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時間:2024-10-28 03:34:09 教案 我要投稿

關(guān)于小學一年級的教案模板集錦五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一年級的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guān)于小學一年級的教案模板集錦五篇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讓學生選擇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掌握分類的方法,初步感知不同標準分類的意義。

  2.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判斷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讓學生體會到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并養(yǎng)成有條有理的生活習慣。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39頁。

  教具、學具準備:衣服、鞋子、籃子、書及作業(yè)本、瓶子、小熊。

  教學設(shè)計

  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

  學生每6人一組,圍成半圓形坐好,并在中間亂七八糟地堆放著各種雜物(衣服、鞋子、籃子、書、瓶子、小熊各若干件)。

  師:同學們,在我們這間教室堆放了好多東西,你們瞧都有哪些東西?

  生1:有小熊、書、衣服。

  生2:還有鞋子、籃子、瓶子。

  師:這些東西這樣放在教室里,好不好?為什么?

  生1:不好,這些東西放得亂七八糟的。

  生2:把鞋子、飲料瓶、衣服放在一起不衛(wèi)生。

  師:你能給老師一個好的建議嗎?

  生1:應(yīng)該把東西整理好。

  生2:把衣服放一起,瓶子放一起,鞋子放一起

  師指出:今天我們一起來當個小管家,把這些東西收拾、整理、分類擺放好。

  板書:小管家

  學生讀課題。

  師:你知道什么叫小管家嗎?

  生:小管家就是把東西一樣一樣地放好。

  師:老師今天想看哪位小朋友最能干,能評上最佳小管家的稱號。

  新授

  1.整理教室(復習單一分類)。

  師:同學們,這么多東西要收拾,光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我們大家一起來分工合作好不好?(滲透團體精神)

  請你們討論一下我們6個學習小組怎么分工才好?

  生1:我們組收拾小熊。

  生2:我們組收拾籃子。

  生3:我們組收拾瓶子。

 。拷M選擇收拾一種物品)

  師:我們?nèi)嘁缓宥蟻硎帐皷|西會有什么樣的后果呢?

  生:會擠來擠去,不安全。

  師:我們怎么樣才能避免這種現(xiàn)象呢?(滲透謙讓精神及有序的思考方法)

  生:一組一組的來。

  師讓學生有序地上來撿走本組選中的物品。

  師:現(xiàn)在和剛才比,你們覺得有什么不同?你喜歡什么樣的教室?

  生1:這樣收拾干凈后,漂亮了許多。

  生2:我想拿語文書時就不用翻來翻去,一下子就能找到了。

  (讓學生感受到分類的好處,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整理桌面的物品(不同標準分類)。

  師:一大堆雜物經(jīng)過大家的努力,已經(jīng)分類放在了每組的桌面上了。想想,這樣算收拾好了嗎?

  生:這樣還不算,因為桌面上的東西太亂了。

  師:你們能把它們收拾得更整齊、更合理嗎?

  學生操作后,學習小組匯報。

  師:你們小組是怎么收拾的?

  生1:我們把藍色小熊放一排,白色的放一排(即按顏色分)

  生2:我們小組把塑料籃子放一起,鐵籃子放一起。(按質(zhì)地分)

  生3:我們把大的瓶子放一起,小的瓶子放一起。(按大小分)

  生4:我們把書放一起,作業(yè)本放一起。

  生5:我們把皮鞋放在第一層,球鞋放在第二層,拖鞋放在第三層。

  生6:我們是把襯衣放在第一層,褲子放在第二層,裙子放在第三層。

  師:第5組和第6組這樣放衣服、鞋子有什么用處?

  生1:想穿什么就去哪一層拿,比較好找。

  生2:比較整齊好看。

  師:同學們桌面上的東西經(jīng)過這樣一整理,既美觀又便于我們找東西,真好。對剛才同學們的整理,你們還有什么意見?

  生1:我覺得小熊那組分得最好,很整齊、漂亮。

  生2:我覺得第6組分得不好,他們沒把衣服疊好就放在了架子上,太亂了。

  師:第6小組接受這個建議嗎?

  老師想請一位能干的同學幫助他們,誰來?

  生3:我覺得第3組的一個瓶子放錯了,它應(yīng)該放在下面小瓶子的那堆!

  生4:我不同意他的意見,這個瓶子比上面大瓶子要小,應(yīng)該放在小的那邊。ㄗⅲ哼@個瓶子不大不。

  師:你們有沒有什么更好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讓學生課后討論)

  生5:老師,我們已經(jīng)把衣服疊好了。

  師:第6組的小朋友們已經(jīng)把衣服疊好,真能干!你們看看現(xiàn)在怎樣?

  生1:漂亮多了。

  生2:疊好后衣服不會皺了。

  師:請大家想一想,你們手中的東西,除了像現(xiàn)在這樣分,還能怎么分?

  學生操作,老師指導。

  學生在小組間觀摩、交流中得到了啟發(fā),然后重新進行分類,又得出了幾種分法。

  生1(第1組):這次我們把小熊按大小來分。大的放在上面,小的放在下面。有一個特大的沒地方放了。

  師:你們討論一下這特大號熊放哪兒才更整齊、更好看?

  生2(第2組):我們的籃子是按顏色分。

  每一組學生重新匯報后,學生互評哪一組好,好在哪里。

  活動

  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想想:你們組的人可以怎么分?

  學生活動,老師指導。

  學生匯報情況:

  第1學習小組:我們組是按男女分的,女同學站一邊,男同學站一邊。

  師:還有哪一組也是這樣分的?(4、6組也是按男女分)

  師:你們在生活中見過這樣分嗎?

  生1:見過,男廁所、女廁所就是按男女分的。

  生2:男的不能進女廁所,女的不能進男廁所。

  第2學習小組:我們組按是不是少先隊員來分,這一邊的是帶紅領(lǐng)巾的少先隊員,這一邊的是還沒有入隊的小朋友。

  師:還沒入隊的小朋友要多努力,爭取下一次光榮地加入少先隊,好嗎?

  第3學習小組:我們是按衣服的顏色分。

  師:這樣分有什么用呢?(滲透分類的好處)

  生:(略)

  小結(jié)

  師:今天,你們學會了什么本領(lǐng)?平

  時,你們在什么地方看過、接觸過分類?

  生1:有人說普通話、有人說英語、有人說法語

  生2:有哈巴狗、有獵狗

  生3:有白種人、黃種人、黑人。

  生4:有賣玩具的商店、有賣衣服的商店、有賣學習用具的商店。

  師:這樣的分商店有什么好處?

  生:比較方便,想買鉛筆就去學生用品商店。

  布置課外活動

  請同學們利用今天學到的本領(lǐng)做一次小管家,把自己的書包、書柜、衣柜整理好。

  教學設(shè)計說明

  分類思想是一種基本的數(shù)學思想。它是根據(jù)一定的標準,對事物進行有序劃分和組織的過程。學生分類能力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標志是兒童能夠自己提出分類依據(jù)。本節(jié)課重點是觀察兒童能否獨立按照一定的標準分類,而不是教師提出分類依據(jù)。依照教材的編排意圖和學生認知規(guī)律,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和設(shè)計本節(jié)課:

  1.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課本是知識的載體,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中介物。它對教學起著指導作用。教材是外在的,教師只有把教材加工成學生可以感受到的,學生的學習過程才變得生動有味。因此,我在教材提供素材的基礎(chǔ)上,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擴大了取材的范圍,增加了學生熟悉的玩具、書本、衣物等,為學生提供更廣泛的思考空間。同時向?qū)W生展示有著一大堆凌亂物品的場景,使學生自覺產(chǎn)生要收拾、整理的愿望。從而引出課題,滲透分類的好處。

  2.以自主、探索、合作的學習方式,最大限度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程度。學生不是一張白紙,即使是一年級的學生也有一定的`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和知識的積累。特別是分類這一內(nèi)容,學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地接觸過。因此,我在進行教學時,不是讓學生被動地吸取、模仿、記憶和反復練習,而是創(chuàng)設(shè)了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情境。通過把學生分成若干組,以評選最佳小管家作為獎勵機制。先讓學生共同把教室的雜物按品種進行分類。每組選取一樣后,讓每組學生把小組內(nèi)的物品按照一定的標準,再一次地進行分類整理,盡量讓物品擺放得有序、整齊和美觀。同時鼓勵學生選取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和嘗試。通過這樣,不斷把分類過程進行細化,讓學生從中感受到分類結(jié)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感受到不同標準的分類有著不同的意義和用途。在這樣的設(shè)計中,沒有教師生硬的講解與演示,而是讓學生在組內(nèi)討論交流,在組與組之間觀摩學習,在動手操作中體會和掌握知識。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則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3.力圖體現(xiàn)分類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意義,讓學生體會到我們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養(yǎng)成有條有理的生活習慣。我們教師的工作不僅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作為一名教師,應(yīng)該善于在教學中挖掘各種素材對學生進行教育。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我希望學生學習完后,能養(yǎng)成有條有理的生活習慣。因此在設(shè)計本節(jié)課時,我有意識的在整節(jié)課中去滲透分類的意義,并適當?shù)夭贾萌蝿?wù)讓學生收拾自己的學習、生活用具。以評選最佳小管家正面向?qū)W生樹立良好的形象,達到我的教育目的。

  總而言之,本節(jié)課我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精心設(shè)計。在這樣的教學設(shè)計中,學生不光學到了知識,其動手能力、交流合作技巧也勢必得到發(fā)展。

  專家評析

  本節(jié)課有以下幾個突出的特點:

  1.注意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學生發(fā)展的重要基礎(chǔ)。從本節(jié)課教師設(shè)計的幾個活動來看,均在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課一開始,教師就把玩具、書、籃子、衣服、鞋子、飲料瓶等東西零亂地丟在教室中間,讓學生親自體驗雜亂無章的生活,既不美觀,又不衛(wèi)生,自然而然產(chǎn)生收拾東西的欲望。有了欲望,教師并不忙于讓學生動手,而是讓學生思考:全班這么多學生如果都上來,會造成什么后果?學生想像這樣做的危險,這樣做的混亂,自然產(chǎn)生了講秩序的念頭,體驗秩序能使生活有條有理。不顯山不露水地滲透了做事要講秩序,物品要按需要分類的思想。如果我們老師每節(jié)課都能把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樣有意、有機地滲透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思想水平將會上一個新的臺階。

  2.注意張揚學生的個性。數(shù)學學習與其他學習一樣,都是一種個體化行為。由于每個人生活經(jīng)驗的不同,認識水平的差異,即使是面對同一個問題,也會有不同的看法。而教育目的不是統(tǒng)一思想,統(tǒng)一要求,而是不同的人獲得不同的發(fā)展。這節(jié)課較好地體現(xiàn)了這些理念。如,面對同樣的東西,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分類、整理方法,教師不僅不框?qū)W生,反而積極地促進學生思維的開放,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需要、自己的習慣去分類。

  3.注意學生的感性認識。這節(jié)課,無論是開課時對分類重要性的滲透,課中對分類方法的學習,還是課外對分類的應(yīng)用,都注重調(diào)動學生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注重學生的感受。如課一開始,雜亂的東西讓學生感覺難受,經(jīng)過整理,感覺不僅舒服,更重要的是方便學習、生活。有了這樣的體驗,教師又通過布置課外活動,整理自己的書包、書柜、衣柜,將課內(nèi)體驗向課外延伸,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逐步形成。

  4.注重教材的二次開發(fā)。為了加強對分類的體驗,教師對原有教材進行了二次開發(fā),把教材中分學具改為分日常用品,把教材分類的課題改為小管家。通過這樣修改,學生真真正正感受到數(shù)學就是生活,數(shù)學就在身邊。我能看得到、摸得到、想得到。展示了數(shù)學較深層次特有的魅力及生命力。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2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詞語卡片、掛圖、幻燈片,錄音機。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的生字和新詞2、初步了解并會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1、聯(lián)系實際,引入課文

  (1)教師隨手抓起一張廢紙(準備),揉成一團隨便扔在地上,接著問:小朋友們,老師剛剛做了什么?老師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ǎ玻┑抢蠋焺倓偪吹接行┬∨笥丫褪沁@樣做的,同學們相信嗎?不信的話,我們一起來看第18課。請小朋友們把課本翻到第48頁。同時在黑板上揭題,齊讀課題。學習“紙”字(請看幻燈片),帶讀,注意翹舌音,右邊比較難寫,老師板演,學生書空,并數(shù)筆畫.應(yīng)注意的.難點是:強調(diào)"紙"字下面沒有點,可以用"地下沒有木屑"來幫助記憶;末筆是一個斜鉤。

  2、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ǎ保┱n桌下的紙團是從哪里來的?請小朋友們合上書本,先聽錄音。在聽的時侯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哪幾個小朋友的故事呢?

 。ǎ玻┓配浺簦Y(jié)束后,指名回答以上的問題,得到答案后,出示課文掛圖。

  (3)那么丁丁、小剛和冬冬各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下面請小朋友們自己先朗讀課文,想一想這個問題.在讀的時候要按照拼音讀準字音,把生字圈起來,自己想辦法記生字。

  3、結(jié)合理解課文,學習生字和詞語

  (1)丁丁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下面我們來看第1節(jié),指名讀第1節(jié)。

  ①要求回答提出的問題.

  ②學習生字(請看幻燈片)

  a、“完”:帶讀,跟讀,指名讀(板書:田字格中教師書寫),說說間架結(jié)構(gòu).

  問:做完作業(yè)的"完"是什么意思?

  b、“作業(yè)”:(步驟同上).“作”字還要注意平舌音;“業(yè)”注意筆順(學生看田字格下“業(yè)”的筆順),帶領(lǐng)學生書空.

  c、“成”:(步驟同上).難點是讀音(翹舌)和筆順,末筆是點.

  ③齊讀這一小節(jié).

 。ǎ玻┪覀儊砜葱偸窃鯓訉Υ@個紙團的呢?指名讀第2節(jié).

 、僖蠡卮鹕弦粋問題。

 、趯W習帶讀字“踢”(請看幻燈片)分析間架結(jié)構(gòu)。

 、埤R讀這一小節(jié)。

  (3)那么冬冬又是怎樣對待這個紙團的呢?指名讀第二節(jié)。

 、倩卮稹"趯W習生字“臉”(請看幻燈片),分析間架結(jié)構(gòu)。③齊讀第3小節(jié)。

  4.鞏固生字和新詞

 。ǎ保┏鍪旧趾托略~卡片,抽讀(糾正),帶讀。

  ? ? ??(2)書寫指導,重點是“紙,業(yè),成”。

  5.作業(yè):朗讀并抄寫課后的生字。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坐數(shù)出數(shù)量是10的物體個數(shù),會讀、寫數(shù)字10.

  2.使學生知道10以內(nèi)數(shù)的順序,會比較10以內(nèi)數(shù)的大小,掌握10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

  教學重點

  1.會數(shù)數(shù)量是10的物體,會讀、寫10.

  2.知道10以內(nèi)數(shù)的順序、大小比較及10的組成.

  教學難點

  10的組成及寫10.

  教具學具準備

  主題圖、投影儀、計數(shù)器、直尺、點子圖、小棒、紅花、學具等.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從1數(shù)到9,從9數(shù)到1.

  2.填空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題圖,進行有關(guān)的思考教育.

  學生觀察圖,看懂了什么?使學生明確:有10個人,10個氣球.

  2.出示有關(guān)印刷體10,啟發(fā)學生10是怎樣得到的?

  學生用學具擺10個物體,多次感悟10是數(shù)出來的.

  3.出示計數(shù)器,啟發(fā)學生10是怎樣得到的?

  同桌或小組進行操作,使學生明確9再添1是10.

  4.出示尺子,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同桌或小組進行操作.然后從1數(shù)到10,從10數(shù)到1,從2數(shù)到10,從10數(shù)到5

  5.比較數(shù)的大。

  觀察點子圖,互相交流,并在○填寫,用手勢表示.說一說9小于10,10大于9.

  6.10的'組成.

  (1)同桌同學用小棒擺一擺,把10根小棒分成兩堆.學生填書.學生說一說,看到每一組,還能想到什么?

 。2)進行對口令練習.

  7.10的書寫.

 。1)教師指導10是一個數(shù),由1和1組成,寫成兩筆.

 。2)電腦演示動畫10的寫法,學生在書上田字格里練習寫10.

  三、鞏固發(fā)展.

  1.在□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

  2.連線.

  3.出示組成卡片.

  四、全課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會了數(shù)數(shù)量是10的物體個數(shù),知道了9添上1就是10,10在9的后面,9在10的前面,10比0~9這幾個數(shù)都大,寫10要占兩個日字格,左邊寫1,右邊寫0.通過擺小棒,我們還知道了10的組成情況,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五、布置作業(yè).

  1.在□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

  6 □ 8 □ □

  □ 9 □ 7 □

  2.如果有10個草莓讓你和爸爸、媽媽三人分吃,你會怎樣分配呢?看有幾種分法?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準確拼讀聲母與前鼻韻母組成的音節(jié),看圖拼讀音節(jié)詞。

  2、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學生感受合作交流的樂趣。

  3、培養(yǎng)學生傾聽意識,正確評價他人和口語表達的能力。

  教學重點:

  拼讀an、en、in、unün的兩拼音、三拼音音節(jié)和音節(jié)詞。

  教學難點:

  拼讀純拼音句子。

  教學設(shè)想:

  學好漢語拼音是學習普通話的重要保證。針對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結(jié)合新課程標準,我力求做到漢語拼音的教學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能正確認讀由聲母和an、en、in、unün組成的音節(jié),并能根據(jù)圖畫正確認讀拼音詞,從而進一步掌握漢語拼音的拼讀方法,顯然,掌握拼讀方法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同時,在學會拼讀雙音節(jié)詞的基礎(chǔ)上,我采用了純拼音句子的練讀,通過練讀,逐步實現(xiàn)由詞到句的過渡,這無疑又成了教學的難點。

  七八歲的孩子一上一年級,就要學習抽象的、對他們來說完全陌生的漢語拼音,顯然是有困難的,也是枯燥乏味的。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shè)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激起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樂趣。如:針對一年級孩子好玩、好動的特點,教學時,將學生帶入一個“有聲有色”的拼音樂園中去學習。在“摘果子找秘密”的游戲中,巧妙地復習學過的內(nèi)容。又如:在純拼音句子的教學中,借助媒體輔助——七巧板教學,將活潑、生動的小鳥、小貓、小屋子形象一次次出現(xiàn)在畫面上,刺激學生感官,從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不斷發(fā)現(xiàn)拼板中的小秘密(音節(jié)),從而連詞成句,突破了認讀純拼音句子的教學難點。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guān)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教學聲母與an、en、in、un相拼的音節(jié)詞時,我采用“先扶后放”的教學方法,先由老師帶著小朋友學習第一組音節(jié),再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在小組長的帶領(lǐng)下,利用教具,合作學習其他三組音節(jié),然后交流反饋,評出“最佳小組”。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既體現(xiàn)了教師導的作用,也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學會了合作、學會了探究,評價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教學準備:

  1、課件2、en、in、unün的拼讀音節(jié)卡片5組(發(fā)給小老師)3、三類水果圖片(aneninunün——b、d、zh、sh、——yuan、yin、yun)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復習導入

  1、導入。

  師:小朋友,今天有幾位新老師和我們一起上課,老師還請來了四個好朋友。大家歡迎他們。ㄒ幻麑W生戴小熊的頭飾,提著籃子上臺。)小熊,怎么只來了你呀?

  小熊自我介紹:

  今天真不巧,我的三個朋友都生病了。我要到果園里去摘果子送給他們補補身子。(黑板上面貼有不同顏色和名字的水果,背面寫有學過的聲母、韻母、音節(jié)。)

  !果園里這么多水果成熟了。(摘不到)可是這么多水果怎么摘呢?(誘導學生幫他摘下來)

  2.生摘水果。

  師:小朋友真有愛心,都想幫助小熊?墒,每個果子背后都有一個小秘密,你得把它說給大家聽,說對了,這個果子才能送給小熊。老師要請坐得最端正的小朋友上來摘果子。

  小熊:籃子里有這么多水果,這下,我的好朋友們一定很高興。謝謝大家!再見。

  二、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一)學習兩拼、三拼音節(jié)

  師:老師這里有一個小妹妹an,她也和小熊一樣有很多朋友。老師從an的許多好朋友中挑出了幾位,大家能讓他們拉起手嗎?(課件出示)

  1.示范第一組

  b―ān→bānd―àn→dànn―án→nánɡ-ǎn→ɡǎn

  (1)出示音節(jié)b—an,聲母是誰?韻母是誰?聲母b和an做朋友時,怎樣拼?(學生拼讀)齊讀(2)第二組指名學生范讀,其余學生跟讀。

  (2)學生自由拼讀余下兩組。請哪幾位勇敢的小朋友讀給大家聽。

  (3)齊讀。

  2.自學第2、3、4、5組

  師:剛才老師給每一組發(fā)了四組卡片,(en和zhchsh,in和bpm,un和gcch,ün和j、q、x的兩拼音)下面就用我們剛才的學習方法自學。每組由小老師負責,比比哪組小朋友最團結(jié)、合作得最好,評出“最佳小組”。

  (1)小組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2)反饋,學生參與評價。

  師:“最佳小組”到底屬于哪一組呢,趕快來比一比。

  (要求:小老師負責舉卡片,小組成員齊拼讀,其他小組評,相互評,最后評出結(jié)果。)

  師:(出示ün和j、q、x拼讀的卡片),老師有疑問了,ün和j、q、x做朋友時怎么有變化了呢?(對小ü兩點省略規(guī)則加以強調(diào))

  3、學習三拼音。

  師:原來是這樣!這個調(diào)皮的小ü這次又跳到哪里了呢?

  1、多媒體出示j-ü-àn→juànq-ü-ān→quānx-ü-ǎn→xuǎn

 。1)大家自己讀讀,會讀的站起來響亮地讀給大家聽。齊讀。

 。2)開小火車讀,F(xiàn)在我們要比一比,看哪一列小火車開得順利。

  2、小u看到拼音朋友們玩得這么高興,也想加入到我們的課堂中來了,我們歡迎她嗎?(多媒體出示ɡ-u-ān→ɡuānk-u-ǎn→kuǎnh-u-àn→huàn)

 。1)、小朋友,抓緊時間讀讀,等一會我們來進行比賽。自由拼讀

 。2)、分男女同學比賽讀。

  (二)學習雙音節(jié)詞

  師:小朋友的表現(xiàn)真是棒極了!老師想請大家?guī)蛡忙。好嗎?剛才老師接到文具店阿姨的電話,她有一批新文具,可是這些文具缺少標簽。想讓我替他貼上去,我覺得小朋友這么能干,肯定能幫老師做好這件事情。

  1、我們來認識一下是些什么文具呢?(多媒體展示文具:轉(zhuǎn)筆刀、字典、文具盒、鉛筆、圓珠筆、寫字本)

  2、阿姨還準備好了標簽?zāi),出示zhuanbidaozidianwenjuheqianbiyuanzhubixieziben

  這些拼音卡片。

  師:誰愿意幫助貼一下?那么就仔細地讀讀這些拼音,小朋友可以同桌之間一起讀讀找找。(學生自由讀)

  3、有小朋友找到了嗎?請他走到電視機前說說。(對了鼓掌)

  4、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家貼上去的的標簽。讀讀

  (三)學習純拼音句子。

  師:為了感謝小朋友們,營業(yè)員阿姨給我們送來了一盒積木,老師把它們搭成了兩件禮物。是什么呢?

  1.(屏幕出現(xiàn)一只小鳥)

  師:快看,有一只小鳥飛來了,這只小鳥的身上有6個小秘密,(小鳥由幾塊積木拼成,每塊積木都有音節(jié)或音節(jié)詞),小朋友,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嗎?

  2.大家仔細看哦,秘密馬上就出來了。(媒體演示)點擊小鳥,屏幕以橫線為單位跳出音節(jié)。

  wodejimuzhenhaowan,

  dazhixiaoniaofeilantian。

  學生逐詞拼讀。

  3.連詞成句。

  師:誰能把這些音節(jié)連起來讀?

  (1)試讀(2)范讀(指導輕聲的讀法)(3)指名讀(4)加上動作齊讀

  4.拓展說話。

  師:還有一件是什么呢?

  屏幕出示:“小屋子”學生練習說拼音句。

  小屋Wodejimuzhenhaowan,dazuoxiaowuzhenmeili

 。ㄐ▲B:我的積木真好玩,搭只小鳥飛藍天。小屋:我的積木真好玩,搭座小屋真美麗。)

  5、現(xiàn)在我們把兩件禮物的秘密連起來讀一讀?茨膸孜恍∨笥炎x得最好,表演得最好。

  三、小結(jié)全課,細細回味。

  師:時間真是太快了。你在這節(jié)課里學到了哪些本領(lǐng)?請小朋友打開書看看,回憶一下,也可以讀讀書上的內(nèi)容。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5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32頁的例題、試一試,第32~33頁想想做做第1~4題

  [教材簡析]

  分與合是通過把幾個物體分成兩部分,觀察兩部分合起來是幾個,認識掌握數(shù)的組成,為10以內(nèi)數(shù)的加和減打好基礎(chǔ)。教材分2~5的分與合、6~9的分與合、10的分與合三段安排教學內(nèi)容。通過學生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讓學生初步建立分與合的思想,初步體會分與合是辯證的、對立統(tǒng)一的。分與合三段內(nèi)容的編排體現(xiàn)了教材由扶到放的編寫意圖,6~9的分與合恰好起承前啟后的作用。其中6的分與合作為例題出現(xiàn),教師引導學生探索兩只手拿6個氣球可以怎樣拿,并從一種分法得出兩種說法,認識6的組成。試一試中讓學生自己操作、探索、總結(jié)出7的組成。而8、9的組成則放在了想想做做之中,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認識和掌握,進一步體會分與合。此外,教材在想想做做中還安排了對口令等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鞏固所學知識

  本節(jié)課教學重點是通過學生實踐探索、合作交流得出6、7的組成。教學難點是如何有序地掌握6、7的組成

  [教學目標]

  1 經(jīng)歷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掌握6、7的組成,加深對10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

  2 發(fā)展初步的動手實踐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交流的 意識

  3 體會分與合的思想,受到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

 。劢虒W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自主探索

  設(shè)疑:茄子老師有18個氣球,想送給3個孩子,每人6個氣球。6個氣球,分在兩只手里拿,可以有幾種分法呢

  三個學生的分法沒有按次序出現(xiàn),可以讓其他同學調(diào)整他們排列的次序

  提問:看著一個同學的分法?梢杂袔追N說法呢

  說完后,指導學生有條理地填寫教材第32頁例題中的空格。教師板書6的組成

  [評:由學生所熟悉并喜愛的氣球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提出數(shù)學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初步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加強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學生把三種分法按順序排列,找到每種分法有幾種說法,都是通過自主探索得出的,突出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教師的激勵性評價很好地鼓勵了學生在自我嘗試中主動 學習]

  二、動手操作,嘗試練習

  提問:茄子老師看到你們愛動腦、愛思考,每人獎7個○,你能把○分成2堆嗎 有幾種分法 能按順序有條理地分一分嗎 請你一邊分,一邊把結(jié)果記錄在教材第32頁試一試的空 格里

  填完后小組互相交流檢查,指定一名學生板書

 。墼u:7的分與合的教學,安排在試一試中,體現(xiàn)了由扶到放的編寫意圖。教師放手讓學生動手實踐,親自分一分,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真正把學生放在了主體地位,并且有意識地培養(yǎng)了學生交流合作的精神。指名板書給學生提供了展示個性的機會,同時關(guān)注了學生在數(shù)學實踐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態(tài)度和學習的結(jié)果。]

  三、活動游戲,應(yīng)用鞏固

  1 想想做做第1題(連一連)

  講述:茄子老師看到大家那么聰明,高興得不得了,他獎給大家6張數(shù)字卡片,哪兩張卡片上的點子數(shù)合起來是6,請你連 一連

  2 想想做做第2題(說一說)

  同桌互相說一說

  3 想想做做第3題(對口令)

  師生玩6的對口令:教師出手勢2,說:我說2,學生出手勢4說:我說4,6能分成2和4。學生之間玩7的對口令

  4 想想做做第4題(吃螃蟹)

  提問:同學們口令對得那么好。茄子老師為你們準備了許多螃蟹,看誰吃的螃蟹多,怎么吃呢 誰能把螃蟹身上的`數(shù)分成鉗子上的兩個數(shù),把鉗子上的兩個數(shù)合成身上的數(shù),那只螃蟹就歸 你吃

  教師指導做錯的學生更正,最后統(tǒng)計誰吃得多

  [評:想想做做中的題是6、7分與合的鞏固練習,教師把這些題以活動、游戲的形成呈現(xiàn),如對口令、吃螃蟹,進一步加強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對口令,能訓練學生思維的敏捷性。]

  四、揭示課題,鞏固應(yīng)用

  提問:黑板上是你們動手動腦學會的知識,誰能用一句話說說學會了什么

  教師板書課題:6、7的分與合

  五、激勵評價,猜數(shù)下課

  敘述:今天同學們玩得高興,又學到了知識,茄子老師也為你們感到高興,你能用手勢在背后把6、7中的一個數(shù)分成幾和幾,讓你同桌來猜,猜對了你們就可以高高興興地下課休息了。

  (教師先與學生猜,同桌之間再猜)

  [總評]

  6、7的分與合這節(jié)課的設(shè)計,體現(xiàn)了教材由扶到放的編寫意圖,6的分與合作為例題出現(xiàn),用學生喜愛的小氣球創(chuàng)設(shè)情境,從而提出數(shù)學問題,讓學生自主探索出6的組成。7的分與合放在試一試中作為練習的形式出現(xiàn),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游戲活動、合作學習,讓學生主動參與,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動手實踐的能力,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學一年級教案02-23

小學一年級教案05-29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11-11

數(shù)學小學一年級的教案12-21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范文06-26

小學一年級上冊的教案08-31

小學一年級拼音教案02-09

小學一年級體育教案08-05

小學一年級《比尾巴》教案10-09

小學一年級教案模板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