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小班音樂教案集錦5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音樂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預設目標:
通過活動,引導幼兒感知音樂的“輕與快”、“輕與慢”。
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
活動準備:
VCD“貓和老鼠”片段、課件、頭飾、玩具老鼠一只。
活動過程:
一、歌表演——大貓、小貓
二、創(chuàng)設語言“小貓走路”情景,引導幼兒初步感知音樂的“慢”和“快”。
師:小貓請坐下,(錄音機里傳出貓叫的聲音)
“老鼠來了,聽”(放錄音)
“聽了這個音樂,你知道老鼠走得快還是走得慢?是輕還是重”?(引導幼兒說出:又輕又慢)
“對,這音樂就像小烏龜走路一樣又輕又慢,好,我們一起聽著音樂學小烏龜慢慢走”(帶幼兒走一圈)
“再聽!”(放錄音)
“聽了這個音樂,你知道老鼠走得快還是走得慢?”(幼兒:快)
“對,這個音樂就象汽車那樣快,誰會學老鼠快快跑?(請2—3名幼兒表演)
好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學老鼠快快跑”(帶幼兒走一圈)
三、拓展練習,游戲體驗音樂的'快慢。
1、模仿蝸牛走路,練習在又輕又慢的音樂下開展游戲!俺诵觚斪呗酚州p又慢,還有誰走路又輕又慢”?(幼兒:螞蟻……)
。ǚ配浺艚處熞龑в變郝犚魳纺7滦‰u走路,提醒
幼兒走得又輕又慢)
1、模仿小雞走路,練習在又輕又快的音樂下開展游戲!俺诵±鲜笞呗酚州p又快還有誰走路又輕又快”?(幼兒:小雞、小鳥……)
好,看誰能聽音樂走得又輕又快。
四、小結
今天,小朋友真棒,會聽音樂做又輕又慢和又輕又快的動作,現在,我們請大家玩一個貓和老鼠的游戲,請大家扮小老鼠,我做大貓,小老鼠們聽音樂按節(jié)奏走路,音樂慢小老鼠就要走得慢,音樂快,小老鼠就是走得快,做錯,老貓會捉住你。來請小老鼠們戴上頭飾。(教師和幼兒一起游戲)
最后教師把小老鼠們追出活動場。
小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中班音樂教育集中教育《種瓜》
1、會唱歌曲《種瓜》,并唱準休止拍。
2、學習用輕快跳躍的聲音演唱歌曲,表現勞動的快樂情緒,
3、初步懂得辛勤勞動才能獲得豐收的道理,萌發(fā)熱愛勞動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圖譜
2、音樂視頻《種瓜》,音頻
活動指導:
1、幼兒猜謎語引出活動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謎語,大家猜一猜是什么?"身穿綠衣裳,肚里水汪汪,生得籽兒多,個個黑臉膛"。(西瓜)
。2)師:西瓜好不好吃呀,你們想來種瓜嗎?我們一起看一看視頻里的小朋友是怎么種瓜的。
2、播放視頻,并出示圖譜,幫助幼兒熟悉歌詞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1)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說出歌曲里唱了什么,并出示圖譜。師:你聽到歌曲里面唱了什么,還唱了什么?
師;小朋友在哪里種瓜呀?(墻根下)
師:小朋友是怎么種瓜的'?(天天來澆水,天天來看它)
師:種出來的西瓜怎樣呀?(結了個大西瓜)
(2)指著黑板上空缺的部分,清唱歌曲,補齊圖譜。
3、反復學唱歌曲《種瓜》
。1)播放音樂請小朋友們小聲的跟老師一起唱一遍。運用圖譜,教幼兒學唱歌曲。
。2)老師現在把音量調到最小聲,請小朋友小聲的唱。
老師現在把音量再調大聲一點,小朋友們也跟著老師的音量唱。老師現在把音量調到最大聲,請小朋友們大聲的唱。
。3)請男朋友和女朋友比賽場一遍,看看誰唱得好。
4、請全體幼兒看圖譜記憶歌詞,配上動作,完整演唱歌曲一遍。
活動延伸:
1、請小朋友們把今天學的這是歌曲回到家以后教爸爸媽媽唱一唱。
我在墻根下種了一棵瓜
天天來澆水
天天來看它發(fā)了芽開了花
結了個大西瓜大西瓜呀,大西瓜
抱呀,抱呀抱呀抱不下
小班音樂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樂意學唱與小動物相關的歌曲,并嘗試模仿小動物的動作,是適合小班幼兒的藝術領域的一堂課。幼兒在活動中學歌曲,拍節(jié)奏,能充分感受體驗樂曲的歡快和跳躍。在音樂旋律和歌詞下,引導幼兒進行移情體驗和表達自己內心的體驗。我利用了小班小朋友們的年齡特點,準備了故事來引入主題,相信小朋友們會學的很開心。
活動目標:
1.能借助音樂,通過練習烏龜爬的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2.熟悉歌曲旋律,并用身體動作感受一拍一下的節(jié)奏。
3.能融入情境,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學唱歌曲,樂意參與歌唱活動。
4.學唱歌曲,掌握斷頓、歡快和連貫、舒緩的不同演唱方法。
5.在對唱的過程中注意傾聽同伴的聲音,及時接唱。
重點難點:
能用身體動作感受一拍一下的`節(jié)奏。
活動準備:
山坡大背景圖、小烏龜手偶、圖譜一份、圖片
活動過程:
1.感知音樂旋律,做小烏龜爬動作進場
(1)烏龜爬的動作進場。師:"小烏龜們,大家準備好了嗎?我們一起出發(fā)啦!"--小朋友學小烏龜的動作進場。(聽音樂第一遍。)
2.故事導入,小烏龜爬山坡。
"小烏龜住在山坡的下面,它的奶奶住在山坡的上面。今天,小烏龜要去看它的奶奶。"(教師邊講述邊演示小烏龜爬山坡的樣子。)"它是怎么去的呢?"(聽音樂第二遍)。
3.歌詞欣賞,理解歌詞。
(1)張老師把這個故事編成了一首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這首歌曲里,你聽到了什么?
(2)小烏龜是怎樣爬山坡的?(我們一起來學學小烏龜爬山坡的動作)小烏龜爬
(3)山坡時感覺怎么樣?(很累)累的時候它是怎樣給自己加油的??(教師范唱"嗨嗨喲",)(我們一起學學小烏龜的加油聲 "嗨嗨喲")
4.學說歌詞,熟悉歌曲。
(1)這首歌真有趣,請小朋友們跟著張老師一起來念念歌詞吧,我說一句你們說一句,我們說的時候加上拍手的節(jié)奏好不好?(邊拍手打節(jié)奏)
(2)師幼共同歌唱:歌詞學會了,接下來我們一起唱歌吧。(邊唱邊拍手)這一次我們換一個方式好不好,(邊唱邊拍腿)
5.學唱新歌,體驗快樂。
(1)完整學唱歌曲。
"奶奶看到小烏龜多開心啊!我們把小烏龜去看奶奶的事情一起來唱一唱吧!"(告訴幼兒歌曲的名字。)"這首歌曲有個可愛的名字,叫《小烏龜》。""讓我們來學學吧!"
(2)教師邊彈琴,邊帶領幼兒唱歌曲。
(3)"小烏龜爬山坡很用力,不怕苦、不怕累,很快就到了奶奶家,我們也用一拍一下的動作爬山坡吧,好嗎?"
教學反思:
一個較完整的音樂活動應該欣賞在前,學習在后,從而挖深價值,促進幼兒發(fā)展。而如何使幼兒欣賞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和美,導入則很重要。我們教師應該結合具體的歌曲,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幼兒欣賞。并且我們教師要苦練基本功,這樣才能駕馭一個音樂活動,從而提高孩子的音樂能力。
小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1、學習聽辨各種東西發(fā)出的聲音,培養(yǎng)幼兒的傾聽能力。
2、通過探索、操作活動,激發(fā)幼兒對各種聲音的興趣。
活動準備:1、錄音機,音樂磁帶
2、電腦,各種聲音的錄音
3、探索聲音所需材料:飲料瓶(有空瓶,有裝沙子、黃豆的);筷子(有單根,有成捆的);三角鐵棍,水彩筆
活動流程:
謎語(耳朵)—聽音樂—探索身體發(fā)出的聲音—分組探索各種物體產生的聲音—為音樂伴奏—延伸
活動過程:
一、 謎語耳朵:左一片右一片,隔著山頭看不見,你也有我也有,沒它什么也聽不見。
提問:耳朵有什么用?
二、 聽音樂
1、 請小朋友聽聽,是什么聲音?
2、 幼兒回答所聽到的聲音
三、 探索身體發(fā)出的聲音
1、 教師拍手,然后問幼兒:你聽到了什么聲音?并請幼兒集體模仿一遍。
2、 幼兒探索自己的`身體哪部分能發(fā)出聲音,并示范
3、 集體模仿示范的幼兒
四、 分組探索各種物體產生的聲音
1、 把準備好的東西分組發(fā)給幼兒,自由探索
2、 各組找幼兒示范自己探索的結果
3、 集體模仿
4、 讓幼兒用語言描述自己聽到的是什么聲音
五、 為音樂伴奏
大家分別用自己手里的物品按教師的指揮,為歌曲《春天在哪里》配節(jié)奏
六、 延伸
教師小結:聲音就是物體震動后產生的,生活中離不開聲音,但也不能制造噪音。啟發(fā)孩子尋找大自然中的聲音。
小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在熟練演唱歌曲的基礎上,創(chuàng)編動作進行表演。
2、能大膽的在集體前進行表演。
3、體驗自己會表演的成功樂趣。
4、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歌曲伴奏帶
活動過程:
(一)發(fā)音練習
1、《可愛的小動物》教師引導幼兒發(fā)音清楚的進行演唱。
2、《小朋友愛唱歌》引導幼兒發(fā)音清楚的唱準音階
。ǘ┮龑в變簭土暩枨
1、幼兒隨老師伴奏進行演唱
教師根據幼兒演唱的情況進行進行引導,提醒幼兒發(fā)音清楚的演唱。
2、引導幼兒嘗試創(chuàng)編動作
。1)教師放錄音引導幼兒隨音樂進行表演
。2)教師觀察幼兒的表演,引導幼兒相互學習、模仿
。3)幼兒集體隨老師一同邊唱邊表演
3、鼓勵幼兒為大家表演
。ㄈ┙Y束
鼓勵幼兒為家人表演自己學會的新本領,引導幼兒在音樂曲中進行表演。
活動反思:
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歌曲和動作。讓孩子在反復感受中,輕松而興趣地進行學習。從而完成了音樂教學的'目的。活動過程中,教師既是組織者,又是參與者,做到真正的有效互動。
【小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音樂的教案07-18
小班音樂教案06-24
音樂小班教案12-19
哈巴狗教案小班音樂09-14
小班春天音樂教案08-15
哈巴狗小班音樂教案07-16
小班音樂教案范文07-17
小班秋葉音樂教案07-19
小班音樂教案【推薦】06-13
【推薦】小班音樂教案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