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科學教案

科學教案

時間:2024-07-28 09:49:07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科學教案合集5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科學教案合集5篇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水的基本特征。

  2、認識字卡:無色、透明的、無味、無形、可流動的液體。

  3、培養(yǎng)幼兒節(jié)約能源的意識。

  活動準備:

  幼兒:小瓶子每人一個,瓶蓋或者能盛水的玩具每人一個

  老師:玻璃杯兩個,分別裝水和牛奶,裝有醋和水的瓶子各一個,瓷扣2個,每人一個盆子

  字卡:無色、透明的、無味、無形、可流動的液體。水勺,泡沫板。

  過程:

  1、請幼兒觀察水是什么顏色的?并出示牛奶和水請幼兒比較,說說牛奶是什么顏色?水有沒有顏色?知道水是無色的,并出示“無色”的字卡。

  2、拿兩顆瓷扣,分別放在牛奶和水中比較觀察,能不能看到瓷扣不?為什么水中能看到?知道水是透明的,牛奶不透明。并出示“透明的'”字卡。

  3、出示醋,請幼兒聞一聞,說說聞到了什么氣味?再聞聞水的氣味,說說水有沒有氣味?知道水是無味的,并出示“無味”字卡。

  4、實驗:

水是怎樣到桶里的?

  老師把杯子里的和盆里的水分別水倒另一個盆里,并問幼兒水怎么到另一個盆里的?象什么?(引導幼兒說出瀑布一樣,流到另一個盆里)

  總結:

水是流到盆里的,出示“可流動的液體”。

  5、玩水游戲,讓幼兒用手去抓水,看水能被抓起來嗎?怎樣才能將水盛起來?用小瓶子,勺子,瓶蓋盛并看看盛起來的水是什么形狀的?說說水有沒有形狀?

  總結:

水裝在任何容器中就是容器的形狀,水本身是沒有形狀的,并出示“無形”的字卡。

  6、與幼兒一同看看字卡,一起總結水的特征。

  7、請幼兒討論水可以用來干什么?如果沒有水會怎樣?

  8、談談我們應該怎樣保護、節(jié)約水。

  9,游戲<運水>.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電磁鐵的特性作假設性的解釋;能提出進行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會設計簡單的實驗記錄表和試驗報告。

  2、知道電磁鐵在通電條件下有磁性,電磁鐵也有兩極,它的兩極是可以改變的`。

  3、培養(yǎng)學生的制作能力(學會制作電磁鐵的方法)、實驗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4、尊重證據;愿意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培養(yǎng)探究問題的興趣和態(tài)度。

  教學方法:

  1、本課通過課題直接引入新課,以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培養(yǎng)學生探究的興趣。

  2、教師在組織制作電磁鐵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上,往往采取教師教,學生做這種方法,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本課教學時,教師可課前組裝好電磁鐵,課上實驗完畢后,讓學生自己拆開電磁鐵,觀察結構,再組裝好。既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探究電磁鐵的特性,又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能力、制作能力、探究能力、歸納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也可以讓學生展示自己課前收集的用電磁鐵做成的物品,交流收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解決的辦法及感受、體會、從而導入新課。

  教學重點:

  知道電磁鐵的磁性。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1.出示課前收集的各種用電磁鐵做成的物品(板書通電的線圈)

  2.提問:

  他們是怎樣工作的?(引導學生說出電磁鐵是否有磁性和兩極)

  二、猜想假設

  學生質疑。猜想原理

  三、制定方案

  學生討論并制定探究方案

  四、實施探究

  1.演示實驗:

 。1)做個電磁鐵,不接電源,用它接近大頭針。

 。2)將電磁鐵連接電源,再用它接近大頭針。

 。3)將電磁鐵電源切斷,再用它接近大頭針。

  2.談話:

  剛才的實驗你看到什么?你有什么發(fā)現?

  3.討論:

  這個裝置有時有磁性,有時沒有磁性。你認為這與什么有關系?

  4.談話:

  你想親自動手驗證自己的想法嗎?實驗完畢后,請你拆開這個裝置,看看它的結構是怎樣的?還要把它組裝好。

  5.學生分組實驗、觀察:

  學生自己動手做個電磁鐵,(分有鐵芯和無鐵芯兩種情況)

  五、展示交流

  小組匯報結果

  (1)有鐵芯的電磁鐵磁力大。(2)電磁鐵通電時有磁性,切斷電流后沒有磁性。(板書通電有磁性斷電沒磁性。

  六、拓展創(chuàng)新

  生活中利用電磁鐵來工作的物品很多,找一找,說一說它們都有什么作用。

  七、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的教學,學生知道了電能產生磁,學會了制作電磁鐵,了解了電磁鐵的應用。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夠完成不同物體吸熱和散熱性能的對比實驗,知道不同物體吸熱和散熱的性能是不同的。

  2.能夠設計并完成物體顏色對吸熱和散熱性能影響的實驗,知道深色的物體比淺色的物體吸熱和散熱快。

  3.能用物體吸熱、散熱的規(guī)律解釋生活中的有關現象。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是認識到不同物質、同質不同色的物質吸熱和散熱的性能是不同的。

  2.教學難點是做好水和油吸熱、散熱性能的對比實驗。

  【教學準備】

  油、水、燒杯、溫度計、酒精燈、火柴、石棉網、三腳架、彩色筆或墨汁等。

  【學案】

  《4吸熱和散熱》學案

  一.我看書:看書,熟悉課的內容。

  二.我思考:思考書中提出的問題。

  三.我能做:

  1.找兩個同樣大小的鞋盒,在鞋盒的一側挖一個小圓孔,再剪同樣大小的一個紙板和一個金屬板,如書24頁圖示,準備實驗用。

  2.觀察自家冰箱后的散熱板的顏色,想一想為什么是黑色的?

  3.你注意過住沙漠地區(qū)人的服裝有什么特色嗎?什么會這樣?

  四.我總結:通過探究性學習,我知道了:

  五.我提問:我經過思考,還不懂的問題有: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夠完成油和水這兩種不同物體的吸熱和散熱性能的對比實驗,知道不同物體吸熱和散熱的性能是不同的。

  2.能夠做實驗記錄,并畫出油和水這兩種不同物體的吸熱和散熱曲線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前面我們學習了熱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的傳遞方式,知道冷熱變化會導致物體形狀和體積發(fā)生變化。

  2.今天我們來研究不同物體的吸熱和散熱現象,好嗎?

 。ú捎瞄_門見山的方式直接出示問題也是導入的一個方法,通過前兩課的學習,學生對熱的現象和有關問題有了一些了解。)

  二.學習新課

 。ㄒ唬┭芯克陀偷奈鼰岷蜕嵝阅

  1.質疑:我們都知道,給物體加熱,物體的溫度會升高;停止加熱,物體的溫度會降低。那么,如果我們同時給相同重量的水和油加相同的熱,它們溫度升高的速度會一樣嗎?如果同時停止加熱,它們的降溫速度會一樣嗎?

  2.學生預測。

  3.實驗一:我們怎樣設計實驗證明?實驗中應注意什么?

  (1)學生設計實驗。(教師要提示學生注意安全)

  (2)師生共同實驗,做好實驗記錄。

 、偻瑫r加熱等重量的水和油6分鐘,每隔1分鐘測量并記錄水和油的溫度。

  加熱時的溫度變化

  時間(分鐘)

  溫度(℃)

  水

  油

 、谕V辜訜岷螅扛粢环昼姕y量并記錄水和油的溫度,也測量6分鐘。

  停止加熱后的溫度變化

  時間(分鐘)

  溫度(℃)

  水

  油

 、蹖W生根據數據畫出曲線圖。

  (3)實驗小組討論與小結:通過這組對比實驗,你能得出油和水吸熱和散熱的規(guī)律嗎?

 。4)實驗小組匯報實驗結果。

  (5)小結:在獲得相同熱量的情況下,油的升溫速度比水快;在同時停止加熱的情況下,油的將溫速度比水快。也就是說,不同物質的物體吸熱和散熱性能是不同的。

 。ǘ┭芯考埌搴徒饘倨奈鼰岷蜕嵝阅

  1.蓋有紙板和金屬片的兩個鞋盒放在陽光下曬,10分鐘后測一測盒子里的溫度,看看有什么不一樣?

  2.學生猜測:

  3.按步驟做紙板和金屬片的吸熱、散熱性能的對比實驗。

  (1)把蓋有紙板和金屬片的兩個鞋盒放在陽光下曬,10分鐘后測一測盒子里的溫度,看看有什么不一樣?

  (2)再把它們拿回陰涼處,8分鐘后測一測盒子里的溫度,看看有什么不一樣?

  (3)實驗小組討論與小結: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

 。4)實驗小組匯報實驗結果

  (5)小結:這個實驗在次說明金屬的吸熱和散熱性能比紙快。也就是說,不同的物體,吸熱和散熱性能是不同的。

  三.總結

  1.通過油和水、紙板和金屬板的吸熱和散熱實驗,我們可以得出一個什么結論?

  2.不同物質的吸熱和散熱性能是不一樣的。通常情況下,固體的吸熱、散熱性能優(yōu)于液體。

  四.作業(yè)

  1.完成實驗記錄。

  2.調查:詢問家長,海水和海邊沙灘的溫度是否一樣?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夠設計并完成物體顏色對吸熱和散熱性能影響的實驗,知道深色的物體比淺色的物體吸熱和散熱快。

  2.能用物體吸熱、散熱的規(guī)律解釋生活中的.有關現象。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不同物質的吸熱和散熱性能是不一樣的,固體的吸熱、散熱性能通常由于液體。

  2.那么通知不同顏色的相同物質吸熱和散熱的性能是否相同?今天我們一起繼續(xù)探究。

  二.探究不同顏色、同種物質的吸熱與散熱性能

  1.提問:不同顏色的同種物質吸熱、散熱的性能一樣嗎?

  2.學生猜測,提出自己的觀點。

  3.提問:怎樣設計實驗證明?

  4.學生提出假設并設計實驗。

  5.學生交流探究方案,修改完善。

  6.學生分組實驗。

  7.學生匯報數據,交流觀察到的現象。

  8.師生共同總結:同一物質,深色升溫快,降溫也快;淺色升溫慢,降溫也慢。

  三.了解生活中常見的吸熱、散熱現象

  1.談話:我們通過實驗證明:不同物質的吸熱、散熱的性能不一樣的;不同顏色的同一種物質的吸熱、散熱的性能也是不一樣的。那么,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要吸熱、哪些地方要散熱?人們是怎樣做的?

  2.學生展開討論、交流。

  3.觀察教材中的插圖,思考這些現象與物體的吸熱、散熱性能有什么關系?

  4.學生討論交流。

  5.小結:冰箱后面的散熱板漆成黑色是因為深色物體的散熱性能更好;沙漠地區(qū)的人們常穿的白色長袍吸熱性能差,而且寬大的長袍中可形成氣體對流,因此會使人感覺涼爽;海水和沙的吸熱性能不同,在相同的光照下,沙升溫快,海水升溫慢,所以水中涼快,而沙灘溫度高。

  四.學生設計并制作一個保溫杯

  1.談話:我們通過研究,已經發(fā)現不同物質、不同顏色的同一種物質的吸熱和散熱性能是不一樣的。你們能利用所學的知識設計制作一個保溫杯嗎?我們要來比一比,哪個小組制作的保溫杯效果最好。

  2.學生討論,設計圖紙,說說為什么要這樣設計?

  3.展示交流,教師給予適當點評。

  4.評一評:哪個實驗小組設計的保溫杯好?

  五.總結

  1.油的吸熱和散熱性能比水快,同種物質,顏色深的吸熱和散熱性能比顏色淺的快。

  2.不同物質、不同顏色的同一種物質的吸熱和散熱性能是不一樣的。

  六.作業(yè)

  1.能解釋生活中的利用吸熱和散熱原理的現象。

  2.完成實驗記錄。

  板書設計:

  4、吸熱和散熱

  油 快 快

  水 慢 慢

  不同的物質吸熱和散熱的速度不同。

  物質吸熱快散熱也快,吸熱慢散熱也慢。

  深色快快

  淺色慢慢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會站在他人的立場思考利益關系,辨證地、全面地看待科學問題;

  2、道要解決科學問題,必須像法庭辦案一樣,有充分的事實與證據;

  3、解并選擇運用查閱書籍、瀏覽網絡、觀察實驗、調查采訪等方法來搜集事實與證據。

  教學重點

  你有沒有過站在他人的`角度和立場上思考問題呢?這是一個角色換位的游戲,它會讓你對所擔任的角色有一個重新的認識!

  教學準備

  水彩筆,卡紙,剪刀,用于制作小組名稱的標牌。

  教師可自制一張公告,活動時張貼在黑板或墻壁上。

  每組發(fā)一張2開的大白紙以及彩筆,用于記錄快速聯(lián)想時想到的方法及途徑

  教學過程:

  1、讓我們大膽地想象一下,假如我們是螞蟻,或者是瓢蟲、蝴蝶、小鳥,甚至是蚊子、蒼蠅、老鼠……我們又會怎么想,怎么做呢?

  2、每個小組選擇一種動物,然后可以制作一個簡單的標牌,如“螞蟻組”、“小鳥組”

  3、先采用“暢想活動”的方式:讓學生用一種舒適的方法安靜坐好,雙眼微閉,想象自己就是某種動物,都會做些什么,覓食、結網、游戲、或休息等?再想象如果有人因為某種原因、某種方式殺死了這種動物,那么會有什么想法,什么感受?

  4、站在自己小組所選擇的動物的立場上思考問題:面對我們的同類總是遭到殺害,會怎樣感受,怎樣想呢?每個人都可以暢所欲言。

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新詞,讀指定詞語。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結合課文內容想象美麗星空的景象。培養(yǎng)朗讀能力、背誦能力、想象能

  力等等。

  3、了解課文內容,產生了解美麗星空的愿望和進行科學探索的情感。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產生了解美麗星空的愿望和進行科學探索的情感。

  教學難點:結合課文內容想象美麗星空的景象。

  教學過程:

  一、導入:我們都見過美麗的夜空,但是你們仔細觀察過它的美麗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學習31課,感受一下夜空的美麗。

  二、新授:

  1、初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自由讀課文,提出不懂得問題或是詞語。

  隕落 浩瀚 宇宙

  有學生自己解釋

  隕落:星星從高空掉落。

  浩瀚:廣大、繁多。

  宇宙: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體的.無限空間。

  3、指名讀課后的詞語。

  三、細讀課文:

  1、請你們邊讀邊想象第一節(jié)的內容,誰想象的美他就能讀出美來。(邊讀邊想象。指名讀課文,比比誰讀的最美。)

  2、這許多問號都是什么呢?請你讀一讀。(結合課文內容理解)

  3、后面兩個小節(jié)請你邊讀邊想象,然后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你想象的內容。

  4、指名到前面來讀給大家聽。

  5、出示填空:請你看提示,自己試著背填課文。(看提示自己背課文再背給大家聽。注意邊背邊想象。)

  四、擴展延伸: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星星的知識說給大家聽。

  五、課堂小結:如果大家對于星空也有興趣的話,那么你們就要積極地去搜集關于星空的知識,開闊視野,豐富知識,養(yǎng)成認真學習的好習慣。

  課后反思:通過學習課文,對拓展的內容,由于孩子的生活條件的限制,很多孩子沒有能力完成這個學習任務,所以,我通過搜集找到了許多關于星體的知識,讓孩子增長了很多的見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及新詞。讀寫指定的詞語。

  2、增強積累能力、背誦能力等。

  教學重點:識字,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指導“瀚”字的記憶與書寫。

  教學過程:

  一、導入:出示字詞,檢查學生的復習情況。

  誰來給大家背一背課文。

  二、學習生字:

  1、匯報識字的方法。

  2、自己試著寫一寫。

  三、練習:

  1、分辨多音字:

  沖(chng chng )洗

  沖(chng chng )著

  2、選詞填空:一日一練P64 五

  3、按原文填空:出示在電腦上。

  四、聽寫本課生字。

  五、課堂小結: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反思:本課生字不太難些,秘是本課生字學習的一個重點,學生在組詞時容易和以前學過的密弄混,我給學生反復的強調了但仍有個別學生出錯。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12-08

科學教案12-09

科學教案12-02

科學教案12-02

科學教案12-02

科學教案12-02

科學教案12-03

科學教案12-03

科學教案12-04

科學教案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