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班教案集錦10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喜歡模仿、樂于嘗試,對于動手做做、玩玩的游戲活動非常感興趣,我有意識地根據(jù)幼兒年齡特征,設計了本次科學探索活動。
為幼兒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材料。如牙簽、彩色的水筆、圓形的卡紙,目的是讓幼兒能在動手、動腦操作過程中發(fā)現(xiàn)陀螺轉動后圖案的變化。開展此次探索活動要注意的是,由于活動中幼兒要接觸牙簽,因而在活動前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確保幼兒的探索操作活動順利進行。
活動目標
1.學習利用材料動手做玩具。
2.訓練思考的能力。
活動準備
剪裁直徑為8厘米的圓形卡紙、色筆、牙簽。
活動過程
1.教師把事先做好的各種顏色的紙陀螺給幼兒看,先不要轉動陀螺。
(1)出示陀螺,這是什么?
(2)它是什么形狀的.?
(3)這是什么顏色的陀螺?(教師依次出示紅、綠、黃色陀螺)
(4)小朋友想不想學做陀螺呢?
(設計意圖:通過出示各色陀螺,引起幼兒對陀螺的興趣。)
2.幼兒自制陀螺。
(1)教師給每位幼兒發(fā)放圓形卡紙,請小朋友跟著老師在卡紙上面涂顏色。
(2)顏色涂好后,請小朋友拿一根牙簽穿過卡紙中間的小洞,這樣陀螺就做好了。(教師可以協(xié)助幼兒)
(設計意圖:通過讓幼兒自制陀螺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思維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體驗成功的樂趣。)
3.幼兒嘗試讓陀螺轉起來。
(1)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怎樣才能使陀螺轉動起來呢?(幼兒自由發(fā)言)
(2)如果都沒想起來,教師提醒幼兒轉轉牙簽看看,幼兒練習轉動紙陀螺。
(3)下面我們來比賽看看誰的紙陀螺轉的時間比較長。
(4)教師小結,表揚玩得好的幼兒。
(設計意圖:通過玩陀螺給予幼兒足夠的自主探索的空間,嘗試在操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活動反思
本活動由于材料來源于生活,內容貼近生活,由涂色到動手操作逐步讓幼兒自主獲得相關知識經(jīng)驗,符合小班幼兒的學習心理和能力,因而能為幼兒所喜愛和接受。
教師在探索活動中能很好地進行角色轉換,除了做一名指導者、合作者、還是評價者。當幼兒操作時,發(fā)現(xiàn)有的陀螺轉起來,有的陀螺轉不起來,結果是因為有的洞太大了,教師能隨時根據(jù)活動的需要鼓勵幼兒動腦解決問題——用雙面膠固定牙簽。
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幼兒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有助于及時了解幼兒的水平并給予評價,且能客觀地分析幼兒的發(fā)展狀況,因此,也更能及時有效地指導幼兒,更好地保持和激發(fā)他們的探索欲和求知欲,讓他們在自主學習中身心愉悅地發(fā)展。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鞏固紅、黃、藍、綠4種顏色的認識。
2.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和參與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課件、故事《顏色精靈》、紅旗一面
2.每組房子4間、膠水、擦手布、紅、黃、藍、綠4張不同顏色的門和窗若干。
活動過程:
1.小朋友老師帶你們到顏色王國去玩玩
1)看課件,講故事,讓幼兒初步感知4種不同顏色。顏色王國里有紅、黃、藍、綠4個顏色小精靈,他們都住在一棟漂亮的小樓房,他們一直都是好朋友,每天開心的和小朋友一起玩,可是有一天小朋友和顏色小精靈玩以后,將顏色小精靈送錯了房間,到了晚上4個小精靈在房子里吵了起來!凹t色你為什么住在我的.房間里?” “綠色你為什么住在我的房間里?” ……4個顏色小精靈越吵越兇,最后誰都不理誰了,顏色國王知道了這件事情馬上來到了顏色小精靈住的房子里,用魔法幫助顏色小精靈回到了自己的房間,4個顏色小精靈這才安靜的睡覺了。
2) 利用課件讓幼兒練習為顏色精靈匹配對應的顏色,并進一步認識4種不同的顏色。第二天,小朋友又來找顏色小精靈玩,但是沒有找到顏色小精靈,他們想請小朋友幫助他們一下。紅色的小精靈住在什么顏色的房子里?(紅色小精靈住在紅色房子里)那么他們的窗戶和門應該是什么顏色呢?(門和窗戶是紅色的)那么我們一起喊喊,看看他是不是在紅色小房子里,(喊:紅色小精靈快出來吧)現(xiàn)在我們再看看他的門和窗是不是紅色(黃、藍、綠)的。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月亮媽媽"表情的不同變化,體驗夜晚景色的美好。
2.知道夜晚會出現(xiàn)月亮,月亮會有不同的變化。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音樂
活動過程:
一、音樂導入
。úシ"搖籃曲",教師帶領孩子們哄寶寶睡覺)重點提問:現(xiàn)在是什么時候?你從哪里看出來是晚上?
教師總結:因為天好黑好黑,屋子里開著亮亮的`燈,我們唱著歌兒哄寶寶睡覺,告訴我們晚上到了。
二、閱讀繪本,理解繪本內容
。ㄒ唬┙處煄ьI幼兒共同閱讀繪本
1."月亮媽媽"露出了笑臉咦,屋頂上亮起來了,是誰來了?(跟月亮媽媽打招呼)
2."月亮媽媽"露出了難過的表情
(1)看看月亮媽媽的表情有什么變化?她為什么不開心了?
(出示"烏云"圖片)
。2)誰來了?烏云遮住了月亮媽媽的臉,你們想對它說什么?(教師帶領幼兒說出繪本中的語言對話)不行,不行,烏云,你別過來,別過來,月亮會哭的!對不起,對不起,剛才我和月亮說了一句話,現(xiàn)在我要走了,再見!
。3)烏云說它不是存心要遮住月亮媽媽的笑臉,它是要跟月亮媽媽說一句悄悄話,現(xiàn)在它走了,我們原諒它好嗎?
3."月亮媽媽"瞇著彎彎的眼睛,露出了快樂的笑臉重點提問:月亮媽媽露出了怎么樣的表情?
教師總結:烏云走了,月亮媽媽又露出了笑臉,不過這一次因為有了你們的幫忙,所以月亮媽媽比剛才笑得更甜、更開心了,謝謝你們!
。ǘ┣楦羞w移
重點提問:你想對月亮媽媽說什么?用一句好聽的話告訴她。
三、音樂延伸播放"搖籃曲",教師扮作月亮媽媽哄孩子們睡覺。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眼睛、鼻子和耳朵的用處;
2、懂得愛護自己的眼睛、鼻子和耳朵。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知道一些保持身體各部位整潔衛(wèi)生的方法。
【活動準備】
眼睛、鼻子、耳朵的圖片,熱牛奶一杯、小鳥聲音的磁帶一盒。
【活動過程】
1、以談話的方式引入主題。
師:小朋友,你們看看自己身上有些什么?(幼兒自由發(fā)言)
師:我們身上有很多東西,可是,有五樣是我們很重要的寶貝,今天我們先來學習叁樣,你們想知道是哪叁樣嗎?(想)那我讓你們來猜猜謎語,猜猜看是哪叁樣!
、偕线吤,下邊毛,中間一顆黑葡萄(眼睛)
、谝蛔剑瑑蓚洞,會吹氣來會吸氣(鼻子)
、蹡|一片,西一片,到老不相見(耳朵)
師:我們剛剛猜出來是哪叁樣啦?(眼睛、鼻子和耳朵)
2、教師逐樣講解各五官的名稱、作用,教育幼兒要保護好。
、傺劬
師:你們知道眼睛是用來干什么的嗎?(看東西的)請小朋友來看看我們的課室,看看你看到了什么?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用手捂著眼睛,現(xiàn)在又看到了什么?(什么也看不到了)
教師小結:我們用眼睛可以看到花、草、樹、木,看到藍天、白云,看到老師、小朋友等等,可是捂上眼睛,就什么也看不見了,眼睛有沒有用啊?(有)對了,眼睛真是個好寶貝,我們要好好愛護它,保護它,知道嗎?
、诒亲
師:鼻子可以干什么?(用來聞東西和唿吸)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聞聞看,你聞到了什么?(教師出示熱牛奶到幼兒面前)現(xiàn)在請小朋友捏著鼻子,你現(xiàn)在覺得怎么樣?還聞得到東西嗎?(氣透不過來,很難受,也聞不到東西)教師小結:我們用鼻子來唿吸,聞東西,如果捏著鼻子,就會透不了氣,也聞不到氣味,所以我們要好好保護好它,愛護這個好寶貝)
、鄱浣處煵シ判▲B的聲音
師:小朋友,你們猜猜什么聲音在響?(小鳥叫)你聽見聲音在什么地方響啊?(讓幼兒找找看聲音的起源處)哇,小朋友真厲害,都能找到小鳥的聲音啊!
現(xiàn)在請小朋友把耳朵捂起來,你們還聽得到聲音嗎?(聽不到)
教師小結:我們用耳朵來聽小鳥叫,老師唱歌等等,可是捂上耳朵,就什么也聽不到了,沒有耳朵行不行?(不行)所以我們要保護耳朵,愛護耳朵,知道了嗎?
3、讓幼兒學會保護自己的眼睛、鼻子、耳朵。
師:眼睛、鼻子、耳朵是我們的寶貝,我們應該怎樣愛護它們呢?(讓幼兒自由發(fā)言)
教師小結:眼睛不能用臟的'手、臟的手帕去揉、去擦,鼻子、耳朵不能用手去摳、去挖。這樣,細菌、小蟲就不會進入我們的寶貝里去了。
教學反思:
從執(zhí)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背景:
本周的主題是奇妙的聲音,那為了找聲音,了解聲音,孩子們和家長一起收集了許多能發(fā)出聲音的物品(如:鑰匙、紐扣、各種能發(fā)出聲音的玩具),各種各樣的瓶子便是其中之一,我們把這些瓶子放入了區(qū)角內供幼兒發(fā)現(xiàn)和探索,孩子在探索的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瓶子能發(fā)出不一樣的聲音來,那除了在瓶子上找到聲音之外,還能做些什么呢?一次,我發(fā)現(xiàn)東東和冰冰兩位小朋友那著瓶子在比誰的瓶子漂亮,興趣十足。這不是瓶子可以再利用的價值嗎?抓住幼兒的這個興趣點,把這些廢舊的瓶子投放到美工區(qū),讓幼兒學習用多種方法來裝飾瓶子,來提高幼兒的操作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和審美能力等,而這些經(jīng)過幼兒裝飾的瓶子還可以放到娃娃家裝飾,也起到了美化的作用。這次活動的重點區(qū)是彩瓶子世界,3個層次:一是幼兒愿意在廢舊的瓶子上隨意的進行涂鴉;二是幼兒能利用教師提供的輔助材料去裝飾瓶子;三是自己設計制作來裝飾瓶子。
活動目標:
1 、孩子們能夠積極快樂的在區(qū)角里玩。
2、學習利用一些輔助材料裝飾廢舊的花瓶。
3、孩子的語言能力、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
材料準備:
娃娃家:娃娃家的餐具、娃娃、凳子、桌子、食物等
美工區(qū):印染屋:各色顏料、宣紙、抹布
娃娃食品店:爛泥、餅印、抹布、顏料等。
糖果加工廠:泥、糖紙、 糖果盒等。
打扮瓶娃娃: 瓶子,利用橡皮泥、顏料、紙、線等將你的瓶子打扮的很漂亮。
生活區(qū):喂一喂:根據(jù)小動物的嘴形喂它們吃相應形狀的餅干。
串一串:利用各種各樣的管子串鏈子。(要求能看圖片有序的串)
扣一扣:扣魚鱗、扣桃花等、卷襪子(卷成一個小蝸牛)
建構區(qū):各種積木、管子、各種罐子
表演區(qū):各種服飾、裝飾品、各種頭飾、提供敲擊手套
語言區(qū):放置教師錄制的“幼兒園的一天”(如:吃飯、洗手)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故事的大概內容,并能根據(jù)問題進行正確、連貫的表述。
2.提高幼兒在集體活動中專心聆聽、大膽表達的習慣。
活動準備:奶牛圖、水果圖、果汁卡片、繪本PPT、杯子和果汁。
活動過程:
一、出示字卡,導入:
你們吃過什么水果呀?("水果"字卡)今天老師也帶來了幾個水果寶貝,看看是不是什么,你有沒有吃過。(逐個打開圖)
二、學會根據(jù)顏色,給水果配相應的果汁。
1.這些水果你們愛吃嗎?
除了你們之外,還有誰想吃?(打開大的奶牛圖)
2.這頭奶牛喜歡吃這么多水果,所以它擠出來的牛奶也是水果味的啦。你看,這是什么味的牛奶?(示范把一杯黃色的飲料貼在香蕉奶頭下。)
3.請一些小朋友把所有牛奶都貼在相應奶頭下。這是一頭愛吃水果的牛,還是只能擠果汁牛奶的牛
三、閱讀故事,有效提問。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讀一個故事,封面上是故事的題目,題目是《愛吃水果的牛》。
1.這是一個森林。森林里長滿了什么?
2.主人每天給牛喂好吃的水果,有什么水果呀?(逐頁翻:香蕉、木瓜、西瓜、楊桃)
3.這天晚上發(fā)生了什么事?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4.主人著涼了,生病了。生病的人會怎樣?
5.除了主人,還有的鄰居也都感冒了。
6.誰沒有生?它還在吃什么呢?
7.牛給生病的主人擠了杯草莓牛奶。主人喝了以后會怎樣呢?
8.奶牛除了能擠草莓牛奶,還能擠什么牛奶呀?
9.這些水果牛奶給誰喝了?
10.對人們有什么好處呢?
11.吃水果好不好呀?有什么好處呀?現(xiàn)在人們都知道了,他們都成了愛吃水果的人。
四、欣賞水果的`相關視頻。
小朋友,你們愿意做個愛吃水果的人嗎?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段水果的兒歌,大家跟著讀一讀吧。
五、喝果汁牛奶。
讀過水果兒歌后,小朋友也累了,老師要請大家喝牛奶了,你們要喝嗎?
(老師拿杯子擠牛奶)請你一邊喝一邊猜,喝的是什么味的牛奶啊。
活動反思:
小班孩子在集體活動中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太長,如果單純的說說、看看、讀讀是不能完全吸引孩子的注意的。在本次活動中,老師巧妙的利用孩子的現(xiàn)實情況,結合最常見的"牛奶"進行相關的繪本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講授故事時,老師還繪制了一個非常形象的奶牛,隨著故事的進展,這個奶牛不僅幫助孩子理解故事,還能讓孩子在閱讀中體驗情節(jié)的直觀性,感受故事帶給讀者的愉悅。活動最后的品嘗環(huán)節(jié)更是把孩子的情緒推向了高潮,視覺、聽覺以及味覺的結合使本次活動更加完整。
小班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兒歌,有表情地會朗誦兒歌。
2、通過觀察圖片、手指等游戲了解兒歌。
3、感受同伴之間的游戲樂趣。
二、活動準備:
1、手指畫一張。2、幼兒用書一套。3、磁帶。
三、活動過程:
1、通過講述故事的形式來引導幼兒的趣味性,然后提問幼兒故事中所包含的幾個問題。
如:故事中講述的手指媽媽有幾個寶寶,寶寶的名字叫什么。
展示幼兒圖書,手指畫面提問有關手指的問題。u
如:第一幅小孩指的哪個手指,手指叫什么名字。
2、 通過簡筆畫,加深幼兒對手指的'認識。
如:畫個手指畫,提問幼兒手指的名字。
通過場景、變換等魔術等形式來引導幼兒玩游戲、念兒歌,反復練習。
3、放磁帶讓幼兒伴讀,之后一邊伴讀一邊作動作。
幼兒與幼兒之間分角色表演,為鞏固幼兒對手指的認識,以至于達到會說會唱兒歌的最終目的。
4、仿編兒歌。
小班教案 篇8
繪本解析:
豆豆是一只可愛的小兔子,盡管正在一天天長大,她卻認為自己還不算大,永遠也離不開她的小毯子。這個故事講述了小兔子豆豆是如何擺脫對小毯子的依戀的。簡單的文字,溫馨的畫面,描繪了孩子一段心靈成長的歷程。
對于小免豆豆來說,小毯子和她朝夕相伴、形影不離,已經(jīng)成為了她生命中的一部分。豆豆在不知不覺中逐漸長大,具備了很多了不起的本領——瞧,她能繞著池塘亳不停頓地單腿跳上一圈,她能自己去采摘最嫩的蒲公英送給媽媽做飯,她能勇敢地把秋千蕩到天上去……可是豆豆卻不知道自己已經(jīng)長得足夠的,完全不再需要那個只有小baby才愛玩的小毯子了。
豆豆是多么害怕失去心愛的小毯子!當媽媽勸她試著不要隨身帶著小毯子時,她拒絕了。為了防止毯子被拿走,她到處找地方去蔽,左個擔心,右一個擔心,也真是難為這個小家伙了?墒亲钭尪苟箲n懼的事情最終還是發(fā)生了——小毯子不見了!她焦急地四處尋找,卻再也沒有找到!
豆豆是幸運的,她擁有和善的家人,最重要的是,他們都那樣地“懂得”她。我們還要明白的是:成長中的舍棄,并不是放棄,更不是鄙棄!幼時的行為盡管顯得稚拙,但那稚拙中自有一份純真與誠摯,值得我們在記憶中永遠珍藏與懷想。
設計思路:
《我喜歡我的小毯子》,這個親切的故事,這讓我想起每年小班入園時,總有一些孩子聽你們或抱著布娃娃,亦或是小毯子等等,他們游戲時總是游離于集體之外,因為他們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朋友”,他們的社交面一度被自己封鎖?吹竭@個繪本,我豁然開朗,那些孩子不就是小兔豆豆嗎?他們和豆豆一樣在成長,成長的過程中必須學會“舍棄”。是的,舍棄心愛的`東西肯定會有一點兒”難過”。但舍棄也是一種超越,意味著一種新的接納與收獲。在沒有小毯子相隨的日子里,豆豆很快找到了許多新的樂趣。設想一下,如果豆豆一如既往地執(zhí)迷于小毯子,那么捉瓢蟲、玩雪橇等更加美妙的事情也許她將難以發(fā)現(xiàn)或延遲品嘗?梢哉f正是因了那段對“舊愛”的“舍棄”,才有了這份對“新歡”的“收獲”。在豆豆的成長故事中,相信孩子們能對舍棄的意義有所領悟。
活動目標:
1、能細致地觀察畫面,大膽地表達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體驗成長的快樂。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PPT《我喜歡我的小毯子》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ㄒ唬、觀察封面,認識主人公小兔子和它的小毯子,并感受小兔子對小毯子的喜愛之情。
1、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位小客人,看看它是誰?(小兔子),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豆豆。再看看它手里拿著什么?(小毯子)
2、它的表情怎樣?誰來學學它拿小毯子的樣子?一起來學學吧!
3、這樣拿毯子說明豆豆喜歡小毯子嗎?你們有自己特別喜歡的東西嗎?
。ǘ、豆豆和小毯子之間究竟會發(fā)生什么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理解故事,體驗情感。
。ㄒ唬、播放PPT4—5,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豆豆長大了,你來看一看它在干什么?(鼓勵幼兒充分用肢體動作來表現(xiàn))。
1、豆豆長大了,能做這么多事呀!這些事你們會做嗎?誰來表演一下?(幼兒站起來繞著空地單腳跳一圈。)
2、拓展練習:小朋友,你們長大了嗎?你們還會干什么呢?一起來比一比吧。ǹ梢哉堄變喊岩恍┍绢I,例如跳舞唱歌進行演示)。
。ǘ、觀看PPT6,那你覺得豆豆應該怎么做?小朋友真的長大了,能做這么多的事,真能干!豆豆也長大了,可是它走到哪里都帶著小毯子,這樣在生活中會有什么不方便呢?(組織幼兒討論小毯子一直拿在手里會妨礙孩子吃飯,游戲等等)。
。ㄈ、觀看PPT7—12,體驗家人的關愛,和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1、教師講述故事。
2、提問:豆豆的小毯子怎么了?豆豆現(xiàn)在很傷心,她的家人都想什么辦法安慰它呀?
3、小朋友快想個辦法安慰一下它吧!你要怎樣安慰它呢?
。ㄋ模⒂^看PPT13,體驗豆豆在生活中重新找到了更多的快樂。
1、春天來了,豆豆發(fā)現(xiàn)了什么奇怪的東西?她明白了什么?
2、教師小結:家人的愛讓豆豆慢慢地淡忘了心愛的小毯子,它在樹林里和朋友們找到了更多的快樂,它真的長大了,不再依戀他的小毯子了。
三、情感提升:小朋友已經(jīng)長大了,找找你身邊的好朋友。
孩子們,我們小時候也會有非常喜歡的東西,但我們已經(jīng)長大了,生活中還有更多更好玩的東西,還有我們喜歡的人,所以你可以吧你以前喜歡的玩具藏起來。因為你們已經(jīng)長大了。大聲的告訴我,你們真的長大了嗎?那你在幼兒園有認識新的好朋友嗎?你的好朋友在哪?和他一起手拉手,我們一起來跳舞好嗎?
活動反思:
在繪本閱讀中,我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讓孩子們邊看邊說,不是的還讓他們動一動;顒又泻⒆觽兎e極投入,敢說、會說、想說、愿意說。回顧這個活動,我覺得:過程簡單、真實、自然。孩子們在充分感受、理解的基礎上懂得了在成長的過程中必須學會舍棄一些東西,這樣才能真正長大。
這個繪本的選材特別好,貼近幼兒的生活,所以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們積極參與,積極思考,感情一度跟著小豆豆跌宕起伏。包括說到喜歡的東西時,孩子們那種興奮,豆豆丟了小毯子,孩子們會說出把自己心愛的東西送給它,而當小豆豆再次找到歡樂時,孩子們的驚喜。通過活動,孩子們經(jīng)過了洗禮,他們真的長大了。
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能夠邊看圖邊安靜地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2.通過視覺感受顏色的變化。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故事《紅色冠軍》[附],與故事配套的圖畫
2.紅色與其他顏色的玻璃紙
活動過程:
1.教師講述故事《紅色冠軍》,幼兒欣賞。
2.請幼兒想想:
――你最喜歡什么顏色?
――看到過花朵上滾來滾去的露水嗎?
――是否見過紅色的透明紙和其他顏色的透明紙呢?在哪里看到的?
――Lucky戴上紅色眼鏡,所有的東西都變成紅色的了;如果戴上藍色眼鏡,所有的東西會是什么顏色的呢?
3.幼兒選擇不同顏色的玻璃紙,看一看,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活動延伸:
自制彩色眼鏡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特別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對文字的興趣。
小班教案 篇10
活動名稱:歡迎歌(小班)
活動目標:
1.在三只熊請客的情景中熟悉旋律,理解歌詞,并初步學唱《歡迎歌》
2.嘗試聽辨不同的音色與動物形象進行匹配,體驗參與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音樂帶
活動過程:
一、 聽聽說說:這是誰的`家?
1.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給你們看一間漂亮的房子~你們猜猜這間美麗的房子
是誰的家。(播放三只熊PPT文件)
2. 聽聽音樂,猜猜是誰的家?
3. 演示課件,“讓我們走近一點看看,走近一點,走近一點,再走近一點~看
看,是誰住在這間美麗的房子里,熊寶寶、熊爸爸、熊媽媽它們住在這間美麗的房子里,真是幸福的一家~”
二、 聽聽唱唱,朋友來做客
1.今天小熊不僅請了我們小朋友來幫它慶祝生日,還請了很多它的好朋友來幫它慶祝生日
2.聽聽哪位小客人來了?(兔跳音樂—模仿兔跳) 是誰唱著歌高高興興地來開門了?(播放熊媽媽唱的歌曲) 是熊媽媽唱著歌高高興興地來開門了 熊媽媽都唱了什么?
3.聽,又有哪個朋友來了?(教師學小雞叫,幼兒模仿節(jié)奏,并跟著音樂哼唱小雞叫聲,熟悉旋律) 是誰唱著歌高高興興地來開門了?(播放熊寶寶唱的歌曲—幼兒學唱)
4.又有朋友來了,是誰呀?(PPT顯示全部小豬的形象) 是誰唱著歌高高興興地來開門了?(播放熊爸爸唱的歌曲—幼兒學習改變音色唱)
5.“叮咚、叮咚”怎么又有客人來了?是誰?(PPT顯示一半小狗的形象)熊爸爸、熊媽媽、熊寶寶都來開過門了,這次會是誰去開門呢?一起來聽聽。(播放熊一家的歌曲)
6.熊爸爸、熊媽媽、熊寶寶唱的這首歌叫《歡迎歌》 你們會唱嗎?把自己變成熊爸爸、熊媽媽、熊寶寶,我們也來唱唱吧。ㄏ蚝筠D唱給爸爸媽媽們聽,要求:挺清楚前奏)
7.瞧,三只小熊和客人們圍在生日蛋糕旁邊多快樂。。ǔ鍪綪PT,音樂起)小朋友們會唱生日快樂歌嗎?我們一起來為小熊唱生日快樂。
8.現(xiàn)在小熊要帶我們的小朋友們一起去做游戲(退場)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10-03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8-24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8-29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6-12
小班教案12-11
小班教案12-08
小班教案12-09
小班教案12-07
小班教案12-12
小班教案12-10