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科學活動教案范文匯總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活動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幾種秋天常見的花,知道其名稱和外形特征,了解花的基本結(jié)構(gòu)。
2.通過觀察和操作活動,加深對菊花、一串紅和雞冠花的認識。
3.知道花好看不能摘的道理。提升環(huán)境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請幼兒從家中帶一盆花,菊花若干盆。
2.創(chuàng)設《我們的小花園》小園地。
3.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幼兒介紹自帶的花。
組織幼兒參觀《我們的小花園》園地,讓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帶來的花卉,并與同伴自由交流。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聲地介紹。
組織引導幼兒觀察感知—秋天的花。
教師:看一看這些花的'花朵、花的葉子、花莖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鼓勵幼兒輕輕撫摸觀察物,并與幼兒進行自由交流。
集中圍坐,由幼兒敘述自己最喜歡的一種花,描述它們的形態(tài)、特點等。對幼兒中發(fā)出的疑問即使組織討論或針對性觀察,教師和幼兒一起梳理植物的概念。(根、莖、葉、花、果)。
全面針對性觀察—菊花。
每桌一盆菊花,要求幼兒根據(jù)植物的結(jié)構(gòu)對花、葉、莖進行有序觀察、議論和介紹。
教師:這是什么花?花是什么顏色的?花瓣是什么樣子的?像什么?
鼓勵幼兒用簡潔的語言,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教師告訴幼兒菊花是中國名花之一,深受大家喜歡。
觀看幼兒用書,進一步感知認識菊花、一串紅和雞冠花。
教師:看圖說說,圖上有哪些花?菊花是什么顏色?花瓣是什么樣子的?看上去像什么?
教師帶領幼兒觀察感知菊花、一串紅和雞冠花圖片,感知衙門,她它們的特點。
教師帶領幼兒邊指圖文邊感知閱讀花卉名稱漢字,并學習朗誦詩歌《雞冠花》
教師簡單小結(jié):菊花的品種很多,且大小不一,有黃色、紅色、白色等,有的花瓣是一絲一絲的像煙花;有的花瓣像卷曲的頭發(fā);一串紅的花是紅色的,一朵一朵排在花莖上,像爆竹;雞冠花的花朵有紅色的、黃色的很像公雞的雞冠。它們都是秋天的花卉,都在秋天開放。
開始部分調(diào)整為組織幼兒到小區(qū)內(nèi)感知認識秋天的花卉。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初步了解眼、鼻、口、耳的功能。
2、培養(yǎng)幼兒關心自己的身體的初步意識。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1、鏡子每人一面。
2、幼兒操作材料“我的臉上有什么”。
3、實物卡片小鈴鐺、水果、花、小鳥玩具等。
活動過程
1、幼兒照鏡子,復習五官的'名稱、位置。
請小朋友拿鏡子照照小臉,看看:我們的臉上有些什么?(啟發(fā)幼兒用鏡子照照自己的五官,說出他們的名稱、位置、幼兒每說出一種,教師便引導幼兒看看、數(shù)數(shù)、動動)
小結(jié):我們的臉上有眼睛、鼻子、嘴巴、耳朵。鼻子長在臉的中間,眼睛長在鼻子的上面,鼻子下面有嘴巴,耳朵長在臉的兩邊。
2、幼兒初步了解五官的功能。
鼻子、眼睛、耳朵、嘴巴它們各有一個本領,是什么本領呢?
。1)這是什么?(小鳥)你們是用什么看見小鳥的?
小結(jié):我們用眼睛看見小鳥,眼睛的本領是能看見東西。
(2)小朋友聞一聞這朵花,你們聞到什么氣味?你們用什么聞到香味的?
小結(jié):鼻子的本領是能聞到各種氣味。
。3)這是什么聲音?(敲擊小鈴鐺)你們是用什么聽見鈴聲的?
小結(jié):我們的耳朵真能干,可以聽聲音。
。4)小朋友嘗嘗水果,有什么味道?你們是用什么嘗出來的?
小結(jié):我們的嘴巴能吃東西、會說話,舌頭還能嘗出各種味道。
3、通過幼兒操作材料,鞏固認識五官的功能。
游戲“找朋友”。幼兒使用操作材料,將剪下的小卡片與臉譜上的五官相匹配,要求鼻子、眼睛、嘴巴、耳朵都要找到朋友,且說一說匹配的理由。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嘗試讓紙站起來,并探索讓紙站得穩(wěn)得多種方法。
2.探索通過改變紙的形狀,增加紙的支撐力。
3.激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體驗成功的快樂。
4.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5.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白紙人手若干張、書若干本、記號筆、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出示書和紙1、老師:書和紙這對好朋友,今天發(fā)生了爭執(zhí)。
瞧!書神氣地說道:"當我站起來的時候,能穩(wěn)穩(wěn)地站。"老師操作:書本穩(wěn)穩(wěn)地站著。
可是,紙聽了很不服氣,說:"你能站,我也能穩(wěn)穩(wěn)地站著!"2、猜想:你們覺得紙能站起來嗎?
請幼兒交流介紹自己的猜測,并說說自己的想法。
二、幼兒第一次實驗。
1、到底你的'好辦法能不能幫助紙穩(wěn)穩(wěn)地站起來?
2、老師在后面的每個桌子上都放了許多紙,待會請你去試一試你的辦法,并把你的方法用繪畫的形式記錄在記錄紙上。(出示記錄紙)3、幼兒操作,老師巡回了解幼兒操作情況。
4、集合幼兒,請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方法。
小結(jié):紙真神奇,大家通過折、卷等方法,改變它原來的形狀后,使紙站了起來,紙開心極了,它在你們的幫助下終于穩(wěn)穩(wěn)地站起來了。
三、幼兒第二次實驗。
可是,書又說了:"我不僅能站站住,而且還能把你紙穩(wěn)穩(wěn)地托起來呢!"老師演示,書托起一張薄薄的紙。
1、紙也能托起書嗎?幼兒猜測。
2、教師交代操作要求請幼兒再次實驗。
幼兒根據(jù)記錄表講述,教師進行小結(jié)。
四、提升難度(幼兒第三次實驗)。
你們聽,書又說了:"你才托起一本書,我可是能托起好多紙呢!"老師演示,書托起好多紙。
1.紙也能托起很多書嗎?幼兒猜測。
2.教師交代操作要求,幼兒實驗。
小結(jié):教師統(tǒng)計托書最多的是哪一種形狀的紙?
五、總結(jié)。
紙的支撐力跟它接觸的地方、高度都有關,上下接觸的面大,它的支撐力就大,相反,接觸的面小,力就小。在這個活動中,還有好多科學知識呢,我們以后再去慢慢探索。
六、拓展生活經(jīng)驗。
1、在生活中有好多東西也使用這種方法使它們的力氣大起來的。
2、教師舉例講述。
七、延伸活動。
請幼兒找找幼兒園里有哪些東西也是使用這種方法的?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有趣的紙》作為紙的系列活動的一部分,是一個有著科學領域的顯特點并與藝術(shù)領域有機綜合的活動。 這個活動的結(jié)構(gòu)化程度比較高。這種高結(jié)構(gòu)不僅體現(xiàn)在從目標到材料的嚴謹設計。而且體現(xiàn)在用一系列關鍵問題引導著幼兒的探究活動逐步走向深入。在活動的每個階段,不僅在開始時有關鍵問題的引導,而且在探究告一段落時有共同的討論和回顧,引導讓幼兒在自主的探索活動中感知、體驗、積累經(jīng)驗。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與求知欲。
活動目的:
1、通過動手動腦的操作活動體會探究活動的樂趣,有積極探索的欲望。
2、通過嘗試操作對不同質(zhì)地的紙進行比較,感知紙的特性,了解紙的一般用途。
3、通過活動豐富生活經(jīng)驗,培養(yǎng)操作和實驗能力。
活動準備:
1.知識經(jīng)驗:幼兒對各種紙有初步的認識.
2.各種紙作品了解紙制品。
3.物品:面巾紙、圖畫紙、塑料包裝紙、報紙、宣紙、掛歷紙、牛皮紙同樣大小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穩(wěn)定幼兒情緒:手指游戲《大拇哥》
二、新課導入
1、請幼兒欣賞各種紙做的作品,并將自己看到的`東西講述給大家聽
2、認識各種紙
( 1)教師出示3種紙,并問孩子:“這是什么紙(了解名稱)?”
(2)提出問題:“每人都有3種紙,大家看一看、摸一摸、揉一揉、聽一聽,比一比,說說它們有什么不一樣(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硬,有的軟、、、、、、)
(3)幼兒自己取3種紙進行感知比較,發(fā)現(xiàn)紙的軟硬、厚薄、顏色、光滑度等的不同。
三、操作活動
(一):運沙
1. 提出問題:如果請你們用紙來運沙,你們會選哪一張紙?為什么?
2.幼兒討論后說出自己的看法。
3.提出活動中注意的問題:
運沙時不能用手托,注意保持活動室的衛(wèi)生。
4.幼兒嘗試用紙運沙。
5.說說我的發(fā)現(xiàn):
a.塑料紙、圖畫紙、掛歷紙、牛皮紙運沙好,不容易破;面巾紙、宣紙運沙不好,容易破。
b.把紙折成容器運沙更方便。
。ǘ哼\水
1.提出問題:如果我們運的不是沙,而是水,你們會用什么紙?
2.幼兒討論后說出自己的看法。
3.提出活動要求,幼兒多次嘗試運水。
a.不把紙折成容器,你們能用它來運水嗎?是不是所有的紙都行呢?
幼兒嘗試運水。
b.如果折成容器來運水,哪種紙折的容器最好?幼兒嘗試運水。
4.說說我的發(fā)現(xiàn):
a.如果不將紙折成容器運水,面巾紙、宣紙吸水性強,可以運水,但是運的水少,而且很容易破爛。
b. 把紙折成容器后運水好,但是要選吸水性差的紙,紙吸了水以后容易破。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體驗,理解牙齒的切、撕、磨。
2、初步認識牙齒,了解牙齒的名稱和部位。
3、提高幼兒動手制作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1、大嘴巴一個、小嘴巴每組一個、食物模型若干。
2、牙簽、蘋果片(每幼兒2片)。
3、VCD動畫片、牙齒模型兩個、(門牙、尖牙、磨牙)三種牙齒的圖片。
活動過程:
導入:今天,老師邀請了幾個特殊的好朋友和你們來玩,我們看誰先來了?(牙寶寶)(出示動畫)牙齒是干什么用的?(吃東西)
一、通過體驗和觀察來認識牙齒。
。ㄕ堄變浩穱L蘋果片并引導幼兒回答)
1、你是用了哪些牙齒把蘋果咬下來的'?我們叫它什么牙呢?(門牙)門牙長在哪里?
2、我們用了哪些牙齒把蘋果嚼碎的?我們叫它什么牙?(磨牙)磨牙長在哪里?
。ㄕ堄變耗7鲁噪u腿)
3、我們怎樣吃雞腿?哪些牙齒把雞腿撕下來的?我們叫它什么牙?(尖牙也叫犬牙)尖牙長在哪里?
二、在游戲《猜猜我是誰》中,加深對牙齒的初步認識。
小朋友,猜猜我是誰,我住在嘴巴的中間,長得方方的(門牙);我長得尖尖的,住在門牙的兩邊(尖牙);我長得比較大,住在嘴巴的最后面(磨牙)。
三、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幼兒制作興趣。
。ǔ鍪敬笞彀停班,小朋友,你們好。∥沂谴笞彀,你們瞧,我有一口健康的牙齒,我的牙齒像一部切碎機,我每天要吃許多東西,喳喳喳,瞧我的牙齒多厲害呀!我餓了,請小朋友給我拿東西吃吧!”請幼兒給它喂食。
小嘴巴也餓了,它非常想吃東西,可沒有牙齒,我們快動手給它裝上牙齒吧!
四、幼兒分組給小嘴巴制作牙齒并請幼兒給它喂食。
活動延伸:
1、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身體倍兒棒。牙齒對我們很重要。怎樣保護牙齒?
2、自由表演音樂動畫《刷牙歌》
活動反思:
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huán)節(jié)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經(jīng)典]08-06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07-22
科學活動教案【經(jīng)典】07-25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07-20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08-04
(經(jīng)典)科學活動教案07-31
科學活動教案(精選)08-01
科學活動教案12-16
(熱門)科學活動教案08-07
科學活動教案【精品】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