像。

  ⑷ 場景中的布置、人員的安排。

 、 表演中,組員如何默契配合,靈活應變。

  3、匯集意見,篩選、確定方案。

  四、根據學習方案自學課文

  1、自由讀課文,將課文讀正確、流利地讀出來。

  2、根據“閱讀提示”中的要求,邊讀邊思考,并將不明白的地方打上標記。

  3、小組討論交流,老師巡視,相機點撥。

  4、全班匯報交流學習情況,由學生質疑,教師組織討論交流。

  5、小結。

  6、有感情的朗誦課文。

  五、將課文編成簡單的課本劇表演

  1、小組討論:

 、 根據課文情節(jié)、環(huán)境、人物的言、行、情等進行合理想象。

 、 確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 設計場景的布置。

  2、各小組演練,教師巡視,相機點撥。

  3、課本劇表演。

  4、互評互議。

  六、課后拓展

  將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三個兒子教案 篇9

  學習目標

  ①會認“既”等6個生字,會寫“拎”等9個字。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③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課前準備

 、賹W生預習課文,自學生字。

  ②學生詢問自己的父母,了解他們小時候是如何為你的爺爺奶奶分憂的。

 、蹖W生采訪班里的同學,了解父母平時對他們的評價。

 、芾蠋煖蕚浣虒W課件、生字卡片等。

  第一課時

  談話導入

 、俳涣髡n前詢問和采訪中的收獲。

 、诮涣髟诩依餅楦改缸隽四男┦,有什么感受。

  自主讀通課文

 、俪鍪尽拔視x”圖標,學生自讀課文,讀準生字,自己覺得難讀的句子,作個記號。

 、诙嘧x幾遍沒讀通的句子,再聽聽同桌是怎么讀的。

 、鄢鍪編值木渥,讓學生選擇讀。

  a.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既”是第四聲)

  b.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嗓”是平舌音)

  c.三個媽媽打了水,拎著水桶回家去。(“拎”是前鼻音,“桶”是第三聲)

  d.水直晃蕩,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晃”是多音字,在此處讀第四聲)

  e.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甸”是前鼻音,在“沉甸甸”一詞中讀一聲)

  自主識字

 、賹W生拿出生字卡片,在學習小組內讀給伙伴聽。要求看清字形,讀準字音。(老師參與學生活動)

  ②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

 、塾螒驒z查學生掌握生字的情況。(摘蘋果;如果大家都認識并能讀準,蘋果生字卡片就成熟摘下來。沒掌握的生字,留在樹上,提示學生在讀課文時進一步學習)

  朗讀課文

 、賱(chuàng)設情境,小組分角色反復朗讀課文,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老師可通過范讀讓學生感悟人物的語氣。

 、谠谛〗M內質疑、討論,老師巡視點撥。

 、廴鄥R報交流。(隨機通過說話練習感悟“既……又……”的意思)

 、苋鐚W生對老爺爺的話提出疑問,老師可組織討論,重點理解;如學生沒提到這個問題,老師可隨機提問,讓學生討論:

  這“一個兒子”是指誰?老爺爺的話是什么意思?(真正的兒子應該為父母分擔生活重擔,在老爺爺的眼里,不懂得孝敬父母和為父母分憂的兒子,不能算真正的兒子)

  指導寫字

  出示“我會寫”圖標,指導寫字,并組織展示。

  指導重點

  ①注意別忘了“拎”的'最后一點,“膊”的右上一點。

 、谇懊媪鶄左右結構的字,老師可重點范寫、指導“拎”字和“膊”字。

 、邸暗椤弊质前氚鼑Y構的字,可提醒學生里面的“田”字可往左伸出一點,使整個字顯得更勻稱。

 、堋盎巍薄笆帯笔巧舷陆Y構的字,“晃”字要寫得上窄下寬,老師可范寫指導。

  第二課時

  鞏固識字

  出示帶生了的詞語,讓學生認讀。

  編寫課本劇《三個兒子》教案

 、儆懈星榈乩首x課文。

 、谛〗M合作,根據課文情節(jié)、環(huán)境和人物的語言、行動、表情、情緒等進行合理想像,把課文改編成課本劇。

 、鄞_定各人所扮演的角色。

 、茉O計場景的布置。

  排練課本劇

  各小組演練,老師巡視,隨機點撥。

  課本劇表演并評議

 、僖孕〗M為單位表演課本劇。

  ②引導學生評議。

  a.人物的語氣——前面兩個媽媽說的話,應該用自豪的語氣,第三個媽媽的語氣應該是平靜的,老爺爺的說話應該用意味深長的語氣。

  b.人物的動作——在情境中理解“迎面”“迷信”“沉甸甸”“直晃蕩”等詞語的意思。

  c.人物的表情——前面兩個媽媽的表情應該是驕傲的,第三個媽媽的表情應該樸實,老爺爺應該慈祥;前面兩個兒子應該天真,第三個獨生子應該純樸。

  課后拓展

 、俟(jié)選《新三字經》中的內容印發(fā)學生,供課外閱讀。

  為人子方少時尊長輩習禮儀

  能溫席小黃香愛父母意深長

  能讓梨小孔融手足誼記心中

  孝與悌須繼承長與幼骨肉親

  親養(yǎng)兒多苦辛報春暉寸草心

  親有教兒恭聽做錯事即改正

 、诎驯菊n的故事講給家人聽。

三個兒子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從語言文字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體會出孩子應該成為父母分擔生活重擔的道理。

  3、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4、能將課文變成簡單的課本劇表演出來。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老爺爺的話。

  1.教育學生認識到要關心父母、體貼父母。

  2.理解課文內容,明白老爺爺說話的意思。

  3.培養(yǎng)學生思維想象力。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教師說:三個媽媽拎著很重的一桶水回家,這時她們的三個兒子迎面跑了過來。同學們想想三個兒子會有什么表現呢?

  2.板書課題。

  二、指導自學。

  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3.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正音。

  沉甸甸(diān)胳膊(bo)

  2.理解詞語。

  特別:特殊,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

  四、指導閱讀第一至六自然段。

  1.默讀第一至六自然段。

  2.從書中畫出三個媽媽說的話,出聲讀一讀。

  (1)一個媽媽說:“我那個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2)又一個媽媽說:“我那個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3)這個媽媽說:“有什么可說的,他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3.分組討論:她們的話分別是什么意思?她們各自用怎樣的語氣說?

  (從“誰也比不過他”,看出第一個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最聰明、最有力氣;從“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看出第二個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歌聲最好聽。兩位媽媽用夸獎,甚至夸耀的語氣說。從“他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看出第三個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和其他的兒子是—一樣的,沒有超出一般的。這位媽媽用平常的語氣。)

  4.指導讀三個媽媽說的'話,體會語氣。

  采取分組練讀、集體賽讀的形式。

  五、鞏固:分角色有感情讀。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三個媽媽在打水時,怎么說自己的兒子?

  (一個媽媽說:“我那個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庇忠粋媽媽說:“我那個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绷硪粋媽媽說:“他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2.接下來發(fā)生什么事了?

  二、指導閱讀第七至十三自然段。

  1.輕聲讀第七自然段,想:主要講什么?

  (1)完成填空。

  一桶水可重了!水__________,三個媽媽__________,胳膊都了__________,腰也了__________。

  (2)你從填上的詞語中體會到什么?

  (水桶里的水很滿,三個媽媽提著水很吃力。)

  (3)假如是是你拎著這么重的水桶,此時你在想什么?

  (真想有人來幫忙……)

  2.這時,迎面跑來三個孩子。他們各自有什么表現呢?

  (1)邊讀邊畫出有關句子。

  A.一個孩子翻著跟頭,像車輪在轉,真好看!

  B.一個孩子唱著歌,歌聲真好聽。

  C.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

  (2)抓動詞,體會最后一個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A.找動詞。(跑到、接過、提著走。)

  B.最后一個孩子是怎么想的?

  (覺得媽媽特別辛苦!案觳捕纪戳耍菜崃恕,非常吃力。我來幫助媽媽提水吧!)

  (3)看到這個孩子的做法,他的媽媽在想什么?一直跟在后邊的老爺爺心里在想什么?

  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充分說。(他的媽媽在想:我的兒子真是長大了。雖然比不上第一個孩子翻跟頭,比不上第二個孩子歌

  聲動聽,但是他知道關心媽媽,知道幫助媽媽分擔。老爺爺心里在想:只有這個兒子看到了自己的媽媽吃力地拎著水桶,主動地接過水桶。他真是一個關心父母、體貼父母的好兒子。)

  3.理解老爺爺說只看見一個兒子的意思。

  三、說說你讀了這篇課文想到了什么?聯系自己的生活談一談。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養(yǎng)育我們很不容易。作為兒女,我們要處處關心父母、體貼父母。向課文中的最后一個兒子學習。)

  四、練習繪聲繪色地講故事。

  1.分組練習。

  2.指名匯報。

  3.集體評議。

  五、作業(yè):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課內練習

  一、寫出下列詞的反義詞。

  聰明——()

  特別一—()

  二、填上合適的詞語。

  ()的歌聲

  ()的水桶

  ()的地方

  ()的孩子

  三、理解詞語的兩種意思,分別造句。

  特別:(1)特殊、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

  (2)格外。

  1.特別——

  2.特別——

  四、閱讀課文片斷,并按要求作答。

  三個媽媽打了水,拎著水桶回家去,那個老爺爺跟在后邊慢慢走著。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蕩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1.給未點標點處加上標點。

  2.寫出下列詞的反義詞。

  慢一—()重——()后——()

  3.從什么地方看出一桶水很重?

  4.看到媽媽拎著這么重的水桶,你會怎么做?

【三個兒子教案】相關文章:

三個兒子的教案01-20

三個兒子教案07-04

《三個兒子》 教案03-08

三個兒子優(yōu)秀的教案03-07

精選三個兒子教案三篇10-13

【精選】三個兒子教案3篇10-15

精選三個兒子教案四篇09-22

《三個兒子》教案(精選15篇)02-19

三個兒子的教案集合10-04

語文教案《三個兒子》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