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美術教案模板錦集9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術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薄⑴囵B(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讓幼兒在吹泡泡的游戲活動中,認真觀察和分辨泡泡的形狀、大小、顏色和人吹泡泡時的動作等。
。病⒆層變喊延螒蚧顒又兴^察到的、體驗到的,大膽地用畫表現(xiàn)出來。
教學準備
1、讓幼兒自帶吹泡泡用具。
。、準備紅、黃、藍、綠、紫等水彩。
。、印好或畫好的趣味智力游戲圖“小丑少了什么”。
。、幼兒添畫圖。
教學過程
。、戶外觀察活動
教師先引導幼兒帶著自己的吹泡泡玩具到戶外盡情地玩一會兒。然后,教師組織幼兒圍成圓圈,找一兩個會吹泡泡的幼兒到中間吹,其他幼兒邊觀察邊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剛吹出來的泡泡是什么樣的?”
“泡泡的.大小一樣嗎?”
“在藍天和陽光下,泡泡都是什么顏色的?”
。ㄓ變嚎匆娦∨笥汛党龅呐菖莺,歡呼跳躍,七嘴八舌地說:“泡泡吹出來是一串串的”;“泡泡有大有小”;“風一吹泡泡都飄起來了”;“泡泡有的飛得高,有的飛得低”;“泡泡有紅的、黃的、綠的,還有一半紅一半綠的”……)
2、教師適當總結幼兒的回答
再引導幼兒分成幾個小組或讓他們自由結伴游戲,彼此觀察對方吹泡泡時的動作、表情等。教師要和幼兒一起玩、一起吹,最好多吹出幾個大泡泡,讓幼兒感到驚喜,以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同時,教師提出要觀察的具體問題:“吹泡泡時嘴是什么樣的?”“兩只手拿著什么?”“身體是什么動 作?”幼兒觀察完了,也玩得差不多了,教師帶著他們回到教室。
師生對話
教師先讓幼兒閉上眼睛,趴在桌上稍加休息,邊休息邊動腦筋想一想:準備畫什么?怎樣畫更有趣?鼓勵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感受和心中的想法去畫。
。、教師演示畫法
教師在黑板上演示,畫出一串一串的泡泡,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飛得高有的飛得低。
。、幼兒作畫
幼兒經(jīng)過觀察、思考,急于要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時,教師鼓勵幼兒先直接用筆在紙上作畫。幼兒作畫時教師不干涉,讓幼兒自由地畫。
5、拍畫游戲
課后可讓幼兒分組做拍畫游戲(用圓形模具蘸上各種水彩,拍印在黑紙上或深色紙上,同時將畫好的人物剪下,貼在紙上)。在教師幫助下,幼兒邊玩邊集體創(chuàng)作大型壁畫吹泡泡(將幼兒分組拍畫的吹泡泡畫連接起來即可)。壁畫可以張貼在畫廊里,也可以在教室中專門開辟一塊創(chuàng)造天地專欄,展示幼兒的作品。這不僅能鍛煉幼兒敢于下筆的膽量,同時還可以鍛煉幼兒貼、拍等動手制作的能力。
美術教案 篇2
課題:
團包手工
課時:
2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利用皺紋紙團包的各種造型的作品,引導學生對立體造型藝術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2、學生根據(jù)想象、創(chuàng)造,將皺紋紙團包成各種簡單的外形,并嘗試將制作完成的皺紋紙團粘接組合成不同造型的小藝術品。
3、引導學生欣賞藝術家的雕塑作品,提高學生進行立體造型藝術設計制作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對立體造型藝術的理解能力。
教學準備:
學生:剪刀、彩紙、膠水等
教師:彩紙邊料、團包范作、實物投影等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掌握構建原理。積極動腦,大膽想象,積極創(chuàng)作。
2、主動參與課堂創(chuàng)作,運用團和包的方法,制作一件立體紙藝品。
教學活動設計:
第一節(jié)
施教時間:
11月1日——11月2日
活動一:
激趣?體驗
1、同學們,在你們桌上有一包好吃的,摸一摸,你猜猜是什么?打開看一看,是不是你們猜到的?
一人拿一塊,看看你們拿到的糖果的形狀一樣嗎?都有什么形狀?
2、教師在實物投影儀上放一盤糖,學生回答糖的形狀(有圓柱形、長條形、錐形、圓形、正方形)
3、原來糖的形狀也有各種各樣的,現(xiàn)在你們可以把它吃掉。糖的味道怎樣?(很甜)在我們中國,吃糖就是祝愿我們的生活甜甜蜜蜜。
4、糖吃到肚子里了,但是現(xiàn)在我要同學們把剛才的糖果變回來。怎么辦?桌上有個小盒子,里面有些材料,開動腦筋,只要能恢復糖果原來的形狀就可以。
5、哇,糖果又變回來了!誰來介紹一下,你是怎樣變回糖果原來的樣子?
你是用什么團包的?(皺紋紙)
摸一摸,皺紋紙給你什么感覺?(很軟,有皺紋、色彩鮮艷……)
還有用什么團包的?(橡皮泥、玻璃球、積木……)
同學們可真聰明,團包不同的東西,就變回了糖果原來的樣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團包手工[出示課題]
活動二:觀察?感受
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食物是用團包的方法制作的?(包子、餃子、粽子、元宵……)
我也做了一些,你們來看一看[實物投影儀展示]
1、這是一籠屜什么?(包子)
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餐巾紙)
看看它是怎樣制做的?(用折的方法捏出了許多小褶皺)
熱氣騰騰的包子是什么餡的?(請一位同學打開)
2、[出示樹葉包]同樣是包子,它們的形狀一樣嗎?它是什么形狀的?(象樹葉形)
3、這一盤是什么?(餃子)
餃子的外形象元寶,里面可以包上許多有寓意的食物,比如棗、花生、糖等,象征著人們喜慶團圓、吉祥如意。
4、看,香噴噴的什么上桌了?(春卷)
老師最喜歡吃的炸春卷。是什么餡的?我們剪開來看一看。(教師剪開,露出里面的餡)
活動三、探究?解疑
1、生活中有很多東西是用團包的方法制做的,其他種類的物品可不可以用團包的方法制做呢?
[出示范作]我把它們放到每個小組中,同學們來討論一下,做的是什么?是怎樣制做的?
2、每組選一名同學把你們討論的結果說一說[實物投影儀展示]
。1)這是做的什么?(卷心菜)
是蔬菜類,它是怎樣制作的?(一層一層粘上的,葉脈是用白色的餐巾紙搓成條粘貼上去)
色彩呢?(葉子是綠色的,葉脈是白色的,和生活中的是一樣的)
(2)你們討論的是什么?(葡萄)
是水果類,這一串葡萄是怎樣制作的?(先用紫色的皺紋紙團起來,再一個一個粘貼上)
。3)這么可愛的小女孩,她的哪一部分是用團包方法制作的?(頭)她的辮子是怎樣做的?(用線繩一節(jié)一節(jié)扎起來)
小男孩呢?
。4)這是兩條什么?(毛毛蟲)
這兩條毛毛蟲一樣嗎?有什么區(qū)別?(一條是用乒乓球包在里面,一個一個粘起來的;一條是用皺紋紙包在里面,用線繩一節(jié)一節(jié)系起來的。)
我們剛才看到用團包的方法可以做許多東西,有食物、蔬菜、水果、人物、動物,還可以在團包的基礎上進行繪畫和粘貼。
3、教師示范團包步驟:
看,老師這兒有一張三色紙,我把三種顏色拼在一起,猜一猜,我要做什么?
教師演示做金魚:身體里面包的是皺紋紙,魚眼睛用紙卷起來,尾巴捏幾下。
一條可愛的小魚游過來了,誰給它起個好聽的名字?
魚爸爸呢?看,它胖胖的身體是用什么做的?(泡沫球)[出示魚爸爸]
一家三口還少魚媽媽,魚媽媽有一雙漂亮的'鼓眼睛,是用什么做的?(玻璃球),魚媽媽比較瘦,它的身體是用什么做的?(橡皮泥)。
小魚的一家玩得可開心了。同學們都知道金魚最大的特征是什么?(眼睛鼓、大尾巴)對,老師就是抓住了金魚的特征,選擇了不同的材料來團包的。
活動四:創(chuàng)作?評析
1、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也來創(chuàng)意團包手工?矗惺卟、人物、動物、食物(教師在每組擺上桌牌)你喜歡做什么呢?同學們可以自由分組。
2、分好組后,小組同學討論一下,你們想做什么?
3、學生創(chuàng)作,教師有針對性的指導。
4、每個小組找一名同學來展示你們的作品。
生自評、互評(做了什么?用什么顏色?是用什么團包的?象不象)
教師隨時點評。
活動五:拓展?延伸
團一團,包一包,許多東西變了樣!看,同學們團包出這么多小工藝品,每一件都獨具特色,老師非常喜歡。
團一團,包一包,這是什么?(風信子)如果我們有什么美好的愿望,對著風信子說就會實現(xiàn)的。
看一看,這個風信子是用什么團包的?(布)
其實,生活中還有好多材料可以進行團包,風信子想對同學們說一句話:回家再試試吧!同學們再見!
札記:今天我打破慣例把全國優(yōu)秀錄像課《團飽手工》的光盤片段放給他們看,學生感到很新奇,聽得比平凡事認真多了,以后可以嘗試這個方法。
第二節(jié)
施教時間:11月3日——11月5日
活動一:
觀察欣賞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各種立體雕塑的圖片和學生作品,引導學生學會欣賞立體造型藝術,了解立體造型藝術基本的構造和原理。
討論:⒈說說他們給你什么印象?
⒉你能根據(jù)你的理解說說這些作品是怎樣做出來的?
活動二
、庇^察:師示范用皺紙包裝一棵蔬菜,說說用了那些方法做出來的(團、包、)
⒉嘗試:大膽想象、創(chuàng)造,試著用皺紙團包各種簡單的造型。
活動三
、蓖ㄟ^嘗試及再次觀察作品,小組討論:在制作是還要注意哪些要點?
歸納提示:
、趴梢圆捎萌唷⒛、彎、折等方法將皺紙“團”成各種形狀,再將皺紙在外面“包”一層將造型固定。
、浦谱鲿r要先觀察分析,抓住事物的外形特征。如老鼠的外形特征是耳朵大、嘴巴尖、尾巴細長。
、切枰珠_來做再粘貼時要注意:各個皺紙團包造型間的大小變化、粘貼接觸面的大小、整個立體造型的重心位置以及細部的刻畫。(師做適當?shù)氖痉叮?/p>
、灿螒颍罕纫槐,賽一賽,哪一組團包的造型最多,最美。
、硯熝不刂笇В皶r表揚好的作品。
活動四:
、弊约涸u,把你的作品介紹給大家
、不ハ嘣u,誰的作品最有趣。
、衬阕钕矚g誰的作品,說出他作品的優(yōu)點和你給他的建議。
延伸與拓展:
、奔w采用皺紙團包的方法與彩泥設計組合成一組立體造型的作品,展示在自己的班級內(nèi)。
、矊W生用舊報紙制作團包的紙立體作品,在根據(jù)學生個人的喜好,用顏料涂上不同的顏色。
札記:
在做團包手工的過程中,一位學生提出:皺紋紙?zhí)菀姿榱耍覀兙筒荒苡靡环N做好后能夠長期保存的原料么?這個問題激起了大家的共鳴。經(jīng)過大家的集思廣益和多次實驗,大家發(fā)現(xiàn)用白色的軟布包上棉花再用線一扎,做出的包子、餃子還真像;用桔黃色的布做的春卷、鍋貼也不錯。于是我鼓勵學生回家用布來做一頓“大餐”作為拓展作業(yè)。到了下一次,大家?guī)淼摹懊朗场狈浅XS富,同時大家對這些可以當作玩具的作業(yè)非常喜歡。這也算是“讓藝術與生活碰撞出創(chuàng)造的火花”了吧。
美術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課是欣賞課,主要是欣賞秦始皇陵兵馬俑。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馬俑的藝術特色,以此喚起學生對我們祖國擁有的珍貴文物的重視與愛護之心,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
2.指導學生了解、欣賞雕塑藝術的一些特征。
3.鼓勵學生搜集有關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的歷史資料。
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的歷史資料制成課件。
談談對秦始皇陵兵馬俑的感受。
教學過程
第一節(jié)
一、欣賞
教師把搜集到的有關秦始皇陵兵馬俑的幻燈片、投影片、錄像帶、VCD等各種圖像資料,播放給學生觀看,提高他們的感性認識。與此同時,增強學生對我們祖國珍貴文物的重視與愛護之心。
二、理解
教師在引導學生觀看、討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馬俑的藝術特點,以及欣賞雕塑藝術的一些方法。
1.根據(jù)自己查閱的資料說一說:什么是墓俑?人們?yōu)槭裁匆焖?你知道的墓俑有哪些?
2.看書上有關秦兵馬俑的文字介紹。
3.在引導學生觀看、討論秦始皇兵馬俑的圖文資料的基礎上,指導學生了解秦始皇在中國歷史上的偉大功績,以及了解這些兵馬俑在秦始皇陵墓周圍所起到的作用。
執(zhí)教時間:6月22日——6月23日
第二節(jié)
本節(jié)課在網(wǎng)絡教室上,鼓勵學生正確上網(wǎng)自學習。
一、上網(wǎng)學習:
利用電腦進入人民畫報網(wǎng)網(wǎng)址:xxx
點擊“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再選擇“秦始皇兵馬俑”,電腦上就會出現(xiàn)秦兵馬俑的多幅圖片,當鼠標指向某一幅圖時,就會出現(xiàn)與此圖有關的文字介紹。引導學生在網(wǎng)絡的幫助下進行欣賞。
二、了解秦兵馬俑的藝術特點。
每一組同學向大家展示、介紹一幅自己搜到的秦兵馬俑的圖片或文字,
總結秦兵馬俑的'藝術特點,進而引導學生了解、欣賞雕塑藝術的一些特征。
教師鼓勵學生課后對中國古代俑的歷史作用,以及主要發(fā)展過程作一了解。也可以鼓勵學生了解有關“世界文化遺產(chǎn)”方面的知識,了解中國目前已經(jīng)有多少處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chǎn)”。
教學評價
能否積極地參與討論,表達自己的看法。
能否主動地收集有關圖片資料或文字資料。
能否了解欣賞雕塑藝術與繪畫藝術之間的不同之處。
執(zhí)教時間:6月26日——6月27日
札記:利用網(wǎng)上資源向?qū)W生介紹我國古代的優(yōu)秀雕塑是個不錯的辦法。由于網(wǎng)站上的圖片不可放大,我就采用了分成五組,輪流上來觀看,其它組討論書上的作品的組織方式,效果較好。
美術教案 篇4
教材說明:本課教材中的蝸牛主要是用螺旋線畫出不同動態(tài)的蝸牛,并添畫環(huán)境。
教學目的:1.掌握蝸牛的基本形象特征,正確地畫出不同形態(tài)的蝸牛。
2.通過畫蝸牛,學生能掌握畫圓形動物的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善于動腦和善于想象的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圓形并用基本形畫蝸牛。
教學難點:畫出蝸牛的不同動態(tài)。
教具準備:1.老師準備:彩色粉筆、蝸牛動態(tài)變化分析圖一幅、蝸牛在潮濕的草地上活動畫一幅。
2.學生準備:塑料水彩筆、美術課本、圖畫紙。
教學方法:講述法、演示法、練習法。
教學過程():1.導語:在夏天的雨季里,同學們都見到過蝸牛爬行的情景,看它那背著自己的“小屋”在草地上自由自在蠕動的姿態(tài),真惹人喜愛。那么大家想不想把它那可愛的樣子畫下來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畫蝸牛。
2.板書課題:蝸牛
3.新授:
(1)講解怎樣畫蝸牛。
演示畫法(邊演示邊講解)。
畫法步驟(用彩色粉筆畫):
請同學們練習兩遍畫法。
。2)講解怎樣畫各種姿態(tài)的蝸牛。
師:蝸牛喜歡在潮濕的地方活動。它們有向前爬行的',有向后爬行的,有抬頭的,有低頭的等各種不同的姿態(tài)。這些神態(tài)各異的蝸牛,我們該如何去畫呢?
。ǔ鍪疚伵討B(tài)變化分析圖一幅)
抬頭的
向前爬的
向后爬的
低頭的
(教師設問,各種姿態(tài)的蝸牛哪里在變動?)
(3)教師總結蝸牛動態(tài)畫法規(guī)律。
強調(diào):蝸牛不同動態(tài)的畫法主要是肉體的變化,圓殼不動,因此畫蝸牛先畫圓殼,再根據(jù)蝸牛的不同動態(tài)畫出肉體及觸角。
。4)啟發(fā)引導學生繪畫:
師:蝸牛喜歡在什么地方爬行?
師生共同討論:如何讓蝸牛自由自在地爬行。
。ǔ鍪痉懂:蝸牛在潮濕的草地上爬行。)
教師:請同學們看示范畫,畫面上的蝸牛是在干什么? 上:天空上有什么?(烏云)是什么顏色?
下:草地上有什么?(花草、蘑菇)是什么顏色?
4.課堂練習。教師:同學們,如果你是一只蝸牛,會喜歡什么樣的活動呢?
教師:如默默地爬行,與另一只蝸牛親熱地說話等。
教師:請兩名同學說出自己要畫的場面。
作業(yè)要求:在草地上畫出不同姿態(tài)的小蝸牛(最少五只)。
注意事項:①抓住蝸牛圓殼和肉體的畫法特點。
、谧⒁鈭A殼和肉體的比例關系。
③色彩要活潑鮮艷。
(教師巡視指導,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
5.課外作業(yè):
在生活中觀察各種蝸牛的動態(tài)并寫生蝸牛。
6.板書設計
課題(板書)
演示畫蝸牛的步驟
蝸牛動態(tài)變化分析圖
美術教案 篇5
新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教學進度表:
周次課題
1-2周《美術是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1課時
3-4周《色彩的魅力》2課時
5-6周《春天的暢想》2課時
7周《凝練的視覺符號》2課時
8周《親切的使者》1課時
9周《喜悅與收獲》1課時
10-11周《招貼—廣而告之》1課時
12-13周《盛情邀請》2課時
14-15周《獨特的裝扮》2課時
16周《平面設計的盛宴》2課時
第一單元美術是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
第一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學習領域:欣賞·評述
課時:1課時(總課時:第1課時,20xx/2/2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對美術創(chuàng)作一般過程的分析,理解美術作品中的繪畫題材、形式、藝術處理的技法皆源于客觀世界,了解美術作品創(chuàng)作于現(xiàn)實生活、畫家個人情感、物質(zhì)材料及藝術技巧的關系,初步掌握美術欣賞評述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比較、分析、討論、欣賞和評述等方法,初步學習并掌握對美術作品中繪畫題材、藝術處理的技法于生活之間關系的欣賞評述方法。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通過分析不同美術作品的產(chǎn)生過程,增強學生價值觀,尊重理解藝術家及其創(chuàng)造的勞動價值和意義;在欣賞、體驗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更加用心觀察生活及對生活積極健康的態(tài)度。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美術是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這一特征。
難點:了解繪畫的題材、藝術處理的技法皆源于客觀世界,掌握美術的基本理論。
【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
【教具準備】
課本、課件
【教學過程】
1、課前閱讀教材,初步理解本課的學習內(nèi)容。
2、引導階段:
展示作品王式廓的《血衣》素描稿及其創(chuàng)作的過程和相關的`素描草圖,播放相關的視頻,介紹畫家及創(chuàng)作背景。提出問題:從這幅作品的創(chuàng)作過程看,你認為再現(xiàn)性美術作品的產(chǎn)生需要哪些條件(考慮哪些因素)?學生圍繞問題展開思考,初步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3、發(fā)展階段:
。1)模仿作品《血衣》中的幾組人物形象,上臺表演人物的造型姿態(tài),體驗人物內(nèi)心情感,加深對作品人物性格及作品內(nèi)涵的理解。通過學生參與、觀看,不僅激發(fā)了學習熱情,更能從學生成功與不成功的表演中感受到人物造型藝術的魅力。表演完后,教師在根據(jù)學生的表演,結合作品對再現(xiàn)性美術作品的產(chǎn)生條件進行分析。
。2)展示油畫作品畢加索的《格爾尼卡》及其創(chuàng)作過程和相關的素描草圖,播放相關的視頻,介紹畫家及創(chuàng)作背景。提出問題:畢加索的《格爾尼卡》這幅表現(xiàn)性繪畫中的形象也來源于生活嗎?它和再現(xiàn)性繪畫中形象有什么不同?畫家為什么要這樣畫呢?學生思考,初步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3)展示課本中不同材質(zhì)的工藝和雕刻美術作品,引導學生分析材料本省的特征與作品表現(xiàn)手法之間的關系。體會因材施藝,宛若天成的藝術效果。
學生圍繞問題探討,并嘗試對其他的幾件作品進行欣賞評述。
教師小結:材料本身對作品的成敗非常關鍵,因而藝術技巧也相當重要。
4、展示于講評階段:分別展示一幅表現(xiàn)性和再現(xiàn)性的繪畫作品和相關資料信息,嘗試對作品進行欣賞評述。
【教學反思】
1、在欣賞評述的過程中是否解釋了美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于現(xiàn)實生活的關系;
2、結合自己的感受和生活經(jīng)驗對作品及相關細節(jié)進行欣(轉(zhuǎn)載于:www.hnNscy.CoM:初一下冊美術教案)賞評述;
3、是否對藝術家及其作品建立正確的認識和積極的態(tài)度。
第二課營造藝術的情趣和意境
學習領域:欣賞·評述
課時:1課時(總課時:第2課時,20xx/3/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體驗和感受美術作品的意境,了解美術作品中情趣和意
境的表現(xiàn)方法,能對相關的美術作品情趣和意境進行欣賞評述。
過程與方法:通過美術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進行體驗分析,欣賞評述,掌握一定的美術批評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體驗分析,欣賞評述,豐富學生的生活和藝術情感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熱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學重難點】
重點:感受美術作品的情趣。
難點:理解美術作品的情趣和意境,把握作品的精神內(nèi)涵。
【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
【教具準備】
課本、課件
【教學過程】
1、引導階段:
播放課件,展示學生提供的照片,和同學們一起分享。看看你藝術家是怎樣表現(xiàn)富有情趣的作品的
2、發(fā)展階段:
第一環(huán)節(jié)感受與比較分析。欣賞一組有關的美術作品,組織學生對作品進行探討。主要圍繞問題:你覺得這幅畫中最有趣的地方在哪?這樣表現(xiàn)有何效果?從畫面的構圖、構思及不同尋常的方面引導學生分析理解。
講解齊白石的《青蛙》。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重點:
感受民間玩具造型、色彩特點與審美情趣。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教學難點: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能用語言描述民間玩具的藝術特色。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教學過程:
1、 活動一:教師問:“你發(fā)現(xiàn)什么?它們叫什么?”
欣賞課本提供的玩具圖例,找出它們的名字。
2、 活動二:它們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a、 教師提供“泥、紙、竹、皮、面、木、布”等多種材料,讓學生進行猜想與假設。
b、 感受民間藝人心靈手巧及民間藝術特色。
3、 動三:它們“想說”些什么?
a、讓學生討論民間玩具的產(chǎn)地、寓意及有關的故事。
4、 動四:民間玩具美在哪里?為什么?
a、 提供描述的感覺詞語(如:材料美、裝飾美、對稱美、質(zhì)樸、飽滿、逼真),玩具中哪些地方使你產(chǎn)生這種感覺?
b、 民間玩具造型、色彩特點與審美情趣。
5、 活動五學習民間藝人,可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制作小玩具或描繪自己感興趣的民間玩具。
6、 布置作業(yè)。
a、 嘗試收集大家畫的民間玩具。
b、 布置師生共同收集民間小玩具集市。
教學后記:
基本能從兒童的角度去欣賞書中的作品.
美術教案 篇7
一、設計意圖
愛因斯坦認為:“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3—6歲的幼兒由于其年齡特點,心中總裝著許許多多的奇思異想。這些奇思異想在成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有的簡直是匪夷所思。其實,在這種奇思異想里面,蘊藏著比任何知識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想象。因此,激發(fā)幼兒大膽想象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何讓幼兒大膽想象并講出自己的.奇思異想呢?我們設計了本活動,為幼兒創(chuàng)造發(fā)展想象力的機會和條件,讓幼兒通過憶夢、說夢、畫夢、顯夢、評夢一系列的活動,大膽想象,發(fā)展其想象力。
二、活動目標
1.幼兒學會運用線條畫中直線、曲線、波浪線的技巧。
2.幼兒能大膽地運用線條表現(xiàn)自己的夢。
3.幼兒能根據(jù)自己的意愿進行評價。
三、活動準備
1.搖籃曲的音樂,課件一個,范畫:我的夢。
2.繪畫用紙,白色蠟筆,墨汁,手套。
四、活動過程
。ㄒ唬⿷泬簟^看課件,激發(fā)幼兒回憶自己的夢。
1.欣賞課件。
師:小朋友,今天我請你們來看一個動畫片。你們知道他在做什么?
2.組織幼兒開展回憶。
師:現(xiàn)在,讓我們聽聽音樂,回憶一下自己的夢。在夢里,你可以飛上藍天,可以游進大海,可以到你想去的任何地方。
(二)說夢——聽聽我的夢,激發(fā)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夢。
1.講述“我的夢”。
師:老師回憶起來一個夢,我的夢是??
2.組織幼兒講述。
師:你們回憶起來什么有趣的夢?
。ㄈ┊媺簟處熓痉吨v解,激發(fā)幼兒大膽畫出自己的夢。
師:今天老師把自己的夢畫在了這張紙上,你們看到了嗎?想不想看?
師:老師畫的夢有趣嗎?其實很簡單就可以畫好。都是用線條組成,你們知道都有哪些線條?
。ㄋ模╋@夢——了解如何顯夢,激發(fā)幼兒自己顯出自己的夢。
師:現(xiàn)在老師的夢畫完了,你們能看到嗎?我有一個辦法,叫浸墨。可以讓我的夢顯現(xiàn)出來。
。ㄎ澹┰u夢——展示《夢》,激發(fā)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意愿進行評價。
師:所有人的夢都出來了,我想請一位小朋友說說他畫了一個怎樣的夢?都用了哪些線條?
師:你最喜歡誰的夢?為什么?
五、延伸活動
在活動室一角設計一個“有趣的夢”專欄,讓幼兒畫畫說說,發(fā)展他們的想象力。
美術教案 篇8
課外繪畫興趣小組,在于培養(yǎng)學生對繪畫的興趣、愛好、增長知識、提高技能、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為今后培養(yǎng)繪畫人才起著積極推動的作用!八囆g興趣活動”是我校文體活動的一個戰(zhàn)略陣地。它既能充分展示教師風采、豐富校園文化、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又能為打造學校品牌、提升學校形象奠定堅實的基礎。為確保藝術興趣培養(yǎng)工作做到計劃、組織、輔導、活動內(nèi)容的落實,特制定此計劃,F(xiàn)將本學年繪畫小組的活動安排制定如下:
一、活動目的:
通過繪畫興趣小組的活動,使學生的繪畫特長得到更好的發(fā)展,進一步了解繪畫的基本知識,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及創(chuàng)造能力。
二、活動要求:
1、組織學生按時參加活動,并保持室內(nèi)清潔。
2、每周二課外活動時間進行活動,小組成員必須準時到達繪畫室。
3、繪畫小組成員應嚴格遵守紀律,不準在繪畫室大聲喧嘩,不準做與繪畫學習無關的事。
4、每次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學生都應按時完成。5、愛護繪畫教室內(nèi)的.設施和用品。 三、活動內(nèi)容:
1、使學生了解一些簡單的繪畫常識知識,(繪畫種類、常用工具、基本的使用方法、嘗試幾種兒童繪畫方法)。
2、以兒童畫為主,以手工制作為輔,以創(chuàng)作畫為主進行教學。3、給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作品的時間和空間。4、欣賞名人名畫名作提高欣賞水平。
5、進行手工制作教學,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和造型能力。
四、采取的措施:
。1)繪畫教師要認真負責,把它看成是學校教育的組成部分,使小組活動開展得生動、活潑、豐富。
。2)做好組織工作
在學生自愿報名參加的基礎上,要挑選各班有一定繪畫基礎、成績較好的學生參加。要選出有工作能力、成績也好的學生擔任組長。興趣小組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骨干力量。
。3)安排好活動時間和活動地點
根據(jù)學校的統(tǒng)一安排,一般情況下每周組織兩次,要堅持課余活動的原則。
。4)訂立必要制度,抓好思想工作
要教育學生自覺遵守學習制度,準時參加繪畫學習。明確學習目的,培養(yǎng)勤奮好學,積極進取的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學期結束時,要舉辦全校性的繪畫作品展覽會,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 五、具體活動安排
美術教案 篇9
教學領域:造型表現(xiàn)
教材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對折飛機有著濃厚的興趣,但是,如果讓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之上創(chuàng)造出新的飛機就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本教材出示了許許多多的各種各樣的飛機供學生欣賞、分析、研究,為學生的創(chuàng)造起到了一個很好的設計構思的啟發(fā)、引導作用。此外,教材版面內(nèi)容的安排上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視覺感知資料,如有圖案、色彩和標志的造型各異的折紙飛機。這體現(xiàn)了學生可運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研究,學習折疊飛機,并從中有所領悟,培養(yǎng)提高學習能力。
學生分析:
1、折紙是低齡兒童最感興趣的活動之一。本班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基本技能,對彩筆、剪刀、紙張的性能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學前教育階段已基本會折飛機、船等。所以,本課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自主地探索研究嘗試自主折疊飛機。
2、學生已學會簡單的繪畫與剪貼裝飾的能力,所以,本課通過對學生的作品的看一看、摸一摸后,學生自己自由地、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創(chuàng)作。
3、本課根據(jù)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設置了一系列的活動游戲的環(huán)節(jié)。如讓學生自由欣賞別的小朋友的作品、試飛等,讓學生從中體驗學習的樂趣,體驗成功。
教學策略:
1、情景教學策略。
2、自主合作探究學生學習策略。
3、師生互動策略。
4、以發(fā)展性教學評價滲透教學策略。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對飛機的欣賞,讓學生認識各種各樣的飛機,感受飛機形狀美、顏色美、花紋美,學習折飛機與裝飾飛機。
2、情感目標:體驗“自主、合作、探究”過程的愉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熱愛科學的情感。
3、能力目標:通過探索用紙材自由創(chuàng)作飛機與用各種媒材裝飾飛機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教學重點:折出飛機、并能在原有的基礎之上加以創(chuàng)新;體驗“自主、合作、探究”過程的愉悅。
教學難點:巧妙地運用各種材料、手法表現(xiàn)有創(chuàng)意的飛機。
學習材料:剪刀、膠水、各種彩色紙、樹葉、布條等。
課前準備:
1、教師課前準備(1)多媒體課件。(2)飛機模型、已裝飾好的飛機、彩色紙
2、學生課前準備(1)制作工具:剪刀、膠水、彩色紙(2)裝飾材料:各種彩色紙、樹葉、布條等。
活動過程:
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教學反思
導入
1、當我仰望藍天的時候,經(jīng)常夢想能夠像鳥兒一樣在天上飛翔。可是,我沒有翅膀不能飛,怎么才能在天上飛呢?
1、說說我們可以怎樣飛上藍天。
比如:氣球、風箏等等……
學會交流自己知道的關于“飛”的知識,初步激發(fā)興趣。合作教學的實踐。
得:導入簡單明了、富有童趣,吸引了學生的興趣。
初步探究
2、有很多的`方法,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一種——說說你對飛機的了解,可以給大家看看你的飛機玩具嗎?
3、很想做了吧?看一看你能看懂嗎?說給同學們聽聽——
4、聽懂了嗎?比一比,哪個小組所有的小朋友都能折出這種飛機。
2、讓我的飛機上藍天!交流展示所收集掌握的資料。
3、看圖說說方法。
4、分小組練習讀圖折紙飛機。
2、初步感知和飛機有關的知識。
3、讀圖能力的訓練。
4、團體協(xié)作能力的養(yǎng)成,團隊精神的養(yǎng)成。
2、供給交流的機會,學會資源共享。
3、學會識圖,為以后的自學提供幫助。
4、團體協(xié)作能力的養(yǎng)成,團隊精神的養(yǎng)成。
進一步探究
5、孩子們表現(xiàn)得真不錯!老師這有一些飛機圖片,想看嗎?課件展示,簡單說明。
6、看了這么多!你能折出一種更特別的飛機嗎?看一看,這些飛機有什么特別的?用了什么方法?
5、欣賞飛機圖片,了解飛機相關知識。
6、小組拆一拆,找一找分別有什么特殊方法。
5、提高感性認識用內(nèi)容吸引學生,提供形象資料。
6、觀察尋找制作、裝飾的方法。
5、發(fā)揮圖片的直觀小于,供給飛機的知識,在廣泛的文化情景中學習。
6、學生尋找方法時,很迫切地想要動手。
深入探究
7、拿出第二張紙,試一試折一架新穎的飛機。巡視發(fā)現(xiàn)有些小朋友特殊的方法及時展示推廣。
8、書本上還有許多漂亮的飛機,大家可以邊看邊學,抓緊時間,我們要進行一個小小設計師評比:創(chuàng)造獎、美化獎。
7、運用學到的方法,制作新穎奇特的飛機。
8、欣賞觀察書本上的范作,明白練習任務。參加設計師比賽。
7、進一步練習。邊做邊學習新的制作和裝飾的方法。
8、激勵性的活動要求,提示性的作業(yè)方法,激起參與欲望,自由選擇表現(xiàn)方法。
7、進一步練習好的方法。部分學生得到同伴的啟示。
8、用要求激起興趣、用建議提供幫助。
評價延伸
9、把你做好的飛機寫上名字,放飛到藍天中……
10、孩子們,此時你們最想干的事情是什么?讓我們的飛機帶這我們的理想飛上藍天!
9、 展示已經(jīng)折好的飛機,互相看一看同學們的作品。
10、 放飛飛機,放飛希望!
9、自由展示飛機到藍天中感受美。
10、嘗試放飛的快樂!
9、宏觀的飛機在藍天中的情境的營造,直觀的美的享受。
10、孩子們到操場把飛機飛上藍天很開心,很快樂!
教學反思:
一、教學策略的綜合考慮
1、啟發(fā)性的語言:在整堂課里,我的正式語言和非正式語言,大部分具有啟發(fā)性,所以學生才會在我語言的點撥下自主地去想、去說、去做,在這里老師的角色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成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組織者、引導者而非指導者。例如:通過“你們知道世界上第架飛機是什么樣子嗎?你喜歡哪一架飛機?為什么?等等”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欣賞飛機、觀察飛機
2、寬泛的設計:這節(jié)課的設計,最突出的地方就是給了學生足夠的活動時間和足夠的活動空間,開始的鋪墊是很緊湊的,當進入正題“折紙”時僅用了5分鐘的時間,折紙跟添繪一共用去18分鐘的時間,展示評價10分鐘。這樣的設計給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平臺,讓他們盡可能多地去自主創(chuàng)新,由此便有了很多的意想不到:第一是學生選取的材料各不相同,有的只用一種方法進行裝飾,有的則用了兩種,甚至有的用了三種、四種、五種;第二是折紙的方面也有一些突破,有的學生不局限于跟“課件”學的方法,而是有了自己的一些創(chuàng)新,從而讓學生感受到事物的多樣性、可變性;第三是在小組展示時,讓學生自由地欣賞別的小朋友的飛機后,再試飛飛機,他們那種高漲的熱情,試飛的喜悅,無不讓每老師感到激動和驚訝。我想這就是所謂的放長線才能釣大魚吧。只有給足夠的時間,才會有足夠的效果。
3、豐富的媒材:有豐富的材料能喚起學生創(chuàng)造的欲望,能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的靈感。媒材是一堂美術課的生命之源,是讓學生產(chǎn)生很多幻想的務實之本,學生在老師的啟發(fā)下,在課堂上說出了很多種裝飾的方法:沙、印章、橡皮泥、彩色紙、彩筆、碎布…..擺在學生面前的材料雖沒有想象的那么多,但已經(jīng)可以用“足夠”這個詞表達。學生通過面前的多種媒材,根據(jù)自己的喜好與審美取向,盡可能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標新立異,在這堂課里學生創(chuàng)作的飛機可謂色彩斑斕、形狀各異,栩栩如生。
4、情景教學貫穿始終:問題情景、活動情景、評價情景,每一個情景地展現(xiàn)都滲透著一種理念,那就是讓孩子體驗成功、體驗快樂、體驗合作。問題情景讓學生發(fā)散思維,充分肯定他們的大膽想象;活動情景讓學生真正參與其中,體驗創(chuàng)造美的快樂;評價情景讓學生自主選擇、自由評價,培養(yǎng)學生的評價意識和審美意識。合作、成功、愉快一切都在于無聲處悄然滲透。
5、多學科整合:從這堂課上我們不難看出,這已經(jīng)不是一節(jié)單純的美術課了,它其中有科學課、音樂課、勞動課教學的滲透,這些學科的整合讓學生在一堂課上有了更多的信息可以接受。
二、教學存在的不足:
1、課堂的駕馭能力不夠,太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發(fā)揮不夠!
2、欣賞圖片的出現(xiàn)可能放在開頭會更好。
3、讀圖練習時假如有適當?shù)氖痉犊赡苡兄趯W生的理解。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精選)07-24
美術教案02-20
《美術》教案02-17
美術教案01-15
美術教案01-15
美術教案01-15
美術教案01-15
美術教案01-16
美術教案01-16
美術教案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