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美術教案范文集合8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如何正確撕圓形。
2、通過色彩的不同組合,感受作品所呈現(xiàn)的色彩和布局之美。
3、能夠大膽想象添畫,表現(xiàn)雨天豐富的故事。
活動重點:感受作品所呈現(xiàn)的色彩和布局之美。
活動難點:能夠大膽想象添畫,表現(xiàn)雨天豐富的故事。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有雨天的生活經驗。
2.物質準備:
教具: ppt圖片、音樂、范例一張。
學具:背景畫紙、彩色廣告紙、記號筆、蠟筆。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說說對雨天的感受。
1、師:你們喜歡雨天嗎?喜歡在哪里?不喜歡又在哪里?
師小結:雨天會影響你的心情,有的喜歡,有的.不喜歡,每個人對雨天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2、師:聽,這是什么聲音?(雨點滴答滴答的聲音)。請跟著好聽的音樂,看一看哪個好朋友來啦?(點開一把把彩色的傘)
二、交流討論,感受不同色彩和布局組合。
1、師:你看到了什么顏色的雨傘?(感受雨傘的繽紛色彩)
師:這些色彩繽紛的雨傘,讓雨天變得活潑起來,你們喜歡這樣的雨天嗎?
2、觀看圖片,感受不同的顏色組合之美。
師:小雨傘啊也有自己的好朋友,你們來看看那幾組好朋友你覺得在一起好看呢?
第一幅:三原色來搭配,簡簡單單就是美。(三把顏色不同的傘)
第二幅:有遮擋,有分開,充滿變化也是美。(疊起來、分層次的傘)
第三幅:遠的小,近的大,層次分明也很美。(大大小小的傘)
第四幅:小雨傘滿世界,畫面豐富也很美。(畫面里布滿傘)
三、添畫創(chuàng)作,大膽表現(xiàn)情節(jié),豐富畫面情境。
1.引導幼兒學習變雨傘
師:老師要來變一個魔術。這是什么?(廣告紙),邊念兒歌邊撕圓圈:小手小手真靈巧,撕一撕變圓圈。
2、請幼兒從椅子下拿出廣告紙進行練習,然后相互相欣賞。
3、師:有沒有覺得大家撕得圓圈和剛才看的四幅圖里什么東西很像?(傘)那老師就把它變成傘!(把圓圈黏在背景紙上,畫出傘柄、傘心、傘骨)
4、那你們說說下雨天在傘下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
(幼兒說情節(jié)、教師添畫到紙上,2-3個)
5、創(chuàng)作:孩子們回座位,自己撕圓形,涂上膠水,貼在合適的位置,添畫出雨傘。
鼓勵幼兒用記號筆為自己的作品添畫:傘框架、背景、人物等。
6、分享交流。
師:說說你的雨傘的故事?他們在哪里?干什么?
美術教案 篇2
情況分析:秋天是一幅豐收的美景,它有艷麗的色彩和豐碩的果實。孩子們對于這個季節(jié)并不算陌生。因此,特設次活動。調動已有經驗,讓幼兒探索用多種方法來表現(xiàn)樹冠,并且嘗試用色彩來表現(xiàn)秋天。使幼兒的繪畫技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進步,同時也讓幼兒感受到了集體合作畫的樂趣。
活動名稱:美術
活動內容:秋天的樹林
活動班級:大班
活動目標:
1、感知秋天艷麗的色彩和果園豐收的景象。
2、探索學習用多種方法表現(xiàn)樹冠,嘗試用紅黃和黃綠色系表現(xiàn)秋天色彩。
3、學會與同伴合作作畫,感知集體作畫的樂趣。
活動重點:感知秋天艷麗的色彩和果園豐收的景象。
活動難點:探索學習用多種方法表現(xiàn)樹冠,嘗試用紅黃和黃綠色系表現(xiàn)秋天色彩。
活動準備:示范圖,展示儀,油畫棒,畫紙。
活動過程:
一、音樂活動:小樹葉。
教師帶領幼兒有表情地隨著音樂演唱歌曲《小樹葉》,感知秋天的氛圍。
二、欣賞《秋天的樹林》,感知秋天的色彩。
1、引導幼兒觀察示范畫的畫面。
2、你知道這是什么季節(jié)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3、畫面上有什么?樹林是什么顏色的?
三、重點引導幼兒感知樹木的形象和結構。
1、樹是什么樣子的?它由哪幾部分組成?你看到的樹冠是什么
樣子?
2、教師在黑板上畫出樹干,請個別幼兒上來畫出不同的樹冠(圓圓的、高高的.、三角形、花瓣形、多個三角形的等)。
3、啟發(fā)幼兒想一想:還可以怎樣畫樹冠?
四、探索用紅黃色系和黃綠色系表現(xiàn)秋天的色彩。
1、你看見的秋天的樹林時什么顏色?
2、教師在黑板上用黃、橙、紅三種顏色給大樹涂色。
五、幼兒作畫并評價。
1、引導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商量在紙上畫出大地和樹林。
2、請幼兒相互欣賞同伴的作品,并且進行簡單的評價。
美術教案 篇3
年級:三年級
課時:4課時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生結合著有關小蜜蜂的歌唱,畫面欣賞、游戲、舞蹈等活動,引發(fā)學生對自然的熱愛和探索。
一、教學目標:
1、學生結合著以往的生活,了解蜜蜂的生存狀態(tài)和活動規(guī)律,引發(fā)對自然的熱愛和探索。
2、學生結合著有關小蜜蜂的歌唱,畫面欣賞、游戲、舞蹈等活動,引起對藝術學習的興趣。3、結合蜜蜂飛舞的特點,讓學生欣賞樂曲,感知是哪些音樂要素(力度、速度、音色等)對形象塑造起作用。
二、教學準備
1、自然界蜜蜂、蜂巢的影像資料、圖片。
2、與蜜蜂有關的歌曲、樂曲的音像資料。
3、表現(xiàn)蜜蜂的造型藝術作品、學生作業(yè)、美術用具、材料等。
第一、二教時
一、教學過程:
1、組織課堂。
2、兒歌導入:
“小蜜蜂,嗡嗡嗡;▍怖,忙做工”。“甜甜的'房子真奇妙,六角形的窗戶現(xiàn)光明”。
3、謎語。例如,翅膀一展亮晶晶,整天飛舞花叢中,手足不閑愛勞動,釀造蜜糖好過冬。
4、這里所說的小蜜蜂是自然界中常見的野生狀態(tài)下的小蜜蜂。就小蜜蜂和他們奇妙的“小房子”展開課題。
5、音樂欣賞:結合蜜蜂翅膀扇動的特點,引導學生欣賞著名樂曲《野蜂飛舞》,感知并分析音樂中的速度(快速)、力度(漸強漸弱)、音色(小提琴及其弦樂顯得急促碎弓)等音樂要素塑造了大群野蜂。
6、聆聽歌曲《小蜜蜂》并要學生在原地小踏步,擺動雙臂模仿蜜蜂扇動翅膀飛舞采蜜筑巢的動作。結合聲音和肢體模仿,學生體驗“我是一只小蜜蜂”。
第三、四教時
一、教學過程:
1、連接上一課的內容。
2、借助影視資料學生直觀形象地了解小蜜蜂和它們精巧
的“小房子”。
3、學唱歌曲《小蜜蜂》。
A、教唱樂譜;
B、朗讀歌詞;
C、完成歌曲的演唱。
4、結合歌曲學習和樂曲欣賞完成作業(yè):想像畫《蜜蜂的家園》。
5、教師結合學生對蜜蜂的觀察、了解,講述一個蜜蜂筑巢的小故事。
二、欣賞弗朗西斯·舒伯特的小提琴獨奏曲《蜜蜂》,或李姆斯基·柯薩科夫的《野蜂飛舞》。
三、教學:
1、鼓勵學生對欣賞的樂曲、學唱的歌曲談己的體驗與感受。
2、能對自己和同學的美術作品做出恰當的,說一說自己的作品哪里比較滿意,哪里有待提高。
3、通過對蜜蜂一課的學習,說說自己在哪些方面有了新的收獲,對以后的學習會有什么啟示。
四、教學思路拓展
1、蜜蜂每天辛勤釀蜜,而用于自己食用的蜜卻少之又少,通過對小蜜蜂品行的了解,我們應該怎樣理解奉獻。
2、結合蜂房構造來探究科學、美觀與實用的關系。蜂房給人類帶來了哪些聯(lián)想與啟示?
3、蜂房為什么是六角形的?
蜜蜂造什么樣形狀的房子只是一種本能,但是,六角形的蜂房最省蜂蠟,空間最大。蜜蜂造的房子非?茖W,所以說蜜蜂是杰出的“建筑師”。
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生通過互聯(lián)網搜索所體驗到“春節(jié)”的并結合自己所經歷過的“春節(jié)”,來引導學生大膽創(chuàng)作繪畫。
2、技能目標:描述過春節(jié)的相關內容,談自己的感受。學習發(fā)現(xiàn)身邊事物,并能從色彩、線條運用等方面有目的的學習。。
3、情感目標:從不同方面了解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體驗過春節(jié)的氣氛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激發(fā)學生對美好生活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通過了解春節(jié)的歷史、文化、習俗,加深對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嘗試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喜愛之情、贊美之情;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各種小禮物,來表達自己節(jié)日愉快的心情和對他人的美好祝愿
教學難點:
繪畫要表現(xiàn)出歡樂的場面,畫出生動有趣的畫面。工藝制作時各種材料的選擇、設計、制作。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課前,首先請同學們來欣賞一首曲子,思考你聽過這首曲子沒有?在哪里聽過的?
生:傾聽歌曲《春節(jié)序曲》。
師:同學們聽過之后,想到沒有你在哪里聽過這首曲子嗎?小組討論討論。
生:小組討論過程。
發(fā)表討論結果:在過年的文藝晚會上經常聽到。
師:同學們的耳朵真厲害,聽出了這首曲子,這首曲子的名字叫《春節(jié)序曲》,那么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跟隨這《春節(jié)序曲》來《過春節(jié)》,大家說好不好?
生:好。
二、探索新知
師:首年老師可要發(fā)問了,每年的什么時候是“春節(jié)”?
【學生活動】學生根據老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分組討論。
師:教師總結。農歷正月初一。除夕之夜是農歷12月30日。
師:老師要問問你們是怎么過春節(jié)的? 生:吃年飯、放鞭炮、看春節(jié)晚會、壓歲錢、互送賀卡等。
師:看來同學們都喜歡過春節(jié),那么老師給同學們今天帶來了一些過年圖片,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師:欣賞過圖片,那么老師就要考考同學們了,你們知道什么時候過春節(jié)嗎?知道春節(jié)指的是我國農歷什么時候嗎?
生:小組之間討論。得出結論:農歷正月初一。
師:那么除夕之夜呢?
生:農歷12月30日。(也就是小年)
師:今天老師還給同學們帶來了兩位小朋友,我們來看看他今天給我們帶來了什么精彩表演,大家說好不好?
生:好。(調動學生的情緒)
師:把你看到的記下來,看誰看的最仔細。(提出要求)
師:在剛才的小動畫里你都看到了主要介紹出了春節(jié)的哪些活動?
生:掃除、貼春聯(lián)、貼窗花、倒貼“!弊、年畫、爆竹。
【教師活動】教師播放課件(出示課件里主要介紹的幾項活動項目)。
師:除此之外,你在小動畫里還看到了什么呢?
生:花燈籠,吃團圓飯、看春晚節(jié)目、舞龍舞獅、逛廟會等等。
【教師活動】教師播放課件(指出在課件中出示的畫面,讓學生更深刻理解)。
師:既然學生看到了這么多得畫面,那你們想不想用手中的畫筆把自己對春節(jié)最喜歡的一項活動給描繪出來呢?
【學生活動】學生繪畫過程。
三、展示學生作品
四、總結評價:
師:同學們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生:我學會了過春節(jié)的時間。
生:我學會了春節(jié)都有什么習俗。
師:同學們真棒,你們真會用自己的眼鏡善于去觀察周圍的事物,真是細心極了。希望你們在以后的日子里,不僅用眼鏡去“看”,更要學會用心去“體會”,用心去“看”。
美術教案 篇5
一、設計意圖
托班幼兒年齡較小,動手能力較弱,特別是手指的小肌肉群需要系統(tǒng)的鍛煉。在引導幼兒進行“撕紙--好吃的面片”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孩子對撕紙動作感興趣。
“手是思維的鏡子,是智慧的創(chuàng)造者,幼兒手部的動作越精細,就越能開發(fā)幼兒大腦的潛能,促進智力的的發(fā)展。通過撕紙活動可以讓幼兒體驗放飛雙手的快樂情感,在此基礎上可以培養(yǎng)幼兒美感,訓練幼兒的手、眼、腦的協(xié)調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幼兒細心、專心、耐心的良好品質。
因此選擇了撕紙這一活動。
二、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雙手合作協(xié)調撕紙的技能。
2、在撕紙活動過程中,體驗撕紙的樂趣及成就感。
3、能獨立完成撕紙。
三、活動準備
黃色鄒紋紙若干、盤子、范例、面條、蔥實物活動過程:
四、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題(出示范例)師:小朋友今天很多老師來我們班做客,我們歡迎歡迎。今兒還有一位小客人。
。{魚)師:今兒鱷魚過生日,它想請后面的客人老師吃面條可是劉老師這里只有一碗面條不夠,鱷魚想請小朋友一起來幫忙做面條,好嗎?
。ǘ┏鍪痉独^察(面條)
1、面條是細細的,長長的。
2、與上次的面餅比較,觀察面餅上有許多剪好的小口。教師拿出皺紋紙讓幼兒觀察,這張和其他紙張有什么不一樣的?(紙上有剪好的口)
3、教師示范撕小朋友看用我們的大拇指和食指捏在有開口的地方,另外一只手往下拉,紙就撕成細細長長的了。
4、請幾位寶寶一起來撕面條,比一比誰撕的`長長的,細細的?(邊撕邊說“面條細又長“。
。ㄈ┯變翰僮,教師巡回指導。
1、教師提出撕紙的要求:
。1)大拇指和食指捏在有洞開口的地方,另外一只手往下拉。
。2)人手一份面片,盤子放桌子中間不獨占。
。3)提醒幼兒操作時注意桌面干凈,碎紙扔在盤子里
。4)做完后輕輕的坐回椅子上。
2、幼兒操作,教師注意個別指導。
3、教師表揚鼓勵相互謙讓、幫助的幼兒。
(四)評一評
1、小朋友們看,哪一桌做是面條最好看?為什么?(幼兒評價,教師給予肯定,并提出建議和希望)
2、請個別幼兒示范或是老師再正確示范一次。
3、小朋友把面條做好了,現(xiàn)在劉老師老師來面條加點佐料,太完美了,我們趕緊讓大鱷魚帶回加工廠再煮給客人吃吧。
五、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的:學習刻紙畫,認識單色刻紙畫的特點,掌握用點、線、面組合豐富調子及使用刻刀操作的方法,并刻制一幅以游泳這題材的刻紙畫。
課前準備:1、表現(xiàn)游泳場面的圖片。
2、深顏色的卡紙、小刀、木刻刀。
教學過程:
第 一 節(jié)
一、板書課題,請學生回憶游泳時的情景(人的活動內容、動態(tài)等),出示游泳場面的圖片,以加深印象。
二、閱讀課文:,教師介紹繪畫技法——刻紙法。
指導學生觀賞課本上的范畫,說明刻紙的技法和使用刻刀的'方法,指出用這種技法刻制的畫,具有獨特的藝術效果。
三、教師講解制作步驟:
以課本列舉的步驟為依據,邊講邊演示,從起稿、執(zhí)刀、運刀到刻、撕、刮等刻紙技法的全過程。
注意下刀的輕重,過輕時表層難以撕掉,過重時則會將紙刻穿。
四、學生作業(yè):
本節(jié)要求完成草稿,先畫出大的形體,然后作黑、白、灰的處理。
第 二 節(jié)
一、 檢查作業(yè):
查看學生繪畫草圖的黑、白、灰處理情況,再作輔導修改。
二、復習刻紙畫的制作方法。
讓學生先想清楚自己刻制的的先后過程,明確哪些地方該撕去,哪些地方用刻、刮的方法。
三、 生作業(yè):
完成全畫的刻制,教師輔導。
四、 講評:
抓住刻紙畫的特點和刻制方法,評價作業(yè)效果。
美術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收集有關馬的資料,培養(yǎng)幼兒細心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
2、激發(fā)學生對美的整體感受,學習用體態(tài)、動作表現(xiàn)奔馬的激昂情緒;
3、欣賞徐悲鴻用灰、濃、焦墨色和線條畫出的奔馬,感受奔馬的氣勢和力度。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徐悲鴻奔馬作品的表現(xiàn)方法和藝術特色。
難點:感悟徐悲鴻奔馬作品的精神內涵。
三、教學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有關馬的圖片、圖書及其他;
2、錄像帶《群馬奔騰》;
3、徐悲鴻圖片《奔馬》、《群馬》;
4、水墨、毛筆、紙等。
四、教學過程:
活動一:認識馬,豐富知識。
1、看錄像《群馬奔騰》,激發(fā)興趣
提問:①你們看到了什么?他們在干什么?這些馬是什么樣的?(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馬的外形特征,幫助學生初步了解馬的具體結構)
2、設置懸念,引起學生思考
、倌銈冎礼R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千里識途的馬嗎?人們?yōu)槭裁催@樣叫馬呢?
、谀銈冎绬,為什么馬是善奔快跑的呢?
、勰氵在哪里看見過馬?它是什么樣的?
3、鼓勵學生在成人的幫助下,從圖書、圖片、電視、廣播、電腦網絡中查找,收集馬的各種資料,了解有關的'知識與信息。
活動二:欣賞徐悲鴻的《奔馬》,培養(yǎng)審美情趣。
1、組織幼兒將收集到的馬的信息、知識進行交流(圖片、圖書等)
2、提問:你喜歡馬嗎?為什么?
。ú粌H同學們喜歡馬,有一位叫徐悲鴻的先生也愛馬,他不但喜歡觀察馬,還喜歡畫馬。下面,老師就給你們講講他的故事)
3、以故事的形式簡述徐悲鴻先生愛馬,觀察馬,畫馬的故事:
4、出示作品:《奔馬》
。1)提問:
、佼嬅嫔系鸟R在干什么?
、趶氖裁吹胤娇闯鲴R在奔跑呢(注意觀察馬的身體動作)
、勰阌X得這匹馬的體魄怎樣?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④這匹狂奔的馬心情會是怎樣呢?(引出激昂、奔放等心情)
、萑绻闶沁@匹狂奔的馬,在大草原上奔馳,你的心情會是怎樣呢?
(2)配上《群馬奔騰》音樂,整體感受作品的氣勢和力度。
。3)教師小結:今天,我們看到畫家徐悲鴻的《奔馬》,這是一只非常歡快,
自由奔放的馬兒,他有一股強大的力量,一股勇往直前、不怕困難的勇敢精神,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把馬兒始終作為人才的象征。
5、放錄像,學生歡快的隨樂表現(xiàn)奔馬的激昂情緒。
活動三、繪畫《奔馬》,感受體驗美
1、欣賞作品,徐悲鴻的《群馬》《奔馬》。
提問:
①徐悲鴻先生畫的馬好看嗎?你喜歡嗎?你覺得馬的什么地方你最喜歡?為什么?(注意觀察用灰墨畫的身體,濃墨點的五官,焦墨掃的馬尾)
、谀銈冎,徐悲鴻先生用什么樣的筆墨來畫馬的嗎?為什么能使我們感到馬的氣勢和力度呢?
2、教師邊講解、邊示范。用大塊灰墨擺出馬的體態(tài),剛柔并濟的幾筆寫出四肢的主要肌骨,濃墨點五官,焦墨掃馬尾。
3、教師小結:徐悲鴻先行畫馬時很認真,他翻來履去地畫馬,熟悉馬的結構,肌肉,他運用中西方繪畫技巧結合,大塊的灰墨擺出馬的體態(tài),剛柔并濟的幾筆寫出四肢的主要肌骨,濃墨點五官,焦墨掃馬尾。徐悲鴻先生畫的馬很自然,很生動,就像活的一樣,非常有氣勢和力度。
4、學生自由作畫,教師巡視指導。
5、作品展覽
學生自由分析繪畫產生的不同效果,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
五、課后延伸:
1、用收集來的圖片,圖書,簽到布置宣傳窗。
2、鼓勵學生控索多種畫,進行創(chuàng)作。
美術教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1、Windows畫圖板中各種工具的綜合使用。2、"復制、粘貼"命令和對稱圖案的關系。
3、試用Windows畫圖板上各種上具當畫筆,設計多種形式的圖案,并發(fā)展成多樣對稱圖案。
4、用Windows畫圖板繪制對稱圖案,感受電腦繪畫便捷、有趣的特點,探索電腦美術學習的多樣表現(xiàn)形式。
二、教學重難點:
1、學習用Windows畫圖板制作形式多樣的對稱圖案。 2、多樣工具表現(xiàn)多種樣式的圖案。
教具學具:電腦
教學過程:
三、組織教學:
四、講授新課:
1、演示導入:運用課本中的對稱圖案制作簡易的動畫表演,激發(fā)學生學習電腦繪畫的興趣。
2、欣賞導入用各種電腦軟件制作的電腦平面設計作品中的對稱圖案。讓學生初步了解學習電腦美術的意義。
3、探索切入:出示一對稱圖案,要求用電腦繪制。方法不限。
師歸納小結,引出"復制、粘貼"命令。
4、熟悉工具箱里的各種工具,特別是筆刷工具的.使用,因為它是windows
畫圖板里唯一的線條有變化的手繪工具,需要用鼠標反復熟練運用。并懂得改變它的筆畫特點、粗細樣式。
5、熟悉各項菜單下的各種命令。特別是編輯菜單下的"復制、粘貼"選項,圖像菜單下"旋轉、反轉"、"拉伸、扭曲"選項。
6、制作對稱圖案:
(1)用鉛筆工具設計圖案的一半。 (2)嘗試用形狀工具、線條工具或筆刷工具繪制半個圖案。
(3)用筆刷工具或油漆桶工具為圖案上色。 (4)用選擇工具選中畫好的半個圖案,在編輯菜單下執(zhí)行"復制、粘貼"命令,在圖像菜單下執(zhí)行"旋轉、反轉"命令,組合成對稱圖案(選擇工具要在透明粘貼的狀態(tài)下)。
7、對稱圖案的組合:把繪制好的一個對稱圖案進行組合,使它有一定的空間和主題。
要使圖畫有變化,應注意:
(1)對稱圖案不僅是左右對稱,也可以是上下對稱。 (2)復制的對稱圖案可以做放大、縮小、拉伸、扭曲等處理后再組合成新畫面。
五、學生練習,教師輔導。
六、課后拓展:
1、把對稱圖案作連續(xù)圖案或構成設計練習。2、鼓勵用其他軟件制作對稱圖案。為自己設計的圖畫添加文字或照片,作封面或其他平面作品設計。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美術教案08-08
(精選)美術教案08-06
美術教案【經典】08-23
美術的教案11-21
【經典】美術教案08-04
美術教案【精選】07-30
(經典)美術教案07-28
美術教案01-08
美術教案01-08
美術教案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