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時間:2024-10-04 18:48:42 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小學一年級的教案四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一年級的教案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小學一年級的教案四篇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8和9的組成P55 P60 3、4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掌握8、9的組成

  2、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3、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掌握8和9的組成

  教學準備:

  星星,課件

  一、引入

  課件出示:蔚藍的天空上星星在閃,月亮奶奶想把星星擺成兩份,如果是你會怎樣分呢?

  學生看課件,背景樂《小星星》

  二、新授

  1、請你拿出學具,在小組里擺一擺,你能分幾種?

  學生分組動手操作

  匯報,說一說你分了幾種?你是怎樣分的?

  觀察,你能用什么辦法記住每一種分法嗎?

  看到8可以分成7和1,你能想到什么?

  如果是9顆星星,又可以怎樣分呢?

  學生動手操作后再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

  師出示課件演示9的分成,學生填書上的空。

  2、讀一讀

  學生互相讀8、9的'分組成

  3、做游戲

  4、猜數(shù)

  5、拍巴掌

  6、小猴跳

  三、練習

  1、P55做一做

  課件出示,學生獨立完成

  2、P60 3 4 5 6

  3、小黑板出示

  4、成找朋友的游戲

  四、課堂總結

  今天同學們都學到了什么?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4、25頁例題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演示,使學生知道加法的含義;能正確讀出加法算式;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要用加法來解決。

  2.通過學生操作、表述,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數(shù)學交流意識。

  3.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shù)學活動,獲得成功體驗,增強自信心。

  教學重點:

  知道加法的含義。

  教具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5個圓片、5根小棒。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美的引入

  背一背5以內數(shù)的合成與分成。

  二、美的發(fā)現(xiàn)

  1.引導觀察,感知加法的含義。

 。1)用電腦反復演示,讓學生感知到:把3只紅汽球與1只藍汽球放到一塊兒。

 。2)你能說說圖的意思嗎?

  教師引導學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師說明: 3只紅汽球和1只藍汽球放到一塊兒就是合起來的意思。(教師邊說邊用手勢表示合起來)

  2.學習加法算式。

 。1)由汽球的數(shù)量抽象出數(shù)字3和1。

 。2)教師說明:把3和1合起來,在數(shù)學上我們用符號+來表示,教師板書+。

 。3)引導學生數(shù)一數(shù)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數(shù)字幾表示?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板書=,并在等號后面寫上4。

  (4)教師進一步說明:把3和1合起來,用加法計算。(板書:加法)

 。5)讀加法算式。

  教師范讀,同桌互讀,學生自己讀。

  3.看圖說算式的.意思。

  觀察24頁做一做的三幅圖,說說這三個加法算式分別表示的意思。

  4.觀察25頁上圖,請學生說說圖意。

  原來有3只松鼠,又來了2只松鼠,現(xiàn)在有幾只了?把3只和2只合起來,用加法算式怎么寫?3+2。

  想想,合起來是多少?

  匯報:

  (1)數(shù)數(shù)的方法,1、2、3、4、5,共5只。

  從3接著數(shù),4、5。

 。2)利用數(shù)的組成,3和2組成了5。

  三、美的升華

  1.看圖,填得數(shù)。

  2.看圖擺一擺,填一填。

  投影出示25頁做一做的第2、3題,學生邊擺邊口述。進一步加強對加法含義的理解。

  3.聯(lián)系生活,豐富聯(lián)想。

  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ㄒ龑W生通過看算式,擺小棒,進一步理解加法含義。)

  四、小結

  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3

  課題:太空里的植物

  課時:2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表現(xiàn)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設計、想象太空里的植物,使學生們認識和創(chuàng)作生活之美,藝術之美。

  2、初步掌握簡單的設計常識和方法,培養(yǎng)藝術想象力,鑒賞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

  教學重、難點:形象設計、情趣構思以及對繪制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教具學具: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

  二、講授新課

  1、導入:大自然中有許多鐘的植物,植物是人類的好朋友,你希望這些植物朋友都長在什么地方呀?

  2、新授:

 。1)創(chuàng)設情境:人類早就在三十多年以前就登上了太空,試圖在太空里尋找除地球以外的`植物,可是至今還沒有發(fā)現(xiàn),今天老師帶領大家一起到太空去尋找太空里的植物。

  板書課題:太空里的植物

 。2)聯(lián)想:學生自由發(fā)言描繪自己想象的太空里的植物的樣子。

  三、學生作畫,教師指導

  我們的同學都非常聰明,就想象出這么多新奇有趣的太空里的植物,我們要是把它們畫出來,涂上色彩那多好!你們想畫嗎?

  1、要求:每人任意選擇一種或數(shù)種太空里的植物,觀察、想象,作一幅想象畫,注意形象的設計和顏色的選擇搭配。

  2、工具、材料:可以運用你現(xiàn)有的各種作畫工具、材料。如油畫棒、水粉畫顏料、水彩筆、鉛畫紙、水彩畫紙、橡皮泥等。

  四、:表揚優(yōu)秀作業(yè)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4

  課堂上,我和學生一起回想自己家中有哪些東西需要充電,學生眼睛一亮:“媽媽的手機、電動車沒有電了,就要用充電器充電了。”

  “那文中的爸爸是不是也缺電呢?”

  幽默的話語惹得孩子哄堂大笑。

  “那爸爸是缺什么?到課文里去找找!

  “爸爸只會電腦打字,還不會上網、制圖……”

  “爸爸電腦知識很少”

  “爸爸需要更多的電腦知識!

  “爸爸在充電,就是再學習,再學習電腦上的上網、制圖、計算……”

  “爸爸充電就是充知識,充智慧呀!”

  學生的答案真是精彩紛呈,有誰比孩子更聰明,能想到這么豐富的答案呀!看來對學生的認識也需要充電的呀!

  突然想到朱永新教授在詮釋如何做新教育時關于一鍋石頭湯的`描述,好像也是基于對人性的正確認識。石頭湯的美味到底來自哪里——是來自佐料,更是來自參與者投身者的自我奉獻,我想。你找一盒火柴,我拾一點柴火,你找一口鍋,我取一瓢水,你投顆石頭,我灑粒鹽巴,你添絲味精,我放數(shù)根蔥,最終熬成的美味源于石頭湯固有的美味,但更多的一定是來自每一位參與者最自我投入的精神自足。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一年級教案02-23

小學一年級教案05-29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11-11

小學一年級體育教案08-05

小學一年級《比尾巴》教案10-09

小學一年級教案模板10-03

小學一年級下冊教案06-16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01-05

小學美術一年級教案01-06

小學一年級教學教案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