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科學教案

科學教案

時間:2024-09-17 16:38:10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學教案集合五篇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學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教案集合五篇

科學教案 篇1

  一、概述與目標

  本活動是一個實驗、觀察、探索發(fā)現(xiàn)的科學活動。幼兒通過觀察鹽溶解到水里及蒸發(fā)、結(jié)晶的過程,了解使鹽結(jié)晶的方法,感知鹽的結(jié)晶現(xiàn)象,進而探究鹽結(jié)晶過程中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感知水的三態(tài)變化現(xiàn)象。

  二、活動準備準備

  食鹽、小玻璃罐、釘子、細繩、湯匙、小木條、一杯鹽水、一杯淡水。

  三、內(nèi)容、活動形式與方法本活動分兩部分:

  1.觀察鹽的結(jié)晶

  2.探究鹽結(jié)晶過程中水到哪里了。

  (一)做一做,看一看,鹽水變成了鹽。

  1. 嘗一嘗出示一杯鹽水和一杯淡水,讓幼兒品嘗,說說它們的不同味道,知道水咸是因為水里有鹽。

  2. 做一做

  (1)在小玻璃罐中裝滿熱水,一次放入一湯匙鹽并加以攪拌,使鹽水全部溶化。反復這樣操作,直到鹽不能再溶化為止。(2)在細繩一端綁上重物(如釘子),使之垂直浸入鹽水中,另一端系在小木條中間,把小木條橫放在罐口上,然后把罐子放到陽光下。

  3. 看一看

  (1)請小朋友每天觀察,看罐子里水位的變化,并在罐子外用彩筆做標記,直到水完全蒸發(fā)掉為止。

  (2)觀察繩子的變化,細細的繩子上出現(xiàn)了許多白色的東西,嘗起來咸咸的。

 。ǘ┫胍幌1.罐子里的水跑到哪里去了?實驗觀察水蒸發(fā)為水蒸汽的現(xiàn)象。

 。1)引導幼兒觀察熱水中冒出的熱氣。

 。2)試一試,把一塊玻璃罩在熱水杯上,引導幼兒觀察玻璃上形成的水珠。

  交流討論:水變成水蒸氣,遇到玻璃,又變成了水。小結(jié):罐子里的水蒸發(fā)成水蒸氣,跑掉了。

 。ㄔ谟懻摃r,引導幼兒回憶冬天嘴里呼出的氣體,水開時壺上冒出來的熱氣,冷天房間玻璃上的`水珠等。)

  2.試一試,想一想,繩子上的白塊是什么?探究問題:

  (1)水到哪里了。

 。2)繩子上怎么會有鹽。在組織幼兒觀察鹽結(jié)晶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同時把鹽水滴在鏡子上,等水蒸發(fā)后,讓幼兒觀察鏡子上留下了什么。(引導幼兒嘗一嘗,再用放大鏡觀察鹽的結(jié)晶體,并把觀察到的鹽晶體畫下來。)

  四、活動建議

  1. 本活動也可用糖水代替鹽水,再做一次相同的實驗,制作糖的晶體,并在放大鏡下觀察糖的晶體。

  2. 觀察活動應選擇在陽光下溫度高時進行。溫度越高,蒸發(fā)得越快,鹽結(jié)晶得也越快;鹽水的濃度越大,繩子上結(jié)晶的鹽越明顯。

  3. 夏季氣溫高時,蒸發(fā)時間需3"5小時,就可看到結(jié)晶的過程。

  4. 本活動可與水的三態(tài)組成系列活動,以探究問題水跑到哪里去了為線索,使幼兒通過實驗觀察活動探索發(fā)現(xiàn)水蒸發(fā)的科學現(xiàn)象。

科學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影子與光的關系,發(fā)現(xiàn)有光的地方才有影子,獲得有關影子的具體經(jīng)驗,

  2、嘗試用多種方法感知影子的特征,體驗與同伴合作探索的樂趣。

  3、引導幼兒對探索影子產(chǎn)生興趣,培養(yǎng)幼兒細致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了解保持個人衛(wèi)生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5、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逐漸養(yǎng)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二、活動準備

  1、空間較大的暗房和室外活動場地;選一個晴朗的好天氣。

  2、錄音機、音樂磁帶;布娃娃、粉筆。

  三、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初步感知影子與光的關系,激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

  1、在暗房玩和影子捉迷藏的游戲

 。1)引導幼兒說一說在哪里見過影子?為什么會有影子?

 。2)引導幼兒在暗房找影子:先不開燈--沒有影子

  開燈---有影子

  教師開燈、關燈,幼兒玩和影子捉迷藏的游戲,知道有燈光的地方會有影子。

 。3)聽《我愛我的.小動物》音樂做手影游戲。

  2、在陽光下玩"找影子"的游戲,引導幼兒尋找陽光下什么東西有影子,幼兒結(jié)伴探索并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教師小結(jié):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

 。ǘ┮龑в變哼M一步探索影子的特征,并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1、創(chuàng)設游戲情景,引出探究問題。

  (1)在陽光下觀察自己的影子是怎樣的?

  A、幼兒在陽光下站立不動,觀察影子的形狀、顏色。

  B、幼兒在陽光下不斷變換動作,觀察影子的形狀、顏色。

  教師小結(jié):影子是黑色的,它的的形狀會變;影子是跟著我們的,你走他也走,你停它也停。

  2、比較娃娃和它的影子的不同。

  布娃娃漂亮--金色的頭發(fā)、花裙子、大眼睛……

  布娃娃的影子不漂亮--黑黑的、看不清它的大眼睛、也沒有花裙子……

  3、觀察比較自己和自己影子的不同。

  教師引導幼兒邊觀察邊講,如:我衣服上有扣子,影子上沒有;我頭上有汗,影子上沒有……

  教師小結(jié):影子是黑色的,它只是一個輪廓,有好多東西在影子上看不到。

 。ㄈ┩ㄟ^幼兒之間合作畫影子,進一步感知影子的特征,體驗合作探究的樂趣。

  1、幼兒互相合作,擺自己喜歡的造型畫影子。

  2、找一找,陽光下還有哪些東西有影子,幫他們畫影子,如:書、玩具、樓房等。

  教師小結(jié):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影子只是一個物體的輪廓,但影子很有趣,會變、會動。影子是我們的好朋友。

 。ㄋ模┯螒"踩影子":幼兒自由結(jié)伴,互相追捉玩踩影子的游戲,進一步豐富有關影子的具體經(jīng)驗。

  活動在有趣的游戲、歡樂的氣氛中結(jié)束。

  五、活動延伸

  1、找影子:找一找,還有什么地方、什么東西有影子。

  2、教師或家長給幼兒提供繩子、布、透明膠、椅子、紙等物品,引導幼兒試一試,能不能把自己和自己的影子分開?

  3、畫影子:請幼兒分別把早上、中午、下午的影子畫下來,比一比,影子的形狀、位置有什么變化?

  教學反思

  影子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科學現(xiàn)象,幼兒也喜歡玩有關影子的游戲;顒又形也粩嗟囊詥栴}游戲的情節(jié)貫穿,引導幼兒在游戲中自我發(fā)現(xiàn),通過自己的探索、比較、觀察發(fā)現(xiàn)影子的特征,感受科學探索游戲的快樂,養(yǎng)成喜歡探究的好習慣。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有特征的動物的腳丫

  2、了解小腳有各種各樣的本領

  3、體驗辨認小腳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幾種小動物的小腳丫圖片的課件和小動物毛絨玩具

  2、在教室地面上貼上小動物小腳丫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通過歌曲認識自己的小腳

  1、教師:我們來唱唱好聽的兒歌,找一找我們小朋友的小腳在哪里?

  歌曲《肩膀頭發(fā)膝蓋腳》

  2、教師:數(shù)一數(shù)自己有幾只腳,那我們的每只小腳長得什么樣的呢?

  3、教師:我們的小腳有什么本領呀?

  教師帶領幼兒在教室內(nèi)走一走,跳一跳,跑一跑,讓小朋友感受小腳的本領。

  4、教師:我們小朋友的每只小腳長著5個大小不一樣的腳指頭,并且我們的小腳會做好多運動,小腳是我們的好朋友!

  二、通過圖片辨認這是誰的小腳丫

  1、教師:我們一一看這些小腳丫和我們的一樣嗎?他們分別會是誰的呢小腳呢?大家來猜一猜!

  教師出示小動物小腳丫的圖片并且結(jié)合毛絨玩具讓幼兒猜一猜是哪只小動物的。

  2、教師:

  小雞的腳丫尖尖的小鴨的腳丫扁扁的小貓的腳丫像梅花大象的腳丫大又圓。

  3、幼兒通過已有經(jīng)驗再次辨認這是誰的`小腳丫。

  三、游戲:踩一踩小腳丫

  1、教師說出小動物的名字讓幼兒去找找地面上黏貼的小腳丫形狀,并且引導幼兒說一說小動物腳丫的特征。

  2、教師與孩子一起辨認沒有看過的小腳丫(馬的小腳丫、小兔的小腳丫等)

  四、活動延伸:

  可以將小動物的小腳丫圖片運用到語言區(qū),讓幼兒通過觀察身邊的小動物的小腳丫形狀說一說小腳丫的形狀,進行創(chuàng)編兒歌。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一些常見的橋的類型、特征及用途。

  2、培養(yǎng)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和動手構(gòu)建能力。

  3、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常見橋梁圖片兩幅。

  2、從網(wǎng)上下載的各種不同橋梁圖片資料若干,電腦一臺。

  3、積木(每組兩籃),作業(yè)紙每人一張。每人從家?guī)淼?小紙盒兩個。

  活動過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兒興趣:

  小熊家門前有一條小水溝,它正在那發(fā)愁不知怎么辦才能過對岸,小朋友你們能幫助小熊想個辦法嗎?小熊的好朋友機靈猴也幫它想了個法子,我們一起聽聽是什么法子?和我們想的一樣嗎?

  二、邊看小神童軟件邊提問:

  1、機靈猴和小熊來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一座什么橋?在古代人們用什么來建造橋梁的?小熊喜歡嗎?為什么?

  2、機靈猴和小熊又來到了哪一座橋?趙州橋是用什么來建造的?它的外形怎樣?趙州橋和竹橋有什么區(qū)別?

  3、它們來到了現(xiàn)代看見了什么橋?鋼筋吊橋的用什么來建造的?鋼筋吊橋在結(jié)構(gòu)上有什么特別之處?鋼筋吊橋起到什么作用呢?你們現(xiàn)在見過哪些鋼筋吊橋?

  4、看完了鋼筋吊橋,它們又看了什么橋?現(xiàn)代立交橋建立在什么地方?它是用什么來建造的?它對交通起到什么作用?你們在哪些地方看到現(xiàn)代立交橋?

  5、除了機靈猴介紹我們認識的古代竹橋、趙州橋和現(xiàn)代的鋼筋吊橋、立交橋外,你們還見過哪些橋呢?

  6、我們一起進入電腦看看一些用不同材料建造的、有不同用途的橋梁。

  三、最喜歡的橋。

  我們看了這么多橋梁,你們最喜歡哪一座橋?為什么?

  四、出示圖片,引出關于橋梁的課題。

  了解幾種常見橋梁的類型。(斜拉橋、拱橋、立交橋)

  五、用電腦演示各種橋梁的圖片。

  請幼兒說出這種橋梁的類型。也可讓幼兒自己操作鼠標調(diào)出各種橋梁的圖片,并說出其類型,從中認識"梁橋"和"升降橋"?勺層變焊鶕(jù)圖片提出問題,由幼兒和老師來共同想辦法解決。

  六、搭紙橋。

  請幼兒分組用紙盒(隨意折成各種形狀)搭成紙橋,用積木來測橋梁的載重。鼓勵幼兒大膽嘗試。

  七、紙橋的承重。

  組織各組幼兒開展自制紙橋的承重試驗,激發(fā)幼兒不斷嘗試新方法的欲望和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中國的科技成就對祖國和世界科技的發(fā)展做出了貢獻,通過學習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感情。啟發(fā)學生學習他們高尚的品德和在艱苦條件下執(zhí)著追求的科學精神。

  通過科技小報的編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合作學習的精神。

  知識與能力

  1.要求學生掌握:鄧稼先和“兩彈一星”。袁隆平和“秈型雜交水稻”。

  2.引導學生分析:中國的科學家取得成就的原因和影響。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3.指導學生:收集中國現(xiàn)代科學家刻苦鉆研科學技術的事跡。編寫故事,編輯和制作科技小報和在班級交流。培養(yǎng)學生歸納、概括、實踐能力。

  過程與方法

  運用多媒體電教手段,展示我國近代科技的輝煌成就,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直觀、形象的'認識。

  指導學生歸納近代科技的成就,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教學思路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兩彈元勛”鄧稼先,“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皟蓮椧恍恰薄岸i型雜交水稻”。

  2.難點:“兩彈一星”“秈型雜交水稻”。

  教法與學法

  1.教法:講解法、講述法和談話法,多媒體電教手段演示。

  2.學法:教師引導下的分析討論。

  課前導學

  1.指導學生查找資料:學生分組查找原子彈、導彈、人造衛(wèi)星、鄧稼先、袁隆平有關資料。

  2.指導學生編輯小報:學生預習本課、制作小報。

  板書設計

  第六單元 科技教育與文化

  第17課 科學技術的成就(一)

  一、“兩彈一星”

  1.原子彈

  2.導彈

  3.“兩彈元勛”──鄧稼先

  4.衛(wèi)星

  二、秈型雜交水稻

  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

  教學資源

  1.實物投影儀、電腦、錄像機(或VCD機)。

  2.投影圖片《近程導彈待命發(fā)射》。

  3.投影圖片《洲際導彈發(fā)射升空》。

  4.投影圖片《返回式遙感衛(wèi)星重返大地》《袁隆平在田間觀察水稻》。

  5.錄像帶或VCD光盤:紀錄片《東方巨響》片段。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精選】07-25

科學教案11-25

科學教案11-26

科學教案11-26

科學教案11-27

科學教案11-27

科學教案11-28

科學教案11-29

科學教案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