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美術教案

美術教案

時間:2024-07-22 16:59:15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備】美術教案模板錦集7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必備】美術教案模板錦集7篇

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感受春天的美,引導學生去尋找美、發(fā)現(xiàn)美;

  2、學會構圖、色彩的搭配。

  教學準備:

  課件、音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冬去春來,和風送暖,鳥語花香,春趣盎然。春天是一首首優(yōu)美的詩,春天是一幅幅美麗的畫,春天是一曲曲抒情的樂章。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春天吧。

  二、欣賞春天的.美景

  播放音樂《春天在哪里》,板書課題。

  欣賞春天大自然的美景。

  三、討論春天里的活動場景

  春耕播種、植樹節(jié)、放風箏、春游等。

  四、欣賞他人作品

  分析別人是怎樣構圖和色彩搭配的。

  五、生自畫一副有關春天的圖

  小組合作,教師指導。

  六、作品展示。

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回憶起生活中常見的一些花邊,體會花邊的秩序美、

  2.能描繪出或剪出有裝飾效果、色彩美麗的花邊紋樣;

  3.在花邊圖案的組合、變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樹立刻苦、認真、細心的好學風。

  教學重點:設計好單元形,能用至少一種方法表現(xiàn)出較美觀大方的花邊紋樣,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教學難點:在花邊紋樣描繪中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學風。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各種圖案的圖片,螃蟹圖片6個。學生:彩紙、剪刀、水彩筆、各種瓶子、杯子等。

  教學活動過程:

  活動一:

  (一)欣賞實物,接觸花邊。

  1、出示一塊印有各種花邊的圍巾和一個有花邊裝飾的小包,讓學生觀察;

  2、說出共同特點:都有美麗的花邊裝飾。

 。ǘ┱n件欣賞圖片,尋找花邊。

  1、《古代帝王畫像》,讓學生尋找花邊。

  (領口、袖口、長袍、鞋子、坐墊、地毯等地方)

  2、《古代建筑》。

 。ㄎ蓍堋Ρ、門框等地方)

  3、小結:古時候的人們就已經(jīng)知道利用各種各樣的花邊來裝飾身邊的事物,使它們變得非常地華麗、精美。

 。ㄈ⿲ふ疑钪械幕ㄟ,了解花邊的作用。

  1、師:其實,在我們平時的生活當中就有許許多多用花邊裝飾的'東西。

  2、學生討論,回答。

  3、小結:通過同學們的仔細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有這么多美麗的花邊裝飾在我們生活中的各個地方,那么漂亮,那么精致,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研究這《美麗的花邊》。(屏幕出示課題)

  活動二:尋找花邊的規(guī)律

  (一)單獨紋樣

  1、(電腦演示)蝴蝶帶著蝴蝶花邊出現(xiàn)。

  2、問:這條花邊是有什么組成的?(蝴蝶)

  3、(電腦演示)將單獨紋樣用框表示出來。

  4、定義:花邊中重復出現(xiàn)的那個圖案叫“單獨紋樣”。

 。ǘ┮欢ǖ囊(guī)律

  1、(電腦演示)出現(xiàn)另一條蝴蝶花邊。

  2、問:有什么不同?(排列的方法不同)

  4、師用箭頭表示出排列的規(guī)律。

  5、問:還有沒有別的排列規(guī)律?(學生回答,師利用教具直觀演示,并用箭頭板畫規(guī)律)

  6、小結:方法還有很多,只要同學們善于用心,就能設計出多姿多彩的花邊。

  問:是不是單獨紋樣只能是蝴蝶之類的圖案?有沒有別的圖案可以當做單獨紋樣?

  2、學生討論、回答,師出示教具。

  3、小結:任何一個你感興趣的呢功能給人帶來美感的圖案都可以當作單獨紋樣。

  4、快速欣賞多條花邊,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活動三、討論花邊的繪制方法。

  1、學生回答,師補充。

  2、播放錄象

 。1)橡皮泥制作花邊;

 。2)毛芋雕刻成一個單獨紋樣后排列印成花邊;

 。3)毛線編織花邊;

 。4)復寫紙畫花邊。

 。5)剪花邊。

  活動四:學生作業(yè),師巡視指導。

  讓學生選擇一種簡單可行的方法制作一條花邊。貼到瓶子或杯子上。

  學生作業(yè)。

  活動五:作業(yè)展評。

  1、學生自評;

  2、學生互評;

  3、師評。

  札記:

  曾經(jīng)聽過上海的特級教師陳壽亭老先生上過這一課,當時他將一張長紙條經(jīng)過折、剪、刻等造型手段,使其成為一段鏤空的花邊。然后他用濕抹布均勻的擦了一下黑板,把鏤空的花邊按在上面,然后他用黑板擦在黑板槽里用力的蘸了些粉筆末,輕輕的在花邊上面和四周拍了拍。待他小心的揭下花邊時,黑板上便出現(xiàn)了一條清晰的花邊,而且等它干了后用黑板擦很難擦掉。當時我對這個環(huán)節(jié)印象很深,所以在上這一課時便把這項“表演”借用了過來。學生們果然看得目瞪口呆,紛紛要求:“再來一遍”。這一次我特意把制作花邊的要領加以強調(diào),由于孩子們都在聚精會神的看,所以聽得特別認真。等到制作的時候,作業(yè)效果非常好。這使我反思:陳老師在多年以前就能以六十多歲的高齡在課堂上設計許多蘊含著美術知識或技法的、讓孩子們“拔不下眼”的小游戲或小魔術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而在大張旗鼓的實施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這些年輕教師卻在模仿他的做法,真是慚愧。教師的素養(yǎng)和專業(yè)素質(zhì)決定著學生的素質(zhì),面對新課程,我們要補的課實在是太多了……

美術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學跳集體舞“快樂的火把節(jié)”,感受彝族擺手舞的舞蹈風格。

  2、根據(jù)情節(jié)的提示,記憶動作順序。

  3、大膽運用夸張的'動作、激昂的叫聲,表現(xiàn)舞蹈歡快、奔放的情緒。

  二、活動準備:

  介紹有關彝族火把節(jié)的傳統(tǒng)和風俗習慣。

  三、活動過程:

  1、了解舞蹈情節(jié),學習基本動作。

  教師一邊示范動作,一邊介紹情節(jié):“彝族的火把節(jié)到了,小朋友們來到了廣場上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玩熱烈,大伙兒用手去擦汗,把自己的臉都擦花了,一個個笑得腰都直不起來了。最后大家圍著火堆,跳起了歡快的舞蹈。

  幼兒一邊回憶情節(jié),一邊隨著老師哼唱的音樂,練習動作。

  2、幼兒站成圓圈做動作。

  幼兒拉成圓圈,找準圈上,練習隨著“呦“的叫聲轉(zhuǎn)向圈上做動作。

  引導幼兒根據(jù)繞火堆跳舞的情節(jié),練習隨音樂邊繞圈跑,邊叫“呦“。

  3、完整舞蹈。

  隨樂練習,教師帶做。

  教師用情節(jié)提示幼兒隨音樂舞蹈。

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對各種經(jīng)典的建筑物感興趣,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

  2、欣賞、比較中國和外國的建筑,初步了解中外建筑的風格與特點。

  3、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驗,耐心地傾聽同伴的意見。

  活動準備:

  1、中外經(jīng)典建筑物的圖片(如長城、天安門、天壇、白宮、克里姆林宮、盧浮宮等)。

  2、教學掛圖《中國建筑》;幼兒用書《中國建筑》《外國建筑》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和各種中國建筑物的圖片。

  1、教師:圖片上是什么?你們?nèi)ミ^北京天安門嗎?

  2、教師:看到了這些建筑,你有什么感覺?你知道它們是哪個國家的建筑嗎?

  二、具體欣賞中國建筑物的外形和建筑風格。

  1、幼兒和同伴相互交流。

  2、教師:圖片上的建筑物是什么樣子的?上面有什么樣的圖案?

  3、使用VCD播放我國的建筑物,集體欣賞并交流。

  4、教師:你最喜歡那座建筑物?你喜歡它的什么地方?

  5、教師為幼兒簡單介紹中國建筑的背景。

  6、教師小結:圖上的建筑物氣勢雄偉,象征著我們偉大的'祖國。

  三、出示外國建筑物的圖片。

  1、比較欣賞中國的古典建筑和國外的經(jīng)典建筑。

  教師:猜猜看,圖片上的這一建筑是中國的建筑還是外國的建筑。(請幼兒說說自己猜測的理由。)

  2、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

  3、教師:中國的建筑和外國的建筑有什么不同?

  小結:這些漂亮的建筑有的是中國的,有的是外國的,但都有不同的特色。

  四、活動延伸

  1、在活動區(qū)投放一些有建筑圖案的拼圖,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各國的建筑特色。

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道圣誕樹由來的故事。

  2、發(fā)揮想象畫出理想中的圣誕樹。

  3、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zhì)。

  4、體驗想象創(chuàng)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教學準備

  畫紙、鉛筆、彩筆。

  圣誕樹故事的視頻。

  各種各樣的圣誕樹圖。

  教學過程

  1、小朋友們知道黑板上的'圖里畫的是什么嗎?它們都是什么樣子的啊?什么節(jié)才有圣誕樹的出現(xiàn)啊?請自由說一說。

  2、我們看看圣誕樹上都掛著什么樣的裝飾啊?誰能說說為什么要給樹上掛這么多東西?請自由說一說。

  3、你們知道圣誕節(jié)為什么有圣誕樹么?那我們來看一個故事,了解一下圣誕樹的由來。

  4、現(xiàn)在小朋友們都知道為什么圣誕節(jié)要有圣誕樹了吧!那你們喜歡不喜歡圣誕樹么?

  5、明天就要到圣誕節(jié)了,那你們家里都有圣誕樹么?那我們來畫棵圣誕樹,放學后回家放在家里,這樣過圣誕節(jié)家里家就有圣誕樹了好不好?

  6、老師先來教你們基本樹的畫法,等你們學會了,就可以畫出自己想要的圣誕樹了。

  7、小朋友們老師剛才教你們的,你們學會了沒有啊?那你們自己想象中的圣誕樹是什么樣子的,畫出來給小朋友們來共同欣賞好不好?

  8、那現(xiàn)在小朋友們就開始動手畫出自己的圣誕樹吧!教師巡回察看,發(fā)現(xiàn)畫法有不對的地方,要及時給糾正過來。

  9、教師與小朋友們一起來評價其他小朋友們的“圣誕樹”。

  教學反思

  結合圣誕的氣氛,我準備了這個活動,主要是想讓孩子嘗試自己裝飾圣誕樹,用這個學期學過的各種圖形線條來裝飾。所以在示范的時候也只是點了一下,具體還是要孩子自己去畫。孩子們很感興趣,但是圣誕樹頁數(shù)太多,裝飾的時候有些孩子就不愿意再往下畫了。如果下次還要進行同樣的活動,我覺得我會選擇水粉,點畫后壓印,符合這個樹的翻頁,也比較容易出效果。

  小百科:圣誕節(jié)又稱耶誕節(jié),譯名為“基督彌撒”,它源自古羅馬人迎接新年的農(nóng)神節(jié),與基督教本無關系。

美術教案 篇6

  活動名稱:彩陶漩渦紋瓶(美術欣賞)

  活動目標:

  1、欣賞古代陶塑作品,感受作品的實用與美觀。

  2、欣賞圖案的裝飾性,能對作品做出自己的評價。

  3、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nèi)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1、遷移欣賞的經(jīng)驗,對創(chuàng)作陶塑作品感興趣。

  重點難點:

  1、引導幼兒欣賞古代陶塑作品,感受作品的實用與美觀。

  2、能創(chuàng)作陶塑作品。

  活動準備:已有經(jīng)驗:欣賞感知過各種造型的瓶子。

  材料準備:圖片、投影儀。

  活動過程:一、欣賞《彩陶旋渦紋瓶》的外形,討論其用途。

  1、這是什么東西?從圖片上看它是什么形狀的?看上去像什么?

  2、介紹作品名稱:它是古代人做的,叫“彩陶旋渦紋瓶”。

  3、猜猜這個陶瓶是用來做什么的?(指兩邊耳朵)這是什么?有什么用?古代人為什么不做一個把子呢?

  二、欣賞花紋的意義和裝飾性

  1、這個陶瓶身上是什么?都有哪些線條?看到它你想到了什么?古代人為什么要在陶瓶上畫這些線條?

  2、 小結:古代人制作了各種陶罐,上面畫上花紋不僅好看,更重要的`是說明它的用途。

  3、現(xiàn)在來猜猜,這個陶瓶是用來干什么的?為什么?

  三、欣賞《人面漁紋瓶》

  1、這是什么?猜猜它使用來裝飾什么的?為什么?

  四、幼兒制作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幼兒們的態(tài)度積極,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創(chuàng)造力也得到發(fā)揮。

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指導幼兒在圓形的基礎上添畫各種物體,使幼兒在添畫過程中知道圓能變成各種有趣的東西。

  2. 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3. 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4. 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 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zhì)。

  活動準備:

  1. 各種顏色、各種大小的圓。

  2. 由圓變成的物體范例。

  3. 一位大班幼兒。

  活動重難點:

  重點:指導幼兒能用一個至幾個圓變成各種物體

  難點:引導幼兒發(fā)揮想象,制作和別人不同的作品

  活動過程:

  1. 引起興趣

  教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班里來了一位小客人,(請出大班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元元,(小朋友向元元問好)元元特別喜歡圓的東西,請他來說說他喜歡什么圓圓的東西?(大班幼兒說:我喜歡玩圓圓的皮球,愛照圓圓的`鏡子,愛吃圓圓的餅干,還會變圓的魔術!)

  教師:什么是變圓的魔術呀?你能變給我們中一班小朋友看嗎?

  2. 元元表演變圓魔術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元元是怎么把紅色的圓變成蘋果的呀?(在紅色圓上畫上綠色的葉子就變成蘋果了)你們會變嗎?你們會變什么呢?怎么變呢?你們真聰明一下子就把元元的變圓魔術學會了。

  教師:元元,你還會變什么?元元:我還會變兩個圓,三個圓,四個圓,許多圓呢。

  元元表演(把兩個圓變成了小雞,三個圓變成了小花,四個圓變成了蝴蝶。)小朋友,你能把兩個圓,三個圓,四個圓,許多的圓變成什么呢?請幼兒自由討論,告訴身邊的好朋友。

  3.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交代任務:我們今天也來學元元變圓的魔術。老師出示為幼兒準備的材料(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各種顏色,各種大小的圓。請小朋友先想好你想用幾個圓變成什么東西,然后找到你所需要的圓,撕去圓后面的雙面膠的外面一層,粘在紙上,再把它添畫好。我們小朋友把圓變好了,可以互相參觀,也可以請客人來參觀,告訴客人,你把幾個圓變成什么東西了。現(xiàn)在請小朋友去找一個好朋友一起去變圓。

  (2)教師巡回指導:

  要求幼兒把廢紙仍在紙簍里。變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來。幫助能力差的幼兒,鼓勵他大膽變圓。

  4. 評價:鼓勵幼兒大膽的告訴同伴和客人,你用幾個圓變成了什么東西。

  活動延伸:

  小朋友,你們除了認識圓還認識什么形狀的圖形?正方形、三角形。它們也想讓我們小朋友來變魔術,以后我們請它們都來,變出更多,更美的東西好嗎?

  活動反思:

  1、將幼兒的興趣與活動內(nèi)容有機整合起來。在活動中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的興趣,是我們教師實施教育的基礎,幼兒的興趣和需求的表現(xiàn)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幼兒的好奇心強,常常對這件事感興趣,對那件事感興趣,有的孩子個性差異不同會產(chǎn)生不同關注點,同時根據(jù)課程的需要不斷提煉和分析有價值的內(nèi)容。在我觀察幼兒的興趣和學習需要,生成了有關圓方面的活動。在創(chuàng)設過程中為滿足不同幼兒的需求,讓預想內(nèi)容和生成內(nèi)容有機整合起來,鼓勵幼兒充滿自信參與活動,創(chuàng)設和諧、平等、自由的氛圍,發(fā)展了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

  2、在主題活動中為幼兒提供了充足的時間、空間。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而且鼓勵幼兒更多的嘗試。體驗不同的教學策略,使幼兒更積極更關注自我實踐獲得的過程。

  3、在集體中每位幼兒在主題實踐過程中,他們都是活動的主人、都是參與者設計者、收益者,通過實踐我們感到主題活動中對于能力強的孩子,鼓勵他們動腦用各種材料制作來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對于中等水平的幼兒,我啟發(fā)引導他們畫出貼出簡單的作品,而相對能力弱的幼兒降低難度,讓他們隨意貼貼玩玩,主要激發(fā)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這樣有利于教師對幼兒的觀察和指導,大大提高了師幼互動的質(zhì)量。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經(jīng)典)10-22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7-23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7-26

美術教案12-26

美術教案12-30

美術教案12-23

美術教案12-24

美術教案12-25

美術教案12-20

美術教案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